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考试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旦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复习题
1、如何看待新闻传播伦理的主要内容?与新闻传播的关系?
2、法制、法治的区别?
1)法制是指执政者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政权建立起来的、用以维护其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法律和制度;而法治则与“人治”相对立,主张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一种政治思想(理念)。
2)法制指一个国家的法及法律制度,而法治却强调一个国家处于依法治理的一种状态。
3)法制的内涵比法治要小的多,法制着重讲的是法的一系列规则、原则及与此相关的制度,而法治的内容就要丰富的多。
4)法制所讲的法主要指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而法治所讲的法除静态的法的规则及其体系之外,还包括动态的立法、司法、行政执法以及守法等活动。
5)法制所讲的法律制度既可以是好的、民主的法律制度,也可以是不好的、专制的法律制度;
而法治所讲的法律制度单指良好的、民主的、能使法得以正确适用和普通遵守的法律制度;
法制社会中的法与民主的关系既可以是与民众的意志相统一、体现了民众意志的法,也可以是与民众相对立、是统治者统治民众的工具的法,而在法治社会中完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政治的工具的法,而在法治社会中法完全体现的是主权在民、政治民主。
6)法制社会中法对权力的规范和约束既可以是所有的人和一切国家机关,也可能是在法的约束和规范之外仍然存在着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独裁者或权力机关,也就是说法制并不必然地排斥人治。
而法治社会中法对权力的约束和规范却是完全的、绝对的,包括一切的权力机关和所有的个人,法治必然地排斥人治,法在法治社会中至高无上,除此之外不存在绝对的个人或权力机关的至上权威,而且所有的国家权力都予合理配置和划分,并相互制约。
3、言论出版自由的内涵?是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因为我们所说的言论自由,既不是自言自语,也
不是与亲朋好友私下交谈的自由,这种自由人们早就有了。
现在需要争取实现并努力维护的
言论自由是公民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的自由,而最持久和最便于传播的场合当然是公开出版物。
这就是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的内在联系。
显然,现代社会公民有权通过大众传播媒介,直接发表自己对国家大事的意见和对公仆工作的评论,而无须公仆进行审查。
对于言论自由,
主要包括知情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个方面。
杰斐逊认为认为:一个共和政府必须尊重人民
的言论自由,并从法律上加以保障。
政府不应该干涉意见的表达。
人民如能享有充分的言论
自由,真理才能越辩越明;出版自由则比言论自由更为重要,因为出版自由可以影响更多的人,
特别是还可以防止野心家篡夺国家大权。
言论出版自由与政府的秩序在根本上是一致的,言
论出版自由不可能打败正派的政府。
4、如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党的领导和两个服务的方向的原则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可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是我国新闻事业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根本方针和基本方向。
所谓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就是对一个时期社会舆论、社会行为、社会心理能够产生正
确引导和影响作用的新闻舆论。
1)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
2)必须从严管理,强化责任意识。
3)要注
重社会效益,坚持以正面宣传为主。
5、为什么把“坚持真实性”的原则放在第二条?
1)有首要规范之称,为行业自身的特性所决定
2)涵义:新闻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
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的第四条
6、客观、公正的原则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1)实事求是报道;2)事实同观点分开;3)保持平衡。
7、现行的新闻保密方针如何体现中国特色?
1)新闻出版保密审查制度:自审和送审。
2)通过内部途径反映涉及国家秘密的信息的制度,这也就是新闻单位编印“内部参考”的制度。
3)采访涉及国家秘密的事项的批准制度。
4.)新闻发布制度。
8、公民知情权和保守国家秘密的关系?
保密法明确了国家秘密受法律保护的原则,任何危害国家秘密安全的行为都必须受到法律追究。
在加强保护的同时,还特别注重处理好信息保密与信息公开的关系,保障公民的知情权,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在保密工作方针中还明确了‘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9、媒体传播的内容违反了国家安全罪,应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1)煽动罪, 煽动分裂国家罪或者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定罪处罚;2)泄露国家秘密罪10、什么是媒介审判?为什么要反对媒介审判?
1)是指新闻媒介超越正常的司法程序对被报道对象所作的一种先在性的“审判预设”。
2)它是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下的产物,从法理学的视角看,“媒介审判”损害媒体作为社会公器的形象,是新闻媒体的职能错位,它使得司法独立和新闻自由的天平过分倾斜,有悖于法治精神,所以要反对媒介审判。
11、淫秽、色情出版物的含义?认定标准是什么?如果违反,需承担什么责任?
1)含义:指在整体上宣扬淫秽行为,具有我国现行法规认定的七种淫秽色情内容之一,挑动人们的性欲,足以导致普通人腐化堕落,而又没有艺术价值或者科学价值的出版物。
2)认定标准
①淫亵性地具体描写性行为性交及其心理感受;
②公然宣扬色情淫荡形象;
③淫亵性地描绘或者传授性技巧;
④具体描写乱伦、强奸或者其他性犯罪的手段、过程或者细节,足以诱发犯罪的;
⑤具体描写少年儿童的性行为;
⑥淫亵性地具体描写同性恋的性行为或者其他性变态行为,或者具体描写与性变态有
关的暴力、虐待、侮辱行为;
⑦其他令普通人不能容忍的对性行为的淫亵性描写。
3)承担责任:1.刑事处罚;2.治安管理行政处罚;3. 文化行政处罚
12、什么是新闻侵权的抗辩事由和表现形式?
1)抗辩事由:是指新闻媒体或新闻记者在新闻侵权诉讼中,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主张,提出其诉讼请求不成立或不完全成立的某种相应的事实主张。
2)表现形式:1.名誉权;2.隐私权;3.姓名权;4.肖像权;5.著作权。
13、侵犯名誉权的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为新闻作品中存在有侮辱和诽谤两种形式。
一是侮辱,即使用侮辱性语言丑化他人人格;二是诽谤,即捏造事实、传播虚假材料、发表不实报道。
14、侵犯名誉权的构成要件?1)行为人实施侮辱、诽谤等侵害行为;2)指向特定的受害人;3)损害事实的存在;4)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
15、如何处理公民隐私权和知情权的关系?
隐私权和知情权是现代文明社会公民所享有的两项基本权利。
满足公民知情权的需要。
保护
公民的隐私权是新闻活动不可规避的社会责任。
既要满足公众知情权的需要,采集、传播大量社会信息,又必须尊重公众个体的隐私权,不能随意侵扰、介入他人隐私,由此,难免会顾此失彼,引发不必要的麻烦和冲突。
一般政治知情权与社会知情权因为事关公益,应当在坚持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基础上,保护政府官员以及社会公众人物的隐私权。
而在个人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中,应当坚持权利协调与利益衡量的原则。
16、新闻在侵犯隐私权、名誉权的评判标准?
侵犯名誉权评判标准:1)民事违法行为的存在;2)损害事实;3)违法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4)行为人的过错。
侵犯隐私权评判标准:1)窃取个人信息;2)侵入私生活领域;3)披露个人私事;4)偷窥私人活动。
17、网络时代侵权的特点?
1)侵权行为难以认定;2)侵权主体复杂隐密;3)侵权后果地域宽速度快;4)司法管辖不好定位;5)自我救济无能为力。
18、广告发布的三项基本原则?
1)广告应当真实;2)广告应当合法;3)广告应当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19、广告发布的注意准则?
1)真实是广告的生命线;2)要公平、要诚实信用;3)坚决反对与禁止虚假广告。
20、由国家指定部门发布的特定信息有哪些?
1)灾害新闻与气象信息;2)司法新闻的发布与报道;3)证券信息与新闻的发布。
21、在我国,重大政务信息发布的规定?
1949年12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统一发布中央人民政府及其所属各机关重要新闻的暂行办法》,规定:一切公告及公告性新闻,均由新华通讯社统一发布。
1987年,中宣部等部门发布《关于改进新闻报道若干问题的意见》,重申新华社是“党和国家发布新闻的机关”,负责准确地、及时地统一发布党和政府的重要新闻是其主要职能之一。
22、网络新闻传播、播放应遵循哪些新闻管理原则?
1)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的管理;2)互联网播放视听节目管理。
23、网络创建的基本条件?
1)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务许可证;2)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24、为什么新闻从业者要发扬清正廉洁的作风?
引自范长江《怎样学做新闻记者》:我想世界上很少有像新闻记者这样有更多诱惑与压迫的。
一个稍稍有能力的记者,在他的旁边一方面摆着:优越的现实政治地位,社会的虚荣,金钱与特制的享受,温柔美丽的女人,这些力量诱惑他出卖贞操,放弃认识,歪曲真理。
另一方面摆着:诽谤、诬蔑、冷眼、贫困、软禁、杀头,这些力量强迫他颠倒是非,出卖灵魂。
新闻记者要能对质着真理的火炬,在夹攻中奋斗。
25、网络传播中,著作权有何特点?
1)数字化作品的属性问题;2)网络传播引发的发表权问题;3)网上证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