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

合集下载

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

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

五.标记方法 原料为简单化合物如3H2,Ba14CO3,Na125I等 1) 同位素交换法
2)化学合成法
3)生物合成法
多肽或蛋白质的碘化标记
125I-Na在氧化剂的作用下氧化成碘分子,与蛋白质或 多肽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碘化作用,从而使蛋白或多 肽碘化.所以只要含有酪氨酸或人为的接上酪氨酸的化合 物均可用放射性碘标记,除此而外组氨酸,色氨酸残基也可 生成碘化物.碘化标记有一氯化碘法,氯胺-T法,过氧化物酶 法,Iodogen法,电解标记法,连接标记法等这里仅介绍常用 的后四种方法.
放射性核素标记技术
实验核医学
一.几个概念 1.标记及标记化合物: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将某种放射性同位 素和某种生物活性化合物相连接,使之成为某示踪物的方法称之为 标记。其产物称之为标记化合物。 2.内源性标记:在有机或生物合成过程中,使放射性前身物掺 入到某生物活性分子一级结构内的标记方法。特点是标记化合物和 生物活性物质理化特性完全相同. 3.理想标记:当化合物中某原子被相同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所 取代,而取代后的分子性质不发生改变(如构型,旋光性等)这称之为 理想标记。它和内源性标记特点相似但方法不同。 4.非理想标记:在一定条件下,用组成化合物以外的放射性同 位素原子进行取代该化合物的某些原子的标记称之非理想标记。其 分子结构或性质均较原化合物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2)非定位标记:标记分子中标记的原子没有特定的位置。
3)均匀标记:以"U"表示,指标记放射性原子在标记物分子中的 分布,相对于分子中所有碳原子而言具有统计学均一性.如U-14C葡 萄糖。 4)全标记:以"G"表示,通常指在氚标记的分子中所有的氢原子 位置均被氚所取代,它和均匀标记的区别是:前者指"C"而后者指 氚,前者仅表示统计学的均一性,而后者则是完全或随机取代.如G3H-胆固醇。

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与标记化合物的合成

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与标记化合物的合成

14C标记化合物的化学合成
氚标记化合物的化学合成 用化学合成法制备氚标记化合物是成熟的方法。选择适当 的前体化合物非常重要。
•(a) 催化加氚反应(通常用二氧六环或冰乙酸作为溶剂,钯-碳作为催化剂。 将一些含双键或三键的不饱和有机化合物溶在适当溶剂中,在催化作用
下,打开双键或三键进行加氚反应,其通式为:
• 核反应堆是一种用人工 方法控制链式反应的装 置。
反应堆生产放射性核素是:中子轰击各种靶核靶核 俘获中子成为不稳定核释放出其它粒子(如γ、p、 α等)。 反应堆发生核反应类型主要有:(n,γ)反应、(n,p)反应、 (n,α)反应等。
反应堆生产的放射性核素又称为丰中子放射性核素。
利用(n,p)、(n, α)、(n,d)等核反应生产的放射性核 素,核反应式及核衰变式举例为:
32 16
S
01n1352
P
11H
32 16
S
Q
6 3
Li
01n13
H
24He
1375Cl 01n1365S 11H
1375Cl Q
14 7
N
01n164
C
11H
3 2
He
Q
14 7
N
Q
2、加速器生产放射性核素
• 加速器是用人工的方法 产生高速带电粒子的设 备。
• 如高强度、高能量的质 子、氘核、3He、α粒子 可与各种靶核作用,电 子束轰击重金属靶产生 的韧致辐射等都能引起 核反应生产放射性核素。
放射性核素的生产与标记化合物的合成
第一节:放射性核素的生产 第二节: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命名与制备 第三节 标记化合物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放射性核素的生产
• 1、反应堆生产放射性 核素

标记化合物资料教程

标记化合物资料教程

三、标记的基本方法
• 1、化学合成法:
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将放射性核素引入到待 标记化合物特定位置上的标记方法。
优点:可以选择标记的核素、标记的位置、 比放射性可以严格控制,分离提纯容易。
• 2、同位素交换法: • 利用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之间的互相交
换而制得所需标记化合物的方法 。
• 方法简便,易于操作,适宜于稀有、结构
的化合物。
• 4、络合物/螯合物生成法: • 将放射性金属离子与特点的化合物进行络
合和螯合反应,标记到化合物分子上的方 法。
• 操作简单、快速
• 但对标记化合物的活性影响较大。
第三节 碘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 一、原理:
放射性碘标记蛋白质或多肽的基本原理是 将离子碘氧化成单质碘,单质碘的性质很 活波,可以与蛋白质或多肽分子中的酪氨 酸、组氨酸或色氨酸残基上的苯环或咪唑 环反应,取代上面的氢,形成放射性碘标 记化合物。
一、放射性核素的选择
前提:不改变原有机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1、放射性核素和化合物的结合要紧密,稳定
性要好。
2、要有合适的半衰期。
3、射线容易测量,γ射线要优于β射线。
4、其它:
二、制备标记化合物的考虑因素
1、价格: 2、稳定性:化合物的稳定性
标记原子的稳定性 3、微量操作技术 4、预实验:冷实验
• 氯胺T在水溶液中水解产生次氯酸,使碘的阴离子
氧化成碘分子。
• 加入过量的还原剂偏重亚硫酸钠即可以终止反应。
用量为氯胺T的1.5倍—2倍左右。
注意事项
• 氯胺-T的用量要适当: • 反应的体积不宜过大:一般在100-300μl • 氯胺T在光和空气中不稳定,需新鲜配制。 • 反应体系的pH值:最佳pH值在7-8之间 。

核医学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指南

核医学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指南

2、化学合成法:(常用14C标记) 最主要的方法 如 H235SO4 +NaOH---Na35SO4 +H2O
与普通化学反应不同之处:
1、选用原料,简单无机物,选料受限。 2、选择合成路线,并做冷试验。
优点:高比活度,高纯度,而又是定位标 记的标记物。
17
3、生物合成法(常用14C)
全生物合成或酶促合成。 如:
AX + BXO = AXO + BX 如:制备[G-3H]-河鱼屯毒素
可逆反应,反应速度的快慢与反应条件 有关,常以交换半值期作为选择最适反应条 件的指标。 交换半值期的物理意义:产物的浓度等于交换 反应达到平衡时产物浓度的1/2所需时间。
13
一般反应3-5个半值期即可。 影响交换反应速率的因素: 温度、酸度、压力,所用溶剂 性质,反应的浓度及选用合适的催 化剂等。
常用测定方法:
1、纸层析法:混合样品中各组分的性质不同,
在固定相上的吸附能力和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 不同,因此它们各自的移动速度不同,可在特 殊纸片上分离开。 常用:比移值Rf表示各组分的移动速度快慢。
Rf =
待测组分到原点的距离I 流动相前沿到原点距离L
意义:某标记物的 Rf 值在相同条件下稳 定不变。纸层析(薄板)层析示意图见 P90。标记率图见P91
19
4、热原子反冲标记 及加速离子标记
利用核反应的反冲能,如14N(n,p) 14C等,14C具有反冲能与周围化合物可进 行相互作用而形成标记物。如果把核素 加速,轰击待标记物也能标记。
优点:可制备复杂化合物。 缺点:得率低,较繁杂。
20
3 氚标记化合物合成( H)
1.3H介绍:β,18.6KeV。。。。 2.氚的优点:来源丰富、弱-β、ARG 分辨率高,可观察亚细胞形态,标 记简单,得率高、比活度高、 T1/2 长、易运输、贮存安全。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应用广泛,它们是用于诊断和治疗许多疾病的重 要工具。本演示将介绍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重要性和相关的技术。
放射性核素介绍
1 种类
2 半衰期
放射性核素有很多种 类,包括碘-131、技 術钪-99m和氟-18等。
放射性核素具有不同 的半衰期,从几分钟 到数天不等。
1
直接标记法
将放射性核素与药物直接结合,通常通过核反应或合成化学方法。
2
配体配位法
首先合成放射性配合物,然后将其与药物分子结合。
3
负载载体法
将已标记的放射性核素与载体分子结合,以增加稳定性和靶向性。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应用
诊断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可用于肿瘤、心血管和神 经系统等疾病的诊断。
治疗
某些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 合物可用于放射治疗和内 照射治疗。
研究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在生理研究和药物研发中 发挥着重要作用。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优点
高靶向性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 物可与特定细胞或组织 相结合,提高准确性。
灵敏度高
放射性标记使得核医学 化合物在低浓度下仍能 被检测到。
安全性
3 用途
放射性核素可用于病 理诊断、肿瘤治疗和 生理研究等方面。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定义
1 概念
2 示例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是将放射性核 素与药物分子结合在一起,从而能被特 定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吸收。
一些常见的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包 括技術钪-99m标记的白细胞和氟-18标 记的草酸。
制备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较低的毒副 作用。
核医学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安全性问 题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应用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应用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应用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特点在于应用了放射性元素所发射的射线。

放射性核素是指具有自发地放出粒子或其它射线或发生自发裂变,这个过程就是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衰变。

放射性的强度也叫活度,单位是居里。

衰变的射线可以方便的用仪器来探测,如:液体闪烁液。

又因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高,也即单位质量上的放射性强度。

氚的放射性比活度可以合成的很高,达到上百居里/毫克分子,假如是碘-125,其放射性的比活度更高,达到了上千居里/毫克分子。

这样的话,其检测的生命活性物质分子的浓度可以达到pmol或甚至fmol量级。

因此,氚或碘-125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应用于配体受体的竞争结合实验中,应用于药物的筛选。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另一个应用是在于新药的药代研究,如:药时曲线、药物的组织分布、药物的排泄及药物的代谢途径等,因为放射性的灵敏性检测,可以完全帮助研究创新药物的给药前后的物料平衡。

利用氚或碳-14标记的化合物可以研究其化合物在动物体内的生理途径,进行生理药理的研究。

所以,放射性标记化合物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有着很广的用武之地,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试剂。

农业、工业方面也都有着氚或碳-14标记化合物的用武之地,如农药的残留、作用机理等。

检验核医学系列课件--标记化合物与放射性药物ppt课件

检验核医学系列课件--标记化合物与放射性药物ppt课件
充分混匀反应40-50秒, 终止反应:加新鲜配制的偏重亚硫酸钠水溶液
4μl(8μg) ,
2. 乳过氧化物酶法(LPO)
原理:过氧化物酶法是以过氧化物酶作为催化剂和微量H2O2作用, 放出新生态氧,从而将离子碘(I-)氧化成单质碘,由此标记蛋白 或多肽分子,这样的标记也称之为酶促标记。
过氧化物酶有多种,常用的过氧化物酶是乳酸过氧化物酶,其次 是葡萄糖氧化酶。乳酸过氧化物酶,它适应的pH值较宽(4.08.5),用量较少,一般仅为蛋白用量的1%,H2O2的用量很微, 常将H2O2配制成0.01mol/L的溶液,标记反应时,取8-10μl即可。 此类标记反应的终止常采用巯基乙醇或稀释的方法。
放射性标记化合物
(radionuclide labeled compound)
重庆医科大学 彭志平
1、定义: 分子中含放射性核素原子的化合物
2、分类: 放射性试剂 放射性药物(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1)放射性试剂(radioactive
agent)
(2)放射性药物 (radiopharmaceuticals)
定义:
凡引入体内用作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①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Diagnostic Pharmaceutical )
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进行疾 病诊断的一类体内放射性药物。也称为显像剂(imaging agent) 或示踪剂(tracer)。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多采用发射γ光子的核素及其标记物。
常用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的制备
2、反应堆生产:
99Mo 3H 125I 89Sr 131I 133Xe 32P 186Re 14C 153Sm 98Mo(n,) 99Mo 富中子核素,有载体,价格低

检验核医学系列课件--标记化合物与放射性药物

检验核医学系列课件--标记化合物与放射性药物
检验核医学系列课件--标记化 合物与放射性药物
1、定义: Ø分子中含放射性核素原子的化合物
2、分类: Ø放射性试剂 Ø放射性药物(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和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1)放射性试剂(radioactive agent)
(2)放射性药物 (radiopharmaceuticals)
Ø 定义:
凡引入体内用作诊断和治疗的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
①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Diagnostic Pharmaceutical )
Ø 用于获得体内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影像或功能参数,进行疾病 诊断的一类体内放射性药物。也称为显像剂(imaging agent)或 示踪剂(tracer)。
Ø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多采用发射γ光子的核素及其标记物。
诊断用药 ——显像剂(示踪剂) 要求: γ射线,能量100-300Kev
1. 直接标记法
药物(络合剂)+ 99mTcO4- +SnCl2 适宜条件 99mTc-药物+少量99mTcO4-+少量 99mTc-Sn胶体
单克隆抗体的标记
2. 配体交换法
99mTcO4-/H2O L+还原剂 99mTcL
L1+还原剂
L
99mTcL1
3. 间接标记法
双功能络合剂:含有一个可与金属离子络合的基团和可与抗体共价 结合的基团。 cDTPA、HYNIC(肼基联氨基烟酰胺)、MAG3
充分混匀反应40-50秒, 终止反应:加新鲜配制的偏重亚硫酸钠水溶液4μl(8μg) , 标记混合物立即进行分离纯化:在硅胶薄板上层析,展开剂为氯仿:甲醇=7:3,计算
碘标记率,根据直接法计算标记VIP的比活度。 葡聚糖凝胶拄分离标记蛋白和未标记的游离放射性碘

第2讲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

第2讲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

使用葡聚糖凝胶凝胶过滤法时的注意事项
a.根据纯化物的分子量适当选用不同型号的葡聚糖凝胶或树脂葡聚糖凝胶, 后者分离效果比前者好; b.粒子粗细的选择,一般选用中等大小(50~150μ)颗粒, 细颗粒比粗颗 粒分离效果好; c.Sephadex G使用前用缓冲液浸泡24小时以上,使之充分膨胀,或在沸水中 煮2小时; d.根据纯化要求适当选用层析柱,装好的凝胶不可有气泡、斜面及中间断 裂,平衡缓冲液内应加入防腐剂,防止霉菌的生长; e.层析柱使用前要充分平衡,要求平衡液的用量是柱床体积的3~4倍; f.洗脱时流速不宜太快,每分钟不超过0.5ml,一般每分钟在0.2~0.3ml, 太快可造成分离不纯; g.多数标记多肽或蛋白在上柱分离前,应先用蛋白(如BSA或兔血清等), 以免标记物吸附于柱上而受损失。
氯胺-T法的标记过程以GH为例
在反应试管中依次加入 GH 50μg 50μl 125I 2mCi 50μl Ch-T 100μg 50μl 室温反应1分钟 ----------------- SM 200μg 100μl 1%KI 1mg 100μl ----------------- 标记反应完成后用凝胶过滤等方法将125I-GH 与游离的125I离子分离。
碘的同位素特性表
2 蛋白质、多肽的125I标记技术
蛋白质、多肽碘化的基本反应式 Na125I+氧化剂 125I HO-<=>-CH2CH-COOH+125I2--->HO-<=>-CH2CH-COOHNH2 NH2
上式表示通过氧化剂使碘化物(125I )氧化成碘分子( 125I 2)与蛋白质 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碘化作用,所以只要含有酪氨酸的化学物或人 工地接上酪氨酸基团的化合物都可用放射性碘标记。蛋白质分子中除含 酪氨酸外,还有组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有时也可生成碘化物,但它们的 反应性远不及酪氨酸,因此影响蛋白质碘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取决于蛋 白质分子中酪氨酸残基的数量及其在分子中的暴露程度,另一方面,碘 化物的用量、反应条件(PH、温度、反应时间等)及氧化剂的性质等 也有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记率=标记物的放射性/投入的总放射性X100%
标记率的测定方法 1放射性纸层析; 2薄层层析; 3柱层析; 4蛋白沉淀法
2、标记物的纯化
标记化学物的纯化方法:色谱法或叫层析法, 包括纸层析、薄板层析、柱层析等,柱层析又 可分为离子交换法、凝胶过滤法、亲和层析法, 另外还有透析法、电泳法等等。
标记物分离前后曲线
放射层析
(2)、柱层析法
1 凝胶过滤法 凝胶过滤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
进行分离的一种方法,常用的有葡聚糖凝胶( Sephadex G ) 系列, 分离标记蛋白与游离碘时常用Sephadex G-25或G-50, 然后再用G-100进一步纯化;这种即有离子交换作用又有凝 胶过滤作用,纯化效果较好, 2 离子交换法 一般是制成离子交换层析柱,适于分离短肽 标记物。 3 亲和层析法 利用蛋白质与其特异抗体或受体的结合来分 离纯化标记蛋白质,此法特异性强,保持生物活性好,但 操作较复杂。
标记方法如下:
取涂有Iodogen管 1支 0.5M PB PH7.6 100μl Mc-Ab 50μg 50μl 125I 0.5mCi 10μl 200C室温反应15分钟 ------------------------ 0.5M PH7.9 PB 150μl终止反应 反应液用Sephadex G-100分离纯化,
碘的同位素特性表
2 蛋白质、多肽的125I标记技术
蛋白质、多肽碘化的基本反应式 Na125I+氧化剂 125I HO-<=>-CH2CH-COOH+125I2--->HO-<=>-CH2CH-COOHNH2 NH2
上式表示通过氧化剂使碘化物(125I )氧化成碘分子( 125I 2)与蛋白质 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发生碘化作用,所以只要含有酪氨酸的化学物或人 工地接上酪氨酸基团的化合物都可用放射性碘标记。蛋白质分子中除含 酪氨酸外,还有组氨酸和色氨酸残基,有时也可生成碘化物,但它们的 反应性远不及酪氨酸,因此影响蛋白质碘化效率的因素,主要取决于蛋 白质分子中酪氨酸残基的数量及其在分子中的暴露程度,另一方面,碘 化物的用量、反应条件(PH、温度、反应时间等)及氧化剂的性质等 也有影响。
3 常用标记方法
(1) 氯胺-T法 (2) 乳过氧化物酶法 (3) 联接标记法 (4) 固相氧化法
(1) 氯胺-T法
氯胺-T法具有标记效率高、重复性好、 试剂便宜易得、是目前应用最多的标记 方法。氯胺-T(Chloramine-T)是一种温 和的氧化剂,它的化学名是 N-氯代对 苯磺酰胺钠盐,在水溶液中产生次氯酸, 可使碘阴离子氧化成碘分子,反应式如 下: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学物(Radionuclide labelled compouds)是指化学物分子中某一原子或某些 原子被放射性核素原子所取代的化学物。放射 性核素标记化学物被广泛用于医学、生物科学 研究中,放射性核素化合物作为一种示踪剂和 分析试剂,可用来研究物质在机体内的运转、 代谢和分布、排泄。并可用来进行机体微量物 质测定。是示踪研究最重要的分析试剂和示踪 剂。

放射性标记物的纯化
不论用何种方法制备,要想得到合格的 标记化学物,必须将反应物仔细纯化, 标记化学物在保存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 不纯的物质,同样需要再次纯化,因此 要求标记化学物的放化纯度大于95%, 而且在示踪过程中要稳定。否则所得的 示踪结果不可靠。
1、标记率的测定
标记率是指放射性核素被标记到待标记化 学物上的量所占的同位素及125I的特性
碘的同位素有29种,其中23种是放射性同 位素,它们具有很不同的物理特性,制 备分析试剂以125I应用最广,因为125I具 有二个重要的优点,一是半衰期(60天) 允许标记化合物可贮存应用一段时间; 二是它只发射28Kev能量的x射线和5Kev 的γ射线,无β粒子, 因而辐射自分解少, 标记化合物有足够的稳定性。
1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制备技术的特点: a 原料;b 标记物的稳定性;c 超微量技术;d 进行冷试验; 2常用的基本方法: a 同位交换法;b 化学合成法;c 生物合成法 三 放射性碘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四 放射性碘制备分析试剂以125I应用最广,现90%的 放免试剂盒中的示踪剂都是用125I标记的,因为125I 具有二个重要的优点,用125I标记的化合物有足够 的稳定性。
使用葡聚糖凝胶凝胶过滤法时的注意事项
a.根据纯化物的分子量适当选用不同型号的葡聚糖凝胶或树脂葡聚糖凝胶, 后者分离效果比前者好; b.粒子粗细的选择,一般选用中等大小(50~150μ)颗粒, 细颗粒比粗颗 粒分离效果好; c.Sephadex G使用前用缓冲液浸泡24小时以上,使之充分膨胀,或在沸水中 煮2小时; d.根据纯化要求适当选用层析柱,装好的凝胶不可有气泡、斜面及中间断 裂,平衡缓冲液内应加入防腐剂,防止霉菌的生长; e.层析柱使用前要充分平衡,要求平衡液的用量是柱床体积的3~4倍; f.洗脱时流速不宜太快,每分钟不超过0.5ml,一般每分钟在0.2~0.3ml, 太快可造成分离不纯; g.多数标记多肽或蛋白在上柱分离前,应先用蛋白(如BSA或兔血清等), 以免标记物吸附于柱上而受损失。
在标记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氯胺-T水溶液遇光或暴露至空气中很不稳定,需要在临用时配制; b.氯胺-T的用量,按氧化2mCi无载体的Na125I只需要0.15μg, 而实际需要量大大 超过此值,经验认为用2mCi新鲜无载体125I时,Ch-T用量约为100μg。如用量 过大,会明显降低标记化学物的免疫活性和生物活性,用量不足又降低标记 率,甚至标记不上去,此外如碘溶液中含有保护剂(一般用Na2SO3等还原 剂),因它需要消耗Ch-T,固用量就需要相应加大。 c.加入Ch-T后必须迅速混匀,以防止标记不均匀,在0~240C下,加入Ch-T 后的 反应时间一般为一分钟左右,但也有延长至10分钟的。 d.加入偏重亚硫酸钠(SM)终止碘化反应,SM的用量一般为Ch-T量的1.2~1.5 倍就足够。 e.反应体积要小,使微量的蛋白质保持高浓度,才能保证一定的碘化效率, 含 中等量酪氯酸的蛋白质其浓度为300mg/ml时,碘化效率一般为80 ~90% , 而如含50mg/ml时,则碘化效率可降至60~70% f.PH对碘化效率的影响:碘化反应最适的PH依据蛋白质的性质而定,一般蛋白 质所需的PH为7.3~7.8,通常Na125I溶液中都含有相当量的NaOH(可高达 0.1M),因此所用的缓冲液必须具有足够的缓冲容量,如常用0.2~0.5M磷 酸盐缓冲液。
氯胺-T法的标记过程以GH为例
在反应试管中依次加入 GH 50μg 50μl 125I 2mCi 50μl Ch-T 100μg 50μl 室温反应1分钟 ----------------- SM 200μg 100μl 1%KI 1mg 100μl ----------------- 标记反应完成后用凝胶过滤等方法将125I-GH 与游离的125I离子分离。
五、标记物的质量鉴定
经纯化后的标记化学物,要对其化学、生 物学性能、质量进行鉴定,鉴定包括: 1.放射化学纯度鉴定; 2.放射性浓度; 3.放射性比活度测定; 4.生物活性和免疫活性测定等 5.其它指标:产品的总放射性活度、放射 性浓度、以及测量的时间等。
1 放射化学纯度鉴定
放射化学纯度(Radiochemical Purity) 放射化学纯度(%)=特定化学形态的放射 性活度/样品总放射性活度x100% 放射化学纯度受制备方法及原料的化学纯度、 产品存放条件等影响,一般放化纯度控制 在95%以上。 放射化学纯度的检测方法有: a.放射性纸层析和放射性薄层层析; b.放射性高效液相层析; c.凝胶电泳法。
(3) 联接标记法
该法是先用Ch-T法将酰化剂(3-(对羟基苯)丙酸-N琥珀亚胺脂 Bolton- Hunter试剂)碘化, 然后再用此酰化剂与蛋白质分子 中游离氨基酸相缩合而引入蛋白质分子中,
联接标记方法
方法如下: 125I-酰化剂 5~10μmol 吹干 蛋白质 5~10μg 50μl 缓冲液 PH8~8.5 100μl 水浴反应15~30分钟 加入过量的甘氨酸,使剩余的125I-酰化剂 消耗掉而终止反应。
Iodogen法的特点
Iodogen法是一种简便、高效、广谱的碘标记方 法,由于Iodogen被固定在试管壁上,与溶液中 的标记蛋白质不直接接触,这就减少了氧化剂 对标记物的损伤,使反应更加温和,简化了操 作步骤,每次标记前无需配制氧化剂溶液,省 去了用还原剂终止反应一步,Iodogen法延长了 反应时间(15分钟), 这样使反应更容易控制。 提高了标记结果的重复性。是一种很有生命力 的标记方法。
一 基本概念
一、放射性核素的选择: 1 要不改变原化学物的理化和生物学特 性;2 要与化学物结合牢固稳定; 3 要有 合适的物理半衰期; 4 射线容易测量; 5 其它要求 二、几个重要参数: 1 放射性浓度;2 放化纯度;3 放射性 比活度 三、同位素与非同位素标记 四、定位标记与非定位标记
二 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制备方法简述
(2) 乳过氧化物酶法
利用乳过氧化物酶(LPO)有促进微量过氧化氢对125I-的氧化作 用, 生成125I+并标记在蛋白质酪胺酸分子上。标记方法如下:在 反应试管中依次加入: 蛋白质 10μg 50μl Na 125I 1~2mCi 50μl LPO 20~100ng 50μl H2O2 80~150ng 50μl(可分二次加入间隔7~10分钟) 室温下反应10~20分钟 疏基乙醇 10mmol 500μl 或PB 0.05M 1ml 终止反应后用凝胶过滤法分离125I -蛋白质与游离125I 。
(1)、纸层析及薄层层析
纸层析是以层析纸作为固定相、以适当的展开 液作为流动相,当流动相沿着纤维素分子上行 时,待测样品(点在滤纸的下端)也随之移动, 由于样品中各个组分的性质不同,在固相的吸 附能力和在流动相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各组 分随流动相移动的速度也就不同,也就是说各 个组分在固定相上移动的距离不一样,从而样 品中的各个组分能有效的分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