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第一次阶段性测试

2013年九年级历史第一次独立作业

一、选择题(20分)

1、西安黄帝陵,经常看到拜谒有白发苍苍的海外华人,千里迢迢回来寻根,他们上香的手是颤抖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祭祖,他们那么虔诚的长跪、叩首!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D.因为黄帝治理水患,造福百姓

2、参加夏令营的同学们来到了殷墟,在

参观的时候,讲解员指着右图中的一段

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

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

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这段残

片上的文字应该是()

A.刻画符号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3、、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是()

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给亲族、功臣

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

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

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国王纳贡

4、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庄子

5故宫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中正仁和”,其中“仁”的思想来自于()

A、道家

B、儒家

C、法家

D、墨家

6、“卧薪尝胆”是讲述春秋时期哪位霸主的故事?()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吴王阖闾

D. 越王勾践

7、丝绸织绣着中国早期的繁盛与光华,随着东方美

丽的传说,沿着“丝绸之路”向西方播送着中国璀璨而精致的文明。“丝绸之路”经过的地区,从东往西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长安②河西走廊③西亚④欧洲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③

②④ D.①②④③

8、“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是形容一位书法家的字,他是()

A. 欧阳洵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王羲之

9、小明将参加学校组织的“话说唐太宗政绩”的知识擂台赛,他准备的下列史实中不正确的是()

A、任用魏征等贤臣

B、重视人才的培养

C、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D、创立三省六部制

10、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1、8世纪初,唐朝和吐蕃已“和同为一家”。吐蕃是今天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A、回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

12、中日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右图是唐

朝时期曾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往做出突

出贡献的人物,他是

()

A、鉴真和尚

B、高僧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马可· 波罗

13、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 ) A 、《史记》 B 、《大唐西域记》 C 、《马可·波罗行记》 D 、《资治通鉴》 14.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 ( ) A .《金刚经》 B .《古兰经》 C .《诗经》 D .《圣经》 15、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 、文明初露曙光 B 、分裂奔向统一 C 、繁荣与开放 D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6、“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 A.苏湖地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 B.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C.苏湖地区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D.宋朝时粮食产量非常大 17、瓦舍在宋代城市的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士大夫的提倡 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价格低廉 D.达官贵人的需要、 18、关于秦朝、隋朝历史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B.都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方面有开拓性的贡献 C.都开通或疏浚了著名的水利工程 D.都使经济重心往南移 19、下列图示表示三国鼎立的示意图,其中大致准

确的是( ) 20、元朝为了实行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建立的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制度是( )。 A.行省制度 B.八旗制度 C.郡县制度

魏 蜀吴 蜀蜀 蜀 吴 吴 吴 魏 魏

魏 A B

D.三省六部制

二、非选择题(3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南朝《宋书》

材料三:魏晋南北朝以来,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的趋势。宋朝初年,北方人口仅有一百多万户,而南方却有二百三十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1)分析比较以上三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分)

(2)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至少2点)(2分)

(3)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经济中心实现了怎样的转移(从哪里转移到哪里)?这种转移大约完成于何时?(2分)

(4)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或感悟?(1分)

22、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