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的传承与创新——以中国民居艺术赏析课程建设为例

合集下载

民间美术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民间美术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实践研究

教学心得ART EDUCATION RESEARCH新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使学生形成健康、完善的人格。

民间美术是我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满足公共艺术教育的要求。

将民间美术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仅能够促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还能传承和发展民间美术。

一、民间美术与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关系民间美术是在民间流传的美术,是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间美术是普通民众所创造的,其目的是美化环境、丰富民俗活动。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民间美术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美术形式的灵感源泉。

民间美术是具有一定的自发性、普遍性、审美性和实用性的艺术形式。

以往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中,教学内容主要是西方的艺术文化,忽视了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文化。

在公共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上,更加重视对西方艺术的学习,导致学生对于民间艺术没有形成正确的认识。

将传统民间美术引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能够使学生对民间美术形成正确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有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并且充分运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使民间美术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紧密结合。

在进行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我国的民间美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将民间美术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措施1.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需要具备完善的教学体系。

将民间美术引入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做的面子工程,教师需要转变教育观念,构建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体系。

完善的教学体系能够有效提升公共艺术教育的水平,从而促进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

高校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样才能建立具有鲜明特点且完整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高校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该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引入的民间美术也应该是当地最有代表性的,这样才能对教学范围进行重点划分,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特色和灵活性。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教学设计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郑州市第一二四中学王超伟一、目标设置依据1、基于对课程标准的分析和解读《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一课,让学生了解传统民居是中国建筑的一个独特代表,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它承载了更多与平常百姓相关的信息。

2、基于教材的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主要知识点包括:认识到民居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几种不同地域、民族的民居建筑特色,尤其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和皖南民居。

3、基于学情的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通过地理课的学习,掌握了中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学生对不同区域下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人文景观的多样变化,储备了充分的理论知识。

学生具备很强的团队合作意识。

学生对民间文化探究非常热情。

二、学习目标1、知道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念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特点,能够从结构、布局、功能和文化等方面对民居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表达自己的感受。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北京四合院、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和皖南民居的分布特点、典型特征和艺术美感。

3、通过迁移学习,学生知道家乡民宅之美,激发热爱家乡民宅和民族文化的热情。

三、学习重点和难点1、学习重点:了解传统民居的布局、结构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

2、学习难点:了解民居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同学们,大家知道吗?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有56个民族的居民,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有山川、河流、草原、沙漠,从北方地区到南方地区,从西北地区到青藏地区,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传统民居。

老师在黑板上边画边提问: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引出课题:《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二)自主学习同学们,在等级森严的北方地区、人们建格局规范的四合院住宅。

传统民居解读及其传承意义探析论文

传统民居解读及其传承意义探析论文

传统民居解读及其传承意义探析论文论文关键词:传统民居;闽南民居;传承意义;现代设计论文摘要:中国传统民居是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生活中提炼创造的,在此过程中,结合不同地区的传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出了无数优秀的民居。

如何传承这些民居建筑中的优秀文化,在现代环境设计中更好地服务于当今,是设计师应注重研究的领域和课题。

本文以闽南民居的研究为着眼点,阐述学习传承传统民居的意义。

1、引言在当今国际、文化日趋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建筑、景观、室内设计亦越来越呈现出一种趋同化的趋势。

如何在规划中更好地保护与传承本土传统民居优秀的特色,并结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设计体现出具有本地特色的城市景观显得特别重要。

做为一个环境艺术的学习和研究者,在本土传统民居面对现代化的冲击显得日渐式微而感到遗憾的同时,深感有责任就此课题进行探讨。

闽南红砖传统民居的解读单德启在他的《人与环境一一中国传统民居聚落基本理论与实践的探索》一文中,用英文中的“本土的”(vernacular),“传统住宅”(traditional rcsidcnce),“没有建筑师的建筑”(archetecture without archtect),对“传统乡土民居”的含义进行l}释。

n]现仅以笔者当下生于斯长于斯的闽南民居为例,就其内部空间形态、外观特征、色彩特征、装饰符号、文化特点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探讨其对于今天的环境艺术设计工作的重要性。

[z]闽南红砖民居通常指的是用本地特制的红砖结合本地石材和工艺、融合了中原文化及闽南海洋文化的精神而建造的大膺a "詹”是闽南方言,就是通常所说的“房屋”。

1.1闽南红砖民居的空间构成形式闽南红砖民居一般为单层,其布局以中轴线分布;呈“向心围合式“;左右对称排列;多层次进深。

正中间有天井,中设厅堂,一般摆放祖宗神位,前设石煌,两边为厢房,左为大。

在闽南方言里,几进一般也称作“几落”,如“三落大膺”的说法,指的即是三进的大詹。

2024年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优质课走近传统民居教学设计(优秀5篇)

2024年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优质课走近传统民居教学设计(优秀5篇)

2024年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优质课走近传统民居教学设计(优秀5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优质课走近传统民居教学设计篇一1.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了解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

2.体会课文的说明方法和语言表达特点。

3.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探究兴趣。

1.有感情阅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色,并能较准确地加以表达。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做民居资料的收集。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导语: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我国民居的独特魅力。

2.齐读课题。

3.课文由几篇短文组成?分别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民居?4.朗读课前导读,明确本课学习的重点和学习方向。

二、学习第一篇短文《客家民居》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点?2.学生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教师做适当引导。

以学定教。

从地理位置、独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结构和文化特征五个方面对客家民居的特点加以分析、理解。

(表格、重点句子见后)重点语句:a. 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作者用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圆形围屋外观和整体布局的特点,让读者感到它的壮观。

b. 客家先民崇尚圆形,认为圆是吉祥、幸福、安宁的象征。

土楼围成圆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与卦之间设有防火墙,整齐划一。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义的符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

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体现了客家先祖崇尚圆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宁的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

表格:位置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独特的作用防备盗匪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特殊的材料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做黏合剂,以竹片、木条做筋骨奇特的结构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见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三、学习第二篇短文《傣家竹楼》1.过渡语:我们去云南看看清秀的傣家竹楼。

中国公共艺术案例

中国公共艺术案例

中国公共艺术案例中国公共艺术是一种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载体,面向公众进行创作和展示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可以创造出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作品,因而其发展前景广阔。

公共艺术的实践案例是丰富多彩的,下面我们就分步骤阐述几个典型案例,希望能够为读者介绍中国公共艺术的魅力和发展方向。

第一步:长城画廊长城画廊是国内非常有名的公共艺术作品之一,它位于北京市的长城脚下,是由建筑师王澍和艺术家阿尔维斯创作的。

这个画廊被设计成分别悬挂在长城两端的两个玻璃墙体,内部是一条长长的过道,类似于一个巨大的管道。

玻璃墙体反射出周围的景色,形成一幅惟妙惟肖的立体画卷,使得画廊与周边景色融为一体,成为当地备受瞩目的旅游景点。

第二步:“红山书院”雕塑“红山书院”雕塑是中国公共艺术作品另一个经典的案例,它是由文化学者顾颉创作的。

据说,顾颉的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红楼梦》,他将“红山书院”雕塑的主题设定为“承接历史,传承文化”。

这个雕塑是一个巨大的开放书库,它被放置在了合肥市的一个文化广场上,与周边的建筑物协调一致,成为当地市民闲暇时候的集会点和学习场所。

第三步:杭州西湖公园杭州西湖公园是中国一座非常出名的公共艺术景点,这个公园由英国建筑师伦敦Gillespies 公司设计,是一处巨型公共艺术园林。

公园内的每一处景点都是经过细心设计的,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同时也打入了现代艺术元素,形成和谐的整体。

杭州西湖公园不仅是一处休闲场所,更是一个公共服务中心,它不断创新发展,不断推陈出新,成为了中国公共艺术领域的一座瑰宝。

总结一下,中国公共艺术的案例涉及历史遗迹、城市广场、公园等多种场所,作品类型也非常多样,有雕塑、绘画、园林等。

完美的作品呈现了艺术与公共空间的融合,让人们在欣赏美的同时,更能理解和体验公共空间所带来的人文价值。

未来,中国公共艺术将在全国各地扎根生存,推陈出新,绽放更为夺目的光彩!。

课后服务艺术课程教案1-5(中国传统民居赏析)

课后服务艺术课程教案1-5(中国传统民居赏析)
展示图片《黄金万两》、《倒有有》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进行相关讲解。
总结:对钱财名利的向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直接表达,图为木画作者根据传统民间图案所绘制的春节装饰,黄金万两是将四个字合拼成了一个字。
倒有有,本画作者根据传统民间图案绘制的春节装饰倒有有,这个图案有两个有字组成,无论反正都是两个有字,表达了人们追求拥有富有的美好愿望。
展示图片:《岭南灰塑》《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进行相关讲解。
总结:明清时期,祠堂、寺观和豪门大宅建筑盛行用灰塑做装饰。灰塑有一整套独特的工艺技法,具有耐酸、耐碱、耐温的优点,非常适合广州一带的湿热气候条件。
5.陶塑:陶塑是用陶土塑成所需要造型烧制而成的建筑装饰构件,陶塑材料分为素色和彩釉两类。素色,也就是原色,烧制釉陶是在土胚烧制前先挂上一层釉彩,釉色泽鲜艳,十分漂亮。
门钹,因为其形状类似于民间乐器中的钹而得名,门钹是用金属制成平面为圆形或六边形,中间凸起,如倒扣着的碗状圆钮,圆扭上挂圆环或金属片,以便扣门时敲击大门。
3.砖雕:最初是模仿石雕形式而出现的,后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与木雕相比,它更易保存,使用寿命较长。与石雕相比,砖材质地松软,雕刻方便,制作灵活。因此,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建筑中,砖雕使用的部位包括影壁,墙饰,墙头,门楼,匾额,脊饰,瓦当等。
2.石雕:建筑石雕装饰在传统民居中也得以普及,最初多为仿木结构,后来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石雕工艺,主要用在民居建筑的局部和构建上,如门楣,抱鼓石,台基,石柱等。
展示图片:《门枕石》、《门钹》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进行相关讲解。
总结:门枕石,又叫门墩,是门栏外侧安装及稳固门扉转轴的一个功能构建,很多门枕石被雕成圆鼓的形状,雕饰精美。
展示图片:《泉州陶塑》《在观看图片的同时,进行相关讲解。

中国语境下艺术乡建中的公共艺术设计策略探索

中国语境下艺术乡建中的公共艺术设计策略探索

111学研探索摘要: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一直是以类城市化的模式在发展,导致乡村士绅化、价值趋利化的问题。

为了改善乡村公共空间环境、修复传统文化失语、打破原住民文化身份困境、解决社区关系淡漠等问题,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实现乡村地区人、产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采用调研法、直接观察法和文献研究法相结合的方式展开,选取浙北地区艺术介入程度较高的乡村公共空间进行实地调研,找出国内艺术介入乡村公共空间普遍性的问题。

提出利用旧事物创造新价值、增加公共艺术设施的灵活性、创新应用传统材料和工艺、用产业特色打造主题景观、利用低技化的新技术的设计策略和方法,形成一般性研究成果。

该方法为今后公共艺术在乡村空间设计层面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中国语境 艺术乡建 公共空间 公共艺术 设计策略中图分类号:TU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1)03-0111-03Abstract:In recent years ,China's rur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developing in the mode of quasi-urbanization ,which leads to the problems of rural gentrification andvalue tre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rural public space ,repair the aphasia of traditional culture ,break the dilemma of indigenous cultural identity ,solve the indifferent community relations and other problem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eople ,industry and environment in rural areas.This paper adopts the method of investigation ,direct observation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o conduct field research on rural public space with a high degree of artistic involvement in northern Zhejiang region ,and summarizes the universal problems of domestic artistic involvement in rural public space.The design strategies and methods of using old things to create new values ,increasing the flexibility of public art facilities ,innovating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materials and techniques ,creating themed landscapes with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and using new low-tech technologies are proposed to form general research results.This metho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future public art design in rural space.Keywords:The strategy of public Art design for building Public space Chinese context Art town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高瑞鑫 张希晨引言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一直是以类城市化的模式在发展,导致乡村士绅化、价值趋利化的问题,乡村建设集中在生态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业化、标准化的建设模式导致乡村风貌的丧失。

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 公共艺术类一等奖作品:中国传统建筑说课

全国创新杯说课大赛 公共艺术类一等奖作品:中国传统建筑说课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关键
重点 难点
学会从结构、 装饰、布局三 方面欣赏中国 传统建筑的美
与岗位 应用对接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游 图 片 戏 赏 法 析 法
启 发 引 导 法
教 法
学 法
小 组 讨 论 法
观 察 法
课 前 准 备
团队 组建
分为四组,每组准备一份导游词
网络 搜集 搜集“中国最美传统建筑”图片,小组汇总
激趣 认知
宫 殿 拓展 建 筑 民 居 建 筑 防 御 建 筑 园 林 建 筑
上 课 过 程
课堂教学
寺 庙 建 筑 礼 制 建 筑
桥 塔 建 筑
升华
凝固的音乐
——中国传统建筑
认知
上 课 过 程
再赏整体 . 明 布局 细赏局部 . 辨 装饰
初赏整体 . 探 结构
凝固的音乐
——中国传统建筑
教学设计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结 构 装 饰
传统 建筑
第 三 单 元 第 三 节
公 共 艺 术 美 术 篇
布 局
过渡页
(设计好之后可以删掉这个文本框哦)
传统 建筑
美缺 的乏 认对 识传 统 建 筑
传能 统简 建单 筑介 绍 中 国
旅 游 专 业 二 年 级
认知
上 课 过 程
认知
上 课 过 程

木结 构
认知
园林建筑
宫殿建筑
上 课 过 程
富贵、吉祥 宁静、含蓄
认知
上 课 过 程
细节 装饰
认知
上 课 过 程
认知 对称式布局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通用5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通用5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通用5篇)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学设计篇1教材简析中国民居具有古老而独特的魅力,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地方民居的说明文,介绍了特色鲜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

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生动形象,这是课文两篇短文在表达上的共同特点。

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加以说明,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均较强。

设计意图本文是一篇说明文,《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高段阅读目标部分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了解文章基本的说明方法”,六年级的学生也具备了较高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重点是要引导学生把近六年学习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读和悟中。

根据余映潮板块式教学思路,把教学设计成三个板块:初读,了解课文内容——再读,体会民居特点——研读,领悟说明方法。

学习目标1、读读记记“和睦、酷热、蜂拥而至”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体会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课文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4、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前准备1、关于土楼和竹楼的图片2、一组中国民居邮票图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3分钟)1、出示民居邮票一组,说说你认识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绍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现的类型,是中国建筑史上对民间居住建筑物的习惯称呼,作为住房的民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

我国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在适应与改造大自然的漫长岁月中创造出来的。

由于我国幅员广阔,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不同,56个民族风格与传统各异,生产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万别,使我国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创造性。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两个。

中国民居文化的文化传承

中国民居文化的文化传承

中国民居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特色。

文化传承涉及到建筑、室内布局、装饰、风水、家居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中国民居文化的文化传承方面的一些主要特点:
1. 传统建筑形式:中国传统的民居建筑包括四合院、吊脚楼、土楼等不同风格,这些建筑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理念、结构工艺和审美观念。

保留和传承这些建筑形式有助于传统文化的延续。

2. 木雕、砖雕工艺:传统的民居常常采用精湛的木雕、砖雕工艺,用以装饰房屋的梁柱、门窗等部分。

这些工艺代表了古代艺术的高水平,对后代的艺术传承有着重要意义。

3. 风水理念:中国传统的风水观念影响了建筑的选址、布局和设计。

这些理念强调自然与人的和谐共生,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方位选择来追求吉祥和平安。

4. 传统家居文化:家庭礼仪、家训、节庆习俗等传统家居文化是中国传统家庭生活的一部分,通过代代相传,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例如,过年时的家庭团聚、中秋时的赏月习俗等。

5. 传统工艺技艺:民居的建筑和装饰往往涉及到多种传统工艺技艺,如木工、砖雕、陶艺等。

这些工艺通过师徒传承和家族传统得以保存,保留了古代技艺的精华。

6. 文学艺术体现:中国古代文人往往在自己的民居中布置了文学艺术的作品,如诗词、书法、绘画等,通过这些艺术作品体现了主人的修养和文学审美。

为了促进中国民居文化的传承,一些地方性的文化保护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得以开展,力图通过保护传统手工艺、建筑文化、家庭传统习俗等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当代得以传承和发展。

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

传统四合院院落空间的继承与创新

创新空间功能与布局
功能更新与多元化
室内外空间的融合
根据现代生活需求,对四合院进行功 能更新,如设置开放式厨房、书房、 茶室等,实现空间功能的多元化。
通过引入庭院、天井等室外空间元素, 实现室内外空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 增强空间的层次感和通透性。
空间布局的灵活性
打破传统四合院的固定空间布局,根 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调整,提高空间 利用率和居住舒适度。
空间功能多样化
当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要求四合院院落空间在功能上更加灵活多变,以适应不同使用场景的需求 。
生活方式转变对院落空间的影响
休闲方式的改变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休闲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四合 院院落空间作为传统的休闲场所,需要适应现代人的休闲 需求,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休闲环境。
工作方式的变革
02
与价值
空间布局与特点
01 封闭性
四合院院落空间四周由房屋围合,形成封闭的空 间,体现了内向性和私密性。
02 层次性
院落空间通过前院、中院、后院的布局,形成丰 富的空间层次和序列感。
03 对称性
四合院在布局上讲究对称,以中轴线为中心,左 右两侧建筑和院落空间对称分布。
文化内涵与价值
01 家庭观念
失败案例剖析与教训
案例二
某历史文化街区改造
背景
某历史文化街区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
问题
改造过程中破坏了原有院落肌理和建筑风貌,导致历史文化遗产受到 严重损害。
教训
在改造历史文化街区时,应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尊重原有院落肌理 和建筑风貌,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建设。
案例比较与综合分析
文化传承与创新
在保留传统四合院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将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通过现代设计手法和材料运用,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四合院。

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建筑和艺术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间蕴涵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也是无可比拟的。

中国的建筑和艺术,古老而又现代,传承而又创新。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

古代建筑的传承与创新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自从汉代开始,中国传统建筑基本形态已得到确立:庭院式建筑,四合院为代表。

在此基础上,我国建筑在不断的传承和创新中逐渐演变出了各种经典的建筑形式,如古建筑、园林建筑、宫殿建筑等等。

然而,在传承中我们不能止步不前,在不断探索和尝试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如今,许多新建的高档别墅和公共建筑都采用传统建筑的风格,但同时注入了现代元素,使其更符合当代人的生活需求,且保留了传统建筑的传统美感。

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中国艺术源远流长,传承着无数古人留下的艺术遗产,独具特色。

而在传承中,艺术也在不断创新。

中国画、书法、中医等都是中国艺术瑰宝,数千年的历史沉淀即是推崇传统,但传承中的创新也无处不在。

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传统艺术形态依旧被保留和传承,但在表现形式、题材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发展,兼顾了传统美学和现代审美。

例如,笔者曾经关注到的一位书法家以传统篆书和行书的基础上进行了跨界创新,将地理图谱和国画结合书法创作,在其作品中展现出了传统文化与科技的完美融合。

为什么要传承与创新传承,是一种历史的承载;创新,是未来的开拓。

传承让我们能够了解历史,了解我们的一切文化根源;而创新则使我们能够洞察未来,引领文化发展步伐。

仅有传承,我们的文化会在时间的航道上变得愈加陈旧和僵化,而仅有创新,文化价值则很容易被忽视和遗忘。

因此,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双重动力,它们在共同推动着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总结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是一部千古传奇。

在古老的传统中,我们不断探索创新和发展,成就了无数灿烂的艺术瑰宝;同时,我们也在传承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努力守护和传承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

传统民居课程总结

传统民居课程总结

传统民居课程总结引言传统民居课程是一门专注于研究传统建筑和民居文化的课程。

通过学习传统民居课程,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传统建筑的历史、设计原理、文化内涵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本文对传统民居课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旨在归纳相关内容,并对课程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一、传统民居的历史背景传统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其建筑风格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地文化、传统价值观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并了解了它们的发展历程。

例如,我国古代民居通常采用木材结构和传统工艺,并以“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为指导。

二、传统民居的设计原理在这一部分,我们学习了传统民居的设计原理和建筑要素。

传统民居的设计原理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追求与宇宙的和谐。

我们学习了传统民居建筑的几何设计、风水理论和装饰元素等。

同时,我们还探讨了传统民居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空间布局方面的特点。

三、传统民居的文化内涵传统民居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这一部分,我们深入探讨了传统民居背后的文化意义。

我们学习了传统民居的宗教、哲学和美学意涵,以及与传统节日、家族习俗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紧密联系。

通过了解这些文化内涵,我们对传统建筑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四、传统民居与现代社会的启示在这一部分,我们讨论了传统民居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价值。

传统民居以其注重自然、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特点,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学习了传统民居对于现代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借鉴作用,并探讨了如何将传统民居的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中。

五、课程学习效果评价在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深入学习了传统民居的历史、设计原理和文化内涵。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们对传统民居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提升了对传统建筑文化的认知。

同时,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我们也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总而言之,这门课程对于我们的专业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教育》中班美术欣赏教案:中国古民居建筑欣赏

《幼儿教育》中班美术欣赏教案:中国古民居建筑欣赏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
建筑是指固定地理位置上造就的生活环境的艺术,它与绘画,雕塑被称为三大空间艺术,它的形式美感,使人产生审美愉悦,造成一定的情绪氛围,可以陶冶人的品格,它具有“坚固、实用,美观”等特点。我国的民间建筑丰富多样,其造型功能也各不相同,由于生活习俗不同,民居住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有所不同,各俱特色,因此,我觉得引导幼儿有系统地感受这种艺术形式,有利于增长幼儿的见识和审美情趣,于是,我决定通过引导幼儿欣赏我国几种典型的民居形式,感受不同建筑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了解丰富多彩的风俗习惯,体验立体造型的美感。
2、这土楼里到底住着什么人呢?
三、引导幼儿观察欣赏土楼的建筑结构,
1、“住在这座土楼里的人,他们是从哪里进到里面去的?”(门)“门在哪里呢?”
2、出示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土楼的门:“这么大的一座土楼只有一个门,为什么只建一个门呢?”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想法。
3、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土楼的窗户,土楼的窗户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窗户有什么不同?(窗户开得很高很高)为什么把窗户开得这么高?(防御敌人)我们进去看看。
3、由于土楼所涉及的内容较多,难于在一个活动中欣赏完,如果把欣赏土楼的彩绘安排在另一个活动也许会更从容些。
4、幼儿的创作表现环节,目的是引导幼儿运用浮雕制作技巧来装饰土楼的外墙,但幼儿的能力水平有限,难于完成这种迁移,再幼儿之间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愿也没有当初想象的水平,所以出现幼儿各做各的,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幼儿动手制作。
六、活动延申: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土楼组合起来,大家一起欣赏作品。
活动反思:
1、活动开始,我先让幼儿观看高楼大厦、别墅、小平房等三种代表性的建筑,让幼儿领会建筑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建筑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接着出示土楼这一典型的建筑,幼儿倍感新鲜,在视觉感受上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幼儿的思维有了连续和过渡,有利于后面的欣赏活动。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美术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美术教案

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美术教案一、传统民居的概述1.1 什么是传统民居1.2 传统民居的分类1.3 传统民居的特点二、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2.1 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的融合2.2 传统民居的布局和空间设计2.3 传统民居的建筑材料和结构形式2.4 传统民居的装饰和细节处理三、传统民居的艺术价值3.1 传统民居的历史和文化价值3.2 传统民居的审美价值3.3 传统民居的生态价值3.4 传统民居对现代建筑的启示四、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4.1 传统民居的风格与绘画技法的结合4.2 传统民居的色彩与绘画表现的关系4.3 传统民居的装饰元素在手工制作中的运用4.4 传统民居的线条与结构在立体造型中的应用五、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体现的案例分析5.1 北京胡同与四合院5.2 湖南土楼5.3 四川木构建筑5.4 福建厦门民居六、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的保护与传承6.1 传统民居的保护意义和现状6.2 传统民居的保护方法和策略6.3 传统民居的传承与创新七、结语以上是对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的探讨和教案的详细梳理,通过深入了解传统民居的概念、特点、布局、装饰等方面,可以更好地将传统民居的艺术元素应用到美术教育中。

传统民居不仅具有美丽的建筑形式和装饰细节,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审美价值,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绘画技法、手工制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

同时,传统民居的保护与传承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通过学习和传播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我们可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传统民居解读及其传承意义探析论文

传统民居解读及其传承意义探析论文

传统民居解读及其传承意义探析论文摘要: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通过对传统民居的解读,探讨其传承意义,以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建筑文化。

关键词:传统民居,解读,传承意义,建筑文化引言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风格、结构特点和装饰艺术都反映了当地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传统民居正面临着被破坏和遗忘的危险。

因此,对传统民居进行解读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一、传统民居的解读1.建筑风格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多样,有北方的四合院、南方的水乡民居等。

这些建筑风格既与当地的气候和环境相适应,又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

例如,南方的水乡民居多采用木结构、瓦顶和流水窗,以及与江南水乡相结合的庭院和水井。

而北方的四合院则倾向于砖木结构、四合院和封闭的院落等。

2.结构特点传统民居的结构特点主要包括“四合”、“亭台楼阁”和“天井”等。

其中,“四合”是指四面围合的院落,将家庭成员凝聚在一起,具有亲和力和集中性;“亭台楼阁”是指民居中的重要构件,用于遮阴、积水和休息等;“天井”是指庭院中的开放场所,可以引入光线和风景,使室内与室外相连。

3.装饰艺术传统民居的装饰艺术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木雕、砖雕、窗棂雕刻等都是传统民居装饰的重要内容。

这些装饰元素不仅富有艺术性,也反映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审美观念。

二、传统民居的传承意义1.历史文化传承传统民居是中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重要遗产,渗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传承传统民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观念,促进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

2.地域文化保护传统民居是当地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地域的历史和人文风貌。

传承传统民居可以促进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播,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价值观。

3.文化创意产业传统民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旅游价值,可以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资源。

通过对传统民居的保护和利用,可以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景区和文化街区,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建筑设计教案二: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之美

建筑设计教案二: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之美

建筑设计教案二: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之美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设计教学中,探究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之美,有助于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设计水平。

本教案将结合理论和实践,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建筑的艺术表现与意义、中国传统建筑的实践探究。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悠久,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房基、竹木结构屋顶,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风格。

在中国古代社会,建筑不仅是人们的居所,还是宗教、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重要场所。

因此,传统建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之一。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下,中国传统建筑形成了不同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在南方地区,由于气候湿热,建筑多采用木结构和挂脚砖等材料,形成了具有江南特色的建筑风格;而在北方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建筑多采用砖石和土木结构,形成了具有北方特色的建筑风格。

同时,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建筑的形式、布局、风格等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哲学、宗教、艺术等方面的特点。

中国传统建筑注重结构与装饰相统一。

传统建筑强调“梁柱之间空间有序”,建筑结构十分严谨,几乎所有的建筑构件都有固定的名称和用途。

同时,在建筑装饰上,中国传统建筑注重质感、形式和色彩的统一,不同的装饰元素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例如,在神话传说中,飞檐翘角可以驱除魔鬼、瑞兽饰物可以保佑家宅平安、画龙点睛可以凸显建筑形态等等。

中国传统建筑具有深刻的哲学意义。

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和施工,往往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建筑被视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存在。

建筑中的门窗、柱子、梁和瓦当等构件,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具有精神内涵的象征。

传统建筑的设计和修建过程,往往受到宗教信仰和人文精神的影响,充满了意义和价值。

传承与创新古代建筑设计借鉴

传承与创新古代建筑设计借鉴

传承与创新古代建筑设计借鉴古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智慧。

在当今社会,传承和创新已成为古代建筑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话题。

借鉴古代建筑设计,不仅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还可以赋予现代建筑新的灵感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传承与创新在古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其对现代建筑的启示。

传承古代建筑设计的精华古代建筑设计源远流长,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建筑技艺。

在中国,古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工艺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传统斗拱、雕梁画栋、红墙黛瓦,这些古代建筑的元素无不展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独特魅力。

传承古代建筑设计的精华,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统的珍视。

创新古代建筑设计的思路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古代建筑设计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如何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前提下赋予其现代内涵,是当今设计师们探讨的课题。

通过材料、结构、功能等方面的创新,可以使古代建筑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融入当代艺术理念和科技手段,也是实现古代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途径。

古代建筑设计借鉴与现代建筑实践古代建筑设计借鉴不仅可以激发设计灵感,还可以为现代建筑实践提供宝贵参考。

从材料选用到空间布局,从构造手法到装饰方式,古代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设计智慧。

将这些智慧运用到现代建筑实践中,不仅可以丰富建筑形式,还可以提升建筑品质。

同时,在实际项目中,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建筑作品也是当前设计师们追求的目标。

结语传承与创新是古代建筑设计中永恒的话题,在这其中既有对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有对未来发展的规划。

通过借鉴古代建筑设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珍视传统文化;通过创新古代建筑元素,我们可以赋予现代建筑更多生机和活力。

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实践,在古与今之间找到平衡点,让古老的建筑艺术继续辉煌,为未来的城市空间注入更多美好与可能。

艺术介入乡村以公共艺术的力量建设乡村公共社会

艺术介入乡村以公共艺术的力量建设乡村公共社会

艺术介入乡村以公共艺术的力量建设乡村公共社会以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议题在近年来不断引起关注。

上月底我在深圳圈子艺术中心策划的“乡村影像:从‘观看’到‘行动’——渠岩作品展”以“观看”与“行动”为核心理念和展览框架,参加研讨会的艺术家、农村问题研究专家、艺术批评家、建筑专家和文化学者围绕着“艺术与乡建”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渠岩的许村国际艺术公社我拟定的研讨会主题为:一、如何认识中国当代乡村建设的现状与困惑?二、如何看待乡村建设中的“主体的自觉”与精神信仰问题?三、当代艺术应如何介入乡村建设行动?四、如何具体评价“许村实践”?在讨论中发现在几个议题上产生比较激烈的碰撞:第一,究竟是从总体的乡村社会改造观念和生产的结构性改造,还是从艺术家的个体实践行为与坚持来把握“艺术乡建”的根本?这问题其实并不矛盾,不同的职业身份和角度的介入都是有意义的,至于孰轻孰重,这是另外的问题。

第二,我们究竟应该更多地倾向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还是从文化、信仰回归的角度看待乡建问题。

第三,更为重要的就是,在一个多元化、现代化的全球村的时代中,究竟有没有可能真的回到我们要建设的那种理想的、符合传统审美伦理道德的乡村?后两个问题涉及对于乡村传统的价值判断及其在未来生活中的意义。

许村艺术公社内庭院应该说,无论是从现实观察还是理论研究的角度来看,艺术与乡村建设的议题从一个角度折射出中国乡村问题背后的普遍性焦虑。

造成中国乡村困境的主要因素都是全局性和结构性的,涉及一系列的制度(土地、物权、户籍身份、国民福利待遇等等)、自然环境变异、生产手段、国民素质等因素。

以艺术介入乡建,无疑只是一种较为独特的角度和有限的手段,问题就是如何在这种有限性中激发最大的能量和有效的建设性。

石节子美术馆交流展把今天的艺术乡建置放于中国近代以来的乡村改造与建设的历史大背景中考量,可以在性质的区分、资源的启发与借鉴以及对根本性问题的探索等方面获益。

萧公权先生在半个多世纪前的研究指出,清代的乡村控制体系既依赖于乡村绅士作为帝国的代理人,同时试图通过强制性的伦理教化制度(如顺治帝创始的“乡约宣讲”制度)实现对乡村的思想文化控制;但是他认为这套体系完全失败了,只留下空洞的形式和思想的真空地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常州工学院
摘要 : 本 文 围绕公 共 艺 术课 程教 学改革 , 针 对 大 学生传 统 文化 认 识上 的 缺 失 , 提 出打破 专 业 门户观 念 , 降低 学科 “ 门槛 ” , 开发具有传统文化特 色的公共艺术课程 , 对中国民居艺术 赏析课程的教学重新做 出科学的、 合理的界定 , 以培养大学生学习 传 统 文化 的兴 趣 为 契机 , 扩展 并 深化 艺术素 质教 育教 学的 内涵 , 提 倡 艺术 素质教 育必 须重 文化 、 重 传统 、 重 艺术 创新 。
动性。
业 。对 于高校 老师来 说 ,完 成2 个学 分3 0 + 学时左 右 的教学 工作量 , 也就是每周3 学时的教学任务, 3 堂课准备充分的话 可 以洋 洋洒 洒 、 毫 无 咯噔地 一气 呵 成 , 从 美术 名作 欣 赏到 音 乐作 品内涵剖析 , 能使每 堂课 的 内容 都非 常充实 。对于 大学 生来说 , 似乎从小学到高中就没有少受过诸如《 美术鉴赏》 和 《 音乐 鉴赏 》 此类 的艺 术熏 陶 , 选课 学生 往往 选 了这 些课 程 , 提供 的众 多模 型 和方法 , 结合 教 学案 例完 成交 通 分配 、 路径 选择 、 物 流规 划 、 公 交规 划 等 实 际应 用 过程 教 学 训 练 , 让 学 生掌握 利用 软件进 行交通 规划基 本方 法 。 软 件应 用实 习采用 案例 教学 启 发式 教学 方法 ,充分 调 动学 生 的学 习兴趣 。比如在 规 划软 件实 习课 上 可 向学生 展 示各大中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图、 交通组织图 , 调动学 习积极 性 。案 例选 择得 当 , 可 以使学 生更 快 掌握 操作 方法 , 达 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案例有虚拟案例和实际项 目案例, 各有优缺 点。通常在教学案例中, 根据需要 , 将两种案例形式结合使 用。先通过虚拟案例, 从简单开始 , 再从实际项 目中抽取复 杂 一点 的案 例 , 进 行 实践 性训 练 。 由简人 繁 , 循 序渐 进地 展 开 教学 。 五、 教 学组织 形式和 考核 方式 改革 采用 学 习 团 队式 的分 组 教学 组织 形 式 ,组 内成 员合 理 分工, 共 同完 成课 程作 业 和案 例调 研 , 组 织各 团 队 的成果 交 流; 改 变侧 重个 人 考试 成绩 的考评 方式 , 在学 生个 人 理论 考 核成 绩 、 小组 调研报 告成绩 的基 础上 进行综 合评定 。 六、 结束 语 在新的交通形势下 ,传统交通规划理论和方法 与现代 交通 科学 的发展 尚不 相适应 , 不 利于 创新型 人才 培养 。提 出 “ 模型一 计算实验一 应用 ” 视角的交通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以及 模式 创新 , 通 过对 专业 人才 培 养方 案 的梳理 和 调整 , 实 践、 实 习环 节 以及 考核 方式 等方 面 进行 改革 , 以此 培养 学 生 综合 能力 。
相 互穿 插 ,建 立从 表 象认 知 到提 高 交通 现象 洞 察 能力 的 实 践 环节 框架 。 1 . 交 通调查 实 习改革 。 交 通调 查是 进行交 通 规划 的前提 和 基础 ,关 系 到整 个 规划 的成败 ,因此 具有 十分 重 要 的地 位 。传统做法是教师扶着学生开展实践活动 , 学生学习积极 性 不高 。近年 来 , 交通运 输工 程 系与基 层有关 部 门开展 了广 泛 的交流与合作 , 结合学生实习 , 在当地开展了《 交通规划 课程设计》 教学实践环节, 把学校教学与为基层解决实际问 题紧密结合。尤其是交通大调查前期调查方案设计工作中, 将 案例 调研 和 分析 式 的实 践 教学 方式 融 合在 一 起 ,教师 给 予 学生 充 分 的 自由 ,这是 教 师真 正站 到 指导 实 践位 置上 的 新型实践教学模式 , 放手让他们进行方案设计 、 人员组织及 协 调工 作 , 并 进行 及 时指导 。实现 实践教 学与 课堂 教学 的有 机融合 , 以此培养学生独立工作 的能力 , 充分发挥其主观能
2 0 1 3年 1 2月 第 5 0期
教 育 教 学论 坛
ED UC A TI O N TE AC HI NG F OR UM
D ec . 201 3
N 0. 5O
公共 艺术课程教 学 的传承 与创新
— —
以 中国民居 艺术赏析课 程建设 为例
张新荣
艺术与设计学院, 江苏 常州 2 1 3 0 2 2 )
关键词: 公共艺术; 教 学改 革 ; 传 承 与创 新 中图 分类 号 : G 6 4 2 . 0
一Leabharlann ‘ 文 章编 号 : 1 6 7 4 — 9 3 2 4 ( 2 0 1 3 ) 5 0 — 0 0 3 1 — 0 4 .
文献标 志 码 : A

公 共艺 术课 程发展 现状
普通高校艺术类公共选修 课程一般都开设 《 美 术鉴 赏》 、 《 音乐鉴赏》 等限选课 。根据2 0 0 6 年教育部出台的全 国 普 通高 等学 校公 共 艺 术课 程指 导 方案 ,非艺 术专 业 学生 至 少要 通 过 艺术 限选 课 的学 习取 得 2 个学分 , 有 条件 的学校 还 要 开设 一定 的 艺术 任 选课 程 ,学生 修 满规 定 的学 分 方可 毕
参 考文 献 : 【 1 】 杨敏 , 陈学武. “ 理论、 科研与实践 密切结合 ” 的《 交通规 划》 教 学 模 式研 究 U 1 理 工 高教 研 究 , 2 0 1 0 , 2 9 ( 0 3 ) . [ 2 ] 王炜, 陈 学武. 交通规 划【 M1 . 北京 : 人 民 交通 出版 社 , 2 0 0 7 . 【 3 】 韩 风春 , 刘东, 翟润 平 . 《 交通 工程 学课 程设 计 》 实践 与 教 学 改革 研究Ⅱ ] 冲 国人 民公 安 大学 学报 ( 自然科 学版 ) , 2 0 0 6 , 4 7 ( 1 ) . [ 4 】 秦 焕 美. 交 通 规 划软 件 实验 教 学研 究 Ⅱ J . 实 验 室研 究 与 探 索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