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客观性与主观性统一“四要点”
新闻传播学中新闻价值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分析
新闻传播学中新闻价值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分析新闻价值是指一个新闻事件所具有的重要性、新颖性、争议性和影响力等方面的综合评价。
在新闻传播学中,对于新闻价值的主观评价和客观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一、新闻价值的主观评价新闻价值的主观评价是指新闻从人类社会的立场上出发,在社会人群中引起普遍共鸣和广泛关注的程度。
通常来说,新闻的主观价值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 关注重点新闻的关注重点是指新闻事件的主要内容和焦点所在。
当一个事件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财产和安全时,它往往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2. 影响范围新闻的影响范围是指新闻事件所涉及的人群和地区。
如果一个新闻事件的影响范围广泛、深远,它往往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3. 独特性新闻的独特性是指新闻事件所具有的新颖、有趣和引人入胜的特点。
如果一个新闻事件具有很高的独特性,它往往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4. 情感因素新闻的情感因素是指新闻事件所带来的情感刺激和共鸣。
如果一个新闻事件具有很强的情感因素,它往往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以上几个方面皆是表达了人们对于新闻事件的主观评价,它们都是从人的社会角度去考虑的。
二、新闻价值的客观分析新闻价值的客观分析是指从新闻媒体专业角度出发对于新闻事件的综合评价。
客观分析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时效性新闻的时效性是指新闻事件的新鲜度和即时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新闻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媒体在报道新闻时需要抓住时机,及时报道。
2. 可信度新闻的可信度是指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报道新闻时,媒体需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夸大事实,不虚假报道,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3. 客观性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在报道新闻时,媒体需要采取客观、公正的态度,不受个人情感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展现事实本身。
4. 引导性新闻的引导性是指新闻报道的引导性和影响力。
在报道新闻时,媒体有权利和义务对新闻事件进行适当的解读和评论,可以引导公众对事件的看法和态度。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
新闻写作基础知识新闻写作基础知识新闻写作是一门追求客观、准确和简明的写作艺术。
在新闻行业中,准确、及时地报道事实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新闻写作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该领域。
一、新闻写作概述新闻写作是一种特殊的写作形式,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
新闻写作的目的是向读者传递信息,让他们了解最新的事件、趋势和实况。
因此,新闻写作更加注重事实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二、新闻写作原则1. 真实性:新闻报道必须基于真实的事实和准确的信息。
作为新闻写手,我们要始终坚守实事求是的原则,做到真实、客观和可信。
2. 及时性:新闻是瞬息万变的,因此及时获取和传递新闻信息至关重要。
在新闻报道中,我们要追求真正的“新闻”,即最新的信息。
3. 公正性:新闻报道应当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地传递信息。
避免个人偏见和歧视,让读者自行判断。
4. 多样性:新闻写作应涵盖各种各样的主题、事件和观点,以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
新闻报道要有深度和广度,避免单一化和重复。
三、新闻写作的结构新闻文章通常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先写重要的事实和信息,然后再逐渐展开。
这种结构使读者能够快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可根据兴趣选择是否继续阅读。
1. 标题:标题应简洁明了,能够吸引读者并准确概括文章内容。
2.导语:导语是引入文章的一两句话,用于引起读者的兴趣。
导语应简明扼要,概括文章的要点。
3. 正文:正文包括报道的具体内容,按照重要程度和逻辑顺序组织。
每一段落应包含一个主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问题。
4. 结尾:结尾应提供一个总结,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同时,可以提出展望和解决方案。
四、新闻写作的语言风格新闻写作的语言风格应简明扼要,通俗易懂。
新闻文章的受众广泛,包括不同年龄、教育背景和文化背景的读者。
因此,写作时要避免过于专业、复杂的术语和长句。
1. 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冗长和啰嗦的叙述。
2. 使用通俗易懂的词语,避免使用专业术语和晦涩的词汇。
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
论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王彤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是新闻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西方国家还把客观性原则作为新闻媒介遵循的重要信条之一,它是新闻工作的一种专业规范。
当今在我国,客观性原则也逐渐被作为新闻报道的基本特性之一,在理论上有其普遍性和根源性,同时又与我国的现实环境密切相关。
作为最重要的新闻专业概念之一和一种新闻理念,新闻传播者在从事新闻报道时,要尊重事实,要如实地反映事实的本来面目。
新闻客观性的目的是“使有理性的读者便于实现真相”。
一、客观性报道原则的含义西方新闻界认为,客观性报道就是要求新闻报道中事实要完整,要“一分为二”地叙述,不能“偏心”只讲好的或只讲坏的,评论则要把据平衡;语言上要用中性感情色彩的词汇客观报道即“用事实说话”,在新闻报道中只向读者提供事实,编辑意图隐含所述事实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
为此,在新闻报道实践中要把握一个客观性原则,要有客观报道的意识和客观性报道的策略,要把客观报道作为目标来追求。
我国所谓的客观性报道,就是呈现事实,公正、准确的反映新近发生的事实,以事实为主,避免在报道中出现个人偏见,要把握平衡原则,展现正确、真实的新闻,对新闻事件作全面、理智、客观的报道,以此保证报道的公正。
二、新闻报道客观性的基本内容(一)内容的客观性伴随客观性原则,西方新闻界制定了很多相关的采写规则。
比如,官员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在采写新闻时,哪些内容应该需要直接引用?哪些内容可以一笔带过?这些都是需要认真考虑,思索的,如果记者没有遵守新闻客观性的原则,凭主观猜测,信口开河,那就是等于是在误导广大人民群众。
遵守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原则也就是尊重客观事实,在新闻的报道中要正确、全面的报道,更不能弄虚作假,报道中提到的事实都能在真实事件中找到根据,但报道仅仅局限于真实还不够,还要注意全面,否则必然会导致片面,这样看似真实,实际上是在引导受众的感情仅向报道的方面倾斜,而不是全面的理性的去思考问题。
在报道中要做到主观性和客观性的统一,新闻语言要求简明、直白、明了、中性,在报道过程中尽量避免主观性色彩的使用,在报道主观性的事件时多引用,引用别人说的话时,不要把自己的话写进报道中,总而言之,在新闻报道中一定要把握好两者间的关系,尽量要报道公正、客观,使受众得到客观的消息。
新闻写作重点
新闻写作期末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新闻客观性指的是对事实进行如实地报道,禁止在新闻中直接、公开地采用带有撰稿人主观倾向的立场地言语。
客观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客观精神,即专业理念方面;二是客观笔法,即实践操作层面的。
2、新闻报道框架报道框架是:筛选、排除、报道新闻事实的建构模式。
不同媒体、不同记者所呈现的报道框架是不同的,但是又有共同性,即受众所感知的世界主要实在这个既定的窗框内呈现的世界。
新闻报道框架设置是一种强烈的价值介入和话语霸权,直接决定着“报道什么”和“不报道什么”。
3、新闻报道的外视角和内视角根据叙事者是否参与或目击事件将新闻报道视角分为外视角和内视角。
所谓内视角、外视角,指的是新闻的叙事者是否参与、亲历、目击事件的发展过程。
内视角以当事人或见证人的视角来叙述事实。
使得报道有现场感,更加真实可信。
这也是现在报道中非常注重内视角的主要原因。
4、新闻报道的一元视角和多元视角按叙事者是一个还是多个,分为一元视角和多元视角新闻写作是一元视角还是多元视角,不仅关系到报道视角的宽窄选择,更关系到报道的内容是否全面、公正。
每一个视角可能代表不同的意见和声音,只有采用多个视角,才能体现观点的平衡性。
多元视角即让不同的叙事主体出面发生,进行多视角、全景式的呈现。
如果只有一面之词,一边倒的声音,要么让受众深信媒体的报道;要么引起受众的怀疑和反感,还不如进行双面提示、多面提示。
5、新闻主题含义:一条若隐若现的红线,有了它,文章的材料才能串成一串珍珠,否则就是一堆散沙。
新闻主题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基本观点,是记者对新闻事实进行观察、分析、筛选后、从中提炼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思想和观点。
主题的类型:无主题、暗主题、明主题、多主题主题的特点:源于事实,高于事实;新颖:见常人所未见;明确:不雾里看花6、倒金字塔式顾名思义就是上面重,越到下面越轻,也就是将最重要的先写,然后依据重要程度依次递减地写。
这样比较符合人们的阅读心理,人们总是急于想知道最重要的信息。
浅谈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要求
浅谈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采访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也是传递信息、呈现事实、引导舆论的重要手段。
新闻采访报道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新闻传播的效果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力。
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要求包括了新闻的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公正性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来浅谈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要求。
新闻采访报道要求具有客观性。
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工作者不带个人情感和立场,客观报道事件发生的事实,不进行主观臆测和夸大处理。
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只有做到客观才能赢得读者的信任和认可。
新闻采访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时做到客观公正,不带有个人色彩和立场。
新闻采访报道要求具有真实性。
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报道的内容必须符合实际情况,不能捏造、歪曲、虚构、编辑、删除有关事实信息,不能做假报道。
只有真实的新闻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才能传递出真正的信息。
新闻采访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在报道时要做到真实,不能随意捏造事实和是非。
新闻采访报道要求具有全面性。
新闻的全面性是指报道的内容要全面,不能拘泥于一方的利益,不能偏袒特定的观点。
只有全面的报道才能让读者了解事件的全貌,获取更多的信息。
新闻采访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时要尽可能了解事情的全貌,不做片面报道,不做偏颇观点。
新闻采访报道要求具有及时性。
新闻的及时性是指报道的内容要及时,不能脱离时事背景,不能过时。
只有及时的新闻才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
新闻采访报道要求新闻工作者在采访时要抓住时机,尽快发布报道,不能拖延时间。
新闻采访报道的基本要求是客观性、真实性、全面性、及时性和公正性等方面。
只有做到这些基本要求,新闻采访报道才能具有一定的质量,才能为公众提供准确的信息。
新闻从业者在进行采访报道时一定要牢记这些基本要求,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有理,不做假假实实,以负责任的态度面对读者。
新闻立场知识点总结
新闻立场知识点总结新闻立场是指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所持的立场和观点。
每家媒体都有其独特的新闻立场,这种立场也影响着媒体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和报道方式。
在现代社会,媒体的新闻立场对公众看待事件的角度和认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了解和理解不同媒体的新闻立场对于公众获取真实和客观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新闻立场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客观与主观客观和主观是媒体新闻报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客观是指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所持的客观立场,即不带有个人偏见和情感色彩,只是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
而主观则是指媒体在报道新闻时所持的主观立场,即带有一定的个人偏见和情感色彩,可能会对新闻事件进行解读和评价。
客观和主观的确立直接影响着媒体的新闻立场。
2. 左右倾向媒体的新闻立场通常被分为左倾和右倾。
左倾媒体一般持有较为进步和自由的立场,重视社会公正和人权。
例如一些社会民主主义的报纸和电视台多属左倾媒体。
右倾媒体则更加偏向保守和传统的价值观,注重个人自由和市场经济。
了解媒体的左右倾向有助于公众更全面地理解新闻事件。
3. 公共利益公共利益是新闻立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家媒体的新闻立场应当以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即在报道新闻时要考虑社会的整体利益而非个人或特定群体的利益。
这也是媒体公信力的重要基础。
4. 独立性独立性是媒体新闻立场的重要特征。
一家独立的媒体应当能够独立思考和报道新闻,而不受到政治、商业和其他压力的干扰。
只有具备独立性的媒体才能真正做到客观报道新闻。
5. 中立性中立性是媒体新闻立场的另一重要特征。
一家中立的媒体应当在报道新闻时不偏不倚,不偏向任何一方,不带有任何偏见和成见。
中立性是媒体取得公众信任的重要条件。
6. 多元化在现代社会,媒体新闻立场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多元化意味着媒体在报道新闻时应当充分尊重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并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
多元化的新闻立场有助于公众更全面地了解事件的真相。
7. 价值观媒体的新闻立场还受到其所持的价值观念的影响。
信息报道如何保持客观性和中立性?
信息报道如何保持客观性和中立性?现如今,随着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人们对于信息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越来越关注。
客观性和中立性是新闻报道的重要原则,可以有效地提供准确、公正和可信的信息。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确保信息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呢?一、明确目标,从根本上保证客观性和中立性首先,要确保信息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关键是要明确报道的目标。
新闻报道的目标是提供客观、准确、全面、平衡的信息,而不是个人观点或偏见。
因此,在信息编写和报道的过程中,要始终牢记自己的角色是传递事实,而不是主观评价。
只有确保目标的明确性,才能有效地保持信息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二、收集多方面的信息为了保持客观性和中立性,我们还需要收集多方面的信息。
在进行报道之前,记者和撰稿人应该尽可能收集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
这样可以确保报道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也可以避免个人的主观偏见。
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采访相关的人员、查阅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等等。
通过多方面的信息收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事件的各个方面,避免片面性和偏颇性。
三、审慎选择信息来源为了确保信息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我们还需要审慎选择信息来源。
在选择信息来源时,我们需要考虑其权威性和可信性。
权威的信息来源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而不可信的信息来源可能导致误导和偏见。
因此,在选择信息来源时,我们应该注重权威性、专业性和可信度。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方查证的方式,对不同的信息来源进行比较和验证,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避免使用感情色彩的表述为了保持客观性和中立性,我们需要避免使用感情色彩的表述。
感情色彩的表述往往会引起读者的情绪波动,从而影响他们对信息的理解和判断。
因此,在信息报道中,我们应该尽量采用客观中立的语言,避免使用过分主观的表述和评价。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避免使用误导性的词语和句子,以免误导读者或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五、整理和编辑信息为了确保信息报道的客观性和中立性,我们需要进行整理和编辑信息。
浅谈新闻剪辑中应把握的客观性
浅谈新闻剪辑中应把握的客观性新闻剪辑是新闻传播领域中的重要工作环节,其作用是按照新闻价值和传播要求,对采集的新闻素材进行筛选、编辑、整合和剪接,最终制成新闻节目或新闻报道。
在新闻剪辑过程中,应该严格遵循客观、公正、准确的原则,保持新闻的客观性,对于新闻报道中的各种信息和素材要进行合理搭配和编辑,以确保新闻内容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本文将就新闻剪辑中应该把握的客观性进行探讨。
首先要明确的是,新闻剪辑中的客观性指的是在报道事实和事件时,避免主观情感和立场对新闻进行歪曲和变形,而是应该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
新闻剪辑的客观性是新闻传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在新闻剪辑中,体现客观性的方式主要有:合理筛选素材、平衡报道立场、尊重事实真相等。
合理筛选素材是保持新闻客观性的重要环节。
在新闻报道中,是否包含了重要的事实信息、是否对不同观点给予了平等的报道机会、是否排除了个人主观情感等,都是决定新闻客观性的重要因素。
在新闻剪辑中,需要进行素材的合理筛选,即对于信息的真实性、重要性、全面性等进行评估和筛选,确保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平衡报道立场也是维护新闻客观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新闻报道中,应当保持对多个不同观点的平衡报道,而不是仅仅突出某一种观点和立场。
在新闻剪辑过程中,应当克服个人情感和立场的影响,保持对不同观点的公正报道,避免歪曲事实和造成不客观的报道结果。
新闻剪辑是新闻传播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客观性不仅是保护新闻报道真实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新闻媒体应当遵循的核心原则。
在新闻剪辑中,应当合理筛选素材,平衡报道立场,尊重事实真相,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确保新闻传播的公正和准确。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使新闻报道更加可信、具有说服力,也才能更好地履行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第一篇: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真实、客观、公正、平衡(一)真实1、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报道是第二性的。
2、新闻文体区别于其他文体的最基本特征就是真实。
它不允许虚构。
3、唯物主义者“应当说真话,因为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列宁)4、新闻真实也是尽量避免新闻官司等不必要的麻烦的主要渠道。
造成不真实的原因主要为:根本原因是:虚假失实的报道粉墨登场,是媒体责任心不强,过分追求“眼球效应”,一味追求“卖点”,新闻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失结下的恶果。
还有就是业务素质问题:不周全、不仔细。
当然还有就是政治需要,同时还有媒体本身经济利益的考虑。
政治上主要表现在政治与新闻不分;经济上主要表现在有偿新闻,同时当前日愈突出的问题表现在资本对媒体的控制。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合并)我们都相信正版,都购买正版,我们都要努力成立正版。
所以1、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要赢得公众的信赖和尊重,就应该抱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真实”当作第一要求,用权威性、严肃性和公信力去抢发独家新闻,吸引读者的眼球,而不是把道听途说的传闻变成所谓的“新闻”,即首先我们要保证我们报道的事实确有其事。
谣言不是新闻,传闻不是新闻。
在实践中最忌讳的就是“跟风”,对新闻的报道主题的选择要有自己的主见。
2、政治和思想上要成熟,要摸清新闻事实的本质规律,要准确把握新闻事实的发展趋势。
现象真实并不代表本质真实,个体真实也并不代表整体真实,也许只是一种假象或者一种偶然。
比如:1997年春节时期上海的报纸,一些新闻的标题让人大跌眼镜:真实的认识本来就是需要一个过程,特别是新生事物。
3、真实的一个重要方面体现在准确性。
每一个细节都要准确:(五个W和一个H)具体到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称、餐馆、咖啡厅、网吧的名称、年龄、年份、性别等都要准确;直接引语、各种引用的数字、资料都要核实准确;少用形容词,要把握好分寸,不要任意夸大、渲染和拔高。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理解新闻报道的客观与客观性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理解新闻报道的客观与客观性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预习理解新闻报道的客观与主观性新闻报道是我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拓宽视野的重要途径。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五年级的学生需着重预习和理解新闻报道的客观与主观性,以培养良好的信息处理和思考能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话题。
一、客观性的定义与特点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特征,指的是新闻内容的真实、客观、准确。
在新闻报道中,客观性决定了新闻必须基于真实事实,不夸大、不混淆事实,确保新闻源于现实,具有真实性和客观性。
客观新闻报道应具备以下特点:第一,客观新闻报道应该确保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新闻通过采访、调查等方式获取信息,应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保证报道的真实性。
第二,客观新闻报道要尽可能的避免主观感情色彩的插入。
新闻编辑应去除主观感情的痕迹,尽量做到面面俱到,多角度呈现事实真象。
第三,客观新闻报道要遵守法律道德规范,尊重被采访者的权益和隐私。
在公开报道信息时,要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共利益的平衡。
二、客观性在语文教育中的意义理解新闻报道的客观与主观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客观性使学生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增强辨别信息的能力。
通过学习新闻报道,学生将接触到不同来源的信息,培养其对信息的辨别和筛选能力,提高信息获取的准确性。
其次,客观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事实真相。
通过学习客观的新闻报道,学生能够了解到社会现象和事件的真实面貌,接触不同观点和思潮,拓宽视野,提高思辨能力。
最后,客观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学习客观新闻报道,可以发现其中的美感和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力。
三、培养学生理解新闻报道客观与主观性的方法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理解新闻报道客观与主观性的能力。
第一,通过课堂演练,引导学生理解新闻报道的客观性。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生活经验,选取近期新闻事件,进行分析和讨论。
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一条新闻报道,然后引导学生明确语言的客观与主观性,梳理新闻报道的事实和评论。
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效把握
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效把握新闻记者对待新闻的态度应该是客观的、真实的,所以这也是新闻记者工作的重要准则。
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新闻很难做到真正客观,主观的因素会一直存在。
新闻在政府和人民之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新闻公正真实的报道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的要求,所以新闻记者对待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有效把握就非常重要了。
本文对新闻主观性与客观性的辩证关系进行分析,以实际的案例进行剖析,进而得出这二者协调的重要性。
1.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关系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二者的关系需要辩证的看待,而这也是新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1]。
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实际上纯粹的非常客观的新闻是不存在的,只有自己主观性的判断是不符合新闻追求客观事实的立场的。
所以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又是相互制约的,只有在新闻客观性的基础上,记者才能对其主观性进行积极的报道。
新闻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真实缩影。
所以在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一定要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基础上进行主观的判断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让新闻的价值得以凸显。
记者对新闻进行报道的时候,在遵循主观性立场的时候,切不能脱离客观事实,将主观性无限放大,会造成新闻的客观性受到极大影响。
所以新闻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一直都存在,一定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只有将二者的协调性进行有效的把握,才能让新闻报道更好的为人们服务。
2.新闻记者客观性评判的标准第一,新闻最重要的本质就是客观性,这是记者对新闻报道需要遵循的准则[2]。
新闻的从业人员在对待新闻的真实、客观、公正性的时候,不能因为经济体制或者政治体制等的过程中就是去了新闻的信念和道德。
但在实际的新闻报道中,新闻是通过记者进行报道的,每一个记者由于其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等的限制,对新闻的客观性报道又会存在自己的理解和批判的标尺。
也正是因为这个标尺的存在,让记者在判断新闻真实性的时候赋予了自己的理解,在新闻发生的时候,记者通过这个标尺对新闻进行丈量。
新闻报道中客观性的主观倾向
新闻报道中客观性的主观倾向内容摘要:新闻是信息的报道,信息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
真实性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是新闻媒体的生命。
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的一条基本规律。
客观性报道原则已成为全世界新闻工作者一项基本的职业信条。
但是做到完全客观是不可能的,从根本上说来,人们要报道什么事情,就有人来参与。
作为新闻报道的记者,具有主观能动性。
但是可以在一定的底线内把握新闻报道尺度,使之在客观倾向和主观倾向中,得到相对的平衡。
关键词:新闻报道。
客观倾向。
主观倾向。
底线。
主观能动性。
正文:新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要弄清楚新闻报道的客观倾向和主观倾向,首先要弄清楚一个问题,什么是新闻报道?新闻报道是客观事物新近变动的信息的转播。
这句话可以分两段来看,一是客观事物的新近变动,一是信息的传播。
可以看出第一点,是具有确定性的。
而信息的传播却具有不确定性。
新闻是信息的报道,信息是第一性的,报道是第二性的。
信息作为第一性的,是客观存在的,而报道是传播信息的形式。
报道是具有主观性的,因为其中必定有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记者。
只要传播过程中有人的参与,就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避免不了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掺杂进记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等,就必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记者在取舍材料的时候就表达了他的主观意志。
即是说,他们用某些材料而不用另一些材料,结果就不是一个完全客观的报道,而是带有某种倾向性的了。
但是即使有主观性在里面,真实是不可或缺的,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是新闻媒体的生命,是新闻事业取信于民的力量所在,是新闻事业战斗力的源泉。
20世纪初,美国报业编辑协会就把真实作为一项必须遵守的法则写进《新闻工作准则》一书中,规定诚实,真实,准确,忠诚于读者是一切新闻工作名副其实的基础,把真实看成是忠诚于读者,看成一切新闻工作的基础。
而《人民日报》也专门发表了评论员文章《捍卫真实性,反对假报道》,在文中指出了问题的重要性和维护真实性的意义,提出要提高认识,改进工作作风,尊重事实,坚持真理,切实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办事。
新闻报道倾向性和客观性的统一
• 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30日称,三名中国渔民可能因遭到韩国海岸警卫队攻 (原标题:美媒:韩国外长对 3名中国渔民死亡 击而死亡。具体原因是韩国海岸警卫队警员向渔船投掷爆音弹 ,渔船发生引 发燃烧,渔民可能吸入了有毒气体。美联社称,韩国外长周五对三名中国渔民 “表示遗憾”) 死亡一事“表示遗憾”。 • 英国广播公司称,这起发生在周四的事件是中国渔船和韩国海岸警卫队发生 的最新一次冲突。周四的这起冲突发生在距离韩国东南部一座岛屿70公里 距离的海域。 • BBC援引韩国官方的声明说,载有17名船员的这艘中国渔船一开始“拒绝停船 并试图逃走”,但韩国警员登船并向紧锁的驾驶室投掷了爆音弹。渔船随后 发生了燃烧,最终警员发现三名躺在驾驶室里的船员,已经死亡。 • 报道称,海岸警卫队官员说,三名船员的死因可能是吸入了有毒气体,但还需要 进一步的验尸来确认具体死因。韩国官方称,还要进一步调查船上的燃火原 因是否和爆音弹有关。
倾向性是如何产生?
• 新闻倾向性客观地存在于整个新闻报道之中。新闻倾向 性产生于新闻传播的过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 道。新近发生的事实很多,新闻机构既无必要也无可能 都作报道。于是要进行选择。在选择事实、制作稿件、 传播新闻的过程中,持有不同阶级立场 、政治态度 、 学术观点、价值观念、经济利益、文化素养、兴趣爱好 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会表现出是非、褒贬、爱憎 等不同的倾向。
• 案例分析: •· 本篇报道,记者客观地阐述了本次事件,提及了双方对于本次事 件的态度及回应。同时也细数了中国渔民与韩国海警之间冲突, 不偏不倚。 •· 值得一提的是,在报道中,记者将中国与韩国的海洋历史背景进 行了介绍,帮助读者更方便直观地明白事件所处的背景。 •· 在报道后方,记者将近几年中国渔民与韩国海警之间的冲突事件 大致列举,同时也提及了双方的伤亡情况。 •· 本次报道,也存在“标题噱头”这一现象,但是正文中,客观的 去说明分析此次事件,让读者可以去客观清晰的看清本次中国渔 民与韩国海警冲突的事件。
说新闻的基本要求
说新闻的基本要求
1.准确性:新闻必须准确无误地反映事件或事实,不得虚假或夸大其词。
2.客观性:新闻应该客观中立,不带有任何主观倾向或偏见。
3.及时性:新闻应该及时发布,以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和反应事件。
4.简洁明了:新闻应该简洁明了,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表述事件,避免使用过于复杂的术语。
5.全面性:新闻应该全面反映事件,包括各方面的观点和细节。
6.公正性:新闻应该公正,不得歪曲事实或者偏袒某一方面。
7.原创性:新闻应该具有原创性,不得抄袭或者转载其他媒体的新闻。
8.道德性:新闻应该遵循新闻伦理,尊重个人隐私和人权。
9.可信度:新闻应该具有可信度,以便公众能够信任和接受新闻的内容。
10.多样性:新闻应该有多样性,包括不同的主题、观点和风格,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1 -。
浅析新闻的主观性和客观性
浅析新闻的主观性和客观性新闻到底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这个命题让我感到无所适从。
如果,说新闻是主观的,从新闻定义来看,陆定一的定义最具权威性: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既然是“事实”的报道,那么新闻本身必然是客观的,并且要求媒介从业人员真实的还原事件本身,不得虚构;要说新闻是主观的,未免显得偏激和片面;若说新闻是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却又不可避免的落入俗套。
这让我陷入的不是“两难”而是“三难”的境地了。
实质上对于新闻报道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讨论,我们应该全面的多角度分析,切忌以偏概全。
从新闻专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毫无疑问地肯定,新闻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客观性,也就是真实的事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假如新闻掺杂了太多的主观性,那么它就与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艺术类体裁相混淆,它就失去了作为一种独立体裁存在的意义,也就失去了生命。
所以,我们强调新闻的真实性、客观性,就是在强调新闻的纯洁性,就是维护新闻的生命,使它的生命力更加旺盛。
新闻与真实性同在、与客观性同存,如果不真实,新闻就不再是新闻。
如此看来,新闻的客观真实性就成了我们新闻人实践工作的基本准则和不懈奋斗的最终目标。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首先,美国的所谓“新闻像镜子一样反映事实”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我们否定“纯客观”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因为他们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中间环节,那就是新闻传播的参与者——记者。
只要传播过程中有人的参与,就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避免不了或多或少、有意无意地掺杂进记者自己的思想、感情、立场、观点等,就必然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
其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新闻是有倾向性的,无产阶级的新闻和资产阶级的新闻属性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对于台湾问题的报道,美国的媒体为服务于本阶级的利益,不惜歪曲历史事实,企图分裂中国。
我们不能称之为“纯客观”的报道。
从新闻叙述视角的角度来看新闻叙事中,记者(叙述主体)所采用的叙事视角是多样和复杂的。
所谓记者的叙事视角即记者建构叙事的角度,能够间接地反映新闻报道的客观与否。
新闻客观主义的看法
新闻客观主义的看法
新闻客观主义是一种新闻报道的理念,强调新闻报道应该以客观、平衡和公正的方式呈现事实,避免受到个人立场、情感和偏见的影响。
新闻客观主义的核心理念是提供真实、准确和可靠的新闻信息,以服务公众的知情和决策需求。
以下是新闻客观主义的一些看法:
1、真实性和准确性:新闻客观主义强调新闻报道应该追求真实性和准确性,不受政治、经济、社会或其他利益团体的干扰。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新闻媒体应该对新闻来源进行多方面的核实和验证,确保报道的内容具有可靠的基础。
2、平衡和公正:新闻客观主义要求新闻报道应该平衡呈现各方观点和信息,避免偏袒或选择性地报道。
媒体应该尽力提供全面的视角和事实,以便公众能够做出明智的判断和决策。
3、证据和事实:新闻客观主义强调在报道中应该以证据和事实为基础,避免主观臆断和猜测。
媒体应该提供确凿的证据和数据,以及相关专家的意见和分析,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事件和问题的本质。
4、独立性和自主性:新闻客观主义认为新闻媒体应该保持独立性和自主性,不受外部压力或利益团体的操纵。
媒体应该追求专业主义和职业道德,坚持事实真相和公众利益,即使在面临政治、经济或社
会压力的情况下也是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新闻客观主义并不是一种绝对的标准,并不意味
着新闻报道完全没有主观性。
实际上,新闻报道受到、编辑、媒体所有者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完全消除个人的观点和情感。
然而,通过持续努力和实践,新闻媒体可以尽量接近客观主义的理想,为公众提供更加公正和全面的新闻信息。
新闻阅读与写作实践知识点总结
新闻阅读与写作实践知识点总结新闻是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新闻阅读和写作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掌握相关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新闻报道,并能够进行准确、简洁、有条理的新闻写作。
本文将总结新闻阅读和写作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提升自己的新闻素养。
一、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1.准确性:新闻写作要追求真实、准确、客观的报道,要做到实事求是,杜绝虚假、夸大和误导的行为。
2.简洁性:新闻语言要简洁明了,力求用简短的语句表达出核心信息,避免累赘和冗长的叙述。
3.客观性:新闻写作要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避免主观色彩和个人偏见的介入,要全面呈现事实,在报道中给读者提供多个角度的信息。
4.时效性:新闻是瞬息万变的,新闻稿件要求能够及时传递信息,因此新闻写作要注重时间感,及时更新和发布,避免信息过时。
5.多样性:新闻写作要注重表达手法的多样性,运用常用的表达方法如倒金字塔式写法、直播式写法等,以增强阅读体验。
二、新闻阅读技巧1.略读:初次阅读新闻时,可以先进行略读,抓住标题、导语和关键词,快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
2.理解标题:标题通常是新闻的概括和提炼,通过理解标题可以把握新闻的核心信息和主题。
3.注意首段:新闻的首段通常包含最重要的信息,要重点关注,了解新闻的要点。
4.倒金字塔式阅读:新闻倒金字塔式写法,即将最重要的信息放在开头,后面逐渐展开。
阅读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式,先读开头部分,然后逐渐向后读取。
5.分辨事实与评论:新闻中常常包含事实性的报道和评论性的观点,要分清二者的区别,不将评论当作客观事实。
三、新闻写作技巧1.标题的撰写:标题应准确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简洁明了,富有吸引力,注意避免使用大标题党的手法。
2.导语的写作:导语是新闻报道的开头部分,应包含最重要的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激发其继续阅读的欲望。
3.段落结构的处理:新闻报道的段落结构要清晰,每一段都应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段落之间要有逻辑的过渡。
中国新闻知识点总结
中国新闻知识点总结一、新闻的定义和特点新闻是指作者或记者在报道事件时进行了选择、编辑、加工,最终形成报道,经由各种媒介进行传播,并且具有时效性、真实性、客观性和社会性的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
1.时效性:新闻的时效性是指新闻必须具备新鲜、及时的特点,有了这个特点才能够对读者产生有实际意义的信息价值。
2.真实性:新闻的真实性是指新闻报道的内容,要符合客观事实、真实情况,不能编造、歪曲事件来符合记者或媒体的主观意愿。
3.客观性:新闻的客观性是指新闻报道的过程要符合客观事实、真实情况,不能因为编者的主观意识而歪曲新闻。
4.社会性:新闻就是指新闻应当符合社会公众的需要和利益,并且对社会生活有所反映。
二、新闻的价值观新闻价值观是新闻活动中客观世界价值关系的反映。
新闻的价值观主要包括:真实性、及时性、客观性、趣味性、社会价值、人文关怀等。
1.真实性:新闻报道要真实准确,符合客观事实、真实情况,不能编造、歪曲事件。
2.及时性:新闻要及时,追求最新的信息,保持新闻的时效性。
3.客观性:新闻报道要客观公正,不能因为报道者的主观意愿而歪曲新闻。
4.趣味性:新闻报道要有趣味性,让读者在阅读时感到有趣又引人入胜。
5.社会价值:新闻报道要符合社会公众的需要和利益,并且对社会生活有所反映。
6.人文关怀:新闻报道要关怀人文情感,能够引发人们对于社会和生活的思考。
三、新闻的传播方式和流程现代新闻传播的方式主要包括报纸、电视、广播、网络和社交媒体等多种方式。
1.报纸:报纸是最早的新闻传播方式,具有时效性、客观性强的特点,是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主要渠道。
2.电视:电视是一种重要的新闻传播媒介,具有图片、声音等多重传播方式,能够更直观地提供新闻信息。
3.广播:广播是一种便捷的新闻传播方式,能够通过声音和音乐等方式将新闻信息传递给听众。
4.网络:网络是当今新闻传播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互联网能够实现全球信息的传递,便捷、快速、广泛。
5.社交媒体:社交媒体是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方式,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能够快速传播新闻消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尊重客观事 实。忠于客观事 实是新 闻报道的生命线。将事 实的本 来面 目呈现给受众 ,让他们 自己从报道传递 出的信 息 中 领 悟是 非曲直。是新闻报 道的本分 。报道 中切 忌夹杂有强烈主 观 色彩 的议论 ,将 自己的意愿强加 给读者。请看 1969年 7月 20日《人 民 日报 》的一篇 消息 :“……云 南省 煤管局革委会 成 员 学 习毛泽 东思想 ,牢固树 立 团结起 来为 了革命 ,为 了夺取 更大 的胜利 ,为 了巩 固无 产阶级 专政的思 想 ,在 自觉增 强革委会 内 部 革命 团结的同时,团结一切 可 以团结 的力量 ……”信息量 小、 词 语 重 复 、强 加 于人 的 灌 输 能称 得 上 是 新 闻吗 ?
随 感 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生 的新 闻评论 密切 了党和政 府与群 众的联 系 ,起 到 了桥 梁和 纽 带作 用 ,也 为平 面媒 体在 与其他媒 体 的竞争 中 占有一席 之 地 作 出 了重 要 贡 献 。 坚 持 报 纸 新 闻 评 论 的 民 生 方 向 ,符 合 民 意 ,也 与我 们 的 办报 宗 旨相 一致 ,这也 是我 们 必须 坚持 的一 个 重 要 原 因 。 ■
人 ”。
善 用新 闻语言。新 闻语 言的特点是 简洁、直白、明 了、中性 , 让 读 者 一 看便 懂 。运 用好 新 闻语 言 ,需要 极 强 的语 言 驾驭 能 力 和较 高的政 治理论修养 ,同时还要求报道者站在一 个客观公 正 的立场上 。美国记者杰克 ·海敦说 :“对记者 来说 ,无论他们 怎样 献身 于某一 事业 ,也 无论他们 多么 同情 某一政 治主 张,他们 在 职业上是 中立的。”在 新闻报道 中,不应该 出现报 道者的影子 , 所以在使 用新 闻语 言上也要 注意 :其一 是不 能感情用 事 ,直抒 个人好 恶,如使 用“野心勃勃”、“刚愎 自用”等字眼 ,在 某些情 况 下会 在 社 会 上 产 生 负 面影 响 ,引 起 不 必要 的 歧 义 。其 二 是 不 能 妄 下结论 。在对一件事情没有定论之前 ,以个人观 点进行评 断 有 悖于党的新 闻政 策。有 时报道 犯罪嫌疑人 未经 法厅 审判 定 性 ,就直接 以“罪犯”相称等。其三是确 需表达主观倾 向时,可增
新 闻客观性 与 主观性统 一“四要点 "
口 于 石 (唐 山晚 报 ,河 北 唐 山 063000)
主 观 性 与 客 观 性 相 对 。属 于 以人 为 尺 度 的价 值 论 问题 。 新 闻报道要 求记者 对客观事物进行 能动的反 映 ,是人 的认 识活动 的产物 。无论任何人 、无论在任何情 况下 ,也无论怎样强调新闻 的客 观 性 原 则 ,都 无 法 抹 掉 新 闻报 道 和 新 闻采 访 的 主 观 性 倾 向 。
选 好 新 闻视 角。 好 的 新 闻 需要 具 备 极 强 的 时 效性 、巨大 的 社 会 共 鸣 、积极 的社 会 影 响 ,怎 样 才 能 达 到 这样 的 效 果呢 ?就是 选取 一个好 的新 闻视 角,使报道具 有新 颖独特 的角度 。1984年 新 中国成 立 35周年阅兵游行活动规模 空前 ,可报道 的素材非 常 多,而《人 民 日报 》二 版编辑在发 图片新 闻时,既 未发宏 大的 全景场 面,也未撷取领 导同志挥 手致意或雄 姿英发的 士兵 方阵 场景 ,而是敏锐 而又独到地刊发 了一幅北京 大学游行 队伍 自发 打 出“小 平 您 好 ”横 幅 的 照 片 ,既展 现 了新 时期 全 国人 民 生 气 勃 勃 的精神 面貌 ,又表 达 了群 众从 内心对领导人 民走上致 富路 的 领路人 的爱戴 崇敬与 关心之情 ,也从一个侧 面传达 了中国正在 走 向一个全新的知识 时代 的信息 ,不 同身 份 、不 同阶层 内涵的人都可从 中发现一些 意味 深长的含义 。尽 管这幅照片画面结构 不算完美 ,但 编辑还是从上 百幅图片 中选 择 了这 一幅 ,并荣获 了全 国好 新 闻特 等 奖 、全 国最 佳新 闻 照 片 奖 。
升华报道主题。采写报道 时往往 沉湎
于采访的细节 ,觉得每个方 面都有意 义,结果面面俱到 ,平铺 直 叙 ,事情尽 管说 清楚 了,却都是 点到为止 ……要使 报道 更加 凝 练 。主题更加 突出,就要有 所取 舍 ,升 华报道主题 。首先是要 善 于通过表 象,发现潜藏在事件 下面的深层 意义。有 些事件看似 平常 .但 若用心发掘 ,就会 看到其反 映 出的鲜 明的时代特征 和 深刻的现实意义。秦大河是 中国科 学院兰州I冰川冻土研究所的 研究 员,他 曾参加 国际考察 队横 穿南极 大陆 ,完成 了考 察南极 这一壮举。当时 ,这一事件被各媒体作 了报 道 ,但都没有给人 留 下深刻印象 ,而时任《光明 日报 》副总编辑 的王晨 考虑到秦大河 的事迹 不是 一般 的科 学探 险新 闻 ,而是 中国科技 工作者的争气 歌 ,体现 了科技工作者为党为国家为人 民争光 的精神 。另外,很 长一段 时间,报纸对人 物的 宣传减弱 ,通过 宣传秦大河事迹 ,可 以恢 复 宣 传 先进 人 物 的好 传 统 。 于 是 ,他 组 织 光 明 日报 社 记 者 写 出了长篇通讯 《冰 雪万里 长征 南极— — 记秦 大河参加 国 际考察队横 穿南极》,以后 又对秦大河的事迹做 了连续报道 ,在 社 会 上 产 生 了极 大反 响 。 王晨 在 总 结 这 次 报 道 时说 :对 新 闻价 值 要善 于挖 掘 。秦 大 河这 个 先进 典 型 就 像 南极 的 矿 藏 一 样 ,蕴 含 着 巨大的价值 ,但需要 新 闻工作者有 目的、有意识地去挖掘 , 这样 才能发现并表现 出闪光的 东西。其次 ,要善 于归纳主题 。任 何 采访 的素材都 是凌乱 的 ,不能 因为每 个素材 都很 打动 人或是 采访的辛苦就不舍得 丢掉每一笔记 录。要敢 于归纳 、善 于归纳。 穆青、冯健、周原在采 写《党的好干部 焦裕禄》时 ,就是在 庞杂的 素材 中不断筛选 ,忍痛割爱 ,几易其稿 ,最后选 定 了雪天看望孤 寡老人 、带病忘我工作 、临终送 书等 几个片段 ,集 中体现 出一个 基层领 导干部 “一心想着别人 ,唯 独忘 了他 自己”的无私奉 献精 神 和高尚品质 。焦裕禄 同志的感人 事迹 不可谓不 多,但 这篇 通 讯抓住 焦裕禄 同志是“好干部”,同时是 “党的”好干部 的特点 , 不 断 提 升 、提 炼 、突 出这 一 主 题 ,因 而使 这 个 人 物 “影 响 了一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