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第二节《往来在区域之间》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往来在区域之间自主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你经常逛超市吗?你经常购买哪些商品,请列举3到4种,并写出产地2.我们在超市里能买到各地的商品,这说明了什么?3.区域之间的联系仅限于物产吗?还有其他方面吗?3.你觉得我们杭州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外地的交流?达标测评:1.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它们总是与一定的相联系,而不同的地理区域,其自然和环境部同,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2.随着时代发展,区域之间的物产、、、、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显得更加频繁和重要。

3.“农村需要从城市购进家用电器等商品:城市需要从农村调入大量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

”这种区域间的联系是()A.经济联系B.文化联系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4.今年浙江省的一些老师到四川省的一个贫困县支教,这说明()A.人们在社区中生活B.不同类型的社区具有共同点C.不同的社区规模不同D.人们往来于区域之间5.下面四人的谈话,分别表示出区域之间哪些方面的联系:(1)“下个月我们艺术团要去新疆演出。

”(2)“喂,陈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20吨山东苹果,请问什么时候到货?”(3)“喂,是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吗?我们有一个会议,我想预订一个房间。

”(4)“今年上半年,我要到四川的一个贫困县去支教了。

”阅读小资料: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始设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经济体。

城市聚落·往来区域之间教学设计

城市聚落·往来区域之间教学设计
时间
8月 23日
教学课题
城市聚落·往来区域之间
课时安排
第 1课时
共 1课时




1.知识与能力:
知道城市的产生及功能。比较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别、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说出影响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2.过程与方法:
运用地理景观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图中所表现出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可持续发展观念。
重点
重点: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特征和生活内容的异同。
难点:影响城市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难点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ppt;
学生:预习教材,完成一些基础知识测评,找到自己的难点和疑问点。
学生积极回答
师总结:一般说来,城市聚落是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乡村聚落里逐渐出现了商业,成为所在地区的行政管理中心,居民中增加了许多从事农业以外职业的人,城市聚落出现了。
结合生活,从自己生活入手,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
教学环节与目标
学习任务与活动
导学组织与要点
二、走近城市
从学生感兴趣的地方入手,学与乐同步。
教学环节与目标
学习任务与活动
导学组织与要点
一、讲授新课:
看图和视频分析城市和乡村有什么不同?
师:我们来看一下王境泽的变形路相关内容,仔细观察一下,和我们的日常有哪些不同?
再思考一下,这个世界上是不是一开始就有了城市和乡村两种不同的形态,还是先有了城市后有了乡村?还是先有了乡村后有了城市?
小组讨论
感受城市的景观美

往来在区域之间

往来在区域之间

2 交流的区域可以包括:
a城市----乡村 b乡村----乡村
c城市----城市 d国家----国家
下面是四个人的谈话,请你说说分别表现 区域之间哪方面的联系
1、“下个月我们艺术团要去新疆演 出。”_________ 2、“喂!陈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20吨苹果, 经济交流 请问什么时候到货?”_____________
商品 西湖 花生 椰子 葡萄 茅台 陈醋 藕粉 油 汁 干 酒 产地 贵州 杭州 新疆 山东 山西 海南
商品 西湖 花生 椰子 葡萄 茅台 陈醋 藕粉 油 汁 干 酒 产地 杭州 山东 海南 新疆 贵州 山西
小梅妈妈的小商店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食品, 这说明了什么? 区域联系的 必要性 由于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就不同。 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各 区域之间就会发生联系,实现优势互补。
文化交流
3、“喂!是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吗?我们有一个会 信息交流 议要在这儿举行,我想预定一个房 间。”________ 4、“今年上半年,我要到四川一个贫困县去支 教。”文化交流 _________
讨论:假如超市里面的外地产品剔除, 将外来人员赶出本地区,我们这个地 区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小结:区域间有差异,才有交流的必要。 一个区域的优势,可能正好弥补另一个 地方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城乡 社区交流,优势互补,促进不同区域的 共同繁荣。
乡村聚落的概念
形成要素
乡村聚落
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分布与形态
房屋建筑
生产活动方式
乡 村 与 城 市
城市聚落的概念
城市聚落的形成
城市聚落
城市聚落的景观 城市聚落的功能 城市聚落居民的工作及休闲活动 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往来在区域之间》课件PPT模板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往来在区域之间》课件PPT模板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课件
1 市农村之间的交往: 城市
农村
经济 信息 物资 技术 文化……
03 合 作 探 究
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到外地工作。——人才 外资企业成立。——经济 汉语桥节目吸引了很多外国朋友参加——文化 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各企业纷纷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技 术 我们可以在家通过电视、报刊、网络等方式了解世界各地的信 息。——信息
3、 交流的区域可以包括:
a城市----乡村 b乡村----乡村
c城市----城市 d国家----国家
04 拓 展 练 习
[小结]
区域间有差异,正因为有差异才有交流的必要。一个区域的优势, 可能正好能弥补另一个地方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进行区域间的 优势互补,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繁荣。
科学革命
三、往来在区域之间 1、社区之间有联系 ●社区之间是不孤立的,他们是相互联系的。
02 新 知 讲 解
2、社区间多方面交流
思考:目前区域间的差异越来 越小。比如,我们在自己的城市几 乎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的产品。这说 明区域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这种 联系 仅限于日常消费品吗?还有 哪些主要方面的联系?
科学革命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课件
目录
CONTENT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合作探究 04 拓展练习
01 新 知 导 入
往来在区域之间
想一想:
1、你经常逛超市吗?你最喜欢买什么商品? 这些商品是哪里出产的呢?
2、我们在超市里能买到各地生产的商品,这 个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往来在区域之间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往来在区域之间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

《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区域之间的互相往来对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掌握区域之间的交通方式和交通网络的构建;
3. 能够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对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
1. 区域之间的互相往来
2. 交通方式和交通网络
3. 区域联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三、导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 让学生观看一段视频,展示不同区域之间的交通往来,引导学生思考区域之间的联系是如何建立的。

2. 引导学生讨论区域之间的往来对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步:进修交通方式和交通网络
1. 给学生讲解不同的交通方式,如陆路、水路、空运等,以及它们在区域之间的运用。

2. 分析交通网络的构建,包括交通枢纽、交通干线等内容。

第三步:分析区域联系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 让学生分组讨论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对于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影响。

2. 引导学生总结区域联系对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和挑战。

第四步:小结
1.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区域之间的联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安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某个区域之间的联系对于当地社会的影响。

四、导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区域之间的联系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跨学科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进他们的进修动力和主动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1.2.3往来在区域之间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1.2.3往来在区域之间教案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1.2.3 往来在区域之间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第二课时“往来在区域之间”。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区域间往来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2. 掌握区域间往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

3. 分析区域间往来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 通过对区域间往来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区域间往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以及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区域间往来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深远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理解能力、批判思维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 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区域间往来的历史背景,认识到不同历史时期区域间往来的特点和意义。

2. 历史理解能力:通过分析区域间往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3. 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对区域间往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4. 综合分析能力:通过研究区域间往来,培养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学情分析基于对学生前期的观察和了解,以及对课程内容的分析,我认为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一定的学情特点:1. 知识层面: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关于历史和社会的知识,对于区域间往来的概念和意义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然而,对于具体的区域间往来的途径、方式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部分学生可能还缺乏深入的理解。

2. 能力层面:学生在分析问题、批判性思维以及综合分析能力方面存在差异。

部分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较强,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分析问题;而部分学生可能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才能逐渐培养这些能力。

3. 素质层面: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但也有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学习被动、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往来在区域之间作业设计方案》

《往来在区域之间作业设计方案》

《往来在区域之间》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文化差别和联系。

2. 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 提升学生的地理和历史知识水平。

4. 激发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区域观点:介绍不同区域的观点和范围。

2. 区域文化:探讨不同区域的文化特色和传统。

3. 区域联系: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4. 区域发展:了解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三、教学方法:1. 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不同区域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2.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不同区域的看法和理解。

3.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不同区域的代表,进行跨文化交流和合作。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

四、作业设计:1. 教室展示:要求学生制作关于不同区域文化的展板或PPT,进行教室展示。

2. 跨文化交流:要求学生与外国学生进行线上跨文化交流,分享各自的文化和生活。

3. 区域比较:要求学生选择两个不同区域进行比较分析,撰写论文或制作视频。

4. 地图绘制:要求学生绘制世界地图,标注不同区域的文化和联系。

五、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参与水平。

2. 作业质量:评判学生的作业内容和表现。

3. 考试成绩:结合期末考试成绩评判学生的进修水平。

4. 进修总结:要求学生写进修总结,反思自己在本课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多媒体设备:准备投影仪、音响等多媒体设备。

3. 实地考察:安排实地考察的时间和路线。

4. 线上平台:选择适合的线上平台进行跨文化交流。

七、总结:通过本课程的进修,学生将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和差别,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地理和历史知识水平,激发对不同文化的兴趣和好奇心。

希望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不息成长和进步,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能力的综合人才。

《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往来的重要性;2. 掌握区域之间的往来方式和影响因素;3. 分析区域之间的互相依存干系;4. 理解举世化对区域之间往来的影响。

二、导学内容:1. 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往来;2. 区域之间的往来方式和影响因素;3. 区域之间的互相依存干系;4. 举世化对区域之间往来的影响。

三、导学过程:1. 导入引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让学生了解不同区域之间的位置干系,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往来对于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2. 进修探究:A. 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往来- 请学生讨论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方式,例如交通运输、通讯技术等;- 引导学生思考区域之间往来的重要性,包括资源互补、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

B. 区域之间的往来方式和影响因素- 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往来方式,包括陆路、海路、空运等;- 探讨影响区域之间往来的因素,如地理条件、政治因素、经济发展水对等。

C. 区域之间的互相依存干系- 让学生分析不同区域之间的互相依存干系,包括资源依存、市场依存、技术依存等;- 引导学生思考互相依存干系对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D. 举世化对区域之间往来的影响- 探讨举世化对区域之间往来的推动作用,包括信息交流、市场开放、文化融合等;- 让学生分析举世化对于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3. 拓展延伸:- 让学生选择一个具体的区域,分析该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往来方式、影响因素和互相依存干系;- 讨论举世化对所选区域的影响,并思考未来区域之间往来的发展趋势。

四、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应该了解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往来的重要性,掌握区域之间的往来方式和影响因素,分析区域之间的互相依存干系,理解举世化对区域之间往来的影响。

同时,学生应该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区域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 思考你所在的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的联系与往来方式,并写一篇短文进行描述;2. 钻研一种举世化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撰写一份钻研报告;3. 阅读相关资料,准备下节课的讨论主题:区域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往来在区域之间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往来在区域之间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往来在区域之间》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对于地理、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跨学科综合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的观点及意义。

2. 区域之间的交通与通讯方式。

3. 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

4. 区域之间的地理环境与资源分布对交流与往来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修,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2.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呈现内容。

3. 设置实地考察环节,让学生亲身感受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世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区域之间的距离和联系,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讲授:介绍区域之间的交通与通讯方式,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地理环境与资源分布对交流与往来的影响。

3. 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分组进行案例分析,探讨不同地区间的交流与往来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4.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前去当地交通枢纽或文化景点,了解实际的交流与往来情况。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五、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和回答问题的能力来评判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

2. 作业评判:安置相关作业,如论文、报告等,评判学生对于主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考试评判:设置相关考试题目,考察学生对于区域之间交流与往来的掌握水平。

六、教学资源1. 世界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2. 实地考察的交通工具和费用。

3. 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

七、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开展地理竞争或文化交流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交流能力。

2. 鼓励学生进行地理科普宣传,增强对区域交流与往来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本次《往来在区域之间》作业设计方案的实施,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对于地理、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提升地理知识水平。

《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导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将能够了解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对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诠释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导学内容:一、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1. 了解区域之间的交流方式,包括陆路、水路、空中等交通方式。

2. 掌握区域之间交流的重要性,以及不同交流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二、区域之间的影响1. 了解区域之间交流与往来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资源利用、环境珍爱等方面。

2. 分析区域之间的经济往来对各地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3. 理解区域之间文化交流对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增进作用,掌握文化交流的方式和途径。

三、实际应用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对举世化的影响。

2. 分析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增进作用。

导学步骤:一、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你觉得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分享学生观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往来在区域之间》。

二、进修内容1. 讲解区域之间的交流方式和重要性。

2. 分析区域之间的影响,包括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

3.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区域之间交流与往来的理解。

三、实际应用1. 组织学生讨论: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对举世化的影响。

2. 小组合作,分析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对区域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的增进作用。

四、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调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对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关注世界事务,积极参与区域合作与交流,增进举世化经过。

导学案评判:本节课的导学案设计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区域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对各方面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举世化和区域合作的兴趣。

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应用,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希望学生能够在进修过程中积极思考,不息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最新文档】往来在区域之间自学报告-精选word文档 (5页)

【最新文档】往来在区域之间自学报告-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往来在区域之间自学报告篇一:往来在区域之间潘中学九年级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设计课题名称:往来在区域之间课时情况:第1 课时,共1 课时作者姓名:一、教学目标备注知识目标:1.通过学生对图表的分析,认识社区的分类与主要功能。

2.学生从身边入手,感受区域差异,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1、让学生掌握从图表中获取相关有用信息的能力。

2、从对现象、问题的分析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实地动手调查的能力情感目标:1、参与调查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2、感受城乡的差别,体会“城乡一体化”的真正意义,确立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献计献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社区的类型三、教学难点:区域交流四、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小组竞赛、社会实践五、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调查本社区有哪些外地特产?六、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以“社区是我家,你都参观了哪几个地方?”,复习前一课的知识点。

以给图1-3②和图1-9②找碴,找出图中的不同之处。

形式上可用“小组竞赛”。

其中可由区域规模的“大”与“小”,设问、引导复习“比例尺”知识点。

教师归纳:重点突出“规模”和“特色”的不同。

提问:那么,你所居住的社区跟它们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特色?(培养学生留意身边事物的习惯和能力,巩固所教知识) 2、解决重点(1)、展示课本图1-10②,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回答: a、这是描绘什么地区的局部地图,说一说图中四个区域的方位。

b、仔细观察,分析四个不同社区的各自主要功能(特点),以此来给四个社区命名。

c、“中关村”“王府井”“首钢总公司及附近地区”“方庄小区”等划分为社区的依据是什么?(功能不同) d、对照图中各社区的分布,说说当地这类社区的具体分布,并从便捷和生态等方面谈这样分布是否合理?(2)、提出疑惑:a、北京市算不算一个社区呢?它又是依据什么划分的?(行政管理范围)b、我国的行政社区可分哪几级?划分区域大小不一的行政社区有什么意义?(3)、学会归纳根据上面所学,要求学生填写P10页表:教师归纳:社区不仅表现为城乡差异,即使同一城市也会有不同的功能社区,各个社区间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2课乡村与城市往来在区域之间实用学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与社会上册第一单元人在社会中生活第2课乡村与城市往来在区域之间实用学案新人教版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往来在区域之间【学习目标】1.感受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别、居民生活的异同。

2.初步理解影响乡村聚落特征的自热和人文因素。

【学习重点】乡村聚落的景观特征、生活内容【学习难点】理解乡村聚落的特征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等。

(2)观察下面两幅图,你发现区域往来的内容还有、等。

3.你知道古代中国或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区域合作、交流的事例吗?请你列举,并说明这样做有什么意义?【课堂检测】1. 山区需要从平原、盆地地区掉进粮食、棉花等农产品;平原地区需要从山区和丘陵地区调进大批林木产品。

这表明区域之间需要()A.在自然条件上保持一致B.在经济发展上优势互补C.在文化、信息上保持联系D.在物产上保持一致2. 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经济交流的是()A.浙江余姚的杨梅销往上海B.浙江温州的居民到四川投资建厂C.北京某大学生在网上查询有关人才市场的信息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3.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交流的是()A.浙江西湖藕粉销往海外B.江苏某医院专家与美国同行进行网上会诊C.山东省派干部支援西部大开发D.内地青少年代表到香港参加文艺演出4.“农村需要从城市购进家用电器等商品:城市需要从农村调入大量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

”这种区域间的联系是()A.经济联系B.文化联系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5.今年浙江省的一些老师到四川省的一个贫困县支教,这说明()A.人们在社区中生活B.不同类型的社区具有共同点C.不同的社区规模不同D.人们往来于区域之间6.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下面四个人的话分别反映了区域之间哪些方面的联系。

(1) “下个月我们歌舞团要去澳门演出。

”【参考答案】课前学习:课堂探究:课堂检测:1.B 2.B 3.D 4.A 5.D 6.文化、物产、人才、信息。

文末学习倡导书:学习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即使你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心态和准确的学习方法,如果只是一曝十寒,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那也无法达到学习的顶峰。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2-2往来在区域之间学案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星桥中学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1-2-2往来在区域之间学案

1-2-2往来在区域之间【学习目标】1、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

2、从具体实例中,理解区域联系的原因和意义。

3、了解区域联系的类别并尝试判断具体事例的类别。

【重点难点】重点:区域联系类别的判断难点:区域联系的原因和意义的理解【课前自学·课中交流】三、往来在区域之间1、区域之间存在差异:(1)就聚落而言,小明家在黄岩城区属于聚落,小李家在仙居县下各镇属聚落,但两人的家乡可以说都在台州市,这说明,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它们总是与一定的相联系的。

(2)来自新疆的小慕跟随父母来到台州求学,台州的青山绿水是小慕从未见过的,各类海鲜是小慕从未品尝过的,但小慕觉得吃不惯,这说明:不同区域的和不同,对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2、区域之间联系的原因和意义:(1)小梅的妈妈在社区里开了一家小商店,货架上摆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品,小梅妈妈把以下商品的货名和产地的标签搞乱了,请帮忙正确搭配(连线)货名产地西湖藕粉贵州鲁花花生油杭州椰子汁新疆葡萄干山东蒙牛酸酸乳海南茅台酒内蒙古(2)小梅妈妈商店里来自各地的商品没有几天就销售一空,又重新进了一批。

这说明区域之间联系的原因和意义是什么?3、区域之间联系的类别○资料链接○区域之间的交流自古以来就有,如沟通东西方陆上通道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都是古代区域之间物资与文化交流的桥梁。

(1)在经济全球化趋势明显的今天,区域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大致可将区域之间联系分为以下几类,他们包括:、、、、、。

(2)下面六人谈话分别反映了区域之间哪方面的联系,请填写。

①下个月我们歌舞团要去澳门演出。

——属于方面联系。

②“喂!陈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一吨山东苹果,请问什么时候到货?”——属于方面联系。

③“下半年我要去武汉做生意了”——属于方面联系。

④“上半年,我们公司引进全自动生产线,企业效益大增”。

——属于方面联系。

⑤“明年上半年,我要去新疆支教。

”——属于方面联系。

⑥“我经常通过教学网站下载教学资源,和其他老师交流教学心得。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

第二课乡村与城市往来在区域之间导学案第二课乡村与城市往来在区域之间自主学习:联系生活实际,回答下列两个问题1.你经常逛超市吗?你经常购买哪些商品,请列举3到4种,并写出产地2.我们在超市里能买到各地的商品,这说明了什么?3.区域之间的联系仅限于物产吗?还有其他方面吗?3.你觉得我们杭州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外地的交流?达标测评:1.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它们总是与一定的相联系,而不同的地理区域,其自然和环境部同,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2.随着时代发展,区域之间的物产、、、、和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显得更加频繁和重要。

3.“农村需要从城市购进家用电器等商品:城市需要从农村调入大量粮食、蔬菜等农副产品。

”这种区域间的联系是()A.经济联系B.文化联系C.信息联系D.技术联系4.今年浙江省的一些老师到四川省的一个贫困县支教,这说明()A.人们在社区中生活B.不同类型的社区具有共同点C.不同的社区规模不同D.人们往来于区域之间5.下面四人的谈话,分别表示出区域之间哪些方面的联系:(1)“下个月我们艺术团要去新疆演出。

”(2)“喂,陈老板吗?我们这里需要20吨山东苹果,请问什么时候到货?”(3)“喂,是北京王府井大饭店吗?我们有一个会议,我想预订一个房间。

”(4)“今年上半年,我要到四川的一个贫困县去支教了。

”阅读小资料: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是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是亚太区内各地区之间促进经济成长、合作、贸易、投资的论坛,始设于1989年,现有21个成员经济体。

1.2.2城市聚落、往来区域之间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1.2.2城市聚落、往来区域之间  教学设计-2020-2021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第2课第2课时城市聚落、往来在区域之间教学设计课题城市聚落、往来在区域之间单元一学科历史与社会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知道城市的产生及功能。

2. 比较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别、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

3.说出影响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重点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特征和生活内容的异同难点影响城市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北京城市景观》学生观看视频。

通过播放视频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讲授新课展示图片:提出问题:我知道是先有乡村聚落还是先有城市聚落的吗?总结:一般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商业是城市出现的重要因素。

欣赏:城市聚落景观学生讨论,是先有乡村聚落还是先有城市聚落。

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组合作探讨城市聚落景观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力,养成细心观总结:城市建筑高楼大厦林立,分布密集,道路密集,各种设施齐备。

读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建筑景观各有什么特点?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何不同?总结:城市与乡村的建筑景观有何差别?城市建筑高楼大厦林立,分布密集,乡村房屋低矮,散落分布。

城市与乡村聚落主要从事生产活动有何不同?城市居民主要从事金融、工业、商业、和服务业(非农业)乡村居民主要从事种植业、林业、渔业和畜牧业。

造成城市聚落与乡村聚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

追问:城市聚落的功能都一样吗?的特点。

学生合作探究:城市和乡村的建筑景观各有什么特点?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何不同?察的习惯。

并学会分析问题。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通过欣赏分析,展示: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聚落的功能:中国首都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美国首都华盛顿是美国的政治中心、法国巴黎是世界文化艺术之都——巴黎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上海以商业为主。

1、2、2往来在区域之间.

1、2、2往来在区域之间.
(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
社区类型 社区规模
主要产业
乡村聚落
小 农、林、 牧、渔业 低矮稀疏 自然条件
城市聚落
大 工、商业 高大密集 人文因素
景观特色
影响主要 因素
二、往来在区域之间
想一想:
1、你经常逛超市吗?你最喜 欢买什么商品?这些商品是哪里出 产的呢? 2、我们在超市里能买到各地 生产的商品,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问题?
a城市----乡村
Hale Waihona Puke b乡村----乡村c城市----城市
d国家----国家
小结: 大多数社区有一个共同点, 这就是他们总是与一定的地理 区域相联系。 不同区域间的联系不仅限于 物产方面,还包括经济,文化, 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各个方面。
二、往来在区域之间
议一议:
灵溪有哪些优势?哪些劣势? 我们应在哪些方面加强与外地的 合作?
一到夏收的季节,我们 河南的收割机要开到河 北,帮助别人抢收小麦。
二、往来在区域之间
——请同学们观察课本14-15页,这 里涉及到了除商品交流之外,区域之 间还有哪些方面的交流?
资源、生产、信息、教育、 人才等。
1 城市农村之间的交往: 城 市
农 村
经济
信息
物资
技术
文化……
2 交流的区域可以包括:
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有街心 花园、邮局、商场、学校,设 明阳小区的特点是: 施齐全,是典型的城市社区。 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农田和旱地, 王村的特点是: 生长着许多农作物,村里还有大批果 园,有卫生院、商店、邮局和学校。 是典型的农村社区。
自 然 社 区
主题: 区域差异与联系 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社区 中。不同的社区,不仅范围大小 不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特点也 不同。正是这些差异的存在,人 们才需要沟通、交流与联系。

往来区域之间教案

往来区域之间教案

往来区域之间教案教案标题:往来区域之间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往来区域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往来区域的基本特征和形成原因。

3. 能够分析不同往来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 往来区域的概念和特点。

2. 往来区域的形成原因。

3. 不同往来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投影仪。

2. 地图或图表展示相关往来区域的情况。

3.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往来区域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往来区域的了解和认识。

2. 利用图片或地图展示一些典型的往来区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往来区域的定义和特点,包括人口流动、物资交流和文化交融等方面。

2. 分析往来区域形成的原因,如地理条件、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等因素。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往来区域,如丝绸之路和欧洲联盟等,让学生分析其形成原因和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不同往来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如贸易往来、人员交流和文化传播等。

四、小组讨论(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往来区域进行深入研究。

2. 要求学生讨论该往来区域的特点、形成原因以及与其他往来区域的联系和互动。

3. 每个小组派代表汇报研究结果,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往来区域的共同特点和形成原因。

2. 强调不同往来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对于地理发展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相应的练习或作业,巩固对往来区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更多的往来区域进行研究,拓宽他们的视野。

2.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往来区域的情况。

3. 利用多媒体资源或互联网进行深入的往来区域研究和案例分析。

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完成的练习或作业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课第二节《往来在区域之间》教学设计
一、【课标解读】:
课标:1-2-3 观察不同区域之间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信息传播、文化融合等方面的联系,认识区域联系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解读:区域联系的内容和形式,包括人员流动、物资与文化交流、信息扩散等。

区域差异是形成区域联系的缘由;在现代社会,区域的发展不可能离开区域联系。

二、【教材简析】:
1.教材编写特点及意图:
教材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日常见到的商品为切入点,让学生感受到原来区域间的商品交流就在身边,发现区域间存在的客观联系,理解差异产生交流的需要。

通过教材14-15页的几张插图,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区域间的交流还存在于很多方面。

最后通过一个活动题的形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地客观地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发现本地区的优势和劣势,从而得出区域间应加强联系、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结论
2.教材结构体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通过观察身边实例,列举出不同区域在人员流动、物资交流、信息传播、文化融合等方面的联系。

2.学会做简单的社会调查,在收集资料和社会调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社会调查、收集资料等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理解区域间交流的必要性。

2. 通过要求学生列举生活实例,培养其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理解区域联系的必要性。

2.树立主人翁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积极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区域间联系的内容和形式
难点:区域间联系的必要性
五、【教学策略】:
1.主要采用案例教学法。

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教学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2.融入生活元素,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生活实践能力。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展示课题:《往来在区域之间》
检查学生社会调查结果:要求同学们去附近超市调查一些商品的原产地,大家调查的结果如何呢?
(学生展示成果)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环节一:社区小调查
过渡:同学们展示的很多商品的原产地不是我们平湖本地产的,这些商品来自我国各地。

甚至还有一些进口商品。

设问: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这些东西本地不能生产呢?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因为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

片段小结:由于各地的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有所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旨在让学生自主发现区域间存在的客观联系,理解区域差异产生交流的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区域间存在着联系,而且这种联系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3.教学环节二:区域的交流
过渡:由于各地的物产不同,我们可以买到海南的椰子,黑龙江的木耳,新疆的葡萄干等。

设问1:那请同学们说说为什么要调运外地商品?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因为要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

片段小结:因为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各区域之间发生联系,从而实现优势互补。

设计意图:通过设问使学生明白区域间产生联系的必要性。

设问2:观察教材14、15页的图1-29、1-30、1-31,思考:区域间的联系仅限于物产方面吗?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不止在物产方面,还在信息、物资、人员等方面。

(这个问题学生归纳起来有点困难,需要教师做引导。


片段小结:区域间联系不仅限于物产方面,还在于人员、信息、物资、技术等等。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设问和学生观察教材插图,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看书思考,旨在培养学生根据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的能力,从而自主发现区域间存在的多方面联系。

设问3:以同桌为两人为一个单位,谈谈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听到的区域之间在信息、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并讨论。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云南彝良地震,我们平湖送去捐赠物资钱财;灾区重建之后,我们平湖的一些教师去支教;而云南的普洱茶也会运到我们平湖地区销售;……
片段小结:区域间交流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说外出工作、求学,外地人到本地经商等。

设计意图: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其培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同时通过教师联系时事来引导,可使其养成关注国家大事的习惯。

设问4:假如将超市里的外地商品剔除,将外来人员赶出本地区,我们平湖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思考。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我们讲买不到其他地区的商品,很多工作将无人从事……(初一学生的语言组织归纳能力还较欠缺,陈述观点的时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和纠正。


片段小结:同学们的想象力很丰富。

要是将超市里的外地商品剔除,将外来人员赶出本地区,那我们平湖人民的物质生活需求就无法得到满足,而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失也会导致很多工厂无法正常运营,经济就会停滞不前。

所以,正是因为区域间有差异,才有交流的必要,区域间的交流和互补,可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区域交流的必要性。

设问5:以四人小组为一个单位,大家积极讨论:以我们桐乡地区为例,谈谈桐乡有什么优势和劣势,再列举本地与外地之间交流合作的事例,尝试填写表格。

教学方式:(1)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并填写讨论结果。

(2)教师及时捕捉学生回答中的精要内容或通过指导学生概括性回答展示主要问题。

教学预设:优势有经济较为发达、劳动力众多、文化底蕴深厚……;劣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合作的事例:我们平湖的公司出资在西部地区建工厂,向一些技术短缺的地区提供技术支持,西部的天然气已经进入平湖的很多家庭……
片段小结:正是因为我们有经济和技术优势,我们可以向外地输出资金和技术,我们平湖有资源劣势,所以才接上了西部的天然气管道。

只有各地间加强联系、优势互补,才能共同繁荣。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发现本地的优势和劣势。

从而得出区域间应加强联系、优势互补、共同繁荣的结论。

4.课堂小结:希望同学们都能做个有心人,在学习之余做一些社会调查研究,然后以文字形式写信给政府领导,提出我们的建议,为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家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

5.拓展运用:假如你不是桐乡本地的学生,请结合你家乡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家乡的优势劣势,并说说怎样与外地合作交流。

6.作业布置:作业本
七、【板书设计】:
1.2.3往来在区域之间
1、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物产也不同。

区域间交流的原因2、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多样化的需求,实现优势互补。

3、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差异。

区域间交流的形式:物产、信息、物资、人员、技术、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