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九市上榜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榜单
城市竞争力分析与提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城市竞争力分析与提升——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城市竞争力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而在中国,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全国各个城市互相间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长三角地区,这里汇聚了全国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无数的机遇构筑了这里的经济和社会高度发展。
然而,在竞争这个概念下,长三角地区还有很多需要提升的方面,本篇文章就是围绕这个话题展开的。
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城市竞争力是指城市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优势的能力和竞争优势的能力。
它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城市,具有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的优势,其优势能够吸引高新技术和资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获得更高的发展速度和更广的经济空间。
长三角地区的竞争力分析长三角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在各方面领先。
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都有很强的特色和核心技术。
同时,长三角地区汇聚了国际化的金融资本、各类互联网企业、外资研究所、优秀人才等等,将各种资源汇集在一起。
三角洲内的上海、杭州、南京等城市都展示出了其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成为全球尖端城市的潜力。
不过,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拥堵十分严重,人口密度较大,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资源利用率偏低等问题,都比较严重。
这些问题,对于这个地区的发展,也是较大的障碍。
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城市竞争力提升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配套。
长三角地区需要通过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如铁路、高速公路、城际快线等,来改善交通状况。
只有建立起一套严谨的、贴近人民生活的城市交通体系,才能够为城市带来长远的发展机遇。
除了交通,城市环境污染也是制约长三角地区获取竞争优势的难点。
环保的建设需要协同政府与企业共同着重实施。
这样的合作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推进企业环保责任,特别是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产业的角度上来对其进行调整,要引导企业向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展现绿色责任,形成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竞争过程中,人才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
科技创新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
科技创新对安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义1. 引言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就像是那把金钥匙,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说到安徽,大家可能会想到黄山、徽菜,但其实,安徽的经济发展也在悄然发生变化。
科技创新,正是推动这一切的“幕后推手”。
那么,科技创新到底对安徽的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2. 科技创新的动力2.1 提升生产力首先,科技创新能大大提升我们的生产力。
就拿农业来说吧,过去我们可都是靠人力和传统的方式,种地、收成,那可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可现在,有了高科技的帮忙,比如无人机播种、智能温室等,真的是省时省力。
只需轻轻一按按钮,农田里的工作就能轻松搞定。
这不仅让农民的收入大幅提高,还让大家吃上了更加安全、健康的食品,真是双赢的局面!2.2 激发创新活力再说说企业吧。
如今,很多安徽企业都在积极引入新技术,像是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等。
这些技术就像给企业打了一针强心剂,迅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活力。
企业能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真的是让人眼前一亮。
就像是“千变万化”的魔术,谁能想到呢?一夜之间,就有了新花样!3. 增强竞争力3.1 走出地方,走向世界接着,科技创新还让安徽的企业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现在,不少企业不仅在国内打拼,还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比如,一些科技公司已经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展开业务合作,真是让安徽的名声在外响亮起来。
“外面世界大,咱们也不能落后”,这可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通过科技创新让我们真正参与到全球化的浪潮中。
看看那些飞往世界的“安徽制造”,真是让人骄傲呀!3.2 吸引人才和资金此外,科技创新还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金涌入安徽。
你想啊,谁不想在一个充满创新和活力的地方工作?随着高新技术企业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来到安徽发展。
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鲜血液。
还有那投资者,看到我们科技创新的潜力,自然也会争先恐后地把钱投进来。
长三角芜湖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长三角芜湖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其中芜湖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其经济发展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本文将对芜湖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从芜湖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可以发现几个显著的特点。
首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芜湖以制造业为主导,涵盖了汽车、机械、电子等多个制造业细分领域。
近年来,芜湖积极推动制造业向高端、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断引进了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快了产业的结构升级。
其次,外贸出口实力出众。
作为长江中游重要的出口基地,芜湖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良好的外贸环境。
近年来,芜湖加大对外贸易的开放力度,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外贸物流等新兴产业,外贸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芜湖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再次,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
芜湖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在国家的支持下,芜湖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不断培育和引进高端人才,在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突破。
然而,与发展成果相比,芜湖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与长三角地区核心城市相比,芜湖的城市化水平和发展速度相对滞后,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其次,芜湖仍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问题,需要加大环保投入和推进绿色发展。
最后,芜湖在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引进方面,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
展望未来,芜湖经济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推进,芜湖将会受益于更加便捷的交通和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这将为芜湖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和引进更多的高端产业提供机会,助力芜湖实现跨越式发展。
其次,随着国家对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芜湖作为制造业重镇,将有机会在这些领域发展出更加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实现产业结构的再优化。
同时,芜湖要提升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参与全球城市竞争。
通过加大城市规划和建设力度,打造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和文化品牌,让芜湖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之一。
长三角城市群2030规划
长三角城市群2030规划介绍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群之一,主要包括上海、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南京、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温州、安徽省的合肥等。
长三角地区的城市间联系紧密,具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
为推动长三角地区的进一步发展,制定了长三角城市群2030规划。
本文将对长三角城市群2030规划进行介绍。
背景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迅速,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为了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决定制定长三角城市群2030规划,以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规划目标长三角城市群2030规划的目标是建设世界一流的城市群,以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创新驱动发展、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提升长三角城市群的国际竞争力;2.构建创新型城市群,推动科技创新;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绿色低碳城市群;4.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互联互通;5.推动人才流动,实现优势互补。
主要措施长三角城市群2030规划提出了一系列主要措施,以实现规划目标。
1.建设创新驱动型城市群:通过加强科技创新,提升长三角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科技企业和人才,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2.推动绿色发展: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建设生态友好型城市群。
通过减少污染排放、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等措施,改善长三角地区的环境质量。
3.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效率。
规划中提出了加快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网络建设的具体措施,以缓解长三角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
4.推动人才流动:建设人才交流平台,促进人才在长三角地区的流动和交流。
通过建立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评价机制,吸引和留住高层次人才,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人才互补发展。
5.加强合作联动:加强长三角地区各城市间的合作联动,推动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通过加强政府间的沟通协调和合作机制的建立,实现长三角城市群的整体协同发展。
2022年长三角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企业发展报告
2022年长三角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企业发展报告2021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海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不退,国内疫情呈现多点散发,企业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
长三角三省一市百强企业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各省市党委、政府领导下,克服困难,逆势而上,积极推进企业发展,取得了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综合实力继续提高的发展成果。
本报告根据安徽省企业联合会、安徽省企业家联合会、上海市企业联合会、上海市企业家协会、江苏省企业联合会、江苏省企业家协会、浙江省企业联合会和浙江省企业家协会联合发布的2022 长三角企业100强、2022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和2022长三角服务业企业100强(以下分别简称:长三角百强、制造业百强、服务业百强)的经营业绩,对它们的经营运行状况进行描述和分析,以资有关方面参考。
从整体上看,长三角百强主要经营指标同比(本报告同比除特别标明外,均按照各百强企业榜上榜企业的2021年年报记录的2021年和2020年经营数据进行比较)都呈现增长态势。
一、长三角百强主要经营指标继续增长2021年,长三角百强营业收入、净利润、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纳税总额、研发费用和员工人数等企业经营指标保持增长,其中,营业收入、纳税总额、研发费用增速较快,资产有所增长,净利润、员工人数增速较缓(详见表1.0)。
长三角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达到679亿元,比上年的585亿元增加94亿元。
(一)营业收入增长较快经营规模继续扩大长三角百强2021年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189498.3亿元,增加28201.5亿元,增长率17.48%;平均每家企业营业收入规模达到1895.0亿元。
超千亿元级营收企业66家,比上年增加9家。
其中,有6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5000亿元;有60家企业营业收入在1000亿元~5000亿元之间,其余企业营业收入低于1000亿元。
营业收入排名前五名的企业是: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宝武)9722.6亿元、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阿里巴巴)8364.1亿元、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汽集团)7798.5 亿元、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力集团)7323.4亿元、绿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地集团)5442.9亿元。
安徽加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机遇研究
欧盟一体化发展,通过消除贸易壁垒 、统一货币、推动人员自由流动等举 措,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经济融合和 共同发展。
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政策协同是关键
一体化发展需要政府间加强 政策协同,形成合力,共同 推动区域发展。
产业协作是基础
通过产业协作,实现资源共 享、优势互补,提升整个区 域的产业竞争力。
XX
安徽加入长三角更高
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机
遇研究
汇报人:XX
20XX-01-30
REPORTING
目录
• 引言 • 安徽与长三角地区发展现状分析 • 安徽加入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机遇分
析 • 安徽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的挑战及应对策
略 • 国内外类似案例分析及其启示 • 结论与展望
XX
PART 01
应对策略与建议
加强政策对接与协调
安徽应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政策对接和协调,共同制定和实施区 域发展规划和战略。
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安徽应积极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与合作,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
安徽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与长三角其他地区的互联互通, 提高区域交通、水利、能源等保障能力。
产业结构优化
安徽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新兴产业培育力度,形成了一 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创新驱动发展
安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概况
经济增长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 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 强的区域之一,在全国经济中具
PART 03
安徽加入长三角更高质量 一体化发展机遇分析
皖江城市带简介
皖江城市带简介(2009-8-11 作为安徽第一个进入“国字号”的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范围为安徽省长江流域,记者了解到,示范区已经由早期的9 个市扩容了,除了原先涵盖在内的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安庆、池州、巢湖、滁州、宣城九市全境,新增加了六安市金安区、舒城县,共59 个县(市、区),辐射安徽全省。
)成员市:9 个。
由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宣城、池州、滁州9 市组成。
数据:面积5.6 万平方公里,占安徽省的40.3%;人口2120.3万,占全省的32.5%;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2254.5 亿元,占全省的41.9%。
目标:建成临江产业密集带、沿江城镇密集带,到2010 年,沿江城市群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500 元,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5000 元。
开放促开发加速融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最大的特点是与长三角的紧密关系。
“无缝对接长三角”,皖江城市带的人们喜欢这样描绘他们与长三角的关系。
加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安徽省委、省政府确立“东向发展”战略为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的基本战略。
“沿江地区无论从区位、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看,都是东向发展战略的前沿地带和桥头堡,发挥对全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
”安徽省发改委副主任吴劲松表示。
安徽省1990年7月拉开沿江开发开放的序幕,正是在同年4月浦东开放开发的大背景下。
“抓住机遇、开放皖江、强化自身、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带动全省”成为当时安徽省的重大决策。
2006 年8 月,《沿江城市群“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皖江城市带作为“全省对外开发的门户”的战略定位,要求“主动迎接长三角辐射,推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市场体系、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成为率先接轨长三角、接轨国际的开发型经济区域。
”而在皖江示范区规划中,把省会合肥纳入其中,并作为增长极发挥带动作用,是这次规划的一大亮点。
这就突破了2006年中央10 号文件对皖江城市带的范围定义,可称为“新皖江”。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24.02.08
•【字号】皖政秘〔2024〕28号
•【施行日期】2024.02.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安徽省2024年重点项目清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各部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徽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将实施重点项目作为落实重大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加快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要深入开展有效投资专项行动,以先进制造业投资为重点,聚焦基础设施、民生等领域,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带动放大效应,提振民间投资信心。
要进一步优化完善投资“赛马”、省市县三级联动等工作机制,聚焦群众所需、人才所想、企业所急、基层所盼,在审批服务、要素保障、问题协调等方面发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促进全省经济持续稳定向好,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坚实支撑。
安徽省人民政府2024年2月8日。
长三角城市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态势、目标与路径
上 海
1
南 京
3 3 4
无 锡
4 4 3
徐 州
l 7 1 2 1 5
常 州
5 6 9
苏 州
2 2 2
南 通 连 云港 淮 安
9 7 8 1 9 1 8 21 2l 2 0 2 3
盐 城
22 1 9 l 9
长三 角城 市 区域 可 持 续发 展 的态势 、 目标 与路 径
张 锋
20 0 1 0 2)
( 苏省 城 市发 展 研 究 院, 京 江 南
全 员 劳动 生产 率 、 资金 利税 率 等 的可持 续发 展综
一
、
长 三角城 市可持 续发展 的综 合评价
合 评价 体 系结 构框 架 。根据 各项 指标 的含义 , 自
发展。 据 “ 发 中心 ” 交 的 “0 0长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长 提 21
市基 础建设 等多项 指标 。江 苏和整个 长三 角地 区
地 处 沿海 . 口密 度 大且 流 动 人 1 , 均 承 载 人 : 3多 平
发 展 报告 ” 中所 载 “0 9长 江 三角 洲城 市 可 持续 20
的增 长速 度 、 济效 益 的优 劣 、 外 开放程 度 、 经 对 城
的研 究 与编 撰 ,0 8年 1 20 2月 在 江 苏 省 苏 州 市 、
21 0 0年 1月在 上 海 市浦 东 新 区分 别举 办 了首届 和第二 届 长江 三角 洲城 市发 展论 坛 , 力推 动研 努 究 和 促 进 长 三 角城 市 群 的一 体 化 发 展 与 可持 续
进 了江苏 城市 的可持续 发展 。
续 发 展 和科教 兴 国列 为两 大 国家 总体 战 略 , 江苏 把 可 持续 发 展 也 列 进 了全 省 的 五 大 主体 战 略之 中 。 苏省城市 发展研 究 院 已连续 七年对 全省 1 江 3
论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与路径
放程 度 、城 市基 础建 设等 多项 指标 。 江苏和 整 个 长三角
地 区地 处沿 海 ,人 口密度 大 且流动 人 口多 ,平 均 承载量
中图分类号 :C 1. 9 28 文献标识 码:A
设计 了包 括 1 综合 指 标 :可 持 续 发 展 度 ;2 一 级 指 项 项
标 :可持 续 发展 水 平 、 可 持续 发展 能 力 :1 项 二级 指 5 标 :经济 规模 、经济 效益 、人 口素质 、城市 发展 等 :3 5 项三 级指 标 :人均 GDP 、GDP 年均 增长 、工业 全员 劳动
中国名城 I城市战略定位
论长三角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与路径
张锋
摘
要 :在 全 面分析 长 三 角城 市发 展各 项评 价指 标
1 长 三角城 市可持 续发 展 的综合 评价
城 市 可 持 续 发展 定 义 为 “ 一 定 时 空 范 围 内 , 以 在
的基础上 ,明确 了 目前 长三 角城 市群可持续发展 的基本 态 势 ,进一 步提 出长三 角城 市群可持续发展 的 目标 、路径 以
张
锋 ,江 苏省城 市 经济 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会 长 ,江 苏省 城 市发展研 究院院
长 ,长江 三 角洲城 市发展研 究 中心 主任 ,教授 。
2 4
Ci niti CtSag oao h a cnCt 1 i reiLci nA e y y tt c tn
2 0 年 江苏 省 城 市 发展 研 究院 与 中国城 市 经 济 学 06 会 、无 锡 市 人 民政 府 等 联 合 召开 了 “ 0 6中国城 市 可 20 持续 发展— — 目标 ・ 径 ・ 新高 层研 讨 会 ” ,会 上发 途 创 表了 “ 长江 三角 洲城市 可 持续 发展 综合 评价 报 告 ” ,并 通过 了关于 “ 长三 角城 市群 建成 中国城 市可 持续 发展 把 示范 区 ” 的专家 建议 。 随后我 院又 与 中 国城 市 经济 学会 联 建 了 “ 江 三 角 洲城 市 发 展研 究 中 心 ” (以 下简 称 长
2024年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长三角经济区的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态势、消费趋势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可以为企业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2. 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长三角经济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区域之一,拥有较大的市场规模。
截至2019年底,长三角地区的GDP总量达到X万亿元,约占全国的X%。
这个庞大的市场规模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3. 竞争态势在长三角经济区,各个行业竞争激烈。
特别是在制造业、金融业、信息技术等领域,竞争对手众多且实力强大。
企业需要在竞争中寻找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如提升产品质量、创新技术、优化服务等。
4. 消费趋势长三角地区的消费者购买力较强,消费趋势多样化。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品质、环保、健康等方面的要求逐渐提高。
此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快速发展,电子商务也成为消费的重要渠道之一。
5. 市场机会与挑战长三角经济区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市场规模庞大,企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竞争激烈,需要企业在产品、服务、品牌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此外,政策环境、人才培养等也是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6. 市场营销策略针对长三角经济区的市场特点和竞争态势,企业应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
首先,要加强品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对于品质的需求。
其次,要注重创新,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同时,要加强渠道建设,深化线上线下融合,提高消费者的购买便利性和体验感。
最后,要加强品牌建设,塑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价值。
7. 结论长三角经济区市场潜力巨大,但竞争激烈。
企业需要全面了解市场情况,制定科学的市场营销策略,以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同时,政策环境、人才培养等因素也需加以重视。
相信通过深入研究和科学决策,企业能够在长三角经济区市场取得良好的发展。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滁城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滁城城市建设
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公布日期】2024.06.14
•【字号】滁政办电〔2024〕13号
•【施行日期】2024.06.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城市建设
正文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4年滁城城市建设重点项
目建设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
《2024年滁城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研究,并经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
各项目行业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要高度重视2024年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对照《2024年滁城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计划》,根据项目分类,按照先急后缓,稳步推进原则,进一步细化建设内容,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制定实施方案,按规范流程推进项目建设。
项目要素保障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对接、主动服务,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及时解决前期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切实保障重点项目建设按时间节点要求推进落实到位。
市效能办、市政府督查室、市规建管办要加强过程管控,坚持用好重点项目督查督办推进工作机制,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推进工作,及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重点项目高质高效推进。
附件:2024年滁城城市建设重点项目建设计划表
滁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14日。
耕地与基本农田“非粮化”、“非农化”问题研究
We have a priority to put some considerations on the issue of Anhui’s arable land and basic farmland with "non-food" and "non-agricultural"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9.30•【字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三十号•【施行日期】2024.11.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十四届〕第三十号《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已经2024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4年9月30日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决定(2024年9月29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为了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塑造新动能新优势,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作如下决定:一、本决定所称未来产业是指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应当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坚持因地制宜、前瞻布局、创新驱动、应用牵引、分类推进、开放协作。
三、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应当面向全球科技和产业前沿,遵循未来产业发展规律,聚焦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学、先进材料、未来网络与数据空间等重点领域及方向,以及大科学装置催生的新兴产业,结合新技术新趋势进行动态调整、梯次培育。
四、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未来产业发展的领导,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统筹开展技术创新、场景开发、示范推广和规模应用,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营造未来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设区的市、有条件的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地区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情况,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强产业发展的政策引导、要素供给和组织保障。
安徽省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基于长三角三省一市比较的视角
安徽省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提升研究 ——基于长三角三省一市比较的视角发布时间:2021-11-05T03:59:23.759Z 来源:《中国经济评论》2021年第9期作者:岳苗苗[导读] Tim Padmore 和 Henrev Gibson 提出的 GEM 模型能够具体、定量地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王继博在重庆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中,对GEM模型进行改进,扩展了三因素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相对适合来评价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本文将对该模型稍作修改,并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湖南师范大学湖南长沙摘要:安徽省是长三角地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安徽制造业集群在长三角地区处于落后的态势,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差异显著,要尽快补足安徽省竞争力不足的短板,以期提升长三角制造业集群竞争力,并建立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
本文运用改进后的GEM模型对长三角三省一市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安徽制造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提高其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GEM模型;竞争力;制造业集群;比较;安徽省一、改进GEM模型Tim Padmore 和 Henrev Gibson 提出的 GEM 模型能够具体、定量地评价产业集群竞争力,王继博在重庆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中,对GEM模型进行改进,扩展了三因素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相对适合来评价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本文将对该模型稍作修改,并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一)制造业集群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改进的GEM指标评价体系基本框架:从基础、企业、市场三个方面,最终选择出6个大类14个指标构建指标评价体系。
(二)集群竞争力评价步骤改进后的集群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一般步骤分为三步:第一步,无量纲化处理数据采用均值化法对各个指标的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第二步,确定指数权重变异系数法,指标取值差异越大,越难以实现的指标,更能反映被评价单位的差距。
变异系数公式Vi=σi/xi(i=1,2,…n),Vi是第i 项指标的变异系数,σi是第i 项指标的标准差;xi是第i 项指标的平均数。
长三角一体化中沪苏浙对安徽的态度及安徽的战略选择
长三角一体化中沪苏浙对安徽的态度及安徽的战略选择【摘要】长三角一体化对安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沪苏浙对安徽的态度十分关键。
安徽作为长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安徽的现状与挑战需要得到中沪苏浙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安徽也需积极调整战略选择,与周边省份展开合作。
加入长三角一体化将有助于提升安徽的地位和实力,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发展。
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将是关键所在。
通过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安徽将能更好地融入区域发展,实现经济互补和共同繁荣。
这对于长三角地区和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安徽,中沪苏浙,态度,现状,挑战,战略选择,加入,作用,合作关系,经济发展,区域合作,互利共赢,推动进程。
1. 引言1.1 长三角一体化对安徽的重要性长三角一体化是指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浙江和上海三个省市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省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长三角一体化对安徽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长三角一体化可以促进安徽省经济的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经济区域之一,通过与中沪苏浙等发达地区的合作,安徽可以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提升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加强区域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
长三角一体化可以促进地区间资源的有机整合和优化配置,形成更加完善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为安徽省和周边省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空间,实现各方共同发展。
长三角一体化可以推动整个区域的发展进程。
作为长三角地区的一部分,安徽省将更加紧密地融入到长三角经济圈中,进一步提升地区整体发展水平,推动中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增长。
长三角一体化对安徽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更体现在地区间的合作与共赢,以及对整个区域及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推动作用。
2. 正文2.1 中沪苏浙对安徽的态度上海作为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中心,对安徽的态度是积极支持和合作。
安徽今年发展的突出成就
安徽今年发展的突出成就安徽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省份,近年来在经济、科技、教育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介绍安徽今年的发展成就。
一、经济发展方面安徽今年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突破。
首先,安徽的GDP增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7.8%,位居全国前列。
其次,安徽在推动产业升级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特别是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例如,安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
二、科技创新方面安徽今年在科技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安徽加大了对科研机构和高校的支持力度,提升了科研人员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其次,安徽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这些举措为安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三、教育事业方面安徽今年在教育事业方面也取得了突出成就。
首先,安徽加大了对教育投入的力度,提高了教育资源的配置水平。
其次,安徽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此外,安徽还加大了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提高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四、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安徽今年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安徽加大了对污染治理的力度,推动了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
其次,安徽积极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
这些举措有效地保护了安徽的生态环境,提升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安徽今年在经济、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安徽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徽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的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包括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安庆、巢湖、池州、宣城、滁州等九个城市。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针对长三角产业转移的示范型创新区,将建成为长三角的农产品、能源原材料、旅游休闲基地,以及中部地区最重要的现代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马鞍山作为其重要的城市之一,近年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经济社会实现了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全面小康社会进程全面提速。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将给马鞍山带来新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建立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后发地区优化经济结构、壮大优势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契机。
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必将充分利用区位、资源、环境、产业等有利条件,加快推进与发达地区思想观念对接、体制机制对接、发展环境对接和相关产业对接,着力营造综合比较优势,创新思路,积极主动全力做好承接产业转移这篇大文章。
本文将从城市概况、综合经济实力和规模、生产要素、产业结构比较、ZF因素和机会比较、对外开放程度、环境友好程度等方面对皖江城市带九个城市综合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
一、城市概况合肥:位于安徽省中部,巢湖北岸,现辖3县4区。
合肥现已形成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新材料、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八大重点产业。
马鞍山: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安徽省东部,具有临江近海、紧靠长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是安徽的“东大门”,皖江第一站,现辖三区一县。
近年来,马鞍山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自主创新和东向发展战略,已形成以钢铁工业为主体,汽车、化工、机械、电子等多门类的工业发展体系,是泛长三角城市群中重要的现代加工制造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和休闲旅游基地。
芜湖:位于安徽省东南部,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现辖3县4区。
近年来,芜湖形成了材料、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三大支柱产业,纺织服装、金属压延、船舶制造等产业发展迅速。
“长三角一体化”栏目征稿启事
“长三角一体化”栏目征稿启事
《华东经济管理》编辑部
【期刊名称】《华东经济管理》
【年(卷),期】2024(38)1
【摘要】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
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推
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增强长三角地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集聚度、区
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对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意义重大。
基于此,本刊针对“长三角一体化”特色栏目进行征稿。
现将征稿有关事项公布如下,诚挚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青年才俊踊跃投稿!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华东经济管理》编辑部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
【相关文献】
1.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
2.习近平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
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抓好重点工作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3.“长
三角一体化”栏目征稿启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九市上榜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榜单
2013-02-01 来源:市场星报
昨日,2012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暨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榜单出炉,在综合竞争力榜单中,排名前25位的,除上海外均为苏浙两省的城市,我省城市无一上榜。
不过我省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在可持续发展竞争力榜单中,我省合肥、芜湖等9市上榜。
其中合肥位列第7位,紧跟宁波市,排在镇江、温州、常州等市之前。
合肥前进一位列第7
长三角城市群是中国最大,也是区域总产值最高的城市群体。
这个城市群内的城市表现如何?昨日,2012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榜单出炉。
合肥在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榜单上排名第7位,较2011年有1个位次的进步。
2010年3月,经长三角经济协调会城市群一致审定通过,我省的合肥、马鞍山两座城市正式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成员。
而此次榜单覆盖了我省合肥、芜湖、铜陵、滁州、池州、宣城、马鞍山、六安、安庆等全部涉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9座城市。
从可持续发展这一榜单看,我省的合肥市位列第7,与舟山市并列,较2011年前进1名。
而芜湖市保持了第15名的位次并与铜陵并列。
另外,滁州市位列第21,池州与六安市并列第25,
马鞍山市位列第28,安庆排名第33位,宣城紧追其后排在第34位。
说明我省入榜城市在总体的发展潜力上还是具有较大优势。
分享区域协作红利
“与富人为邻,好处肯定很多。
”本省经济专家介绍,此番2012长三角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榜单发布的同时,也召开了对话会,议题就是“区域一体化的新红利”。
而皖江城市带内的各个城市都将分享这一红利。
实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红利”已被世界诸多城市群发展实践所证,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强有力的新动力源。
目前长三角已有20多座中心城市、50多座中等城市、1400个小城镇都纳入了“2小时都市圈”,这是世界少有的规模庞大的城市群,加强城市间经济合作,势能巨大,前景看好。
有分析认为,将皖江城市带涉及的9个安徽城市纳入榜单进行评估,也说明长三角原有城市对皖江城市带的前景看好。
同时,我省早已提出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分工与合作。
在选取产业承接点上,要盯紧长三角地区。
“皖江与长三角地缘相近,文脉相通,经济互补,参与长三角的分工是最便利的。
”这位专家告诉记者,浙资在皖投资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就说明这一点。
而未来,皖江地区会最先享受到来自长三角区域协作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