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分析与探讨
新形势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果, 但是 , 从整体上来看 , 普通 高校体育课程的教 学改革仍然存在 着一些 问题 , 需要我们 引起重视.
关键词 :体 育课程 ; 教学改革; 理论教 学; 实践教学
中图分 类号 : G 6 4 2 . 0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 2 6 0 X( 2 0 1 3 ) 0 2 — 0 1 7 7 — 0 3
1 普通 高校 体 育课 程教 学改 革 的现状
竞技性运动项 目仍 占有主要地位 , 在技术要求上也
过于严格 , 实用性不太 突出, 削弱 了大学生对体育 课程 的兴趣. 另外 , 体育课程 的教学 内容也与大学 生本身所学的专业性联系不紧密 , 缺少对其将来要 从事 的工作易出现的职业病的相关 内容的介绍 , 更
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 这就要求我们在普通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中要充分重视人所发挥的
— —
1 7 7 — —
作用 , 不仅要重视体育教师多发挥 的作用 , 还应该
为中心有利于文化素养的导人. 文化素养是素质教 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来说 ,
重视学生 的主体地位. 只有这样 , 才能够使教师在
第2 9卷 第 2 期( 学 院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J o u na r l o f C h i f e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有助 于学 生对运 动技 术 的理 解和 掌握 , 又 有助 于 学
其次 ,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思想有利于体育课程教学 内容的创新. 科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应该充分体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理念,本文对当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进行探讨。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0 前言当前,我国教育界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全面转变,体育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如何发挥学校体育教育多元化功能,是目前从事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一个研究方向和实践课题,也是笔者一直研究的课题。
1 高校当前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 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单调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实施的教学模式,虽然比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进,但还是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
部分高校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思想陈旧,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较少更新,在实践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缺乏敬业精神、缺失进取之心,平常的教学多是以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工作任务,较少地进行自我的主动业务学习、专项技能的学习与提高。
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一般采用的“强制命令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以教师示范为中心,注重教师的自我感受;忽视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过多的注重学生运动成绩的提高,忽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观念和意识的培养,阻碍了当今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传统体育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较为单调,教师的讲解、示范往往缺乏新意,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一成不变,致使学生兴趣不高,难以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运动技能、技术的掌握,因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考试评价体系不科学传统的体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只注重眼前的课堂教学,忽视终生体育的培养效应,教学效果的评价更多的是停留在学生课堂的组织纪律上,学生的到课率、出勤率等表象上。
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文 章 编 号 :6 1 2 8 2 0 )4 1 9 2 17 ~4 8 (0 8 0 —0 2 —0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改 革 是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改 革 的 重 要 环 节 。 表 1 山东省普通 高校体 育课 程教学模 式现 状调查 结果 ( N=2 ) 3
《 国普通高等 学 校体 育课 程 教 学指 导 纲要 》 八条 规 定 : 全 第 “ 面 向 全 体 学 生 开 设 多 种 类 型 的 体 育 课 程 , 以 打 破 原 有 应 可 的系 别 、 级 建 制 , 新 组 合 上 课 , 班 重 以满 足 不 同层 次 、 同 水 不
平 、 同 兴 趣 学 生 的 需 要 ” 在 第 九 条 规 定 : 在 教 师 的 指 导 不 。 “
下 , 生应 具 有 自主 选 择 课 程 内容 、 学 自主 选 择 任 课 教 师 、 自主 选 择 上 课 时 间 的 自由度 ” 传 统 的 “ 。 自然 班 上 课 模 式 ” 不 适 已 应 现 代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发 展 和改 革 的 需 求 了 , 校 体 育 课 程 教 高
近 年 来 , 关 体 育 课 程 教 学 模 式 的诸 多 相 关 研 究 表 明 , 有 俱乐部教学模式 因为能 满足 《 要 》 提 出的“ 破 院 系、 纲 所 打 专 业、 年级 、 级 建 制 , ‘ 自主 ’ 选 课 原 则 进 行 重 新 组 班 上 班 按 三 的
课” 的要 求 而 成 为 今 后 的 发 展 方 向 和 趋 势 , 些 业 已付 诸 实 一 学模式必须围绕 有利 于实现 打破 院系 、 业 、 级 、 级 , 专 年 班 按 践 的 体 育 俱 乐 部 教 学 也 取 得 了 较 好 的 教 学 效 果 。从 山 东 省 照 学 生 选 课 “ 自主 ” 原 则 进 行 改 革 和 创 新 。本 文 立 足 于 普 通 高 校 的体 育 俱 乐 部 教 学 模 式 实 施 情 况 来 看 , 然 各 自俱 三 的 虽 山 东 省 普 通 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改 革 现 状 进 行 调 查 , 体 育 教 乐 部 名 称 不 尽 相 同 , 是 , 其 组 织 形 式 和 所 承 担 的 任 务 来 从 但 从 大 课 运 学 模 式 的组 织形 式 和 运 行 机 制 来 对 其 进 行 分 类 研 究 , 期 揭 看 , 致 可 划 分 为 体 育 教 学 俱 乐 部 、 外 锻 炼 俱 乐 部 、 动 训 以
对目前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运动项 目, 不断丰富体 育锻炼 的内容和方法。 认知转变促使教学 目标和任 务的转变,教学 目标 和任务的转变 又促进教学 内容 、
方法和手段等一系列的变化 。 ( ) 育教 学模 式较 为多样化 。体育课程 目标 的多元化必 2体
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 法、 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 了解近年来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 中存在
的 问题 , 讨 高校 体 育教 育改 革发展 的 对策 。普 通 高校 体 育应树 立“ 探 健康 第一 , 身体 育” 终 的指 导 思想 ,
【 关键词】教 学改革 终身体育
前 言
然会带来教学指 导思想 多元化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 “ 阳光体 育 ” 终身体育 ” 和“ 等思想 的指导 下, 各高校结 合本校 的师资 、 地 域、 场馆等实际情况积极探索, 教学 内容 和模 式进行 了一系列 对 的改革,使教学模 式由原来的单 一化 模式转 变为教 学模 式较为 多样化 , 从教师主体 向学生 主体转移 ; 以传统 的体育知识 、 从 技 能传授 为中心 , 向培养学生 自主学 习 、 转 自主锻炼 、 发展 独立 学
而, 目前 高校公共体育课 时设置 明显太少 , 这对学生的体育锻炼
存有较大影响 。
面高校体育教师也应 该努 力提 高 自身素质 。 作为一 名体 育教 师 , ・ 定要使 自己成为“ 一专多能” 型人才 。在从事体育教学的过程 中, 对于 自己的专项 , 做到从 实践 到理 论 “ ” “ ” 要 精 而 通 。所 谓
2延 长 公 共体 育课 程 的 开设 年 限 , 展 学生健 身锻 炼的 领 域 . 扩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及理性思考
2 1年 管理论 丛 与技 术研 究专刊 OO
普通高校体 育课程 改革 的现状及理性思考
朱 岩
( 北 电力 大 学 体 育 教学 部 ,北 京 华 12 0 ) 0 2 6
摘
要 :近些年来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问题 ,人 们从不 同的角度进 行了探讨和研究。本文拟从分析普通高校体育课程
制 ,但 是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 改革 力 度 不 大 ,进 展 不 快 ,还 保 质标 准中的课外锻炼项 目同等对 待 ,如学生此项不合格 即
持着学 年制的特点 。因此 ,我们必须改革和 完善现行的体 不得 毕业 。部分学校 目前仍在执 行原 “ 大学生体 育合格标 育教学模 式,以适应新形势下体育课程的发展。 准” 。经过多年的教学 实践 ,笔者认 为 ,以上各种考试评
现状人手 ,结合教育发展趋势 ,以理性的视 角分析高校体育课程 改革的发展方向 ,为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有价值
的参考。 关键 词:高等学 校;体育课程 ;教学改革
体育课程是学 校教育的重要 内容 ,也是培养学 生德、
大量 民族 民间传统体育项 目、休闲娱 乐项 目、健身健美项
智 、体全面发展 的主要途径 。高 等院校作为人才培养 的主 目走进体育课堂 ,并逐渐 固化 为教学 内容 ,初步形成 了以 要基 地 ,担负着帮助学 生形成健康 的体魄及掌握科学锻炼 最 大程度满足学 生个体学 习需要 为主 旨以及 丰富多彩的教
价模式存在 的主要 问题是 忽略 了学生 的个体差异 ,在一定 2课程 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 传统的 以竞 技体育项 目为 主干 的教学 内容 中 ,深受学 程度上助 长了一些体育能力 强的学生 的惰 性 ,扼杀了一些 生喜爱的足球 、篮球 、排球 、乒 乓球 、羽毛球 、武术 等项 体育能力 弱的学生的学练兴趣 。久而久之 ,体育教学的真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新探——“复合型”体育课程模式解析
《 国普通高等学校体 育课程 教学 指导纲要 》 全 的宗 旨是 和“ 多样化 ” 的结合 , 强化“ 多元 化” 学 目标 的实现 ; 设 教 课程 根据普通高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 的 自身规 律 , 面向 置立 足校本课程和地域体 育文化传统课程 的开 发和利用 , 注
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 以满足不 同层次 、 同水 重“ 不 健康性 ” “ 、 实用 性 ” “ 、 娱乐 性 ” “ 化性 ” “ 、文 、 民族性 ” 、 平 、 同兴趣学生 的需要 。在 这一 精神 指导 下 , 高校 体 育 “ 不 各 社会性 ” “ 身性 ” 结合 , 分考 虑 大学 体 育 的人 文 关 、终 的 充 教学普 遍实行 了在教 师指导下学生 自主选择课 程 内容 、 自主 怀 ; 教学模式体 现常 规型 体育课 ( 修 ) 自主型体 育课 ( 必 、 选 和开放 型综合 课 ( 乐部 与课外 体育 ) 俱 的相互 补充 和 选择任课教师 、 自主选择上课 时 间( 三 自主” 的教学模 式 。 修课 ) “ ) “ 自主 ” 三 教学 模式 的推广 不 仅是 教学 模式 、 学 内容 的 改 互相 渗透 ; 习方法注重 学生 弹性学 习方 法的培 养 , 教 学 打破课 变, 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和学 习理念韵转 变 。在新 的教育理 堂空间条件的约束 和限制 , 学生 一个个 性化 的学 习空间 , 给 地点 、 内容 和方式方 法上 的障碍 , 宽 拓 念指导下 , 构建 既符 合高 等教 育 发展 趋 势 和现代 体 育 的特 消除学生在学习时 间、 点, 又能切合 自身实际 的新 的课程体 系 , 成为 教学 改革 成功 学生 的学习途径 ; 在全面开发学生潜能 的基础 上 , 现体力 、 实 的关键 。笔者经过多 年 的教 学实 践 , 在树 立健康 第一 、 向 智力 面 品德 、 社会适 应等全面发展 。 全体学生 的思想 指导 下 , 足本 校实 际 , 立 建构 出 以体育 课堂 2 “ 合 型” 育课 程模 式体 系的 内涵 复 体 教学为 中心 , 乐部和课外体育为辅助 的公 共体育教 学新 以俱 近年来 , 我们在借鉴 国内外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成 功经验 模式 。 的同时 , 立足 自身教学 实际 , 行 了深人 的理论 探索 和反 复 进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综述报告
科技信息教育的任务和要求相适应。
体育教学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因而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是高校体育改革的重点。
体育教学模式反映了体育教学过程的整体性和合理性,对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可以反映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
在这个改革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高校体育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怎样去面对全体学生?如何使学生全面发展和主动发展?为实现“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等理念,有必要对现行体育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探讨。
1.体育教学模式概念的界定研究教学模式作为教育研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由于其本身的复杂性,导致理解出现了多种界定。
对于教学模式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见解。
有些学者认为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的支持下,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媒体)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
有些学者则从系统论出发,把程序说、原理说、组合说、方法说、结构说等观点融为一体,认为教学模式是一个包括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的相对独立的教学运作体系。
但有些学者认为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客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基本要素并非同属同一层次。
80年代以来,体育教学模式是体育教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肖焕禹把体育教学模式界定为:“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的规范化程序,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方法体系。
”毛振明也在《体育教学模式论》中把体育教学模式定义为:“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主要体现在教学单元和教学课的设计和实施上。
”杨楠则认为:“体育教学模式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或规律的体育活动的策略和方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群体和教材、相对独特的教学过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体育界较为认可的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理论体系指导下,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的一种教学设计或教学方法的组合。
有关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讨
有关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探讨摘要:生命在于运动,健康教育、人文体育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符合人们“健康第一”的理念,追逐阳光健康的教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
但是,作为新兴教学模式,内部存有不足,外部面临挑战。
从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之需、用之本质、始之困难、前景之路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普通高校;俱乐部;体育教学;人文体育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追求阳光。
在新形势下,人文体育、健康教育踏上教育舞台,并在体育教育这大舞台上展示着风采,给学生、教师注入新生活力。
当前,素质教育的推行,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也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
一、应时之需,人文之用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对外市场越来越大,新事物的引进则如东流之水。
现阶段,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使得素质教育提上日程,使人们越来越注意到“人的全面发展”,意识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如何提升健康标准,对于高校而言,首先便是体育,而体育的改革创新,正是应学生之需,尽“阳光”之力,也就使我国许多普通高校接受了“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它没有统一的大纲、教学时数、教学内容,而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变更性,这正迎合了高校学生好动、自我、创意的要求。
也就是这个关键点,使它受到了学生的青睐。
教学手段的变化,也使这一教学模式应用逐渐广泛。
学生,本就是学习的主体,把他们放置于被动的地位,他们就会变得毫无生机,本该活跃身心的体育课终以劳累结束。
体育俱乐部教学手法一改死讲解、板示范等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情景教学、范例教学、协同教学等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自我观察、自我比较、合作学习,从自我中找不足、寻发展,这不仅使得体育做到了锻炼身体之目的,更重要的是从灵魂上解放了学生自我,使他们如实认清了“健康第一”的实质——灵魂之阳光,身体之健康。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是学生之需,也是教师队伍提升之力。
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双轨制发展模式探究
传 统 教 学 模 式 为 主 , 以 系 或 自然 班 为 单 即 位 、 照 国家 颁 布 的 教 学 大 纲 对 大 学 学 生 按 进 行 课 程 设 置 范 围 以 内的 内 容 教 学 , 在 并 学 期 和 学 年 末 对 学 生 的 学 习 情 况 进 行 考 评 , 完 成 学 生 在 大 学 期 间 的 体 育 课 时或 以 学分的过 程。 这 种 方 法 的优 点 是 学 校 可 以 对 体 育课 内的 学 生 统 一 管 理 , 师 备 课 无 需 做 较 大 教 改 动 。 点 在 于 学 习的 内 容 相 对 固定 、 创 缺 无 新 , 师 上 课 是 无 论 学 生 基 础 好 坏 及 对 课 教 程 的 喜 好 程 度 如 何 都 按 大 纲 教 学 , 能 发 不 挥 学 生 的 主观 能 动 性 , 生 上 课 不积 极 教 学 学质量差。 1 2俱 乐部 教学 模式 . 市 场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加 剧 了 社 会 的 分 化 ,胎 生 于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我 国 体 育 也 正 在 经 历一 个 分 化 过 程 。 这 个 分 在 化 的 过 程 中 , 乐 部 教 学 模 式 是 近 年 来 俱 涌 现 出 来 的 一 种 新 兴 的 教 学 模 式 ,源 自 俱 乐 部 的 锻 炼 方 式 , 有 共 同 兴 趣 的 人 即 为 了共 同 的 爱 好 在 一 起 锻 炼 。 种 教 学 的 这 方 式 在 深 化 的 过 程 中形 成 了 “三 自 主 原 则 ”即 学 生 可 自主 选 择 体 育 老 师 、自 主 选 择 体 育 项 目 、自 主 选 择 上 课 时 间 。 学 期 到 和 学 年 末 时 根 据 学 生 的 个 人 能 力 与 选 课 项 目的不 同给学 生考 评 。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理性探讨
校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 2 1 重视和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无论是素材性课程资源还是条件性课程资源 , . 对于课程 目标的实
收 稿 日期 :09— 5— 4 20 0 2
作者简介 : 王会泉( 9 3一) 男, 16 , 天津人 , 琼州学院体育 系教授 , 研究方向为高校体育教 学及 大学生体育行为。
2 重视体 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
课程 资源 是形成课 程 的要素来 源 , 是实施课 程 的必要 条件 。按 照课 程 资源 的功 能特点 , 以把 课程 资 也 可 源划分 为素材 性资 源和条件 性 资源两大类 ; 照课程 资源 空间分 布的不 同 , 按 大致 可 以把课 程 资源分 为校 内课 程资源 和校外 课程 资源 j 。没有课程 资源 也就没 有课 程 可言 , 有课 程就 一定 有 课 程 资源 作 为前 提 。普 通 高
( 州学院体 育 系 , 南 五指 山 5 2 0 ) 琼 海 7 2 0
摘 要: 本文从体育课程 目标确立 、 体育课程资源开发 、 学校体育文化 营造 等方面人手 , 就普通高校体育
课程建设进行 了理性探讨。 关键词 : 普通高校 ; 体育课程 ; 体育文化 ; 体育资源
中 图分 类 号 : 4 G 62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10 6 2 (09)5— 0 2— 3 0 8— 7 2 20 0 0 9 0
在高科 技 和知识 经济时 代背景下 , 等教 育 的课 程 形 式 与 内涵 已 发生 了巨 大 的变 化 , 养 具有 创 新 意 高 培 识、 创新精 神 和创 新 能力 的高级专 门人才 已成 为普 通高 校课 程 建设 的 中心议 题 。作 为 普通 高校 课 程体 系 中 不可或缺 的体 育课程 , 应从 以下几方 面加强 课程建 设力 度 , 应 当前 高 等教育 发展 与创新 的要求 。 以适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回顾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回顾李树坚 张 岚 赵冠明 杨健科(云南农业大学体育学院昆明650201)摘 要:总结回顾了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实践,重点讨论了体育教学改革方案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取得的成绩。
认为云南农业大学的体育教学改革符合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和体育教学规律,可以为国内其它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云南农业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5-0174-02收稿日期:2010-07-10作者简介:李树坚,男,云南个旧人,从事体育教学与管理方向的研究。
张 岚(),女,从事体育教学方向的研究。
赵冠明(65),男,从事体育教学方向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是全国全民健身优秀单位,群体活动开展广泛,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极高。
云南农业大学的体育教学在云南省具有极高声誉,曾荣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永远探索的课题。
本文希望能在积累多年体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回顾云南农业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经验与教训,根据教育部发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学校实施学分制的精神和要求,与时俱进,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
一、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方案的特点多年来,我校体育教学与管理工作与全国许多高校一样,存在着学生在体育课中的主体作用不明显,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个体需要得不到满足及管理方式的不适应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为了改变这些问题,我们在广泛调研、充分讨论以及对我校体育教学工作科学总结的基础上,制定了“体育教学改革指导方案”。
本方案的宗旨:坚持教书育人的宗旨,体现“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本方案的思路:“健康体育”、“个性体育”、“快乐体育”、“绿色体育”、“终身体育”。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
关 键词 :普通高校教育 体 育教学 体 育
教学模式改革
随 着 社 会 生 活 节奏 的逐 渐 加 快 , 人 们 普遍开始认识到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没 有健 康 的身 体 ,财富 与幸福 都无 从谈
起 。而 紧 张 的工 作 使 得 人 们 无 暇 去参 加 体 育 锻 炼 ,如 果 在 大 学 阶 段 能 够 为 身 体 “ 充
试论普通高校体育教 学模 式
◆文 / 刘飞霞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江苏 泰帅 l 2 2 5 3 0 0)
摘
要 :近年来 ,普通 高校的体 育教学 中
提 高。相反 ,教师应当适当地调整教师讲 授 的时间与学生 自主训练的时间,并在学 生 自主训练的过程中增加对 学生 的单独指 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将教师 的主导 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 1 . 2 、教师科学指导与学生 自主选择相
结合
作 为训练学生身体素质 的一 门课程,
体 育 课 的 内容 并 不拘 泥 于跑 步 等 简 单 的 运 动 项 目。 相 反 , 体 育课 的 内容 应 当 是 丰 富 多 彩 的 , 应 当 包括 篮球 ,游 泳 ,健 美 操 , 瑜 伽 等 等 。 为 了 能够 满 足 学 生 对 于 体 育 项
1 . 3 、传 统模 式与 创 新型 教学 模式 相 结 合 近 年 来 ,高 等 院校 的体 育 教 师 越 来 越
倾向 “ 俱 乐部 式 ”教 学 魔 模 式 , 即 : 体 育
生 能够 坚持 完 成 教 师 要 求 的 训练 任 务 并 通 过 教 师 的考 核 ,则 可 以选 修 其 它运 动 强度 更 大 的 高 级班 课 程 。这 样 才 能确 保 学 生在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K e y wo r d s: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r e f o m ;c r o l l e g e ;s p o t ;c r u r r i c u l u m
所 以改变过 也是高校体育的重要 内容之一… 。高校体 育教学是 以“ 健康 技术要求而对体育课失去了原有的兴趣和积极性 , 去不合理 的课程设置 , 重视健康第一 , 重视人文素质教育 , 提高 第一 ” , 培养终身 体育 为 目的 , 围绕着快乐 体育 、 休 闲体育 , 并 与全 民健身相结合 , 对现有的体育教育理念 、 体育课程设置 、 体 育教学 内容和方式 、 体育教学评 价等进行探讨 。 1 改变教 学理念 , 完 善课 程体 系。 不 断拓 宽、 深 化体 育课 程
1 . 1 . 1 在 新 的课 程 体 系 中体 现 素质 教 育 思想
高校体育课程是应 体现理论 与实际相结合 、 体育 与卫生
教育相结合 、 体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 、 体育 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 以使学生知识 、 素质 、 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因此 , 必须优化课程 结构 、 调整课程门类 、 更新课程内容 , 以作为构建高校体 育课程
体 系 的方 向。
高校体育课程一直 是高校体 育的必修课 程 , 在 现今 的体
育教学中大多重视技术类教学 , 忽视 了理论课 的教学 , 体育教
领域都有着重要的、 直观的意义和作用 。参与体育 , 在参 与中
得到娱乐 , 接受熏陶 、 教育和锻炼 , 既是 受教 育者的生活需要 ,
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董舟维浙江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与健康职业学院摘要:高校课程体系中,体育精品课程成为高教学水平的标志,也是体育品牌的一种象征。
同时,体育精品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开展中成为关键部分。
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时候,以深化教学改革为主,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目标。
通过体育精品课程建设,拓展体育教学课程视野,借助先进教学模式,让学生拥有自主学习的机会。
精品课程构建之中体现了学校的先进办学思想和理念,在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成为良好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对策探讨落实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旨在形成良好工作体系,丰富体育教学手段,提升体育课程师资队伍水平,构建体育课程的发展规划模式,进而实现体育精品课程的稳定发展和有效运行。
从体育类精品课程构建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分析,为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提供可行性策略。
一、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现状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了一定的问题和不足,这是需要引起高校重视和关注的。
第一,体育学科构建过程中,出现了本位主义的限制。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把术科作为基础的体育类精品课程展现出了主导地位。
这其中,忽视了多学科交叉的体育学科精品课程建设。
同时,很多课程往往局限在公共体育、田径和篮球等方面上。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突破学科本位的限制。
第二,高校体育类精品课程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展现出较高的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实际开展建设工作的时候,缺乏良好的体育学科课程建设引导,并不能从综合性方面入手和分析,缺乏对高校体育课程重视的情况下,并不能展现出较强的综合教学能力和水平。
这不能为学生的体育课程知识学习带来良好的指引和参考[1]。
最终,所释放出的教学能量和精彩不够充足,难以从综合性方面入手,带动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精品课程建设的时候,所形成的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和合理。
对学生考核管理体系没有进行升华,缺乏对学生体育知识的正确引导和帮助。
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53中国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摘要]本文从借鉴、比较的角度出发分析与讨论了国外部分国家体育教学模式、“传统型”与“俱乐部型”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形式与特点,并总结出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体育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正在进行着深刻的变革。
其中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
所谓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围绕着某一主题及涉及的各种因素和关系,对教学结构的组合方式。
本文从借鉴、比较的角度出发对欧美亚部分国家体育教学的横向对比、传统型与俱乐部型教学模式纵向对比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并得出如何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结论。
国外体育教学的对比由于政治、经济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学模式在国外高校的形式与实现方法并不尽同,各有特色。
以下通过对比分析借鉴其精髓。
1.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学校体育观念及体育教育理论的反映。
调整着每个国家整体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使社会对合格人才身体的、精神方面的需要得以实现。
日本:培养身心健全发展、富有责任感的新一代是当今日本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核心。
在这一核心目标的制约下,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的形态:“主治体论”、“运动文化论”、“快乐体育论”等。
美国:美国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基本格调是: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借助健全的身体素质更好地进行生话和服务于社会。
2.体育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目标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
更影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成效,并对体育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教法的采用及教学过程的组织起着引导作用。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对体育俱乐部的通常理解是:体育俱乐部是指体育爱好者以增进健康和增强体质、体验体育的乐趣、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理解和交流、提高自身道德意志品质等为目的的自由结合、自主运营的体育活动组织。
1.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的特点与组织形式。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理论分析一、引言二、俱乐部模式介绍俱乐部模式是一种基于兴趣或专业领域建立的小团体,针对某一特定项目而设立的社会组织。
俱乐部模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主要包括兴趣俱乐部和专业俱乐部两种形式。
兴趣俱乐部主要由学生自发组建,以满足学生体育爱好和兴趣为宗旨,开展各类体育活动。
专业俱乐部则是由学校组织和管理,针对特定专业领域的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
俱乐部模式的建立与发展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多样化需求。
通过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和项目,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全面发展自己的人格品质。
俱乐部模式也有利于营造融洽的班集体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促进学生自主、自律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和组织管理素质。
1. 俱乐部模式的组织架构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建立需要建立健全的组织架构。
需要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负责俱乐部模式的策划、组织和管理。
需要建立由学生会、教师和社会指导专家共同参与的领导机构。
在校园内需要有专门的场地设施,以及专业的教练员和指导老师。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组建程序主要包括筹备阶段、推广阶段和正式实施阶段。
在筹备阶段,需要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需求。
在推广阶段,需要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
在正式实施阶段,需要建立完善的会员制度和运营机制,确保俱乐部模式的持续发展和稳定运行。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俱乐部模式的课程设置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特长和需求进行个性化设计。
通过制定丰富多彩的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和积极性。
还可以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和座谈活动,邀请体育名人和专家学者进行指导和交流,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学术水平。
1. 俱乐部模式与全面素质教育俱乐部模式的建立可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走向全面素质教育。
通过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在兴趣和特长的指导下,全面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校公 共体 育 课现 状
长期 以来 , 国高 等 体育 教育 , 别是 普通 高校 大 多沿 用传 我 特 统 的应 试 教育 理论 。其 现状 还 不能 满足 新 时期社 会 开展 的需 求 , 与 当前 倡 导 的素质 教育 有较 大 的差 距 。 体 育教 师 缺乏 对学 生停 止终 身 体育认 识 、 气及 “ 康第 一 ” 习 安 观 念 的培育 和 引导 。 时大 多数 学生 对体 育需 求 仅仅 树立 在 肉体 平 或 者感 官到 达 刺激需 求 上 , 宁可 做体 育竞 赛 的观 众而 不愿 做体 育 锻 炼 的投入 者 。 当前 , 体育 课 教学普 遍存 在 着沿 用 “ 教学 内容布 置请 求 系统 性 , 学 方式 表现 标准 性 ,学 生练 习请 求 纪律性 ,考试 规 范强 调 教 统 一 陛” 的这种 2 O世纪 五六 十 年代 体育课 形 式 的 “ 四性化 ” 现 象, 使现 阶段 高 校体 育 的主体 —— 学 生 的体育 认识 和才 能在 客 观
业性 质 和水平 的健 美 运 动等项 目引入 高校 体育 课程 设置 中 , 就能 较 好 地体 现高 校体 育 教学 的层 次 和水平 , 反映 出高 校大 学生 这个 特 殊 的群 体特 点 ,并 为这 些项 目的普及 和发 展培 养 骨干 。 以终 身 体 育 为指 导 思 想 ,树 立 安 康 为 中心 的新 体 育课 程 体
论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发展模式——研讨式教学
较 分析 , 提高判 断能力 。如排球规 则后 , 比赛 场上 出现 了 自由防守 队员 , 打破 了以往 只有 高个 子学生才 能打排球 的现 象。 了解大多数学 生仍然 据 认为, 排球场上 最重要 的是进攻 手 , 以他们 只想 扣球 、 所 练扣球 。针 对此 现象 , 学生之 间开展讨 论 。通过 观看专业 比赛和课 堂教学 比赛 中得 失分 的统计 , 学生 了解 比赛场 上 自由防守 队员 与进攻 队员作 用一样 大 , 通过 讨论 和实践解决 了具体问题 , 增强 了课堂 练习 的积极性 和提 高技术 的全
意义 对我们极具启 发性。
2 研讨式课程与 传统 的体育课程 的 区别 从传统 的课程模 式来看 , 三基型 ” “ 教学 模式 在我 国一 直处于 主导地 位。 教学 优势是注重发 挥教师 的主导作用 , 是教学 形式呆 板 , 不 教学 过程 缺乏灵 活性 , 这种模式学 生没有 自主选择 的余 地 , 于一种 消极依赖 、 处 被 动应付 的境地 , 不利于学 生的个性 发展及能 力的培养 。长期 以来我 国高 校体育 在指导思想上侧重 的是体 育知识 、 术 、 技 技能 的传授 , 而忽 略了健 康知识 的传授 。我 国学 校 体育课 程改 革实 践中存 在两 大弊端 主要 表现 在: 提倡 “ 人文主义 ” 健 康第一 ” 和“ 的学校教 育指导 思想实 质上包含 了身 体发展 、 心理发 展和社 会适应 等 目标理 念 , 过去 学校 体育课 程评 价却 但 以终结 性评价为主 , 以考核技术 、 达标为 主 , 实际上是一 个考结果 的 测 这 办法 , 不利于 “ 健康第一 ” 的学校教 育指 导思 想 的达 成 , 体育课 程 目标 也 存 在一定 的困难 , 但有 目标才有 方向 , 险阻才有希 望 , 有 作为跨世 纪的教 不能很好 的达 成 , 传统 的教师 教 、 学生 学的课 堂教 学 已不 能适应 当 今的 育 工作者更应 明确——体 育课程模 式改革 任重而道远 。 时代。 研讨式课程瓦解了传统体育课程中不容置疑的教师即传播者和学 参考 文献 生即接 受者 的角色定位 , 在研 讨式 课程 中 , 育课 程是在 师生 共同参 与 (】 国普 通高等 学校 体 育课 程教 学指导纲要[ 】 体 I全 A. 北京: 国家教 育部 文件 的对话 与交流的互动过程 中生成 的 ,而学 习则成为 有意义 的创造过程 。 汇 编 [1 0 26 1 . C . 0 :— 0 2 教 学活 动是 由教师 的教 与学 生 的学 相 辅相成 的活 动 ,强 调学 生 自主地 [】 少伟 , 2潘 于可红 . 体 育学[】 学校 M. 北京: 高等教 育 出版社 ,05l. 2o : 1 学, 不可忽 视教师 自主地 教 , 任何单方 面做 出学习决 定 、 独享 学习权利 的 【】 3 何元春 . 育与健康课 程模式 多元 化 的研 究【. 对体 J 北京体 育大学学报 , 1 做 法都是不 完善 、 不科学 的 , 而且对实 践有害 。 2 0 。2 . 0 4( ) 自主学 习不仅体现在学 生学 习的某 个阶段 或环节 中 , 而且 体现在学 [】 4 王平. 大学公共体 育 自主 建构课程 的模 式叨. 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 , 生 学习 的全过 程乃至终身学 习的过程 中。 研讨式 课程教师要 注意在指导 20 ( ) 0 4.5 .
浅议目前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如何设置
本上 是空 白。 进入 高校后 , 体育课相对 正规起来 后 , 进入 高校后这 体育选项课 的开设 打破 了传统 的体育 教学模 式,为高校体育 教学 些学生非常不适 应 ,出现 了学生喜欢体育但 不喜欢体育课 的奇怪 带来 了勃勃生 机, 高 校体育课程设 置为 两年, 一年级 是基础课 , 二
炼的习惯和一种终身体 育 、 健身 的意识。 所 以普 通高校的体育评价 高学生 的综合素质 和生存适应能力 已成为必然 。 时不应 过多 的放在 技评 , 时间 , 远度等之 上 , 而是应 把平 时参 与运
5 、 总 结
动的次数和上体育课的情况作为重点 。
2 、 增 加理 论课 课 时
同的群体, 学会交 际, 主动交流, 尽快树立 自我 良好形象 。
4 、 体 育 课 的 内容 要 与 时 俱 进
大学 生是未来社会 的中坚力量 .是建设 国家发展 国力最 重要 的生产力之一。 然而, 近年来我 国大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 能持续
随着现代科技 的发展, 网络技术 的普级 , 更 多先 进的技术走进
好 了, 身高体重都 比 5 年前 上升了许多 , 但 他们的体能与运动素质 性 ; 能够提高学生 的学 习的积极性, 并更好 地发挥 了教 师的专长 。 却持续下 降 , 特别是学 生的视力不 良率居高不下 、 超重与肥胖 比例 动 时经 常出现猝 死现象 , 这让各大学校谈“ 跑” 色变 。 选项课打破 了原有系别 、 专业、 性别、 以及 自然班 的建制, 在不 迅速上 升。 归纳起来就是 “ 三高一 降” 。 甚至最近学生在参加跑 步运 断变换 ( 每学期 ) 的教 学班级 中学 习, 这就要使 学生不 断去适 应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lhadgii el y ojcvs aato h oe crclm,ecig hs a eua o f m is l a i n udn i o g , bete , dp em dl ur uu t h yi l dct nro tl bs gd o i tt i a n p c i e r s i
a qu si n wo t o b x lr d. Th s p p rma n y i n e it r b e o h sc l e c to urc l m e to rh t e e p oe i a e de a a sso xsi p o l m fp y ia du ain c riu u l ng mo e i u n v r i e nd p tf r r h u g si n o r moi g te d v lpme fo rc le ep y ia d d n o ru ie st sa u o wa d te s g e to sfrp o tn h e eo i nto u ol g h sc e u— l
c t n c r c l m d . ai u r u u mo e o i K y wo d : h sc d c t n ; u rc a ;mo e i u s n e r s p y ia e u ai l o c riu m l d ;d s si c o
中 图分 类 号 :87 G0
Ab t a t P y ia d c t n c r c l m d s te i o tn o o e t f olg h sc l d c t n ta h n , s r c : h sc le u ai u r uu mo e i h mp r tc mp n n l e p y ia u ai e c ig o i a oc e e o
1 前 言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5— 2 6 2 1 )3— 07— 10 05 (00 0 00 2 该模 式 以原 行 政 教 学 班 为 主 , 打 乱 班 级 的 编 制 而 进 行 不
教育部在 20 年下达 了《 国普通 高等学校体育课 程教 02 全
学指导纲要》 的通知 ( 以下简称《 纲要》 。在 《 ) 纲要》 中规 定了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 教师 的教学方 法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本 文对普通高 校现存的体育课程 模式进行分析 , 为促进 高校体育课 程模 式 的发展提 供有益 的
DI i NG B n,WANG Ja in—mi n,X E F n I a g
摘
要: 体育课程模式是 高校体育教 学的重要 组成部分 , 它的运用与改革程度 直接影响 着高校体 育教 育 目
标的实现 。以“ 健康第一、 身体育” 终 为教 学指导思想 , 以强身育人为教学 目标 已成为高校体 育的共识 。但
te a l a in a d r fr o tdr cl mp cso h e e fc le e s o t du ain g as h ppi to n eo m fi ie t i a t n t e lv lo olg p rs e c to o .Ast e g ii g ie c y l h ud n d — oo y o e c n l g fta hig,h at rta ieo g s o sh v c me ag a fte c l g h sc le uc to e lh f s nd l ln p r a ebe o o lo h ol e p y ia d ain.Ho t s i f t e w oe —
如 何 建 立 与指 导 思 想 、 目标 相 适 应 的课 程 模 式 , 革体 育课 教 学仍是 一 个值 得 探 讨 的 问题 。本 文对 我 国普 改 通 高 校现 存 的体 育课 程模 式进 行 分 析 , 并提 出建议 , 为促 进 高校 体 育课 程 模 式 的发 展 提 供 有 益 的参 考 。 关键词: 高校 ; 育课 程 ; 体 k ; 讨 S式 探
育选修课 。
第三种 : 内外一体化体育课程模式 课
该 模 式 把 早 操 、 外 活 动 和 体 育 课 程 有 机 结 合 , 受 学 生 课 深 的欢 迎 , 目前 较 为 时 兴 的体 育 课 程 模 式 之 一 。然 而 , 种 课 是 这
2 1 普通高校体育课 程教 学模式 . 体育课程模式 包括 体育教学 模式 , 体育 教学模 式是体 育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分析与探讨
An l ss o h sc lEd a i n Cu rc l m a h n a y i n P y ia uc to r iu u Te c i g
M o e i i e st d n Un v r iy
丁 斌, 王建 民 , 谢 芳
课 程 模式 的一 个 中心 环 节 。 从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的 演 变 可 直 接 或 间接 地 看 出体 育 课 程 模 式 的发 展 。我 国高 校 体 育 教 学 模 式 的
表几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对比分析教学模式指导思想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半传统式既注重为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简称三基又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增强学生体质增长学生的体育健身理论知识以原行政班为主进行教学再打乱班级的编制让学生选择上课内容进行教学主副项制课内增知课外强身将学校体育的任务科学地具体化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突出素质教育与发展个性提倡课内外相结合根据学校场地器材师资及学生兴趣爱好学校列出多项运动项目学生可选择其中1项为主项其他项目为副项每学期以主项搭配一个副项直到修完两年体育课主项贯穿两学年安排从易到难通过长修精修形成相应运动特长副项要求每学期集中修1项达到基本掌握半开放式锻炼身体健康身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开设运动项目学生每学期可以选择一项运动项目作为学习内容但教师和上课时间由学校定复合型i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课内外结合加强体育教学整体性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以及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最大限度的利用学校场地器材把早操课外活动和体育课有机结合复合型ii注重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体育习惯的养成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并且能够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把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并实行三结合的形式
参考。
2 结 果 与 分 析
混合性授课 , 学生必须参加 由学校统一安排的课 程内容 。
第二 种 : 半传 统 式 体 育课 程 模 式
该模式分为以下两种 : ①一年级开设基础体 育课 , 二年级
设基础体育课 , 第二 、 、 三 四学期开设选项课 , 四年级开设体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