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的查对制度
医嘱的查对制度医嘱的查对制度是指在医疗工作中,医生开立医嘱后,需要经过多个环节的核对,确保患者的医疗安全。
医嘱的查对制度的目的是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医嘱的查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药品核对:在医生开立医嘱后,护士需要核对医嘱中的药品名称、剂量、给药途径等是否正确。
护士在准备药品时,也需要再次核对。
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因药品错误使用而导致的不良反应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2. 频次核对:医生开立医嘱时,需要指定药物的给药频次,如每日一次、每日两次等。
护士在核对医嘱时,需要核对给药频次是否正确,以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不会因频次错误导致药物疗效降低或药物过量。
3. 输液核对:对于需要静脉输液的患者,医生在开立输液医嘱后,护士需要核对输液的类型、输液速度、输液时间等是否正确。
护士在准备输液时,也需要再次核对。
这样可以避免因输液错误导致的过敏反应、药物浓度偏低或过高等问题。
4. 手术核对:在手术准备阶段,医生需要对手术方案、手术器械、手术人员等进行核对,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同时,在手术室进入、手术开始和手术结束时,护士和麻醉医生也需要进行核对。
这样可以避免手术中发生的不必要的错误和事故。
5. 报告核对:医生在开具检验、检查等医疗报告后,还需要护士进行核对,以确保报告的准确性。
护士在接收患者的报告后,也需要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与报告是否一致。
这样可以避免因报告错误导致的误诊、延误治疗等问题。
医嘱的查对制度的实施对医疗机构和患者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可以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性。
对于患者而言,可以确保他们获得正确的药物治疗和其他医疗服务,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风险。
总之,医嘱的查对制度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在医嘱开立、执行和核对的各个环节中进行查对,可以有效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该认真贯彻和执行医嘱的查对制度,将其作为医院管理和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一)基本要求
1.医嘱由医师下达,护士执行医嘱应遵循及时、准确、认真、完整的原则,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医嘱必须经执业医师签名后才有效。
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因抢救危急病人需要下达口头医嘱时,执行护士必须复诵一遍,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安瓿以便再次确认。
抢救结束后,医师应在六小时内据实补记医嘱。
3.对有疑问的医嘱,护士须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
4.凡需要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做好交班,交接清楚。
(二)长期医嘱
1.长期医嘱有执行护士在长期医嘱执行单上填写执行时间并签名。
2.长期备用医嘱:每次执行时应由医师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医嘱内容,护士执行后在临时医嘱单上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
(三)临时医嘱
1.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护士应在限定的时间内执行。
对限定执行时间的临时医嘱,应在限定的时间内执行。
即刻医嘱应在医嘱开出后立即执行。
护士执行临时医嘱后,必须在执行时间标记栏内注明执行的准确时间并签全名。
2.临时备用医嘱:12小时内有效,护士执行后,必须填写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若未执行则由当班护士,用红笔在此项医嘱栏内标注“未用”,并签名。
3.药物敏试结果记录:阳性以红笔作“+”标记就;阴性以兰笔坐“—”标记,并签名。
医嘱查对制度及应急预案
医嘱查对制度及应急预案医嘱查对制度及应急预案医嘱查对制度是指医院或医疗机构内对医嘱执行的检查制度,是医院或医疗机构提升医疗质量、防范医疗事故的一项重要措施。
医嘱查对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健康安全,避免医疗误诊、误治、误用和因医疗工作失误引起的医疗纠纷。
下面,本文将从医嘱查对制度和应急预案两个方面来探讨其对医疗行业的重要性。
一、医嘱查对制度的重要性医院或医疗机构内的医嘱查对制度是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健康的重要保障。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落实“三查五核心”制度医嘱查对制度的核心是“三查五核心”,即:患者身份、药品、剂量、用法、用时、途径“三查”,并要落实药品经济学、适应症、禁忌症和药物相互作用等“五核心”内容。
通过三查五核心的制度,有效地避免了药品的滥用、误用和不当使用。
2.加强医嘱执行的监督和管理医嘱查对制度可以加强医嘱执行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医生、护士等医务人员在执行医嘱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操作,落实合理用药和医疗安全保障措施,保护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发挥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医嘱查对制度可以发挥医疗质量控制的重要作用,及时发现并纠正医疗错误,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绩效水平医嘱查对制度可以提高医疗卫生单位的绩效水平,加强医疗工作流程和规范操作,提高工作流程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医院服务的满意度和信誉度。
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应急预案是处理突发事件、应对自然灾害等紧急任务的一系列紧急措施和行动步骤,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稳定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在医疗行业中,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应急预案的实施,可以提高医院或医疗机构解决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能力,以及应对自然灾害、疫情等多种复杂情况的技能和水平。
2.规范应急处理流程应急预案可以规范应急处理流程,细化应急处理要点和步骤,减少工作失误和错误判断,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延误。
医嘱查对制度内容
医嘱查对制度内容医嘱是医生对患者治疗的指导和规范,是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为了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错误发生的风险,医院普遍实施了医嘱查对制度。
下面将对医嘱查对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
医嘱查对制度是指在医生开具医嘱后,由两名医护人员进行查对,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医嘱查对制度具体操作如下:第一,核对患者信息。
医嘱查对的第一步是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病历号等。
只有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正确无误后,才能继续进行后续的医嘱查对工作。
第二,核对开具医嘱的医生信息。
医嘱查对的第二步是核对开具医嘱的医生的信息,包括姓名、职称、科室等。
通过核对医生的身份信息,可以确保医嘱是由合格的医生开具,增加医嘱的可信度。
第三,核对医嘱内容。
医嘱查对的关键步骤是核对医嘱的内容。
医护人员应仔细阅读医嘱中的每一个项目,包括药品名称、剂量、用法、用量、频率、疗程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身体情况、用药禁忌等,确保医嘱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第四,核对执行医嘱的时间和方法。
医嘱查对的最后一步是核对执行医嘱的时间和方法。
医护人员需要确定医嘱的执行时间,将医嘱填入到病人护理单中,并核对执行医嘱的方法是否正确。
只有确保医嘱的执行时间和方法正确无误,才能避免病人因医嘱执行错误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对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医嘱查对制度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通过核对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可以避免因医嘱错误而引发不必要的病情恶化或并发症。
另一方面,医嘱查对制度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两名医护人员协同工作,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医嘱中的错误,避免耽误患者的治疗进程。
同时,医嘱查对制度还可以加强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提高整个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和协同能力。
然而,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医护人员的数量和工作负荷是制约医嘱查对制度实施的关键因素。
如果医院的人员配备不足,工作负荷过大,可能会影响医嘱查对的质量和准确性。
医院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1 、医嘱查对制度:(1) 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 医嘱应班班查对。
输入电脑或者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销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二次)。
(3) 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晰后执行。
2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1) 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用法。
(2)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者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 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 易过敏药物,给药前应问询有无过敏史。
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要保留安瓿,以便必要时查对。
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 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后方可执行。
3 、输血查对制度:(1) 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效期,血液有无凝块和溶血,血袋有无漏气,裂痕。
(2) 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是否相符,交叉配血试验有无凝集反应。
(3) 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及申请输血量。
(4) 输血前需经两人核对无误方可执行,并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及执行时间。
(5) 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 小时,以备必要时检查。
4 、手术病人查对制度(1) 术前准备及接病人时,应查对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部位(左、右)。
(2) 查术前用药,配血报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3) 查无菌包内灭菌指示剂是否达到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 凡体腔或者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 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核对后,再将标本与病理检验单同时送检。
5 、供应室查对制度(1) 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物品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
医院医嘱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1.医嘱查对制度1.1执行医嘱时,认真履行医嘱审查义务,护士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的,应及时向开具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应向医师所在科室的负责人或者医疗卫生机构负责医疗服务管理的人员报告,不合理的医嘱不执行。
1.2医嘱执行后,应将当班医嘱与治疗牌(转抄的输液执行单、肌肉、皮下、雾化、口服卡等)全部查对一次,无误后方可执行。
1.3抢救或手术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待医生认为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保留空安瓿待医生手术或抢救结束后,当即据实补记医嘱,护士查对无误后方可弃去空安瓿。
1.4医嘱查对:当班查对,夜班查对,护士长一周一次大查对并记录。
1.5查对医嘱必须认真,将查出的问题及时登记并立即予以纠正,反馈给护士长。
1.6护士对查出的问题不能隐瞒不报。
护士对查出的问题,及时补救,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1.7当天查对医嘱时未查对的病例,第二天要补查。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2.1服药、注射、输液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十对、一注意。
①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②十对: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③一注意:注意用药后反应。
2.2认真检查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的药品不得使用(如药片变色、溶剂变色、开口、裂缝等)。
2.3用药前注意询问三史(过敏史、家族史、用药史),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有使用记录,用后留安瓿。
3.无菌操作前查对3.1核对无菌物品日期及质量。
3.2无菌包有无破损。
4.输血查对制度4.1采血样时,应该核对标签号、姓名与配血单是否相符,无误后将血标本与配血单送血库。
4.2xx医嘱给病人进行输血。
4.3取血时做到三查八对。
三查: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输血装置是否良好。
八对:病人的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结果、血液的种类、剂量。
供血者血样一定要保留到病人输血完毕后24小时。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一、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夜班查全天,每周大查对2次,包括电脑医嘱、各类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就级别、过敏、隔离等)。
各科设有医嘱查对登记本,每次查对后应在医嘱查对记录上及时记录日期、时间、姓名和查对结果。
二、医嘱递交后,由办公室班护士校对、转抄,交给责任护士执行。
三、办公室班护士在转抄医嘱时,要认真审查医嘱,发现有疑问和错误医嘱时要及时与开医嘱医生商量、纠正,避免执行错误医嘱。
如果发生争议,必须报告主任和护士长,主任和护士长认定后执行。
四、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有查对人签名。
护士在执行各项医嘱前,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五、执行医嘱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六、麻醉药品等特殊用药,开医嘱医生必须是具有资质
的医生,否则不准执行,麻醉药使用后要保留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七、药物准备后,应有第2人核对,确认准确无误后方可执行。
清点和使用药品时,要检查药品标签、批号和失效期,检查瓶盖及药瓶有无松动与裂痕,安瓿有无裂痕,药物有无变色与沉淀,任何一项不合标准,均不得使用。
八、输血前要经两人查对(查对输血成分、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溶血现象、血袋有无泄漏、输血量、供血者与受血者的姓名与血型、交差配血结果等),并在医嘱单、输血单上两人签名,输血过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输血反应,血液输完后保留血袋(病房保存2小时后交输血科再保存24小时备查)。
九、过敏药物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用药史,并查对皮试结果。
无误后,方可执行。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要做到班班查对,每天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
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全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医院护理医嘱给药查对制度
医院护理医嘱给药查对制度1.检查药物质量、规格、名称、剂量、浓度、有效期。
检查一次性针管有无漏气,有效期。
轻拧瓶盖检查有无松动,查看瓶体、瓶底有无裂痕,再将瓶底轻轻倒置,查看溶液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变色等不能使用的现象。
2.单人给药时:开放式询问患者姓名及年龄并与操作物核对;意识不清者或言语表达不利者由照顾者代答并查看腕带。
1)评估病人的病情、患者进食情况、病人合作程度。
告知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2)每次给药前再次核对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给药途径、时间。
3)核对患者腕带上的信息后可继续执行给药,如果显示信息核对错误,立即停止执行。
3.双人复核给药:高浓度电解质、胰岛素类、抗血栓药品、化疗药品、麻精药品与新生儿给药。
1)护士A给药之前口头通知护士B到病人床边一起协助。
2)核对病人身份:护士A开放式提问患者姓名、年龄,护士A与护士B同时将病人回答与输液标签上信息核对。
3)核对后护士A评估病人的病情、患者进食情况、病人合作程度等,告知药物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等。
同时护士B核对病人手腕带、输液标签。
4)核对药品信息:A护士与B护士共同核对输液标签上药品、剂量、途径、给药时间、滴速,确认无误后执行。
护士A调节输液滴速并交代注意事项,护士B核对滴速。
4.口头医嘱复核给药:1)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
2)抢救急危患者、手术过程中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述一遍,得到手术医生确认后方可以执行。
在执行口头医嘱给药时,需下达口头医嘱者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以确保用药安全。
3)执行采血等操作时,执行护士必须再次核对采血名称、途径等信息,以保证准确采集。
医嘱查对制度的内容
医嘱查对制度的内容医嘱是医生对病人治疗的具体指示,是病人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的重要依据,因此医嘱的准确性和严密性对于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病人的权益和安全,医生和医院需要建立医嘱查对制度,以保证医嘱的正确执行。
以下是医嘱查对制度的相关内容。
一、医生开具医嘱时的要求:1. 医生在开具医嘱时需详细了解病人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并进行准确的医学判断。
2. 医生需将医嘱书写清晰、准确、规范,使用统一的医学术语,避免歧义和误解。
3. 医生需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考虑其年龄、性别、身体状态等因素,在开具医嘱时进行个性化的调整。
二、医嘱的查对:1. 在医嘱下达后,医生应立即将医嘱传递给护士或者其他医务人员,进行查对。
2. 查对医嘱时,医务人员应先核对患者的姓名、病历号等基本信息,确保医嘱与患者配对准确。
3. 查对医嘱时,医务人员应逐条核对医嘱内容,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合法性。
4. 在查对医嘱过程中,若发现医嘱存在问题或疑义,应及时与开具医嘱的医生进行沟通和确认,避免错误执行。
三、医嘱执行的标准:1. 执行医嘱的医务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确保医嘱的正确执行。
2. 执行医嘱的医务人员应仔细阅读医嘱,并进行必要的解读和解释。
3. 执行医嘱时,医务人员应保证按照医嘱的指示进行操作,不得随意更改或省略步骤。
4. 执行医嘱时,医务人员应随时记录医嘱执行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医生,确保医生能够掌握病人的治疗进展。
四、医嘱执行的监督和反馈:1. 医院应建立医嘱执行的监督机制,确保医嘱能够按时、正确地执行。
2. 医院可以通过随机抽查、定期回访等方式,对医嘱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3. 医院应对医嘱执行不到位、错误执行或者延迟执行的情况进行追责和整改,并及时反馈给医务人员和相关部门。
医嘱查对制度的建立可以有效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医生和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是确保医嘱查对制度良好执行的基础。
医嘱查对制度范文(四篇)
医嘱查对制度范文下面是一份医嘱查对制度的范本:医嘱查对制度范文(二)一、目的:为了确保医疗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规范医务人员执行医嘱的流程,防止因医嘱执行不当而造成患者伤害或医疗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所有执行医嘱流程的医务人员。
三、责任人:1. 主治医生:- 负责制定和书写医嘱,并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维护医嘱书写规范,包括使用规范的缩写和符号等。
- 对执行医嘱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反馈。
2. 护士:- 负责核对和执行医嘱,确保医嘱执行的安全性和及时性。
- 对医嘱执行前进行必要的核对和确认,包括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医嘱内容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 对异常情况或疑问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反馈和确认。
- 对医嘱执行后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
四、流程:1. 主治医生制定医嘱:- 根据患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制定准确、合理、清晰的医嘱。
- 在医嘱单上填写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床号、医嘱内容等必要信息。
2. 护士核对医嘱:- 接收医嘱后,核对患者的身份和医嘱单上的信息是否一致。
- 核对医嘱是否完整、清晰、符合规范要求。
- 如有问题或疑问,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确认。
3. 护士执行医嘱:- 根据医嘱内容,按照规定的时间、剂量、途径等执行医嘱。
- 在执行前进行核对,确保操作前后的一致性。
- 如遇到特殊情况,根据情况及时与主治医生进行沟通和确认。
4. 护士记录和报告:- 对医嘱执行的结果进行记录和报告,包括执行时间、剂量、途径、患者的反应等信息。
- 如有异常情况或不良反应,及时向主治医生进行报告。
五、监督与评估: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对医务人员执行医嘱的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包括:- 定期对医嘱执行过程进行抽查和核查。
- 对医嘱执行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六、教育与培训: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嘱查对制度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医疗知识和技能,加强对医嘱执行准确性和安全性的重视。
医院查对制度
(一)开医嘱、处方或者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
(二)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并签全名。
(三)执行医嘱时,必须认真阅读医嘱内容,对有疑问的医嘱,须向有关医师问询清晰后方可执行。
医嘱执行者,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四)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然后执行,并保留用过的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
(五)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一次。
(一)服药、注射、处置前必须严格执行“四查八对”制度。
1、四查:指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查七对的内容、) 病人或者家属参预查对。
2、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药物有效期、时间、用法。
(二)备药前检查药品质量,必须达到:水剂、片剂无变质;安瓿、液体瓶无裂痕、瓶口无松动;药液无变质、变色、浑浊、沉淀、过期等。
如不符合要求或者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三)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四)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必须问询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性药物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
(五)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六)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一)血样采集查对1、采血前须确认患者信息,将输血申请单上专用标签贴于试管。
2、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认真核对科别/门急诊、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和诊断。
采集后采集者及病人或者其家属在输血申请单上签名。
3、医务人员将血样标本送至输血科,并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当面共同核对患者相关信息。
(二)取血查对:取血时,取血人员与输血科工作人员共同查对取血单、输血记录单和血袋上的信息,包括科别、床号、姓-2-名、性别、住院号、血瓶(袋)号、血型、血液种类、血量、交叉配血试验结果、采血日期及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血袋是否完好无损,确认无误后注明取血时间并签名。
(三)输血查对1、输血核对必须按三查九对的内容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输血记录单)共同到病人床旁确认执行,包括输血前的查对,输血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查对。
医嘱护理查对制度及流程
医嘱护理查对制度及流程医嘱查对制度1、医师工作站开出医嘱后,护士工作站立即接收确认,护士对可疑医嘱应查清后再执行。
除急救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述一篇,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结束后督促医师及时补记医嘱。
2、护士应当每班查对医嘱,护士长每周抽查1-2次,每班、每次查对后均应签名。
3、办公室护士每天必须查对次日长期治疗单。
4、凡需下一班护士执行的临时医嘱,应交代清楚,并做好记录。
附电子医嘱查对流程:办公室护士自查:确认完当班医嘱→打印执行单→在护嘱录入处查对。
每班医嘱查对:在查询统计中打印出“病区医嘱更改查询表”→在护嘱录入处查对→记录签名。
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一注意: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记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对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用前须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输液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
输血查对制度1、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三查”:查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查血液颜色、质量是否正常。
“八对”:对患者姓名、性别、住院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
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仔细进行“三查八对”,确定无误后进行输血,并两人签名。
3、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条码贴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
医嘱查对制度
医嘱查对制度
是指在医疗机构中,医生在开具医嘱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查对程序,确保医嘱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的管理制度。
医嘱是医生对患者进行诊疗和治疗的指示,是医疗过程中重要的信息传递和执行依据。
为了减少医疗事故和提高患者安全性,医嘱查对制度在医疗机构中得以推行。
医嘱查对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医生开具医嘱后,需要经过护士或药剂师的查对,核对医嘱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2. 医嘱查对主要涉及医嘱的内容、用药剂量和途径等,以确保患者在执行医嘱时得到正确的治疗。
3. 对于高危药物或一些特殊情况下的医嘱,可能需要多人查对,增加医嘱执行的安全性。
4. 医嘱查对涉及到医生、护士、药剂师等多个环节的协同作用,提高医疗团队的责任感和执行效率。
5. 医嘱查对还可以通过电子化系统实现,提供自动化的核对功能,并生成电子记录。
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避免医嘱错误,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质量。
同时,医嘱查对制度也需要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合理协调,以确保系统的有效运行。
第 1 页共 1 页。
医院医嘱查对制度
医院医嘱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者要签全名并记录处理时间,执行者签全名,若有疑问,问清后方可执行。
2、每日查对医嘱后方可打印长期医嘱执行单。
3、医生调整医嘱后,值班护士及时查对各种治疗单,无误后方可执行。
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5、临时医嘱必须经2人核对方可执行,长期医嘱必须每日查对,主班护士每日与当班护士查对并双签名,护士长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不在时,须指定护士进行查对并签名。
查对制度(医院规章制度)
查对制度1.临床科室(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前,需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输入;输血时须注意观察,保证安全。
2.手术室(1)接病员时,要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诊断、拟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的术中用药以和病历与资料、术前备皮等。
(2)实施麻醉前,麻醉师必须查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麻醉用药,在麻醉前要与病人主动交流作为最后核对途经。
同时要知道患者是否有已知的药物过敏。
(3)手术切皮前,实行“暂定”,由手术者与麻醉师、护士再次核对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后方可开展手术。
(4)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术前与缝合前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5)除手术过程中神志清醒的患者外,应使用“腕带”作为核对患者信息依据。
(6)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应对其标示内容与有效期的进行逐一核查。
3.药房(1)配方时,查对处方的内容、药物剂量、配伍禁忌,医师签名是否正确。
(2)发药时,查对药名、规格、剂量、用法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标签(药袋)与处方内容是否相符;查对药品有无变质,是否超过有效期;查对姓名、年龄,并交代用法及注意事项。
(1)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要重做一次。
逐步推广使用条形码进行核对。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5.检验科(1)采取标本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检验目的。
医嘱查对制度(5篇)
医嘱查对制度(1)医嘱录入微机后,由主班护士负责做好每日至少一次两人大查对并签名,同时做到班班查对,两人核对,无误后签名。
(2)短期医嘱应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核实后方可执行。
(3)重整医嘱后必须经两人查对,由核对者签名并签原来执行日期和时间。
(4)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必须复诵一遍,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安瓿瓶,经检查核对后再弃去,抢救病人结束后须督促医师及时补开医嘱。
(5)护士长定期抽查医嘱录入正确情况及执行查对情况。
围手术期患者评估制度一、通过对围手术期患者评估,掌握患者基本情况及护理服务需求,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的落实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评估内容包括术前、术后术前评估内容:1.患者一般情况(性别、年龄)。
2.现病史及伴随疾病。
3.身体状况(营养状态、手术耐受性)。
4.手术的种类、术式、麻醉方式。
5.患者的全身状况及重要脏器功能。
6.心理状态和对疾病的认知情况。
术后评估内容。
1.术中病情。
手术类型和麻醉方式、手术经过情况(出血及输血输液情况及安置引流管情况)。
2.术后病情。
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反射、感觉、输液、排尿、皮肤、伤口和引流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3.患者不适主诉。
4.心理状况。
三、患者评估工作由责任护士完成。
四、普通患者术前评估应在术前24h内完成,急诊患者在1h内完成,术后评估在术后6h内完成,特殊情况除外。
五、评估结果在护理记录单中记录。
六、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定期检查指导。
医嘱查对制度(2)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医生开具医嘱后,要由相关人员进行查对、审核、执行、记录等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制度。
主要目的是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嘱查对制度的实施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医生开具医嘱: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诊断结果,填写医嘱单,包括用药、检查、治疗等内容。
2. 查对环节:查对环节可以多级查对,包括医生核对医嘱的正确性、合理性;药师核对药品的名称、剂量、用法等;护士核对执行医嘱的正确性等。
医院医嘱查对管理制度(标准版)
医嘱查对管理制度
一、处理医嘱后,应做到第二人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二、处理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全名。
三、医嘱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对有疑问的医嘱,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四、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及时补开医嘱。
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弃去。
五、重整医嘱后,必须经第二人查对后方可执行。
六、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两次。
七、医嘱必须每班查对。
八、特殊情况需及时上报当班负责人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时要记录处理时间,执行者签全名,若有疑问必须向医嘱下达者澄清后方可执行。
各班医嘱均由两名护士进行查对。
(2)医生整理医嘱后,值班护士及时查对各种治疗单,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抢救患者时,下达口头医嘱后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由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
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4)护士长每周总查对医嘱两次。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和有效期),有效确认患者身份后实施操作。
(2)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给药前要注意检查药物有无变质、药液有无异物、瓶口松动、裂缝等。
(4)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5)对易致过敏的药物,给药前需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制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并做好去向及余液
登记。
(6)针剂药物宜现用现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并注意药物的稀释方法,以免发生理化反应。
(7)发药或注射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无误并向患者解释后方可执行,必要时与医生联系。
(8)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在护理记录中有记录。
3、输血查对制度
(1)根据医嘱、输血及血液制品的申请单,需经二人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血型(含Rh因子),并与患者核实床号、姓名、血型后方可抽血配型。
(2)查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并查血袋有无破裂。
(3)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条形码、血型(含Rh因子)、血的有效期及血量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报告有无凝集。
(4)查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及血型(含Rh因子),无误后方可输入。
(5)输血完毕后应将血袋统一回收至输血科。
(6)输血单单独张贴并保留在病历中,输血条码粘贴至输血护理记录当中。
4、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1)术前准备及接患者时,应查对患者腕带(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等)手术名称及手术部位(左、右)划线
情况,是否取下假牙,贵重物品(戒指、项链、耳环等)交由家属保管。
(2)查手术名称、输血申请单、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3)查对无菌包内爬行卡(第五类化学指示卡)以及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4)手术前与参加手术人员严格按照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共同进行《手术安全核对》、《手术风险评估》,并逐项认真填写。
(5)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核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的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6)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再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