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促教改加快农学专业改造 - 中国大学教学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摘要:一、引言二、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背景与意义三、优化改革的具体措施1.调整专业结构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4.提高师资队伍水平5.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四、改革的效果与展望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成为了当前高校发展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讨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的具体措施及其实际效果。
二、本科专业设置调整的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
然而,当前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和低水平重复现象,导致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因此,开展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对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三、优化改革的具体措施1.调整专业结构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优化专业布局,撤并重复、过时、不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新增一批符合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特色的专业。
2.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学生实习实训机会。
实施分类培养,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以就业为导向,完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应用性课程,减少理论性、过时课程。
注重课程之间的衔接,形成系统化、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4.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考核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完善学生资助政策,激励学生勤奋学习。
四、改革的效果与展望本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
然而,改革仍需不断深入,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浅谈农学专业怎样创新教学方法
— 黛 农 学 专 业创 新教 学 方 法
2 0 1 4 年1 月 第1 期( 下) 2 0 1 4 , J a n u m ' y , N O . 1 ( u n d e r 学 术 争 鸣
经济的结合点, 找到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最佳配鼹 的路径 。 就 个 乡镇而言 , 农村传统景观文化资源 数量有 限、布局零散 、差异性不够、特色不鲜明,仅 凭一乡一镇之力难以对传统文化 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也难 以形成上下贯通的 产业链条,需要跨镇联合、优 势互补 、产业共建 、成果共享 。 三是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群 众参与 的关系 ,明确主体 、强化领导 。
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证 。在现行中等职业教育农学专业课教材中安排的实验 大都 是知识验证型或技 能训练型 的 经 典实验 ,从实验器材到实验步骤都有 固定 的安排 ,极 易形成教师简化 ,学生 照 单抓药 的呆板模式,很难达到应 用 目的. 将这些功能单一的实验变成既巩 固知识训练技 能, 又能锻炼学生思维 和 培养创新能力的多功能实验 ,是我在果树专业课教学中的新尝试 ,我常选 择一些 灵活性大 的实验课题 ,积极创设情景 ,鼓励学生发散思维 ,进行多角 度观察思考和探索 ,由学生 自己先分析 ,弄懂实验 的原理和依据 ,结合我校 农 学实习基 地现有条 件, 自 主 设计 出两种 以上 的实验方案,并在老师的指导 下评价和优 化 自己的实验 方案 ,最后再 让学生付诸实施 ,将结果在全班进行 交 流,这样迫使学生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去分析和解 决问题 ,极大地训练 了学 生思维能力,实践动手 能力和解 决问题 能力 ,提高 了学习兴趣 ,激发 了学生 的创新精神,使之具有学业成就感 ,能终生受益 ,真 正实现知识 的转移 ,转 化为生产力。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 高学生的实践操作 能力 目 前 ,伴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 日益发展 ,对职业教育 教学方 法研究 的 日 益深入 ,现代化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使得职业教育 的教 学实践也 应做 出相应的变化,那就是教学 目标和重心的迁移,即从单纯 的理论知识 的 存储转 向职业能力的培养。当前,职业教育 的办学形式多样化 ,学 生的分流 问题 已不是 以前单纯的高考升学了,更多的是直接就业,还 有部分学生直接 升入联办院校就读。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重点应逐渐向技能操作方面偏移, 必要时可分高考班和就业班分别进行教学。 “ 理论联系实践” 、 “ 理论源于实践 , 指导实践 ”说 明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同 时理论结合实践可 以给学生明确的指出学习 目的,使学生有 目的的学习理论 知识并 能达到活学活用 ,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如在学习植 株调整 的方法及效果时 ,教师若只是在教室里讲解,如果学生没有亲手操作 过是很难理解 、记忆和运用的 。这时教师如果结合实践,将学生带到种植番 茄的园内,边示范操作边讲解技术要领 。而后让每位学生都亲手操作 1 0 株, 并在其 旁边 留下对照 ,并做好标记 ,一段时间后教师再带领学生到实地去观 察 自己亲手修剪 过的植株长相和未经修剪 的植株长相的区别 ,然后 ,教师再 回到课 堂归纳 总结植株调整 的原理方法和效果 。这样 ,学生会更容易掌握也 能准确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在今后 的实 际操作 中,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求
“三新”发展观下农林高校新农科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
“三新”发展观下农林高校新农科内涵式发展路径研究作者:邹玉友丁小雨张静来源:《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2024年第05期摘要:农林高校新农科内涵式发展是高等教育服务农业强国和教育强国“双重战略”的应然选择。
立足新发展阶段特征,把握发展新机遇亟须培养时代新农人;以新发展理念为行动标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理念,拓展农林高校新农科内涵式发展深度和广度;加强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并与国际接轨,积极推动世界农业强国建设,为世界农林教育改革与实践贡献中国方案。
关键词: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新农科;内涵式发展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4)05-0034-03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时代实际而作出的论断、提出的理念和部署的战略。
农林高校作为强农兴农的“国之重器”,承担着培养知农爱农人才的时代任务,肩负服务好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时代使命。
自2019年国家教育部全面启动新农科建设,奏响了新农科建设“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北京指南”三部曲,系统地擘画了农林高校新农科建设的总体框架和举措。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农业强国战略的加速演进,农林高校新农科内涵式发展亟须契合“三新”发展观来提升新农科站位高度、理论深度、实践广度。
“内涵式发展”有别于传统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更注重质量提升以及文化、学科等属性特色化发展[1]。
这要求农林高校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调动传统农科多方优势,扎根祖国大地,深入“三农”领域探究新农科发展内核,以建设世界高等农林教育强国为目标,牢固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新发展理念,促进农科理念创新、动力协调、视野开放、目标明确,从双循环视角出发打开农林教育新格局,培养一批知农科、爱农业、敬农民的新型农科人才,建设面向智能农业、农业大数据等农林产业发展前沿的新兴涉农专业,推进农科专业从多到强、从强到优的内涵式发展,培养出“一懂两爱”的卓越农林人才,完成高等农林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樣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诉求。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植物栽培类课程教学改革浅议——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
教育体系的日益完善和师资力量的逐渐壮大,学校教育也从建场初期的聚合开始逐渐向外延伸。
4 结语全球化是北塔山牧场学校向外延伸不可抗拒的外在引力。
北塔山牧场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享受了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以及现代化和全球化等带来的一系列的资源共享,随着牧区的城镇化,越来越多的牧民迁移到城镇,牧区的教育也开始进入现代化的教育领域。
诸如在学校教育、科技医疗等一系列外界资源不断吸引下,牧区教育发展势必会迎来新时代,可以想见,教育已然成为走向更广阔区域的通道,在更大的区域下共享更多的资源,这也是全球化背景下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1] 新疆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史志编纂委员会.北塔山牧场简史[M].五家渠: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17.[2] 杨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3] 何伟华,黄玉鑫.少数民族边境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问题探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边境8县(市、区)为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3(5):8-12.“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植物栽培类课程教学改革浅议——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刘 玮,邓光华,张微微,王 琼,刘 牧(江西农业大学 园林与艺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摘要]农业生产变革的产生,是农业生产与新兴技术结合的结果。
在这一过程中,农业科技与农业教育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前,农业已进入到4.0时代,乡村振兴、两山理论也对中国涉农学科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这一背景下,“新农科”建设应运而生,“新农科”建设着力于推进农业学科与其他新兴学科的深度交叉和融合,拓展传统农业学科的内涵,对于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此,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专业植物栽培类课程教学团队对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优化,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与探索,推进了相关课程与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从而进一步加强了植物栽培类课程的建设与改革,为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及培养高素质的园林专业人才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具红光,南桂仙,崔馨月(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摘要]“新农科”建设为我国高等院校农林教育创新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指明了新的方向。
从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等方面入手,阐述了延边大学农学专业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的创新改革和措施,并提出今后持续改革的方向,旨在进一步提高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美丽中国的建设者。
[关键词]新农科建设;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基金项目]2021年度延边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延大教发[2021]31号)[作者简介]具红光(1972—),男,吉林舒兰人,博士,延边大学农学院副教授,专业主任,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和长白山药用植物育种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1)45-0181-04[收稿日期]2021-03-082018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文件,提出“新农科”在内的“四新”发展要求。
2018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成立了“新农科建设协作组”,开始了前期研究和策划。
2019年6月28日发布的《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标志着“新农科”建设进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阶段[1]。
2019年12月5日召开的“北京指南”标志着新农科建设的全面展开[2]。
“新农科”是相对传统农科而言,基于新时代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农科教育体系改革要求[3]。
“新农科”建设要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实现开新路、育新才、树新标的“三个目标”,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做出贡献[4]。
“新农科”建设为高等农林教育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农业院校要以推进新农科建设为契机,剖析存在的问题,加大改革力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农业现代化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探究
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探究摘要: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专业发展和优化的关键环节。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大力建设新农科背景下,农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面临机遇和挑战。
系统分析了农学专业课程体系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意见。
关键词:农学专业;新农科;课程体系农学专业是我国农业院校设置最早、最普遍,且发展最为完整的主体专业。
几十年来,农学专业为我国农业科学、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了大批优秀农业科学人才。
为了不断适应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学专业始终不断地修订革新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措施。
尽管原有的教学计划始终是体现计划经济规律和特性,培养高级农业科学技术专门人才的模式,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原有的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现代化农业科技人才的要求。
因此,开展高等农业院校农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是一项意义重大的课题。
1.课程体系重理论弱实践目前农学专业还是主要停留在传统的模式上,主要体现在:课程体系主要是以经典的作物栽培学和作物育种学及其相关的课程为主,很少涉及现代生物技术类的课程;实践教学以室内验证性实验和田间劳动课为主,很少涉及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或实习;研究性、探索性、讨论式和双语教学以及基于互联网自主性学习课程涉及较少。
总体来看,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设置偏重学科化,实践课程体系缺乏特色等问题有待解决和完善。
新农科注重人才个性化发展,强调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贯通,人文精神和科学知识交互培养。
现行的农学专业课程中,信息技术、工程技术、营养健康、文史哲类课程供给不足或缺乏,不利于高质量农业人才培养的结构调整。
课程结构需要改造、课程供给结构和种类需要提升、必修和选修课程的比例需要更加合理、文史哲类课程提升农学专业人才人文素养的认识需要提高。
农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设置存在一定问题[1]。
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农学专业这一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言,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关键。
扬州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扬州市农民田间学校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作者:郑伟徐敏王淑贤来源:《农民科技培训》2024年第04期近年来,为培育一支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的高素质农民队伍,解决高素质农民培育过程中的实践难题,扬州市落实中央农广校《关于推进农民田间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农民田间学校高质量建设管理,基本形成分布合理、行业齐全、建管有序的农民田间学校体系。
一、做法措施紧紧围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服务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民实践技能的功能需求,扬州市在推进农民田间学校建设中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差异化定位。
根据不同层次的农民田间学校,实行差异化的功能定位。
县级农民田间学校按照方便农民就地就近学习的要求,突出“田间实训”,重实践重技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市级农民田间学校具备可供实践教学的实训场所和较好的食宿条件,重点面向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农民新群体,提升其经营管理、市场开拓及创业兴业能力;省级以上农民田间学校则围绕农业科技、农业产业的发展趋势,着重培养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和农业企业家,引领带动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
(二)坚持标准化建设。
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基础条件,即“七有”标准:有产业基础,有培训基地,有管理机构监管运营,有“行业专家、技术骨干、乡土人才”三级师资团队,有培训制度,有典型示范,有政策资金扶持。
另一方面是考评认定程序,严格执行“主体自愿申报—基层分级审核—专家现场考评—部门发文认定”的标准程序,市财政给予一定的专项补助。
(三)坚持规范化运行。
为提高各类农民田间学校的运行管理水平,扬州市制定印发了《扬州市高素质农民培育实训基地(田间学校)管理规范(试行)》,明确了农民田间学校的管理机构、教学设施、师资队伍等建设优化的规范要求,规范了农民田间学校自主办班和现场实践教学的工作流程。
同时,为及时掌握每所农民田间学校农民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情况,要求市级以上农民田间学校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小结、年終有总结。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更名为农村发展的文件
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更名为农村发展的文件1. 背景概述近年来,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
为了更好地适应农村发展的需求,我国高校的相关专业也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以满足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需求。
有必要对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进行更名,以更好地适应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
2. 更名依据2.1 当前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的定位已经逐渐偏向农村发展。
随着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化,农村发展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更名为农村发展专业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该专业的定位和主要研究方向。
2.2 农村发展专业更名也符合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升级,农业和农村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更名为农村发展专业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投身于农村事业,推动农村发展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
3. 更名意义3.1 更名为农村发展专业有利于加强学科建设,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
农村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农业、农村经济、农村社会等多个领域。
更名后的农村发展专业将更容易吸引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和教师,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农村发展事业的全面发展。
3.2 更名为农村发展专业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农村发展专业更名后,将更加有利于引进和培养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提升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
更名后的专业还能够更好地面向农村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为农村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撑和政策建议。
4. 更名操作程序4.1 经过学校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对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进行更名。
成立专门工作组,负责编制更名方案和实施计划。
4.2 向学校相关管理部门提交更名申请,提出更名的理由和意义,并提供相关的调研和分析报告。
4.3 经过相关部门审核和论证,通过专业更名的决定,并报请学校领导审批。
4.4 完成相关手续和程序,将更名结果向全校师生公布,并逐步实施更名工作。
《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
《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教学与考核方式改革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深入发展,现代作物栽培学作为农业科学的重要分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作为培养学生对作物种植和管理技术的重要课程,其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于作物栽培学的学习往往缺乏实践性和深度,无法掌握现代作物栽培的技术与方法。
本文将探讨《现代作物栽培学研究法》教学与考核方式的改革,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旨在提高学生对作物栽培学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方式改革1. 引入案例教学传统的作物栽培学教学往往以知识传授为主,缺乏真实案例的引入。
可以通过引入真实的作物栽培案例,让学生在实际的场景中学习作物栽培的相关知识和技术。
教师可以结合当地的作物栽培实践,设计案例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作物栽培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2. 实验教学作物栽培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实验教学的内容安排。
可以通过布置实验任务或组织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作物栽培实践,掌握作物栽培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通过实验教学,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融合信息技术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契机,可以通过融合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平台等,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和生动的学习资源。
还可以通过网络资源分享和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
1. 综合考核传统的考核方式往往以笔试为主,难以全面评价学生对作物栽培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可以引入综合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验报告、田间实习等多种形式,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综合能力。
这样更能够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 实践考核作物栽培学着重实践性,因此考核方式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通过田间实习、作物栽培实验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考核评价,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
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质量人才,我国不断推进深化专业综合改革。
这种改革旨在完善专业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打破传统学科界限,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本文将就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和成效展开探讨。
以下是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主要举措:1. 优化专业设置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是优化专业设置。
过去,专业设置往往以学科为导向,导致学科独立、隔离发展。
而现在,各高校正致力于构建跨学科、综合性的专业体系,以满足跨界融合的需求。
在工科专业中,引入了更多的人文社科学科,培养工程师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这种优化专业设置的举措,能够打破学科壁垒,培养更具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2. 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深化专业综合改革还包括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课程设置往往以单一学科为主,学生只能在特定的领域进行学习。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推行通识教育,将学科交叉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培养机会。
通过开设跨领域的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学生能够获得更全面、灵活的教育,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
3. 推进教学方法创新深化专业综合改革的举措之一是推进教学方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灌输知识和技能。
而现在,高校正积极推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主动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合作学习。
通过引入案例教学、项目制教学和实践教学等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专业综合改革还着重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传统的教学往往偏重理论学习,忽视实践操作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高校正推行更加注重实践的教学模式。
通过组织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学生能够获得实际工作经验、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踔厉奋发 勇毅前行 全面开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新征程
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面开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新征程作者:宋广林唐兴芳贾俊刚郭凯锋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24年第03期新一轮“双一流”建设以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国家“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战略部署,按照“面向国家战略、突出优势特色、作出一流贡献”的总要求,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办学理念,牢记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的“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持”的崇高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不断深化七部局院省共建机制,高质量推进内涵式建设发展,实现了科教、产教、区校的深度融合,各项事业发展迈向新高度,在深度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与区域发展中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全面加强党的领导绘就新时代学校发展使命蓝图校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学校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各方面、全过程。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双一流”建设内涵式发展。
学校第四次党代会全面绘就新时代发展使命蓝图,明确“三步走”发展路线图,按照2025年、2034年、2050年三个阶段全面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建设。
确立了“12345”发展思路,即突出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顶天”“立地”两个努力方向;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国际化、信息化三大战略;切实履行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生态文明、人类健康、乡村振兴四大学科使命;积极创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的标杆、引领干旱半干旱地区未来农业发展的标杆、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杆、助推“一带一路”建设的标杆,以及校地深度融合发展的标杆。
这一思路深刻回答了“强国建设、西农何为”的时代命题,使学校改革发展的路径更加明晰、驱动发展的合力更加凝聚、实现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农电专业现代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
农电专业现代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与建设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方式正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农电专业现代控制工程作为农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产品质量、节约资源能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农电专业现代控制工程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本文将针对农电专业现代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革与建设措施。
一、课程教学内容不适应实际需求目前,农电专业现代控制工程课程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传统的理论教学阶段,缺乏针对实际需求的技术应用和创新教学。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缺乏动手实践等问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电专业的发展也日益迅速,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实用性和针对性已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1. 更新课程教学内容。
针对农业现代化的需求,更新课程内容,引入最新的农业控制工程技术和设备,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强调实践教学。
增加实践环节,引导学生参与实际的工程案例和项目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开展实验课和实习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加强跨学科教学。
农电专业现代控制工程需要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支撑,应该引入相关的跨学科内容,如计算机科学、电子技术、自动化等,以便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学习资源。
二、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性目前,农电专业现代控制工程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讲授为主,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创新性的教学方法。
学生在接受教学过程中缺乏兴趣,效果不尽如人意。
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改革与建设措施:1. 引入现代信息技术。
利用互联网、智能化设备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虚拟仿真、远程实验等,来进行课程教学,使学生在感知信息的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
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变化,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优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专业设置的背景、调整的原因、优化的方向以及改革方案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思路和建议。
一、背景分析学科专业的设置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和核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社会的发展需求。
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而且,一些学科专业的设置过于冗杂,重复性强,导致学生选择困难,培养效果不佳。
二、调整的原因1.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复合型、创新型和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
因此,需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
2.学科交叉融合:科技的进步和学科的交叉融合使得传统学科的边界逐渐模糊。
为了培养具有跨学科思维和综合能力的人才,学科专业的设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3.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传统的学科专业设置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调整学科专业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三、优化的方向1.减少重复学科:对于一些学科重复性较高的专业,可以考虑合并或者取消,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学生的选择困难。
2.增设前沿学科: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新兴学科的发展趋势,可以增设一些前沿学科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的人才。
3.加强跨学科培养:在学科专业设置中加入跨学科的课程和培养方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的人才。
4.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在专业设置中注重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环节的设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的关键,需要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四、改革方案1.开展专业设置调研: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学生、教师和社会对学科专业设置的需求和建议,为调整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高校
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名单高校近年来,随着农林领域的发展以及农业科技的进步,对于培养卓越农林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我国启动了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旨在提升高校农林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列入名单的高校,并探讨该计划对农林人才培养的意义。
1. 华北农业大学华北农业大学作为参与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高校之一,凭借其卓越的农业科研实力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旨在加强农业领域的人才培养。
该校重点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农学人才,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课程和实验实训机会,使他们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熟悉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理念。
2. 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意识,旨在培养能够面对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人才。
通过与众多国内外农业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行业的最新动态和需求,并培养他们运用科学技术解决农业问题的能力。
3.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作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一员,积极推动优质农林人才的培养工作。
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举办实践性实验课程和创新创业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同时,南京农业大学还加强与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科研机会,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和科研能力。
4.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的参与单位之一,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其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培养优秀农林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
通过与各大高校的合作,中国农业科学院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和科研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和需求,并为解决农业问题做出贡献。
通过以上列举的几所高校,我们可以看出,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在推动我国农林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
浅谈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和改革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学专业在中职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对于培养符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进行探讨和浅谈。
一、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现状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农业发展者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目前,许多中职学校开设了农学类专业,内容涵盖了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机械操作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这些专业的建设不仅有利于培养农业实践型人才,也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在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一方面,部分学校的农学专业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无法满足教学需要;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一些传统的农学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亟待改革和更新。
二、农学专业的改革方向针对目前中职农学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调整。
对农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更新和调整,加强对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新兴农业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培训,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还需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农业科技与生产的紧密结合。
要加强对农学专业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的建设。
学校应该增加农学专业的师资配备,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还要加大对农学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投入,提高教学条件和质量。
需要加强学校与农业企业的合作,推动农学专业的实践教学。
通过与农业企业合作,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也可以借助农业企业的资源和技术优势,为学校农学专业的建设和改革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三、农学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中职农学专业的建设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是农学专业改革的关键。
在当前农业发展形势下,中职农学专业需要更加贴近农业生产的实际需求,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经验和具体举措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经验和具体举措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基本经验和具体举措
王 ( 中国农业大学 【 摘 波 北京 100193 )
要】 中国农业大学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之一 。本文在梳理中国农业大学本科专业演变的基础上, 总结了中国农业
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四点基本经验和七条具体举措, 认为农业大学应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 走出一条 “以农立校、 兴教为 农” 的专业学科发展之路 。 关键词】 农业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经验;举措 【 1949 年 9 月, 北京大学农学院、 清华大学农学院和华北大学农学院 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 。1952 年 10 月北京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系与 中央农业部机耕学校合并成立了北京机械化 华北农业机械专科学校 、 农业学院。1953 年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 1985 年更名为北京农业工程大学 。1995 年北京农业大学与北京农业 工程大学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 。 从 “院系调整” 至今, 中国农业大学由单科性质农工科院校已经发 展成为一所以农为特色和优势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共设有 14 个学院, 涉及农、 工、 理、 管、 法、 文、 医、 哲、 经济学等 9 大学科门类。 一、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四条基本经验 1、 专业设置和调整服从于学校的办学定位, 专业数量增加, 专业门 类增多 经过建国初期的 “院系调整 ” 后, 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机械化农学 院的学科以农学和工学为主, 在随后近 30 年的发展中, 虽然专业数量 有所增加, 但是两校的专业门类相对单一 。 改革开放以后, 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一直致力于 将学校办成多科性的综合性大学 。1995 年北京农业大学和北京农业工 程大学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 新组建的中国农业大学已经是名副其 实的以农理工为主, 兼有文 、 理、 经、 贸、 管的综合性大学。 2002 年东西两校区完成实质性合并, 中国农业大学确定了 “建设世 界一流农业大学的总体奋斗目标 ” 。 学科定位是以农学、 生命科学、 农 业工程为优势和特色, 农、 工、 理、 管、 法、 医、 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2、 专业设置和调整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 当前形势和 “三农” 发展的需要 中国农业大学始终把 “解民生之多艰 ” 作为自己的最高价值追求。 北京农业大学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 “提高学术及解决我国农业生产问 题中的实际问题 ” 的工作方针, 为此新增设立了选种 、 植生、 植病等专 业。同时期的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根据高教部的指示设置农业机械教 育系, 为中等农业学校培养农业机械课程的师资, 此外又增设拖拉机设 计制造、 农田水利、 农业电气化等专业, 为国家培养农业生产的专业技 术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 学校积极增设农村金融 、 农业计划与统计、 土地规 划与利用、 农产品对外贸易等专业, 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 结构的变化发展的需要。中国农业大学在服务农村的同时设置了两个 新型应用型专业 — — —农村区域发展专业和农业推广专业 。 进入新世纪 , “三农” 成为制约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 同时, 粮食安全、 资源环境、 自然生态、 食品安全问题不断凸现。 为此, 学校积 极适应形 势 的 需 要, 设置了一大批紧关国计民生的新兴和热门专 业—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生态学、 资源环境科学……。 3、 专业设置和调整服从于学科建设的需要, 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 办出专业特色和水平 中国农业大学始终将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点, 走出了一条 “ 以农立校、 兴教为农” 的专业学科发展之路 。 改革开放以来, 东西两个校区相继朝着多科综合性大学迈进, 东校 区成立了专门的专业调整领导小组, 提出了改造老专业和筹建新专业 的 5 条原则。西校区提出 “抓两头、 促综合、 形成重点、 核心是人才 ” 的 学科发展思路。1992 年西校区确定了 “稳住一头, 开拓一头 ” 的发展目 稳定和提高基础性的、 传统的和我校 标。其内涵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 具有优势的学科与长线专业, 并适当扩大和加强社会科学及文理工科, 大力扶持新兴综合和交叉学科。 东西校区合并后, 中国农业大学对本科专业进行了调整和重组, 重 点建设了一批优势和特色专业, 现今, 中国农业大学有 9 个本科专业入 选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 , 拥有 6 个一级国家级重点学科, 6 个二级国家级重点学科, 19 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4、 把 “育人” 作为专业建设的轴心, 遵循教育规律, 不断拓宽专业口 复合型、 创新型人才 径, 培养广适应、 1952 年新中国刚刚成立, 俞大绂校长提出了 “延揽人才、 广设科系、 深打基础、 开明办院” 的人才培养理念。这段时期窄深的专业设置为国 家培养了一大批实用性专门人才。 改革开放后, 中国农业大学以开放的 “育人” 模式, 将专业设置与招 生、 教学、 课程改革等多种制度结合起来, 探索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 1988 年, 学校试行 “按系招生, 三段组合式教学 ” , 改变了近 40 年来 “按 专业招生、 按专业培养、 按专业计划分配” , 以培养 “专家” 为主要特征的 教育模式和管理体制。另外中国农业大学为了将 “短腿” 的人文社会科 学补起来, 陆续成立了人文学院、 农村发展学院, 同时学校积极探索国 际合作办学、 学分制, 跨专业、 主辅修制和 “双学位 ” 等新的办学模式和 教学改革, 着力培养一批 “技经管” 复合型、 国际化和农理、 农工、 农牧型 的专门高级人才。 2003 年中国农业大学在实行了 “宽口径、 厚基础、 个性化、 研究型、 学 分制” 的本科教学改革, 创建了 “两段式” 培养模式和 “三平台” 的课程体 系。2004 年中国农业大学实行按学科大类招生改革, 招生时按学科大类 录取, 低年级按学科大类培养, 高年级再分专业培养, 加强基础教育和通 识教育。目前占专业总数的 60% 的专业实行了按学科大类招生。 二、 中国农业大学专业设置与调整的七条具体举措 1、 专业调整体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 、 “大农业” 的转变。 今天中国农业大学早已冲破了传统意义上的 ” 农” 的限制, 扩展到 对生命科学、 信息科学、 动物科学、 动物医学、 建筑工程、 资源环境、 农业 设施及装备、 食品以及其它农业产业链上面。 2、 在稳定农、 工传统学科的基础上, 专业设置向我优势专业, 就业 前景较好专业的延伸:如种子科学与工程、 生物科学、 生物技术、 生态 学、 食品与质量安全等。 3、 专业设置向 “短腿” 的人文社会科学延伸:80 年代以来中国农业 大学成立了经济管理学院、 人文社会科学院、 农村发展学院, 并设立了 法学、 社会学、 英语、 传播学、 农村区域发展、 工商管理、 等专业, 形成农、 理、 工、 文、 管、 法、 文协调发展的局面。 4、 紧盯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 专业设置向着前沿新兴和交叉学科 延伸:如生命科学、 信息科学、 生态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 如农科与生物 学结合的植物生理化、 动物生理化等专业;农科与工科结合的种子科学 与 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 、 生物工程等专业;经济学 、 管理学 、 社会学 、 发 ( 下转第 169 页)
农广校的教学改革刍议
农广校的教学改革刍议
农广校教学改革刍议
农广校一直秉承“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
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农广校将采取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
首先,要坚持评价、督促、扶植的原则,以“惩罚违纪、励精图治、表彰贡献”为教学评价改革的首要任务。
其次,针对学校学生的特点,采取定制课程,采用互动教学和视频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此外,要坚持以课堂实践为基础的情境教学,以鼓励学生自主调查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做出更多的实际性实践,养成刻苦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在教学改革中,教师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
农广校将与相关部门密切协作,实施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程,更加关注教师的岗前培训,使教师做好教学准备,提高教学素质,以确保教学质量,为学生提供更优秀的教学服务。
总之,农广校将按照科学合理的原则不断完善教学改革,不断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完善的教育服务,确保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成果。
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第八批科研课题指南
中国农学会教育教学类第八批科研课题
指南
1.农林院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实施路径研究;
2.新农科视角下农林院校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研究;
3.农业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4.新农科背景下传统专业升级改造路径研究与实践;
5.新农科“双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6.新农科视域下交叉学科建设路径及治理机制研究;
7.新农科背景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8.产学深度融合新农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9.产教融合视域下传统农科专业升级改造路径研究;
10.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林院校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高质量发展视域下地方农林院校促进乡村振兴的长效机制研究;
12.面向乡村振兴的农林院校职业教育实习研究;
13.地方农林院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模式与机制优化研究;
14.基于乡村人才振兴的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15.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历史、现状与未来策略研究;
16.基于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推进策略研究;
17.农林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构及评价研究;
18.产教融合协同框架下农业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研究;
19.地方农林高校校企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20.高质量教育背景下农林院校特色发展与创新研究。
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改革研究计划
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改革研究计划第一部分: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而职业教育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之一。
本文旨在探讨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改革的研究计划,旨在提出一些具体措施,以促进农村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
第二部分:背景近年来,中国农村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包括人口流失、农业结构转型、农民收入增长等。
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乡村振兴来解决。
而职业教育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抓手,旨在提供技术技能培训,使农村劳动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第三部分:目标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改革研究计划的目标是提升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为农村地区培养更多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四部分:措施一-改善师资力量师资力量是职业教育的核心资源,而农村地区由于条件的限制,师资力量相对不足。
因此,应该通过政府扶持和支持,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
第五部分:措施二-优化课程设置为了满足乡村发展的需求,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应该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应该根据农村地区的特点,开设适合当地经济和产业的职业课程,培养与乡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人才。
第六部分:措施三-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的关键环节。
在乡村地区,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合作,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这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好实践场景,提高他们实践操作能力。
第七部分:措施四-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就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
农村地区应该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包括就业咨询、实习就业指导等,帮助学生更好地找到就业机会,并提供支持和帮助。
第八部分:措施五-加强宣传推广宣传推广是乡村振兴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与媒体合作,通过宣传报道、网络推广等方式,加大对乡村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第九部分:措施六-加大投资力度为了实现乡村振兴职业教育的目标,需要加大投资力度。
政府应该适当增加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财政拨款,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乡村职业教育领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专业课一化三改的名词解释
专业课一化三改的名词解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教育体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在大学专业教育中,专业课一化三改是指将学生在本科期间所修的专业课程设置为核心课程,将其他非专业相关的选修课程适度减少,并增加对学生专业发展和实践能力培养的支持性教育。
一、专业课一化的意义专业课一化的核心理念是突出专业课程的地位,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置于教学体系的中心位置。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深入理解和领悟,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专业课一化的有效实施,将有助于培养更加专业化和应用型的人才,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三改的概念和内容三改是指第一次高等教育大改革以后,对教育体制进行的第三轮调整和改革。
这一轮改革主要包括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和评价方式改革。
专业课一化是三改的核心内容之一。
课程内容改革是指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将学生所需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现实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这种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培养他们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能力。
教学方法改革是指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操作。
这种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灵活应对各种专业挑战。
评价方式改革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评价进行的改革。
传统的评价方式主要注重学生的记忆和掌握程度,而现在的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三、专业课一化三改的优势和挑战专业课一化三改的有效实施有着许多优势。
首先,专业课一化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所学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专注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其次,三改的内容改革和教学方法改革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
再次,评价方式改革可以更好地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有助于学生成长和发展。
然而,专业课一化三改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改革需要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阻力和困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大学教学2004年第5期以教研促教改加快农学专业改造●山东农业大学陈雨海邢金亮王洪刚赵延兵仵云峰着我国社会经济、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农业大学农学本科专业设置单一、招生规模扩张空间小、办学活力不足等问题越来越突出,不能适应教育大众化、现代化的要求。
如何解决不适应的问题,我们有如下的体会。
一、确立教研优先的教学改革理念重视教学研究,是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的优良传统。
农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906年设立的山东高等农林学堂,至今已近百年。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确立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办学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1978年以来,农学院牢固树立“本科教育”是立院之本的观念,坚持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始终把人才培养尤其是本科人才培养工作作为全院的中心工作。
我院根据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创立的“三段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项目研究,获1989年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体制项目研究,获1993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1993年以后,根据我国社会、经济、教育快速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抢抓机遇,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三位一体”的农学本科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加快传统专业改造步伐,增强了本科教育的办学活力。
多年的办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只有通过教学研究,才能确立适合自身发展、具有时代特征的学院办学思路和定位,才能固本立新,以持续发展带动教育资源的持续开发、更新和建设,不断强化学科特色和资源优势。
根据社会经济需求→提出教研课题→开展教学研究→调整培养目标→改革培养模式→修订教学计划→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落实改革措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我们推进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工作方法。
二、努力营造重视教学研究的氛围要进行教学研究,必须紧紧抓住国家重视教学研究的时机,结合本校、本院实际,积极争上教学研究项目,靠项目组织专门人员对本单位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
同时,在研究基础上制定改革方案,并采取有效措施,才能保证教研项目的实效性。
我院在1989、1993年分别创建“三段”人才培养模式、“三结合”教学体制的基础上,于“九五”期间,积极申请并承担了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高等农业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项目3项,其中通过“高等农林本科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学项目的研究,在认真总结我院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了“三段”培养人才的时间,增加了农事操作和田间试验课程,建立了现代化的农学实验站,改革了校外教学基地的管理体制、完善了运行机制,通过了“三文”制度(课程论文、毕业论文和社会调查报告),切实提高了本科生看、干、写、讲的能力,该项目获2001年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通过“植物生产类(农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研究项目的实施,修订了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行了学分制,拓宽了专业口径,创建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将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不同层面分解为思想道德、文化修养、业务知识能力和身体心理素质四个模块;针对农学专业大学生入学前的综合素质基础,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根据人才标准要求,制定了每一模块应达到的具体培养目标,构建了实现培养目标的六个系统;通过两个课堂(包括以课程学习、实践教学为主体的第一课堂和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把六个系统有机结合起来,“两个课堂、三个层次、四个模块、六个系统”,既可充分发挥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引导作用,又能发挥学生自身的主体作用,也能充分发挥高等学校优越的育人环境和条件。
该项目的研究,获2000年山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1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通过“农业院校生物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教学项目,确定了遗传学课程的教改方案,2000年遗传学实验室获山东省A类本科教学实验室。
2000年我院教师承担的校级教研课题,获山东省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十五”以来,我院在积极申报国家、山东省和学校的教学研究课题,主持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教育研究项目“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参加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研究项目“农林科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了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农学随43专业)的研究课题,农学专业被批准为山东省第一批试点改革专业;承担学校教学研究课题5项。
累计投入教学研究经费30万元。
目前,所有课题进展顺利,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教改课题,在2002年教育部举行的检查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受到教育部奖励。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院研究实力强、研究生培养发展潜力大的优势,根据山东省对试点专业课题的要求,近三年来,我们加大对农学专业改造的力度,确立了“应用型+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将“应用型+研究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我们制定了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措施,强化英语、计算机、生物技术类课程比重,并在学校外语学院的支持下,我院为三年级以上学生开出了英语教学应用提高阶段的必选课程,并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方案,实现了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为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应用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和学习氛围。
通过“农林科多样性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建立了学生管理新模式,构建了教书育人的新机制,铺设了“因材施教”的成才之路。
在积极承担国家、省和学校教学研究课题的同时,我院也积极支持教师、管理人员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研究。
为了适应校、院两级管理,教学管理重心下移的需要,同时丰富网络的学术性,开发网络资源在培养人才中的功能和作用,学院投资10万元经费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研究和建设,建立了学院教学管理网页。
目前,学院教学信息网已成为上报有关材料、布置教学任务、了解教学动向和教学任务、获取教学信息和就业信息、反馈教学意见和建议等内容的主通道。
在教学管理、档案管理和教学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院也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革的教学研究,制定了“关于教师开新课和新开课的规定”,对教师新开课和开新课进行经济和政策上的支持,2002年我院1位教师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三等奖,2003年1位教师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一等奖。
主编或参编面向21世纪全国高校适用教材7部,主编全国高等农林规划教材2部,学校规划教材6部。
2002年遗传学课程被列为全校第一批精品课程重点建设课程,2003年作物栽培学被列为校级精品建设课程。
为了调动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学院提供经费支付教师发表教研论文的版面费用。
2000年以来,全院发表教学研究论文30余篇。
全院重视教学研究的氛围,增强了教师适应教学改革的主动性,使教师在加快传统专业改造上形成共识,为深化教学改革,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奠定了群众基础和思想基础。
三、加快专业改造步伐,增强办学活力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教研项目、山东省农学试点专业等教学研究课题的推动下,进一步理清了办学思路,确定了“适度扩大并稳定本科生规模,调整专业结构,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全院人才培养结构调整战略。
以传统农学专业为基础,积极增设与农学相关的新专业,优化了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和考研率,增强了办学活力。
我们抓机遇,加大力度,采取有力措施,使本科专业数量在短时期内迈了四大步。
1998年,在全国压缩本科专业的形式下,我们抓住国家重视区域经济开发的机遇,申办成功了农村区域发展专业,目前已招收5届学生;我们以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大教育研究项目“植物生产类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教改课题为基础, 2000年率先在全国试办了第一个植物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已招生3届学生,目前全国已有10多所院校相继设立了该专业;2002年,我们利用学院多年来举办种子专科专业、试办种子本科方向的有利条件,在中国农业大学试办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后,及时申报成功了种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目前已招收1届学生;2003年我们利用学院学科结构调整的成果,在成立了农学院中草药研究所的基础上,成功申办了中药资源预开发利用本科专业,明年招收学生。
全院本科专业的数量由1998年的2个专业,增加到目前的6个专业。
初步建立了以农学传统本科专业为基础的优势专业,植物科学与技术、种子科学与工程、中药资源与利用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体系。
通过传统本科专业的改造,优化了本科专业结构,拓展了本科生教育的发展空间,促进了本科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不仅增强了本科教育的办学活力和竞争力,同时也促进了院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增强了全院人才培养的办学活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使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进入良性循环。
本科生招生规模由1998年的150人,扩大至目前的300人。
学生的培养质量明显提高。
本科生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比例由2000年的不足30%,2001、2002和2003年3年上了三个台阶,分别为35%、41%、52%,本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在90%左右。
教师的开课门数明显增加。
教师开课门数由2000年的20门,增加到目前的40多门,新增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导论、生物信息学、创造学、农业科学研究法、农业高新技术概论、遗传学与人类健康、植物生产学、植物育种学、农产品质量检验、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无公害生产、饲料生产学等适应农业发展新形势需要的课程。
推动了学科创新,进一步强化了学科优势。
“八五”期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植物遗传工程实验室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开放实验室;“九五”期间,作物遗传育种学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作物高产生理实验室、小麦栽培生理与遗传改良实验室分别被评为省、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十五”以来,2001年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实验室被评为部级重点实验室。
同时,新上“国家小麦改良”分中心1个,农业部批准筹建谷物品质监督测试中心1个。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