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的物质性
高中政治必修四世界的物质性
3.(教材 P30)(1)人类社会的形成需要哪些物质条件?
(2)是什么原因促成了由古猿的生存环境到人类的社会环 境、由古猿的群体结构到人类的社会结构的转变? 提示:教材设置这一栏目,旨在引导我们探究人类社会的 物质性。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一框 世界的物质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
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
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
分。
(2)“上帝创世说”是不存在的。
2.物质 (1)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 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渐变热使局部熔融并超过铁的熔点,原始地球中的金属铁、镍 及硫化铁熔化,并因密度大流向地球的中心部位,从而形成液 态铁质地核。同时,地球的平均温度进一步上升,引起地球内 部大部分物质熔融,比母质轻的熔融物质向上浮动,把热带到
地表,经冷却后又向下沉没。这种对流作用控制下的物质移动
使原始地球产生全球性的分异,演化成分层的地球,即中心为 铁质地核,表层为低熔点的较轻物质组成的最原始的陆核,陆 核进一步增生、扩大形成地壳。地核与地壳之间为地幔。分异 作用是地球内部最重要的作用,它导致了地壳及大陆的形成,
们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
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1.(教材 P28)天地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吗?联系你所知道的 有关地球起源的知识,说明为什么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 的。
提示:天地万物不是上帝创造的。用现代科学的方法通过
对古老岩石的测定,人们得知地球已存在约 46 亿年了,它是由 原始的太阳星云分馏、坍缩、凝聚而形成的。 首先是星子聚集成行星胎,然后再增生而形成原始地球。 原始地球所获得的星子是比较冷的,通过冲击效应、压缩效应
世界的物质性
1.实践决定认识原理:认识论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 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 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这就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 实践,敢于实践。 提示: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 领袖英雄言论、强权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不打不相识”、“问泉那得清如许,为由 源头活水来”、“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清谈误 国,实干兴邦”强调了实践的作用。“纸上谈兵”和“叶 公好龙”就是否认实践作用的典型 。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原理:认识论认为,认识对实践具 有反作用。正确认识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 用,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这就要求我 们想问题办事情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 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提示: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该原理为坚持邓小 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原因。
2.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认识论认为,由于 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 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 认识具有反复性;又因为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 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 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因此认识又具有无限性。这要求我们做到与时俱 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 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提示:人的认识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 不是一种圆圈式的循环运动。“与时俱进,开拓 创新” 、”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因均可用此原 理。
实践的基本知识
含义
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或者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 的物质性活动。(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 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2)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 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3) 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 变为现实的存在。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四课第1课时 世界的物质性
第1课时世界的物质性学习目标核心素养1.识记物质的含义,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培养正确认识世界的本质的能力。
3.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反对上帝创世说。
1.政治认同: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2.科学精神:能用世界的物质性原理分析生活中的现象。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1.自然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01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02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2)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
2.物质的概念(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03意识,并能为人的□04意识所反映的□05客观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06客观实在性。
(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和现象的□07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08具体的物质形态。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1.人类社会的产生人类社会是□01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02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2.人类社会的构成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03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04地理环境、□05人口因素和□06生产方式。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07物质性。
3.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自然界是□08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09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10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11人和□12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总之,世界是□13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14物质性。
思考Ⅰ.物质就是具体事物的总和,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错误。
哲学上的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共性的概括,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Ⅱ.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是独立存在的。
这种观点正确吗?提示:错误。
作为客观实在的物质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并通过具体形态表现出来。
世界的物质性(完整版)
汇报人:XX 2024-01-24
contents
目录
• 物质与意识 • 自然界物质性 • 社会生活物质性 •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关系 •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01
物质与意识
物质定义及特性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 实在。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物概 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 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思维是存在的反映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没有存在就 没有思维。
存在决定思维
客观存在决定人们的思维,而不是思维决定 存在。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二者具有同一性。
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
01
思维能够正确认识 存在
人的思维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把握事物发 展的规律。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实践价值
01
指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02
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推动
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03
为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推动
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02
思维对存在的认识 具有局限性
由于人的认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 限制,对存在的认识可能存在偏 差或误解。
03
不断推动思维与存 在的统一
在实践中不断推动思维与存在的 统一,使主观符合客观,达到对 事物的真理性认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和斗争
唯物主义一元论肯定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世界的物质性是指什么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世界上的事物(即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
但万事万物具有一个共同本质即客观实在性;万事万物统一于物质,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
物质性,意识依赖于物质。
1.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可分为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
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
类社会,主观世界包括人的意识。
2.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
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自然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从存在来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从发展上来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
及其构成要素均有客观的物质性。
4.自然界是物质的
人类社会也是物质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性要求我们想办法、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世界物质性
与山川草木诉说心中的烦躁,山川草木根本不懂她的 话;对虫鱼鸟兽倾吐心事,虫鱼鸟兽哪能了解她的苦 恼。她颓然坐在一个池塘旁边,茫然对池塘中自己的 影子。她突然觉得心头的死结解开了,是呀!为什么 她会有那种说不出的孤寂感?原来是世界是缺少一种 像她一样的生物。 想到这儿,她马上用手在池边挖了 些泥土,和上水,照着自己的影子捏了起来。捏成了 一个小小的东西,模样与女娲差不多,也有五官七窍, 双手两脚。捏好后往地上一放,居然活了起来。她把 这些小东西叫作“人”。 这些“人”是仿照神的模样 造出来的,居然会叽叽喳喳讲起和女娲一样的话来。 他们在女娲身旁欢呼雀跃了一阵,慢慢走散了。 女娲 那寂寞的心一下子热乎起来,她想把世界变得热热闹 闹,
都
劳动者
是
物
生产力(客观 劳动资料
质
生 的物质力量) 劳动对象
关 系
产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
方
具
式 生产关系(客观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有
的经济关系) 相互关系
物 质
产品的分配关系
性
劳动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从 古到今,劳动工具的发展过程示意图: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由生产力的实 际状况决,具有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 部分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为什么)
(1)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 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世界的物质性
定义: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对力 性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应用:火箭升空、划船等
定义:能量守恒 定律是指在一个 封闭的系统中, 能量不能被创造 或破坏,只能从 一种形式转化为 另一种形式,总 能量保持不变。
相变现象:物质 在不同温度和压 力下发生相变, 产生不同的物理 现象
原子结构: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分子结构:由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原子核和电子的运动状态:量子力学描述 物质的波粒二象性:德布罗意波长公式
量子力学的基本 原理
量子态的描述
量子力学的应用
量子计算机的发 展前景
物理运动:分子、原子等微 粒的移动和变化
化学运动:化学反应中元素 的化合和分解
生物运动:生命活动的进行 和调节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移动
社会运动:人类社会的生产、 分配、交换、消费等经济活
动和社会活动的变化
物质运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 物质运动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 物质运动具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是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意识的定义: 意识是人脑对 客观世界的反
映
意识与物质世 界的关系:意 识是物质世界 的一部分,是 客观世界在人 脑中的主观反
映
意识的作用: 意识能够能动 地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
意识与物质世 界的相互影响: 意识与物质世 界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
意识是物质世界中一种特 殊的物质现象
物质运动与时间的关系:物质运 动随时间变化,时间与物质运动 不可分割。
时空相对性:物质运动的时空受 到相对论的限制,不同的观察者 对同一物质运动的观测结果可能 不同。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物质性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是指事物具有物质形态,包括物质的存在和物质的性质。
物质性既是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也是物质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
物质性的发展规律则是指物质在运动和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它揭示了物质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规律。
物质性是世界存在的基础,没有物质的存在就没有世界。
物质具有质量、空间和运动的特点。
质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它是物质与其他事物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物质的固有属性。
空间是物质存在的载体,物质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才能存在和运动。
运动是物质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形式,物质通过运动实现一切变化和发展。
物质性不仅包括物质的存在,还包括物质的性质。
物质具有多样性和可变性。
多样性是指物质的种类繁多,世界上存在着大量不同类型的物质,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等。
可变性是指物质的性质是可以变化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经历质的变化和量的变化。
物质性的发展规律包括质的发展规律和量的发展规律。
质的发展规律是指物质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转变的规律,即物质的性质的变化规律。
质的发展规律包括质的互变规律、质的量变规律和质的阶段性规律。
质的互变规律是指不同种类的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水可以变成冰或蒸汽,但其质量守恒。
质的量变规律表明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数量的变化,如固体物质与液体的融化和汽化,量的变化不改变物质的质量。
质的阶段性规律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经历一连串的质的变化过程。
量的发展规律是指物质在不同条件下数量的变化规律,主要包括量的增减规律和量的消亡规律。
量的增减规律是指物质的数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增加或减少,如物质的聚变和裂变过程。
量的消亡规律是指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消失,如物质燃烧成灰一样,物质的数量发生了消减。
物质性的发展规律是普遍存在于世界的各个领域和层面的。
在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规律是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
在人类社会中,物质的发展规律决定着社会的变革和进步,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和速度。
世界的物质性
构成社会物 质生活条件 的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客观的物质 的要素
劳动者
生产力
劳动资料
生(客观的物质力量) 产 方
劳动对象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
式 生产关系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
都 具 有 物 质 性
(客观的经济关系)相互关系
产品的分配关系
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 意选择生产关系。
三、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
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自然界
世 界
人类社会
自然界中的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 世界的组成部分
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 展及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物质性
人的意识
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在 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 产生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
2、方法论: 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是处理人与自然 关系的前提;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3、应用:
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人与 自然的关系
1、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共同性表现在
(C )
A、存在与发展的基础相同 B、运动的规律相同 C、都有具有客观实在性 D、构成因素相同
2、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自然界按照自然法则
A、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B、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客观的
C、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D、生产力的发展是客观的
B
4、有人断言:“更大的神只要一想就能把人创 造出来。”这种观点
①认为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 结果
②属于神创论的观点,是极其荒谬的 ③否认了人类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④否认了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属于唯
世界的物质性概述
世界的物质性概述物质是指组成世界万物的各种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的基本要素。
物质通常表现为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形态,具有质量和体积,能够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运动。
在宇宙中,物质分布广泛且多样,包括了地球上的自然界物质、人造物质以及宇宙中的星体、星云等。
地球是我们所熟悉的物质组成最为复杂的地方之一、地球上的物质主要包括了无机物和有机物。
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氢化合物的物质,包括了岩石、矿物、金属等。
有机物是指含有碳氢化合物的物质,包括了生物体、油类、气体等。
地球上的物质以岩石为主要组成,岩石又分为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火成岩是由地下岩浆冷却凝固后形成,包括了花岗岩、玄武岩等。
沉积岩是由岩屑、有机物等在水体中沉积堆积而形成,包括了砂岩、灰岩等。
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岩石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形成的岩石,包括了片岩、云母岩等。
除了地球上的物质,在宇宙中也存在着丰富多样的物质。
宇宙中最常见的物质是氢和氦。
它们是宇宙大爆炸后形成的原始物质,占据了宇宙中绝大部分的质量。
此外,宇宙中还存在着各种类型的恒星、星团、星系等天体。
恒星是由氢、氦以及其他重元素构成的,是宇宙中物质的集中体,具有巨大的质量和高温高压的物质状态。
星团是由数百到数百万颗恒星组成的,它们在银河系中形成矩形、球形等不同形式的结构。
星系是由无数颗星星、气体、尘埃构成的庞大天体系统,它们以吸引力为动力,形成了星系的整体结构。
此外,人类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中也创造了大量的人造物质。
人造物质是人类通过改变自然界物质的性质和组合而制造的物质,包括了金属、塑料、玻璃、纤维等。
这些物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人造物质的出现丰富了物质的形态和性质,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便利。
总之,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包括了地球上的自然界物质、宇宙中的星体、星云以及人类创造的人造物质。
物质的形态和性质多样,且在宇宙中广泛分布。
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重要领域,也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础。
世界的物质性
4.1 世界的物质性一、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识记物质的定义;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分析宇宙间一切事物及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坚定地树立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的物质观,鲜明地反对上帝或神灵创世说。
二、学习重难点: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的含义;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三、知识探究个人自主完成1.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_____ ________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和_____ 史,它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_____ ______。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注意:物质的概念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_____________,而不而不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人不能创造或者消灭物质,只能改造物质具体形态。
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物质具体形态则有生有灭。
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长期发展的产物。
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②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
4、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_____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
五、明辨是非1.物质就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
()2.人类社会由有意识的人构成,所以人类社会必然决定于人的意识。
()3.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4.物质资料生产方式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5.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类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活动,必须以承认自然与社会的客观存在为前提。
()五、【原理与方法论归纳(重点)】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三大条件是: A.社 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 自然科学前提: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 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C.思想理论来源:黑 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质 属性,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决定意识。2,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自然科学对世界物质 性的研究成果上发展起来的。细胞学说, 能量守恒转换,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于世界物质性论断的物质基础和来源。3, 3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考察人类物质实践的 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是一门可以实证的科 学。
世界的物质性
举例说明世界物质性观 点对革命和建设的意义? 点对革命和建设的意义?
世界性观点
• 自然界的本质是物质 •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物质的 • 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 产物 •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 世界是物质的世界。 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世界物质性原理
• 原理内容:世界时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 原理内容:世界时物质的世界, 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 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 方法论: 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 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主观符合客观
• 此外。。。。。。。。 此外。。。。。。。。
意义
•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 规律发生的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规律发生的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 改善客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