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备考:论述类阅读自主招生答题技巧及实例

合集下载

2014高三语文 训练卷10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2014高三语文 训练卷10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

2014高三语文快得分分项专练:训练卷10 论述类文本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百家讲坛》对于讲座内容和讲师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而非正统学术的观点。

像清代这样一个不论文化还是经济都并非最重要最伟大的时代,可以成为长期话题,主要是因为流行多年的清宫戏为它笼络了广泛的观众基础。

其实《百家讲坛》的话题在学术领域屡屡引发争议,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都处在一个有趣的位置,作为知识分子和学术研究者,他们首先被学术界质疑,被自己研究领域内的同侪批判,而跟他们的半生研究都没有关系的老百姓(至少《百家》的拥护者大多是非学院派,而非正统的学术精英),这时却成了他们学术观点的拥护者。

通过《百家讲坛》,一些没有定论的观点被讲师们传播开来,这让很多学者专家都感到不快,本来是学术界内部的讨论,某一方却成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观点,而重要的是,大众并不了解其他观点。

但是对于老百姓来说,有人用他们喜欢的方式讲述一些他们关心的话题,即便那附着了很强的个人观点,仍是一种解答,解答很多他们感兴趣但很难有渠道确定的问题。

另外一个要素就是表现形式。

讲座节目历来是最让观众望而却步的类型,40分钟的节目如果不听前5分钟根本听不懂后面内容。

《百家讲坛》在节目形态上并没有贡献,影像上几乎没有美感可言。

它的贡献在于改变了讲座节目的讲法。

你听易中天的讲座,不就是评书连播吗?在拥有广大评书听众的中国,把学术话题讲得和评书一样,无疑是成功的捷径。

有意思的是,易中天、阎崇年、刘心武这三位影响力最大的讲座者都曾经担任过中学教师,无疑他们更能掌握深入浅出的技巧。

既然《百家讲坛》的话题由头都来自电视剧这些流行元素,那么在方式上自然也跟电视剧借鉴不少,最重要的就是设置悬念、讲究故事性。

刘心武的《红楼梦》,连续十几讲,不断地探秘解密,所有观点必须辅以具体故事,完全是电视剧式的铺陈叠述。

而阎崇年的讲座,其实就是历年清宫戏的疑点解释,出发点都依据近年清宫戏的剧情和人物关系,也就是电视观众最感兴趣的部分,因此一场学术讲座的受众,一下子从少数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变成了数以百万计的电视剧观众,反响自然不同。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解答方法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解答方法

论述类文章阅读
主观题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观题解答一般方法 (1)养成切层分层意识,最好逐段逐段写,能 够把握段与段之间的结构关系或句与句之间的 结构关系:同一关系取其一;从属关系取其 “属”,并列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偏正 关系)取其“主”。 (2)具有全文整体意识:分析归纳时,要从全 文出发、整体把握。 (3)答案利用序数词或数字号,列清思路要点。 (4)涉及局的,要仔细看清细微处。
《新京报》曾报道这样一则新闻:抗震救灾志愿者石 峰为偿还赴川所借费用而进行盗窃,结果被判刑。请结 合本文观点,谈谈你对石峰这种“志愿行为”的看法。
参考答案之一: 参考答案之二 答:我认为石峰的行为不正确。本文认为在表达 我认为这种做法不正确。本文认为:志愿行动 志愿精神的过程中志愿者能“实现自己帮助他人和服 “塑造具有社会取向的价值观”,具有“社会教化功 务社会的善良愿望”。石峰自愿救灾的初衷是“善良 能”。石峰救灾的义举本是社会提倡的,但其为“志 的”,但其由“志愿救灾”到“志愿犯罪”的行为却 愿行动”所采取的手段却逾越了社会公认的道德和法 违背了志愿精神的实质,其结果是制造“伤害”,而 非实现“善良”。 “志愿行动”仅有热情是不够的, 律的底线,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行动”。 参加公益活动还需要实力和理性。 “志愿行动”要符合“具有社会取向的价值观”,才 能保证志愿活动的有序性和规范性。
审题
找准题 干中的 客观点
原则
答案就在原文中 答案由原文佐证
表述
摘录法 归纳法 改写法
层析法
简要谈谈,如果缺乏志愿精神和志愿行动,在 社会发展进程中,对人的发展会有怎样的影响。
答: ①从人对社会的融入(社会角度) 看,少了一种扩大交往面、凝聚交往对象的重 要场域,对价值合理性社会意义的关注以及人 本化取向的生活目标都可能趋于淡化;②从个 人发展角度看,少了一个提升个人素质的平台, 一条让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人的发展 进程中可能出现畸形走势。

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高考专题复习: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一、设题形式命题方式常是单选,4选1。

命题人在编写选项肢时,文字表述不可能与原文完全相同;有时也不可能完全集中,也有前后勾连的情况,这就容易造成选项模糊。

设题误区一:范围不清。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替整体,以局部代替全局;或者以全局代替局部,以一般代替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设题误区二:混淆时间。

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设题误区三:张冠李戴。

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误导考生。

设题误区四:条件错误。

设题方式有两种,或是条件不充分,或是将必要条件当成充分条件。

设题误区五:因果混乱。

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

设题误区六:遗漏信息。

在保留原文基本内容的前提下,看似不经意地漏掉原文中的某个词语,实际上是“暗藏杀机”。

设题误区七:无中生有。

在拼凑原文某些词语时,命题者常常有意加入自己的“私货”,从而造成干扰。

设题误区八:指代不明。

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

设题误区九:逻辑错误。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

设题误区十:曲解原意。

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所要表达的意思。

二、宏观把脉答题时感觉模糊,原因就在于不能透彻理解和准确把握试题选项肢的表述,进而理解和把握文中的原理、事理。

1. 阅读自科文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是什么,什么新发现,或者介绍了一种什么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价值,有什么作用,对社会有什么意义等等。

2. 阅读社科文应从议论说理的角度入手,弄清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有无分论点,作者的观点与倾向怎样,用什么材料来证明观点,认证结构有什么特点,语言有什么特色等等。

3. 阅读文学作品首先要弄清作品的体裁特点,然后弄清作品写了什么人、事、景、物、理等,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什么感情,如何评价这些人(或事)等等。

(完整版)高考论述类阅读答题技巧

(完整版)高考论述类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编写:魏峰命题特点一、看法鲜亮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归纳( 或论题 )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二、构造清楚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连接3、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重视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4、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有关内容的直接变换。

部分选择题需要适量的迁徙。

许多设题不再是许多地照搬原文或略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葛于考察局部的、字面上语词看法内涵的细微差异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琐信息的掌握、挑选。

采纳一种有必定跨度的信息挑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变换中经常还包括了必定的因果推测意味,隐含了必定的能力迁徙要求。

这类能力迁徙能够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中心看法)为依照,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说起,但又与之相像的某些情况。

解题指导一、通读全文,思虑四个问题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论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看法、感情和态度是如何的;③本文依照如何的次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突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资料二、考取的突出(“五缺”)缺少整体感知和整体掌握意缺少构意,不擅长借助次剖析掌握内容重点缺少文本义,作答于主任意或盲目缺少提整合手段,有效剖析常常不足缺少作答范意,字病出三、解答一般方法第一、对比原文弄清看法掌握句意辨析.情况有三种:形赞同同(信息符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一致)形似意异(诱惑性大分外留神)第二、懂得辨志性。

能够作志性的有:序、关、指代、范,、渡。

别的有文中不一样地方频频出的同或近的。

以下的关在文本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1)年月 ( 多次出 ) 、数据 ( 多个数据 ) 及其概(如多半、少许、部分、凡、凡是、全部、都、全、几乎、、等表范的)(2)重要的修限制 ( 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特别、共等表程度的 )(3)未然未然 ( 迄今止、到当前止、在所的等表的)或然必定(假如、可能、也、必定、必定等表判断的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防止的:(1) 因果 ( 因、所以、⋯⋯的原由是、因此、因为、进而)(2)折 ( 可是、反而、其、上 )(3)并列或 ( 也、又、不再是⋯⋯而是、不⋯⋯ )(4)分分 ( 第一、其次⋯⋯“;”等等 )(5)例子 ( 比如、如、人名 ) [型拓展 ]抓住关要注意:1、尽量落到,集中注意焦点;2、能够用符号将实用信息作好;3、如有目依据目掌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目找出率高的,赶快弄清文章的及点;4、注意掌握全文的序,理清思路,完整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要旨。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阐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一、考察内容1.理解文中重要看法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2.挑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3.剖析文章构造,掌握文章思路;4.归纳内容重点,归纳中心思想;5.剖析归纳作者在文中的看法态度。

二、设误手段1.删:删减。

删除句子而改变句意。

最常有的是删减定语、状语,修饰成分的删减就意味着语义的改变,有可能是内容的扩大,也有可能是对内容的误解。

2.添:增添定语或状语,造成对内容的误解。

3.调:调动。

调动词语或句子次序,从而改变句意。

4.改:改变说法,或换用其余的词语取代,造成貌同实异。

比方因果颠倒、主客体颠倒、部分涵盖全体、整体代替局部、现实取代猜想……5.漏:遗漏。

看似是保存原文词句,但联合题干来看不过重申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存心遗漏了另一方面。

这类选项有很大诱惑性,须多加留神。

6.凑:拼集。

将意义有关或没关的几个词语(句子)杂糅将就而造成错误,或许将望文生义的几个义项强加进去,扰乱判断。

特别注意的是它的正确选项多采纳句式交换、同义词代替的方式。

三、选择题设错圈套的规律1.以偏概全有时命题者成心增删、变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扰乱考生。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别代广泛。

从而使考生作犯错误的判断。

重点关注:表数目多少的词语(少量,部分,几个,大多半);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全部;部分等);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略微等);表频次高低的词语(往常,老是;有时,有时等)2.混杂时态:(未然与未然)就是指成心把原文中还没有确定或还未实现的假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重点关注:已经,以前;过去,此刻,当前;将要,还没有;以前,以后等3.因果杂乱:因果杂乱一般有两种状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二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解题对策:在碰到波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必定要在原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比较一下,认真剖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许因果关系能否倒置。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实用经典)2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实用经典)2

解题计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 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 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颠 倒。
重点关注: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词语。
设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 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 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
设误方法 2、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有 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例2【对应文段】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
……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 西北少数民族政权对抗。“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 利收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 ,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疆的安全。(第二段)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 饮茶……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 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三段 )
【试题】关于宋朝统治者重视“茶马互市”的目的,下列表述错 误的一项是( )(全国卷l第3题)
D.藏族非常喜欢饮茶,以马易茶可以满足他们对茶叶的需求
【试题】E项:中国人的思考方式全由直觉获得, 没有有深度的哲学探讨。
解题计策: 在阅读文章时,要注意勾画那些标志肯定与否定 的词语,区分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特 别注意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
几点补充:
1、冷静答题,切忌先入为主
2、巧用信息(作者、时间、注释等)
3、逐题解答圈划题干对应原文的重 点区域(注意题干要求、答题区域及 暗示方向)
例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D.内地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药材的需求大 幅增加,使马匹的交易量减少。

完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完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完整)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命题特征:高考论述类文本的命题特征主要包括观点鲜明和结构清晰两个方面。

观点鲜明表现在题目即为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结尾回扣中心论点等方面。

结构清晰则表现在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阅读文本的选择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并且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

解题指导:在阅读备考中,需要注意的是五个方面的问题,即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

在选择题解答中,需要比照原文弄清概念把握句意辨析筛选,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标志性词语包括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等,以及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包括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如年代时间、数据及其概语、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已然未然或然必然等;以及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悲剧产生于社会矛盾和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

这两种力量代表着对立的两极,如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

悲剧的主人公总是代表着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但却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这是因为他们的力量相对较弱,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无法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

___认为,悲剧描绘了比现实中更美好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也表现了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根本原因。

___曾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种毁灭是经过抗争、拼搏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古希腊神话中,___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___,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天遭受___啄食肝脏,但___毫不屈服,最终坠入深渊。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指要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指要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指要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是每一张高考卷上都会出的题目,可是这种题目难倒了不少人,很多人都在这篇文章上错了,我和大家一起来看看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的相关资料。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方法11、读通读懂原文。

许多同学在刚开始接触这种题型的时候,只关注后边的题目,而不读全文,时间久了,基本功没训练出来,往往在这一环节满盘皆输。

最开始的训练,必须按步骤走,熟练以后,在考场才能游刃有余。

2、筛选关键词关键句。

不动笔笔墨不读书,读的过程中,在点、线和特殊符号等各种标记的辅助下,筛选出文中的关键词语、关键语句,以备解题之需。

关键词语主要包括:(1)文中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表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2)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主要是表程度、数量、范围、特征、功能的副词,如“目前”“将”“部分”“全部”“大概”“也许”“可能”“最……”“除……之外”等);。

(3)有指代意义的词,如“其”“这”“如此”“与此相反”等。

关键语句则主要包括表示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的过渡句以及结论句。

3、关键信息代入原文,找对应句。

在认真阅读题干和选项的基础上,将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代入原文,找出原文中与题干和选项相应的对应句。

有时对应句可能不止一处,但一般只有一处是符合要求的,因此要进行仔细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内容。

如果确实不止一处,则要进行整合,使之互相补充。

同时还要弄清对应句与上下句、全段乃至全文的关系,在其中所处的地位是什么。

即弄清点与面的关系,做到“句不离段,段不离篇”。

4、题干与原文对比异同找选项。

一定要注意题干和选项所涉及到的信息与原文所存在的“变”与“不变”。

如果选项在原文基础上出现了修饰、限制、补充成分的增减,那么就要特别小心是否出现了范围的扩大或缩小,程度的加深或减轻,数量的增加或减少,是否改变了原有的因果关系、先后顺序、主次关系,是否将或然性、可能性变为了必然性,预见性变为了现实性,将来时变为了完成时等等。

论述型考题答题技巧与实例分析

论述型考题答题技巧与实例分析

论述型考题答题技巧与实例分析论述型考题是指在考试或学术论文中要求学生对某个问题进行全面阐述和分析的一种题型。

在这类题目中,学生需要通过提供相关的事实、数据和理论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本文将探讨一些论述型考题的答题技巧,并通过实例分析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技巧。

首先,对于论述型考题,学生需要仔细审题,确保理解问题的要求。

有时候,一个问题可能涉及多个方面或角度,所以在回答问题之前,需要明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例如,如果一个问题要求你讨论某个社会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你需要明确问题中的两个关键要素:原因和解决方法。

只有明确了问题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述。

其次,为了更好地回答论述型考题,学生需要积累相关的知识和信息。

这包括理论知识、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阅读相关的书籍、期刊文章和报告,学生可以获取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论述中。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讨论班、研讨会和学术会议等活动来与其他人交流和分享经验。

这些积累的知识和信息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观点,使其回答问题更有深度和广度。

接下来,学生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来展开自己的论述。

在回答论述型考题时,学生应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提供充分的理由和证据来支持这些观点。

此外,学生还应该对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指出其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逻辑推理的准确性和连贯性,避免出现漏洞和矛盾。

批判性思维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评估不同的观点,并提出合理的结论。

最后,为了更好地回答论述型考题,学生还可以使用实例和案例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通过引用真实的案例和实际的数据,学生可以使自己的论述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例如,如果一个问题要求你讨论某个经济政策的效果,你可以引用相关的经济数据和实证研究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此外,学生还可以引用历史事件、社会现象和个人经历等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2014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秒杀秘术

2014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秒杀秘术
5.理解文章类题
5.提取文中的某句话,然后问为什么,原因是什么。
把题干带入原文,答案一般就在原文语句的附件,可以用文中相关语句作答,也可以用提取出来的关键词进行加工。




1.分析文章标题的作用
1.本文的标题有何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的发展;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3.形式新颖,吸引读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变化。(注意,回答不能全部照搬,需要根据文章的内容灵活套用)
2014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答题技巧
一.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
考点分类
具体题型
答题技巧




1.考查文章的线索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关键看文章标题,标题往往就是线索;其次看文章反复出现的关键词语,这个词就是线索。
2.概括文章类容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
用“(何时,何地)谁+干什么+结果怎样”的句式答题。
5.分析句子,段落,文章表达方式的作用
5.(1)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有何作用?
(2)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文中划线句(某段)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1)首先分析属于何种描写手法,然后分析其作用:
①人物描写:表现了人物**的特点,突出人物的**性格(心理,品质);
1.分析本文标题的含义
首先找出标题中的键词语,先回答它字面上的意思,即其本意。然后联系文章的主旨,说出这个词语的寓意,便可得出其深层含义。
2.分析重点字词的深层含义
2.说说你对加点词语含义的理解
首先找到词语在原文中的位置,然后弄清上下句具体的语境,弄清这个词语所包含的寓意,即可得出答案。

【备战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备战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命题特征一、观点鲜明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二、结构清晰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3、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4、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

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

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

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

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解题指导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三、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第一、比照原文弄清概念把握句意辨析筛选.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 、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类型题拓展]抓住关键词要注意: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焦点;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作好标记;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
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 数民族政权抗衡。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补充 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 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第二段)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族非常喜欢饮茶 ……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 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第三段)
种阻断剂只对田菁起作用,因此不会影响大豆的生长。
例7.以下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D.目前只让田菁枯萎而不损害大豆生长 的绿色农药已经研制出来。
2、【对应文段】胚胎干细胞另一个研究重点是用 于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再将这些胰腺 组织移植到体内,以根治糖尿病。去年西班牙的 研究者就将胰岛素基因转入小鼠的干细胞中,使 之具有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再将这些干细胞植入 患糖尿病的小鼠胰腺中,结果小鼠的糖尿病症状 消失了。胚胎干细胞还有多种可能的用途。不过, 医学界的美梦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现实。
费的主要来源。
设误方法 6、偷换概念
另外,陆缘海边的气冰开采起来十分困难,至今尚没有非常成 熟的勘探和开发的技术,一旦发生井喷事故,就会造成海水汽化, 发生海啸翻船。此外,气冰也可能是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气冰经常作为沉积物的胶结物存在,它对沉积物的强度起着关 键作用。气冰的形成和分解能够影响沉积物的强度,进而诱发海底 大陆架滑坡等地质灾害。由此可见,作为未来新能源的气冰,也是 一种危险的能源。气冰的开发利用就像一柄双刃剑,需要小心对待。
【试题】根据本文提供,把胰岛素基因转入人类胚胎 干细胞可以产生能分泌胰岛素的胰腺组织。
• 解题对策: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表 示时间的词语。
• 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了、现在、目 前、正在、 在、着、将要、即将、将来、尚未、 之前、之后、成为、过。

2014高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2014高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C、半坡彩陶上的刻画具有文字性质,是因为这
些简单的刻画和器物上的花纹判然不同。
D、从彩陶上的花纹可以看出,这是使用柔软性
笔书写的,这就是当时的象形文字。
E、半坡彩陶上的刻画符号合乎古代“物勒工名”
的传统,因此它们是有意义的。
2021/2/4
1
7
A、文中 的“由后 以例前” 的意思是 根据后来 的来类推 以前的。
、信息筛选、据文推断;
2021/2/4
1
11
命题特点
▪ 第1类题多为概念定义(词语理解),常见错误是要么 不符合概念定义的基本格式(A是B),要么不属于概 念定义的范畴或者不全面。
▪ 第2类题多为“符合(或者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是在原文中抽出一些句子或增或减或偷梁换柱,把原句 改造一番,只需细心地咬文嚼字地比照即可,无须分析 就可以做出答案。
2014高考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分析干扰方法提高 答题分数
——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解题技巧
2021/2/4
1
2
论述类文本出题范围
1.社会科学类
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 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 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
2.自然科学类
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
文学、考古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
文章第二段
解读示范
我国后来的器物上,无论是陶器、铜器或者 其他制品,有“物勒工名”的传统。特别是殷代 的青铜器上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
符号极相类似。由后以例前,也就如由黄河 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
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 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B、新石器时 代仰韶文化时 期已有了用笔 书写的初步文 字,只是难以 保留到今天。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及事例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及事例

命题特征一、观点鲜明1、题目就是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或论题)2、开头第一段可能就提出中心论点3、结尾回扣中心论点二、结构清晰1、分论点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2、分论点之间要注意过渡衔接(1)阅读文本的选择:题材侧重艺术、科学、文化、现实等等(2)阅读文本的篇幅:都是超过1000字的文本。

(3)选择题的设置:部分设题是原文的相关内容的直接转换。

部分选择题需要适度的迁移。

不少设题不再是较多地照搬原文或稍加改造的思路,不再纠缠于考查局部的、字面上语词概念内涵的细微差别辨析,更多的是着眼于文本内容的整体理解,着眼于繁杂信息的把握、筛选。

采用一种有一定跨度的信息筛选整合方式,语言表达形式的转换中常常还包含了一定的因果推断意味,隐含了一定的能力迁移要求。

这种能力迁移可以看作是以文本的说法(核心概念)为依据,来判断、理解文本未有提及,但又与之相似的某些情形。

解题指导一、通读全文,思考四个问题①文本主要谈的是什么问题或就什么事情阐述道理;②作者的基本立场、观点、情感和态度是怎样的;③本文依照怎样的顺序布局谋篇、组织文章,其段落之间的关系如何;④行文中为突显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二、阅读备考中的突出问题(“五缺”)1缺乏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意识2缺乏结构意识,不善于借助层次分析把握内容要点3缺乏文本意识,作答过于主观随意或盲目4缺乏提炼整合手段,有效分析往往不足5缺乏作答规范意识,错字语病频频出现三、选择题解答一般方法第一、比照原文弄清概念把握句意辨析筛选。

设题情形有三种:形同意同(信息吻合直接判断)形异意同(有所转换实质一致)形似意异(迷惑性大格外留意)第二、懂得审辨标志性词语。

可以作为标志性词语的有:顺序词、关联词、指代词、范围词,类别词、过渡词。

此外还有文中不同地方反复出现的同义或近义的词语。

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以下的关键词在读文本时要圈划出来: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语(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也许、一定、必然等表判断的词语)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2)转折(但、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等等) (5) 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抓住关键词要注意: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焦点;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作好标记;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备考:论述类阅读自主招生答题技巧及实例高考语文论述类阅读自主招生答题技巧及实例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思路方法动笔答题前的准备工作:1、两通读(通读文本、通读试题)2、理清思路,粗知文意、段意。

3、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借助选项)动笔答题时的注意事项:1、看懂试题检测的意图,把握设问点。

2、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把握相关点。

3、筛选整合重要的语句,把握答题点。

4、分析、概括,解释、阐述,均不离主旨。

科技文做题方法:找:在原文中找出与选项对应的语句。

比:把选项和原文一一对比,找出差别。

科技文常见六种错误类型张冠李戴:与原文基本一致,选项无误;所问非所答,与题干不一样。

无中生有:选项中出项原文没有的东西。

逻辑推断严密,有可能对,反之就错。

曲解文意:关键词正确,关系不对。

例:A是B的C(原文);选项可能是B是A的C。

因果不当:强加因果;因果倒置。

使也是因果。

有因果的词,错误率高达90%。

混淆时间:已、着、过、了等(或然/未然;可能也许,也算此类)混淆范围:以偏概全,部分与整体。

阅读时要特别注意的词:除了、几乎、部分、有些、一些、可能、大概、也许、将来等;选项中要特别注意的词:一定、全、都、只有、只要、因为、所以、因此、使、既然…就、于是、以致、已经等。

2013新课标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即有异说。

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1A。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

1B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

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纸上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韩非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本书成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1C。

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佚籍大量出土,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1D。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2A,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

《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与《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三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

至于《皇帝书》与《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如《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文中未见解释。

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

此例甚多,那么为《黄帝书》所称引的《老子》必须再早上一个时期,也就是不会晚于战国早期。

2B古书中有关老子和孔子关系的记述很多,但矛盾和可疑之点不少。

近来有陈鼓应先生《老学先于孔学》一文,专门讨论《论语》受《老子》的影响,用以证成《老子》成书早于《论语》2C。

如《论语〃卫灵公》: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学说,细味孔子的话,是讲唯有舜称得起无为而治,很像是针对已有的学说而发。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朱熹指出:或人所称今见《老子》书。

因此这一条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而且是对《老子》的批评2D。

从这些情形来看,古书所记老子长于孔子,可以认为是确实可信的。

(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1.下面关于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司马迁《史记》开始,关于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就有不同说法。

清代汪中作《老子考异》以后,学者们更加纷争不已。

B.钱穆说过:如果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不明,那么先秦诸子学术思想的和发展就无法弄清,《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

C.以前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本身就被人指为伪书。

《韩非子》、《吕氏春秋》等虽然年代确凿无疑,但是成书太晚,也无济于事。

D.近年来战国秦汉简帛文献大量出士,给学术界提供了许多纸上材料以外的东西,这使得老子和《老子》一书的时代问题有了解决的可能。

答:B.【《老子》和道家的源流、派别也无从谈起中的《老子》和道家应为先秦诸子学术思想。

】2.下面解释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虽然从字体和避讳来看,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甲本和乙本的抄写年代可以大致确认,但是这对于《老子》著作的推定没什么用处。

B.《皇帝书》和《老子》有许多相似的语句,但许多名词的解释只见于《老子》而不见于《皇帝书》,所以《老子》成书应该早于《皇帝书》。

C.陈鼓应曾撰写《老学先于孔学》一文,指出《论语》中多有受到《老子》影响之处,其目的是证明《老子》一书的产生比《论语》早。

D.《老子》有以德报怨之说,所以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句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答:D.【正确的理解是: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一条应该是《论语》引用《老子》的铁证,并且是对《老子》的批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于古书真伪和年代问题,本文采用了两个方面的证据来证明,即不但有古书上的材料,还加上了考古发掘的地下材料,从而增强了论证的力量。

B.道家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马王堆汉墓《老子》帛书乙本是黄、老合抄之本,这证明在西汉初年黄老学派已经形成。

C.申不害、慎到、韩非都学过黄老之术,他们著作的语句与《黄帝书》也多有相同相似,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D.《论语》引用老子无为而治等意见,并加以阐发,这不但证明老子年长于孔子,大概也能印证史书上孔子曾经问学于老子一事。

答:C.【可见这三人的引用阐发,与《黄帝书》后来享有崇高地位极有关系。

逻辑顺序颠倒,应该是先有《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才有后来三人的引用阐发。

因此后来一词错用。

】一、(2012华约高水平测试)现代文阅读(甲)(1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题。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知识经济呼唤加强人文教育刘献君什么是知识经济?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指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也就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

显然,知识经济是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对而言的。

农业经济的核心要素是土地,工业经济的核心要素是资本,而知识经济的核心要素是知识。

也就是说,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取决于科技的进步,知识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甚至起着主导性作用。

据世界银行统计,20世纪,科学技术因素在推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

20世纪之初,经济增长主要依靠人力、物力和资金的投入,科技因素所占比重仅为5%~10%;20世纪50~70年代,这一比重发展为49%;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这一比重高达80%以上。

进入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近10年,也主要得益于以信息技术为主的高科技。

因此,1996年,一些人士据此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即将到来。

知识经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基础,而高科技需要以人文作为导向。

所谓高科技,是指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一系列新型尖端技术的泛称。

而高新技术产业,则是指一种技术密集度高,技术创新速度快,具有高附加值,节约能源并能对相关产业产生较大波及效果的新型产业。

高新技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和空间技术。

应该看到,高新技术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和许多新的人文问题。

如能源短缺、资源枯竭、自然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等。

高科技运用于军事,也使得人类时刻面临着毁灭性的灾难。

要解决这些问题,科技要么能力有限,要么根本无能为力。

因此,加强人文文化建设,以人文作为高科技的导向,就显得十分重要。

下面仅以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例,予以简单说明。

首先,知识经济与信息技术关系十分密切,特别是网络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极为重大的影响。

可以说,信息技术正渗透到当今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这种影响是全方位的,席卷所有领域的方方面面。

但是,当我们在享受网络化技术带来的信息和知识的同时,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这一虚拟世界中的种种垃圾,诸如色情、不负责任的言论等等,我们还不得不时常担心黑客,担心那些人为制造的计算机病毒对我们电脑的侵入。

网络世界给人们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想象空间,但也使得一些人整天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中,而现实感日渐衰退。

其次,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人文问题是为突出。

克隆技术、基因技术,使得社会伦理和环境伦理问题更为突出。

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地应对这些新的人文问题,人类几千年来形成的价值体系、道德伦理观念甚至会坍塌。

归根到底,科学技术还只是工具,它能否正确发挥作用,从而造福人类,不取决于科学技术本身,而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

在科技的作用日益巨大的今天,我们要警惕唯科学主义思潮的泛滥,那种以为科学就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观点,会给人类造成灾难性后果,爱因斯坦早就指出:我们的问题不能由科学来解决,而只能由人自己来解决。

如果你们想使自己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

关心人本身,应当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么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让科学思想的成果去造福于人类而不至于成为祸害。

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的《高科技高情感》,也就是强调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要注重人的情感世界,注重人文文化的建设。

发展高科技,发展经济,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

而为了使高科技能更好地服务于这个最终目标,我们就要在发展高科技的同时,加强人文文化的建设,以人文文化作为高科技的向导。

例如,在发展信息科学、加快网络化建设的同时,建设计算机文化和网络文化;在发展生命科学的同时,注重生命科学中的伦理学问题,等等;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掌握高科技的科技工的人文教育。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高科技真正服务于人,而不至于将手段异化为目的,迷失我们真正的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