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回来了》评课-桥头小学魏斌彬
小学美术《恐龙回来了》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恐龙回来了》课后反思——李威恐龙回来了是广东岭南美术出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第三册中的第4课。
整节课下来教学目标基本实现,这一堂课通过播放影象,观赏图片,学生的课前介绍,激发学生对恐龙世界的兴趣,激起学生热爱大自然,探索自然奥妙的兴趣。
整节课的教学步骤把握的比较好些,首先是评讲上节课布置的作业,对画得好的同学给予鼓励表扬。
在评讲中重点抓住构图,色彩等几个方面。
其次是,再倒入新课这一环中我是通过播放恐龙影象创设情景引出恐龙有关的知识。
再次,欣赏课件中学生笔下的恐龙。
最后是播放轻松的音乐让学生进入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学生参与积极高。
教学语言不够清晰。
各个教学环节之间的语言缺乏条理性和导向性。
导致部分学生不理解创作意图。
(我认为原因是没有讲出关键性的语句,让学生明白创作要求。
)教学的重点不突出,在示范绘出恐龙的这一环节做得不足。
导致了学生对造型元素把握的难度。
使有些学生不知从何入手画的局面。
对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出现的情况应变调控能力不够。
对课的结构分析不深刻。
在活动最后“收尾”部分较潦草。
教学经验不足,上课时还会有点紧张,临场应变能力尚不足够。
上课时有个别学生有点犹豫地说:老师,我还是画不大出来。
当时我采用了鼓励的方法,也提议要他看看范例再去思考一下,然后再去下笔画。
我觉得当时应当帮助他想象恐龙世界,调整小朋友的心态,不一定我们画的就比别人差啊。
提高了小朋友的自信心,那或许会更好一些,或许会有更不错的作品出来。
我会努力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争取在以后的每一堂课上,有更大的进步。
语言恐龙回来了的教案及反思
语言恐龙回来了的教案及反思教案标题:《语言恐龙回来了》的教案及反思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恐龙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用适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自然界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学习恐龙的基本知识,包括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恐龙。
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准备:1. PPT或图片展示恐龙的图片和基本信息。
2. 学生绘制或打印恐龙图片的纸张。
3. 小组合作讨论的活动指导材料。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恐龙的图片和简单的介绍,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恐龙的好奇心。
Step 2:学习恐龙的基本知识(15分钟)1. 使用PPT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不同种类的恐龙,并介绍它们的名称、特征和生活习性。
2. 与学生一起讨论,澄清他们可能有的疑问,并帮助他们理解恐龙的分类和演化。
Step 3:听说能力训练(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恐龙进行深入研究。
2.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收集关于选定恐龙的信息,并准备一个简短的介绍。
3.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回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Step 4:合作与交流(15分钟)1. 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内有不同的恐龙代表。
2. 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恐龙们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的互动情景,展示他们对恐龙的理解和想象力。
3. 学生互相观看和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反馈。
Step 5:反思与总结(10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整个教学过程,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1. 你最喜欢的恐龙是哪一种?为什么?2. 在小组合作讨论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3. 通过这堂课,你学到了哪些关于恐龙的新知识?4. 你觉得这种合作与交流的方式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教学反思:1. 教案设计中的活动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 学生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是否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活动的时间安排、教学资源的使用等?4. 学生的学习成果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通过对教案的反思和总结,教师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恐龙回来了》评课-桥头小学魏斌彬
《恐龙回来了》评课稿桥头小学魏斌彬今天,我参加福永街道艺术学科课堂研讨活动,有幸听了康娟老师的一堂美术课《恐龙回来了》。
整堂课听下来,对我感触颇深。
康娟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教态亲切,大方,自然,跟学生融为一片,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深得大家(学生,老师)喜爱!康老师作为一个新老师在本课的设计上也体现了新老师敢于创新,活用教材,教学方式新颖,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康老师在执教本课时体现了很多优点。
优点一:课堂调控能力出色。
康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学习的心境。
首先是课前的拍掌互动,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一拍手,学生就端正坐好。
这对于后面的活动体现很好的“收”。
其次,康老师在本节课上没有用自己生硬的语言,如“请坐好”等来让学生进入自己需要的教学氛围。
再次,康老师通过用自己新颖的教学设计,精心准备的游戏和出色的引导,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康老师创新式的发散思维教育,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康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问题一:你最喜爱什么恐龙?问题二:你最想去的地方?问题三: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把这三个问题串在一起,就变成了“你想带恐龙去哪里做什么”。
看似天马行空,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个问题,串在一起就成就了一个创意。
学生在回答各种问题时,也妙趣横生,体现了低龄儿童想象力棒的特点。
而这一点又正是我们中国的未来最需要的,也是现阶段中国最缺乏的。
在后阶段的学生创作中,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作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且学生觉得自己创意很棒,增强了自信心,且学生在整个创作中获得知识,好奇心得到满足,体会了学习的乐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点对于学生在日后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和乐于主动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过“教育是遗憾的艺术。
”康老师本课同时也存在一些瑕疵。
我个人认为,一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评选依据就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收获。
从这个方面来看,这堂课学生收获到的是开启想象的思维,但我们看到的学生的作业,在表现恐龙的“美”上面较少。
4月教学活动反思《恐龙回来了》
语言
活动名称
恐龙回来了
执教老师
执教班级
执教时间
本次活动《恐龙回来了》是恐龙探险队里的一个语言活动。主要活动目标是:1、观察理解画面中恐龙与人的关系,展开合理的想象。2、知道页多幅画面的阅读顺序。为了更好的开展本次活动,更好的达成目标。我做了以下活动准备:故事PPT,幼儿用书,DVD。
活动分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是让幼儿自主阅读幼儿用书。在阅读前,我为幼儿讲述了故事的开头,从而引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在这个环节中让我欣喜的是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对画面的内容有初步的理解。大部分幼儿能基本准确地说出画面内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有的孩子阅读时不够安静,个别幼儿不能爱护书本。翻书的方式不正确。第二环节是运用故事PPT和幼儿共同讨论故事内容。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参与度较高,喜欢和老师同伴一起讨论关于故事中恐龙回来后发生的事情。对于画面第32。34页,重点引导幼儿讨论。也有一些孩子能够准确表达出具有争议的内容。第三环节是观看DVD,完整的欣赏故事。第四个环节是引发幼儿发挥想象力,设想如果恐龙真的回来了,会和恐龙发生什么事。这个环节能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愿意说,但是有些幼儿对于故事内容有局限性,自己表达的和故事内容也比较相似。
活动中幼儿安静倾听,积极表达。但缺少一些活动的“动”。
恐龙回来了反思
《恐龙回来了》教学反思
蔡丽群《恐龙回来了》一课是一节非常有趣的绘画创作课。
往往提起创作,都是比较难上的课。
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我做了精心的准备。
本课的作业要求是以个人或集体的方式,创作一幅表现恐龙生活的作品。
观察是创作的前提条件,而恐龙在几百万年前就从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有通过图片来了解它的外貌,而恐龙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课前我让学生收集恐龙造型物品图片或画报及资料。
上课刚刚开始,先由教师展示课件中的恐龙的画面以及资料中的恐龙图片,接下来环节我没有急着让学生直接创作,而是出示动画里的各种恐龙造型说:“同学们,虽然真正的恐龙我们没有见过,但我们可以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来了解它的外貌,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观察,它看起来比较复杂,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其实它的每一个部位也是完全可以用几何图形来表示的”。
说到这里,我在板演的白纸上画出一只简笔画恐龙,在我的示范下,一名学习中等的学生也画出了这只恐龙,不用说,这节课的难点已经突破了。
“下面该看看大家的表现了”。
同学们都忙着拿起水彩笔画了起来,通过刚才学生在黑板上的演示,一些优秀生不用说一定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来,稍差一些的个别学生也只需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就完全可以顺利完成作业。
结果不出所料,在展示作业时,每个小组的同学都争先恐后到前面展示,这节课的教学任务已顺利完成。
反思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教师找到了教学的突破口,把知识化难为易,降低到学生人人都能接受的层面。
《恐龙回来了》观课反思
《恐龙回来了》教学反思王老师将网络教学平台的优势与美术教材和新课标的要求相结合,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多个教学环节,分层推进式教学结构,使学生在电影中感受恐龙,在问答中了解恐龙,在游戏中体验恐龙,在绘画中感知恐龙,不断强化学生的视觉刺激加深对恐龙的印象,利用想象对恐龙进行创作,教师搜集每个不同的恐龙背景,让学生自主选择添加,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恐龙大世界。
新课标指出:“教师应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如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旅游甚至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广泛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强调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努力开发当地的课程资源。
打破常规的学生被动式的美术上课方式,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老师、互动网络课堂教学平台三者为整体的新型教学模式,从而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性的学习探究性的学习,从而呈现了丰富的课题教学效果,运用互动式网络课堂教学平台,进行美术教学将是提高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新途径。
这一节课是利用电子白板教学平台的美术教学,教师不再以直接讲授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教师变成了网络向导,学生利用教学平台的学习资源,主动的选择自己需要的知识,这是一种个性化的需求,通过看探索发现,自主地从片子中学到知识。
做恐龙知识问答题,也可以从中学到不同的知识。
从而进一步的发现恐龙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肢体动态、生态环境、花纹图案等五个方面的特点。
所以这一运用是起到非常实质的作用的,是建立在互动式课堂教学的平台上,学生在多媒体教室,便可以上美术课,在人机互动的模式下,学生在平台的引导下,进行欣赏,交流,评价,创作等美术活动环节,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课堂的自主性大大加强。
教学资源的整合增加了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平台便于对学生进行课堂的管理,学生课堂次序井然。
恐龙回来了教学反思
《恐龙回来了》本节《恐龙回来了》一课是一节以水墨的表现形式来切入的美术课。
从整体上来说,本节课教学内容完整、教学设计新颖,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热烈,课堂富有活力。
课后反思:一、本节课的重点没能突破传统《恐龙回来了》是一节造形与表现的课型,但在具体讲解恐龙的造型时,没有重点突出出来,反而是一笔带过。
(改进:在这个环节要加以讲解和概括,对不同的恐龙找出共同的特征和区别。
)二、对学生估计不足由于本节课采用水墨的形式表现,但学生从末画过,而我在授课中只注意到讲授笔墨的使用,却没能及时示范,从而导至学生在作业时迟迟不敢动笔、无从下手。
(改进:要在恐龙的结构讲完后增加示范的环节,用浓和淡、线和面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行示范,让学生在示范的过程中感受、了解水墨画笔墨的变化,从而可以达到让学生勇敢的、大胆的去创造、去表现恐龙)三、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缺泛应激教学机智课后,邝老师指出在本节课中没能急时抓住学生回答问题时的不同想法进行引导,如一女生回答恐龙分类的问题是说:“有胆小的和凶猛的”,这里本可以让学生讲讲她的想法和感受,很可惜我却不假思索的对她进行了否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孩子这份纯真的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引发新的构想。
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学生有特殊见解的一定要追问,这是教师课堂处理的机智。
(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从更多的层面去关注孩子课堂发展,俯下身来做一个智慧形教师。
)四、要作要求不清晰明确对于低年级的孩子,在创作前要把创作要求讲清楚,如作画内容、构图等,直接会影响作画的效果。
(改进,在布置作业时,要找出关键词语进行解读,让孩子在明确老师的要求后再画。
)五、作业展评语言过简(改进: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构图、造型、内容、笔墨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评价。
)。
《恐龙》评课稿汇编
《恐龙》评课稿汇编《恐龙》评课稿【1】《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李老师教学这一课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她的教学有这么几个特点:一、这堂课的教学老师以文本语言文字为载体,从目标的设定,内容的安排以及方法的运用上,都体现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恐龙的形态特点及其说明方法。
课文Secord段教学中,老师舍得在感悟“雷龙”的形态特点上下功夫,读中悟写,从读到说,使学生初步领悟作者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表达方法,把雷龙和其它种类的恐龙特点写具体,写清楚了。
二、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
其次注意适时,适量地运用多媒体课件,不管是教学开始播放的恐龙生活场景画面渲染,还是相机出示的有关恐龙图片,都能逼真生动地再现恐龙的形象。
图文结合,增添了学生探究恐龙的兴趣。
值得一提的是教学中,老师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感悟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使遥远不可及的恐龙有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之感。
《恐龙》评课稿【2】《恐龙》是一篇知识性短文,介绍了恐龙的种类、形态及生活习性,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恐龙的喜爱之情。
王老师教学这一课较好地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她的这堂课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以文为本,交给学法这堂课的教学王老师以文本语言文字为载体,从目标的设定,内容的安排以及方法的运用上,都体现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恐龙的形态特点及其说明方法。
课文Secord段教学中,王老师舍得在感悟“雷龙”的形态特点上下功夫,读中悟写,从读到说,使学生初步领悟作者运用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的表达方法,王老师的课堂上,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由“扶”到“放”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学法指导,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幼儿园恐龙回来了教案
幼儿园恐龙回来了教案教案标题:幼儿园恐龙回来了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幼儿了解恐龙的外貌特征和名称。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 鼓励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合作游戏。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图片展示恐龙的照片。
2. 恐龙模型或剪纸。
3. 绘本或故事书《恐龙回来了》。
4. 绘画和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展示幻灯片或图片,介绍恐龙的外貌特征和名称,激发幼儿的兴趣。
主体活动:2. 阅读《恐龙回来了》故事书,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恐龙形象。
3. 展示恐龙模型或剪纸,让幼儿观察并描述不同恐龙的特征。
4. 分发绘画和手工材料,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绘制或制作恐龙形象。
5. 组织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扮演不同的恐龙角色,在游戏中模仿恐龙的行为和声音。
巩固活动:6. 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恐龙形象,用绘画、手工或其他材料制作一个恐龙场景,展示给其他小组。
7.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想法。
结束活动:8.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总结恐龙的特征和习性。
9. 发放恐龙相关的绘本或资料,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深入了解恐龙知识。
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恐龙主题展览或博物馆,进一步拓展他们对恐龙的认知。
2. 组织幼儿进行恐龙主题的户外活动,如寻找恐龙化石或进行恐龙足迹探索等。
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包括观察、描述、绘制和制作恐龙形象的能力。
2. 收集幼儿完成的绘画、手工作品和小组合作作品,评估他们对恐龙特征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确保幼儿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 教师应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分享观察,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
恐龙回来了 教案
恐龙回来了教案教材分析】恐龙是学生们心目中最神奇的古动物,生活在远古时代,大约在6500万年前就已经从地球上消失灭绝。
教材以“恐龙回来了”为题,旨在激发学生对远古时代恐龙世界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表现自己心中恐龙故事的创作能力。
教学方法分析】这节课的美术活动不是知识的灌输,也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生活的想象再现。
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激励式教学以及卡纸拼图的方法。
通过让学生亲自体验拼图的乐趣,调动他们的研究主动性和激发研究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恐龙的基本型,并鼓励他们大胆创作,以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路】现在的二年级学生接受的信息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___奇特。
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爱表现自我。
对于恐龙这一古动物,他们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
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恐龙世纪》片段,展现有趣又震撼的恐龙世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了解恐龙时代的生活。
然后让他们尽情地聊一聊自己认识的恐龙,说说它们的特点,进一步了解恐龙的基本特征。
接着准备有趣的拼图环节,让学生掌握不同恐龙的基本型,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故事的想象与创作。
课型】综合·探索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线条表现恐龙的外形和花纹特征;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和比较中,找出恐龙的基本型,在想象中大胆描绘恐龙回来后发生的各种有趣的事情;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爱科学、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恐龙,画出恐龙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描绘恐龙回来后的各种趣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恐龙世纪短片、基本型卡纸、圈线笔、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恐龙视频。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段视频,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恐龙。
师:视频中,你认识那些恐龙?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生:雷龙、___、三角龙……2、总结:恐龙的种类有很多很多,它们生活在很久很久以前,那时候世界上还没有人类。
恐龙来了教案反思
恐龙来了教案反思教案标题:恐龙来了教案反思教案反思是教师在完成一堂课后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和评估的重要环节。
通过反思,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案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对《恐龙来了》教案的反思和建议:1. 教学目标:- 建议在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将能够了解恐龙的生活习性、体型特征和灭绝原因,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恐龙分类。
- 目标应该具体明确,以便学生和教师都能清晰地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
2. 教学内容:- 建议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一些实际的恐龙化石图片、视频或模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 可以考虑添加一些与恐龙相关的科学实验或小组讨论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思考能力。
3. 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中,建议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使用幻灯片、视频等辅助教具,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 可以引入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探究性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教学评估:- 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如小组讨论、个人报告、绘画等,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以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水平。
5. 教学资源:- 建议在教学资源中提供一些恐龙相关的书籍、网站链接或其他多媒体资料,供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资源的选择和使用方式,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总结:教案反思是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恐龙来了》教案的反思,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估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同时,教师还应积极寻找适合的教学资源,以支持和丰富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恐龙的灭绝》的评课稿
二年级语文下册《恐龙的灭绝》的评课稿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恐龙的灭绝》的评课稿《恐龙的灭绝》是一篇科学性较强的文章,它展现了在中生代时期,遍布恐龙的神秘世界,最后引起人们反思:为什么今天的人类只能从电影、书籍或者博物馆里,来回忆恐龙往日的辉煌呢?观摩了义乌市青口小学陈老师教学的这一课后,我感到老师非常善于引导,她从趣入手,趣中激疑,读中解惑,在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好奇心,产生了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一、从趣入手恐龙是已经不存在的生物了,然而“恐龙”却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文章从题目到内容吸引着学生的好奇心。
抓住孩子们爱恐龙的特点,陈老师在课前布置大家搜集了许多有关恐龙的知识。
实录一:师:看老师写字。
(师板书:恐龙)一起亲热地打个招呼吧!一起来——生:恐龙。
师(出示“恐”):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个字?生答略。
师:你对恐龙有什么了解?(出示各种恐龙图片)生:我知道有的恐龙是食肉类的,有的恐龙是食草类的。
生:我知道三角龙是最后灭绝的。
……师:最大的恐龙是震龙。
它大约有一百三十吨重。
你可以用一个什么词形容?生:庞大。
师(出示词):读。
注意“庞”是后鼻音。
生齐读。
师:坐上时空穿梭机,让我们来到白垩纪,各种各样的恐龙展现在我们眼前。
生(争着喊出了恐龙的名字):“长颈龙!”“霸王龙!”“三角龙”……师:现在还能看到这些恐龙吗?(相机板书:灭绝)师: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生:恐龙为什么会灭绝的?……评议: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
因此在导入新课时,陈老师创设了情境,出示了许多恐龙的图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不是简单的看,还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谈恐龙,激活了原有体验,激发求知的兴趣,让孩子们在迫不及待、跃跃欲试的心态下进入课文。
并在看图片的过程中自然地理解了“庞大”。
二、趣中激疑实录二:师: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请小朋友自己来读读课文。
恐龙回来了故事教案
恐龙回来了故事教案教案标题:恐龙回来了故事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阅读和讨论故事《恐龙回来了》,学生将能够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故事中的角色。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理解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和写作活动,鼓励学生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或讨论他们对恐龙的了解。
提问问题,如“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吗?你们知道恐龙是什么时候生活的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阅读活动:2. 分发《恐龙回来了》故事的复印件给每个学生,并让他们阅读故事。
可以选择适合学生阅读能力的版本。
3. 学生阅读完故事后,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观点。
可以提出问题,如“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主要角色是谁?他们做了什么?”鼓励学生参与讨论。
理解活动:4. 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提问问题,如“这个故事想要传达什么信息?你们从中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角色扮演活动:5.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特点,自由发挥并演绎故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创作活动:6.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以《恐龙回来了》为灵感,创作自己的故事情节。
学生可以选择绘画或写作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创作。
鼓励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作品。
总结活动:7. 总结教案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回顾他们在这个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提问问题,如“你们对恐龙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吗?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
教案评估:8. 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创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情况。
此外,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简短的书面反思,让他们总结自己在这个教案中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恐龙回来了》评课稿
桥头小学魏斌彬
今天,我参加福永街道艺术学科课堂研讨活动,有幸听了康娟老师的一堂美术课《恐龙回来了》。
整堂课听下来,对我感触颇深。
康娟老师在执教本课时,教态亲切,大方,自然,跟学生融为一片,教学语言幽默风趣,深得大家(学生,老师)喜爱!康老师作为一个新老师在本课的设计上也体现了新老师敢于创新,活用教材,教学方式新颖,对于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想象力,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康老师在执教本课时体现了很多优点。
优点一:课堂调控能力出色。
康老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思维,进入学习的心境。
首先是课前的拍掌互动,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教师一拍手,学生就端正坐好。
这对于后面的活动体现很好的“收”。
其次,康老师在本节课上没有用自己生硬的语言,如“请坐好”等来让学生进入自己需要的教学氛围。
再次,康老师通过用自己新颖的教学设计,精心准备的游戏和出色的引导,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达成自己的教学目标。
康老师创新式的发散思维教育,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康老师设计的几个问题,问题一:你最喜爱什么恐龙?问题二:你最想去的地方?问题三: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把这三个问题串在一起,就变成了“你想带恐龙去哪里做什么”。
看似天马行空,风马牛不相及的三个问题,串在一起就成就了一个创意。
学生在回答各种问题时,也妙趣横生,体现了低龄儿童想象力棒的特点。
而这一点又正是我们中国的未来最需要的,也是现阶段中国最缺乏的。
在后
阶段的学生创作中,教师引导学生打破常规作画,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且学生觉得自己创意很棒,增强了自信心,且学生在整个创作中获得知识,好奇心得到满足,体会了学习的乐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这一点对于学生在日后对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和乐于主动去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有人说过“教育是遗憾的艺术。
”康老师本课同时也存在一些瑕疵。
我个人认为,一节课的好坏最重要的评选依据就是学生学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收获。
从这个方面来看,这堂课学生收获到的是开启想象的思维,但我们看到的学生的作业,在表现恐龙的“美”上面较少。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的三维目标中就有一个过程与方法。
康老师在本课中渗透的美术方法较少。
如果能在导入部分中的模仿恐龙游戏中加入指标,要求学生能够迅速找出各种恐龙的特点,造型,动态进行模仿。
如霸王龙的尖锐的牙齿,角龙的尖刺,翼手龙的飞行翼等等。
在教师示范时,如果能加入画不同的恐龙造型,花纹,动态等也能对学生对于恐龙的表现方法上得到提高。
如果时间更充足的情况下,我认为本课作为本课题的第二课时就极为精彩。
“瑕不掩瑜”,我仍然认为康娟老师执教的本课,是极为成功的,以上优点都是值得我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