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不得不说的城院小秘密——陈佳丽

合集下载

“全健康”_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

“全健康”_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

㊀第22卷㊀第1期2024年2月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JournalofChineseUrbanForestryVol 22㊀No 1Feb 2024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吴㊀莉1㊀陈㊀月1ꎬ21㊀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㊀江苏苏州㊀2150002㊀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㊀江苏苏州㊀215000㊀收稿日期:2023-05-0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52108058)㊀第一作者:吴莉(2000-)ꎬ女ꎬ硕士生ꎬ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ꎮE-mail:3059831989@qq com㊀通信作者:陈月(1989-)ꎬ女ꎬ博士ꎬ讲师ꎬ硕士生导师ꎬ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城市更㊀㊀㊀㊀㊀㊀新与设计ꎬ历史文化遗产保护ꎮE-mail:451581446@qq com摘要:伴随城市化水平的持续提升ꎬ城市高密度人居环境在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ꎬ也对身处其中的个体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ꎬ因此亟需开展以健康为导向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ꎮ基于 全健康 理念ꎬ对国内外城市生态疗愈公园的景观设计理论与实践进行解析ꎬ得出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的作用机制与设计要义ꎻ在此基础上ꎬ以成都锦城公园为实践研究对象ꎬ综合应用场地精神感知理论㊁园艺疗法㊁注意力恢复理论以及压力减轻理论ꎬ提出康复性环境㊁可控性游线㊁健康性教育㊁应急性场所㊁智慧性平台5种应对策略ꎬ依次开展锦城公园的生态修复设计㊁特色游线打造㊁健康景观科普教育㊁应急避难空间的规划布局以及智慧公园配套设施规划ꎬ以期为城市公园生态疗愈功能的强化提供设计参考ꎮ关键词:全健康ꎻ生态疗愈ꎻ城市公园ꎻ景观设计DOI:10.12169/zgcsly.2023.05.02.0001DesignofUrbanEcologicalHealingParkfromthePerspectiveof OneHealthWuLi1㊀ChenYue1ꎬ2(1 GoldMantisSchoolofArchitectureꎬSoochowUniversityꎬSuzhou215000ꎬJiangsuꎬChinaꎻ2 CenterforChineseUrbanizationStudiesꎬSoochowUniversityꎬSuzhou215000ꎬJiangsuꎬChina)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urbanizationꎬthehigh ̄densityurbanlivingenvironmenthasacertainimpactonthephysicalandmentalhealthofindividualswhilesupportingsocioeconomicdevelopment.Thereforeꎬitisnecessarytocarryouthealth ̄orientedresearchonurbanparklandscapedesign.Basedontheconceptof Onehealth ꎬweanalyzethetheoriesandpracticesoflandscapedesignforurbanecologicalhealingparksathomeandabroadꎬandconcludethemechanismanddesignprinciplesofurbanecologicalhealingparksfromtheperspectiveof OneHealth .OnthisbasisꎬweselectChengduJinchengParkasacasetosynthesizeandapplythetheoriesincludingsitementalperceptionꎬhorticulturaltherapyꎬattentionrestorationtheoryandstressreductiontheoryꎬandputforwardfivestrategiesinresponseꎬi.e.ꎬhealingenvironmentꎬcontrollabletourrouteꎬhealtheducationꎬemergencyevacuationspaceꎬandintelligentplatform.Thedesignofecologicalrestorationꎬthecreationofspecialtytourroutesꎬthescienceeducationofhealth ̄orientedlandscapesꎬtheplanningandlayoutofemergencyevacuationspaceꎬandtheplanningofsupportfacilitiesforsmartparksaredevelopedforJinchengPark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sforenhancingtheecologicalhealingfunctionofurbanparks.Keywords:OneHealthꎻecologicalhealingꎻurbanparksꎻlandscapedesign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㊀㊀在全球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㊁人口聚集与传染病威胁㊁极端气候频发与人居环境恶化等问题带来的可持续发展困境下ꎬ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机构联合发布了 全健康(OneHealth) 理念的定义和释义声明ꎮ它指的是 一种综合的㊁增进联合的方法ꎬ目的是可持续地平衡和优化人类㊁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健康ꎮ其认为人类㊁家养和野生动物㊁植物以及更广的环境(包括生态系统)的健康是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的ꎮ[1] 在该理念的指导下ꎬ政府公共部门应动员社会不同层面㊁学界不同学科以及社区基本单元共同努力ꎬ促进城市的健康福祉与可持续发展ꎮ在公园设计领域ꎬ以自然为基础的城市景观空间与公共卫生设计研究已较为全面[2]ꎮ例如ꎬ在安全距离与个人防护措施[3]㊁应急避难场所营建与管理[4]㊁疫后心理疗愈[5]㊁数字技术助力疫情防控智能化[6]等方面已有相关设计研究ꎬ但是ꎬ以生态疗愈为主题的城市公共卫生预防方案与公园景观设计实例尚待挖掘ꎮ生态疗愈 (Ecologicalhealing)是一种通过与自然环境互动来促进身心健康和恢复的治疗方式ꎮ在现代社会中ꎬ生态疗愈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补充疗法ꎬ它以打造康复性生态环境作为治疗工具[7]ꎬ利用森林浴㊁水疗㊁农耕疗法㊁动物辅助疗法等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ꎬ帮助人们减轻压力㊁增强免疫系统功能㊁改善注意力和集中力ꎬ并促进整体健康ꎮ笔者认为ꎬ 生态疗愈公园 (Ecologicalhealingpark)是指具有可持续性生态环境和较完善的疗愈性设施与空间的公共绿地ꎬ供公众游览㊁观赏㊁休憩㊁开展科学文化及锻炼身体等活动的场所ꎮ结合既有的公园设计案例ꎬ城市公园具有内向型空间㊁中内型空间㊁中外型空间㊁外向型空间ꎬ分别对应内向专注㊁情感参与㊁主动参与㊁积极参与4个阶段的不同健康水平的心理需求[8]ꎻ按照功能作用则可分为五感体验园㊁阳光草坪㊁药用花园㊁教育园地等ꎬ旨在提供人们与自然㊁文化和知识互动的机会ꎬ促进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ꎮ既有的生态疗愈公园设计主要参考了场所精神感知[9]㊁压力减轻[10]㊁园艺疗法[11]㊁注意力恢复[12]等景观设计思想㊁方法与理论ꎮ本文综合生态疗愈公园的理论与案例研究ꎬ分析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的作用机制ꎬ总结5种设计要义ꎬ并应用于成都锦城公园ꎬ通过设计要义指导场地应用策略的落实ꎬ来实现公园的优化提升ꎮ1 城市生态疗愈公园案例研究选取美国纽约多米诺公园㊁泰国曼谷拉玛铁菩提医疗花园㊁奥地利维也纳距离公园㊁丹麦哥本哈根纳卡地亚康复花园和新加坡滨海湾公园5个国外经典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图1)ꎮ其中ꎬ美国纽约多米诺公园和泰国曼谷拉玛铁菩提医疗花园都是以人为本进行场地塑造的典型案例ꎬ虽然空间尺度较小ꎬ但开放空间占比较大ꎬ且包含了康复性景观㊁可控性游线的设计ꎻ奥地利维也纳距离公园则注重于可控性游线㊁防疫性教育㊁应急性场所3方面的设计ꎻ丹麦哥本哈根纳卡地亚康复花园和新加坡滨海湾公园的空间类型丰富ꎬ可分为开放空间㊁半开放空间㊁半封闭空间㊁封闭空间ꎬ并且通过营造康复性环境ꎬ再引入其他功能ꎬ具有突出的生态疗愈作用ꎮ总结上述案例的生态疗愈设计手法:1)小型城市公园设计ꎬ应充分利用有限的景观资源ꎬ尽可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休闲活动需求ꎮ重点通过包容性的活动空间设计ꎬ增强与周边社区的步行可达性ꎬ提升小微公园的空间活力与吸引力ꎬ促进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ꎮ2)中型城市公园设计ꎬ应考虑市民渴望与自然亲近㊁享受清新空气㊁放松身心的愿望ꎮ因此ꎬ从健康导向的视角ꎬ中型城市公园需更多地考虑康复性景观环境的营建ꎬ再辅加多年龄段运动设施㊁智慧化便利设施以及疾病教育展示栏等景观小品ꎬ全面促进和增强人们的健康活动与意识ꎮ3)大型城市公园设计ꎬ应有足够的空间容量来落实 全健康 理念ꎮ根据案例经验ꎬ首先应预先设计使用人群的行进路径ꎬ实现人群分流并且划定禁止人群进入重点生态保护区域ꎻ然后ꎬ在可进入空间设置多样化的开放㊁半开放㊁半封闭㊁封闭活动空间ꎬ并导入相适配的基础设施与康复活动ꎮ4)所有尺度的城市公园健康设计都应强调康复性环境㊁可控性401㊀第1期㊀吴㊀莉㊀陈㊀月: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㊀㊀图1㊀城市生态疗愈公园典型案例游线㊁健康性教育㊁应急性场所㊁智慧性平台5大策略的落实ꎮ进一步挖掘生态疗愈公园的设计思想与理论ꎬ分析生态疗愈公园对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的正向作用机制(图2)ꎮ一言以蔽之ꎬ城市生态疗愈公园可以作为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的屏障ꎬ起到隔离㊁防疫㊁疗愈作用ꎮ其作用机制与路径体现为:1)当传染性疾病人群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来到城市生态疗愈公园时ꎬ通过绿地的天然屏障对传染病病原体溢出㊁人口流动与病原体传播[13]起到防御隔离的作用ꎻ2)通过优质环境要素㊁体力活动㊁健康设施等增强人体免疫力ꎬ对人群易感性起到降低作用ꎻ3)通过各种康复性空间与活动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起到生态疗愈作用ꎮ综上ꎬ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应强调场所精神感知㊁压力减轻思想㊁园艺疗法㊁注意力恢复理论的指导性作用ꎬ将康复性环境㊁可控性游线㊁应急性场所㊁防疫性教育㊁智慧性平台5种 全健康 视角下的设计要义应用于城市生态疗愈公园上ꎮ在各种空间中利用水体㊁植物㊁景观小品㊁阳光㊁空气等等因子ꎬ形成人群分流㊁生态可持续的总体公园格局ꎬ促进全民健康ꎮ最终ꎬ通过 全健康 导向下的生态疗愈公园设计ꎬ缓解市民因多方原因导致的心理压力和焦虑ꎬ同时提升人们的免疫力㊁促进社交互动和健康教育ꎮ2㊀ 全健康 视角下生态疗愈公园设计要义2 1㊀构建康复性环境构建康复性环境是第一设计要义ꎮ公园应首先考虑打造一个具有康复功能的整体自然环境ꎬ以促进身心健康ꎮ在设计过程中ꎬ可以运用环境心理学㊁生态学㊁雨洪管理等相关理论与技术创建可持续性和高评价的景观空间ꎮ50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图2㊀城市生态疗愈公园对疾病防治与身心健康的正向作用机制2 2㊀打造可控性游线打造可控性游线是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举措ꎮ从空间的角度来看ꎬ公园首先要通过打造不同的体验游线ꎬ从而达到初次人群分流的目的ꎬ这是在控制易感人群上的一大非药物干预措施ꎬ实现初步的 安全社交 ꎮ可控性游线也是为动物栖息地㊁植物保护区等区域拉起的第一道 防线 ꎮ然后通过不同颜色的铺装或者警示性图式进行无形的区域划分ꎬ合理运用植物的种植位置㊁密度㊁高度㊁作用效果来构建独立场所ꎮ2 3㊀建立应急性场所建立应急性场所有利于应对突发性事件ꎬ构建城市安全[14]ꎮ公园要发挥和完善自身的防灾避灾功能ꎬ以大型防灾公园㊁市内景区应急避难场所为核心ꎬ设置一些可以躲避灾难造成的直接和间接伤害的场所ꎬ同时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ꎮ此类应急场所应在独立供电系统㊁应急消防措施㊁应急避难疏散区㊁应急供水等应急避险功能方面维护提升ꎬ有利于灾后快速形成一个集通讯㊁电力㊁物流㊁人流㊁信息流等为一体的完整网络ꎮ2 4㊀增添健康性教育健康性教育是公园设计的重要方向之一ꎮ通过在公园场地节点㊁构筑物和告示栏等位置设置相关宣传和展示内容ꎬ可以向游客传递防疫知识㊁提高健康意识ꎬ帮助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ꎮ同时ꎬ公园也可以建设小型运动健康场所ꎬ让人们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身体锻炼ꎬ促进健康生活ꎮ2 5㊀利用智慧性平台利用智慧性平台是全球性趋势ꎮ应在公园管理中引入网络APP㊁大数据云端等ꎬ实现人员管理以及虚拟与现实空间的联动ꎮ构建公园的智慧性平台首先需要考虑基础设施建设ꎬ包括无线网络覆盖㊁传感器布置㊁摄像头设置等ꎻ然后将该平台与其他系统进行集成ꎬ如公共安全系统㊁交通管理系统㊁智慧养护系统等ꎻ最后通过数据共享和联动ꎬ实现更高效的资源利用㊁协同运营和综合治理ꎮ3㊀ 全健康 视角下生态疗愈公园设计策略3 1㊀场地现状该场地位于成都环城生态区ꎬ面积20hm2ꎬ周边主要是居住区以及绿地ꎬ东接府河ꎬ南接成都欢乐谷ꎬ西面北面相望于两所大学ꎬ场地不仅拥有农田㊁林盘㊁灌渠㊁果园等多种土地利用形式ꎬ而且还将成为未来锦城公园的一个重要组成601㊀第1期㊀吴㊀莉㊀陈㊀月: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㊀㊀部分ꎬ具有游憩㊁农业㊁生态等多种价值ꎮ3 1 1㊀场地优势一是良好政策引导ꎬ即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㊁公园城市管理局共同颁布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总体规划优化提升»ꎻ二是区位优势明显ꎬ即场地周边将重点补充完善文化㊁科教㊁医疗㊁商业等7类大型公共服务功能ꎻ三是交通条件便利ꎬ即形成环城生态区与周边城市区域互联互通的慢行网络ꎻ四是施工条件良好ꎬ即场地内建筑较少(便于政府调解居民搬迁)ꎬ且地形平坦(便于施工与景观营造)ꎮ3 1 2㊀场地劣势一是场地缺少特色ꎬ没有体现成都的地域文化或者设计的主题文化ꎻ二是植被形式单一ꎬ场地景观单一ꎬ植被混乱ꎬ有些地处于荒废状态ꎻ三是雨洪排泄功能不足ꎬ由于场地地形较为平坦ꎬ竖向上变化不大ꎬ没能更大发挥绿地的作用ꎻ四是基础功能缺失ꎬ场地原有道路杂乱ꎬ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缺乏ꎬ并且很大部分地块被居民用地所占ꎻ五是生物多样性缺失ꎬ生境的破坏导致生物资源量减少ꎬ形成恶性循环ꎮ3 2㊀总体设计本方案在 全健康 的理念下ꎬ呈现 一园三线四区多点 的空间布局ꎮ 一园 即为构建生态可持续的绿地空间格局ꎬ打造公园绿地核心ꎻ 三线 即三条特色人群体验游线ꎬ育心线㊁绿心线㊁愈心线ꎻ 四区 即场地划分为中心绿地㊁亲水区域㊁广场区域㊁外围绿地四个分区ꎬ在应急避难时刻对应的分区可以改成救援与物资仓储区㊁调洪区㊁多功能区㊁避灾防火区ꎮ多点即通过对现有场地空间及结构进行改造提升ꎬ打造不同景观节点ꎬ例如虚拟森林㊁药用花园㊁繁星山丘㊁五感花园㊁隔离环㊁阳光草坪㊁文化长廊㊁森林浴场等等(图3)ꎮ图3㊀公园总平面图3 3㊀具体设计3 3 1㊀生态修复设计全健康 理念的生态修复设计强调通过综合评估㊁以自然过程为导向㊁保护生物多样性㊁运用自然生态工程㊁社区参与㊁监测与评估以及教育与宣传等手段ꎬ实现对生态系统的有效修复和可持续管理ꎬ以促进生态系统健康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ꎮ首先ꎬ对被修复的生态系统进行综合评估ꎬ包括物种多样性㊁生境结构㊁土壤质量㊁水资源等方面ꎻ再以自然为导向ꎬ尊重和模仿自然过程ꎬ例如ꎬ该公园借鉴泰国朱拉隆功世纪公园的雨洪管理相关理念与措施ꎬ在最左侧塑造山体ꎬ利用重力将自然降水从山地流过花园㊁草坪等净化区域ꎬ形成亲水区ꎮ利用自然的生态过程和生物工程技术进行生态修复ꎬ例如ꎬ建立生态停车场㊁净水花园㊁滞留湿地㊁阳光草坪㊁蓄水池㊁输水与汇水系统等雨洪管理网络[15](图4)ꎮ后续需要形成科学监测体系㊁生态多样性保护㊁社区参与㊁宣传教育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ꎬ增强公众生态保护意识ꎮ3 3 2㊀特色游线设计基于 全健康 理念的特色游线需要结合场地的特色资源㊁可持续性发展㊁创新体验㊁社区参与以及教育宣传等因素ꎬ打造独特而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ꎬ即多元化路线规划ꎮ公园以育心体验游线㊁愈心体验游线㊁绿心体验游线3条特色游线为主ꎮ这3条游线起到初步分流人群的目的ꎬ然后通过不同的游线进行不同的疗愈及教育(图5)ꎮ70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图4㊀以自然过程为导向的生态修复设计图5㊀整合多层次健康空间的特色游线设计㊀㊀1)育心体验游线ꎮ通过设置虚拟森林㊁药用花园㊁隔离环㊁文化长廊㊁教育小屋等科普知识节点进行古蜀文化了解㊁体验植物医疗㊁VR技术教授防疫知识等互动活动ꎬ提高公众对健康知识和行为的认知ꎬ并促进个人和社会的整体健康水平ꎮ为科普药用价值和特点ꎬ可在药用花园的各种植区旁树立告示牌ꎬ比如薄荷(Menthahaplocalyx)㊁薰衣草(Lavandulaangustifolia)㊁洋甘菊(Matricariarecutita)㊁金盏花(Calendulaofficinalis)㊁紫苏(Perillafrutescens)㊁芦荟(Aloevera)等ꎮ2)愈心体验游线ꎮ通过视㊁听㊁嗅㊁触㊁味五种感官设置节点ꎬ从而达到治愈人们心灵的目的ꎮ可种植的植物有:紫杉(Taxaceae)㊁垂柳(Salixbabylonica)等绒毛植物ꎻ玫瑰(Rosarugosa)㊁薰衣草㊁薄荷等芳香类㊁香草类植物ꎻ玫瑰㊁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㊁牵牛花(Pharbitisnil)等色彩鲜艳的花卉ꎬ以及可食用植物或果树ꎮ通过设置繁星山丘㊁云养殖场㊁五感花园㊁音乐阳光草坪等相关节点ꎬ进行生态领养种植㊁户外摄影㊁体验采摘乐趣㊁体验自然风光等互动活动ꎮ3)绿心体验游线ꎮ绿色植被不仅可以调节城市小气候ꎬ吸收有害气体ꎬ还可以对居民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起积极作用[16]ꎮ绿心体验游线用慢行步道贯穿全园ꎬ森林浴场㊁甘霖花园㊁银草滩等散步其中ꎬ从而达到生态疗愈的目的ꎮ体验"森林浴"并非一定需要大规模的森林ꎬ即使是小规模的自然环境也可以提供类似的 森林浴 效果ꎮ在构建 森林浴 场节点时ꎬ要注意该节点能否满足游人20min以上的漫步需求ꎮ3 3 3㊀健康景观科普教育设计通过多种景观㊁主题节点㊁教育设施为人们提供一个生动㊁有趣㊁参与性强的平台ꎬ促进健康知识的传播和健康理念的普及ꎮ首先ꎬ根据目标受众的需求进行科普教育主题选择ꎬ比如健康饮食㊁环境保护㊁生态系统㊁可持续能源等ꎮ其次ꎬ利用特色空间㊁多媒体形式或虚拟现实等创新手段ꎬ提升人们对健康生活方式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认识ꎮ例如ꎬ隔离环景观以戴安娜王妃纪念性喷泉为蓝本ꎬ设计一个顺应场地坡度㊁在草地上形成的浅色景观闭环流泉ꎬ吸引人群ꎮ最后ꎬ在草地上涂上白色的圆圈ꎬ鼓励人们在 安全距离 意识下进行外出活动㊁亲近自然(图6)ꎮ801㊀第1期㊀吴㊀莉㊀陈㊀月: 全健康 视角下城市生态疗愈公园设计㊀㊀图6㊀健康景观科普教育设计3 3 4㊀应急避难空间布局设计为在紧急情况下实现 空间换时间 [17]ꎬ需提升城市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ꎮ公园应急避难空间应提倡位于安全稳固㊁足够容量的地点ꎬ建筑结构具备足够的耐久性和抗震能力ꎬ以及提供基本的生活设施ꎬ以实现有效的 平灾转换 [18]ꎮ例如ꎬ场地平时由广场区㊁中心绿地区㊁亲水区和外围绿地区4个区域组成ꎮ在灾害发生时ꎬ广场区可以提供多种功能ꎬ保障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ꎻ绿地区可以提供物资仓储和救援服务ꎻ亲水区则提供应急供水和消防用水ꎻ外围绿地区则可以提供避难区和防护隔离区ꎮ基于 全健康 理念ꎬ避难空间还需考虑利用好自然光和通风ꎬ以提供清新的空气和舒适的环境ꎻ增加适当的室内植物ꎬ提供更好的空气质量和视觉愉悦感ꎻ选择健康㊁环保的建筑材料ꎻ选择合适的隔音系统和材料ꎬ降低噪音对人们的干扰ꎻ注重空间分区与隐私㊁运动和活动空间以及心理治疗(图7)ꎮ图7㊀ 平灾结合的应急避难空间布局设计图8㊀智慧公园配套设施设计901㊀㊀㊀㊀中㊀国㊀城㊀市㊀林㊀业㊀第22卷3 3 5㊀智慧公园配套设施设计公园应在传统空间设计基础上ꎬ结合智慧设施研究ꎬ将智慧导览系统与行人流线相结合进行隐形处理ꎬ在分流的同时给予体验者连续的园区体验ꎮ此外ꎬ还应引入智慧养护系统ꎬ包括智慧水质检测与净化㊁草地自动化养护管理㊁空气质量检测等ꎮ智慧照明系统与智慧休憩系统相结合应用于场地ꎬ特色灯光设施与休憩座椅相结合形成集散空间ꎮ除此之外ꎬ还可构建健康运动指挥平台ꎬ通过健康步道㊁运动影像记录打卡㊁服务驿站等串联公园ꎬ引领绿色健康生活(图8)ꎮ4 结语面对高密度人居环境中的身心健康问题ꎬ城市公园设计需要进一步强化 以人为本 和 生命至上 的价值观ꎬ营造更生态㊁健康㊁安全和美好的城市ꎮ当前ꎬ世卫组织鼓励更多社会角色考虑从 全健康 视角解决城市公园未来发展问题ꎬ旨在实现 人 动物 环境 综合健康ꎮ而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城市公园ꎬ主要涉及 人与环境 的健康ꎬ在 动物 方面涉及较少ꎮ从未来城市的发展角度出发ꎬ公园应被赋予生态㊁教育㊁疗愈㊁安全社交㊁应急救灾等功能ꎬ增强大众健康与环境意识ꎬ再利用科技与景观的结合ꎬ构建集生态性㊁疗愈性㊁应急性㊁智慧性于一体的新型城市公园ꎮ参考文献[1]王浩城ꎬ韩谦. OneHealth :全健康[J].中国兽医杂志ꎬ2022ꎬ58(5):125-128.[2]VANDENBOSCHMꎬODESANGA.Urbannaturalenvironmentsasnature ̄basedsolutionsforimprovedpublichealth ̄asystematicreviewofreviews[J].EnvironmentalResearchꎬ2017ꎬ158:373-384.[3]刘灿.疫情背景下的城市公园更新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ꎬ2021.[4]李婉丽.城市综合性公园应急避难场所空间规划设计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ꎬ2021.[5]罗诗婕ꎬ李倩云ꎬ宁春娇ꎬ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公园对居民身心健康的影响[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2ꎬ20(5):48-54. [6]宋凯ꎬ冉从敬.数字技术助力疫情防控智能化:以社区为中心的病毒快速检测追踪平台方案[J].农业图书情报学报ꎬ2022ꎬ34(5):92-101.[7]唐茜嵘ꎬ成卓.疗愈环境在美国医院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筑ꎬ2013(11):20-23.[8]张高超ꎬ刘洋ꎬ汤晓敏.面向压力人群的康复景观:纳卡地亚森林康复花园设计特色及其启示[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ꎬ2017ꎬ35(2):61-67.[9]孙晶晶.注重精神感知的疗愈景观环境设计[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ꎬ2013ꎬ14(5):29-33.[10]刘婷.精神压力疏解下的景观疗愈空间设计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ꎬ2018.[11]韩旭.台湾园艺治疗:以文化大学园艺治疗花园为例[J].华中建筑ꎬ2016ꎬ34(3):103-106.[12]STEVENSONMPꎬSCHILHABTꎬBENTSENP.AttentionRestorationTheoryII:asystematicreviewtoclarifyattentionprocessesaffectedbyexposuretonaturalenvironments[J].Journaloftoxicologyandenvironmentalhealthꎬ2018ꎬ21(4):227-268. [13]王兰ꎬ贾颖慧ꎬ朱晓玲ꎬ等.健康融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方法建构及实践探索[J].城市规划学刊ꎬ2021(4):81-87. [14]李禾ꎬ王思元.公共安全视角下日本东京都防灾公园体系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1ꎬ19(3):49-54.[15]张泉ꎬ薛珊珊ꎬ邹成东.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安徽泾县查济古村落雨洪管理[J].中国城市林业ꎬ2022ꎬ20(2):111-117. [16]屠星月ꎬ黄甘霖ꎬ邬建国.城市绿地可达性和居民福祉关系研究综述[J].生态学报ꎬ2019ꎬ39(2):421-431.[17]赵燕菁.疫中四则[J].北京规划建设ꎬ2020(2):144-148. [18]陈舒逸ꎬ刘晓.重大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思考与应对:以武汉市为例[C]//面向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治理:202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1城市安全与防灾规划)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ꎬ2021.011。

解析90年代以来大陆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解析90年代以来大陆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

解析90年代以来大陆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目录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1引言……………………………………………………………………………………………1 一、90年代以来女性角色的形象塑造………………………………………………………2 (一)女性角色的影响力………………………………………………………………………2 (二)女性角色的分类…………………………………………………………………………2 (1)1990年初的传统女人……………………………………………………………………3(2)改革风潮下事业成功的女强人…………………………………………………………3(3)90后期女性白领…………………………………………………………………………3(4)时尚女青年………………………………………………………………………………4 (三)女性角色的代表特征……………………………………………………………………4 (1)解放以来的高度男性化…………………………………………………………………4(2)商业化,女色成为商品…………………………………………………………………4(3)非“家庭情感女性”形象………………………………………………………………5二、艰难的突围——电视剧女性形象两种叙事形态.............................................5 (一)围困式 (5)(二)突围式 (6)(1)社会突围 (6)(2)情感突围 (6)(3)文化突围 (7)三、女性形象叙事形态的变革 (7)(一)变革的必然性 (8)(二)变革的艰难性 (8)(三)变革的趋势 (8)结束语 (10)致谢 (10)参考文献 (11)解析90年代以来大陆电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塑造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陈轶指导教师路璐摘要:90年代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越来越走向丰满与成熟,女性意识的开掘也不断深化,整体上呈现出由传统到现代到本真的变化轨迹。

《情人》叙事策略中女性意识的表达

《情人》叙事策略中女性意识的表达

文化研究《情人》叙事策略中女性意识的表达陈雨佳(中国计量大学,浙江,杭州 310018)摘 要:玛格丽特·杜拉斯是一位具有女性意识的女性作家,她在创作中关注到了女性的处境和思想,并对传统男权社会进行反抗。

本文通过探讨文学叙事主题、叙事人称及叙事视角的性别问题,阐述对女性生存处境的思考,探究作家建构女性话语权威的途径。

关键词:女性意识;叙事策略杜拉斯的创作关注到了女性受压迫的悲惨命运和被边缘化的生存状态,于是,她用自己的作品对抗男权社会,她在作品中展现女性最真实的情感和欲望,以女性的眼光来审视文学,夺回女性的自主权,并以此作为颠覆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制度的武器,她让长期处于失语状态的女性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用属于女性的话语方式写出女性独一无二的生存体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一、叙事主题——爱和欲望爱情是杜拉斯作品中的最主要的话题,《情人》这部作品叙述了中国情人与主人公“我”从相知到相许的过程,但由于两人家庭背景的差距,在中国情人的家人的极力反对下,一对恋人被迫分开。

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是矛盾的,中国情人对小姑娘的情感是对肉欲的渴望和在传统男权制大家长压迫下的反抗,这算不上爱,但多年之后中国情人在电话里说:“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这样发自内心的表白应该可以称作爱;小姑娘对中国情人的情感基于对金钱的渴求,“爱”在主人公“我”看来,是和获得金钱的途径一样的,“我说我想要他,他的钱我也想要,我说当初我看到他,他正坐在他那辆汽车上,本来就是有钱的,那时候我就想要他”。

在“我”与中国情人的相处期间,“我”没有投入真挚的感情,同时也没有要求中国情人的情感付出,这种灵肉分离的感受是否可以称作爱,作者没有给出明确的解答,读者无法通过文本分辨,但也不需要去分辨,因为爱情作为一个感受,本身就是纠结和不确定的。

“对于杜拉斯而言,女性的真实和权力,都源自欲望”,对欲望的追求不分国别和年龄,从欲望这一女性最本真的权力角度表现女性,是杜拉斯的作品永恒的主题,她用细腻的笔触彰显了疯狂的欲望,展现出女性对身体欲望的追求和享受身体欢愉的自由,肯定女性特征,抛弃男性世界的象征秩序,在性爱的角逐中,女性占据绝对地位,是对男权制度的有力反抗。

全国2012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

全国2012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

20 12




4. 参选作品的进步与问题





3. 获奖作品及学校



专 业
2. 参选作品及获奖概况




1. 评判教师
“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点评
员 会 年 会
1. 评判教师

20 12
杜宁睿 武汉大学 陈征芳 华中科技大学 戴 菲 华中科技大学


张 明 武汉大学


张忠国 北京建筑工业大学

冷 红 哈尔滨工业大学


赵天宇 哈尔滨工业大学


叶裕民 中国人民大学

毕凌岚 西南交通大学
专 业
徐建刚 南京大学


袁奇峰 中山大学

成员:


吕斌 北京大学


组长:
1. 参选作品及获奖概况

参选作品 参选学校 (份) (个) 获奖作品 获奖学校 (份) (个)










专 业







院校名称
作品名称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3. 获奖作品及学校(81个佳作奖)
年 会
院校名称 南京工业 大学 作品名称 “非”常空间·“非”常安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 与发展中的防灾困境调查与研究 舍本逐末,还是固本开源?——基于学生视角的南京 市鼓楼区高校老校区利用现状调研 建而不视——关于南京市视障阅览室资源闲置状况的 调研 从城中村到城郊村——城市流动人口中小学教育需求 分析 那些无处安放的童年——城中村流动人口子女课外交 往平台调查 指而不至——南京路海光寺至小白楼路段指路标志系 统调研报告 “步步为营,乐活思明”——厦门市思明区慢行交通 体系调查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朱妍、陈丹妮、贾昕彤、 王江波、蒋伶、叶如 程栋梁 海 王欣昀、邓颖倩、杨艳、 黄瑛、黎智辉、蒋伶 高炳辉 陆冰洋、马媛馨、尹名 方遥 强 姜升业、彭光耀、申振、 刘韶军、李建东、杨 王勇 晓琳、栾春风 曹晓乐、李梦珂、刘亚 李建东、刘韶军、杨 彬、郅嵩山 晓琳、栾春风 侯圣桦、李惠、孟立媛、 白淑军、胡英杰、肖 粘雅媚 少英

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

2022年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社会调查报告范文获奖情况学校名称(排名不分先后)报告题目学生1学生2学生3学生4指导教师一等奖北京大学慕“后”?幕“后”!——文化侵入下的“胡同人家”空间与情感防线社会调查张雪边雪张冰雪汪芳吕斌陈彦光一等奖重庆大学女性·路径·安全——大路社区公共空间路径安全调查刁宇莹陈前池杨培峰许剑峰谭少华一等奖同济大学老有所乐:上海市四平路街道及苏家屯路老年人公共场所活动调研陆乐徐继荣李明铎程琳晓赵蔚、孙施文、栾峰、田莉二等奖浙江大学迷途问道——杭州西湖景区旅游公交调研肖作鹏陈华杰石婷婷童心饶传坤二等奖中山大学空间的政治——广州新港街城管小贩的生态空间调查陈昊关志强黄浩伦刘云刚李志刚二等奖北方工业大学电瓶摆渡车的“后奥运生活”——石景山区电瓶车运行状况调查许瑞雪胥丽丽谢娣王昆梁玮男李婧二等奖沈阳建筑大学浑南大道上的一米阳光——关注浑南大道两侧高层建筑对浑南大道产生的常年阴影问题赵曼彤周彗张宛宁孙瑞雪胡振国二等奖中南大学“鸠占鹊巢”——长沙市“住宅办公”现状调查及分析梁静蕙刘润姣郭美芳刘培李夙、刘钺、龙明东二等奖重庆大学警惕孤独死——什邡市洛水镇“5.12”地震后孤老人群的孤独状况调查刘磊程建左雪梅李和平高芙蓉李浩二等奖浙江工业大学庭院深深“深”几许——杭州市庭院改造绩效评价调研报告钱姗姗周艳丽申屠萃金华良陈前虎宋绍杭二等奖西南科技大学弱有所依居无所碍——北川擂鼓板房区弱势群体无障碍生活现状调查易劲罗妍傅晶晶毛杰袁犁,姚萍,苏军,曾明颖二等奖浙江工业大学车轱辘的方寸空间——杭州大型超市非机动车停车问题调查杨洋姜玮沈吉煜张振杭陈前虎孟海宁二等奖四川大学闹中取“静”——城市商业中心区自行车停放调研温然彭文佼郑婧汪成璇成受明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基于城市安全的旧城中心区可持续再生探讨--以北京景某某某区为例吴丹子赵爽李冰闫晨李翅达婷三等奖河北工业大学学之道,不以老为滞——天津市天塔街区老年教育情况调研徐宁宁张晓莹李蕊张俊玲孔俊婷、孟霞、肖少英三等奖湖南大学历史舞台——太平街区改建初期现状及品牌定位的调查报告曹湛陈伟刘璐刘婕玲肖艳阳三等奖山东科技大学“开轩面场圃,何处话桑麻”——青岛胶南市台西头村交往空间现状调查报告王强王腾飞赵林林张德霞程立诺三等奖深圳大学城市生活休闲广场的使用特征调查——以深圳市为例谭艳霞何文王兴辜智慧三等奖天津大学“农改超”,路在何方——天津市南开区农贸市场更新问题研究报告刘思朔林经宇高敏李然然侯鑫三等奖西南交通大学把脉城市·构建和谐——街道治安与街道设计调研报告曹力维陆水淼倪天鹏欧阳戈量毕凌岚冯月左辅强三等奖西北大学“躲猫猫”还要躲多久?——西安市康复路地区机动三轮车现状调查报告沈而亦杨晓旭徐珊姚珍珍许玲董欣三等奖浙江科技学院“方便”之处是否更方便——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公厕现状调查报告柏芸郑舟黄晗溟张小明郭莉、黄扬飞三等奖重庆大学有“市”无“场”的困惑——低收入人群夜市经营状况调查黎真真曾穗平李和平高芙蓉李浩三等奖大连理工大学山寨出租车——大连市凌水地区客运三轮车现象调研巫震宇欧黎明张路诗王正源杨东峰陈飞梁江孙晖三等奖河北工业大学夜放花千树,惹得烦如雨——天津滨江道夜景照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调研董凌月康晓娟牛爽孙红艳徐峰、白淑军三等奖湖南大学某大学“一小时交通圈”调查及交通资源的合理化配置调研报告孙可夏叶杨文厚张严肖艳阳三等奖南京大学垃圾何处容身——南京奥体新城环卫设施配置调查穆晓燕刘航李阿萌顾福妹黄春晓芮富宏三等奖苏州科技学院守门人守门难——关于苏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职能现状的调研刘畅王震刘世敏蔡婷婷王勇曹恒德蒋灵德范凌云彭锐三等奖天津城市建设学院生命动脉——天津市花苑居住区抗震疏散道路现状调研报告张晓月徐云葳戴维彩余星宇许海燕朱凤杰刘欣王月兰旭孙永青张戈三等奖同济大学小区客厅:传统包心制小区中心繁荣的成因调查分析张清谢茵朱小卉黎慧栾峰、赵蔚、田莉三等奖浙江大学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杭州市下沙大学城设施共享调查谢莹郑玲刘欣张国伟饶传坤三等奖中山大学流动的公共空间——广州市支线巴士的社会价值调查叶宝源王怡蕾董蓓蓓刘云刚、林琳三等奖北方工业大学何处是我家——南锣鼓巷停车问题调研赵晨赵嫘张玉玉陈宇洁李婧任雪冰梁玮男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环岛OR患岛梁甜甜顾维雅梁甜廖晴黄亚平三等奖苏州科技学院可游!可骑?——苏州古城自行车旅游线路调查潘晖靖沈佶平韦柯筠赵龙王勇曹恒德蒋灵德范凌云彭锐三等奖四川大学营造具有“共同体”精神的板房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彭州市丹景山镇“金鹭板房社区”实地调查与思考龚洪程耀陈雨露成受明三等奖西南交通大学防范流感灾害,优化居住形态——由某某某某某某引发的居住区建设调查姜雨奇周立莫继东余佩航毕凌岚冯月左辅强三等奖西华大学弃之易,分之难——对成都市市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意思和行为的调查程曦钟昂李孟霞杨刚江毅、徐康三等奖北方工业大学唤醒沉睡的环廊——中关村地下环廊利用率调研潘晓智鲁勋刘冠雄宋金广梁玮男李婧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都市地道战\城市地下通道流动商贩生存状况调研陶悦姗李尚乘李洁潘彦霖刘东云戴林琳三等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守望阳光——哈尔滨市高层住区阳光遮挡情况调查于松远刘宇舒李恺代苗程文三等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梦醒时分:梦犹在,径难寻!——关于村庄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调查王合娜朱俊红贺迎满王聪伟董仕君王力忠姜乖妮牛焕强三等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政策视角下的钉子户问题调查王文娟刘福兴闫晶蔡超李昊、段德罡三等奖北京林业大学辉煌与平淡--后奥运时代北京市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可持续利用调研武旭阳陈笑凯张琬李翅达婷三等奖东南大学围墙的昨天、今天、明天——南京市典型老小区问题调研陈月钱丹陈明智张倩,高源三等奖河北工业大学点线面——大型小商品批发市场的室外疏散空间调研王琰李春龙衣晓利赵宁孔俊婷、孟霞、肖少英三等奖华中科技大学门:开启还是关闭,这是一个问题?卢诗阳余丹丹王慧林颖陈政帆戴菲三等奖昆明理工大学医院看病“落脚”难——昆明城市中心区综合医院停车设施调查报告蔡嘉吴琐熊超陈桔吴松车震宇郑溪王连三等奖南京工业大学今日的“城市田园”——南京市城区种菜现象及人群调研张妍陈宁静高莉魏宁峰黎智辉、黄瑛三等奖山东建筑大学失东路——退商还路后山师东路商业现状调查赵倩范绍磊崔开张宇王巍赵亮王洁宁三等奖苏州科技学院禾去何从——“厂中村”农民生活状况及土地利用情况章华王薇邹璀莹王佳王勇曹恒德蒋灵德范凌云彭锐三等奖重庆大学衰而不败——老工业基地公共空间自发再利用现象调查江明珂吴瑕玉杨培峰许剑峰谭少华三等奖深圳大学改变才是生存的不二法则——深圳市南山区街头书报亭生存状况调查林旭浩黄斌林楠曹颖吕诗佳三等奖浙江大学“市之秩,易道之治”——杭州市西湖区北部片区农贸市场调查柴舟月孙斌蒋靖罗双双饶传坤韦亚平三等奖浙江科技学院流动的红色风景——杭州市公交自行车运行调查报告叶其军鲍文薇孔超菲边江冯雨峰钱俭三等奖青岛理工一种文化,一种空间佳作奖北京工业大学交·接——北京市西木樨园老旧职工住区居民生存环境与更新模式研究史源陈熹微李强佳作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道路之“屏”——广西北海市载客三轮车到对城市交通影响报告路杰梁菲菲吴稷轩田小波程娟曾丽群佳作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聚散——北京出租车交接班停车现状调研付山王晨熙张昊李爽丁奇范霄鹏冯丽佳作奖长江大学双城记——荆州市古城墙现状调研报告田阳陈翥王欣王灵华王宇曹志立佳作奖东北大学黑白印“相”—沈阳市西塔街区商业文化服务设施调研陈石刘哲张静茹赵静顾威付艳华佳作奖哈尔滨工业大学“鹏”门今始为君开——哈尔滨市大学设施向公众开放情况调研报告刘博张威涛于婷婷杨斌郭嵘,冷红佳作奖合肥工业大学城市驿站---合肥公交车站的人性化探索张融张敬贤张萌林姣王方王琳顾大治张晓瑞佳作奖昆明理工大学我们离城有多远?——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学生出行特征调查李娜陈贝叶简传芸尹君陈桔吴松车震宇郑溪王连佳作奖南京工业大学二次渡江黄雷吴鹏唐豪方遥佳作奖南京大学旧宅里的新天地——记南京门西谢公祠1号更新模式探索卢银桃秦正茂景丹丹黄莹黄春晓芮富宏佳作奖宁波大学科技技术学院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关于桂井社区活动公共参与度的调查方坚徐明欢陶文娅周剑涛陈芳张金荃徐进刘艳丽张美亮佳作奖三峡大学明珠之路——安全之患——宜昌市夜明珠路交通安全调查韩娇林杨光明杜之龙何强陈林原华君佳作奖山东建筑大学安置=安居?——对安置区内居民生存状况的调查丁宁孙皓张琳颜钊吕学昌倪剑波赵亮王巍肖建卫许艳佳作奖苏州科技学院“锈”迹“绣”绩——苏州老城区工业遗存再利用情况调查姜月金寅杰陈卫林王勇曹恒德蒋灵德范凌云彭锐佳作奖同济大学意象提篮桥:空间认知与规划启示吴怨王频夏宛诺栾峰、孙施文、赵蔚、田莉佳作奖中国人民大学“微循环模式”下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保护牛喆徐英夕郐艳丽佳作奖北京大学后奥运时期北京中轴线城市意象认知调查王锡泽王玉瑜王天璞汪芳、吕斌、陈彦光佳作奖东北林业大学迷道穿行,何处寻北?——哈尔滨市南岗中心区地下交通系统方向标识调研李姮刘慧媛郑鑫高原焦红、任志华、张军、刘男、万婷、庞春雨佳作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财产的保障,还是生命的枷锁——关于张家口市居住区内防盗网现状的调查报告严芬郭会亮李杰王雪飞董仕君王力忠姜乖妮牛焕强佳作奖华中科技大学步履蹒跚的城市非正规性地区的变迁——以武汉汉正街为例包磊何召立肖宁林洪亮平佳作奖江西理工大学拆迁,拆散的心灵家园——章贡老城区拆迁住户邻里关系调查马莉惟罗熙文郑录洋张维龙易秀娟、商林燕、蔡丽蓉、彭峰、龙专方、许力佳作奖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台东商业区交通可达性社会调研牟健张璞苗华楠孟庆皓孙旭光王建毅朱一荣蒋正良佳作奖三峡大学聆听流动的话语——校园交通标识系统调查研究赵璐邓燕萍龚军红曾鹏陈林原华君佳作奖山东建筑大学城市,安以致达——济南山大路科技市场地区安全疏散问题调查李子波崔益健高增唐瑫王巍,赵亮佳作奖天津大学大学生→村民?——北京挂甲屯片区大学生租房状况调查刘雪娇张又天高晓雪张梦恬侯鑫佳作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城市形象与生活的博弈——城市大型音乐喷泉噪音污染状况调查叶静婕张逸凡巩岳张译丹李昊闫增峰佳作奖西南交通大学城市齿轮——都江堰市灾后重建规划公众参与性调研徐晓燕陈晨朱小丹李志兵毕凌岚冯月左辅强佳作奖西南科技大学邂逅地铁左右为难——成都市地铁二号线站点施工期间交通状况调查邱崇珊周逸影魏德刚姚萍,袁犁,苏军,张瑞萍佳作奖大连理工大学我的世界在哪里——城乡结合部“棚户区”儿童活动空间调查冯浩张博为马秋艳张颖薇杨东峰梁江孙晖陈飞佳作奖哈尔滨工业大学大“隐”隐于市——花园街区居民生活安全隐患调查贾超夏雷孟凡宇王淼程文佳作奖河北工业大学且行且停——旧城区大型综合医院交通空间调研分析冯玉杰任肖肖问妍祝新伟孔俊婷、孟霞、肖少英佳作奖昆明理工大学CHINA到底拆了什么——昆明马街区域改造中集市的去留问题调研报告杨璠周增丽赵锁钱温世庞陈桔吴松车震宇郑溪王连佳作奖南京大学探索灰色空间:两个城市乞讨者的生存空间调查报告邹府翁加坤黄春晓芮富宏佳作奖山东科技大学莫让停车“忙里偷闲”——传统功能分区模式下停车调查卜晓丹王进刘博李巧玲赵景伟、程立诺佳作奖深圳大学门前冷落车马稀——深圳地铁公交接驳站“闲置”的调查分析报告古小平邓波贺中辉梁青清谭维宁佳作奖同济大学商流不息、磁力寻踪:社区商业设施影响力调查汪洋赵至成王俊赵斌田莉、栾峰、赵蔚佳作奖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园你我“他”——校园公共空间对外使用调查屈雯杨郑鑫李云翔李少翀李昊、黄明华佳作奖西南科技大学即将消失的历史逐渐淡去的记忆----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古镇保护问题调查孙艺丁海伟曾寒梅罗曼琳李秀、聂康才佳作奖东北林业大学城市的“动脉血栓”——哈尔滨市主城区交通环岛现状调研赵金龙刘华凝吴佳乘张军刘男任志华焦红庞春雨万婷佳作奖东南大学通勤路漫漫——南京市P&R系统选择意向调研王文佳盛夏房佳琳朱彦东,张倩佳作奖山东科技大学用和谐铺筑民生之路——九华山马路市场调查报告刘杰杨阳韩龙凤殷龙程立诺佳作奖深圳大学注脚城市的文化风景——深圳南山区街头调研报告刘嘉斌彭颖桐黄爱琴秦伟洪吕诗佳佳作奖西北大学秦人秦地秦之声——关于西安老城区秦腔公共表演空间的调研廖凯段宝山陈华张志清董欣李建伟佳作奖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建筑分院源于学生、创业脚下——舟山东路“学生街”调查吴庆丰郑芙蓉詹怡红周杰应云仙傅盈盈陈玉娟佳作奖长安大学寻找失落的家园——呼唤社区精神的回归丁亮顾青雨侯锦赵文俊杨育军、周华佳作奖华南理工大学当住宅变成仓库——天河IT商业区周边住区“住改仓”消防安全问题调研许杰兰张玮璐邹百平沙思云陶杰,戚冬瑾,魏立华,易乔佳作奖南京大学评事街的前世今生索超张丹妮张茜周之聪黄春晓芮富宏佳作奖西北大学我的安全在哪里——西安市翠华北路行人安全的调研赵丹朱琳程洁娄颖寅董欣李建伟佳作奖浙江科技学院一百位老人的一天——老年人居住状态调查杨轶辰陈立陈彬刘雅静冯雨峰钱俭佳作奖东南大学欲与天公试比高——南京老城高层建筑地标(1980-2022)变迁调查左为陶睿葛晓宇金振科高源,朱彦东佳作奖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患火窥城,防于未“燃”——张家口市历史文化街区堡子里消防问题的调查报告张欢田薇胡春浩杨雪伟董仕君王力忠姜乖妮牛焕强佳作奖华南理工大学退贤让路——广州市体育东路建筑退缩位现状调研陈明哲李冕孙晓丽汤黎明,魏立华,戚冬瑾,刘姝婧佳作奖华中科技大学我的时间谁做主:对异时性的呼唤周全郭玲凃康玮陈征。

嘉莉妹妹开题报告从城市对人改变的两面性分析《嘉莉妹妹》开题报告

嘉莉妹妹开题报告从城市对人改变的两面性分析《嘉莉妹妹》开题报告

嘉莉妹妹开题报告从城市对人改变的两面性分析《嘉莉妹妹》开题报告从城市对人改变的两面性分析《嘉莉妹妹》On the Dual Influence of City Life on People in Sister Carrie 论文题目(Title) 从城市对人改变的两面性分析《嘉莉妹妹》On the Dual Influence of City Life on People in Sister Carrie 中心论点:本文通过《嘉莉妹妹》中嘉莉到城市后的变化引出了对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节奏快、竞争大的城市生活中所发生的正面和负面的改变的思考。

《嘉莉妹妹》作为西奥多·德莱赛的第一部小说,创作背景是二十世纪初的美国,自由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并进入兴盛时期,美国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变成了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繁荣,丰富物质供给刺激着消费,助长了人们对金钱的渴望和崇拜。

这种消费意识形态强调花费和物质,它一面使有些人奋起拼搏,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努力,一面又使有些人削弱了勤俭、节约、自控等传统道德标准,失去自我。

Thesis Statement:The Changes of Carrie in the city reveal that thefate of more and more young people in the big city is largely influenced positively and negatively by the fast-paced life and the pressure from petition.As the first novel of Theodore Dreiser, Sister Carrie was created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when free capitalism of the United States flourished and reached the peak stage, and the United States converted from an agricultural society to an industrial on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the prosperity economy, rich material supply stimulated consumption and contributed to people's desire and worship for money.This ideology of consumption emphasizes the cost and material thing, which makes some people struggle to work hard for their desired life, while some people weakened the traditional moral standards such as thrift, saving, self-control, etc.and lose oneself.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的:《嘉莉妹妹》是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德莱塞的重要作品之一,从城市对人改变的两面性的视角对这部经典进行分析,让这部作品给予我们更多新的现实意义的思考和启示,尤其让许多包括笔者在内的年轻人对我们进城后不同的生活环境给心理和行为造成的影响有新的认知、理解和思考。

《深宫谍影》的宣妃陈秀丽

《深宫谍影》的宣妃陈秀丽

《深宫谍影》的宣妃——陈秀丽陈秀丽是《才华横溢出新秀》(新加坡最具权威的区域性演艺新人选拔赛)女冠军及最上镜新秀双料得主。

实力与外型兼备的她,在其电视剧处女作《不老传说》中即一人分饰三个不同时空且截然不同的角色-男人婆、歌女和记者-令观众无不对当时这位新人演技的多变性喝彩。

艺名:陈天祺昵称:丽儿雅号:甜姐星座:巨蟹座身高:164cm国籍:马来西亚居住地:马来西亚职业:演员血型:A型体重:47kg生日:1977年6月30日婚姻状况:已婚(育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个性:宜动宜静嗜好:游泳、看DVD、听歌、出海陈秀丽理想:拍电影、出唱片、有代表作优点:乐观缺点:没耐心口头:禅嘿哟﹗最爱:收集书、好片、好歌、链最初愿望:当一名解剖医生最爱幻想:在沙滩浪漫的漫步理想对象:孝顺父母,尊敬我看异性先看:谈吐最感激的人:家人、朋友、公司、影迷最感动的事:能在“97才华”得双料冠军最难忘的事:拿spm成绩时,得到Agg11最想做的事:和家人一起去旅行最讨厌的事:被冤枉到过的国家:中国、瑞士、毛里求斯、柬埔寨、韩国等等最喜欢的花----------深红玫瑰最喜欢的书----------杂志、电影、医疗保健、时尚、激励课程等等最喜欢的颜色--------白色最喜欢的水果--------苹果、水蜜桃、西瓜、葡萄最喜欢的音乐--------任何音乐都喜欢最喜欢的香水--------bvlgari-parfum最喜欢的季节--------春天最喜欢的电影--------甜蜜蜜最喜欢的饰物--------项链、手链、最喜欢的服饰--------轻松、大方最喜欢的动物--------可爱的小狗、白兔最欣赏的影星--------张曼玉最喜欢的歌手--------王菲最欣赏的导演--------李少红、吴宇森、张艺谋、陈凯歌最爱吃的食物--------妈妈煲的汤最喜欢的零食--------巧克力最喜欢的运动--------游泳、跑步最喜欢的地方--------马来西亚、中国、中国台湾、瑞士最喜欢买的东西------书籍最不可思议的事------能在1997年4月19日荣获“才华”女子组双料冠军骂人常用的字眼------你不要再让我看到你最喜欢的历史人物----长孙珑儿(哈哈~~~)最喜欢自己演的作品--不老传说、福满人间、倚天屠龙记最喜欢自己演的角色--小昭最希望能演的角色----《上海滩》里的角色、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最希望能演的作品----《上海滩》独特的东方美使她成为大型古装剧的最佳人选,她在《神雕侠侣》及《笑傲江湖》中的造型及演技至今仍令人难忘。

南昌航空大学新闻专业同学喜获全国新闻学子论文三等奖

南昌航空大学新闻专业同学喜获全国新闻学子论文三等奖

我院新闻专业同学喜获“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三等奖近日,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大众报业集团《青年记者》杂志联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揭晓获奖名单。

由我院范海诚老师指导,新闻专业学生陈振东、张菁、刘宗衍撰写的《论新闻媒体在公共政策中的角色扮演——以鄱湖生态经济区为个案研究》获三等奖,为我院新闻学领域的学生科研学术成果再添佳绩。

“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是一项纯粹的公益活动,自2004年11月1日开始,已经成功举办了八届,得到全国高校新闻院系学生的广泛关注,成为全国高校新闻院系学子学术研究成长的良好平台。

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评选”活动自2012年初起,历时一年,全国63所高校的新闻学子参加了本次评选。

经过新闻界专家评委的严格评定,本次活动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30篇、三等奖122篇。

本次获奖论文紧紧围绕当前闻传媒业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选题新颖,内容扎实,视野开阔,体现出我国高校新闻学子较高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

附:第八届全国新闻学子优秀论文大赛获奖名单一等奖(10篇)1《从“方韩之争”解析网络论战中的群体极化现象》张启山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传统媒体对微博平台的使用分析——以〈南方都市报〉与“@南方都市报”为例》王文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网络动员的历史及新形式研究——以Freerice网络动员新形式为例》刘扬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应用传播学4《探析主流文化诉求下的媒体联盟实践》任媛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5《市场新闻业与媒体自律的博弈——以〈世界新闻报〉窃听事件为视角》温济聪浙江大学传播研究所6《论Muckraking运动对于中国转型期媒体的借鉴意义》孙熙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7《娱乐至死?湖南卫视“快乐中国”不快乐——基于组织研究的视角》张潮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革命剧“娱乐化”下的受众心理解读》李北北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专业9《由“‘或’字新闻”谈媒体的责任》柯贤林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10《新闻实践教学路径探析》程咪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系二等奖(30篇)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山西农民媒介接触情况调研报告——以山西省晋中、运城、吕梁地区农村为例》蔡楚泓彭惠智潘璐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2011—2012年初中国受众研究综述》陈芳萍山西大学文学院新闻系3《蓉城都市报电子版的“头版版面新闻导航”的内容分析报告——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商报”为比较对象》陈官钧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4《媒介批评视野下的中国网络媒体新闻报道---以网络媒体2012“两会”报道为例》高佳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5《中国互联网管理学术进展述评》金小芮四川省社会科学院6《“限娱令”和“限广令”热议下的冷思考——当前电视发展的对策浅探》刘佳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7《我国媒介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杨晓刚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新闻系8《暴力犯罪及自杀事件新闻报道的伦理越线辨析》王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9《“自我净化”——动用传媒的力量抑制新闻界中的职务犯罪》苑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传播系10《浅析自媒体时代危机事件中的网络民意与政府决策的博弈》张伟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11《新媒体环境下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研究——以抢盐风波为例》崔守峰英国利兹大学传播学院12《3?15“麦当劳事件”多样解读的成因及分析》董红兵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13《胡适的容忍与自由的关系辨析——以〈容忍与自由〉为例》王敏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14《〈南方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研究》宋嘉问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15《健康话语的视觉呈现方式变迁与媒体责任——以健康养生类电视节目为例》赵志伟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16《媒介融合语境下的传播政策规制---基于其他国家的媒介融合政策探讨对我国的启示》张雪静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17《论中国健康传播系统的免疫力》孟祥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18《新媒体环境下,立体化全媒体的媒介经营道路探索——以〈中国好声音〉为例》黄昭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19《"意识形态对中国媒体在国际报道中的影响》——以〈环球时报〉和〈纽约时报〉在“占领华尔街”运动中的报道为例》王钟的胡玮文建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试论经济新闻人才培养的“三驾马车”齐驱策略》尹言太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21《纪实摄影与中国城市化运动》林籽舟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2《从名人微博论战看健康的微博论战文化的建构》郭慧岩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3《试论资本暗影下的传媒偏向——以“北大青鸟和深发展”为例》赵利圆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4《网络公民运动中的媒介建构——基于“合肥少女毁容”事件的个案分析》王丹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5《浅谈公共领域建构与新闻舆论监督》赵璐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传播学专业26《浅析新媒体发展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付玉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7《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的叙事学研究——以〈东方时空〉日本3.11地震报道为例》李兴丽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8《论新闻影像的共时性“再现”》吴丽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29《弱势群体虚假报道的成因及预防措施》史丽莉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传播学30我国新闻网站上市融资问题研究熊逸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三等奖(122篇)1《浅谈地市级晚报做大做强的几条途径》班志斌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解读“精神交往”视域下政务微博发展》苏婧山西大学文学院3《新媒体时代高校校报的处境与变革探析》张策山西大学文学院4《浅谈品牌战略的实施与城市电视媒体的发展——以长治广播电视台为例进行分析》张永清山西大学新闻学院5《微博“求粉”现象的传播心理效应解析》叶琳琳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6《微博空间草根力量的传播心理学剖析》贾谨如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7《浅谈孔子学院传播困境我之反思》李梦楠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传播学8《“屌丝”媒介形象建构研究》田香凝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9《浅谈报网融合下报纸副刊的困境与出路》宋建锋刘校豆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10《人际传播对影视剧推广的影响研究——以西南交通大学本科生为例》邱世玲郭天瑶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11《PPTV网络电视运营模式分析》王铮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12《浅谈网络新闻的个性化服务方式》任芸莹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13《〈浅谈“走、转、改”活动下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方向〉——以央视新闻频道〈走基层〉栏目为例》张浩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新闻系14《数字传播大环境下民族出版之惑及其对策》王郑曾子龙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15《浅谈电视剧在网络与电视平台的双向互动及其趋势——以〈后宫甄嬛传〉为契机》杨莹骅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广播电视编导系16《网络时代报纸该怎样“借脑”网民做新闻?——以〈华西都市报〉网友参与“拼钱”报道为例》赖永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17《中外灾难性事件伤亡人员报道的差异性研究》庄磊西南科技大学文学与艺术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18《打破沉默:“沉默的螺旋”理论再思考》陈宏波中国地质大学政法学院19《关于新闻立法的几点思考》李思敏中国地质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20《传统纸质媒体的微博应用研究——以〈楚天都市报〉新浪微博为个案》黄骏湖北大学文学院新闻学专业21《“类彭宇案”报道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陈静亢海玲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22《试论地方媒体社区报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以〈荆州晚报·社区报〉为例》熊菁蕾武汉长江工商学院传播与设计学院23《新媒体时代党报如何报道新闻——谈新媒体时代给党报带来的冲击与挑战》李鸿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24《纸质媒体再次试水二维码成因分析》欧健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25《女性的幻象与镣铐——儿童剧中的女性形象分析》吴艳平华中师范大学信息与新闻传播学院26《中国早期互联网广告雏形研究—1999至2004年企业网站的大跃进》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广告与公关专业27《刍议新媒体时代电视栏目如何“问政”树品牌——以武汉电视台“电视问政”为例》梁建强武汉华中科技大学新闻评论研究中心28《新媒介环境下公共行政实践的新形式:微博破案》刘俊俊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9《初探法国主流媒体对华敏感话题的议程设置——以〈世界报〉和〈费加罗报〉对“7.5”事件报道为例》刘欣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0《选秀节目的又一次成功来袭——以〈中国好声音〉试探中国电视节目的突围》乔瑾璞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31《壮语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汉族聚集地的生存状况和传播策略研究——以玉林市为调查地》张文婷黄月明中南民族大学文传院32《论毛泽东思想指导新闻工作重要性》陈吉康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3《自媒体的议程设置和舆论治理探析》王学敏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4《新浪微博中的社会互动》徐超超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35《从央视〈你幸福吗〉看电视新闻的失真及对策分析》殷玉宁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6《新媒体的理论研究与发展走向》张宝砚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37《浅议媒体的公权力监督之困——以〈西安晚报〉“天价香烟“事件为例》李哲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38《电视!电视!——农村儿童暑期电视媒介接触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王倩倩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39《微博广告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张慧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40《微时代下新解“沉默的螺旋”——以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为例》马小龙杜艳红曲阜师范大学信息技术与传播学院41《浅谈电视频道专业化的问题与张继平临沂大学传媒学院09级广播电视编导2对策》班42《西部欠发达地区网络编辑职业认同现状调查——以兰州市新闻网站网络编辑为例》陈桃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43《受众心理对新闻节目的影响分析》刘广亮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专业44《论新闻媒体在公共政策中的角色扮演——以鄱湖生态经济区为个案研究》陈振东张菁刘宗衍南昌航空大学文法学院45《从药家鑫案来看媒体审判》段彬燕房腾吴俊燕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46《视频网站的侵权现象及其应对——从全国首例视频网站刑事案件谈起》吴俊燕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47《“乌合之众”在微博时代的重现》夏梦妤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新闻系48《电视选秀节目与媒体的相互的影响——以〈中国好声音〉为例》胡君艳江西农业大学49《网络视野下,群体性事件中政府消解信息不对称的策略探究》吴治邦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50《以党报理论为指导,探讨党报的发展和改革之路》范晓苹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1《Pad时代下的新媒体:数字杂志》罗振飞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2《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崔兆倩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3《浅析微博传播的“烟花效应”》郝君开封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4《我国“好声音”类电视节目受众视听心理调查分析》徐超夏逯玉盈王英翠贺纪乐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5《纪实的“偏见”——浅谈纪录片〈在一起〉叙事策略的建构与传达》郭慧中原工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56《制播分离体制下娱乐节目的外部性经济特征浅析》解雪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7《浅议微博评论的狂欢化倾向》孔灵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专业58《浅析新媒体时代的舆论监督与司法独立——以“安徽少女毁容案”为例》张莉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59《提升新闻报道中人文精神的思考》张颖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0《〈舌尖上的中国〉:关系本体论视域中的魅力呈现》朱琳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61《探析电视相亲节目的社会认知价值——以〈非诚勿扰〉为例》颜欢征鹏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62《不能只主一业,亦不可一业不主——从品牌延伸角度审视出版业的“泛主业化”现象》征鹏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63《论“X二代”犯罪新闻中支使者角色的功能转向》朱文毓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64《我国电视行业制播分离现状分析》董雪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65《大陆电视新闻节目与台湾电视新闻节目的比较——以央视〈新闻联播〉和中天〈晚间新闻〉为例》邱鸿雨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66《组织创新管理在高校校园媒体中的应用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应用科技学院为例》吴家琦福建师范大学应用科技学院67《浅析微博原创文字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窦菲涛中国传媒大学政治与法律学院传媒政策与法规专业68《节奏感与吸引力——足球比赛电视直播的影像语言》李晓罡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69《微博媒介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马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70《媒介生态视野下新媒体时代广播的生存空间拓展——以微电台为例》沈宇辰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71《基于电视传播语境下怀旧情思的多样化表达》曾子龙中国传媒大学传媒艺术与文化研究中心72《〈八路军军政杂志〉补白对“论持久战”思想的传播》金鸿浩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73《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传播:一个历史视角的解读》刘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想政治理论学院74《融媒体时代调查性报道的采写困境与生存方向》王晨子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75《透视中国网民的微博议政特征》杨迅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国际新闻方向76《大学生的媒介评价及其偏好研究—基于重庆高校新闻传播途径的调查》禹心郭杨炳华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重庆师范大学77《危机处理中政府、媒体、公众关系与危机处理经验教训总结》方杰聪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系78《一部弘扬河套文化的恢弘剧作—评析电视剧〈我叫王土地〉》张瑞坤河套学院汉语言文学系79《别让微博变成一颗定时炸弹——论微博之教化观》付敏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新闻系80《全媒体环境下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研究——以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为例》李佳丽辽宁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81《“媒介伤害”的表现与防止——以媒介对杨武案的报道为例》杜茂林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82《浅谈电视新闻创新》佟寅渤海大学文学院新闻系83《新技术与电影艺术的联姻——从特技软件与人才两方面的缺口来分析中国数字电影落后的原因》高城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84《从“电视主导”到“网台联动”:浅析我国网络自制节目的逆袭之路》彭蕾彭腾浪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85《浅阅读时代网络新闻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以腾讯新闻为例》王慧郑星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86《浅析微博公益的传播效果——以邓飞发起的“免费午餐”为例》姚宏霞湖南科技学院新闻传播系87《电视新闻节目出镜记者的主持风格及养成策略——以出镜记者柴静为例》张超湖南科技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88《浅析出版借势现象》周佳湖南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艺术学院89《我国新闻媒介平衡传播刍议——基于媒介环境学平衡观的视角》张晶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90《议程设置理论在新浪微博“微话题”的应用分析》髙伊凡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91《网络新闻媒体发展新思路:联合信息中介拓展分享传播》刘名美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92《浅析影视中视觉符号的运用》刘彤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艺术学93《女性主义在新闻传播领域中的应用——关于〈非你莫属〉栏目中女性形象的实证研究》鲁丁晨河北大学工商学院94《浅析新闻图片运用中人文精神缺失的原因》谭悦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95《从风险社会视角解读微博在谣言传播中的两面性——以新浪微博碘盐谣言报道为案例》郭雯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96《“微”观微博:场景转换对社胡焱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会行为的影响研究——基于梅洛维茨媒介情境论的视角》97《网络舆情的团结生产——以金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南京梧桐树”和“青岛种树”事件为例》98《新闻侵权与评论尺度——以范刘畅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曾名誉权官司为例》99《解读微电影的传播特点与未来吕艳萍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之路》100《“情感大戏”追踪:从个体化修辞到“想象的共同体”——以梅娜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好声音〉为例》101《从〈鲁豫有约〉到〈咏乐汇〉王佳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看谈话节目的发展变化》102《困顿之境:电视民生新闻路在何方?——2011年电视民生新闻吴盈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综述》103《后视舞台中的“老演员”——微语境下“达芬奇事件”的传统叶磊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媒体影响力分析》104《从“胡同”到“酒吧”——北京城市空间在京味儿电视剧中的张蕊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演变》105《试析新时期典型报道的创新策略——以〈光明日报〉“最美护士”何朱路东安徽财经大学新闻遥系列报道为例》106《浅析泰国电视广告创意的特征纪勇敢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及其表现手法》107《浅析“全民记者”时代报业面陈浩广西师范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临的挑战》108《微博时代,刚开始就要结束?李家鼎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从微博的现在和未来谈开去》109《血腥悲剧事件新闻传播的伦理盛夏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学辨析》110《抢占移动终端,全媒体时代传李阳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统报业转型新路径——以南都PAI为例》111《全媒体语境下时事评论发挥舆骆世查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论监督功能的理论困境》112《健康类报纸中健康评论的议倪思洁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题、立场与角色定位——〈南方日报·健康周刊〉健康评论版个案研究》113《〈南方日报〉大型赛事报道比较研究——以2001年北京大运会报熊科伟广东广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道与2011年深圳大运会报道为例》114《中美新闻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杨思明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模式比较研究》115《由单向线性传播转向双向对称传章琴丽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浅析我国公共危机传播模式转变》116《试论微博新闻评论》廖宇飞广东商学院人文与传播学院新闻系117《媒介偏倚论视角下的微博传播王润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118《浅谈民生新闻中的“钓鱼式采陈超同济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访”》119《微博时代的图书营销之道——从张宇怡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读客图书看微博图书营销策略》120《浅析新闻伦理与新闻伤害——王亚鹏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系以“深圳联防队员强奸案”的报道为例》121《新媒体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对张晓艺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微博的低质转发为例》122《简论广告新闻化》周鑫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

小人国

小人国

小人国
201113002925陈典丽
在纪录片《小人国》中,从一开始介绍辰辰每天等待好朋友南德到南德离开,辰辰承诺交新朋友,在我个人理解中,这部片子给我们呈现了每个孩子的一系列变化,美好又童趣。

孩子们开始围绕着老师,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说:“这样乱七八糟的。

”就有孩子在重复着“乱七八糟”,这是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习词汇的过程,即使他并不懂得乱七八糟具体是什么意思。

在辰辰和南德的角色扮演游戏中,南德扮演的丈夫说了几句话:“我去看房,夜里才回来”、“你先睡个觉,我星期一回来”、“没准出差一趟”、“回来该死了,你要把我埋葬”等等,这可能是南德在家庭环境或小区环境中得出的关于爸爸这个角色所用的话语,虽然衔接不起来,但孩子的语言能力正在发展。

而辰辰给南德“吃药”,让南德重新“活”,这是孩子间友谊的见证。

在辰辰等待南德的过程中老师并未强制性制止,这让孩子的主观能动性,是孩子有目的性地接受社会化。

辰辰与南德的关系是同伴关系中的友谊关系。

男孩池亦洋,他在班里总是会欺负人、骂人、打人、不懂礼貌、不遵守游戏规则,也许这是他所处的环境或身边的人的影响。

他能和老师讨论成人社会化的权利,但是他依然是个孩子,会怕独自一个人站在外面。

他是孩子们大哥哥的榜样,强大、不可撼动。

池亦洋和其他孩子中是不一样的群体地位,他干预其他朋友的活动,从一开始暴力干预到后来的言语相劝,这形成了社会性关系同伴关系中的同伴群体关系。

《小人国》中巴学园孩子与孩子的关系是不同的,这种同伴关系以独特的、重要的方式帮助塑造儿童的个性、社会性行为、价值观以及态度,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动因。

同伴关系为儿童发展社会能力、交往技能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湘女陈小朵

湘女陈小朵

的舞台实践机会,虽然也难免时有惶惑。女高音陈小朵.是该 院这一代 中的 线演员 ( 一 可惜还未评上一缎 演员) 出谨 近十 。
偌多剧 目中.场次最 多者 .当为其主演 就可以主演欧剧 . 玩票 。陈小朵不属于 类同 这两 种类 。 型 |惜 为市 o 场运作 , 远在北美巡演 . 我无缘观 她是郭种知识型的演员 . 好读书 。 肯钻研 ,善于借鉴姊妹 艺术 , 蜞 在圜内主演的歌剧 ‘ 杜十娘 。五年前中 注重陶冶 . 加上本身的夏气, 所以具备了超过— 同 的 般 行 修养 。
的一位 朋友、二十出头 的大学生 ,听 后感慨道 我只 知道
他是一个着名的歌唱家 . 今天才知道他还曾是非常着名的歌剧 演员。 再举一个中 年演员的例子 中国 歌剧 舞 剧院 的 山 , 万 红
以主演歌剧 ‘ 原野'而奠定了她在歌剧表演方面的地位.但却 因多年演不了歌剧而曾向文化鄢—位捌部长求助。当然。也有
对角色的揣摩和与其他演员的 比较 。导演 为 时胡文 阁已在梅家学戏 ) 正巧 胡文 阁 演出,幺红要 去看. . 有
她却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地表现出她 陈小朵得知 .也执意一 并要去。看完戏 回来后 .幺红告诉最,
致前两位十娘也对她颇具个性化的身段 、动 小朵看得比她还如醉如痴 。 生 了主动切磋、亦有效仿的效果。
OU 'II F / T 【 1 ( l I N . ’ ’ - )1 I
m . ,
l‘ )Ir’ 、l 1 l】t ‘(【 1 1 ¨ 1
¨ , i \ gu  ̄tl c t tl 】 , ] u s l d l h I l , 1 . l l
tl(t u ‘. “H NCl ,  ̄ h l-I t L ‘ ’
她用手在膝侧比划 了 下说:林徽目的书 . 一 我有这么 多.

成人的都市空间董萱

成人的都市空间董萱

间刻意垂直拉高 而成为平坦地景的视觉焦点。 并利用建筑物本身鲜 明的个性创造了
有 明晰 性有 地 方感 的 都市 空 间 。
由于建筑的基地位于云林县府. 那里是6 个城市的边陲, 原有基地与公路低两公尺. 廖 伟立希望能顺应原有地形, 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 ( 台湾常见的红砖、 木头及R C混凝土) 。
0 4 一停 留在半空的建筑 0 4 一侧 立 面 图



体 育 是 具 有 竞 技 性 的 良 性 比 赛 项 目 .它 充 满 了 观 赏 性 和 社 会 参 与 的 广 泛 性 , 体 育建 筑 成 为一 种 重 要 的文 化 载 体 载 入 人 类
文明的史册 。作为一个外扩实体 与内蕴空间的统一体 , 体 育建筑应具 有深刻 的内涵 、鲜明的个性和优美 的形式 。建筑的
环境开阔. 设 计上 顺 应 地 形 . 以一 种 尊 重 当地 自然 环 境 的方 式 构 筑 而 成 . 强调 了水平
线条使建筑整体大部分隐没在地平面下. 塑造 出平缓且多层次的视觉空间效果. 梯
项 目名称 :云林县劳工 中心与老人槌球场 地点 :云林县斗六市 用途 :运动 .休闲
参与者 :陈俊言 .陈瑞笛 .庄家忠 .高鼎翔 摄影者 :陈弘 基地面积 :1 5 , 3 2 6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 建筑面积 :1 。 8 9 0 m 层数 :地上两层 工程造价 :新台币4 。 0 0 0万元
成人的都市空间 『 删 葶 萱 … …锹 撕 …
现代住宅的空间非常有限. 能容纳除游泳池或篮球练习场以外 的其他体育运动设施 的住宅屈指可数。所以. 很多都市人将室外的运动空 间转向了具有一定开阔个性的基 地建筑 中。 云林县劳工中心 与老人槌球场位于台南云林县. 基地本身是个洼地 . 四周

她的城评析

她的城评析

以下是我对《她的城》这部作品的评价:《她的城》是一部描绘女性成长和城市变迁的小说,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城市的历史文化。

我认为这部作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一、女性视角的独特性作者以女性的视角来描绘城市和人生,使得作品具有了独特的观察角度。

作者通过对女性角色的刻画,展现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和困境,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内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作品更加贴近现实,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二、城市文化的呈现作者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描绘,展现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通过对城市中各种人物和事件的刻画,作者将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融入到故事中,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城市的魅力和韵味。

同时,作者通过对城市中各种人物的刻画,也展现了城市中不同阶层、不同背景的人的生活状态和价值观,使得城市变得更加立体和丰富。

三、情感表达的细腻性作者在作品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人物内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通过对人物之间的情感纠葛和内心世界的刻画,作者将人物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使得作品更加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

这种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命运,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四、主题的深刻性作者通过《她的城》这部作品,探讨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以及城市对女性成长的影响。

这种深刻的主旨,使得作品具有了更加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作者也通过作品探讨了性别平等、家庭、婚姻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使得作品更加具有社会价值和意义。

总体来说,《她的城》是一部值得一读的作品。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主题,展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和城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女性成长和社会问题的思考。

虽然作品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些不足并不影响作品的整体质量和价值。

在阅读这部作品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女性的关注和尊重,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

基于都市再生理念的人物类纪念性建筑故事发掘与活化

基于都市再生理念的人物类纪念性建筑故事发掘与活化

基于都市再生理念的人物类纪念性建筑故事发掘与活化作者:翁芷琪白雯静陈奕儿查璐霞刘传俊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22年第12期摘要:都市再生理念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强调利用文化积淀弘扬城市记忆的理念,在人物类纪念性建筑的保护与活化利用中应融入都市再生理念,对建筑故事进行深挖掘。

深入挖掘建筑故事有利于丰富和保留城市记忆、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提供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挖掘建筑故事的手段包括聚焦于历史建筑本体、结合周围街区、运用人物传记等方式。

通过故事挖掘与活化丰富城市记忆内涵,促进都市再生。

关键词:都市再生理念;建筑故事;城市记忆DOI:10.20005/ki.issn.1674-8697.2022.12.0391 都市再生理念下人物类纪念性建筑故事发掘1.1 都市再生概念都市再生理念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

陈文丽指出,都市再生一般是指在城市的中心城区展开,针对旧城区的功能进行整理和树立,对城市进行合理、有序地开发建设,提高旧城区的人文环境和社区活力①。

其目标是在于解决都市社会、经济、产业三大方面的发展核心问题,其将焦点放在如何有效利用旧市区的特色,兼顾历史遗产与永续发展的目标来达到再生的可能性②。

都市再生理念对于城市现代文化建设与城市记忆传承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应用于人物类纪念性建筑可以弘扬城市名人文化,更好满足城市精神文明需求。

1.2 都市再生理念下的建筑遗产保护201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掀开了中国建筑遗产保护领域的新篇章,对建筑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延伸和拓展了基于都市再生理念下的建筑遗产的保护理念。

“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城区的建筑遗产保护是都市再生的核心内容。

”③南京谭延闿旧居属于历史建筑,同样也是都市再生的核心内容。

在对南京谭延闿旧居的保护与利用当中可充分融入都市再生理念,通过挖掘建筑故事的方式保护城市记忆,通过故事活化促进都市再生,关注人的精神构建,使得城市文化底蕴实现再生与丰富。

特质无聊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特质无聊的心理学研究综述

摘要国外对无聊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无聊可简单归为两类——状态无聊与特质无聊。

该文梳理了国内心理学界对特质无聊的测量与关联因素,提出未来研究应从拓展研究方法、加强干预性研究、关注文化及跨文化研究等方面开展。

关键词特质无聊;测量;相关因素A Review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Boredom Proneness //DING Xiaofang,CHEN XiuliAbstract The research on boredom in foreign countries started in the 1970s with rich achievements,which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categories:state boredom and trait boredom.This paper re‐views the measurement and related factors of boredom prone‐ness.The future research should be expanded from expanding research methods,strengthening intervention research,paying attention to 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and so on.Fu‐ture research should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expanding of research methods,the increasing of intervention research and cultural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Key words boredom proneness;measurement;related factors无聊是涉及冷漠、孤独、抑郁、无助等不愉快的一种复合情绪状态,因为贫乏的外部刺激和内部刺激,个人无法体验充分的需求满足。

废名早期创作中的城市体验

废名早期创作中的城市体验

废名早期创作中的城市体验
陈全丽
【期刊名称】《明日风尚:下旬》
【年(卷),期】2021()11
【摘要】一般的研究或者读者阅读中,大多关注废名笔下充满诗意、哲理和禅趣的乡土世界,然而在废名创作的小说中,除了众所周知的诗意乡土世界,还有一个城市的影子。

废名在创作之始就通过小说来思考和表达自己对城市的感受和反思,在挣扎与探索之间,慢慢回到自己熟悉的故乡———黄梅。

因此,乡土小说并不能概括废名小说创作的全貌,早期的城市体验是他回望故乡的动力和寻梦的起点。

【总页数】3页(P0125-0127)
【作者】陈全丽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相关文献】
1.试论废名早期小说创作中的城乡世界
2.杨振声与废名早期小说创作的异与同
3.童年记忆的书写和回顾性叙事的选择——论废名的早期小说创作
4.亚斯巴斯的玩偶——从废名小说《桥》开篇小故事看废名的创作观
5.“澄怀静观”与以“禅”造境——佛学对早期废名文学创作的影响及表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城市·梦想·豪宅

城市·梦想·豪宅

城市梦想豪宅
林小丽
【期刊名称】《东南置业》
【年(卷),期】2009(000)006
【摘要】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座城堡。

打开厚厚的大铁门,管家出门热情迎接,进入城堡,穿过旋转小楼梯,餐厅……专属于一个人对生活的检阅。

每一件器物都是高贵的,特制的餐巾、台布、兵器、蜡烛台、甚至点蜡烛的器具,都带着主人特殊的符号……从本性上说,每个人都需要一座城堡,独自享受空气、树木、月光,圈一块自然养起来,可以脱光衣服跑步。

【总页数】1页(P19)
【作者】林小丽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93.3
【相关文献】
1.金龙推出"移动豪宅",催生全新人生梦想 [J], 李京
2.“移动豪宅”催生全新人生梦想——金龙发布首台国产A级豪华礼宾房车 [J],
3.在城市中扎根梦想的人——央视纪录片《城市梦想》的文化表达 [J], 周莎
4.探寻城市之光,纵览豪宅品质——中国十大豪宅盘点 [J],
5.金龙推出“移动豪宅”,催生全新人生梦想 [J], 李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读《世间已无陈金芳》有感

读《世间已无陈金芳》有感

读《世间已无陈金芳》有感以下是关于读《世间已无陈金芳》有感,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陈金芳的忧伤——读《世间已无陈金芳》有感原创:延延易水悠悠《世间已无陈金芳》是当代作家石一枫的代表作。

2016年6月25日,该部作品获得"首届海峡两岸新锐作家好书评选"十部作品之一。

陈金芳,一个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小人物。

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城市。

见惯了城市的繁华和富裕,厌弃了农村的萧条与贫穷。

她像大多数来自贫困农村的孩子一样,急切地想改变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境遇。

当姐夫在北京一个部队食堂做饭时,她随着姐姐来了。

同来的还有她的母亲和亲戚。

他们一家人蜗居在部队家属院的小平房里。

或许在陈金芳一家看来,北京是祖国的首都,一定是繁华的大都市,这里黄金遍地,这里机遇横流。

或许这就是改变一家人生活和境遇的开始。

可事实并非如此。

就生活状态而言,他们依然是最底层的外来务工人员。

母亲每天要到处去捡拾废品,以补贴生活。

陈·金芳每天要帮助姐夫和姐姐干活——扛面粉袋、搬菜、收拾卫生等等。

即便是这样,一家人的生活还是不能和北京人比。

他们要在春天时,择嫩树叶当菜吃;在公园的湖里捞小鱼,改善生活;甚至连大街上跑的野狗也会成为饭桌上的菜肴……但是,生活还是那样捉襟见肘。

尽管如此,一家人倒也乐此不疲,城市的生活还是比家里好些的。

起码陈金芳可以在北京上学了。

然而,作为一个插班生——一个来自农村、土得掉渣的插班生,又怎么能和班里的孩子和平相处呢?这似乎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矛盾的根源还是来自孩子的出身——城乡差异。

陈金芳在班里遭到了严重的排斥。

原因不仅有她学习成绩差,还有她的土冒打扮,甚至有她的生活习惯等等,都遭到了严重的排斥。

但是陈金芳面对这些冷嘲热讽,似乎司空见惯,所有同学的白眼,老师的斥责,对陈金芳都不起作用。

在学校,她成了典型的破罐子破摔。

以至于她后来走上了出卖肉体的道路。

对于一个迫切想改变自己的命运,而又没有一技之长的女孩子来说,想要在大都市生活下去,也只有出卖自己的身体了。

爱欲的肢体言说-DV8肢体剧场个案研究

爱欲的肢体言说-DV8肢体剧场个案研究

爱欲的肢体言说-DV8肢体剧场个案研究李逦菁【摘要】该选题从舞蹈与日常肢体语言的关系入手,并立足于DV8肢体剧场的代表作《进入阿喀琉斯》,重点阐述作品中舞蹈肢体动作对性别身份问题的无声演绎。

【期刊名称】《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5页(P85-89)【关键词】肢体剧场;舞蹈肢体动作;男性气概;性别规范【作者】李逦菁【作者单位】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705DV8肢体剧场(DV8 Physical Theatre)是20世纪90年代欧洲重要的舞蹈剧场之一。

其名称来自皮娜· 鲍什(Pina Bausch)在1973年德国乌珀塔尔舞蹈团命名的“舞蹈剧场”一词。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皮娜· 鲍什的老师,德国著名的舞蹈家库特·尤斯(Kurt Jooss)就试图对舞台与舞蹈相关的各种类型的表演和这两者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展开研究,主要目的是想探索一种用动作表达的戏剧,这是“舞蹈剧场”的术语来源。

身体是人类原初的自然生理属性,也是舞蹈赖以存在的载体。

皮娜·鲍什用自己的舞蹈回归到身体这一舞蹈重要媒介,而非那些固定的经典舞蹈范式,并试图通过舞蹈剧场来重新建立和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

DV8肢体剧场作品立足于自身问题,探讨同性恋身份在社会性别规范中的遭遇。

DV8肢体剧场的舞蹈编导洛依德·纽森(Loyd Newson)认为舞蹈不是单纯的表现令人炫目的舞蹈技巧,舞蹈确实要“说”些什么,应该具有问题意识。

代表作《进入阿喀琉斯》(Enter Achilles)是由舞台作品改编成的影像作品。

作品主要是围绕对性别身份的讨论,如男性化的标准、同性之间的隐秘关系。

通过作品引发观者对性别规范的反思,这正是肢体剧场的目的所在。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和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作为同性恋身份的两位著名酷儿哲学理论家,都是从身体出发来分析社会性别规范,因为性别正是通过身体呈现给他人的。

_妻妾成群_女性形象背后的历史阴影

_妻妾成群_女性形象背后的历史阴影

□现当代文学《妻妾成群》:女性形象背后的历史阴影陈晓君(暨南大学中文系,广东广州510632)[摘要]《妻妾成群》是苏童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者通过陈佐千“四太太颂莲”的悲剧故事,不仅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女性宿命人生的人格缺陷,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阴性文化”的可怕力量。

高墙深院内陈家女人之间明争暗斗的“邀宠”角逐,戏剧化地演绎着中国封建权力机制复杂而又隐匿的历史传统,陈家大院中那口深不可测的黑暗之“井”,恰恰暗示着作者对于鲁迅“染缸”理论的慨然认同。

[关键词]《妻妾成群》;女性悲剧;阴性文化;传统之“井”;命运归宿[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652(2010)05-0160-06《妻妾成群》问世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因其被改编成为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所以作者苏童也开始受到国内读者的广泛注意。

这部作品通过描写一个“受过新时代教育”的女学生颂莲,自愿嫁入到高墙深院秩序井然的封建家族陈府,最终又在“妻妾成群”明争暗斗中走向精神崩溃的悲惨命运,艺术化地再现了中国封建礼教吞噬人性的恐怖景象。

对于女主人公“四太太”颂莲的命运悲剧,学界往往是痛心疾首嘘唏不已,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认为颂莲之“疯”,是封建社会“男权”对于“女性”的精神虐杀,是“一夫多妻”制文化陋习的牺牲陪葬,从而人为地消解了这一鲜活形象的丰富内涵。

但是,细读《妻妾成群》之后我们可以发现,作者本人的创作兴趣似乎并不在于女性“悲剧”的历史写真,而是在于对中国传统文化内在结构的理性“窥视”,用苏童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最初起源于对历史的解构兴趣,也起源于对旧式家庭的窥视心里”[1],而且他对“妻妾成群的生活是绝非体验性的”,以及“用体验性的写实的白描方式书写出来”的———通过主人公颂莲这一虚构人物的叙述视角来观察陈家发生的一切,结果“居然有一种仿真的现实主义效应”[2]———在想象历史和临摹历史中间他竟意外地发现了历史本身的固有品格,中国传统文化长期以来一直都被人为遮蔽了的“阴性”特征。

女人墓

女人墓

女人墓章渭(岁月留痕)作品之十一《“女人”墓》“女人”墓位于秦屿佳湾龟山,今秦屿镇斗门小学后山坡。

墓主人为乡绅陈大煌、陈大煜兄弟合葬墓,兄弟二人为人乐善好施,凡事周全,急人所急,德行两钦,雍正七年举介宾,事迹载入省志。

缘于陈氏兄弟二人倡导妇女平等,而名传八乡,百姓感其德,称之为“女人”墓。

陈大煌、陈大煜兄弟认为旧社会都是男权当道,一个家庭所有大小事务往往是由男人当家,主宰家庭的一切。

不说妇女有家庭中的地位如何,就是民间办红白喜事宴,俱是男人赴宴;而作为家庭主妇也撑起半边天,却从没有机会享用,很多人或许根本没有想到这些。

陈氏兄弟为人极开明,深感此举不公。

缘于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时无法改变;于是生前遗言,他日自身入葬要求子侄大摆宴席,尽请全村妇女赴宴,将生前所思赴诸实现。

200年前,陈氏兄弟作为民间开明乡绅,能意识到男女平等,主动为妇女争取权力,追求男女平等义举,实为难得。

考之世界女权运动最早起源欧美国家;女权运动的发展紧紧跟随着人类工业革命的进步,19世纪末,第一次产业革命都带来女权运动的飞跃式发展。

而中国女权运动历史,始于清末的戊戌维新运动,开创了中国妇女运动的新时代。

陈大煜(1665-1742年),字元昭,号潜溪,州庠生。

陈大煌(1652-1734年),字元章,号文溪。

乾隆七年,二人俱八十余而逝,朋葬于秦屿龟山上佳湾。

兄弟二人德行益彰,义行天成,地方素闻,为乡邻排解周急之事,尤所乐行,戚里多赖之。

康熙某年春,地方闹饥荒,十里八乡都是需要接济的人。

陈氏家境颇殷实,就将自己家里的所有存粮拿出来,借给乡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至秋收还回时,不收一分一毫利息;有立据告贷到限未能还者,陈氏兄弟焚其券,免其贷,一时传为美谈。

福宁州清溪某村,一林姓老丈刚去世,灵殓在堂;两子不肖为争家产,兄弟互不相让,僵持许久;父灵在堂无人料理,乡人偕侧目,不忍心;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是邻里调解,无人能决,还要闹下去。

陈氏兄弟闻讯,及时平之,老人得以入土为安,时人交口称赞;晚归行至斗门林家桥头,地方鬼神感其德,为其持火引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个不得不说的城院小秘密
1.服务大厅有一个窗口可以给学生证消磁。

2.服务大厅有一个窗口在每月28号可以充公交卡。

3.服务大厅有一个窗口可以买客车的票。

4.三四号教学楼一楼有开水处。

5.实训楼每层有开水间。

6.服务大厅开通学生免费打印机。

7.校园一卡通可通过支付宝充值。

8.电费的充值可以用现金充值,也可用一卡通余额充值。

9.一卡通不仅可以用于上课出勤、购物消费、门禁、使用热水、取
快递,还可以在校内图书馆借阅书籍。

10.城院珍藏版物件:城院书刊、城院牌签字笔、城院牌环保袋、城
院牌明信片和城院牌矿泉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