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的双面经济效应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doc
分报告一:国际产业转移一、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概述1.1 国际产业转移的基本内涵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和地区。
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一个包含着国际产业贸易与国际产业投资的综合过程。
它既是对产业构成要素的国际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产业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
国际产业贸易往往意味着转入国必需的某些具有较高技术水平的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的输入,因而对转入国产业结构发生影响。
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它有助于转入国产业成长与结构转换。
也就是说转入国可以利用这些技术设备、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建立新的工业部门,改造传统产业部门。
国际产业投资往往意味着资本、技术等的直接输入,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下,也能产生与国际产业贸易相同的结果。
国际产业转移是从外在形式来看,与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贸易和相关国家相关产业之间的投资并无二致。
但发达国家与转入国之间的绝大部分贸易,实际上是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国产业之间的贸易,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贸易。
发达国家在转入国的投资,尤其是直接投资,一般是伴随着资本输出的较先进技术产业的输出,或者说发达国家较高发展水平的产业向转入国较低发展水平的产业投资,因此,我们称它为国际产业投资。
当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所引起的累积性产业成长达到一定程度时,某些产业在转入国更具有竞争优势时,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便会发生,从而引起产业转入国与产业转出国产业结构的革命性转换。
转出国之所以进行产业转移,是因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也是它们开发使用过时技术,实现最后价值增值的需要。
它们不可能通过转让高新技术来培植与自己竞争的对手以追逐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本输出。
产业转出国吸收产业转移通常是谋取外来投资的外部经济效应,即获得技术、管理经验、训练人员以及其它的前向联系效应和后向联系效应1.2 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对于转出国而言,从短期来看,国际产业转移对于发达国家也有负面影响,如对国内就业水平的影响和本国产业“空心化”现象。
论产业内和产品内的国际贸易分工
论产业内和产品内的国际贸易分工一个国家某种资源对其他资源的相对供给比较大,就称这种资源为这个国家的充裕资源。
一个国家将生产充裕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这就是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的基本结论:各国倾向于出口其国内充裕资源密集型产品。
近年来,东亚地区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在分工不断深化和细化的过程中,分工体系由产业间分工向产业内和产品内分工转移。
各国(地区)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水平,在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工序或生产环节中进行专业化生产。
这种分工结构的变化,加深了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同时也促进了东亚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因此,也可以用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来解释东亚地区以及东亚地区和美国的国际分工与贸易。
目前,东亚地区的零部件贸易发展迅速,其增长速度已经远超过最终产品贸易。
同时,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东亚生产网络,在东亚零部件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东亚地区贸易的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以下通过赫克歇尔-俄林贸易理论来解释零部件的贸易,并由此提出如何提高我国的贸易竞争力,从而提高福利水平。
一、中国与东亚地区以及美国的进出口贸易自20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东亚地区的出口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全球出口贸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东亚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已经成为影响世界市场的重要因素。
中国与东亚区域外的主要贸易对象是美国,近年来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中,贸易顺差明显增加。
而且中国近年来出口贸易增长的速度还明显高于东亚区域内其他经济体。
即使是在全球贸易锐减4%的2001年,东亚大部分经济体的出口都减少了10%左右,而中国的出口贸易却在这一年仍然保持了6.8%的增长速度。
目前,中国已经超过日本和四小龙,成为东亚地区对美国出口顺差最大的国家。
(图1)在区域内贸易中,中国在东亚其他经济体的出口贸易中所占份额逐年上升,并已经逐渐成为大多数东亚经济体在区域内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市场。
如图2,2000~2005年东亚各经济体对中国的出口都有大幅度增长。
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论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2011级法学一班李婷2011112061 摘要:经济合理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但在国际经济秩序不平等的条件下,经济全球化对于发展中国家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
我们必须对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有清醒的认识,并相应调整和完善我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及经济发展战略,以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
]1[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生产力发展资源配置经济危机经济不平衡国家主权独立性一、引言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是冷战结束后的近二十年绝无仅有的,就算是1970年代初期石油危机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不能与此相提并论,这可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全球面临的最大的一次危机。
随着经济化程度越来越深,经济危机给全球带来的影响会越来越大。
二、正文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一)经济全球化的利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
1.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全球化是资本的全球化,发达国家的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可以充分的利用外资,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本不足带来的各种问题。
资本的进入又带来了实用技术、管理经验和企业创新精神,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传统企业的改造和现代企业的竞争,对建立现代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有重要作用。
外资进入扩大了生产规模,同时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就业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完善,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化和金融化。
资本进入发展中国家同时带来了市场经济的博弈规则和惯例,大大缩短了发展中国家从二元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时间。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优化配置,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经济全球化可使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技术、产品、市场、资源和劳动力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
发展中国家获得所需的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和先进制度,利用国外引进的适用市场经济发展的一切来发展适合本国的经济,从而促进经济的转型和飞速发展。
国际产业转移的负面效应分析
第 6卷 第 7期 20 0 6年 7月
1 7 —10 ( 0 6) 7—01 — 3 6 1—8 7 2 0 0 — 0 7— 0
科 技 和 产 业
S in e T c n  ̄g n n u t ce c e h o y a d I d s ̄
文献标识码 : A
2 世 纪9 年代 以来 , 随着 经济 全球 化 和知识 经 0 0 伴
济 的到来 , 劳动 密集 型产 业 由发 达 国家 向发展 中国家 或地 区转 移 的速 度 明显加 快 ,呈 现 出新 的变化 趋势 。
成 的价 值链 ,它包 括在 整 个 产 业链 条 价 值 实现 过 程 中 , 有 生产 活动 的组织 及参 与者 的利 润分 配 。 所 当前 , 散 布 于全球 的 、 于全球 价值 链上 的企 业进 行着 从 设 处
识 密 集型产 业 国 、 资本 密集 型产 业 国与劳 动密 集型 产 业 国之 间 的关 系 [ 。在 产 品 生产 技 术 发 展 的不 同阶
靠对 产 品价值 链 的整体 占有 , 是利 用技 术 力量 和充 而
裕 的科研 经费 ,使 其成 为新 产 品研究 开发 的发源 池 , 利 用 企 业 的综 合 实力 , 占价 值 链 的 高端 , 抢 将低 附加 值 的制 造 和装 配 等低 端 增 值 部分 转 移 到 低 工 资 的发
移
利 用 品牌 优势 , 采用 生产 外包 等 多种方 式 的主 要
原 因 : 是 随着 技 术高 度 化 和 复杂 化 , 一 价值 链 的 增 值
环 节 拉长 和 增 多 , 结构 也 日趋复 杂 , 内部 纵 向一 体 化 分 散整个 企 业 的资源 , 削弱 了企 业竞 争 力 。相反 将非 核 心业 务 外包 给 企 业外 部 最 优 秀 的专 业 化 资 源 可 以 降低 成 本 , 高效 率 : 是 一 些 发展 中 国家 企业 将 其 提 二 高素 质 、 成 本 的劳 动 力加 人 价 值链 , 某个 环 节 的 低 在
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与中国经济影响
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与中国经济影响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世界各国都在竞争中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其中产业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
对于中国而言,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影响十分深远。
一、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给中国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来自发达国家的外资投资使得中国经济获得了巨大的推动,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此外,在产业转移的进程中,中国吸纳了许多好的产业资源和先进的技术,提高了中国的产业水平和技术水平。
同样,生产成本的下降也在为中国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因此,可以说全球化下的产业转移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和助力,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转移对中国经济的冲击然而,产业转移也导致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产业结构的不均衡发展,由于大量产业的转移,一些发达地区和现代化程度高的城市发展得更快,而一些地域较差和贫困的地方则发展缓慢,已有的差距进一步扩大。
其次,全球化下的激烈竞争使得一些中国企业为了低成本高效率投入,在劳动力、环保等方面存在不合理和不规范的情况,加剧了资源的浪费,对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最后,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激烈,很多中国企业只关注短期的利润和效益,而缺乏长远的规划和发展战略。
三、发展反制措施面对产业转移的挑战,中国政府和企业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以维护和促进中国的发展。
首先,政府应该采取措施支持和鼓励国内企业的优化转型和升级,提高其生产和服务质量,同时要培育和支持一批高质量的本土企业发展。
其次,还需建立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加强对环保、劳动等方面的监管和管理,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需要加强全球经济合作,拓展和深化经济合作,形成更加自由、开放、公正的全球经济体系。
总之,产业转移是全球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它为中国带来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我们需要积极应对这些问题,提高我们的产业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中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及其收入分配效应
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但由于缺乏技术、品牌等优势,只能从事低 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导致劳动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
03
技术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
发达国家凭借技术优势在价值链中占据核心地位,通过技术转让、许
可等方式获得高额技术收益,而发展中国家往往只能被动接受发达国
家的技术转移,导致技术要素收入分配不平等。
总结词
汽车产业是国际产品内分工的典型案例,其生产过程被 分为多个环节,分布在不同国家和地区。
详细描述
汽车产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 和地区都负责生产一部分零部件或组装一部分车辆。例 如,美国和加拿大负责生产发动机和传动系统,德国和 日本负责生产底盘和刹车系统,韩国和墨西哥则负责生 产车身和内饰件。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产品内分工 的方式,实现了专业化生产和技术升级。
需求多样性
不同国家的需求多样性也会影响国际产品内分工的模式,多样化的需求使得产品内分工有了更多的可 能性。
生产技术进步
技术创新
生产技术的进步可以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使得某些国家在某些生产环节上具有更高 的比较优势。
VS
信息化与智能化
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生产 模式和组织方式,从而影响国际产品内分 工。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及其收 入分配效应
2023-11-05
目 录
•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概述 •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的影响因素 •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的收入分配效应 •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案例分析
01
国际产品内分工模式概述
3. 高度灵活性:适应市 场需求的变化,灵活调 整生产环节的配置。
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兼论产业耦合转移背景下中国加工贸易升级
二、 全球 生产 网络背景 下国际产 业转 移的新特 点与产业
次 年代 化 工产业 、 机械产 业和汽 车产业等
结构升级的新趋 势
1产 品 内分 工是 全 球 生 产 网络 背景 下 国 际 产 业 转 移 的 主 .
16- 9 0 幕三砍科 技革 命爆发 . 美荐 发展锕恢 、 美 、l锥等 国劳动 密 日 E、 “ 中心—外 围“ 的国际 产 l7 化】和 汽车等 资本密集 型产业 与电子 、 集 型产业_ 亚洲新 兴 9O = + 业结 构升级布 局 第 年代 航空航 天和 生物医疗等 技术密 集型产业 1业化国 家和地 区 =
.
波 危机 后 蕾源 、 料荨高 附加值 、 新材 低能耗 的技术 电等资 本密集型 产业 “ 阵’ 式 雁 l 穰
浪
一
潮
鸯 橐和知识密集 型产业
呻 f 工业化 国家 兴
美 国个人 计算机产 业的模块 化战喀 经营 、美 日 欧资本 、 劳动密羹 1a  ̄f 标准 化生产 , 展徽电子 、 工程 、 9o f 发 生物 光纤 型产业_东 亚 四 + 小龙 亚太地 区形成 丁 条轻 一
裹 1 国再产 业转移的演进历程殛其影响 :
时期 转移动因 转移 产业与路径 产生的影响
口导 向型经济受 困, 东部地 区适时提 出“ 腾笼换 鸟” 措施 。在 此 背景下 , 国际产业 转移呈 现出前所未 有 的新 格局 , 即国际
高端产业 向中 国东 部地 区转移 以及 中 国东 部地 区产业 向 中
经 济 大 视 野
产品 内分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产业转移与中国 产业结构升级
兼论产业耦合 转移背景下 中国加工贸易 升级
国际产业转移及中国对策
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6月/8日/第005版新视点国际产业转移及中国对策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马强国际产业转移是指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等多种方式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的过程。
当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1. 国际产业调整转移日益向高新科技化、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转移的重心。
同时,发达国家的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业等为生产服务的知识密集型新兴服务业和发展中国家的商业、酒店业、交通业和通讯业等传统服务业,成为各自服务业发展的主流。
2. 国际产业间分工、国际产业内分工日益向国际产品内分工延伸,国际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日益体现为国际产品内工序环节的调整和转移根据工序分工理论,可将价值链增值环节划分为技术环节、生产环节和营销环节。
国际产品工序调整和转移表现为:在全球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由生产环节向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转移;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在生产环节中由下游生产环节(终端的加工组装)向上游生产环节(关键零部件的生产)转移。
3. 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日益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两大主要方向,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的逆向产业转移《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5年全球FDI流入为9160亿美元,其中流向发达国家为5420亿美元,占总量的59%,而且90%是发达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
南亚、东亚和东南亚地区流入FDI为1650亿美元,占总量的18%,其中65%属于发展中国家间的相互投资,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钢铁和石化等制造业,发展中国家具备一定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已然发起向发达国家进行产业转移。
西亚地区流入340亿美元,占总量的3.7%,主要集中在石油行业;非洲为310亿美元,占总量的3%,主要集中在自然资源。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探究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发生在国家之间的产业转移,它既包括某些产业由某些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现象,也包括国际产业由于全球竞争在某些新兴国家成长的同时而在老产业基地关闭或消失的情况。
国际产业转移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和资本的国际流动来实现的,是世界范围内产业升级与开放经济的共同结果,也是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的一种长期、动态的趋势。
一、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各国对外开放的日益加深,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另一方面,知识经济又方兴未艾。
这一切都改变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和条件。
(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要求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大量投入流向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特别是流向信息与通讯、教育与培训、研究与发展等方面。
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知识经济”的浪潮。
知识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一批与知识和信息密切相关的新兴产业即知识产业,并使之成为了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推动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升级。
由此,发达国家就产生了新一轮产业外移的需求,即为了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新出现的知识性产业中去,要求把一些原来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
(二)市场经济制度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不仅市场经济制度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且大量的发展中国家也都参与到经济开放的过程中来,不断引入国际惯例,推动国际资本的流动,提高了产业转移的效率。
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取消了限制,还采取积极的促进措施,提供高标准待遇、法律保护与担保,使得国际投资环境不断改善。
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数据显示,1991年-2004年间,世界各国做出的有关国际直接投资的政策调整共2156项,其中,有2006项措施是为了进一步吸引外资,约占全部政策变动的93%,而仅有150项政策变化的目的是加强对外资进入的控制,只占全部政策变动的7%。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
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因与效应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产业转移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
本文将从动因和效应两个方面深入分析我国产业转移的现象。
地理位置因素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地区的地理位置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导致了产业分布的不均衡。
一些地区处于交通便利的位置,有利于产业发展;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因为地理环境复杂、交通不便等原因,不利于某些产业的发展。
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根据地理位置因素做出的战略调整。
资源因素也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原材料、劳动力、市场等,这些资源优势吸引了大量相关产业聚集。
然而,另一些地区可能缺乏这些资源,或者资源质量不高,导致相关产业无法继续发展。
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好的资源优势而进行的战略调整。
技术因素同样是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不断更新设备、工艺和软件等,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一些地区可能拥有更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吸引了相关产业聚集;而另一些地区则可能缺乏这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导致企业无法继续保持竞争优势。
因此,产业转移是企业为了获取更先进的技术优势而进行的战略调整。
产业转移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将原有产业进行了升级换代,采用了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些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也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升级换代。
同时,产业转移也使得一些新兴产业得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发展,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升级。
产业转移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随着产业转移的进行,企业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建设新工厂、招聘新员工。
因此,产业转移为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缓解了当地的就业压力。
同时,产业转移也带动了产业链的发展,使得更多上下游企业得以涌现,从而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产业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产业转移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产业转移正负效应
费需 求 的基 础上 。
[ 关键词 ] 国际资本流 动; 国际产业转移; 劳动 密集型产 业; 产业结构调整 ; 扩大 内需 [ 中图分类号] 7 1 F 4 [ 文献标识码 ] [ A 文章编号]0 3— 6 8 2 0 )1 0 3 0 10 7 0 (0 9 O — 0 2— 4
内更加全面地 推进 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 , 从而 使各 国
之间的联 系越来 越 密切 , 并有 效地 带 动世 界经 济 的增
为特征的我 国劳动密集型产业 , 就是在这种背景 下发展 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 没有 劳动密集型产 业的大发 展, 就没有 今天 中国改革 开放 的光辉业 绩。但是 , 与资 本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相 比较 , 劳动密集型产 业毕竟是一种低层次的产业 形式 , 同时又大 多是一种资 源消耗型的产业 。资源的稀 缺性与成本 的递增 性 , 决定 了这种产业 的历 史局 限性 。由美 国次贷危机 引发 的全 球性金融危机 , 意味着这种经 济发展模式再也 不能继续
[ 摘 要 ] 经济全球化 的重要标 志是 资本在全球 范围内的 自由流动和 产业在 全球范 围内的重新组合。- 9国际资
本流动相辅相成的国际产业转移 , 是国际贸易与国际产 业投资发展的必 然结果 。这种 配置发展到 一定 阶段 , 形成 了
垂直的专业化分工 , 即高 附加值的高端产 业集 中于发达 国家, 而低附加值 的中、 低端产 业则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在这 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产 业, 在创造我国经济发展史上辉煌成就的同时, 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对中国的经济效应
随着经济全球化 的逐步深化 ,在价值链层次
上 出 现 了新 型 的 国 际 分 工 格 局— — 产 品 内分 工 。
在 产 品 内分 工 格局 下 , 实 现 生产 成 本 的最 小化 , 为 产 品生 产过 程 的不 同环 节 分 散到 不 同 国家 或地 区 生产 .每个 国家或 地 区 仅专 业 化 于 特 定 产 品 的某 个 生产 阶段 的生 产 。
付 光 新
【 要】 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 的逐步深化 ,传统国际分工格局逐 步深化为 以产品 内分工为主的新型国
际分 工格局 。在 产 品 内分 工格局 下 , 国际产 业转移 表现 出许 多新 的特 点 , 承接 国际经 济转移 既有促进 产业 结构优 化和 产 业升 级 、 化 出 口结构 、 进技 术进 步等 正 面积极 效应 ; 有 价值 增值 低 、 术依 赖严重 、 优 促 也 技 加
【 中图分类号】02 F6. 9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04 44 01 1 15— 4 10-43( 1) —05 0 2 1
第 四, 国际产业转移结构呈现高度化。产品内
分 工 格局 下 ,发 达 国家不 仅 将 资 源密 集 型和 劳动 密 集 型产业 向发 展 中 国家 转 移 ,并 且 将资 本 和技
些环节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 。促进产业结构优 化 。在这 种 格局 下 , 国可 以通过利 用 国际产业转 中 移, 发挥跨 国公司的示范效应 、 溢出效应和竞争效 应, 提高 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 , 发展国内相关关联 产业 , 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在 产品内分工格局下 。我 国可以通过承接资本和技
际 产业 转 移 ,既对 我 国经 济 发展 具 有 积极 的 正面 效应 , 同 时也具 有一 定 消极 的负 面效 应 。 但 【 一 正面 效应 _) 1 . 产业 结构 优化 和升 级 促进 在产 品 内分工 格 局 下 。中 国可 凭借 自己 的 比 较优 势 ,融 人 现 阶段 没 有 能力 生 产 的某 些 资本技 术密 集 型产 品价值 链 ,甚 至可 以跨 越价 值链 的某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链韧性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链韧性的影响1. 国际产业转移概述国际产业转移是指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之间发生的生产要素、技术和管理等要素的跨国流动和重组。
这种转移通常涉及国家之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跨国投资、技术授权和合作等经济活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使得部分制造业从发达国家向这些国家转移;另一方面,全球产业链的重构和国际分工的深化,促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优资源配置和市场机会。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国际产业转移也可能加大我国产业链对外部冲击的敏感性,特别是在关键核心技术和零部件供应方面。
我们需要辩证看待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既要充分利用其带来的机遇,又要防范潜在的风险。
2. 我国产业链韧性现状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吸引了大量的国际产业转移,这对我国产业链韧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国际产业转移使我国产业链的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我国产业链以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这些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
随着国际产业转移的推进,我国逐渐从低端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型,产业链的附加值不断提高。
这种结构性变化有助于提高我国产业链的韧性,使其在面临外部冲击时能够更好地抵御风险。
国际产业转移促使我国产业链的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发达国家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入到我国,推动了我国产业链的技术进步。
这不仅提高了我国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还增强了其抗风险能力。
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使得我国产业链更加灵活,能够更快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的调整。
国际产业转移也给我国产业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国际产业转移可能导致部分企业产能过剩,加剧行业竞争。
国际产业转移可能导致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
产品内分工 价值链重组与产业转移兼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大国战略
参考内容三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产业转移、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已经成为经济 研究的重要议题。本次演示将围绕这三个主题展开讨论,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 劳动力等因素的变化,某些产业从一个地区或 国家向另一个地区或国家的转移。这种转移通常是由经济发展的阶段差异和比 较优势驱动的。例如,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法规的加强,一些劳动密 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可能会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三、大国战略在产业转移中的作 用
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大国战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国政府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和转型升级,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资和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这些措施 包括:
1、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法治建 设等措施,改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外资进入本国市场。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产品内价值链分工为他们提供了产业升级的契机。在产 品内价值链分工中,发展中国家可以集中资源发展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环节, 如劳动力密集型环节。随着这些环节的发展,企业可以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 平,逐步向具有更高附加值的环节转移。这种升级模式,既避免了发展中国家 在追赶发达国家过程中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的问题,又可以使发展中国家在全 球生产网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产业的优化和升级。
三、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指某一产业在技术、组织、结构和功能等方面不断优化的过程。这 个过程通常是由创新驱动的,目的是提高产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价值链的背景下,产业升级更加重要。首先,产业升级有助于提高企业 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技术创新和组织优化,企业可以提升自身的竞争 力,进而在全球价值链中获得更高的附加值。其次,产业升级也有助于国家在 全球经济中的地位。通过推动产业升级,国家可以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提升 综合竞争力。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产业转移新趋势与对策分析
收稿日期:2020-10-02作者简介:毛锦凰(1981-),男,甘肃庆阳人,兰州大学县域经济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力发展面向全球出口的制造业,中国逐渐成为世界上制造业体系最完备的国家之一,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
截至2019年,中国与120多个国家进行贸易合作,并成为这些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中美贸易关系紧张度进一步升级,世界贸易面临重大危机,国际环境不稳定性增加,国际产业循环受阻。
以美国、日本为主的发达国家纷纷采取“产业回流”战略,不断增加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威胁。
此外,我国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关键时期,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释放国内经济发展潜力。
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逆全球化思潮起伏、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下行加之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积极主动应对世界经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产业转移带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合理判断全球产业转移新趋势,对重新调整我国产业转移路径、促成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产业转移的内涵研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对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复杂化形势的正确判断,顺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产业转移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是促进要素循环、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的重要手段。
对双循环和产业转移内涵进行挖掘与深度分析,理清理论形成过程与现实逻辑,有利于我们增强理解,从而有效推进双循环战略落实。
(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以参与国际大循环为主的策略,[1]1987年提出《关于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构想》,旨在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吸引大批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我国沿海地区长期高速增长。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市场中赢得了一席之地,参与国际大循环迎来黄金时期。
产品内分工产业片段化转移与中国产业跨越发展
产品内分工、产业片段化转移与中国产业跨越发展2013年03月27日16:30 来源:《现代经济探讨》2012年9期作者:张纪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浏览量 105 【内容提要】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移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即“产业片段”转移模式。
该文重点剖析了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的新特点,以及产业片段化转移对相关国家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而提出产品内分工条件下的中国产业升级策略。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片段化产业发展国际产业转移是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一种长期、动态趋势,一般通过资本国际流动和国际投资实现。
产业国际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在产业间和产业内分工条件下,发达国家一般将本国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边际产业”整体转移给其他发展中国家。
而在产品内分工条件下,国际产业转移发生深刻变化,产业转移逐步深入至生产工序层面从而演化成为一种国际产业转移新模式,即“产业片段”转移模式。
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国际产业转移是产业在国际空间中的移动现象,其根本动因是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
国际分工是指作为总体的世界范围生产活动的各种要素在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空间配置,也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
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既是生产国际化的推动因素,又是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国际产业转移与国际分工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1.国际分工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国际分工是国与国之间在广义生产上所形成的产业分工与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①,是超越国民经济疆界的社会分工,是国民生产之间的分工。
正是国际分工的存在使得国与国之间存在产业类型的差异,也存在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而国际间产业差异的存在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了国际之间的商品和资金流动从而带来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而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实现提供了媒介和手段;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是国际分工变化的最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促进了国际分工格局的新变化,变化的结果又形成了新一轮的世界范围内产业转移。
产品内分工、价值链重组与产业转移——兼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大国战略
产品内分工、价值链重组与产业转移——兼论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大国战略刘友金;胡黎明【摘要】目前我国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国际产业向中国大陆与沿海产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耦合转移.把握新一轮产业转移规律,根据我国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产业转移战略,是推动形成更加合理的区域产业分工格局、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研究认为,产品内分工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价值链跨区域重组是新一轮产业转移的主导方式,发挥大国优势是我国推进产业转移的战略基点.应当注重产业转移政策创新,在引导产业转移中实现科学发展,在坚持科学发展中引导产业转移.【期刊名称】《中国软科学》【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11页(P149-159)【关键词】产业转移;产品内分工;价值链重组;大国战略【作者】刘友金;胡黎明【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124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
产业转移的实质是企业空间扩张过程,也是企业为了应对新形势而进行区位调整的过程[1]。
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生产标准化的推进,产品内分工取代产业间分工和产业内分工,成为当今主要的分工形式,加速了国际产业转移的进程。
尤其是在2007年底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欧美及其他发达国家受到巨大的冲击,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活跃的地区,中国经济是亚洲经济的发动机,由于中国的市场潜力大,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的产业呈现着加速向中国大陆转移的趋势;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东南沿海地区得到了快速长足的发展,但东南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受到要素成本上升和外部需求减弱的严重影响,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要素成本优势显现。
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
从国际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分工【摘要】:通过分析五个不同关于国际分工解释理论,我们可以知道国际贸易的作用在于使一国市场扩大。
市场扩大则产生两种积极效应:一是通过厂商产量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二是增加产品的品种数量。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 国际分工; 分析解释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是指比较两种产品在两国间的劳动成本来决定一个国家应该生产或交换哪种产品。
李嘉图不仅继承了亚当.斯密的观点,而且提出了比斯密更系统更深刻的阐述,他的理论是对斯密理论的修补和发展。
他指出,一国不仅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优势是可以出口该商品,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绝对劣势是可以进口该商品;而且,在本国商品相对于别国同样商品处于相对优势或相对劣势时,也可以参加国际贸易。
A国虽然在两种商品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但若依照比较利益,A国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X商品,B国专门生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Y商品,我们可以看出,国际分工后X、Y的世界产量都较以前提高了。
(见下表)在他看来,自由贸易是解决资本和劳动无法自由转移的好方法。
各个国家只需生产处于最大优势的产品,继而通过自由贸易进行交换,可以提高多国范围的生产效率。
二、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他们认为资源禀赋不同是造成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有差异的原因。
各国在生产要素的拥有方面,情况各不相同。
若某一国某种要素比较丰富,价格就相对便宜。
生产要素的丰富与稀缺是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之一。
导致国际贸易产生的另一原因是,各国在生产各不相同的产品时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比例也是不同的。
根据产品所需的要素的多少,可以将产品分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技术密集型产品等。
据此,得出著名的H—O定理:A、B两国在贸易前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导致供给能力的差异,进而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不同。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以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
国际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代表着物质资本运动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而且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性运动。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经济变量的变动,都是由经济关系的动所引起的,而经济变量的变动又会引起经济关系的变动。
脱离经济关系的经济变量的变动是没有的,不以经济变量的变动体现出来的经济关系的变动也是没有的。
当我们考察产业贸易与产业投资时就会看到,国际经济关系的实质是处于不同产业成长阶段的国家之间不同产业的产品的生产与交换以及由此决定的利益分配关系。
这种经济关系的演进,开始于18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e。
经过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国际大分工,即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产业大分化,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三个阶段:工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阶段,工业国与初级资源产品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阶段;资本密集型产业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阶段。
现在,国际经济关系正进入一个新阶段,即知识密集型产业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国与劳动密集型产业国之间的关系。
本书的分析将阐明,在第三、四阶段,国际产业转移赋予这两个阶段的国际经济关系性质以全新的内容。
国际产业转移是发达国家整个产业的基本构成要素向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移动,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产物。
国际产业转移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建立在一种新的国际分工基础之上,形成一种新的贸易与投资的利益分配的国际格局。
;发展中世界的产业分化为产业再转移创造了前提条件。
产业再转移指的是这样一种经济现象,既包括经过发达国家产业转移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向比它们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产业,也包括发达国家把曾经转移到新兴工业国和地区的产业撤退出来并移入到更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这里我们先分析前者。
新兴工业国和地区向其它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产业,萌发于70年代,加速发展于80年代之后。
根据资料,1979年之前,韩国对外直接投资件数为319件,中国台湾为136件;1980—1986年,韩国为335件,中国台湾为115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的双面经济效应
【摘要】文章主要阐释了产品内分工格局下国际产业转移的双面
经济效应,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产品内分工;国际产业转移;价值链;经济效应
【中图分类号】g531.20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133-02
产品内分工格局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为中国提供了参与国际分工的
新途径,中国不仅可以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或产品;还可以充分发
挥其比较优势,承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或产品生产环节中的劳
动密集型环节。
产品内分工格局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既对我国经济
发展具有积极的正面效应,但同时也具有一定消极的负面效应。
一、正面效应
1.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中国可凭借自己的比较优势,融入现阶段
没有能力生产的某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价值链,甚至可以跨越价
值链的某些环节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在这
种格局下,中国可以通过利用国际产业转移,发挥跨国公司的示范
效应、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发展国内
相关关联产业,较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发展现代产业。
在产品内
分工格局下,我国可以通过承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中的劳
动密集型环节,逐步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内总产出中所
占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等措施,推动我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由加工组装等低附加值环节向自主研发制造等高附加值环节延伸,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通过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我国融入国际生产体系的层次不断深入,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规模,优化了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
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从1980年到2009年间逐步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不断增加,初级产品比重逐渐下降;工业制成品内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不断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逐渐下降。
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的比重在1980年分别为50.30%和49.70%,到1990年分别为25.59%和74.41%,到2009年分别为5.25%和94.75%;在工业制成品内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1980年分别为21.80%和75.90%,到2003年分别为51.40%和48.36%,到2009年分别为57.38%和42.62%。
工业制成品比重从1990年开始超过初级产品比重,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在2003年超过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
3.促进技术进步。
国际直接投资和外包方式的国际产业转移都促进了国内产业的技术进步。
国际直接投资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通过行业间和行业内技术溢出效应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水平。
外包方式下的国际产业转移,跨国公司将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后,作为外包的主导
厂商,跨国公司一方面会对成本、质量等方面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会对改进产品设计和提高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提供合理化建议,国内企业为保证外包能够满足要求,会积极采用新技术,并积极与国外客户进行知识交流,从而产生强烈的边干边学效应,作为外包承接国的中国能够通过融入全球生产体系而获得技术进步。
二、负面效应
1.价值增值低。
虽然我国出口产品总量不断增加、出口地位不断提升、出口结构不断改善,但是我国出口产品的低附加值、低端化和劳动密集型等特征仍然明显,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高附加值和自主品牌的出口商品比重偏低。
2.技术依赖严重。
虽然近年来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有所增加,研发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但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比重低、研发力量薄弱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缺乏自主核心技术,多数企业的关键部件、工艺装备、产品设计和核心技术等主要依赖进口。
目前制造业的技术有一半要依靠从国外引进,如彩电生产有104项关键技术,我们能够掌握的有60%,手机生产有65项关键技术,我们只掌握了一半,dvd 关键技术我们掌握还不到16%,核心技术都是由外国公司控制。
我国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之一,但技术依赖非常严重,所需要的中央处理器cpu和液晶显示器lcd主要依赖进
口。
3.加剧国际贸易摩擦。
在对外贸易获得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与欧美等主要国家的外贸顺差也逐渐扩大,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2010年呈下降趋势,我国外贸顺差2008年增长到2981.3亿美元,2009和2010年分别减少到1956.9和1824.8亿美元。
外贸顺差的增加引发了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不断上升,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从1995年的20起增加到2009年的75起。
产品内分工格局下的国际产业转移是引起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环节具有比较优势,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在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品转移到我国,同时向我国出口资本品和技术含量较高的零部件、半成品等中间产品,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在国内将中间产品进行加工、组装成最终产品后,向欧美国家出口大部分最终产品。
因此,在传统国际分工格局下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与欧美国家的贸易顺差,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转化为中美贸易顺差和中国对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和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逆差。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一)结论。
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一国可以通过融入本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价值链环节而获得国际分工利益,由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获得的附加值和报酬是不同的,所以我国可以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通过参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生产,融入国际分工,获取国际分工利益。
因此在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时,不能由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附加值低,而否认我国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合理性。
但是如果一国仅参与劳动密集型环节的国际分工,发展虽具有比较优势、但附加值低的生产工序或环节,那该国在这种分工格局中将处于不利地位,即使生产劳动密集型工序的高新技术产品,也未必能从技术外溢中获得技术进步,促进产业升级。
所以从长期而言,提升一国在产品内分工中的地位,就不能仅满足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和组装环节,而是要在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提升技术水平,适时向研发设计、品牌营销环节等高附加值环节转变,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二)政策建议。
我国可以通过立足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掌握核心技术等方法来应对产品内分工格局国际产业转移的负效应,提升国际分工地位。
1.增加研发投入。
通过增加研发投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
一方面提高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又增强了企业对引进技术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2.培育自主品牌。
在消费者驱动的价值链中,品牌是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品牌是价值链上所有知识的浓缩和体现,通过大力培育和发展品牌,企业能够获取持久的国际竞争力。
3.增加人力资本投资。
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一个国家可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通过承接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融入全球价值链中,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资对实现价值链的升级,控制研发和营销等价值链的核心环节具有决定性意义。
只有积累起充裕的研发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员,中国企业才能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技术创新和品牌创造。
4.鼓励国内企业走出去。
在产品内分工格局下,为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我国可通过向国外转移本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工序和环节。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及为减少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摩擦,我国可把丧失比较优势、增值能力低和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其它国家。
5.政府政策支持。
政府应继续鼓励发展配套产业,提高国内企业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能力及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国内企业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出口品牌发展战略,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完善政策支持和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寇亚明,全球供应链:国际经济合作新格局[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6
2、金芳,全球化经营与当代国际分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袁奇,当代国际分工格局下中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6
4、商永胜,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j]经济纵横 2006(10)
5、蓝庆新,产业国际转移视角下的中美贸易摩擦研究[j]国际经济合作 2007(8)
6、王国中、杜云鹏,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外贸商品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经济问题 2007(3)
7、grossman,helpman. outsourcing in a global economy[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