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讲义
方剂学讲义
逐 水 —— 十枣汤 [组成药物]芫花、甘遂、大戟、大枣
[功
用]攻逐水饮
[主治证候] 悬饮。症见咳唾胸胁引痛,心下痞硬,干呕短气,头痛
目眡或胸背掣痛丌得息,脉沉弦等
实水。症见一身悉肿,尤以身卉以下为甚,腹胀喘满
逐 水 —— 十枣汤 [配伍意义]注意:大枣癿配伍意义
[服用方法]
三药各等份为末,裃入胶囊,每服0.5~1.0g 每日1次,平旦空腹,枣汤送服 若下后病丌除者,次日酌情加量再服 得快下利后,糜粥膠养
君膟佐使癿含义
使药:
①引经药:即引导方中诸药膡病所癿药物
②调呾药:即具有调呾方中诸药作用癿药物
方剂癿发化
药味加减发化: 如:桂枝汤发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加葛根汤 逍遥散发为加味逍遥散、黑逍遥散
药量加减发化:
如:小承气汤发为三物厚朴汤 四逆汤发为通脉四逆汤 剂型更换发化:理中丸不人参汤、抵当汤不抵当丸
2 败毒散亦常用亍痢疾初起而有表证者,体现“逆流
挽舟”之法
参苏饮 [组成药物] 紫苏叶、人参、葛根、前胡、茯苓、桔梗、枳壳、卉夏 陈皮、木香、炙甘草 [功 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主治证候]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证
[辨证要点]表寒:恶寒収烩,无汗 气虚:倦怠无力,气短懒言,脉弱
痰饮:咳嗽痰白,胸脘满闷
各方剂需掌握癿内容
方剂的组成 功用 主治证候 配伍意义 配伍特点及加减化裁
解表剂
1
表证
2
麻疹丌透,或透而丌畅 痢疾初起见表证 疮疡初起
解表剂癿 适应证候
4
3
5
水肿初起见表证
解表剂 丌宜使用解表剂癿是
虚 性 水 肿
疮 疡 已 溃
吐 泻 失 水
方剂学重点上课讲义
方剂重点一、名词解释:1.辛甘化阳(桂枝汤)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辛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同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化生或化生阳气以助散寒。
如桂枝汤中辛味的桂枝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同用,可以化生卫阳。
2.酸甘化阴(桂枝汤)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酸味药与甘味药同用,有益于滋化人体阴液的生长。
如桂枝汤中酸味的芍药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合用,可以化生营阴。
3.逆流挽舟(败毒)是一种治疗外邪陷里痢疾的治法。
清代医家喻嘉言认为痢疾初起有表证,乃邪从表而陷里,胃肠受损。
用败毒散治疗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疏散表邪,使表气疏通,陷里之邪,从表而解,则里滞亦除,痢疾自愈。
邪从外入者,仍从外出,使陷里之邪由里出表,这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
4.通因通用(大承气)反治法之一。
指采用通利的治疗方法治疗某些虽属实邪内结,郁滞在里,然而表现症状似通,而本质非通的病证。
大承气汤的通因通用,是指通过大承气汤的泻下通便作用,治疗热结旁流、下利清水等症。
5.釜底抽薪(大承气)即中医从下泄热的一种治法,包括用寒下通便法方剂泻去里实热结的治法。
如用大承气汤主治里热实证,症见“痞”、“满”“燥”、“实”以及谵语、潮热,脉实等。
此乃实热内结积滞肠胃,热盛伤津劫液所致。
通过泻下,邪热积滞随大便泻下而解,使内热得清。
此治被喻为“釜底抽薪”法。
6.阴中求阳(肾气丸)补阳方中兼用补阴药的配伍方法。
指对于阳虚病证,用补阳药同时,宜佐以补阴之品,以阳根于阴,使阳有所附,并可藉阴药的滋润以制阳药的温燥,使之补阳而不伤津。
故张介宾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代表方如肾气丸、右归丸。
7.阳中求阴(左归丸)补阴方中兼用补阳药的配伍方法。
指对于阴虚病证,用补阴药同时,宜佐以补阳之品,以阴根于阳,使阴有所化,并可藉阳药之温运,以制阴药的凝滞,使之滋而不滞。
代表方如左归丸。
8.培土生金(参苓白术散)即补脾以益肺,属于“虚者补其母”的间接补益方法。
方剂学讲义
方解桂枝汤组成:桂枝、芍药、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太阳中风)。
病机:外感风寒,营卫失和。
方解: 君:桂枝——解肌发表,散在表之风寒 臣:白芍——益阴敛营,固外泄之营阴 佐:生姜——助桂枝散邪,和胃 大枣——助芍药益阴补脾使:炙甘草——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胃,合芍药酸甘化阴一合营,调和诸药小柴胡汤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
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③疟疾、黄疸等内伤杂病见少阳证者 方解: 君:柴胡——疏散少阳之邪,兼疏泄气机郁滞 臣:黄芩——清泄少阳半表半里之热 佐:半夏、生姜——和胃降逆止呕人参、大枣——益气健脾 ①扶正祛邪②实里以防邪入使:甘草——兼调和药性半夏泻心汤组成: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甘草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
痞(心下痞)、满(但满不痛)、吐、利。
方解: 君:半夏——辛温,散结除痞,降逆止呕臣:干姜——辛热,温中散寒黄芩黄连——苦寒,泻热开痞 佐:人参、大枣——益气以补脾胃 使:甘草——调和诸药导赤散组成:生地黄、木通、生甘草梢、竹叶功效:清心养阴,利水通淋。
主治:心经热盛证和心热移于小肠。
方解: 君:木通——上清心经之热,下导小肠之火,利水通淋。
臣:生地黄——凉血滋阴以制心火佐:竹叶——清心除烦,通利小便,导热下行。
使:甘草梢——清热解毒,调和诸药,止痉痛且可防止木通、生地寒凉伤胃。
清胃散组成:生地黄、当归身、牡丹皮、黄连 功效:清胃凉血。
主治:胃火上攻证。
方解: 君:黄连——清胃热臣:升麻——清阳明热毒,辛散胃中积热,有“火郁发之”之意 佐:生地——清热凉血,滋阴,防苦寒及热邪伤阴丹皮——清热凉血,散瘀,凉血不留瘀 使:当归——凉血活血,消肿止痛青蒿鳖甲汤组成:青蒿、鳖甲、生地、知母、丹皮 功效:养阴透热。
方解: 君:鳖甲——滋阴退热,入络搜邪青蒿——清热透络,引邪外出 臣:生地——滋阴凉血知母——滋阴降火,助鳖甲以养阴退虚弱佐:丹皮——泻血中伏火,退无汗骨蒸理中丸组成:人参、干姜、甘草、白术 功效: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概述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方剂学——概述细目一方剂与治法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按照组方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妥善配伍而成的,俗称“处方”。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要点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治法是指导临证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治法是方剂的理论根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
要点二常用治法中医学的治法极为丰富,目前一般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
1.汗法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开泄腠理、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外感六淫之邪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表证,麻疹初起疹出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以及疮疡、痢疾、咳嗽、疟疾而有寒热表证者。
2.吐法吐法是通过催吐,使体内有形之邪随吐而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痰涎、宿食或毒物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急需去除的病证。
因吐法易损胃气,故体虚气弱,孕妇或新产之后,均当忌用或慎用。
3.下法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二便,以祛除体内有形实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证。
5.温法温法是通过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等作用,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中焦虚寒,寒饮内停,阳气衰微,以及寒凝经脉等里寒证。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6.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热在气分、热在营血、热在脏腑,以及虚热等里热证。
7.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作用,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方剂学讲义
目录第一讲方剂学基本知识 (1)第二讲解表剂 (4)第三讲泻下剂 (8)第四讲和解剂 (12)第五讲清热剂 (15)第六讲祛暑剂 (20)第七讲温里剂 (22)第八讲补益剂 (26)第九讲固涩剂 (32)第十讲安神剂、开窍剂 (34)第十一讲理气剂 (36)第十二讲理血剂 (39)第十三讲治风剂 (44)第十四讲治燥剂 (47)第十五讲祛湿剂 (50)第十六讲祛痰剂 (55)第十七讲消食剂 (57)第一讲方剂学基本知识一、历史沿革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载方283首。
我国最早记载理、法、方、药理论的典籍是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载方13首。
誉为“群方之祖、众法之宗”的典籍是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内有314首方)。
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我国第一部从理论上剖析方剂的医著是金朝成无已《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首次依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医理。
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方剂专著是明代朱棣编的《普济方》。
清代汪昂著《汤头歌诀》。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中医学术特点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就是理、法、方、药。
所谓“理”是指中医理论,就是说中医治病要用中医理论指导,贯穿于法、方、药之中;所谓“法”是指治疗方法,古人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所谓“方”,是指方剂运用,古人概括为“方从法立,以法统方”和“方中有法”;所谓“药”是指药物选择,既要辩证选药,还要因人、因地、因时选用药物。
三、常用治法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
1.汗法。
通过发汗祛除外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以及麻疹、疮疡、水肿初起兼有表证者。
辛甘发散法。
辛味药能发汗散邪,但发汗易伤正,配伍甘味药(甘能益气),使发散不致伤正,同时“甘能缓急”可延长辛味药效。
如麻黄汤是发汗重剂,医圣在用法中强调“覆取微似汗”,(不讲大汗);桂枝汤是解肌剂,方后交代“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取“津生于谷”之义)。
方剂学讲义
第一单元总论(1分)细目一:方剂与治法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二、常用治法1.汗法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2.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和法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
3.下法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软坚散结使体内气、血、痰、水、食、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实结缓消渐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5.吐法极易损伤胃气,所以非实邪壅塞且病势急剧者不宜使用。
体虚、新产和孕妇,即使有实邪壅塞,亦须慎用。
6.清法适用于火热或热毒在里所致的各种病证。
7.温法通过温里、祛寒、回阳等治疗各种寒证的方法。
8.补法补法一般是在气、血、阴、阳不足且无邪实的情况下使用的,以免闭门留寇,但扶正又可祛邪。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一般结构,大体分为君、臣、佐、使四个部分。
1.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注:每一方中必须有君药。
君药的药味较少,其用量相应要大。
2.臣药有两种意义。
(1)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
(2)针对主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
(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二、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加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的组成药物,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习称“随证加减”。
运用前提:主证不变,君药不变。
变化方法:增加或减少方剂组成中的次要药物(只是臣、佐、使药的适当调整)。
中医方剂学讲义
中医方剂学讲义导言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性质、配伍规律、应用技巧等内容。
方剂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工具,不仅具有药物治疗的作用,还能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本讲义将系统介绍中医方剂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方剂的应用等内容。
第一章中医方剂的基本概念1.1 方剂的定义方剂是由中药组成,按一定的比例配伍制成的药物形式。
方剂既可以是汤剂、丸剂、散剂等剂型,也可以是外用剂。
1.2 方剂的分类方剂可以根据其组成、用途、疗效等方面进行分类。
按组成可以分为单方、复方、方剂组成的基本单位等;按用途可以分为治标剂、治本剂、调和剂等;按疗效可以分为祛病剂、攻邪剂、养正剂等。
1.3 方剂的配伍原则方剂配伍原则是指在方剂的组方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规律,包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降低毒性等。
第二章中医方剂学的研究方法2.1 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中医经典文献是研究方剂学的重要依据,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经》等。
通过系统研读这些经典文献,可以了解方剂的来源、组成和应用情况。
2.2 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是中医方剂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包括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评价方剂的药效和毒性,揭示方剂的作用机制。
2.3 临床观察方法临床观察方法是中医方剂学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病例的应用效果、副作用等,验证方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第三章方剂的应用3.1 方剂的选择原则方剂的选择应根据病证的辨证论治结果、患者的个体差异、方剂的药性和疗效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3.2 方剂的配伍技巧方剂的配伍技巧是中医方剂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适应症的确定、药味的配比、药物的炮制方法等。
3.3 方剂的剂量与用法方剂的剂量与用法是指方剂的用量和用药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结语通过对中医方剂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方剂,提高中医治疗的疗效。
方剂学讲义
清热剂清热剂概述适用范围:应用注意事项:病势拒药时,适当使用“反佐”法。
清气分热白虎汤(《伤寒论》)【组成药物】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
【主治证候】气分热盛证。
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配伍意义】方中以入肺胃二经、辛甘大寒之生石膏为君药,功善清解,透热出表,以除阳明气分之热。
苦寒质润之知母为臣药,既助石膏清肺胃之热,又可滋阴润燥,救已伤之阴津。
石膏与知母相须为用,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之功益强。
粳米、炙甘草共为佐药,益胃生津,并可防止大寒伤中之弊。
炙甘草兼以为使,调和诸药。
四药相配,共成清热生津之功,使其热清津复,诸症自解。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组成药物】竹叶石膏半夏麦门冬人参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证候】伤寒、温热、暑病后期,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
清营凉血清营汤(《温病条辨》)【组成药物】犀角(今用水牛角)生地黄麦冬玄参黄连银花连翘竹叶心丹参【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证候】热入营分证。
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目常喜开或喜闭,口渴或不渴,或斑疹隐隐,脉细数,舌绛而干。
【配伍意义】银花、连翘、竹叶清热解毒,轻宣透泄,为“透热转气”的代表药物。
【配伍特点】清营解毒为主,配以养阴生津,透热转气。
【运用】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数为辨证要点。
加减变化若寸脉大,舌干较甚者,可去黄连,以免苦燥伤阴;若热陷心包而窍闭神昏者,可与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合用以清心开窍;若营热动风而见痉厥抽搐者,可配用紫雪,或酌加羚羊角、钩藤、地龙以息风止痉;若兼热痰,可加竹沥、天竺黄、川贝母之属,清热涤痰;营热多系出气分传入,如气分热邪犹盛,可重用银花、连翘、黄连,或更加石膏、知母,及大青叶、板蓝根、贯众之属,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使用注意使用本方应注意舌诊,原著说:“舌白滑者,不可与也”,并在该条自注中说“舌白滑,不惟热重,湿亦重矣,湿重忌柔润药”,以防滋腻而助湿留邪。
王绵之方剂学讲义
总论什么叫方剂?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的基础上,选择切合病情的药物,酌定合适的用量,也就是定量,通过一定的规矩,配伍组合,规定剂型,说明服法,这是方剂的一个主要精神,这个概念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提出的。
一方剂学的形成与发展方剂的形成发展:方剂形成很早,具体是何时,何人所为,尚不能查。
从历料上看,方剂的发展至少在周以前,在发展药物治病后,积累经验,从单味发展为多味治病,在多味治病中逐步摸索出一些东西,知道了如何配伍治疗最好,这是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是方剂形成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一定的知识、工具,才能有方剂的产生,从生食到熟食,有这些条件为方剂的形成提供基础,在周休《礼记》“君有疾饮药,臣先偿之,亲有疾饮药,子先偿之”。
可见当时已药煎后饮用,也说明当时人们对药有无毒性,尝不明了,故先用人偿之。
《史记·仓公列传》及《流沙阴简》中见出有方,如长桑君教扁鹊以“禁方”,禁方乃自己的积累的方剂,不轻易传与人,扁鹊治病人假死时,用了“八”之剂和煮之,说明当时方剂已具备了一定的形式,也有一定的道理,证明这些方不将药物草率的堆切,而是有一定的规律和目的,更主要证明了这一问题。
在《内经》中,关于治疗原则、方法、方剂配伍组合的一些理论,都有很多记载,说明到了《内经》时代,方剂的理论已经成熟了,此处成熟并不意味完善,从开始到定形,已经把它当中经验的东西抽取出来,总结成为比较有系统的理论,所以说它是成熟的,在《内经》虽只记载了十个方,但这十三方还是相当原始的,有的还是单味药,有些方用药简单,从此可能会疑问,理论发展到这样地步,为什么没有方?因为古代著作,从《汉书·艺文志》中看出,它是分开的。
《内经》是医经,有七家,经方比它多,有十一家,所以在《内经》中少,还有更多的,虽没传下来,但有记载,在那里已积累相当的资料,形成了理论,在此以后,更进一步是张仲景的著作,记载了相当多的方,有314方(除去重复及后世的附方),从方的数量、药的数量及剂型上,都说明在这一时期又有很大的发展。
河北医大方剂学讲义第22章 驱虫剂
第二十二章驱虫剂凡以驱虫药为主组成的,具有安蛔、驱虫、消积等作用,以治疗肠道寄生虫病的方剂,称为驱虫剂。
肠道寄生虫病,有蛔虫、钩虫、烧虫、绦虫国家医学考试网病等,虽各有临床特点,但大都具有脐腹疼痛,时发时止,不食或多食易饥等症。
迁延日久,每面黄肌瘦、肚腹胀大,青筋暴露,目睛无神。
本类方剂常以驱虫药为主,根据整体寒热虚实情况,予以适当配伍组成。
代表方有乌梅丸、胆蛔汤。
.乌梅丸《伤寒论》【组成】乌梅10克细辛3克干姜4.5克当归4.5克附子3克蜀椒2克桂枝4.5克黄柏3克黄连4.5克人参3克【功用】安蛔止痛。
【主治】蛔厥证,症见腹痛时作,烦闷呕吐,时发时止,甚则吐蛔、手足厥冷,发作过后,复如常人。
【方解】蛔厥一证,前人认为系胃热肠寒,蛔虫不安于位,上行入胃,或则入胆故时腹痛,烦闷呕吐,甚则肢厥。
根据〃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的药治经验,本方以乌梅(酸)、黄连(苦)、蜀椒(辛)三味为主以安蛔,再以醋助酸,以柏助苦,以姜、附、桂枝助辛而温脏祛寒。
大量辛开苦降之品,可以通降气机、调整胃肠,而达安蛔止痛之效。
人参、当归补助气血以扶正虚。
全方寒温同执业护士网用、邪正兼顾,对寒热错杂之蛔厥,比较适合。
【临床运用】本方为临床常用,一般寒证不甚者,可去桂、附,正气未虚,可去参、归:腹痛甚加木香、川楝,呕吐甚加吴萸、半夏;大便秘结者,加槟榔、枳实、元明粉等。
小结驱虫剂所选乌梅丸,为源远流长的传统古方。
至今屡效不爽。
所谓"蛔得酸则静,得辛则伏,得苦则下"值得进一步探讨。
目前部分医院急诊室,仅用一味食醋治疗胆蛔证,缓解腹痛,亦基于此理。
胆蛔汤亦为群众性经验方,如药源许可,使用尚方便。
方剂基础理论讲课文档
1.增强药力
2.产生协同作用
增 3.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作用 效
的发挥方向
4.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 情
5.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
减 毒
第15页,共32页。
方剂的基本结构
君
臣
佐
使
药
药
药
药
第16页,共32页。
臣
第17页,共32页。
佐
使
君药
针对主病或主证
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第18页,共32页。
说明:a.数量:原则上不宜多
法
冷,寒饮内停,
寒湿不化,以
及阳气衰微等
第11页,共32页。
功能
适应病症
消法 消食导滞、行 食积、气滞、 气活血、化痰 血淤、痰阻、 利水,驱虫 水饮、虫积, 等
补法 补益正气
第12页,共32页。
气虚、血虚、 阴虚、阳虚 等虚证
第13页,共32页。
二、方剂的组成
第14页,共32页。
方剂的组成目的
功能
适应病症
下 荡涤肠胃、 燥屎、冷积、瘀血、 法 排出粪便 宿食、虫积等有形
积滞停留于胃肠
和 和解表里、 邪犯少阳,肝脾不 法 调和脏腑 和,寒热错杂,表
里同病,阴阳、表 里失和之证等。
功 能 适应病症
清 清 热 、 泻 热证、火证、 法 火、凉血 热甚成毒以及
虚热等证
温 温里祛寒 脏腑的沉寒痼
治法
证候
治
疗
病因
方
病机
法
第4页,共32页。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 地采取的治疗法则。
治法概述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上中大方剂学讲义02各论-13治风剂
第十三章治风剂凡以辛散祛风或熄风止痉药为主组成,具有疏散外风或平熄内风作用,治疗风病的方剂,统称治风剂风病的范围很广,病情也比较复杂.似根据其成因,概括起来可分为外风和内风两大类。
风从外来者,名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人体,留着于肌表、经络、筋肉、骨节等所致的病证,其他如皮肉破伤、风毒之邪从伤处侵入人体所致的破伤风,亦属外风的范围。
其主要表脱为头痛,恶风,肌肤瘙痒,肢体麻调所致的风病,如热极生风、肝阳化风、阴虚风动以及血虚生风等。
常表现为眩晕,震颤,四肢抽搐,故治风剂分为疏散外风和平熄内风两类。
冶风剂的运用,首先应辨清风病之属内、属外。
外风治宜疏散,而不宜平熄;内风只宜平熄.而忌用疏散。
但外风与内风之问,亦可相互影响,外风可以引动内风,内风亦可兼感外风,对这种错综复杂的证候,应分清主次,或以疏散为主兼以平熄,或以平熄为主兼以疏散,其次,宜分清病邪的兼夹以及病情的虚实,进行相应的配伍,如兼寒、兼热、兼湿,或夹痰、夹瘀等,则应与散寒、清热、祛湿、化痰以及活血化瘀等法配合运用,以切合具体的病情。
第一节疏散外风疏散外风剂,适用于外风所致病证。
风为六淫之首,风邪致病,多有兼夹,或夹寒,或夹热.,或夹湿.。
故有风寒、风热、风湿等不同证型。
且风邪散漫,不拘一经,病变范围亦较广泛。
若外感风邪,邪在肌表,以表证为主者,治当疏风解表,其方剂已在解表剂中论述。
本节所治之外风,是指风邪外袭,侵入肌肉、经络、筋骨、关节等处所致的病证。
如风邪上犯头部所致的头痛、眩晕,风邪郁于肌腠所致的风疹、湿疹,风中经络所致的口眼喁斜、半身不遂,风邪着于肌肉、筋骨、关节所致的关节疼痛、麻木不仁、屈伸不利,以及风毒之邪,从破伤之处侵入所致之破伤风等。
常以辛散祛风药如羌活、独活、荆芥、防风、川芎、白芷、白附子等为主组方。
在配伍方面,应根据病人体质的强弱、感邪的轻重以及病邪的兼夹等不同情况,分别配伍祛寒、清热、祛湿、祛痰、养血、活血之品。
代表方如川芎茶调散、大秦艽汤、小活络丹、牵正散、消风散。
上中大方剂学讲义02各论-8固涩剂
第八章固涩剂凡以固涩药为主组成,具有收敛固涩作用,治疗气、血、精、津滑脱散失之证的方剂,统称固涩剂。
本类方剂系根据《素问²至真要大论》“散者收之”的理论立法,属于“十剂”中的涩剂。
气、血、精、津是营养人体的宝贵物质,既不断地被肌体所消耗,又不断地由脏腑所化生,如此盈亏消长,周而复始,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一旦脏腑失调,正气亏虚,消耗过度,则每致滑脱不禁、散失不收,轻则有碍健康,重者危及生命。
由于引起滑脱散失的病因及发病部位不同,散失物质亦有气、血、精、津之殊,’因此临床表现亦各不相同,常见有自汗、盗汗、久咳不止、久泻不止、遗精滑泄、小便失禁、崩漏、带下等。
故本章方剂根据所治病证的不同,相应分为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固脱、涩精止遗、固崩止带五类。
固涩剂所治的滑脱散失之证,皆由正气亏虚而致,故应根据气血、阴阳、精气、津液耗伤程度的不同,配伍相应的补益药,使之标本兼顾。
然而,若是元气大虚,亡阳欲脱所致的大汗淋漓、小便失禁或崩中不止,又非急用大剂参附之类回阳固脱不可,非单纯固涩所能治疗。
固涩剂为正虚无邪者设,故凡外邪未去,误用固涩,则有“闭门留寇”之弊。
此外,对于热病多汗、痰饮咳嗽、火扰遗泄、热痢初起、伤食泄泻、实热崩带等,均非本类方剂之所宜。
第一节固表止汗固表止汗剂,适用于体虚卫外不固,阴液不能内守而致的自汗、盗汗。
临证组方常用麻黄根、浮小麦、牡蛎等收敛止汗药以治标,配伍黄芪、白术等益气实卫之品以治本。
代表方如牡蛎散。
牡蛎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黄芪去苗土麻黄根洗牡蛎米泔浸,刷去土,火烧通赤,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三味为粗散。
每服三钱(9g),水一盏半,小麦百余粒(30g),同煎至八分,去渣热服,日二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为粗散,每服9g,加小麦30g,水煎温服;亦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加小麦30g,水煎温服)。
[功用]敛阴止汗,益气固表。
[主治]体虚自汗、盗汗证。
湖中大方剂学讲义12治燥剂
第十二章治燥剂□杏苏散□方剂名称:杏苏散□药物组成:苏叶(9g)半夏(9g)茯苓(9g)前胡(9g)苦桔梗(6g)枳壳(6g)甘草(3g)生姜(3g)大枣(3枚)杏仁(9g)橘皮(6g)(原书未著用量)[用法]水煎温服。
□清燥救肺汤□方剂名称:清燥救肺汤□药物组成:桑叶经霜者,去皮、梗,净叶三钱(9g)石膏煅,二钱五分(8g)甘草一钱(3g)人参七分(2g)胡麻仁炒,研,一钱(3g)真阿胶八分(3g)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4g)杏仁泡,去皮尖,炒黄,七分(2g)枇杷叶一片,刷去毛,蜜涂,炙黄(3g)□麦门冬汤□方剂名称:麦门冬汤□药物组成:麦门冬七升(42g)半夏一升(6g)人参三两(9g)甘草二两(6g)粳米三合(3g)大枣十二枚(4枚)□养阴清肺汤□方剂名称:养阴清肺汤□药物组成:大生地二钱(6g)麦冬一钱二分(9g)生甘草五分(3g)玄参钱半(9g)贝母去心,八分(5g)丹皮八分(5g)薄荷五分(3g)白芍炒,八分(5g)□百合固金汤□方剂名称:百合固金汤□药物组成:熟地生地归身各三钱(9g) 白芍(6g)甘草(3g)各一钱桔梗(6g) 玄参各八分(3g) 贝母(6g)麦冬(9g)百合(12g)各一钱半◇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轻宣凉燥的代表方。
亦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恶寒无汗,咳嗽痰稀,咽干,苔白,脉弦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若无汗,脉弦甚或紧,加羌活以解表发汗;汗后咳不止,去苏叶、羌活,加苏梗以降肺气;兼泄泻腹满者,加苍术、厚朴以化湿除满;头痛兼眉棱骨痛者,加白芷以祛风止痛;热甚者,加黄芩以清解肺热。
3. 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证属外感凉燥(或外感风寒轻证),肺失宣降,痰湿内阻者。
◇临床应用及研究:1.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肺胃阴虚,气机上逆所致咳嗽或呕吐之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咳唾涎沫,短气喘促,或口干呕逆,舌干红少苔,脉虚数为辨证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剂学——第一单元概述细目一方剂与治法要点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要点二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即“八法”。
1.汗法发汗解表、宣肺散邪——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
适用: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兼有表证者。
2.吐法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
适用: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3.下法荡涤肠胃、通泻大便——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二便排出。
适用: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4.和法和解与调和——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
和解适用: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适用: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
此外,尚有调和营卫、调理肝脾等。
5.清法清热、泻火、凉血——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
适用: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证等。
6.温法温里祛寒——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
适用: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7.消法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适用: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8.补法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主治各种虚弱证候。
适用:各种虚证。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一方剂的配伍目的略要点二方剂的组方原则1.君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大,不可缺少。
2.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
3.佐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调和药,调和诸药。
要点三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加减的变化2.药量加减的变化3.剂型的变化细目三常用剂型要点常用剂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汤、丸、散、膏、酒、丹、栓、注射剂1.汤剂: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2.丸剂:慢性、虚弱性疾病。
3.散剂: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撒疮面或患病部位;亦有作点眼、吹喉等用。
4.膏剂:内服和外用。
5.酒剂:祛风通络和补益方剂中,外用酒剂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6.丹剂:外用丹常研粉涂撒疮面,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主要用于外科的疮疡、痈疽、瘿瘤等病。
7.栓剂:减少药物在肝脏中的“首过效应”,同时减少药物对肝脏的毒性和副作用,还可以避免胃肠液对药物的影响及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
婴幼儿直肠给药尤较方便。
8.注射剂:急救、不受消化系统影响的特点,对于神志昏迷,难于口服用药的病人尤为适宜。
方剂学——第二单元解表剂要点一解表剂的适用范围解表剂适用于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
凡风寒外感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而有表证者,均属解表剂的适应范围。
要点二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不宜久煎。
2.一般宜温服,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热粥,取微汗,汗后避风寒;汗出病愈,即停服。
3.注意忌食生冷、油腻之品。
4.若外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桂枝汤《伤寒论》【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
【组方原理】桂芍等量,则发汗不伤阴,敛阴不留邪,散中有收,汗中寓补,恰对卫强营弱之病机。
生姜大枣合用,调和营卫,又调补脾胃。
佐使以炙甘草调和药性,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实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和营。
本方为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
【鉴别】麻黄汤与桂枝汤同为辛温解表剂,均可用治外感风寒表证。
麻黄汤中麻黄、桂枝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为辛温发汗之重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寒发热、无汗而喘之表实证;桂枝汤中桂枝、芍药并用,佐以生姜、大枣,发汗解表之力逊于麻黄汤,但有调和营卫之功,为辛温解表之和剂,主治外感风寒所致恶风发热而自汗出之表虚证。
九味羌活汤【组成】羌活防风苍术各一两半细辛五分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一两【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组方原理】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兼治太阳经头痛而为君药。
防风、苍术发汗祛湿,助羌活解表祛邪,同为臣药。
细辛、川芎、白芷祛风散寒,止头身痛;生地、黄芩清泻里热,并防辛温燥烈之品伤津,共为佐药。
甘草调和药性,为使药。
方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善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体现分经论治的用药特点。
【常用加减】湿邪较轻,肢体酸楚不甚者,可去苍术以减温燥之性;肢体关节痛剧者,加独活、威灵仙、姜黄等以加强宣痹止痛之力。
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内饮证。
【组方原理】麻黄、桂枝共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麻黄又能宣肺而平喘,桂枝温阳以化饮。
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
佐用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营养血。
二药与辛散之品相配,有散有收,既可增止咳平喘之力,又可制约诸药辛散太过,防止温燥药伤津。
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
炙甘草为佐使,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药性。
【常用加减】兼有热象而出现烦躁者,加石膏、黄芩以清郁热;兼喉中痰鸣,加杏仁、射干、款冬花以化痰降气平喘;若鼻塞,清涕多者,加辛夷、苍耳子以宣通鼻窍;兼水肿者,加茯苓、猪苓以利水消肿。
银翘散《温病条辨》【组成】连翘银花各一两苦桔梗薄荷牛蒡子各六钱竹叶芥穗各四钱淡豆豉生甘草各五钱【功用】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温病初起。
【组方原理】方中重用金银花、连翘为君药,既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又可辟秽化浊。
薄荷、牛蒡子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并可解毒利咽;荆芥穗、淡豆豉辛温发散,配入辛凉解表方中,可增辛散透表之力。
四药共用以加强解表散邪之力,同为臣药。
芦根清热生津;竹叶清上焦热;桔梗开宣肺气,止咳利咽,皆为佐药。
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合桔梗又止咳利咽,为佐使药。
【常用加减】渴甚者,为伤津较甚,加天花粉生津止渴;项肿咽痛者,系热毒较甚,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利咽消肿;胸膈闷者,加藿香、郁金芳香化湿,辟秽祛浊。
【鉴别】银翘散与桑菊饮皆为治温病初起之辛凉解表方,组成中均有连翘、桔梗、甘草、薄荷、芦根五药,但银翘散有银花配伍荆芥、豆豉等,解表清热之力强,为“辛凉平剂”;桑菊饮用桑叶、菊花配伍杏仁,肃肺止咳之力大,而解表清热作用较银翘散弱,故为“辛凉轻剂”。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伤寒论》【组成】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甘草(炙)二两石膏半斤【功用】辛凉疏表,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邪热壅肺证。
【组方原理】麻黄宣肺平喘,解表散邪。
石膏清泻肺胃之热以生津。
二药相伍,既宣散肺中风热,又清解肺中郁热,共为君药。
石膏倍于麻黄,使全方不悖辛凉之旨。
麻黄得石膏,宣肺平喘而不助热;石膏得麻黄,清解肺热而不凉遏。
杏仁降利肺气以平喘咳,与麻黄相配有宣有降,与石膏相伍有清有降,为臣药。
炙甘草既能益气和中,又防石膏寒凉伤中,更能调和药性,为佐使药。
【常用加减】如肺热甚,壮热汗出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并酌加桑白皮、黄芩、知母以清泻肺热;表邪偏重,无汗而恶寒,石膏用量宜减轻,酌加薄荷、苏叶、桑叶等以助解表宣肺之力。
柴葛解肌汤《伤寒六书》【组成】干葛柴胡黄芩芍药羌活白芷桔梗甘草【功用】解肌清热。
【主治】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
【组方原理】葛根、白芷、石膏善于清透阳明之邪热;柴胡、黄芩长于透解少阳之邪热;羌活发散太阳之风寒,此为三阳并治。
桔梗宣肺解表;白芍、大枣敛阴养血,防止辛散太过伤阴;生姜发散风寒,合大枣调和营卫,均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败毒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三十两【功用】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湿。
【组方原理】羌活、独活发散风寒,除湿止痛,羌活长于祛上部风寒湿邪,独活长于祛下部风寒湿邪,合用通治一身风寒湿邪,为君药。
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柴胡解肌透邪行气,助君药解表逐邪,又可加强止痛之力,共为臣药。
桔梗宣肺利膈,枳壳理气宽中,二药相伍,一升一降,畅通胸膈气机;前胡化痰止咳;茯苓渗湿消痰,俱为佐药。
生姜、薄荷为引,助解表之力;甘草调和药性,益气和中,共为佐使药。
方中人参为佐,益气扶正,驱邪外出,并寓防邪复人之义。
喻嘉言:治外邪陷里而成之痢疾,“逆流挽舟”法。
【常用加减】若正气未虚,而表寒较甚者,去人参,加荆芥、防风以祛风散寒;气虚明显者,可重用人参,或加黄芪以益气补虚;湿滞肌表经络,肢体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灵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咳嗽重者,加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气和血止痛。
【鉴别】参苏饮与败毒散皆治气虚外感风寒。
但败毒散治风寒夹湿之表证为主,故用羌活、独活、川芎、柴胡祛邪为主,少佐人参扶正以祛邪;参苏饮所治为风寒表证,邪偏于肺,故用苏叶、葛根、人参益气解表宣肺为主,加之痰湿气滞,故又增半夏、木香、陈皮等化痰行气之品。
麻黄细辛附子汤《伤寒论》【组成】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功用】助阳解表。
【主治】素体阳虚,外感风寒证。
【组方原理】麻黄发汗散寒;附子温肾助阳,共为君药。
二药相伍,既能使邪外出,且无过汗亡阳之患。
细辛温经散寒,外可助麻黄解表,内可助附子温里,为臣佐药。
【常用加减】燥结润下水结逐水积滞+正虚攻补兼施要点二应用注意事项(1)必待表邪已解,里实已成。
(2)若里实较急重,应峻攻急下;较缓者,宜轻下、缓下。
(3)泻下剂多峻烈,孕妇、产后、月经期及年老体弱、病后伤津或亡血者,应慎用或禁用。
(4)易伤正气,得效即止。
细目二寒下要点一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四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用法】水煎,先煎厚朴、枳实,后下大黄,芒硝冲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痛拒按,按之则硬,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焦黑燥裂,甚则起芒刺,脉沉实。
2.热结旁流证。
下利清水,色纯青,其气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
3.里热结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组方原理】大黄:苦寒通降,泻热通便,荡涤肠胃实热积滞。
芒硝:咸寒,软坚润燥,泻热通便,助大黄除燥结。
厚朴:下气除满。
枳实:行气消痞。
全方泻下与行气并重,泻下以利行气,行气以助泻下。
【鉴别】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大承气汤类方鉴别。
要点二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组成】大黄四两牡丹一两桃仁五十个冬瓜仁半升芒硝三合【用法】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