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2(精品教案)

合集下载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几棵树》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讲述了10以内数的认识和运用。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数的意义,能够数数和识数,并能够运用10以内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运用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片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

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强,对于新知识充满好奇,但同时也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反复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能够数数和识数,并能够运用10以内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认识10以内的数,能够数数和识数。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10以内数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数的意义。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合作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树木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环节。

2.学具准备:准备一些数字卡片,用于操练和巩固环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树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有几棵树。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者板书,呈现一些10以内的数字,引导学生认识和识数。

教师可以结合树木的图片,让学生将数字与树木对应起来。

3.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数数和识数的练习。

学生可以分组进行,互相检查和纠正。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教案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有几棵树》(8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目标:、经历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相应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不同的“凑十”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小棒。

教学过程:前活动:放音乐《小小智慧树》。

师:同学们今天上的精神状态都很好,真棒!老师看谁今天的表现是最棒的,能坚持到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找信息。

师:刘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看小小智慧树,今天也请来了一些智慧树,树上还结了很多的智慧星,我要把它奖励给爱动脑筋、积极发言的同学,你们想不想得到这些智慧星?现在就用我们的智慧来找到智慧树吧。

师:(拿下一道口算题)看来我们要做对这些口算,智慧树才会出现在我们面前。

师:(做10加几的口算)。

做对一道口算题,刘老师就奖励你一颗智慧星。

师:刚才我们做的都是10加几的口算,10加几就是?生:十几。

师:左边藏了几棵智慧树?生:8棵。

(板书:8)。

师:我们再来看看右边藏了几棵智慧树。

(做9加几的口算)。

师:刚才我们做的都是9加几的口算。

看到9(,想到1),9和1(凑成十),这样计算起来很快。

右边藏了几棵智慧树?生:6棵。

(板书:6)。

2、提问题。

师:智慧树中藏着什么数学问题?谁能说两句话,提一个数学问题?左边有……,右边有……。

生:左边有8棵树,右边有6棵树,一共有多少棵树?师:(你说的非常完整)集体说一遍。

师小结: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有几棵树。

)二、探索新知。

、解决问题:一共有几棵树?师:我们要求一共有多少棵树,谁会列式?生:8+6=14或6+8=14。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呢?生:求两部分合起来就要用加法计算。

师: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师:那么8+6=14对吗?我们可以请出我们的学习小帮手小棒来摆一摆。

《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有几棵树》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三章《认识数字3》,其中第5节《有几棵树》。

本节课主要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认识并数出树的数量,从而加深对数字3的理解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出树的数量,理解数字3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学思维。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数出树的数量,理解数字3的含义。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细节,准确数数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树图片,数字卡片。

学具:学生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幅有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请大家数一数,这幅图片上有几棵树?”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数量的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数出树的数量,同时解释数字3的含义。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纸,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合作(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幅树图片,要求学生合作数出树的数量,并解释数字3的含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树图片数字3数量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在家门口数一数,家门口有几棵树?并画下来。

答案:家门口有几棵树,画在作业本上。

2. 请学生观察教室,数一数教室里有几棵树?并画下来。

答案:教室里有几棵树,画在作业本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树图片,让学生认识并数出树的数量,理解数字3的含义。

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能够准确数出树的数量。

但在数数时,有些学生对细节观察不够,会出现数错的情况。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培养。

拓展延伸: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数一数生活中其他事物的数量,如:车辆、书本、椅子等,并尝试用数字3进行表达。

《有几棵树》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有几棵树》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几棵树》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公园或者学校里,有没有数过树呢?”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数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数量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数一数教室里的椅子数量。
2.实验操作:为了组数一数指定区域内的树木数量,并记录下来。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数数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有几棵树》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一、教学内容
《有几棵树》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对应章节:第四单元《生活中的数》第2节。本节课主要内容为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数一数周围环境中的树木,学习掌握数量概念。具体内容包括:
1.认识数量,理解数的概念;
2.学会使用数词,如“一”、“二”、“三”等;
3.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数的概念,能熟练运用数词表达数量;
(2)学会从1开始按顺序数数,培养数感;
(3)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如数树木。
举例解释:
(3)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数数的方法运用到其他场景。
举例解释:
-在数树木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跳过某个数字,或者重复数同一个数字,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按照顺序逐个数;

有几棵树-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几棵树-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有几棵树-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数学问题进行练习,培养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掌握数的概念、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加减法运算等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1.了解数字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数字;2.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能够比较数的大小;3.掌握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重点1.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

2.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学难点1.数字的识别。

2.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引导法、探究法、情景模拟法。

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教师问:“同学们,你们家附近有没有树?”学生们纷纷回答:“有!”“那么,你们能数出你们家附近有几棵树吗?”教师再次问道。

学生们互相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一些小朋友上来数出自己家附近有几棵树,并总结出规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通过教读口算题和让学生完成口算练习的方式,巩固数的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

2.讲解新知教师通过讲解P22-P23的例题,引导学生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练习,每个小组独立完成课本上P24-P25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环节复习教师在板书上写下一道口算题,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作答,之后教师采用随机抽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口算的讲解和答案的讲解。

5.作业布置按教学进度要求,布置相关作业和预习任务,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反馈。

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节的数学课程学习,学生对数字的认知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简单的识别数字,掌握了大小比较的方法,并能够完成基础的加减法运算。

在本节课中,通过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引导其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理解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提高其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授课时间适中,学生反应良好,参与积极。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生活实际和教材内容,使学生学得更加有趣生动。

通过讲解、引导、练习等多个环节的有机衔接,强化了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了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将进一步注重教学方法及策略的综合运用,为孩子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和兴趣的发展。

2017-2018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17-2018年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倾听、提问、操作等良好学习品质。
5、教会学生美观、漂亮地书写数字。
课时安排:9课时
课题
可爱的校园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初步学会数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
2、能力:通过观察交流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在生活中会运用,初步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进一步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0”可以表示没有
教学难点
认识“0”的其它含义
教学方法
讲述、练习、讨论
教具准备
主题图
教学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谁会讲小猫钓鱼和故事书中有4只小猫结伴到河边钓鱼,直到傍晚才回来,我们一起看他们的收获吧!
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三、巩固练习,形成能力
1、写数:理解题意,第一行,仔细数一数,认真写出数;
第二行通过观察发现要写涂色的三角形的个数。
2、练一练第2题:看数画线,画的方法不唯一,但尽量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
3、第3题: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几节车厢/
(2)挡住的是第几节车厢?
(3)用数字表示出来。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如1的后面是几?5的前面是几?和3相邻的数是几?
1、引导学生数身边的物体。数字就藏在我们身边,你能找到我们的教室或你的身边藏着的数字吗?
2、实践活动
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里看一看,边看、边数、边交流,鼓励学生自主观察,积极表达。
四、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10以内各数的认识,回家以后把今天学过的知识讲给家长听。
板书设计
可爱的校园

有几棵树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有几棵树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第一册教案]有几棵树一、复习旧知1、板演2、口算卡片:10+6 4+9 9+8 13+5 16-4 2+85+9 10+3 8+2+7 =10二、情境导入师:植树节这一天,一群少先队员们要美化环境,给校园种树,我们一起来看看。

(大屏幕出示主题图)1、学生能看图说图意:第一排有8棵树,第二排有6棵树,一共有几棵树?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几棵树。

(板题)2、请一生再完整说图意并列式:8+6=师:你是怎么算的?我们用小棒代替小树摆一摆,左边8根,右边6根,想:怎样移动小棒能让我们一眼看出8+6等于多少?生边摆边说3、学生汇报(1) 8+6=14 (2) 8+6=142 4 4 4 为什么把6分成2和4?(凑十)学生练习讲计算过程,指名讲算理。

4、比较哪种计算方法好?师小结:老师也比较喜欢这种看大数、分小数的计算方法。

5、试一试:8+8 7+8 8+4 生汇报前两题的计算方法。

小结:我们今天学的是8加几的进位加法,都是用凑十法来计算的。

三:巩固练习:智慧老人来了,他说,一年一班的同学这么聪明,想出几道题考考你们,有没有信心?1摆一摆,算一算。

(学困生可摆小棒)8+5 6+82、看图说图意。

(大屏幕)蝴蝶图8+7 蜻蜓图4+83、口算卡片。

8+8 8+6 4+8 7+8 3+84、连一连。

帮小蚂蚁一个忙,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

(大屏幕)5、口算计时。

一分半钟12道题。

四、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了什么样的加法?8+几的算式有哪些?师板书:8+8=16 8+7=15 8+6=14 8+5=13 8+4=12 8+3=11这些算式藏着什么秘密?总结:计算8加几的加法,用另一个加数减去2,在与10相加,就能有快又准的计算了。

《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有几棵树》(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能够将具体的物体与数字建立联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准确地数出物体的数量。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数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1-5,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2. 学会使用“有”字句描述物体数量,如“有几棵树”。

3. 学会使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对应关系,能够准确地数出物体的数量。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并能够用“有”字句描述物体数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数字卡片、图片等。

2. 学具:彩色笔、图画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物体的数量,引导学生用“有”字句描述物体数量。

2. 新课:讲解数字1-5的认识,让学生理解数字与物体数量的对应关系。

通过实例演示“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3. 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数出教具中物体的数量,并用“有”字句描述。

4. 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复述数字1-5的认识和“一一对应”的方法。

5.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有几棵树》2. 内容:数字1-5的认识、一一对应的方法、有字句描述物体数量等。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数出家中或学校周围的物体数量,并用“有”字句描述。

2. 让学生用彩色笔在图画纸上画出5个不同数量的物体,并用数字标注。

3. 让学生用剪刀剪出5个不同数量的物体,并用数字卡片表示。

八、课后反思1. 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够积极观察和描述物体数量。

2. 在练习环节,部分学生对于“一一对应”的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4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4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4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7.4 有几棵树》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数的分类和计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树的数量的计算方法,为后续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于数的分类和计数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逐步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

同时,学生对于图片和实物有较强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数的分类和计数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数的分类和计数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数的分类和计数,并能够正确表达出结果。

五. 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树木的图片或者实物,用于教学演示。

2.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些小树枝或者小卡片,用于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树木的图片或者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树的数量。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3棵树的图片,问学生:“有几棵树?”让学生回答。

通过这样的方式,引起学生对数的分类和计数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拿出一些小树枝或者小卡片,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数的分类和计数。

教师可以给出一些提示,比如“把这些小树枝按照数量分成几堆”,“数一数,有多少堆小树枝”。

通过这样的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数的分类和计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数的分类和计数。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5棵树的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几棵树。

《有几棵树》(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有几棵树》(教案)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5课时有几棵树·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上一课时已经学习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对20以内数的计算方法有了初步了解,本课时将借用9加几的计算方法学习8加几,继续加强学生对计算方法的掌握。

二、教学目标1.掌握8 加几的计算方法。

2.灵活运用“凑十法”计算8 加几。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8 加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凑十法”计算8 加几。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师:(展示PPT)请快速计算以下各题,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计算的?学生计算,交流展示答案。

师:用“凑十法”计算9 加几或几加9 时,用“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比较简便。

本节课我们将利用“凑十法”来计算与8相关的加法。

(板书课题:8加几)。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上节课知识点,引出本节课新知内容。

第二板块【合作交流探索新知】1.8加几的计算方法师:(展示PPT)观察上图,说说图上有什么?生:左边有8棵树,右边有6棵树。

师:一共有多少棵树?谁能给这个问题列个算式呢?生:8+6。

师:同桌讨论,说说你的计算方法。

可以利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算一算。

(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

)师:哪个小组愿意说说你们讨论的情况?生1:用凑十法,把6分成2和4,8加2得10,10加4得14。

生2:我也用凑十法,我是将8分成4和4,4加6得10,10加4得14。

师:同学们,计算方法都很棒,说一说,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师:用下面的方法计算8+6=□,你能看懂吗?生1:从8开始往后连续数6个数,是14。

生2:把6分成2和4,8先加2得10,再加4得14。

师:通过“一共有几棵树”这个问题,小朋友们学会了8加6的计算方法。

你能试着算一算这些算式吗?(展示PPT),请你用你喜欢的方法,圈一圈,算一算,看谁算的又对又快。

全班交流计算结果,请做得又快又对的同学汇报计算方法。

教师针对性给出评价。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有几棵树》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通过数数的方法来认识物体数量。

本课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数数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课文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树的数量,并运用简单的数学运算进行计算。

教材内容简单易懂,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接触数学,对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学生对图片和直观事物较为感兴趣,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数数,能够通过数数的方法认识物体数量。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掌握数数的方法,认识物体数量。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树的数量。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数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3.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问题,运用数数的方法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和实物,如树木、苹果等。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树木图片和数量。

3.学具准备:为学生准备一些树木图片,用于数数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些树木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几棵树?”让学生自由回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跟随课文一起数树。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小朋友是怎么数的?他们看到了几棵树?”引导学生回答,并解释数数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数数练习。

首先,教师展示一些树木图片,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棵树。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学习缺乏认知和感性体验。

本篇教案设计将围绕学生所熟悉的树进行展开,让学生通过近距离地观察、感知和探究树木的特点和生长周期,增强对生命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保护、关爱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二、学习目标1.了解不同树木的名称、颜色、形态、生长周期等基础知识;2.学会辨认不同树木,了解其特点和功能;3.提高观察和描述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好奇心;4.引导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认识到环境和生命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引入1.通过幼儿园/家庭/周边环境及事物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谈话,了解学生对周围环境及生物的感性认识和想法。

2.以近期的环保知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思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2.学习活动1.前置教学:通过图片、展示实物和图书引入和宣布本节课学习的主题“有多少树”,为学生进行本节课前置和心理准备。

2.学习步骤:(1)师生共同出发前往学校附近的树林区域。

(2)带领学生辨认树木色泽、形状、大小及树皮等特点,帮助他们辨认各种类型的树木以及生长时期的不同特征。

(3)采集树叶比较不同树木的颜色、形状、大小及纹路等细节,并感受不同树木带来的不同感受。

(4)了解树木的生长周期、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了解生命保护、关爱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5)带领学生进行简易的“感性作画”,让学生展现了解来的树木特点。

3.巩固和拓展1.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到家附近的树林或者公园等地方观察树木,记录感悟和拍下树木照片,或用对树木的感性体验的文字进行描述。

2.课堂小结:通过反馈和讨论方式,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树木方面的发现和经历,同时整合各位小组的信息和反馈,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树木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课堂时间和课后的表现和反馈,了解学生的认知和兴趣培养情况。

2.通过树林采集的数据、学生感性作图和口述表述等资料来评估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正确和深度。

《有几棵树》数学教案设计

《有几棵树》数学教案设计

《有几棵树》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有几棵树》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数数,准确判断出一定数量的树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让学生了解如何正确地数数。

2. 教授学生如何根据不同的场景进行计数。

三、教学方法:1. 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树的数量。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去数一数周围的树,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设计一些与数树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树的故事或者展示一些有关树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 新课讲授:(1) 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树,然后让他们数一数,看看有多少棵树。

(2) 在学生数完之后,教师可以问他们是如何数的,有没有什么技巧。

(3) 教师再解释正确的数数方法,并让学生再次数一数。

3.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与数树相关的习题,让学生做一做,巩固所学的知识。

4.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数的重要性。

5.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数一数家附近有多少棵树,然后把结果记录下来。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的数数过程进行观察,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数数方法。

2.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看他们是否能正确数出树的数量。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对于那些数数有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帮助和指导。

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不怕犯错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掌握数数的方法。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4有几棵树》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4有几棵树》教学设计(2)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7.4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7.4 有几棵树》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部分,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数一数树的数量,进一步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内容通过生动的插图和实际的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学习数学,对数字和基本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还不是很理解。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数数的基本技能,但是对于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物品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概念。

2.培养学生数数和计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概念。

2.难点: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通过图片和实际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同时,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图片,包括不同数量的树,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计算。

2.准备计算器,用于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3.准备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张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树的数量,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

例如,可以问学生:“这张图片中有几棵树?你是怎么知道的?”2.呈现(10分钟)向学生呈现更多的图片,每张图片中的树的数量不同。

让学生数一数每张图片中的树的数量,并将其记录下来。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有一张图片,图片中的树的数量不同。

让学生通过合作,计算出每张图片中树的数量。

《有几棵树》数学教案设计

《有几棵树》数学教案设计

《有几棵树》數學教案設計标题:《有几棵树》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计数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观察力和注意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主题:《有几棵树》重点:理解计数的概念,并学会正确计数。

难点:准确地识别和计数物体的数量。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5分钟)教师先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说出图片中有多少棵树。

然后引出今天的主题——《有几棵树》。

2. 新课讲解(20分钟)(1)教师通过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一棵树”、“两棵树”等数量的概念。

(2)教师演示如何计数,强调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重复计数或遗漏计数。

(3)让学生自己动手计数,教师在一旁指导,纠正错误。

3. 练习与巩固(20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含有树木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计数练习。

(2)小组活动:每组分发一些画有树木的卡片,让他们合作完成计数任务,然后汇报结果。

4.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计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实践。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计数过程,看他们是否掌握了正确的计数方法。

2. 检查学生的计数结果,看他们是否能准确无误地计数。

3. 通过课堂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对计数概念的理解程度。

五、作业布置:回家后,让家长配合,在家中找一些物品,让孩子进行计数练习。

六、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数的基本概念,通过实物或图片的展示,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数量的变化,从而更好地理解计数的概念。

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注意力,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有几颗树2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有几颗树2

有几棵树(2)
【教学内容】
有几棵树
【教学目标】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难点: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
观察法、操作法。

【课前准备】
计数器、小黑板、小棒。

【教学过程】
一、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蜻蜓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
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二、课外研究。

7+() 6+()
有什么办法计算更快?
三、巩固练习。

课本82页第3、4、5题
【板书设计】
有几棵树
8+5=13 6+8=14 8+8=16。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有几棵树》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有几棵树》

《有几棵树》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探索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并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算理。

学生已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以及简单的“10加几”的运算,并且有刚学习的“9加几”做基础,学会了“凑十法”计算。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探索8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2.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算理。

3.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正确计算8加几的加法。

【教学难点】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

课前准备PPT课件、小棒、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引入课题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植树造林有什么好处吗?学生发言,各抒己见。

师:小朋友们知道得真多,植树造林能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所以我们要爱护树木,积极地植树造林。

看,淘气和笑笑也来植树了。

(出示课件:教材主题图)【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交流,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进行了环境保护教育。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看了这幅画,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学生描述图意并提出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重点解决“一共有几棵树?”的问题。

教师板书课题:有几棵树【设计意图】通过主题图直观地展现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既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2.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可以拿出你的小棒来代替树,摆一摆、算一算。

然后用数学算式表示。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

集体讨论交流列出算式,板书:8+6=或6+8=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现在用你喜欢的方法得出结果。

学生小组合作,用小棒摆一摆,探索8加几的算法。

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指导。

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请小组代表汇报计算方法,同时教师把学生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有几棵树》教学设计

北师大数学一年级上册《有几棵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自己得出计算8加几的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理解和掌握8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8加几。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观察、比较能力。

3.能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是进位加法的第二节课,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11~20各数的认识,初步理解了加法的含义,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以及简单的10加几的运算,并且有刚学习的9加几做基础。

教材首先利用“有几棵树”引导学生思考学习8加几的多种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了“试一试”与“练一练”,内容是关于8加几的用方块摆摆算算与看蝴蝶蜻蜓图列式、帮小蚂蚁找家的连线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知识,发展思维。

〖学情分析〗全班学生49人,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常规培养,大部分学生已经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有合作学习的意识。

近阶段主要培养:积极动脑,大胆发言。

课前我对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调查,发现有近一半的学生只知道8加几的答案,但基本上说不出怎样算出来的。

针对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教学时各有侧重。

由于学生思维活跃、聪明、积极,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之处,所以对课的设计应根据学生的变化而变化,让学生从自身的认识基础出发,主动学习。

〖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公园吗?星期天,淘气小朋友也高兴地到公园玩了,在游玩时,他学到了很多的数学知识想和大家分享,下面我们就随他一起去看看吧。

(情境一:淘气在公园的主路上先后看到工人师傅在为8棵、6棵树涂防护漆的情境。

)师:根据小淘气在路上数大树棵数的情境,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对本节学习有关系的出示。

)(示一共有几棵树?)(评析:新的教学理念是注重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此处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去公园游玩为情境提出问题,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几棵树》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2、组织学生在交流、合作中获得知识和能力。

3、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

教学重点
通过问题解决,让学生学会“8+?”的进位加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在实际中应用理解。

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
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步骤
一、情境引入,进行环保教育。

1、出示图片:主题图。

2、教师谈话。

树林中有一些小树,分两排种植,少先队员大哥哥、大姐姐们要为小数浇水,第一排种了8棵树,第二排种了6棵树,你知道大哥哥、大姐姐们一共需要为多少棵树浇水吗?
二、问题摆现,体会计算多样。

(一)教学“8+?”。

1、根据问题,同学自己思考。

2、小组交流。

3、全班讨论。

(二)比较。

1、计算对比。

9+6=15
8+6=14
教师提问:你有什么收获吗?我们再看几组,先计算,如果有收获请你验证你的想法,如果没有,请你继续总结。

2、口算。

9+9=9+8=9+7=9+6=
9+5=9+4=9+3=9+2=
8+9=8+8=8+7=8+6=
8+5=()8+4=()8+3=()
3、小组交流心得。

4、全班交流小结。

9加几就减1,8加几就减2。

5、反馈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快。

(说一道,算一道,并说算的方法。


8+8 7+8 8+4
5+8 8+6 8+3
8+5 2+8 4+8
8+7 9+8 8+9
3+8 6+8 8+2
三、实践应用,拓展延伸。

(一)出示图片:摆一摆,算一算。

(二)出示图片:蝴蝶。

(三)出示图片:小燕子。

(四)组织学生到生活中寻找蕴含的数学问题(如:种树问题、游戏问题、银行问题),选一些挑战性问题大家进行讨论,并加以解决,使之深刻感受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课堂小结
本节课创设了故事情境,学生学得生动活泼,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掌握了多种算法,并知道哪种算法最简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到了知识。

教学中应注意练习的形式应多样化,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