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嘱的查对制度
医嘱的查对制度
![医嘱的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2b8a39b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b.png)
医嘱的查对制度医嘱的查对制度是指在医疗工作中,医生开立医嘱后,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核对,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医嘱的查对制度的目的是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医嘱的查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药品核对:在医生开立医嘱后,护士需要核对医嘱中的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是否正确。
护士在准备药品时,也需要再次核对。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因药品错误使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2. 频次核对:医生开立医嘱时,需要指定药物的给药频次,如每日一次、每日两次等。
护士在核对医嘱时,需要核对给药频次是否正确,以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会因频次错误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药物过量。
3. 输液核对:对于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医生在开立输液医嘱后,护士需要核对输液的类型、输液速度、输液时间等是否正确。
护士在准备输液时,也需要再次核对。
这样可以避免因输液错误导致的过敏反应、药物浓度偏低或过高等问题。
4. 手术核对:在手术准备阶段,医生需要对手术方案、手术器械、手术人员等进行核对,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同时,在手术室进入、手术开始和手术结束时,护士和麻醉医生也需要进行核对。
这样可以避免手术中发生的不必要的错误和事故。
5. 报告核对:医生在开具检验、检查等医疗报告后,还需要护士进行核对,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护士在接收患者的报告后,也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与报告是否一致。
这样可以避免因报告错误导致的误诊、延误治疗等问题。
医嘱的查对制度的实施对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可以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患者而言,可以确保他们获得正确的药物治疗和其他医疗服务,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总之,医嘱的查对制度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在医嘱开立、执行和核对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查对,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该认真贯彻和执行医嘱的查对制度,将其作为医院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98bf07c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f6.png)
医嘱查对制度
是指医疗机构内部为确保医疗安全和质量,以减少医疗差错和误诊的风险而建立的一套规范化的医嘱管理程序。
医嘱查对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医生开具医嘱时的查对:医务人员在医生开具医嘱后,进行核对医嘱内容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包括患者的个人信息、诊断、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频次等,确保医嘱的准确性。
2. 药师审核医嘱:药师负责审核医嘱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包括对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等进行评估,必要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修改。
3. 护士执行医嘱前的查对:护士在执行医嘱前,对医嘱进行核对,包括患者的身份、药物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确保执行的医嘱正确无误。
4. 质控科和护理部门的抽查:质控科和护理部门对医嘱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抽查和审核,以评估医嘱的执行质量,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医嘱查对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保护患者的利益。
但需要注意的是,医嘱查对制度仅是医疗机构内部的一项管理措施,医生、药师和护士等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责任心也是确保医疗安全的重要因素。
第 1 页共 1 页。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c0304a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6.png)
医嘱查对制度
一、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下一班查上一班,每天总对,包括电脑医嘱、各类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就级别、过敏、隔离等)。
各科设有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次查对后应在医嘱查对记录上及时记录日期、时间、姓名和查对结果。
二、医嘱递交后,由副班护士转抄,别一护士查对签名后交治疗护士和责任护士执行。
三、副班护士在转抄医嘱时,要认真审查医嘱,发现有疑问和错误医嘱时要及时与开医嘱医生商量、纠正,避免执行错误医嘱。
如果发生争议,必须报告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认定后执行。
四、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有查对人签名。
护士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五、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六、麻醉药品等特殊用药,开医嘱医生必须是具有资质的医生,否则不准执行,麻醉药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七、药物准备后,
应有第二人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检查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痕,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均不得使用。
八、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输血成分、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差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两人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病房保存2小时后交输血科再保存24小时备查)。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21dea7f58fb770bf78a55ab.png)
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夜班查全天,每周大查对2次,包括电脑医嘱、各类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就级别、过敏、隔离等)。
各科设有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次查对后应在医嘱查对记录上及时记录日期、时间、姓名和查对结果。
2、医嘱递交后,由办公室班护士校对、转抄,交给责任护士执行。
3、办公室班护士在转抄医嘱时,要认真审查医嘱,发现有疑问和错误医嘱时要及时与开医嘱医生商量、纠正,避免执行错误医嘱。
如果发生争议,必须报告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认定后执行。
4、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有查对人签名。
护士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5、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6、麻醉药品等特殊用药,开医嘱医生必须是具有资质的医生,否则不准执行,麻醉药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7、药物准备后,应有第2人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检查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痕,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均不得使用。
8、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输血成分、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差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两人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病房保存2小时后交输血科再保存24小时备查)。
9、过敏药物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史,并查对皮试结果。
无误后,方可执行。
医嘱查对制度相关处置流程护士转抄及录入医嘱必须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转抄者签名必须签名清晰→认真仔细核对医生录入的电子医嘱(包括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给药方法)→分不同内容对电子医嘱进行处置(口服药、静脉给药)→核对并打印单床口服给药单及输液执行单,交责任护士进行处理→文字或电子医嘱都必须查对(白班、中班、夜班)。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7bdb5d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0b.png)
卫生院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1执行医嘱时,认真履行医嘱审查义务,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应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向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不合理的医嘱不执行。
12医嘱执行后,应将当班医嘱与治疗牌(转抄的输液执行单、肌肉、皮下、雾化、口服卡等)全部查对一次,无误后方可执行。
13抢救或手术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待医生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保留空安甑待医生手术或抢救结束后,当即据实补记医嘱,护士查对无误后方可弃去空安甑。
1.4医嘱查对:当班查对,夜班查对,护士长一周一次大查对并记录。
1.5查对医嘱必须认真,将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立即予以纠正,反馈给护士长。
1.6护士对查出的问题不能隐瞒不报。
护士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补救,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7当天查对医嘱时未查对的病例,第二天要补查。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2.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十对、一注意。
①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②十对: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③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2.2认真检查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不得使用(如药片变色、溶剂变色、开口、裂缝等)。
2.3用药前注意询问三史(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有使用记录,用后留安甑。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78f705667ec102de3bd8933.png)
医嘱查对制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夜班查全天,每周大查对2次,包括电脑医嘱、各类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就级别、过敏、隔离等)。
各科设有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次查对后应在医嘱查对记录上及时记录日期、时间、姓名和查对结果。
2、医嘱递交后,由办公室班护士校对、转抄,交给责任护士执行。
3、办公室班护士在转抄医嘱时,要认真审查医嘱,发现有疑问和错误医嘱时要及时与开医嘱医生商量、纠正,避免执行错误医嘱。
如果发生争议,必须报告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认定后执行。
4、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有查对人签名。
护士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5、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6、麻醉药品等特殊用药,开医嘱医生必须是具有资质的医生,否则不准执行,麻醉药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7、药物准备后,应有第2人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检查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痕,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均不得使用。
8、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输血成分、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差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两人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病房保存2小时后交输血科再保存24小时备查)。
9、过敏药物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史,并查对皮试结果。
无误后,方可执行。
医嘱查对制度相关处置流程护士转抄及录入医嘱必须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转抄者签名必须签名清晰→认真仔细核对医生录入的电子医嘱(包括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给药方法)→分不同内容对电子医嘱进行处置(口服药、静脉给药)→核对并打印单床口服给药单及输液执行单,交责任护士进行处理→文字或电子医嘱都必须查对(白班、中班、夜班)→要做到无任何错误,保证正确率100%,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85aec2d2f60ddccda38a01f.png)
1、电脑医嘱输入查对制度:新医嘱 或修改医嘱必须认真核对后并在医 嘱提示本上签全名;核对医嘱时必 须认真查对姓名、床号、药物名称、 浓度、剂量、用法、时间,核对后 电脑提交请求发药;停当天医嘱, 护师要在执行单上停止,注明
日期并签全名;每天打印本病区 住院病人第二天的输液卡,打印 前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相应日期; 没办下班前,有专人负责核对电 脑医嘱一次,避免遗漏。 2、医嘱执行应记录执行时间并签
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全名。 4、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 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医生确 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 啊空安瓿,抢救病人结束后,核 对空安瓿再弃去,并督促医生及 时补开医嘱。
பைடு நூலகம்
5、护士长定期抽查医嘱查对的执 行情况。
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核实无 误后方可执行。 3、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执行情况 应做到“三班六查对”上午班的 医嘱上午查对,中班医嘱下午查 对,下午医嘱晚班查对,晚班医 嘱由夜班护士查对,夜班医嘱次
日晨由白班护士查对,每周医嘱 护士长总查对两次,发现问题及 时纠正并登记。凡重整医嘱需写 明日期、时间并签全名,经另一 士查对后方可执行。临时医嘱需 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医院医嘱查对制度
![医院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617f1a34b73f242336c5ff3.png)
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1执行医嘱时,认真履行医嘱审查义务,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应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向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不合理的医嘱不执行。
1.2医嘱执行后,应将当班医嘱与治疗牌(转抄的输液执行单、肌肉、皮下、雾化、口服卡等)全部查对一次,无误后方可执行。
1.3抢救或手术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待医生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保留空安瓿待医生手术或抢救结束后,当即据实补记医嘱,护士查对无误后方可弃去空安瓿。
1.4医嘱查对:当班查对,夜班查对,护士长一周一次大查对并记录。
1.5查对医嘱必须认真,将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立即予以纠正,反馈给护士长。
1.6护士对查出的问题不能隐瞒不报。
护士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补救,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7当天查对医嘱时未查对的病例,第二天要补查。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2.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十对、一注意。
①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②十对: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③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2.2认真检查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不得使用(如药片变色、溶剂变色、开口、裂缝等)。
2.3用药前注意询问三史(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有使用记录,用后留安瓿。
3.无菌操作前查对3.1核对无菌物品日期及质量。
3.2无菌包有无破损。
4.输血查对制度4.1采血样时,应该核对标签号、姓名与配血单是否相符,无误后将血标本与配血单送血库。
4.2xx医嘱给病人进行输血。
4.3取血时做到三查八对。
三查: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良好。
八对: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的种类、剂量。
供血者血样一定要保留到病人输血完毕后24小时。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86a2851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1.png)
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夜班查全天,每周大查对2次,包括电脑医嘱、各类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就级别、过敏、隔离等;各科设有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次查对后应在医嘱查对记录上及时记录日期、时间、姓名和查对结果;2、医嘱递交后,由办公室班护士校对、转抄,交给责任护士执行;3、办公室班护士在转抄医嘱时,要认真审查医嘱,发现有疑问和错误医嘱时要及时与开医嘱医生商量、纠正,避免执行错误医嘱;如果发生争议,必须报告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认定后执行;4、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有查对人签名;护士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5、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6、麻醉药品等特殊用药,开医嘱医生必须是具有资质的医生,否则不准执行,麻醉药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7、药物准备后,应有第2人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检查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痕,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均不得使用; 8、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输血成分、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差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两人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病房保存2小时后交输血科再保存24小时备查;9、过敏药物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史,并查对皮试结果;无误后,方可执行;医嘱查对制度相关处置流程护士转抄及录入医嘱必须认真核对,确保准确无误,转抄者签名必须签名清晰→认真仔细核对医生录入的电子医嘱包括药品、剂量、浓度、时间、给药方法→分不同内容对电子医嘱进行处置口服药、静脉给药→核对并打印单床口服给药单及输液执行单,交责任护士进行处理→文字或电子医嘱都必须查对白班、中班、夜班→要做到无任何错误,保证正确率100%,严格执行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a5b4a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4f.png)
医嘱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患者安全及医疗质量,规范医疗行为而建立的一项重要制度。
该制度通过对医生开具的医嘱进行多方面的查对,以防止医生在开具医嘱过程中出现错误或遗漏,从而保证医疗行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医嘱查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开具医嘱的医生需经过系统培训,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医生了解各种常用药品的剂量、适应症、禁忌症等信息,并能正确选择药品进行开具。
同时,医生还需了解医疗机构内部的医嘱开具规范,包括医嘱单的书写方式、相关要求等。
2.医嘱开具过程中需进行多重查对。
一般情况下,医生开具医嘱后,会由护士进行一次核对,确认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此外,一些重点药物、特殊诊疗项目的医嘱还需进一步进行科室内的查对,确保医嘱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3.医嘱查对过程中采取多种措施,以增加查对的准确性。
比如,使用电子医嘱系统,提高医嘱开具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利用条码技术,对药品和患者进行识别,减少错误使用药物的可能性;实施双人共识原则,确保医嘱开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对于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减少药物错误使用的发生。
通过医嘱查对制度,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嘱中的错误和遗漏,防止患者因为错误用药导致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2.提高患者满意度。
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可以确保患者得到准确和完整的医嘱,避免因为医嘱的不准确而导致的治疗延误和疗效不佳,提高患者对医疗机构的信任和满意度。
3.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通过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可以强化医生的责任意识和规范意识,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还需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比如医嘱查对的时间成本较高,医生和护士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进行查对;医嘱查对的信息传递可能存在问题,需要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还需得到医生和护士的理解和支持,需要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工作。
总之,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医嘱查对制度(六篇)
![医嘱查对制度(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decf79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1f.png)
医嘱查对制度1、护士过医嘱时应做到及时、准确,需____人核对,同时做到每天查对医嘱____次,并记录。
2、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执行者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各班医嘱均由当班护士两名进行查对。
3、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完整重述确认,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
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4、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并记录。
医嘱查对制度(二)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下一班查上一班,每周(护士长)大查对二次,包括电脑医嘱、各类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
各科设有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次查对后应在医嘱查对记录上及时记录日期、时间、姓名和查对结果。
2、医嘱递交后,由付班护士转抄,另一护士查对签名后交治疗护士和责任护士执行。
3、付班护士在转抄医嘱时,要认真____医嘱,发现有疑问和错误医嘱时要及时与开医嘱医生商量、纠正,避免执行错误医嘱。
如果发生争议,必须报告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认定后执行。
4、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有查对人签名。
护士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5、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四查。
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查病情。
八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6、____品等特殊用药,开医嘱医生必须是具有资质的医生,否则不准执行,____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____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7、药物准备后,应有第____人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检查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痕,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均不得使用。
8、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输血成分、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差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两人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病房保存____小时后交输血科再保存____小时备查)。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a1ea414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27.png)
医嘱查对制度
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医生开具医嘱后,要由相关人员进行查对、审核、执行、记录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主要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医生开具医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填写医嘱单,包括用药、检查、治疗等内容。
2. 查对环节:查对环节可以多级查对,包括医生核对医嘱的正确性、合理性;药师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护士核对执行医嘱的正确性等。
3. 审核环节:药师和护士等相关人员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医生开具的医嘱进行审核,确保医嘱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4. 执行环节:护士按照医嘱执行,包括给药、检查、治疗等。
5. 记录环节:医务人员在患者病历中记录医嘱的执行情况,包括执行时间、执行者等信息。
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可以避免因医务人员的疏忽或错误造成的医疗事故,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第 1 页共 1 页。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5032379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a9.png)
医嘱查对制度
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医生在开具医嘱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查对程序,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的管理制度。
医嘱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和治疗的指示,是医疗过程中重要的信息传递和执行依据。
为了减少医疗事故和提高患者安全性,医嘱查对制度在医疗机构中得以推行。
医嘱查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医生开具医嘱后,需要经过护士或药剂师的查对,核对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医嘱查对主要涉及医嘱的内容、用药剂量和途径等,以确保患者在执行医嘱时得到正确的治疗。
3. 对于高危药物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医嘱,可能需要多人查对,增加医嘱执行的安全性。
4. 医嘱查对涉及到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多个环节的协同作用,提高医疗团队的责任感和执行效率。
5. 医嘱查对还可以通过电子化系统实现,提供自动化的核对功能,并生成电子记录。
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医嘱错误,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质量。
同时,医嘱查对制度也需要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合理协调,以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
第 1 页共 1 页。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492046c783e0912a2162ac6.png)
1.录入医嘱后,应做到班班查对,两人核对;接班者与交班者共同核对交班者的医嘱,无误后双签名;
2.执行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须问清后再执行;
3.整理医嘱单后,必须二人查对,并签全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 对无误后再弃去。并做好抢救用药记录
5.医嘱每周总核对二次,核对结果登记并签名;
6.为确保计算机系统信息的安全,必须执行密码签名制度,操作时,以自己的密码进入系统,离开工作站时,应及时退出系统;
7.医嘱要及时执行,严格“三查八对”。凡需要交代由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并有记录;
8.病区严格医嘱制度管理,教育各类人员,不得在计算机上擅自修改医嘱内容或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改输入法以及计算机当前 时间,以免造成医嘱错误和影响计算机正常运行。
医嘱查对制度和执行核对制度及流程
![医嘱查对制度和执行核对制度及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2488e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3f.png)
医嘱查对制度和执行核对制度及流程医嘱查对制度是医疗机构为了确保医疗行为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而实施的重要制度之一,而执行核对制度是为了确保医嘱执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而制定的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医嘱查对制度和执行核对制度的具体内容及流程。
一、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的内容医嘱查对的主要内容包括医嘱项目、剂量、用法、途径、频次、病情等方面的核对,以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医嘱查对的环节医嘱查对的环节一般包括开医嘱、审核、发放、执行、监督等。
各个环节都要进行医嘱查对,确保医嘱从开具到执行的全程可控。
3.医嘱查对的流程(1)医生开医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在病历中书写医嘱,在书写时要清晰、明确、规范,特别是剂量、用法、途径等要具体明确。
(4)护士执行:护士在执行医嘱前要再次确认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如有疑问要及时与医生沟通,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
4.医嘱查对的责任分工医嘱查对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多个部门,各个环节和部门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医生要负责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护士要负责医嘱的审核和执行;药师要负责医嘱的药品审核和发药。
二、执行核对制度执行核对制度是为了确保医嘱执行过程中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防止医疗差错的发生。
1.执行核对的内容执行核对的主要内容包括患者身份、医嘱准确性、用药方式、频次及剂量等的核对,以确保医嘱的正确执行。
2.执行核对的环节执行核对的环节一般包括拿药、准备药物、执行前核对、执行时核对、执行后核对等。
3.执行核对的流程(1)拿药:护士在拿药之前要进行核对,确认药品和剂量是否与医嘱一致。
(2)准备药物:护士在准备药物时,仔细核对医嘱,确认准备的药物和剂量是否正确。
(3)执行前核对:在给药前,护士要再次核对患者身份、医嘱内容和药物准备情况,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4)执行时核对:护士在给药时要核对患者身份、医嘱内容和药物剂量等,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
(5)执行后核对:给药完成后,护士要核对医嘱的执行情况,包括给药的时间、剂量等,确保医嘱的准确执行。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d44e94c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e.png)
医嘱查对制度
1、护士执行医嘱时,要认真查对医嘱的全部内容,记录执行时间及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2、各班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主班护士和治疗班护士每日必须对当日医嘱总查对一次。
3、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
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
医嘱,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空安瓿。
4、每周定期大核对(或重新整理)医嘱1次,整理医嘱需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护士长每周组织医嘱查对并在医嘱核对本上签名。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33f4fd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ca.png)
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要做到班班查对,每天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
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全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ced2e5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7c.png)
查对制度一、临床科室(一)医嘱查对制度1、转抄医嘱后,应做到班班查对。
2、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需签全名。
3、执行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诵一遍,待医师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应敦促医师补开医嘱,抢救用过的空安瓿必须保留,经两人核对再弃去。
5、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治疗)前查、备药(治疗)中查、备药(治疗)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对易致过敏的药,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发药或注射时,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二、手术患者查对制度1、术前准备及接待患者时,应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2、查手术名称、交叉配血报告单、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传染病检查报告结果等;3、查对无菌包名称、灭菌日期、灭菌效果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关闭体腔或伤口前应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5、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标识后,再填写病理检查申请单送检。
三、药房查对制度1、四查:查处方、查药品、查配伍禁忌、查用药合理性;2、十对:对科室、姓名、年龄、药名、规格、数量、标签、药品性状、用法用量、临床诊断。
四、输血查对制度1、取血时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受血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确认无误,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2、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区、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嘱的查对制度
一、填空题(共分,每空1.5分)
1.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
射处置后查。
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查输血单位与血瓶(袋)签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瓶(袋)号、血质量是否相
符及配血交叉报告有无凝集。
3.药房配方时,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4.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备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检”,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5.病理科诊断时,查对编号、标本种类、临床诊断、病理诊断。
6.针刺治疗时,检查针的数号和质量,取针时,检查针数和有无断针。
二、选择题(共分,每题2分)
1. 输血前,需经( B )查对:。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 C )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 C ),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天
4.检验时,查对( A )、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A、试剂
B、姓名
C、科室
D、检验目的
5.影像科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 C )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A、住院号
B、性别
C、部位
D、检查目的
6.供应室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 C )。
A、科室
B、用途
C、清洁度
D、消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