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常见12个问题

合集下载

企业计提坏帐准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计提坏帐准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 比法提 取 ,还是按 账龄 分 析法提取 等 等 ,这 些披 露
的情 况不 完整 , 在 片面化 的倾 向。 据《 存 根 企业会 计制
度 》的要 求 ,除在 会计 报表 附注 中披 露本期 坏账 准备
的计提 方法 、计提 比例 以及 坏账的 确认 标 准外 ,还应
重点说明以下事项: ①本年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或
维普资讯
企业计 提 坏账 准备 , 必须按 照 《 业会计制 度 》 据 、 付账款 也错 误地 计提 坏账 准备 。 企 的 预
规 定执行 。但 目前 乡镇企 业在 实务 中很 不规 范 , 文 本
对 正确 计提 坏 账 准备 ,正 确反 映 资产质 量 ,谈 些 浅
l 7
维普资讯
冲减 已计提 的坏 账 准备 ; 当期 按应 收款 项计 算应提 坏 账 准备 垒 额为零 时, 则应 将 “ 账准备 ” 贷方余额 全 坏 的 部 冲回 。 三、 计提 坏账准 备前 所进 行 的会计估 计 方法不 能 简单 化 计提 坏账 准备 前 , 会计人 员应 对 当期 应收款 项 的
坏账 准备” 。因此 , 实际 工作 中 , 在 不能片 面地 理 解《 企 时 .应按 其 差额提取 坏 账 准备 ;如 果 当期按 应收 款项 业会 计制度 》第五 十三 条的规 定 .避免 导致 计提 坏账 计 算应提坏 账 准备金 额 小 于 “ 账 准备 科 目的贷 方 坏
准备 范 围的 扩 大化 ,将 不应 计提 坏 账 准备 的应 收 票 余 额 时 .不仅 不要提 取坏 账 准备 ,而且还要 按算 差额
见。

二、 计提 坏 账准备 的 比例不 能随意化
这一 方 面,有 三种情 形 应 引起 注 意:第一种 情形

浅谈坏账准备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坏账准备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坏账准备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坏账准备是企业会计核算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坏账准备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遵循一些准则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会计报表的诚信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坏账准备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浅谈。

1. 考虑实际和合理的准备比例坏账准备的核算应基于风险与利润的平衡原则,即准备比例应既能反映潜在的坏账风险,又不能过高地减少企业的净利润。

因此,企业需要根据过去的经验和客观条件来确定实际和合理的准备比例。

一般来说,企业可以参考历史上坏账的比例、行业情况、市场环境和经济前景等因素来进行准备比例的确定。

2. 区分不同类型的坏账准备在进行坏账准备的核算时,企业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坏账进行分类和计提。

一般而言,坏账准备可以分为已确认的坏账准备和预计的坏账准备。

已确认的坏账准备是指已经发生的、确定无法收回的账款准备,而预计的坏账准备是指尚未明确确定无法收回的账款所计提的预留准备。

3. 识别和评估坏账风险准确识别和评估坏账风险是进行坏账准备核算的前提。

企业应定期进行客户信用评估和账款回收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发现可能会出现坏账的客户和账款,并根据其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同时,企业还可以借助外部评估机构的信用评级报告和行业风险分析等工具进行客户风险的判断和评估。

4. 及时反映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的核算应遵循“谨慎性原则”,即在出现坏账风险时应及时将其反映在会计报表中。

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定期进行坏账准备的计提工作,确保坏账损失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中,以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5. 定期进行坏账准备的审查和调整坏账准备的核算应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企业需要定期对已计提的坏账准备进行审查和调整。

当发生新的坏账风险或原有的坏账风险发生变化时,企业应及时对坏账准备进行调整,确保坏账损失能够得到及时的控制和处理。

在进行坏账准备会计核算时,企业需要注意以上几个问题,以确保坏账准备能够合理、准确地反映坏账风险,保证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坏账准备练习题

坏账准备练习题

坏账准备练习题一、概述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难免会遇到客户无法按时偿还债务的情况,这就涉及到了坏账准备的问题。

坏账准备是企业为应对可能发生的客户违约行为而提前做出的资产减值准备。

为了帮助企业合理评估和控制坏账风险,今天我们将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加深对坏账准备的理解。

二、练习题1. 某企业在2019年1月份向客户A销售了商品,货款总金额为10,000元。

但经过多次催款后,客户A仍未能按时还款。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客户A未还款金额为8,000元。

根据企业的坏账准备政策,预计有50%的概率无法收回该未还款金额。

请计算该企业应对该坏账形成的预计信用损失进行的坏账准备。

解答:根据题意,企业预计有50%的概率无法收回8,000元未还款金额,即预计信用损失为8,000元×50%=4,000元。

因此,该企业应对该坏账形成的预计信用损失进行4,000元的坏账准备。

2. 某企业在2020年1月份向客户B销售了商品,货款总金额为20,000元。

但客户B到期后未按时还款,且经询问得知客户B已经破产无力偿还。

根据企业的坏账准备政策,预计无法收回该未还款金额。

请计算该企业应对该坏账形成的预计信用损失进行的坏账准备。

解答:根据题意,企业预计无法收回20,000元未还款金额,即预计信用损失为20,000元。

因此,该企业应对该坏账形成的预计信用损失进行20,000元的坏账准备。

3. 某企业在2021年1月份向客户C销售了商品,货款总金额为30,000元。

但截至2021年12月31日,客户C仍未支付货款。

经了解,客户C因经营不善导致资金困难,虽然暂时无法全额偿还,但有可能按照协商的方式逐步支付。

根据企业的坏账准备政策,预计有30%的概率无法收回该未还款金额。

请计算该企业应对该坏账形成的预计信用损失进行的坏账准备。

解答:根据题意,企业预计有30%的概率无法收回30,000元未还款金额,即预计信用损失为30,000元×30%=9,000元。

坏账准备习题及答案

坏账准备习题及答案

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0.5%1该企业从2004年开始计提坏账准备,这一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万元。

22005年和2006年年末应收账款的余额分别为125万元和110万元,这两年均未发生坏账损失。

32007年7月,确认一笔坏账,金额为9000元.42007年12月,上述已核销的坏账又收回2500元52007年末已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

根据上面的材料编制相应的会计分录1该企业从2004年开始计提坏账准备,这一年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25002200505年06年32007年42007年52007(1)(2)2008年4月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2000万元存入银行,2008年6月销售商品一批,含税增值税价款2340万元尚未收到货款,2008年12月实际发生坏账损失30万元。

(3)2009年3月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5000万元存入银行,2009年7月销售商品一批,含税增值税价款7020万元尚未收到货款,2009年9月收回已确认的坏账损失25万元。

要求:计算并编制各年有关计提坏账准备的相关。

【答案】(1)2007年①借:应收账款??3510?????贷:??????3000?????????—应交增值税()510②借:坏账准备???30贷:应收账款???30③2007年末应收账款余额=4000+3510-30=74802007年末坏账准备余额=7480*0.5%=37.42007借:-2007(2)①借:?????④2008200820082008年末应收账款=7790-38.95=7751.05(3)2009年①借:银行存款?????5000???贷:应收账款???????????5000②借:应收账款?7020?????贷:主营业务收入??????6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020 ③借:应收账款??25???贷:坏账准备???25借:银行存款??25???贷:应收账款???25④2009年末应收账款余额=7790-5000+7020=9810 2009年末坏账准备余额=9810*0.5%=49.052009年应提坏账准备金额=49.05-38.95-25=-14.92009。

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但是,由于并未对符合坏账定义而又不转作坏账的情形作出硬性规定及相应的处罚措施。因此许多企业,不仅不对符合标准(1)的应收账款按规定程序转作坏账损失处理,更不用说符合标准(2)的应收账款了。据我们审查的30家企业(均为国有企业)中,截止去年底,有10家企业三年以上账龄的应收账款占应收账款的比重在60%以上,其中最高一家达82.87%.同时,该家企业中已有确凿证据或明显迹象表明收不回但仍未处理的应收账款占三年以上账龄应收账款的51.7%,可见“应收账款”的失实到了何种地步。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际核销坏账与理论上界定坏账之所以未能一致,是因为国家担心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造成资产的巨大流失。如果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就完全没有必要有此担忧。对不具备资产性质的应收账款在账面上核销是为了如实反映企业资产、收益情况,并不意味着从此放弃了对该款项的追索,同样也并不意味着放弃对责任人责任的追究。
3.加强有关责任人的离任审计。我国离任审计目前主要是针对单位或部门负责人,而应收账款的发生往往与销售一线员工直接有关,针对销售员工作变动比较频繁的特点,平时即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审计和追究责任,对销售人员的业绩考核,也应注意销售收入指标及货款回收指标的综合平衡。
4、财务会计与所得税会计的适当分离。从1993年实施《两则》、《两制》至1999年底的第35号文等一系列制度、文件中有关坏账损失及坏账准备的规定,似乎总在“提供真实、可靠会计信息”与“考虑国家财政承受能力”这两个目标之间摇摆不定。事实上,这两个目标是难以在同一财务会计体系下达到平衡的,可以分别由财务会计及所得税会计来达到其各自的目标。我国于1994年即出台了《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规定会计利润可以与纳税所得不一致,从而使得长期以来会计围着财务制度、税法规定团团转,而失去其应有独立性、科学性的弊病略有改观。但目前会计制度(包括有关补充规定)、财务制度、税法各自的功能界定仍模糊不清。长期以来,我国财务与会计不分,因此,往往认为财务制度的规定也就是会计处理时应遵循的规定。从当前有关税法的内容看,绝大部分就是财务制度的翻版,事实上,财务制度起着税法的作用。这就导致会计人员总是以税务部门的规定为“准绳”进行会计处理了。因此,从理论上理清会计核算处理有关规定(会计准则、制度、有关补充规定)及税法(应将财务制度体现在税法中,而取消单独的财务制度)的功能非常必要。这样会计核算完全按照真实、公正的原则,对不符合资产定义的应收账款进行核销及对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则根据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比例,而不必受税法的限制。为考虑国家财政承受能力,则可于交纳所得税时按税法规定(如必需有确凿证据证明是坏账时,才能核销或计提坏账准备均有一个统一的比例)进行调整。

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_范钰

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_范钰

-75-会计与统计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范钰(哈尔滨百强电站设备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商品销售是企业实现其产品价值的重要环节,但在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有时为达到促进产品销售的目的,需要采取赊销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产品销售,没有形成销售收入,而是增加了企业的应收款,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有时甚至会发生坏损失,为防范坏账损失给企业带来的种种损失,便出现了坏账损失会计核算问题。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1坏账的核算方法我国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坏账损失核算方法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即在坏账实际发生时,确认坏账损失,计入期间费用,同时注销该笔应收账款;另一种是备抵法,即按期估计坏账损失,形成坏账准备,当某一应收账款全部或部分被确认为坏账时,应根据其金额冲减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金额。

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分为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售百分比法。

虽然企业的坏账核算方法较多,但在现实的会计核算中,有些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为此,有必要就企业坏账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以指导企业的具体会计核算工作。

2坏账准备核算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我国《工业企业财务制度》规定,采用备抵法的企业在年终按年末应收账款的3‰~5‰计提坏账准备,计入管理费用。

此种方法针对企业应收账款中可能发生的坏账准备,使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其净额计入资产总额,避免了资产的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在报表上列示应收账款净额,使报表阅读者更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情况。

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现行制度规定使用直接转销法和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急需改进和完善。

(1)直接转销法分析直接转销法在会计处理上较为简便,但忽视了坏账损失与赊销业务在时间上的联系,在转销坏账损失的前期,对于坏账的情况不做任何处理,这显然不符合权责发生制及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

坏账准备练习题答案

坏账准备练习题答案

坏账准备练习题答案坏账准备是指企业为了预防因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可能产生的损失,预先在财务报表中计提的一笔准备金。

以下是一些关于坏账准备的练习题及其答案。

练习题一:某公司在2023年1月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00万元,公司预计该年度将有5%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请计算该公司在2023年1月1日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答案:根据题目,公司预计有5%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即坏账率为5%。

因此,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500万元 \times 5\% = 25万元 \]练习题二:假设上题中的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600万元,且在2023年内实际发生了30万元的坏账。

请计算2023年12月31日的坏账准备余额。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计算2023年1月1日的坏账准备余额,即25万元。

然后,加上2023年内实际发生的坏账30万元,再减去2023年1月1日的坏账准备余额,得到2023年12月31日的坏账准备余额:\[ 25万元 + 30万元 - 25万元 = 30万元 \]练习题三:某公司在2022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0万元,公司预计2023年将有10%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在2023年,公司实际收回了900万元的应收账款,同时确认了50万元的坏账。

请计算2023年12月31日的坏账准备余额。

答案:首先,计算2022年12月31日的坏账准备余额,即1000万元的10%:\[ 1000万元 \times 10\% = 100万元 \]然后,2023年实际收回了900万元,剩余100万元的应收账款。

由于确认了50万元的坏账,剩余的应收账款为50万元。

因此,2023年12月31日的坏账准备余额为:\[ 100万元 - 50万元 = 50万元 \]练习题四:某公司在2023年1月1日的坏账准备余额为20万元,2023年12月31日的应收账款余额为800万元,公司预计2023年将有8%的应收账款无法收回。

企业坏账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坏账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坏账管理存在的问题
企业坏账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避免的一环,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坏账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解决。

首先是信息不准确或不完整。

企业要对欠款客户实现分类管理,需要知道客户的欠款历史、还款能力等综合信息,但有时由于数据的不完整或不准确,会导致企业无
法全面了解客户的回款情况,难以正确地拟定还款计划,甚至误判客户的信用状况。

其次是管理不到位。

很多企业在坏账管理中比较随意,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缺乏全面性的分析和高效的沟通。

这种管理不到位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的风险资源
浪费,从而影响企业的收益。

第三个问题是流程不合理,无法保证内部流程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例如在审核、跟进环节收长篇大论、百般阻挠的上级主管,导致坏账管理耗时长,影响了企业的经
营效益。

第四个问题是缺乏专业化的把控。

对于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坏账管理需要的是一组专业的并且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做决策,而现实中却经常情况下很多只是业务员和
财务人员简单协作的过程。

这可能导致在坏账催收上不能做到有效地监督与管理,而
且往往会浪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综上所述,坏账管理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需要企业注重。

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加强信息收集和管理,完善内部流程和推行管理规范、专
业的人才,通过科技手段等,从而更好地应对坏账管理。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企业计提坏账准备中应注意的问题

明其 不 符台 预付 账 款性 质 ,或者 因供 货 单位破产 、 销等 原 因 , 撤 已 无 望再 收到 所购 货物 的 ,应 将原
计 ^预 付 账 款 的金 额 全部 转 入其
应收 款 项 的可 收 回1 生,并预 计 可
能 产生 的坏账 损 失 。对预 计 可能 发 生 的 坏 账 损 失 ,计 提 坏 账 ; 隹 备 。 ” 这 不等于 说 , 但 企业 所 有 的 应 收 款 项 , 即应 收账 款 、应 收票 据、 其他 应 收款 、 预付 账 款都 可 以 计 提坏 账准 备 . 如应收 票据 、 付 预 账 款 虽然都 属于 应 收款 项 ,但 就 不 能计 提坏 账准 备。这是 因为 , 除 应 收账款 、其他 应 收款外 ,《 企业 会计 制度》 对 应 收 票据 、预 付账
账准 备的计 提方法、计 提 比例 及 坏账的确认 标; , 应重点说明 隹外 还 以下事项 本年度全额计 提坏账 1 准 备 ,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 大 的 ( 提 比例 一般 超过 4 % 以上 计 0 的, 下同 ) 应单独说明计 提的比例 , 及 其理 由。如披露全额计 提坏账准
额 提取。为此 ,企 业会计 制度 》 《 在 坏 账准 备 科 目的使用 说 明 中 ,专 门明确 了一个 计 算 公式 , 即当期 应提取 的坏 账; 隹备 =当期按 应 收
历史上 应 收款项回 收的情况 , 包括
回 收时 间和 归还 应 收账 款 是否 呈
备的情况时 ,就应在会计 报表附注

第一 ,有 四种 情 况 不能 全额 计 提 坏 账准 备 .这 四种情 况 分别
是 1 .当年 发生 的应 收款 项。2 . 计 划 对应 收款项 进 行重组 。3 .与 关联 方发生 的应 收款 项。4 、其他 已逾期 ,但 无 确 凿证据 表 明 不 能 收 回的应收 款项 。 第二 ,可 以全 额 计提 坏 账 准 备 的 ,在 实 际工作 中不能 因影 响

会计实务: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注意几点问题

会计实务: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注意几点问题

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注意几点问题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费用支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原则上应按实际发生的费用据实扣除,而不得提取任何形式的准备金。

需要强调的是,税法所说的准备金是为了以后期间可能发生的费用而根据谨慎性原则预作准备,与根据权责发生制的规定已实际发生在成本费用中但尚未支付的费用不同。

如属于某一纳税年度负担的租金、利息、保险费支出等,即使当年并未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也可以按发生数扣除;而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以后纳税期间承担的待摊费用,即使已经支付,也不得在本期扣除。

允许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是税法给予的特殊优惠,但需要经过税务机关批准,这一点与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是有区别的。

纳税人可自主选择采取直接冲销法或坏账备抵法,除非从纳税人的经营特点和以往的经营历史看,发生坏账的情况很少,否则主管税务机关应该尽量批准纳税人选择采取坏账备抵法,以免因坏账冲销方法的不同造成纳税人之间的不公平。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084号,以下简称《办法》)规定,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坏账,超过已提取的坏账准备的部分,可在当期直接扣除;已核销坏账收回时,应相应增加应纳税所得。

这实际上与按照会计制度采取坏账备抵法时核算的结果是一样的,即实际发生坏账超过已提坏账准备的,企业的坏账准备年终成为借方余额,在年终结账时,按应收账款的法定比例保持坏账准备必要的水平,增加当期的管理费用;如果发生已核销坏账又收回的情况,会计上是增加坏账准备的贷方金额,年终可少提坏账准备金,实际上相当于增加了当期的应纳税所得。

另外,《办法》还统一了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比例。

按照现行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工业、商品流通、旅游、饮食和运输企业依照年末应收账款的3‰~5‰提取坏账准备金;施工、房地产开发、一类旅行社和农业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的1%提取;邮电通信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的3%~5%提取;金融保险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的3‰提取;对外经济贸易企业按年末应收账款的2%提取。

【会计实操经验】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问题解析

【会计实操经验】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问题解析

【会计实操经验】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问题解析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含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计提的,是备抵账户。

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

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都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

坏账准备的主要账务处理:1.计提坏账准备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确定应收款项发生减值的,按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本科目。

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金额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案例1】某企业2015年末,不存在单项重大应收账款项目,2014年发生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2015年发生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如果企业第一次使用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准备,估计一年以内的坏帐损失比例4%,一年以上的坏帐损失比例6%,计算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如果2014年末,计提的坏账准备为6万元,2015年未发生坏账损失,计算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第一种情况:2015年应计提坏账准备=200×4%+100×6%=14(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140 000贷:坏账准备 140 000第二种情况:2015年应计提坏账准备=200×4%+100×6%-6=8(万元)借:资产减值损失 80 000贷:坏账准备 80 0002.核销坏账损失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损失,转销应收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案例2】某企业2015年末,不存在单项重大应收账款项目,2014年发生的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2015年发生的应收账款余额为200万元,如果企业第一次使用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准备,估计一年以内的坏帐损失比例4%,一年以上的坏帐损失比例6%,2015年末按照规定计提了坏账准备,如果2016年3月某债务人破产清算后,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改如何进行账务处理?如果2016年3月某债务人破产清算后,发生坏账损失20万元,改如何进行账务处理?第一种情况:借:坏账准备 100 000贷:应收账款 100 000第二种情况借:坏账准备 140 000资产减值损失 60 000贷:应收账款 200 0003.坏账转回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借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同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利息”“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等科目。

应收帐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有关问题

应收帐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有关问题

应收帐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有关问题应收帐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有关问题应收帐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有关问题财政部于1999年末颁布了《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有关会计处理问题补充规定》(财会字[1999]35号文件,以下简称“文件”)。

这一规定,有利于上市公司会计处理更趋稳健,减少随意调节利润,提高公司报表反映其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的公允程序,促使公司加强应收帐款的管理,但也给会计实务带来了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关于帐龄段划分。

文件规定帐龄划分为六段,即1年以内、1年至2年、2年至3军、3年至4年、4年至5年及5年以上。

在对会计信息需求多元化的今天,这样划分有其合理之处,但忽视了应收帐款帐龄的特点,即帐龄越长,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再就是没有注意应收帐款的性质,即应收帐款是流动资产而不是长期资产。

二、关于逾期的概念。

文件没有明确说明什么情况下是逾期,什么情况下不是逾期。

笔者认为,“期”在应收帐款中是指信用期、付款期。

现代经济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信用经济,销货方通常会给购买方一定的付款信用期,超过了付款信用期就变成了逾期应收帐款。

实现上,企业的应收帐款很多都是逾期的,应收帐款的真正风险也就在于此。

由于我国企业间“三角债”等原因造成的信用危机,企业在确定应收帐款帐龄时通常以收入确认日为逾期之起始点,这样混淆了逾期和不逾期二个不同的含义,应该把逾期和没有逾期的应收帐款区分开来。

三、关于帐龄认定。

文件中没有明确帐龄认定的统一标准。

对期末应收帐歉帐龄认定可采用四种方法:实际帐龄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最后帐龄法。

下面举例分别说明。

例:a公司1997年12月31日应收b公司货款800万元,帐龄为2年以上;1998年12月增加应收b公司货款200万元,同月b公司支付a公司200万元。

a公司1998年12月31日应收b公司货款余额800万元。

1、实际帐龄法。

如果a公司200万元是收加1997年度的应收帐款,则:a公司98年度800万元余额为:3年以上帐龄600万元30天以内帐龄200万元如果是收回1998年度的,则:a公司98年末800万元余额全部是3年以上帐龄。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例题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例题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例题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坏账准备的概念及作用
2.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方法
3.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例题
4.坏账准备的注意事项
正文
一、坏账准备的概念及作用
坏账准备是企业为预防应收账款发生损失而提前计提的一项减值准备。

它能够帮助企业及时识别和处理潜在的坏账风险,确保财务报表的真
实性和公允性。

坏账准备属于资产类科目,其借方余额表示实际发生的坏
账大于计提的坏账准备之间的差额。

二、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方法
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坏账准备”账户。

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应根据坏账准备的余
额冲减或转销坏账准备,并同时借记“坏账准备”账户,贷记“应收账款”账户。

三、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例题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坏账准备账务处理例题:
假设某企业在年末需要计提坏账准备。

期初坏账准备余额为 4000 元,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7000 元。

那么,企业在年末需要补提的坏账准备金额为 7000 元 - 4000 元 = 3000 元。

分录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 3000 元
贷:坏账准备 3000 元
四、坏账准备的注意事项
1.企业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和风险水平合理估计坏账损失,避免过高或过低的估计。

2.在实际发生坏账时,应及时冲减或转销坏账准备,确保坏账准备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贸易企业坏账准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贸易企业坏账准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

2024(1)总第1494期财务管理贸易企业坏账准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举措郭蕾蕾山西建投物资贸易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对贸易企业坏账准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举措。

通过对贸易企业坏账准备管理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当前企业在坏账准备管理方面的不足,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旨在为贸易企业提供一套有效的坏账准备管理策略,以降低坏账风险,保障企业资金安全。

关键词:贸易企业;坏账准备;管理问题;应对举措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贸易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在不断增大。

其中,坏账准备管理作为企业风险防范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当前许多贸易企业在坏账准备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企业面临较大的坏账风险。

本文将对如何提高贸易企业坏账准备管理水平,降低坏账损失展开深入研究,对贸易企业坏账准备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举措。

一、贸易企业坏账准备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对客户资信情况审核力度不足在我国贸易企业中,坏账准备管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财务工作,对于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企业却存在着对客户资信情况审核力度不足的问题,这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潜在风险。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客户资信情况审核不严格。

在实际业务中,部分贸易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过于重视业务拓展,而忽视了对客户资信情况的审核。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企业面临严重的坏账风险,影响企业的资金流动和经营稳定。

二是审核流程不规范。

在一些贸易企业中,客户资信审核流程缺乏规范性,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这使得企业在面对客户违约时,无法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加大了企业的风险暴露。

三是审核人员素质不高。

客户资信审核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但在部分企业中,审核人员素质不高,难以识别潜在风险,导致企业对客户资信情况的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

四是信息化程度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具有广泛应用。

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共18页word资料

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共18页word资料

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2019-6-12 13:51:27企业坏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刘蕊前言应收账款是变现能力最强的流动资产之一,其回收期过长,会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企业对于可能收不回的应收账款,要按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和比例由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按期估计坏账损失的基本方法有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货百分比法和个别认定法。

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金,不利与西方会计制度相衔接。

在实际工作中,坏账处理规定中存在着不足之处。

此外,计提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也会对企业产生影响。

在这一形势下,企业要预防和减少坏账发生,应健全内部会计控制规范,按企业制定的方法和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也要符合确认坏账的标准。

一、坏账、坏账准备和坏账损失(一)坏账、坏账准备和坏账损失的含义企业的各项应收账款,可能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而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这类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各种应收账款就是坏账。

由于发生坏账而遭受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坏账准备则主要是针对有可能收不回的即有疑问的应收账款,如其他应收款;转到应收账款的到期无法收回的应收票据;转到其他应收款的到期收不回货物的预付账款;按照谨慎性原则而计提的损失准备。

(二)坏账的确认标准关于坏账的确认,1993年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企业会计准则》(简称《两则》)和1993年初颁布分行业的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简称《两制》)中,对企业应收账款规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确认为坏账:1.因债务人破产或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偿债后,确实不能收回。

2.因债务单位撤销、资不抵债或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确实不能收回。

3.因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债务单位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确实无法收回。

4.因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3年,经核查确实无法收回。

在企业坏账准备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企业坏账准备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企业坏账准备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发表时间:2009-09-28T09:26:17.233Z 来源:《中外企业家》2009年第5期上供稿作者:张瑞玲[导读] 年末计提坏账损失后“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应等于应计提数。

坏账准备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坏账损失在计提时必须掌握两个基本的公式和一句关键的话:公式一:应计提数=年末“应收账款”账户余额×估计坏账率,估计坏账率一般在0.3%~0.5%;公式二:实提数=应提数±“坏账准备”账户余额。

当“坏账准备”账户无余额时实提数等于应计提数;当“坏账准备”账户为借方余额则是选择加号;当“坏账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且贷方余额小于应计提数,则选择减号;当“坏账准备”账户为贷方余额,且贷方余额大于应计提数,则实提数为负数,表示冲销多余的坏账损失估计额。

也就是在计提坏账损失时,不仅要依据年末“应收账款”余款,而且还要依据计提坏账损失前“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

最后有一句关键话就是:年末计提坏账损失后“坏账准备”账户的余额应等于应计提数。

坏账损失计提的实际金额一旦计算出来,则应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计提后会计分录应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账户,贷记“坏账准备”,冲销多余的金额则应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企业应根据以往经验债务单位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等相关信息予以合理估计坏账。

这个估计范围具有较大浮动空间,少到不提,多到全部计提需要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很难合理估计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也很难找到合理的依据来确定其计提比例,反而为企业利用其随意性调节企业利润提供了方便。

基于此,在企业坏账准备核算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根据财政部有关文件的规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时,企业在计提各项应收款项坏账准备前,应当列出计提坏账准备的应收款项目录并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依循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同时备置于企业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

坏账准备常见12个问题

坏账准备常见12个问题

坏账准备常见12个问题(转)会计常识2009-09-21 08:32:52 阅读20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浅谈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论文关键词: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范围比例数额差异论文摘要:浅析应收款项中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及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坏账准备的相应问题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

由于发生坏账而遭受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按我国有关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在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一、坏账准备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现就坏账准备从计提方法、计提范围、计提数额、比例等方面,对“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作一比较:(一)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按客户分别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除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超过国家税收规定的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浅谈坏账准备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坏账准备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坏账准备会计核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由于坏账准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情况,实务中特别需要按有关规定正确理解和认真把握,为进一步提高坏账准备的核算质量,笔者愿与同行共同商讨一下坏账准备核算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并谈一点拙见。

一、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不能直接计提坏账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坏账损失。

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但这不等于说企业的所有应收款项都要提取坏账准备。

比如,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虽然都属于应收款项,却不能直接计提坏账准备。

因为相对于应收账款来讲,应收票据(尤其是银行承兑汇票)发生坏账的风险比较小,即使有确凿证据表明企业所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也只有在应收票据逾期仍未能收回,并已将应收票据票面金额转入应收账款后,才能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同样,对预付账款,如果有确凿证据表明其已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也应在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全部或部分转入其他应收款后,再对已转入其他应收款部分计提坏账准备,而未转入其他应收款部分不得计提坏账准备。

二、坏账损失的转回在实际工作中,有的企业在已确认的坏账损失收回时,直接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坏账准备”。

而笔者认为,对于已确认坏账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应先借记“应收账款”,贷记“坏账准备”,再将收到的款项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账款”,而不应直接从“银行存款”科目转入“坏账准备”或直接冲减“管理费用”。

虽然这两种方法处理的结果都一样,但第二种方法反映的信息更为全面。

一方面便于分析债务人财务状况,反映出债务人企图重新建立其信誉的愿望,以确认将来是否与其进行财务往来;另一方面使“管理费用”和“坏账准备”这两个会计科目核算更加清晰。

三、坏账准备核算中有关税收问题的处理及建议1、对所得税影响的会计处理税法规定: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对于纳税人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税法准予确认,并按实际发生额做税前扣除。

坏账准备核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坏账准备核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坏账准备核算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曾华锋
【期刊名称】《绿色财会》
【年(卷),期】2000(000)001
【摘要】@@ 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了扩大销售并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之间的购销往来常会出现收款时间和交付货物的时间不一致,即赊购、赊销业务.但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发生坏账的可能,要承担坏账损失风险.在账务处理上,我们通常采用两种办法来核算坏账损失,一种是直接转销法,即确认坏账后,将应收账款直接冲减有关费用;另一种是备抵法,即企业在平时预提坏账准备金,待确认坏账后,将应收账款冲减已提取的坏账准备金.由于后一种办法更符合配比原则和稳健性原则,多数企业会选择这种办法来核算坏账损失.但笔者认为核算坏账损失的备抵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就这些问题分别加以探讨.
【总页数】2页(P31-32)
【作者】曾华锋
【作者单位】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试析T字型账户在坏账准备核算中的应用 [J], 林丽青
2.浅谈坏账准备核算注意的几个问题 [J], 李秋艳
3.信息化教学设计在会计课堂中的实践应用探索——以坏账准备的核算为例 [J], 孙叶萍
4.在企业坏账准备核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J], 张瑞玲
5.试析企业计提坏账准备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J], 方飞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坏账准备常见12个问题(转)会计常识2009-09-21 08:32:52 阅读20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浅谈坏账准备的两个问题论文关键词:坏账准备计提方法范围比例数额差异论文摘要:浅析应收款项中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及其他应收款应计提坏账准备的相应问题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增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

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

由于发生坏账而遭受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

按我国有关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在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对可能发生的坏帐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一、坏账准备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会计制度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而税法的目的主要是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利用税收杠杆进行宏观调控。

现就坏账准备从计提方法、计提范围、计提数额、比例等方面,对“坏账准备”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作一比较:(一)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坏账损失的核算应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由企业自行确定,可以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赊销金额百分比法等计提坏账准备,也可以按客户分别确定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办法》国税发[2000]84号(以下简称《办法》)和《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以下简称《通知》)规定:企业所得税前允许扣除的坏账损失,原则上必须遵循真实发生的据实扣除原则,企业提取坏账准备金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除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提取的坏账准备金外,企业根据财务会计制度等规定提取的坏账准备金超过国家税收规定的部分,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二)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根据《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损失应当计提坏账准备,具体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

应收票据本身不得计提坏账准备,当应收票据的可收回性不确定时,应当转入应收账款后计提坏账准备。

税收制度《办法》规定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为年末应收款包括应收票据的金额。

从2003年1月1日起根据《通知》规定“为简化起见,允许企业计提坏账准备金的范围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执行”。

(三)计提坏账准备的数额、比例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第五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企业会计制度》在坏账准备计提比例方面给予企业较大的自主权,主要表现在:首先比例不限.其次对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的应收账款全额计提。

同时对滥用会计政策做出规定:企业在运用谨慎性原则时,不能以谨慎性原则为由计提秘密准备(是指超过资产实际损失金额而计提的准备)。

《办法》规定:可提取坏账准备金的纳税人,除另有规定者外,坏账准备金提取比例一律不得超过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的5‰。

案例:甲公司会计上采用账龄分析法提取坏账准备,2003年末应收账款余额8000万元,坏账准备贷方余额240万元。

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9000万元,包括关联方往来100万元,会计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为3%。

会计处理:2004年末应计提坏账准备金额9000×3%=270万元,由于坏账准备的年初数小于本年应计提数,应按其差额(270-240=30)补提坏账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30贷:坏账准备30通过上述处理,使坏账准备的年末余额保持在本年应计提数270万元。

税务处理:本年末按税法规定的税前列支数额,(9000-100-8000)×5‰=4.5万元,纳税调整30-4.5=25.5万元。

通过上例,该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实际计提的坏账准备270万元,是按照2004年末应收账款余额计算提取的,在提取时应注意与年初坏账准备余额相比较,本年应计提大于年初余额时应按其差额补提,反之应冲回。

而按照税法规定计算时,应按年末应收账款余额剔除关联方往来,计算出当期应计入费用的数额,然后与会计制度规定计提并已计入当期费用的数额相对比。

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一)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其他应收款是指除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以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多、项目广。

在计提坏账准备时,应将其他应收款划分为内部和外部产生的两大类。

对于与外部企业形成的其他应收款,应定期或至少在会计年度末确认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

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应收外部单位的各种赔款、罚款;②应收出租包装物的租金;③存出的保证金,如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④预付账款转入(企业的预付账款若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的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当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⑤与关联方之间产生的其他应收款;⑥其他各种应收、暂付款项。

而对于与企业内部科室等形成的其他应收款,由于收不回的可能性很小或者无需收回,因此应采取简单的进行处理,在收不回时直接转销,无需计提坏账准备。

这类其他应收款包括:①向企业各职能部门科室、车间等拨出的备用金;②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付款项、赔款、罚款等。

(二)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核算1.计提的方法。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备抵法计提坏账准备的其他应收款,在估计损失时,可采用的方法有其他应收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法、销货百分比法。

只有账龄分析法最恰当。

因其他应收款内容多且来源杂,随着关联企业之间、企业集团之间往来的日益增多,仅以其余额或当期发生额来计提坏账准备显得过于粗糙,甚至还可能使企业利用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的机会操纵利润,误导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因而,账龄分析法比较恰当。

且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如需变更,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2.计提的比例。

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企业应根据债务人的实际财务状况、还款能力、信用程度、形成原因、实际用途和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等,按欠款时间的长短对其他应收款进行分类,如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和损失类,并在此基础上估计合理的损失比例。

下列情况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①当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②计划对其他应收款进行重组;③与关联方发生的其他应收款;④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其他应收款。

企业之间发生的其他应收款与应收账款一样,也应当在期末时分析其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当然,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3.坏账损失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其他应收款计提的坏账准备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款项净额”项目以应收账款的余额减去坏账准备的余额列示,“其他应收款”项目也以余额列示。

随着其他应收款的内容增多,特别是关联方之间其他应收款大幅度地提高,这样处理不能满足需要。

因此,对其他应收款计提坏账准备时应设置“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

以便与应收账款计提的坏账准备区分开来,准确无误地反映其他应收款所计提的坏账准备。

会计期末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其他应收款”项目应以该科目的账面价值列示,即以“其他应收款”科目的账面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计提其他应收款准备”科目的贷方余额填列。

4.坏账准备的披露。

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说明坏账准备的确认标准以及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计提比例,并重点说明如下事项:①本年度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的,一概单独说明计提的比例及其理由。

②以前年度已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的比例较大,但在本年度又全额或部分收回或通过重组等其他方式收回的,应说明采用原估计计提比例的理由以及原估计计提比例的合理性。

③对某些金额较大的其他应收款不计提坏账准备或计提坏账准备比例较低的理由。

④本年度实际冲销的其他应收款及冲销理由。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工作和理论研究中,一定要密切关注相应的会计制度和税收法规的规定,以理论指导实践和教学,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准和认知水平。

"坏账损失明细表"解读新的《坏账损失明细表》属于新《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二级附表。

该表的会计金额、税收金额及纳税调整数额要填列在一级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的13行财产损失或14行坏账准备金的各列中。

纳税人在填报时,要注意的是,近期颁布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执行口径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6〕1043号)文件第三条第(四)项中的第2款,对坏账准备的填报修正为:《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附表四的填报说明3.第六条第12点第14行坏账准备金:第1列填报纳税年度会计核算增(减)提的坏账准备,金额等于附表十四(1)《坏账损失明细表》第1列第6行,将第6行改为第5行。

而如果调整数额是负数则在附表五《纳税调整减少项目明细表》第7行纳税调减金额填列。

具体填列时,因企业对坏账所采用的直接冲销法核算坏账损失和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填列项目又有所不同。

采用直接冲销法核算坏账损失的填列,只需将本表本期核销的坏账损失纳税调整数额填入附表四第3列第13行财产损失。

对于坏账损失,《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应收、预付账款发生的坏账损失须经税务机关审批才能在申报企业所得税时扣除,企业需审批的财产损失应在纳税年度终了后15日内集中一次报税务机关审批核实。

如果企业已作损失,但未经税务机关审批是不得在税前扣除,应当作为调增额填入附表四《纳税调整增加项目明细表》的13行“财产损失”。

例1.企业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

企业会计处理:借:管理费用100000贷:应收账款100000。

如果该例损失未经税务机关批准,则不得税前扣除。

采用直接冲销法核算坏账损失的,一般是不存在调减所得情况的。

这是因为《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规定,企业各项财产损失,如果因税务机关的原因导致财产损失未能按期扣除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应调整该财产损失发生年度的纳税申报表,重新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调整后的应纳所得税额如小于调整前的应纳所得税额,应将财产损失发生年度多缴的税款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退税、抵缴欠税或下期应缴税款,不得改变财产损失所属纳税年度。

例2.在2005年发生坏账损失10万元,因税务机关的原因导致财产损失于2005年度未能按期扣除,于2006年6月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应调整该财产损失发生年度2005年的纳税申报表,重新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而不是2006年调减额10万元。

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计算略复杂些。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一是调增与调减金额是税务机关与会计处理本期增(减)的差异,而不是应收账款与税法确定的比例之积同坏账准备期末数的简单对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