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初级中药师讲义全
初级中药师方剂学组成
初级中药师方剂学组成一、什么是方剂学呀?方剂学可是咱中医里超重要的一部分呢。
方剂就是把中药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起来,就像组队打怪一样,不同的中药有不同的技能(功效),组合在一起就能发挥出更厉害的作用,去对抗疾病这个大怪兽。
那初级中药师要掌握的方剂学组成,就像是要知道每个战队(方剂)里都有哪些成员(中药),它们各自负责什么,又怎么互相配合的。
二、一些常见方剂的组成1. 麻黄汤麻黄汤这个方子可有名啦。
它主要由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组成。
麻黄就像冲锋在前的勇士,它能发汗解表,把体表的邪气给赶出去。
桂枝呢,就像是给麻黄加油打气的助手,能增强麻黄发汗的力量,还能温通经脉呢。
杏仁就像是后勤保障,它能降肺气,让肺气顺畅,因为肺主皮毛嘛,这样也有助于解表。
甘草就像是个调和剂,让整个方子的药性更和谐,不会太猛。
2. 桂枝汤桂枝汤也是经典方剂。
它有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
桂枝在这里主要是解肌发表,芍药呢能敛阴和营,这一散一收,搭配得特别巧妙。
生姜能帮助桂枝发散,大枣能补脾益气,和甘草一起还能调和诸药,并且能补充中焦脾胃之气,因为脾胃可是气血生化之源呢。
三、方剂组成的原则1. 君药君药可是方剂中的老大,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就像一个团队里的核心人物,整个方子都是围绕它来组建的。
比如说麻黄汤里的麻黄就是君药,它的任务最重,主要就是解决表实证这个大问题。
2. 臣药臣药就像是君药的得力助手。
有两种情况哦,一种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的药物,就像桂枝汤里的芍药,辅助桂枝发挥作用;另一种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就像如果一个人既有表证又有里证,那针对里证的药物就可能是臣药。
3. 佐药佐药的作用也不少呢。
它可以佐助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就像是团队里的小帮手,默默贡献力量。
还可以佐制君药、臣药的毒性或者烈性,让方子更安全。
有时候它还能反佐,就是在病重邪甚,可能拒药时,用与君药药性相反的药物来引导药力直达病所。
方剂学讲义,排版好了的
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概述1.适用范围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
2.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组成药物】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实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意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除营分之涩,合而为发汗峻剂,开表逐邪,散风寒而除身疼。
杏仁与麻黄相配,宣降并用,以增强解郁平喘之功为佐。
炙甘草既调麻、杏之宣降,又缓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为使。
【化裁运用】1.麻黄加术汤:素体多湿,又感风寒,症见身体烦疼、恶寒无汗者,加白术,以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2.大青龙汤:若风寒束表,里有郁热,症见恶寒发热、身疼痛、脉浮紧、不汗出而烦躁者,倍麻黄,加石膏及生姜、大枣,以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3.三拗汤:若风寒伤肺,鼻塞声重,咳嗽胸闷者,去桂枝,加生姜,以宣散肺中风寒。
4.华盖散:素体痰多者,再加苏子、陈皮、桑白皮、赤茯苓,以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桂枝汤(《伤寒论》)【组成药物】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证候】外感风寒表虚证。
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配伍意义】病机:卫强营弱,营卫不和。
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扶营弱,合则调和营卫。
姜、枣同用,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
炙甘草益气和中,合桂枝辛甘化阳以助卫,合芍药酸甘化阴以益营,兼调和诸药为使。
服法:温服、温覆。
【化裁运用】1.桂枝加葛根汤:若外感风寒,项背强而不舒,反汗出恶风者,是太阳经气不舒,津液不能敷布,经脉失于濡养,可酌减桂、芍用量,加葛根,以解肌发表,生津舒筋。
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若宿有喘病,又感风寒而见桂枝汤证;或风寒在表误用下剂后,表证未解而微喘者,加厚朴、杏仁,以下气平喘。
3.桂枝加桂汤:若表证发汗太过而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胸者,可加大桂枝用量,以温通心阳,降逆平冲。
基础知识方剂学讲义 (2)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常用治法汗、吐、下、清、消、和、温、补1.汗法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
2.吐法通过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3.下法适用于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4.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其中,和解之法适用于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之法适用于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
此外,尚有和营卫、和胃气等,亦属和法范畴。
5.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等方法,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等。
6.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7.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8.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各种虚证。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方剂的配伍目的方剂的组方原则方剂的变化形式常用剂型常用剂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1.汤剂2.丸剂3.散剂4.膏剂5.酒剂6.丹剂7.栓剂 8.注射剂方剂学---第二单元解表剂解表剂的适用范围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辛温解表桂枝汤《伤寒论》桂枝药草姜枣【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用法】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执水)(执水)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中医之方剂学培训课件
(功效泻热通便;治热结便秘)
三物厚朴汤:厚朴24克(四两) 枳实12克5枝
大黄12克(二两)
( 功效行气消胀;治气滞腹胀)
书中介绍: 枳术汤: 枳实20克 枳术丸: 枳实30克
白术10克 白术60克
(导滞为主) (研末为丸,健脾为主)
中医之方剂学
13
二、方剂的组成及变化
3. 剂型变化:方剂的剂型各有特点,同一方 剂,若剂型不同,其作用亦有大小与缓峻 之别,在主治病情上亦有轻重缓急之分。
【方解】
麻黄汤*
君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药:桂枝,温经散寒,解肌发表,助麻黄发汗而
散风寒。
佐药: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助
麻黄宣肺平喘。
使药:甘草,缓中,制约麻、桂发汗过猛。
中医之方剂学
上
目录 29 下
麻黄汤*
【使用注意】本方发汗作用较强,对于表虚 有汗、
新产妇 人、失血患者等 均不宜用。
中医之方剂学
上
目录 41 下
【方解】
麻杏石甘汤
君 药:麻黄,解表宣肺平喘;
石膏,清泄肺热。
臣 药:杏仁,止咳平喘。
佐使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
中医之方剂学
上目录 42 下源自杏石甘汤【使用注意】本方为治疗外邪未解,肺热咳喘的常 用方剂, 风寒咳喘者不
宜使用。
【加减应用】若肺热甚者宜加重石膏用量,咳喘较 甚者可加苏子、葶苈子、地龙。可用 于支气管肺炎、大叶肺炎等。
外用 : 油膏(软膏)——生肌玉红膏,用于疮疡疖肿。
黑膏药(硬膏)——狗皮膏药,用于跌打损伤 (其特点为吸收缓慢,持久发挥药效。)
中医之方剂学
19
三、方剂的剂型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和解剂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方剂学——第四单元和解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和解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少阳证、肝脾不和、肠胃不和,以及表里同病等证。
要点二和解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和解剂作用虽然平和,但也不能滥用。
2.凡邪在肌表,或已完全入里,而不在半表半里,或不属脏腑不和、表里同病者,都不宜使用和解剂。
3.因劳倦内伤,饮食失调,气血不足而致寒热往来者,也不能使用和解剂,用之则重伤气血。
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一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甘草(炙)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1.伤寒少阳证。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2.妇人伤寒,热入血室,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组方原理】本方证为邪居少阳半表半里,正邪抗争,枢机不利所致。
伤寒邪犯少阳,正胜欲抗邪出于表,邪胜欲入里并于阴,邪正相争,出入未定,故往来寒热;邪在少阳,经气不利,郁而化热,胆火上炎,故胸胁胀满不舒,心烦,口苦,咽干,目眩;胆热犯胃,胃失和降,故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病邪未入里化热,故舌苔薄白;脉弦为肝胆气郁之征;若妇人感受外邪,又正值经期,邪热乘虚而入,热与血结,血热瘀滞,则经水不当断而断,并寒热发作有时。
以上诸症均属邪在少阳,适宜应用和解之法。
方中柴胡散邪透表,又疏利肝胆,使半表之邪外达,重用为君药。
黄芩苦寒,清泻少阳半里之郁热,为臣药。
柴胡之升散,得黄芩之降泻,是和解少阳法的基本结构。
半夏、生姜,一降一升,和胃降逆以止呕。
人参、大枣益气和中,扶正祛邪,并防邪气内传,共为佐药。
甘草助参、枣扶正,又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宣通内外,被古人喻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总方”。
要点二大柴胡汤《金匮要略》【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枳实四枚大黄二两【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概述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方剂学——概述细目一方剂与治法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按照组方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妥善配伍而成的,俗称“处方”。
治法,是在辨清证候,审明病因、病机之后,有针对性地采取的治疗方法。
要点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治法是指导临证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治法是方剂的理论根据,方剂是治法的具体体现。
要点二常用治法中医学的治法极为丰富,目前一般将诸多治法概括为“八法”,即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种方法。
1.汗法汗法是通过发汗解表、开泄腠理、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外感六淫之邪由肌表随汗而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表证,麻疹初起疹出不透,水肿腰以上肿甚,以及疮疡、痢疾、咳嗽、疟疾而有寒热表证者。
2.吐法吐法是通过催吐,使体内有形之邪随吐而出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痰涎、宿食或毒物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急需去除的病证。
因吐法易损胃气,故体虚气弱,孕妇或新产之后,均当忌用或慎用。
3.下法下法是通过荡涤肠胃、泻下二便,以祛除体内有形实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和法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作用,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邪在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证。
5.温法温法是通过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等作用,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中焦虚寒,寒饮内停,阳气衰微,以及寒凝经脉等里寒证。
外来之寒,温必兼散;内生之寒,温必兼补。
6.清法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热在气分、热在营血、热在脏腑,以及虚热等里热证。
7.消法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作用,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实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方剂学讲义
目录第一讲方剂学基本知识 (1)第二讲解表剂 (4)第三讲泻下剂 (8)第四讲和解剂 (12)第五讲清热剂 (15)第六讲祛暑剂 (20)第七讲温里剂 (22)第八讲补益剂 (26)第九讲固涩剂 (32)第十讲安神剂、开窍剂 (34)第十一讲理气剂 (36)第十二讲理血剂 (39)第十三讲治风剂 (44)第十四讲治燥剂 (47)第十五讲祛湿剂 (50)第十六讲祛痰剂 (55)第十七讲消食剂 (57)第一讲方剂学基本知识一、历史沿革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是《五十二病方》,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载方283首。
我国最早记载理、法、方、药理论的典籍是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载方13首。
誉为“群方之祖、众法之宗”的典籍是汉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内有314首方)。
我国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药典是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我国第一部从理论上剖析方剂的医著是金朝成无已《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首次依君、臣、佐、使剖析组方医理。
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方剂专著是明代朱棣编的《普济方》。
清代汪昂著《汤头歌诀》。
二、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中医学术特点是辨证论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就是理、法、方、药。
所谓“理”是指中医理论,就是说中医治病要用中医理论指导,贯穿于法、方、药之中;所谓“法”是指治疗方法,古人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所谓“方”,是指方剂运用,古人概括为“方从法立,以法统方”和“方中有法”;所谓“药”是指药物选择,既要辩证选药,还要因人、因地、因时选用药物。
三、常用治法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归纳并系统论述“八法”。
1.汗法。
通过发汗祛除外邪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以及麻疹、疮疡、水肿初起兼有表证者。
辛甘发散法。
辛味药能发汗散邪,但发汗易伤正,配伍甘味药(甘能益气),使发散不致伤正,同时“甘能缓急”可延长辛味药效。
如麻黄汤是发汗重剂,医圣在用法中强调“覆取微似汗”,(不讲大汗);桂枝汤是解肌剂,方后交代“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取“津生于谷”之义)。
方剂学讲义
第一单元总论(1分)细目一:方剂与治法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
二、常用治法1.汗法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2.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和法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胃、分消上下、调和肠胃、表里双解等。
3.下法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软坚散结使体内气、血、痰、水、食、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实结缓消渐散的一种治疗方法。
5.吐法极易损伤胃气,所以非实邪壅塞且病势急剧者不宜使用。
体虚、新产和孕妇,即使有实邪壅塞,亦须慎用。
6.清法适用于火热或热毒在里所致的各种病证。
7.温法通过温里、祛寒、回阳等治疗各种寒证的方法。
8.补法补法一般是在气、血、阴、阳不足且无邪实的情况下使用的,以免闭门留寇,但扶正又可祛邪。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方剂的基本结构方剂的一般结构,大体分为君、臣、佐、使四个部分。
1.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注:每一方中必须有君药。
君药的药味较少,其用量相应要大。
2.臣药有两种意义。
(1)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
(2)针对主要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有三种意义。
(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2)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3)反佐药:病重邪甚时,为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二、方剂的变化形式1.药味加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的组成药物,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习称“随证加减”。
运用前提:主证不变,君药不变。
变化方法:增加或减少方剂组成中的次要药物(只是臣、佐、使药的适当调整)。
初级中药师-基础知识-方剂学概述(2页)
方剂学——第一单元概述细目一方剂与治法要点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治法是组方的依据,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方从法出”,“法随证立”,“方即是法”。
要点二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即“八法”。
1.汗法发汗解表、宣肺散邪——在表的六淫之邪随发散而解。
适用: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等兼有表证者。
2.吐法涌吐——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
适用: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之癫狂、喉痹,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证。
3.下法荡涤肠胃、通泻大便——使停留在肠胃的有形积滞从二便排出。
适用:燥屎内结、冷积不化、瘀血内停、宿食不消、结痰停饮以及虫积等证。
4.和法和解与调和——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
和解适用:邪犯少阳,证属半表半里者;调和适用:肝脾不和、寒热错杂、表里同病等。
此外,尚有调和营卫、调理肝脾等。
5.清法清热、泻火、凉血——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
适用:热证、火证、热甚成毒以及虚热证等。
6.温法温里祛寒——使在里之寒邪得以消散。
适用:脏腑之沉寒痼冷、寒饮内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7.消法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
适用: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内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8.补法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主治各种虚弱证候。
适用:各种虚证。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一方剂的配伍目的略要点二方剂的组方原则1.君药针对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药力居方中之首,用量较大,不可缺少。
2.臣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针对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
3.佐药佐助药,协助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臣药的毒性与烈性;反佐药,根据病情需要,用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调和药,调和诸药。
中医方剂学讲义
中医方剂学讲义导言中医方剂学是中医药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主要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性质、配伍规律、应用技巧等内容。
方剂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工具,不仅具有药物治疗的作用,还能通过药物之间的相互配伍来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本讲义将系统介绍中医方剂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方剂的应用等内容。
第一章中医方剂的基本概念1.1 方剂的定义方剂是由中药组成,按一定的比例配伍制成的药物形式。
方剂既可以是汤剂、丸剂、散剂等剂型,也可以是外用剂。
1.2 方剂的分类方剂可以根据其组成、用途、疗效等方面进行分类。
按组成可以分为单方、复方、方剂组成的基本单位等;按用途可以分为治标剂、治本剂、调和剂等;按疗效可以分为祛病剂、攻邪剂、养正剂等。
1.3 方剂的配伍原则方剂配伍原则是指在方剂的组方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规律,包括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降低毒性等。
第二章中医方剂学的研究方法2.1 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中医经典文献是研究方剂学的重要依据,包括《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本经》等。
通过系统研读这些经典文献,可以了解方剂的来源、组成和应用情况。
2.2 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是中医方剂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包括动物实验、细胞实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
通过实验研究,可以评价方剂的药效和毒性,揭示方剂的作用机制。
2.3 临床观察方法临床观察方法是中医方剂学研究的重要途径,通过观察病例的应用效果、副作用等,验证方剂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第三章方剂的应用3.1 方剂的选择原则方剂的选择应根据病证的辨证论治结果、患者的个体差异、方剂的药性和疗效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方剂进行治疗。
3.2 方剂的配伍技巧方剂的配伍技巧是中医方剂学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适应症的确定、药味的配比、药物的炮制方法等。
3.3 方剂的剂量与用法方剂的剂量与用法是指方剂的用量和用药的方法。
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年龄等因素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疗效。
结语通过对中医方剂学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医方剂,提高中医治疗的疗效。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泻下剂
初级中药士考试《方剂学》章节讲义方剂学——泻下剂细目一概述要点一泻下剂的适用范围适用于大便秘结、胸腹积水等里实证。
要点二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泻下剂是为治疗里实证而设,必是表证已解,里实已成者,方可应用。
若表证未解,里实已成,则需衡量表里轻重,采用先表后里,或表里双解之法。
2.老年体虚,新产血亏,病后津亏,以及孕妇、素有出血疾患者宜慎用。
3.中病即止,慎勿过剂。
4.禁忌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细目二寒下要点一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四两厚朴(炙)半斤枳实五枚芒硝三合【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1.阳明腑实证。
大便秘结不通,矢气频转,脘腹痞满而硬,疼痛拒按,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谵语,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
2.热结旁流。
下利清水,色纯青而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实。
3.热厥、痉病和狂证。
见有里热实证者。
【组方原理】一者,由于伤寒之邪化热,内传阳明,邪热与燥屎相结,热盛伤津,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不通,矢气频转,脘腹痞满而硬,疼痛拒按;四肢禀气于阳明,阳明经气旺于申酉时,里热炽盛,蒸腾于外,故日晡潮热,手足濈然汗出;浊气上攻,心神被扰,则谵语;舌苔焦黄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均为热盛伤津,燥屎内结之象。
治宜釜底抽薪,急下存阴。
二者,由于里热炽盛,燥屎结于肠中不得出,以致少量粪水从旁而下,色纯青而臭秽,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干舌燥,脉滑实。
治宜通因通用,泻热以存津液。
三者,由于实热积滞闭阻,阳热受遏内郁,不能外达四末导致阳盛格阴,故见四肢厥冷而为热厥;实热内结,热盛伤津,筋脉失养则症见抽搐而发为痉病;阳明热甚,上扰神明,则神昏谵语,发为狂证。
治宜急下热结,保存阴津。
上述各证虽临床表现各有不同,但其实质都与实热内结有关,根据“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故可同用下法治之。
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既泻热以除病因,又通便以治主证,且生用并后下,荡涤之力更锐,治“实”而为君药。
2021中医执业药师讲义之方剂学
基础不好…… 记忆力不好…… 没有时间…… …… 能不能直接给我重点? 方剂学占多大的比例? 方剂学都考什么? 方剂学怎么背? …….第一单元 总论 细目一 方剂与治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治法是在长期临床积累了方药运用经验的基础上,在对人体生理病理等理论认识不断丰富、完善过程中逐步总结而成,是后于方药形成的一种理论。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则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故云“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方剂与治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为用,密不可分的,具体表现为“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等四方面,而这四方面又可以简单概括为“以法统方”。
常用治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1.汗法 汗法主要治疗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
2.吐法 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或毒物从口中吐出的一类治法。
易伤胃气,故体虚气弱、妇人新产、孕妇等均应慎用。
3.下法 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方法,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4.和法 和法是通过和解或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营卫失和等证。
和法分类较多,主要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等。
5.温法 通过温里祛寒的方法,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类治法。
里寒证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温中祛寒、回阳救逆和温经散寒的区别。
6.清法 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方法,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
7.消法 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类治法。
8.补法 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治疗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
细目二 方剂的组成与变化 方剂的组成原则 方剂的组成方法有君臣佐使配伍、气味配伍、升降开阖配伍等。
方剂学讲义汇总
方剂学一、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二、常用治法1.汗法2.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和法主要有和解少阳、透达膜原、调和肝脾、疏肝和3.下法适用于胃肠有实邪阻结,大便不通,或泄泻不爽,以及瘀血、结痰、积水肿胀等证。
4.消法通过消食导滞,软坚散结使体内气、血、痰、水、食、虫等积聚而成的有形实结缓消渐散的一种治5.吐法极易损伤胃气,所以非实邪壅塞且病势急剧者不宜使用。
体虚、新产和孕妇,即使有实邪壅塞,亦须慎用。
6.清法适用于火热或热毒在里所致的各种病证。
7.温法通过温里、祛寒、回阳等治疗各种寒证的方法。
8.补法补法一般是在气、血、阴、阳不足且无邪实的情况下使用的,以免闭门留寇,但扶正又可祛邪。
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一、方剂的基本结构1. 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注:每一方中必须有君药。
君药的药味较少,其用量相应要大。
2.(1)辅助君药加强对主病或主证的治疗作用的药物。
(2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1)佐助药: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或针对某一症状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物。
(2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君、臣药峻烈之性的药物。
(3防止拒药,配用的与君药性质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有两种意义。
(1)引经药:用以引领方中诸药至病所或特定部位的药物。
(2)调和药:用以调和方中诸药的药物。
二、方剂的变化形式运用前提:主证不变,君药不变。
2.药量增减的变化指通过调整方剂中药物的用量,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
运用前提:组成方剂的药物不变。
如果药量的增减并不改变原方配伍的主从关系,方剂治疗作用强弱改变;如果药量的增减改变了原方配伍的主从关系,该方的功用和主治改变。
3.剂型更换的变化指通过更换方剂的剂型,以适应病情变化和治疗需要的方法。
运用前提:原则上组成方剂的药物及其配伍用量比例不变。
细目三:常用剂型及其特点一、汤剂同发展阶段的特殊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总论一、方剂与治法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1.1 治法为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
1.2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
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
1.3 方剂必须“针对病机,体现治法”。
“以法统方”,包括以法组方、以法遣方、以法类方、以法释方。
2.常用治法治法是针对临床证候所采取的治疗大法,临床证候的复杂性决定了治法的多样性,清代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将诸多治法概括为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2.1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调畅营卫、宣发肺气等作用,使在表的外感六淫之邪随汗而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外感表证、疹出不透、疮疡初起以及水肿、泄泻、咳嗽、疟疾而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等表证。
2.2 吐法是通过涌吐的方法,使停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以及毒物等从口中吐出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中风痰壅,宿食壅阻胃脘,毒物尚在胃中,痰涎壅盛的癫狂、喉痹,以及于霍乱吐泻不得等,属于病情急迫而又急需吐出之证。
2.3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类治法。
适用于邪在肠胃而致大便不通、燥屎结,或热结旁流,或停痰留饮、瘀血积水等形症俱实之证。
2.4 和法是通过和解与调和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邪犯少阳,肝脾不和,寒热错杂等证。
2.5 清法是通过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等作用,使在里之热邪得以解除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里热证、火证、热毒证以及虚热证等邪热壅盛于里之证。
2.6 温法是通过温里祛寒的作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一种治疗方法。
适用于脏腑的沉寒痼冷,寒饮停,寒湿不化,以及阳气衰微等。
2.7 消法是通过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以及驱虫等方法,使气、血、痰、食、水、虫等所结成的有形之邪渐消缓散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饮食停滞,气滞血瘀,癥瘕积聚,水湿停,痰饮不化,疳积虫积以及疮疡痈肿等病证。
2.8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种治法。
适用于各种虚证。
上述八种治法,适应了表里寒热虚实不同的证候。
但病情往往是复杂的,不是单独一法所能奏效,常须数种方法配合运用,才能照顾全面。
所以虽为八法,但配合之后变化多端。
正如《医学心悟》中说:“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1.方剂配伍的目的药物的功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只有通过合理的组织,调其偏性,制其毒性,增强或改变原有功能,消除或缓解其对人体的不良因素,发挥其相辅相成或相反相成的综合作用,使各具特性的群药组合成一个新的有机整体,才能符合辨证论治的要求,这种运用药物的组合过程,称之为“配伍”。
配伍的总体目的不外增效、减毒两个方面。
可归纳为五大作用:增强药力;产生协同作用;控制多功用单味中药作用的发挥方向;扩大治疗围,适应复杂病情;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等。
2.方剂的基本结构2.1 君臣佐使的涵义2.1.1君药:针对主病或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在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
2.1.2 臣药:①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药物;②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2.1.3佐药:①佐助药,即配合君、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症的药物;②佐制药,即用以消除或减弱君、臣药的毒性,或制约其峻烈之性的药物;③反佐药,与君药性味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2.1.4 使药:①引经药,即能引导方中诸药达到病所的药物;②调和药,即能调和方中诸药作用的药物。
3.1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物是决定方剂功用的主要因素。
当方剂中的药物增加或减少时,必然要使方剂组成的配伍关系发生变化,并由此导致方剂功用的改变。
这种变化主要用于临床选用成方,其目的是使之更加适合变化了的病情需要。
3.2药量加减的变化。
药物的用量直接决定药力的大小。
方3.3剂型更换的变化。
中药制剂种类较多,各有特点。
剂型不同,作用也有区别。
剂型的选择依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而定。
三、常用剂型1.汤剂汤剂的特点是吸收较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便于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有利于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是临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
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煎煮费时而不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口感较苦而小儿难以服用,亦不便于携带等。
2.散剂根据其用途,分服和外用两类。
散剂的特点是制备方法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性质较稳定、不易变质、便于服用与携带。
3.丸剂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与服用。
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香砂六君丸等;也有取峻药缓治而用丸剂的,如十枣丸、抵当丸等;还有因方剂中含较多芳香走窜药物,不宜入汤剂煎煮而制成丸剂的,如宫牛黄丸、合香丸等。
4.膏剂有服和外用两种,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
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作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
煎膏又称膏滋。
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
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病人,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
5.酒剂又称药酒。
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服或外用。
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于祛风通络和补益方剂中使用,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五加皮酒等。
6.丹剂丹剂并非一种固定的剂型,服丹剂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日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
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
常研粉涂撒疮面,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主要用于外科的疮疡、痈疽、瘿瘤等病。
四、煎服法1.煎法1.1 煎药法1.1.1 煎药用具以瓦罐、砂锅为好,搪瓷器具或铝制品亦可,忌用铁器、铜器。
1.1.2 煎药用水一般以水质纯净为原则,如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
用水量应视药量、药物质地及煎药时间而定。
每剂药多煎煮2次,有的煎煮3次,一煎水量可适当多些,一般以漫过药面3~5cm为宜,二、三煎则可略少,每次煎得量为100~200ml。
1.1.3 煎药火候煎药的火候有“武火”与“文火”之分。
一般先用武火,沸腾后改用文火。
另外,还要根据药物性味及煎煮所需时间的要求,酌定火候。
解表与泻下之剂,宜用武火,煎煮时间应较短,加水量亦较少;补益之剂,宜用文火,煎煮时问应较长,加水量亦较多。
如不慎将药煎煮焦枯,则应弃之不用,以防发生不良反应。
1.1.4 煎药方法处方中加以注明。
(1)先煎,介壳与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如龟板、鳖甲、石决明、生牡蛎、代赭石、生龙骨、生石膏、磁石等。
某些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以及质轻量大的植物药如芦根、夏枯草等,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其余药物,处方时注明“煎汤代水”。
(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用其挥发油取效的,宜在其他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5分钟左右即可,以防有效成分的散失,如薄荷、砂仁、豆蔻等。
用大黄取其攻下时,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
对所有后下药物,亦应先进行浸泡再煎。
(3)包煎,某些药物煎煮后可致药液浑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或易于粘锅的药物,如赤石脂、滑石、车前子、旋覆花、蒲黄等,宜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与其他药物同煎。
(4)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应切成薄片,放入加盖碗,隔水炖l~2小时。
对于贵重而又难于煎出气味的羚羊角、水牛角等,应切成薄片另煎2个小时取汁和服,亦可磨汁或锉成细粉调服。
(5)熔化(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饴糖、蜂蜜之类,用时应单独加温熔化,再加入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和匀后服,以免和其他药物同煎时易于粘锅煮焦,且粘附他药,影响疗效。
(6)冲服,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者,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开水冲服,如牛黄、麝香、琥珀等;散剂、药物的粉末以及药物鲜品的自然汁亦需冲服。
如紫雪、沉香粉、肉桂末、参三七粉、生藕汁、生萝卜汁等。
2.服法2.1 服药时间应当根据病位高下、病情轻重、药物类型以及病证特点来决定药物服用的时间。
一般来说,病在上焦,宜食后服药;病在下焦,宜食前服药。
急性重病应不拘时服,慢性病则应定时服药。
补益药与泻下药,宜空腹时服;安神类药物,宜临卧时服;对胃肠有刺激性的药物,应食后服;治疟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
还有少数方剂的服药时间有特殊要求,如十枣汤应平旦时服、鸡鸣散应五更时服等等。
2.2 服药方法2.2.1 服药次数,汤剂一般是每日1剂,分2~3次温服;但急病重证,或顿服,或一日数服,或煎汤代茶频服,甚至一日连服2剂;慢性病服用丸、散、膏、酒等剂型时,一般一日服2~3次。
2.2.2 服药方法,服用汤药,大多采取温服,但治疗热证可以寒药冷服,治疗寒证可以热药热服,意在辅助药力;若病情严重时,可能发生服药后呕吐的“拒药”反应,此时则应寒药热服,或热药冷服,以防邪药格拒。
2.2.3 服药剂量,使用峻烈的药物以及有毒性的药物时,宜从小量开始,逐渐加量,取效即止,慎勿过量。
此外.对于服药后出现恶心呕吐者,可在药液中加入少量汁,或用鲜生擦舌,或嚼少许皮,然后再服汤药,或采用冷服、小量频饮的方法。
对于昏迷病人、吞咽困难者,可用鼻饲法给药。
第二单元解表剂一、概述1.解表剂的适用围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
属“八法”中的“汗法”。
解表剂是为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的表证而设。
此时邪未深入,病势轻浅,可用辛散轻宣的药物使外邪从肌表而出。
如果失时不治,或治不如法,病邪不从外解,必转深入,变生他证。
本类方剂主要用治表证,故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
本类方剂相应地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及扶正解表三类。
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1)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2)本类方剂在服法上一般宜温服,服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
(3)服解表剂的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
汗出病瘥,即当(4)服解表剂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
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5)若表邪未尽,而见里证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表里并重者,则当表里双解。
若外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二、辛温解表麻黄汤【方源】《伤寒论》【组成】麻黄三两(9g)桂枝二两(6g)杏仁七十个(6g)甘草炙,一两(3g)【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