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16)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高考政治(课标版)一轮讲义专题三收入与分配

专题三收入与分配考纲解读分析解读1.命题规律近5年高考,本专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与公平,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等上。

试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非选择题。

非选择题主要以现实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收入分配公平、财政与税收等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备考指南(1)注意掌握以下重点知识: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和措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财政的作用、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作用等。

(2)注意关注以下社会热点:国家收入分配改革的具体措施、国家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和作用、国家在“营改增”等税收制度改革中的措施。

(3)注意关注以下题型:以现实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收入分配制度、财政税收制度改革的选择题;以现实热点材料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收入分配公平、财政作用的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非选择题。

命题探究五年高考考点一分配制度1.(2016上海单科,13,3分)2016年4月,国务院印发通知,对专利成果收益分配、科研人员兼职收入、科研成果入股分红、科研人员成立公司等方面作出规定。

为落实这些激励性规定,最需完善的分配方式是( )A.按劳动要素分配B.按资本要素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管理要素分配答案 C2.(2015山东文综,25,4分)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

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答案 C3.(2015江苏单科,6,2分)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

2022新高考政治总复习综合集训--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解析版)

2022新高考政治总复习综合集训--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解析版)

2022新高考政治总复习--专题三收入与分配备考篇【考情探究】课标解读考情分析备考策略考点内容1.个人收入的分配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1)从命题内容上看,收入分配方式、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等是考查的重点(2)从考查形式上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出现,常设置意义类或措施类材料分析题和图表题。

选择题侧重考查考生对教材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非选择题可能跨专题进行综合考查(3)题干材料既有收入分配状况、科技创新等长效热点,又有时政性强的热点素材(1)结合我国扶贫政策、共享发展理念等,理解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措施等(2)结合财政在国家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等方面的支出,以及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理解财政的作用(3)结合“营改增”、减税降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热点材料,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作用2.国家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3.征税与纳税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真题探秘】命题立意知识目标:财政的作用。

能力目标: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素养目标、价值目标:通过分析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发挥作用的路径考查科学精神的核心素养,从价值观念上看主要是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关注社会发展、生产生活。

解题指导中央财政实施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前提是农户购买了农业保险,支付了相应保险费用,才可享受相应的补贴政策。

③排第一位,①排第二位。

购买农业保险后,当风险发生时,能有效规避风险,转移灾害风险,稳定收入预期,④排第三位。

当农户的收入预期向好的时候,农户将进一步增加生产投入,即达到了“发挥农业保险对支农惠农、促进农业发展的作用”,②排第四位。

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2019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实行按劳分配的作用: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实行按劳分配,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

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

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4、效率与公平的含义及意义效率=产出/投入,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提高效率就意味着资源的节约和社会财富的增加。

收入分配的公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维护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有助于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学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Word版含答案

年高考政治复习专题学习】:专题三 收入与分配 Word版含答案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名师点睛 一个核心 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 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一条主线 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从维 护社会公平的意义、财政的作用、税收的作用来 认识如何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三对关系 公平与财政的关系、公平与税 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答案 (1)收入分配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 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 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漫画 一反映了我国还存在收入分配不公,社会成员之 间收入差距过于悬殊的现象。漫画二表明,一些 地方尝试通过工资集体协商机制,提高劳动者收 入,促进收入分配公平。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个人利益与集体 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 革发展的成果。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实现社会公平、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重要的制度保 证。③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 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着力提 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 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政府加强对收入分配的 调节,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 现严重的两极分化。 社会热点· 链接 阅卷现场· 展示 主干体系· 概览 命题视角· 研析 考场失分· 防范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浙江讲义: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

2019版高考政治一轮浙江讲义: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 第

第八课财政与税收[考纲展示]考点一国家财政易错提醒 (1)财政收入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

国家应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合理确定财政收入的比例。

(2)财政盈余并非就好,财政赤字也未必不好,关键是看“度”。

1.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2.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异同考向1 财政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典例1 (2017·浙江4月选考)2016年,国家全面推进脱贫攻坚,投入专项扶贫资金超过1 000亿元;提高低保、优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为1 700多万困难和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或护理补贴。

这里体现的国家财政作用有( )①决定资源配置 ②改善人民生活 ③促进社会公平 ④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①错误;题中财政用于扶贫、基本养老金,体现了财政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物质保障,②③当选;总供给与总需求与题意无关,④排除。

故本题选B。

方法点拨快速辨别财政的三个作用(1)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如民生领域、社会保障的投入。

(2)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如工程设施建设。

(3)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如税收的增加或减少,增加或减少国债的发行。

考向2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典例2(判断)(2017·浙江11月选考)国家合理的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 答案F。

经济的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1.(判断)(2017·绍兴市适应性考试)经济运行受有效需求不足制约时,宜实施减税、降低利率等财政政策措施。

()答案F。

降低利率属于货币政策措施。

2.(2017·浙江建人高复月考)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进程,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

这表明()A.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B.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C.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D.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答案 B解析国家采取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说明财政促进资源合理配置,B符合题意;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A错误;C与题意不符;题中国家采取的是财政政策,D在题中未体现。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03收入与分配(讲).doc

[高三政治]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题03收入与分配(讲).doc

【讲备考】1.本专题的知识复习要明确两个方面,即个人收入的分配和国家收入的分配。

从宏观上把握“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两个重点”、“三对关系”。

2.一个核心:维护社会公平,从分配制度、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来认识维护公平的措施。

两条主线:个人收入分配与国家收入分配。

两个重点:社会公平的维护和财政的作用。

三对关系:公平与财政的关系、公平与税收的关系、财政与税收的关系。

【讲重点】一、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1)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我国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导致分配结果的悬殊和收入差距的扩大,影响社会公平。

为此,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进一步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等。

2.有关“收入分配公平”的命题(1)主要表现【提示】城乡+群体+区域+行业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②不同群体之间收入分配差异明显,收入向高收入群体集中,两极差距扩大。

③不同区域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④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提示】本质、共同富裕+和谐社会+效率+科学发展观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②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重点知识讲义及试题: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解析版)

2020年高考政治总复习重点知识讲义及试题:专题03 收入与分配(解析版)

第一部分专题概述本专题知识在高考中占据突出位置。

本专题主要考点包括: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及意义,分配原则,财政收入及财政支出的形式,财政的作用,税收及其基本特征,增值税与个人所得税等。

从命题内容上,考点集中在公平的维护、财政的作用和税收的作用上。

命题形式上看,试题依据当年社会热点问题,凸显了对原因类、意义类、措施类主观试题的考查,并且图表类试题的比重逐渐加大,特别是材料题考查由单纯的知识指向向开放性思维过度。

复习备考中要做到两结合:结合模块内其他知识点,如:通货膨胀、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科学发展观等;结合时政热点,如:党和国家关于注重社会公平的新思路、新提法,即新经济形势等。

第二部分知识背一背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劳分配(1)按劳分配的性质: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结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是分配制度上的伟大变革。

2、按劳分配以外的分配方式:主要包括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2)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

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3)原因: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②健全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人教)第3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总结提升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人教)第3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总结提升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 B [解析] 文字信息:差距,可见中外企业存在差距。漫画 内容:中国企业缺少名牌。对应教材知识:漫画反映了中国产 业品牌意识较差,而品牌属于企业竞争优势的范畴,故答案为 B。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 A [解析] 文字信息:找工作累,可见就业难。漫画内容: 大学生就业难。对应教材知识:市场就业信息过多,表明就业 市场完善,更有利于劳动者就业,故排除④。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 C
[解析] 品读文字信息:调控,可见征收房产税目的在于 调控房地产市场。观察表达内容,可见房产税征收有利于减少 房子的需求量。对应教材知识:房产税征收有利于减少需求, 从而降低房价,故答案为C。生产专业化是增值税的意义,排 除A。B属于个人所得税的作用,征收房产税主要目的在于调 节房屋供求,从而降低房价,故排除B。征收房产税,并不是 直接提高房价,排除D。
单元总结提升 │ 学科技能培养
[答案] C
[解析] 文字信息:赤字增加。漫画内容:伴随赤字增加, 国债发行规模增加。对应教材知识:赤字表明财政支出大于收 入,无法体现财政收入增长情况,排除①。弥补赤字需要发行 国债,伴随赤字增加,国债发行规模扩大,故②正确。赤字增 加意味着财政支出增加,故③正确。增加财政支出,意味着社 会需求量增加,排除④。
[答案] (1)材料一反映出农民的人均生活支出低于城市 居民,农村社会消费零售总额所占比重较小,说明了农村消费 需求不足,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很大。
(2)①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消费能力。 增加财政投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农民后顾之忧, 增加农村消费需求。②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 政增加农业农村投入,加大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支出比重,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这是开拓农村消费市场的物质基础。

高考政治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3收入和分配(学生版)

高考政治 考前冲刺大题精做 专题03收入和分配(学生版)

2013届高考政治考前冲刺大题精做专题03收入和分配(学生版)一、收入与分配(1)个人收入的分配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配公平的主要表现和意义,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公平与效率的关系(2)财政与税收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其来源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出的含义和种类财政收支我国财政的作用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和作用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考点定位一:个人收入分配—【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历年高考对于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就是考察高频点,是长久不衰的重点,收入分配公平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所追寻的目标,因此本考点在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

【命题特点及趋势】1.从考查频率和内容看:多种分配方式的理解多以选择题出现,高考主观题命题的高频点则是如何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2.从考查角度和能力看:主要捉住不同分配方式的特点,主观题捉住解决分配不公的措施。

3.复习备考时,加强对多种分配方式的理解、重点关注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问题。

注意联系社会现实生活,分析实际问题。

(一)分配理论1.我国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社会财富分配\社会公平(1)社会财富分配的主体:国家、企业、个人(2)社会财富分配原则:兼顾效率与公平①公平的含义②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实现社会分配公平①为什么?A.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B.收入差距与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成反比。

C.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D.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②怎么办?【经典例题】1.(2012年安徽高考)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达到2.3亿,未来20年还将有3亿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中国正进入一个“流动时代”。

材料二流动人口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他们渴望与市民共享城市发展成果,强烈期盼改善工资待遇、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子女入学、住房等状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三收入与分配16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含解析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三收入与分配16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含解析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新”的质疑和不满。

为此,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 )A.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B.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C.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D. “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2、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总体偏低,使广大居民相对“没有钱可花”;再次分配力度不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居民“有钱也不敢花”。

这正是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引发内需相对不足的症结所在。

要处理好材料中两方面问题的关系,应该( )A.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B.加快经济发展,为增加居民收入奠定基础C.以公平为主,让人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D.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强调公平3、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此数值越趋向于1,收入差距越大。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有所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然偏高。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当( )①实行按劳动要素分配,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②实行按劳分配政策,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④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近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2年到2015年,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474、0.473、0.469、0.462。

2016年是0.465,比2015年提高了0.003,但是它并没有改变中国基尼系数总体下降的趋势。

下列做法中,能降低基尼系数的是( )。

A.强调效率第一,效率优先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C.坚持平均分配,消除收入差距D.坚持再分配主要由市场调节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新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3 收入与分配精讲

【新高考】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考点3 收入与分配精讲

2021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考点扫描专题3:收入与分配目录考情分析 (1)考向预测 (2)思维导图 (2)知识清单 (2)个人收入分配 (2)财政与税收 (7)真题再现 (16)【考情分析】【考向预测】全国卷对本专题内容以主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主要集中在财政与税收两个知识点上。

命题多密切结合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热点问题,重点考查财政税收对于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科技创新以实现我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对于改善民生增强群众获得感以及促进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方面发挥的重大作用。

【思维导图】【知识清单】知识清单一、个人收入分配考点一:分配制度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生产决定分配2.按劳分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要素分配的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2.按要素分配的内容与意义(1)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表现形式(2)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意义: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点拨:(1)技术要素≠劳动要素①技术也是劳动成果,按技术要素分配,很容易与按劳动要素或按劳分配混淆。

②按技术要素分配时,付酬方付出报酬的依据、凭据是技术要素对企业经营的作用,而不考虑进行技术创造所耗费的劳动量。

(2)在公有制经济中,科技人员的收入主要是按劳分配所得。

此外,还有属于非按劳分配的福利性分配所得和社会保障所得;在股份制企业中,科技人员凭技术向企业投资入股,获得相应的股份,从股份制企业获得的收入属于按技术要素分配所得;在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中,科技人员的收入是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考点二:效率与公平一、收入分配公平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1)公平的含义较宽泛,涉及经济、政治、法律等各个领域。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单元复习课-特色讲座(3)收入与分配

高考政治 一轮复习 单元复习课-特色讲座(3)收入与分配

展政策,导致地区之间在消费水平上 信 具有较大的差异。可持续社会的建设,息 不仅仅要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② 更要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②。
(1)
促进收入分配 公平的原因和
意义
运用收入分配与社会 公平的知识,分析国 家为什么要强调发展
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运用收入分配的知识
(2)
实现社会公平 的重要举措
高频二 实现社会公平 3.当前,国家正致力于收入分配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公平
() A.意味着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 B.就是追求没有差别的大同社会 C.是实现居民同步富裕的要求 D.指政治领域人们相同的权利 解析 根据教材可知公平是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是经济领域 收入分配公平,A正确;D不符合题意;B中的“没有差别”说 法错误;C中的“同步富裕”说法错误。 答案 A
失分点2 不能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点拨 ①明确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既有一致性, 又存在不一致的地方。效率是前提,公平是保证,不能颠 倒二者关系。 ②明确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的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 兼顾效率与公平,不能认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 重公平,也不能认为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训练6] (6月杭州高二期末)(判断题)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 以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骗税。
() 解析 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以欺骗、隐瞒等方式不 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是偷税。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 方法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答案 F
高频一 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1.(6月衢州)(判断题)在我国,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都
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中的按劳动要素分配的方式。( ) 解析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的收入 属于按劳分配,而非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凭借劳动获得的 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所得。 答案 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1、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新”的质疑和不满。

为此,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 )A. 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B.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C. 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D. “限薪”是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办法2、分配过于“亲资本”,劳动者报酬所占比例总体偏低,使广大居民相对“没有钱可花”;再次分配力度不够,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使得居民“有钱也不敢花”。

这正是当前收入分配格局引发内需相对不足的症结所在。

要处理好材料中两方面问题的关系,应该( )A.兼顾效率与公平,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B.加快经济发展,为增加居民收入奠定基础C.以公平为主,让人民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D.初次分配要注重效率,再分配要强调公平3、基尼系数是判断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比例数值,在0和1之间,此数值越趋向于1,收入差距越大。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的基尼系数有所降低,居民收入差距有一定程度的回落,但仍然偏高。

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应当( )①实行按劳动要素分配,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②实行按劳分配政策,使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③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重保护劳动所得④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近年来,中国的基尼系数总体上呈下降趋势,2012年到2015年,中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474、0.473、0.469、0.462。

2016年是0.465,比2015年提高了0.003,但是它并没有改变中国基尼系数总体下降的趋势。

下列做法中,能降低基尼系数的是( )。

A.强调效率第一,效率优先B.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公平C.坚持平均分配,消除收入差距D.坚持再分配主要由市场调节5、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西方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说:“竞争市场可能会带来很不公平的收入分配,这会使得一部分人缺乏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

”经济学家奥肯则在《平等与效率》一书中指出:“在平等中注意一些合理,在效率中注入一些人道。

”这主要说明( )A.发展市场经济必然导致不公平B.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体现C.发展市场经济要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D.提高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目的7、收入分配改革,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针对再分配领域,政府可采取的措施是( )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强化按生产要素分配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8、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因为(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公平是效率的基础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④效率是公平的保证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9、哲学家罗斯在《正义论》中讨论社会财富的分配时,把财富比喻成一锅粥,社会群体中的每人每天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者最后一个领粥,结果每次每个人碗里的粥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的一样。

这一“分粥模式”给我们的启示是( )A.公平是效率的物质前提和基础,要重视公平B.促进公平正义必须依靠合理的制度C.提高经济效率是公平的保证,要重视效率D.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再分配中的比重10、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国在完善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方面取得诸多成绩。

下列能够体现通过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做法的是( )A.南京市政府积极推进经济适用房建设B.民间公益事业团体组织慈善救助活动C.江苏省提高城乡居民年度基本医保补贴标准D.上海市月最低工资标准由1820元提至2020元11、“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

”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①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③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20世纪90年代,对平等与效率的关系问题,学界表现出通过理论研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法理支撑的强烈愿望,对于更强调追求效率可能产生的社会问题并没有全面、前瞻的认识和预判。

更强调追求效率( )①最终会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②动摇了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③会导致收入差距超出合理的范围④无法实现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3、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下列措施着眼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是( )①倡导和谐共生,推进绿色发展②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③坚持按劳分配,提高经济效率④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4、2018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改革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的意见》提出,分配要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同时明确要求以业绩为导向、加强全员绩效考核,职工工资收入与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挂钩,收入能增能减。

文件所提要求的经济学依据是( )①社会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物质前提②合理拉开收入差距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③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有助于保持较高的效率④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15、从2019年1月起,不少地方都将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和基础养老金,低收入人群增收将有新突破,同时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也全面实施,进一步减轻个人税负,居民增收红利落袋,消费提档升级的新空间将不断拓展。

这说明( )①合理有序的分配政策有利于扩大社会总需求②收入的不断增长使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③缩小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④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将继续保持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从中央到地方都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

精准扶贫的意义在于( )①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共同富裕目标②有利于缩小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③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17、收入分配改革已酝酿多年,最低工资标准虽然不断提高,但公众感觉“干得多挣得少”,收入“跑”不过房价、物价,不同阶层、不同行业、不同区域间的收入差距还在呈现扩大趋势。

究其原因,主要是居民收入和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偏低,再加上一些垄断行业的特殊地位加大了收入差距,公众真切期望财富分配要体现社会公平公正,这就意味着不仅要“把蛋糕做大”,而且要“把蛋糕切好”,把社会财富更多地分到百姓手里、分别有贡献的劳动者手里,真正体现“多劳多得”。

运用“个人收入的分配”的知识,简要分析怎样才能“把蛋糕切好”?答案1.C解析:近年来国企高管与普通员工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加大了人们对于部分国企,尤其是垄断行业高管“高新”的质疑和不满。

为此,财政部对央企发出高管“限薪令”。

这一举措的依据在于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故C选项入选。

A强调的是效率与题意不符。

B错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D选项错误,不是根本办法。

根本办法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2.B3.B4.B5.D解析:企业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是初次分配的举措,不属于再分配的范畴,①错误;某公司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属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层面,不是分配的问题,②错误;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财政支出属于再分配范畴,某地民政局为60岁以上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某省给社会办托老所的财政补贴都属于社会保障支出,③④正确。

故答案选D。

6.C7.C8.B9.B解析: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A错误;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C错误;要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D错误;本题材料指向是好的“分粥模式”让每个人碗里的粥都一样多,说明合理的制度对于促进公平正义的意义,故本题应选B10.D11.A解析:我们反对的是收入差距悬殊,并不反对收入差距,故③项说法有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故④项表述有误;①②两项表述正确且有助于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故选A。

12.D解析:联系教材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的知识可知,更强调迫求效率会导致社会公平出现严重问题,故③④符合题意。

更强调追求效率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两极分化加重,故①不选;更强调追求效率与按劳分配的地位无关,故②不选。

13.D14.C15.B解析:材料强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和基础养老金以及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实施,不断拓展消费提档升级的新空间,说明合理有序的分配政策和缩小收入差距对社会消费有积极影响,①③入选;②④本身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排除。

答案为B。

16.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以人为本的知识。

精准扶贫可以增加贫困人群的收入,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分配公平,也有利于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②③入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目标,①表述错误;精准扶贫并不等于提高劳动报酬, ④排除。

故答案选B。

17.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形成合理有序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②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符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要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予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