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八》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练习八》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练习八》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八》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第79页练习八1-5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减法笔算方法和验算方法,能应用减法计算解决相关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练习提高减法运算能力和观察、比较、综合等初步思维能力;进一步体会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三位数减法的笔算。

【教学构想】本课主要是练习三位数减法的笔算,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位数减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提高正确率,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如何计算被减数的中间或末尾出现0的情况,你能说出几道像这样的算式吗?谈话:不计算,你能估一估它们的得数分别是几百多?学生独立计算并验证估算结果。

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八”第1题。

指名学生板演,比较哪儿相同,哪儿不同?学生交流:隔位退位减要注意什么?2.完成“练习八”第2题。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分组讨论,比较每组练习的特点。

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交流,逐一分析每组练习。

引导学生观察被减数、减数的变化所影响差的变化规律。

3.完成“练习八”第3题。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巩固退位减的方法,并进行验算。

指名板演,逐一交流。

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八”第4题。

谈话:你是怎么理解原价,现价?提问: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怎样想?学生列式计算,集体订正。

2.完成“练习八”第5题。

指名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获得解题思路。

四年级订多少份?六年级呢?该怎样列式?列式解答,组织交流。

追问:这道两个量相比的情况,你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四、反思总结提问:通过这一节课的练习你进一步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的体会?希望大家在课后多练习,做到熟能生巧。

五、课堂作业基础练习题:一、口算下面各题。

700-400= 75-37= 87-26= 55+37=150-60= 80-35= 22+39= 100-40=综合练习题:二、开火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8 练习八|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8 练习八|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8 练习八|苏教版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 - 理解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 - 掌握一位数和两位数相加的方法; - 能够运用不进位加法的方法计算简单的加法题目;-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掌握一位数和两位数相加的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问题解决加法题目的难点。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加法吗?”;•解释加法符号的含义,让学生明确加法的目的,即求和;•引出今天的课程内容,练习八,让学生注意听讲、认真实践。

讲授环节(15分钟)1.师生共同探究和解决加法题目•让学生先 recall 一下之前所学的一位数和两位数相加的方法;•出示加法题目,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题目;•师生互动,引导学生总结出一些加法快捷计算方法,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2.引导学生运用不进位加法计算•老师出示一些不进位加法的例题,解释方法;•让学生根据老师的引导进行实践,理解方法的具体步骤;•对于理解不进位加法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解决一些不需要进位的加法题目。

锻炼环节(25分钟)1.让学生进行个人练习•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八的题目,老师巡视并及时指导;•引导学生按照不进位加法的方法解决题目。

2.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完成一道题目,老师巡视并及时指导;•找一个AC器具对照答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

结束环节(5分钟)•让学生互相卷取纸面作品,彼此检查纠正,然后收卷。

课后扩展•让学生自带玩具或水果进行体验活动,感受数的加减运算;•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游戏锻炼,巩固所学知识;•分发短文,让学生从中提取出计算题目,进行练习。

数学一年级《练习八》教案(10篇)

数学一年级《练习八》教案(10篇)

数学一年级《练习八》教案(10篇)数学一年级《练习八》教案 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了解这种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的结构,会用加、减法计算解决问题。

2、让学生初步感受符号所具有的简约化的特点,初步培养符号感。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用图画形式呈现的实际问题中括线和问号表示的意思及结构。

教学难点:根据用括线和问号表示的图画题正确列出加、减法算式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在学习“比一比”时,先比较哪根跳绳长,再比较哪个小朋友高,我们用“√”和“○”来表示比较的结果,这比用文字表示方便多了。

2、导入:使用符号表示既简单又明确,我们数学上经常使用符号。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如何用符号表示图画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并学习如何通过计算解决这样的问题。

二、教学新课1、教学例题。

(1)小黑板出示苹果图。

(2)__:从这幅图上你知道了什么?你能得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如果把刚才的问题写下来,这些字要写好长时间,现在我们可以用符号来表示。

(3)初步了解括线和问号:(出示括线)这叫括线,括线对着哪里,就表示哪里的东西,这里的括线就表示左边和右边的苹果总数。

“一共有多少个?”不知道,要我们求出来,这是问题,就在括线下面写问号。

(出示“?”)你们看,这样表示简单吗?(4)了解已知条件和问题。

题目中已经知道了什么呢?已经知道了什么就是已知条件,要求什么就是问题。

(5)__:这道题谁会列式计算?2、教学“试一试”。

(1)课件出示题目。

(包括括线的问号)(2)__:在这道题里,括线表示什么意思?括线下面的“10”个表示什么?“?”表示什么?谁能说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和问题?(3)在书上列算式计算。

(4)反馈交流,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三、__练习1、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题。

(1)学生在书上__列式计算。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练习八(一)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练习八(一)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首备设计
集体备课意见
起学习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你们回忆一下,我们都学习了哪几类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请学生起来说一说)口算练习:P62页练习八第1题。说说计算过程以及在笔算过程中的注意点二、练习一1、做P62页第2题先让学生观察算式,提出要求,你能估计商是几百多还是几十多?让学生思考怎样进行准确的估计,让学生说说,交流估算方法。根据被除数的前一位数或前两位数与除数的关系,被除数的首位如果不够除,就要用前两位来除,所以商的最高位在十位上,商是2位数,如果被除数首位够除,商就是3位数。让学生先估算,再独立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估计的商进行比较。2、做P62页第3题先让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对表格的理解。然后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结果。3、做P62页第4题读题,理解题意。问:你会列式计算吗?独立完成,交流想法。4、做P62页第5题读题,说说:我们能知道哪些信息?已知的条件有些?(1)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你能想到什么?(2)根据要求的问题,你又能想到什么?这道题目应该分成几步来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独立解答,交流想法。三、全课小结:教学反思:
主备人:单云好授课人:全册第课时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第9教时共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八(一)P62~63页
教学目标:1、巩固前面两段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相关的计算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和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2、尽可能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关心学生的计算方法和结果。对于其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发展学生的解题策略。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笔算方法。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7《练习八(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7《练习八(第2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7《练习八(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4.7《练习八(第2课时)》主要内容是关于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10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数字认识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计算错误和运算速度慢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较高,喜欢通过图片和实例来学习数学。

同时,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较大,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图片,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实际的加减法问题,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图片和实例,创设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加减法运算。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制作好PPT课件。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数学课本和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回顾100以内的数字和基本的加减法运算。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实际的加减法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练习八-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练习八-苏教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练习八-苏教版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
1.熟练掌握算术符号加(+)的概念和使用方法;
2.认识数字0-20,并会用加法写出相应数的和式;
3.加深对数学符号“+”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加法符号“+”的认知;
2.0-20的数字的认知和使用。

教学难点
如何灵活运用“+”符号,写出正确的和式。

教学准备
1.小黑板、白板笔;
2.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前面学过的加法概念,复习“+”符号及其运用;
2.出示数字卡片,讨论里面的数字,引出今天的主题:加法。

第二步:讲解新概念
1.讲解数字0-20,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片;
2.介绍加法符号“+”,并用简单的例子演示加法的运算方法;
3.提醒学生注意和式的顺序,特别是“+”符号的位置。

第三步:练习和巩固
1.分发练习纸,让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八;
2.让学生交换作业,互相检查答案;
3.讲解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强化学生对“+”的理解。

第四步:拓展延伸
1.让学生起立,进行数字游戏,巩固数字0-20的认知;
2.小组讨论,出示不同数字卡片,让学生自主组合相应的和式;
3.让学生预习下一课的内容,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准备。

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仅掌握了加法的运算方法,还加深了对加法符号“+”和数字0-20的认知。

通过练习和游戏,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在下
一步的学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加法和减法的联系及其运用方法,帮助学生搭建更加牢固的数学基础。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第1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第1课时)》主要内容是加减法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并能够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数数、认识数字等基础知识,对数学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可能对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的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直观教学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图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教材、PPT、黑板、粉笔、实物道具等。

2.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成数学角,座位排列有序,教学道具摆放整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引入加减法运算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结合实物道具进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八》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八》教案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八》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练习八》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巩固和提高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包括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数的比较等。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经过前几个单元的学习,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数的比较等基本知识,对数学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存在问题,需要通过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较高,对实践活动充满好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数的比较等知识,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进一步巩固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数的比较等知识。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同时,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和课件。

2.学生准备:复习前几个单元所学知识,准备参与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例如:讲一个关于小动物比本领的故事,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数一数、比一比。

通过呈现不同数量和种类的物品,引导学生运用整数的认识、加减法运算和数的比较等知识进行分析。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练习八 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练习八 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内容:
练习八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更加熟悉9的乘法口诀和
教学过程:
一、背口诀练习
男生、女生背、对口令背口诀。
说说9的乘法口诀有什么特点,怎样熟练记忆9的乘法口诀?
二、完成练习题
1.第2题
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说出四道算式。
5.第6题
看图说条件,根据问题独立解决。
说说为什么这样计算的思考方法。
说明:算总数时用乘法,算平均分时用除法。单位名称根据结果表示的意思来确定。
6.第7、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思考的过程。
()九三十六五()四十五
()九十八六()五十四
()九八十一二()十八
()九六十三八()七十二
说说这四道算式之间的关系。
2.第3题
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3.第4题
独立完成,校对时说说自己是怎么比的。
说明:比较大小可以根据算式的特点和算出结果两种方法。
4.第5题
说出口诀,比较数字的不同,提醒学生特别注意区分,再加强记忆。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2)》数学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练习八(2)》数学教案教案主题:三年级上册数学《练习八(2)》教案授课班级:三年级授课科目: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多少”与“有多少”这两个概念,并能够运用相关的计数方法与工具进行测量、计数和比较。

2.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综合的数学计算与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3.能够创新性地探究与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形成独立思考和分析的习惯。

教学重点:1.“多少”与“有多少”概念的理解及相关计数方法与工具的运用。

2.掌握基本计算方法和技巧,形成正确、快捷、准确的计算能力。

教学难点:1.运用不同的数学方法和工具进行测量、计数和比较。

2.对较复杂的计数问题进行细致周密的思考,进行全面、深入的掌握和练习。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通过课堂讨论、个别讲解、练习与巩固,让学生融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去,以及思考数学的重要作用和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1.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问:多少个同学在上课?答:12个。

问:这些同学中有几个站着?问:这些同学中有几个坐着?答:9个。

问:这些同学的栏杆上挂着几个书包?答:6个。

问:每个书包上有几个球?答:5个。

2.测量物品的长度。

教师准备一张纸,要求学生先用手将纸从头到尾量一遍,再使用卷尺测量一下长度。

记录每个同学的测量结果并将其截图。

3.运用单位“组”。

教师将一堆鲜花放在教室门口,问学生这些鲜花有多少?学生可以通过眼睛数一下,也可以通过用卷尺测一下长度、宽度、高度等等方式得出数据。

然后,教师将学生分组,每个组的任务是用这些鲜花制作一个组,然后每组都用卷尺量一下组的长度。

最后,让每组同学把自己的花组放在一起,比较他们的长度和数量有何不同。

教学方法及时间:活动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前准备5min1.准备教学所需的图片、卷尺、纸张等材料。

2.调整教室环境,准备介绍数学问题的内容。

等待教师介绍。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练习八》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练习八》教学设计1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练习八》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8.练习八》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各种实际的例子,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多个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提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和进位计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等,可能还不是很熟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加以引导和练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的例子,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难点: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等方式,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含不同类型的题目,以便进行操练和巩固。

2.练习题:用于课后练习和小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例子,如“小明有32个球,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可以分到几个球?”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题目,如24×5、36×7等,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老师在解答过程中,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相互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老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五上数学《练习八》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上数学《练习八》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上数学《练习八》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上数学《练习八》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第36—38页练习八。

教学目标
1、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认识循环节,能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会用计算器计算比较复杂的小数乘、除法,并有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与概括能力。

在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时,学生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算式中的规律,并能按规律直接填得数。

3、在引导发现规律、描述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中的美以及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能用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并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一些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教学难点
发现规律。

教学准备
有关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算一算。

完成第1、6、11题。

3.完成教材第38页“练习八”第13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规律,再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得数,最后用计算器验算。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教学设计《练习八》的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比例》教学设计《练习八》的教学设计

《练习八》的教学设计张鸿森供稿【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P53—55练习八。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对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的认识,能够熟练的求实际距离、图上距离和比例尺,会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并画图。

2、在练习过程中,体验运用比例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喜悦,渗透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难点】求图上距离并画图。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自学内容】见预习作业【教学预设】一、自学反馈请你根据数值比例尺:1:30000000,标出线段比例尺:你是怎么想的?二、基本练习1、团结路的实际距离是1800m。

(1)量得团结路在图上的距离为4.5cm,求出这幅图的比例尺。

(2)将这幅图的比例尺用线段比例尺表示出来。

2、七星瓢虫的实际长度是5mm。

量出右图七星瓢虫的长度,求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课本第54页第3题)三、对比练习(2)你是怎么求实际距离的?2、解决问题(1)兰州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大约长1900km。

在比例尺听课随想0 ()km是1:40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2)在一副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cm。

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四、拓展延伸1、篮球场长28m,宽15m。

用1:500的比例尺画出篮球场的平面图。

(1)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交流。

(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2、课本第55页第10题。

四、分享收获畅谈感想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反思与体会:。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八》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练习八》教学设计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
你是怎样求出的?
同桌互相订正,找出自己的错误。
6.完成练习八第9题。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想办法解决。
交流汇报自己的解决方法。
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比较简单。
7.完成练习八第10题。
学生自己试一试。
指名交流,讲清楚想法。
怎样简便怎样算
398+403 1597+198
(五)总结提升
1、计算时多注意计算的准确性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六)课堂检测
1、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相同()要对齐,从()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满十,要向()位进()。
2、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239+468=627+589=
3、列式计算。
一个加数是385,另一个加数是609,和是多少?
板书
设计
练习课
学习目标计算
检验
解决问题
2、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数学思考能力,根据题意合理解答
师生一起制定并明确学习目标。
1.会算
2.能算准
3.能解决问题。
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读题,理解题意。
预设:1、相同Βιβλιοθήκη 位没有对齐2、忘记加进上来的1
同桌交流方法
生“前位凑9”
“后位凑10”
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条件,理解含义。
列式解答和同桌交流解法。
反馈,说出过程。
2.下面的计算正确吗?
把错误的改正过来。
独立完成,说说错在哪里,应该怎么改。
3.完成练习八第6题。
独立完成,说一说你用的什么方法。
鼓励学生多使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练习,激发学生计算兴趣,突破计算难点。提升乐学善学的核心素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练习八教案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增强,用统计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判断和修改游戏的公平规则。
教学准备
小黑板等
教学环节
过程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反思
基本练习
让学生自己收集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并完成统计图,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统计的结果和对数据的简单分析;
一、组织回忆:
师:本单元我们学了哪些知识?
二、进行练习:
个别说。
独立做。
在教学中还是有少数学生在画条形统计图时出现了细节上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练习
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学会简要地说明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在活动交流中,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使学生的知识整理,巩固,提高、延伸。
进一步提高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整理、内化知识。
形成技能。
计结果的看法。
2、完成书本P82第二题
(1)让学生先仔细看图,说说图中一格表示几吨的用水量,统计图反映的是学校哪天的用水情况。
(2)逐步让学生根据每个游戏规则讨论游戏的公平性;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
(4)引导学生说说怎样更改游戏规则才能使游戏公平;
(三)、拓展性练习:
完成书本P83的思考题
(1)让学生读题,初步理解题意。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来找到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
(3)先让学生用列举的方法找一找一共会出现几种情况;
(2)让学生分别回答题中的问题。
(3)让学生再提出些其他的问题,在小组里交流。
(二)、综合性练习
1、完成完成书本P83第三题
(1)让学生独立分类整理,分别完成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4《练习八》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4《练习八》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4《练习八》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14《练习八》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加法运算,二是减法运算。

通过本题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对加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因为对运算顺序的理解不深,导致运算错误。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1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运算顺序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加减法运算;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材料:练习八的题目,教学课件。

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投影仪。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加减法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呈现练习八的题目,让学生观察题目,引导学生发现题目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际的加减法运算。

教师在旁边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加减法运算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加减法题目,并与小组成员分享。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八》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练习八》教学设计
二、基本练习,查找缺漏。
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1.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4题。
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图。
观察线段图、分析解题思路,发现:2本笔记本的价钱刚好就是12元。
2.完成教材第53页“练习八”第10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将教材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让学生独立解答,组织汇报。
3.完成教材第54页“练习八”第11题。
教学内容
练习八
第课时




1.进一步巩固画图整理信息的方法,能借助所画的线段图和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进一步体会用画图的策略整理信息的价值,懂得画图整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策略,培养运用这一策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学会用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形,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用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价值,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法和学法
练习法、问答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授课时间
年月日第节(第周星期)
教学过程
一、创设导入,明确目标。
1.提出问题:运用画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处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完成一些练习,通过这些练习同学们将再次感受画图这一策略的价值。(板书课题)
3.完成教材第52~54页“练习八”其余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四、达标练习,评价总结。
1、竖式计算。
380×13 25×306
21×600 45×195
2、甲、乙两车间共有工人260人,甲车间比乙车间少30人,甲、乙两车间各有工人多少人?

教案《练习八》教学设计精品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最新)

教案《练习八》教学设计精品人教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最新)

4 练习八一课时教学内容练习八。

(教材第43~45页)教学目标1.更加熟悉角,能正确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2.熟练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角的大小。

3.会画直角。

重点难点重点:正确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难点:比较角的大小,会画角。

教具学具三角尺、课件。

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认识了图形家族的新朋友——角,你了解它了吗?【设计意图:借助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二自主探究1.认识角。

师:在小组内说说你认识的角,然后把你们小组的看法整理好,与大家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收获,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生1:我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生2:我知道角有直角、锐角和钝角。

生3:我觉得生活中常见的角是直角,如桌子角是直角,教材封面上的角是直角,门上也有直角,黑板也有直角,等等,总之生活中的直角很多。

生4:我知道三角尺上有直角,我们可以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比较角的大小。

生5:对,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师:同学们说得都非常好,刚才有的同学说到了比较角的大小,老师想知道你是怎么比较角的大小的?生:在比较角的大小时,我们先让角的顶点和三角尺上直角的顶点重合,再让角的一条边与三角尺上直角的一条边重合。

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直角的里面就说明比直角小,是锐角;如果角的另一条边在直角的外面就说明比直角大,是钝角。

师:听同学们这样一说,你是不是更明白了?下面来检验一下。

(课件出示教材第43页第1题图片)师:指一指哪里有角。

学生看图后指出每个物品中的角,教师适时给予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师:你能说出刚才找到的角哪些是直角、锐角,钝角吗?学生按要求分别找角,教师组织学生做评判,判断是否正确。

2.画角。

师:同学们,在刚才识别角的过程中表现得很好,那么你们会画角吗?谁来告诉大家怎样画角呢?说说你的小窍门。

生1:画角的时候就是从一个点起,用三角尺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

2、学写铅笔字,复习各种笔画规则和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练习。

3、背诵成语、谚语,积累语言。

4、口语交际训练:听故事再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字词句的训练。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字词句训练,既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乐趣,又开拓学生思维,增长对动物的认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审题。

2、(出示图)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3、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快来帮助它们。

它们分别住在哪儿?
4、(出示动物居住地方的图)
这些是什么地方?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家?
5、指名上来连图。

6、评议、讨论、交流。

7、读懂刚才有关小动物的词语。

8、填空。

打开课本填一填。

9、指名说,讨论,还有什么动物住哪里?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___________住在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写铅笔字,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笔顺。

2、积累成语。

3、会背诵谚语。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出示:树、做、渐。

2、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树,生描红、仿写。

4、自己描红、仿写另外两个字。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的孩子?
3、(出示成语卡片)读准字音。

4、相互讨论成语的意思。

5、交流。

6、指导背诵。

7、古人没有天气预报,他们靠什么来预测天气呢?
自己读读书。

8、你知道一些什么?
9、指导朗读。

10、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

()言善()()()不乱()容()迫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看图听故事再表演。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审题
二、指导
1、出示四幅彩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配乐讲述这个故事,要求学生边看图边仔细听老师的讲述,想象情境,记住故事情节。

3、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教师再讲述故事一遍,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每幅图说几句话。

5、请学生大致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三、练习
1、自己练说四幅图的意思。

2、同座位互说、练说。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表演
1、能表演这个故事吗?
2、自由组合,一个当导演一个当旁白,其余五估演故事中的人物,分工合作,师巡视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