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淋巴结影像学解剖

合集下载

腹部的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结

腹部的淋巴结1. 腰淋巴结排列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周围,收纳髂总淋巴结和腹腔成对脏器(肾、肾上腺、卵巢、睾丸等处)的淋巴,其输出管汇成左、右腰干,注入乳糜池。

[图示]2. 腹腔淋巴结位于腹腔干的周围,收纳腹腔干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肠干的组成。

[图示]3. 肠系膜上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周围,收纳其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组成肠干。

[图示]4. 肠系膜下淋巴结位于肠系膜下动脉根部的周围,收纳同名动脉分布区的淋巴,其输出管参与肠干的组成。

[图示]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常见,影像学检查在判断腹部淋巴结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消化系统脏器众多,解剖及淋巴引流较复杂,掌握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淋巴引流、转移的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影像学方法在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时的判断标准、准确性、不足之处、影像学方面最新进展等,有助于正确进行影像学和临床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指浸润的肿瘤细胞穿过淋巴管壁,脱落后随淋巴液被带到汇流区淋巴结,并且以此为中心生长出同样肿瘤的现象。

淋巴结转移,一般是首先到达距肿瘤最近的一组淋巴结(第一站),然后依次在距离较远者(第二站、第三立的,当瘤细胞在每一站浸润生长的同时也向同组内邻近的淋巴结扩展。

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部分患者,也可循短路绕过途径中的淋巴结直接向较远一组淋巴结(第二站或第三站)转移。

临床上称这种转移方式为跳跃式转移。

如宫颈癌在盆腔腹膜后,纵隔淋巴结未发生转移的情况下,首先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另外还可出现逆淋巴汇流方向的转移,转移到离心侧的淋巴结,这可能是由于顺流方向的淋巴管已有阻塞的结果。

如宫颈癌转移到腹膜内淋巴结,胃癌转移到髓窝淋巴结或腹膜内淋巴结。

这些特点增加了肿瘤转移的复杂性,使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颈部淋巴结己证实转移癌,却最终也找不到原发病灶者,这是目前临床上选择治疗方案时颇为特殊的问题,有时会因寻找原发灶而拖延治疗时间,从而影响了患者治疗的预后。

解剖学之淋巴系统

解剖学之淋巴系统
呈串珠状(阻塞时管腔扩大瓣膜 关闭不全淋巴逆流)
各部最后一群淋巴结输出管
淋 巴 干
汇集九条淋巴干
左右颈干 左右锁骨下干 左右支气管纵膈干
lymphatic trunks
左右腰干
肠干
淋 胸导管: 注入左静脉角 巴 导 管 右淋巴导管: 注入右静脉角
lymphatic duct
胸导管 最粗大30—40cm长
内脏:位器官门
置 腹盆:位血管周围多与血管同名
功 滤过淋巴
产生淋巴细胞

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等
局部淋巴结
regional lymph node
身体局部区域或器官 的淋巴管首先注入的 淋巴结称局部淋巴结
(临床称哨位淋巴结或 一级淋巴结)
2、扁桃体
palatine tonsil
淋巴与上皮组织构成的淋巴 上皮器官。有鄂扁桃体、咽 扁桃体、舌扁桃体等。
thoracic duct
起 始
乳糜池
位置:第1腰椎前方 组成:左右腰干和肠干
膈主动脉裂孔

程 胸腔食管后方
第5胸椎高度斜向左侧
颈根部注入左静脉角
收 集 范
左颈干 左锁骨下干 左支气管纵膈干 左右腰干
围 肠干
下半身 左侧上半身 全身3/4区域的淋巴
右淋巴导管
right lymphatic duct
淋巴的产生与回流
淋巴导管
心脏
淋巴干



淋巴结
淋巴管

毛细淋巴管
组织液
毛细血管
淋巴回流
1 回收蛋白质运输脂肪及营养物质 2 清除组织中的红细胞细菌和异物 3 调节血浆和组织液间的液体平衡 4 产生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参与免疫反应

(完整版)腹部淋巴结影像学解剖

(完整版)腹部淋巴结影像学解剖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
左侧膈下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癌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右淋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大网膜淋巴结 脾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 胃大弯区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 胰腺和脾区
– 胰脾间隙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胃癌
大网膜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胃大弯淋巴结 – 胃大网膜淋巴结 –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 胃网膜淋巴结 – 幽门部淋巴结 –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排泄系统的功能
形成粪便
大肠主要负责形成和储存粪便,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 最终排出体外。
排除废物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能 够将有毒物质转化为无毒或低毒 物质,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调节水平衡
肾脏通过调节尿液的量和成分, 排除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维 持体内水平衡。
内分泌和免疫功能
分泌激素
腹腔的血管和淋巴系统
腹腔的血管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 脉、肠系膜下动脉等,为腹腔脏器提 供血液供应。
腹腔的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和淋巴管 ,是腹腔内的重要免疫系统之一。
腹腔的神经支配
• 腹腔的神经支配主要来自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它们共 同调节腹腔脏器的生理功能。
03
腹腔的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的功能
小网膜腔位于肝脏尾状叶和膈 的壁腹膜之间的间隙,内有冠 状韧带、左三角韧带、右三角
韧带等结构。
腹腔的脏器
01 腹腔的脏器包括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 殖系统等器官。
02
消化系统器官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 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等。
03
泌尿系统器官包括肾、输尿管等。
04
生殖系统器官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 前列腺等。
腹腔解剖图谱课件
contents
目录
• 腹腔解剖概述 • 腹腔的解剖结构 • 腹腔的生理功能 • 腹腔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 腹腔解剖图谱展示
01
腹腔解剖概述腹腔的定义与来自置定义腹腔是人体内部的一个空腔,容纳了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和部 分循环系统的主要器官。
位置
腹腔位于胸部和骨盆腔之间,上壁为 膈,下壁为骨盆壁和会阴,两侧为侧 腹壁。
消化食物
腹腔内包含胃、肝、胆、胰腺和小肠等器官,负责消化食 物,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营养物质,如氨基酸、单糖和脂 肪酸,供身体细胞吸收利用。

腹部淋巴结

腹部淋巴结

下腔靜脈前淋巴結 主動脈前淋巴結
主動脈旁淋巴結
下腔靜脈旁淋巴結 下腔靜脈後淋巴結
結腸周圍淋巴結
• 肝細胞癌
中結腸淋巴結
– 肝十二指腸韌帶淋巴結
– 腔靜脈淋巴結
– 肝動脈淋巴結,11 肝動脈淋巴結
胃大彎 淋巴結
胃小彎 淋巴結
• 肝細胞癌
– 肝十二指腸韌帶淋巴結 – 腔靜脈淋巴結 – 肝動脈淋巴結
胰前淋巴結 脾淋巴結
• 腎細胞癌
– 腎門淋巴結 – 腔靜脈旁淋巴結 – 主動脈弓旁淋巴結 – 主動脈周圍淋巴結 – 腹膜後淋巴結
小腸旁淋巴結 腸系膜上淋巴結
腎門淋巴結
腎細胞癌
• 腎門淋巴結 • 腔靜脈旁淋巴結 • 主動脈弓旁淋巴結 • 主動脈周圍淋巴結 • 腹膜後淋巴結
主動脈旁淋巴結
胃幽門部淋巴結 腹主動脈下腔靜脈間淋巴結
肝細胞癌
• 最常見的實質臟器原發性惡性腫瘤 • 男性多發,男女比例約為5:1 • 就診年齡多在60-70歲 • 起自於肝細胞,具有脂性和纖維性成分 • 最主要的危險因素是肝硬化(酒精性、乙
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 • 平均生存期為10月。對於早期病變進行積
胃癌
• 胃大彎區
– 胃大彎淋巴結 – 胃大網膜淋巴結 – 胃十二指腸淋巴結 – 胃網膜淋巴結 – 幽門部淋巴結 – 胰十二指腸淋巴結
胃左淋巴結
左側膈下淋巴結
胃大彎淋巴結
胃癌
• 胃大彎區
– 胃大彎淋巴結 – 胃大網膜淋巴結 – 胃十二指腸淋巴結 – 胃網膜淋巴結 – 幽門部淋巴結 – 胰十二指腸淋巴結
主動脈前淋巴結
– 橫結腸淋巴結
– 降結腸淋巴結
– 腸系膜下動脈淋巴結
– 直腸上淋巴結(痔淋巴結)

医学影像解剖学腹部ppt

医学影像解剖学腹部ppt
预后评估
通过腹部影像解剖学,医生可以评估 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为后续 治疗提供依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腹部的分区与结构
总结词
腹部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划分为不同 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殊的结构特 点。
VS
详细描述
腹部可以根据其位置和功能划分为不同的 区域,如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和右下 腹。每个区域包含的器官和组织也不同, 如左上腹主要包含脾脏和胰腺,右上腹主 要包含肝脏和胆囊。此外,腹部的结构还 包括了腹膜、腹膜腔、肠系膜等组织,这 些组织对器官的固定和支持具有重要作用 。
在影像上,脾脏的血管系统同样清晰 可见,包括脾动脉和脾静脉。
脾脏的位置相对固定,通常位于左季 肋区,紧贴胃底和胰尾。
胆囊与胆管的影像解剖
胆囊在影像上通常表现为一个梨形囊状结构,位于肝脏下方的胆囊窝内 。
胆管系统由肝内胆管、肝外胆管和胆囊组成,在影像上呈现为一系列的 管状结构。
正常胆囊壁在影像上呈现为均匀一致的低密度或低信号。
CT检查对于腹部实质脏器疾病 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如肝 脏、肾脏等。
CT检查的优点是分辨率高、能 够清晰显示脏器的结构和病变 ,但缺点是价格较高,且辐射 较大。
MRI检查
MRI检查是一种无辐射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对腹部进行扫描。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分辨率高,尤其适合于胃肠道和胰腺等软组织的检查。
医学影像解剖学腹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contents
目录
• 腹部解剖概述 • 腹部影像学检查 • 腹部影像解剖学基础 • 腹部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 腹部影像解剖学在临床中的应用
01
腹部解剖概述

淋巴组织磁共振表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淋巴组织磁共振表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淋巴组织磁共振表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淋巴组织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技术,通过利用磁共振原理和成像技术,可以对淋巴组织进行准确的图像显示和分析。

淋巴组织在人体中起着重要的免疫防御作用,它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等,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磁共振成像技术具有无辐射、无创伤、分辨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中常用的诊断手段之一。

在淋巴组织磁共振成像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脉冲序列和参数来观察淋巴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通过改变成像平面、扫描方向和层厚等参数,可以获取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图像,从而准确地观察淋巴组织的病变情况。

淋巴组织的磁共振表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理改变、组织特性和扫描参数等。

在磁共振图像中,正常的淋巴组织显示为高信号或等信号,而病变部分则常常呈现不同的信号表现。

通过分析磁共振图像中的信号强度、形态、边界和强化方式等特征,可以帮助医生识别和评估淋巴组织的疾病。

本文将从磁共振成像技术、淋巴组织的解剖与生理、淋巴组织的磁共振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分析。

通过总结磁共振在淋巴组织表现中的应用,展望未来研究方向,进一步提升淋巴组织磁共振的诊断效果,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影像学依据,以促进淋巴组织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首先简要介绍了淋巴组织磁共振表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以及当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

其次,说明了文章的结构和组成部分,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以便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整篇文章的构架和内容。

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三个小节,分别是磁共振成像技术、淋巴组织的解剖与生理以及淋巴组织的磁共振表现。

在磁共振成像技术一节中,将介绍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和技术特点,包括核磁共振现象、磁共振成像仪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以及常用的磁共振成像序列和参数设置等内容。

重点介绍与淋巴组织磁共振表现相关的成像技术,如弥散加权成像(DW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等,以及它们在淋巴组织疾病诊断和评估中的应用。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

腹膜后淋巴结的影像学和可视人体观察巫北海第三军医大学一院放射科400038一、传统非活体解剖学观察(一)相互沟通虽然腹腔的淋巴结可以人为地划分成许多组,但实际上各组、各淋巴结间是相互沟通的,而且,总的淋巴流向是从前向后、从下到上,即腹腔脏器的淋巴向腹腔大血管根部淋巴结集中,然后汇入壁侧(后腹膜)淋巴结。

下肢、盆腔的淋巴也流入后腹膜淋巴结。

(二)腹膜后淋巴结的分组腹部壁侧淋巴结群,也称做腹膜后淋巴结,根据尸体解剖研究,腹膜后每侧约有25-30个淋巴结,分布在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的周围,自横膈延伸至主动脉分叉处,分为主动脉旁及下腔静脉旁组。

自主动脉分叉向下延续为髂总、髂内及髂外组,分布在相应的动脉周围。

此外,肾动脉旁为肾组淋巴结;腹腔动脉旁为腹腔淋巴结;胰动脉旁为胰组淋巴结;脾静脉旁为脾门淋巴结;肠系膜根部开始,沿肠系膜血管分布为肠系膜淋巴结。

换言之,腹膜后淋巴结甚为丰富,从腹股沟韧带到横膈,形成淋巴结链。

许多淋巴结和淋巴管成群地围绕着脏器的大血管干周围,连结着来自于下肢、盆腔、腹部和纵隔的淋巴结链。

它也可分为两群:①髂淋巴结,成群地围绕着髂外血管、髂总血管,收集几乎所有盆腔内容、腹股沟区、腹股沟下引流的下肢的淋巴;②腰-主动脉淋巴结,可再分为前组与后组,围绕着腹主动脉与下腔静脉,收集肠和肠系膜的淋巴,汇入乳糜池。

二、主动脉外侧淋巴结的非活体观察(一)最小值与最大值主动脉外侧淋巴结引流内脏和其它结构主动脉外侧支和背侧支供应者,收集来自于大的伴随于髂动脉的边远群。

它们构成了末梢群,为肾上腺、肾、输尿管、睾丸、卵巢、盆腔脏器(部分为肠)和后腹壁。

主动脉外侧淋巴结,位于腹主动脉的左侧,故也称主动脉左侧淋巴结,在标本上观察共有2-14个淋巴结,平均6-7个,有淋巴管相连形成纵行的淋巴结链,其下端在腹主动脉分叉处,与左侧髂总淋巴结连续,上端可达膈的主动脉裂孔。

从淋巴结的数目统计可说明一个问题,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范围相当大,因为是标本观察的统计,无从了解标本生前患病情况,因此,我们可以设想,最小值者为正常健康人的可能性较大。

腹部淋巴结影像表现

腹部淋巴结影像表现
吸烟,亚硝酸盐类、恶性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绒毛状息肉
治疗性手术切除
五年生存率为30~50%(Ⅱ期) Ⅲ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0%~25% 病人需要进行联合治疗。
胃癌
淋巴结分期:
NX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N0 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N1 1-6区淋巴结转移 N2 7-15区淋巴结转移 N3 淋巴结转移大于15个区
腹部淋巴结位肝置动脉简图
肝 十 二 指 肠 韧 带
胃左
胃食管移行部
脾 胃 大 网 膜
腹部淋巴结位置简图
食管旁淋 巴结
腹腔干 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膈淋巴结
胃左淋 巴结
腹部淋巴结位置简图
腹腔
干淋
胃左淋
巴结
巴结
肝动脉 淋巴结
胃十二指 肠淋巴结
肠系膜上 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 巴结 中结肠淋 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巴结
下腔静脉后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中结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胰腺癌
第二大胃肠道恶性肿瘤,第五大肿瘤杀手。 大部分为导管腺癌(95%起自于外分泌导管上皮)。如果不是胰腺癌
靠近胆管导致胆管梗阻,早期一般没有症状。三分之二的病例位于胰 头,约30%的病例与吸烟有关,20%的病例与高脂饮食有关。如果病 人存在肥胖、慢性胰腺炎、胃手术史、糖尿病、肝硬化,或者辐射、 化学毒物曝露史时,胰腺癌发病风险也增加。具有临床表现时,只有 近10%的病例具有手术机会。局部肿瘤的可切除性取决于大血管受累 情况(注意事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及大静脉受累或者阻塞 长度(注意事肠系膜上静脉)。评估淋巴结情况比较困难,无论是 CT还是MRI,准确性均有限。不治疗时,生存期约为5月,手术结合 化疗病例,生存期约8-14月。

成人腹股沟区CT影像解剖

成人腹股沟区CT影像解剖

腹部影像=文章编号>1007-9424(2010)06-0622-05成人腹股沟区CT影像解剖赵爽*,黄子星*,刘荣波*,周莹*=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ult i2detector row spir al CT,MDCT)及多平面重建(multi2planer recon2 str uction,MP R)技术对显示正常成人腹股沟区解剖结构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收集2009年7~12月期间于我院行腹股沟区CT薄层扫描检查腹股沟区结构正常的成年受检者50例(男30例,女20例),并使用MPR获得冠状位及矢状位图像,观察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影像对腹股沟区主要解剖结构的显示。

结果各平面均可显示所有受检者的双侧腹壁下动脉(100/100,100%)、双侧精索(60/60,100%)及双侧子宫圆韧带(40/40,100%)。

冠状位图像上可显示所有受检者双侧的/影像学股三角0(100/100,100%)。

双侧腹股沟韧带在所有受检者(100/100,100%)的冠状位图像及34例受检者(68/100,68%)的矢状位图像上显示,但轴位图像上仅3例男性受检者(6/100,6%)可显示。

双侧腹股沟管及腹股沟深环可在所有受检者(100/100,100%)的冠状位及46例受检者(92/100,92%)的矢状位图像上显示。

冠状位腹股沟管宽度:男性左侧(0.97?0.35)cm,右侧(0.89?0.23)cm;女性左侧(0.62?0.11)cm,右侧(0.71?0.11)cm,双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P=0.059,女P=0.067),但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P=0.007,右侧P=0.009)。

腹股沟深环横径:男性左侧(1.32?0.31)cm,右侧(1.31?0.36)cm;女性左侧(1.07?0.35)cm,右侧(1.07?0.30)cm,双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P=0.344,女P=0.638),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侧P=0.001,右侧P=0.002)。

腹部解剖及疾病影像

腹部解剖及疾病影像

横膈
肝右 叶
食管
肋骨 肺 脊 髓 胸椎
腹主 动脉
肋骨

肝右 叶
食管腹主 动脉肝源自 叶肝左 叶胃肝右 叶
腹主 动脉

门静 脉
肝左 叶

脾 肝右 叶 膈脚 尾叶
胃 胆囊
腹主 动脉
肝右 叶
膈脚 脾

脾 肝右 叶
下腔 静脉
腹主 动脉
胰腺
心脏
肝 右叶 食管

下腔 静脉 脊髓 腹主 动脉
肝左 叶
留其中,显示为不规则血管湖,血管性或恶性肿瘤常见
动静脉短路:动脉期可见静脉显影,恶性肿瘤及炎性破坏多见,
良性少见
血管造影的异常表现
血管移位:肝内占位性病变,压迫周围血管分离,拉直或弧状
变形,呈“抱球”征,良性多见
血管扩张:血管型肿瘤的营养血管,较正常扩张明显 充盈缺损:肝占位病变,由于正常肝实质密度升高而形成占位区
血管造影的异常表现
血管侵蚀:边缘不整,粗细不均,狭窄闭塞,如肝内胆管钙
肿瘤新生血管:肿瘤供血血管粗细不均,长短不一,迂曲紊乱
的局部血管增多
肿瘤染色:在毛细血管相表现为肿瘤内部密度增高。恶性肿瘤密
度可浓淡不均,边界不清,良性多为均匀,边界也清晰
造影剂潴留:肿瘤内坏死或V扩张,造影剂外溢,可延长时间停
肝 脏
影像检查及异常征象
第一节
检查方法
一、 X线平片
传统的常用方法
常用位置
仰卧前后位 立位后前位 左右侧位像
主要观察
借助气体、腹部脂肪观察
• 肝下缘、肝角 • 肝脏明显增大 • 形状异常 • 肝内钙化 • 积气 • 脓腔定位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

腹部血管疾病的诊断与评估
血管狭窄和阻塞
01
断层影像可以检测到腹部血管的狭窄和阻塞,有助于诊断动脉
粥样硬化、血栓等疾病。
血管畸形
02
通过断层影像,可以观察到血管的异常走行、分支和结构,有
助于诊断血管畸形。
血管瘤
03
断层影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瘤的位置、大小和形态,为治疗
提供依据。
腹部炎症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
通过不同的成像序列,可以获取腹部 不同组织器官的多种信息,有助于全 面评估病情。
MRI能够提供高分辨率的软组织图像, 有助于观察腹部软组织的结构和病变。
腹部影像解读基础
熟悉正常解剖
熟悉腹部正常解剖结构是准确解 读腹部影像的基础,能够识别异
常病变。
观察病变特征
通过观察病变的大小、形态、边缘、 密度或信号等特征,能够对病变进 行初步定性分析。
精确度提升
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精确度得到了显 著提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依据。
应用范围扩大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不仅用于腹部 脏器的检查,还涉及到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等多个领域。
标准化与规范化
随着研究的深入,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标准与规范, 为该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学
目录
• 引言 • 腹部解剖学基础 • 腹部断层影像学 • 腹部断层影像解剖实例 • 腹部断层影像诊断与临床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通过断层影像技术,深入了解腹 部各脏器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 系。
背景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断层 影像已成为临床诊断和科研的重 要手段,尤其在腹部疾病的诊断 中具有重要价值。

胃癌与胃淋巴瘤影像

胃癌与胃淋巴瘤影像
➢ Ⅰ型:隆起型,癌肿隆起高度>5mm,呈息肉状外观 ➢ Ⅱ型:浅表型,癌灶比较平坦,不形成明显隆起或凹陷,又可分为:
Ⅱa型:浅表隆起型,癌灶隆起高度≤5mm Ⅱb型:浅表平坦型,与周围黏膜几乎同高,无隆起或凹陷 Ⅱc型:浅表凹陷型,癌灶凹陷深度≤5mm ➢ Ⅲ型:凹陷型:癌灶深度>5mm,形成溃疡,瘤组织不越过黏膜下层
可融合,密度一般较均匀,强化 均匀 腹膜后常见淋巴结转移 脾大
周围脂肪间隙 常侵犯,模糊
较少侵犯
鉴别诊断-胃间质瘤(GST)
➢ 多见于50岁以上中老年人 ➢ 黏膜下型、肌壁间型、浆膜下型 ➢ 以胃大弯多见,其次胃窦部 ➢ 良性者,直径多小于5cm,密度均匀,偶可见小点状钙
化;恶性者,直径多大于5cm,分叶状,中央可出现坏 死、囊变及陈旧出血 ➢ 较大者表现为外生性倾向,小的表现为胃壁内生长
58
Lauren
(男 ,



: 弥 漫 型 ) , 侵 犯 浆
溃 疡 型 印 戒 细 胞 癌
20
上 腹 痛 、 腹 胀

膜天

胃淋巴瘤
➢ 占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50%-70% ➢ 幽门螺杆菌与其发病密切相关 ➢ 绝大多数是DLBCL,其次是ENMZL ➢ 胃低级别MALT五年生存率为75%-91%,而胃高级别MALT低于50% ➢ 低级别MALT常无阳性所见或仅有粘膜皱襞增粗,病变较广泛 ➢ 高级别MALT:胃壁普遍增厚、局部肿块、局部龛影等 ➢ 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胃镜 ➢ 临床表现:上腹痛、消瘦、恶心呕吐及弛张热等 ➢ 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略多于女性
男,61岁,发现中上腹占位5天
鉴别诊断-胃息肉
➢ 起源于粘膜的隆起性病变 ➢ 增生性息肉直径多小于1.0cm,半圆形或球形,可带蒂 ➢ 腺瘤性息肉直径多发大于1.0cm,基底较宽或带蒂,表面呈颗

盆腔淋巴结的影像解剖及临床应用幻灯片

盆腔淋巴结的影像解剖及临床应用幻灯片

MLN
all patients
46 %
Patients with positive lymph nodes
87%
16
ULN:沿直肠上动脉和肠系膜下动脉分
布的淋巴结
IMA
17
ULN:沿直肠上动脉和肠系膜下
动脉分布的淋巴结
all
Patients with positive
patients lymph nodes
9
10
淋巴结大小作为鉴别良恶性的指标存在 很多争议
恶性淋巴结大小可以位于正常值范围
增大的淋巴结未必是肿瘤性的
淋巴结与肿瘤播散路径的邻近程度,及 其影像学特征〔例如PET/CT或者增强 MRI〕,对鉴别恶性淋巴结还是反响性 增大的价值更大
11
盆腔淋巴结转移规律〔以直肠癌为例 〕
了解淋巴的转移规律,识别淋巴结位置,对于评 价一个淋巴结是否为转移瘤是非常必要的。
上中:连 接髂内 下:闭孔 内肌后缘
闭孔内肌、 膀胱、 髂肌、腰 子宫或 大肌或髂 小肠 骨
26
右髂外动脉
右髂内动脉 总动脉
PS
Ing
Ob t II
PS
骶 前 淋 巴 结
淋巴结 上界
下界
前界
骶前
髂总分叉 S2下缘或梨 骶前 状肌上缘 10mm
后界
外侧界
L5-骶骨 梨状肌(连接髂 外或髂内区) 27
直肠癌放疗靶区勾画
必须照射的靶区〔CTV〕:整个直肠及系膜、 髂内淋巴结、局部闭孔淋巴结、骶前
直乙交界
28
直肠癌放疗靶区勾画
选择照射的靶区 肿瘤侵及膀胱、前列腺、妇科器官时需照射髂
外 肿瘤侵及肛管时可考虑照射髂外 直肠癌侵及肛缘、肛周皮肤或下1/3阴道时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细胞癌
• 肾细胞癌淋巴结分期
– NX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 N1 一个区域的局部淋巴结转移 – N2 淋巴结转移多于一个区域
• 肾细胞癌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胃癌
• 胃小弯区
– – – – – – 胃小弯淋巴结7 小网膜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6 肝动脉淋巴结 心食管间隙淋巴结 肝总动脉淋巴结12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 17
结肠周围淋巴结 中结肠淋巴结 胃大弯 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 胃小弯区
– – – – – – 胃小弯淋巴结7 小网膜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6 心食管间隙淋巴结 肝总动脉淋巴结12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 巴结17
左结肠 淋巴结
结肠旁淋巴结
肠系膜下淋 巴结 乙状结肠淋 巴结
下腔静脉前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左侧主动脉旁淋巴结 髂总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 腹股沟淋巴结
胃癌
• • • • • 第三大常见胃肠道恶性肿瘤 第六大常见肿瘤死亡原因 最常见的病理学类型是腺癌(95%) 最常见于胃小弯:60% 相关的危险因素
结直肠癌
• 结肠癌的淋巴结分期
– NX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 N1 1-3区的淋巴结转移 – N2 4或者更多的区淋巴结转移
• 结直肠癌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 周围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 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胃癌
• 胰腺和脾区
– 胰脾间隙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脾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大网膜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前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后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 胰腺和脾区
– 胰脾间隙淋巴结 – 胰周淋巴结 – 脾淋巴结
胰腺淋巴结
下腔静脉前淋巴结 主动脉前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下腔静脉旁淋巴结
下腔静脉后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 肝细胞癌
–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 – 腔静脉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11
中结肠淋巴结
胃大弯 淋巴结
肝动脉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 肝细胞癌
– 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 – 腔静脉淋巴结 – 肝动脉淋巴结
胰前淋巴结
胃幽门部淋巴结
腹主动脉下腔静脉间淋巴结
肝细胞癌
• • • • • 最常见的实质脏器原发性恶性肿瘤 男性多发,男女比例约为5:1 就诊年龄多在60-70岁 起自于肝细胞,具有脂性和纤维性成分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肝硬化(酒精性、乙 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 • 平均生存期为10月。对于早期病变进行积 极治疗,生存期可以超过5年。
– 吸烟,亚硝酸盐类、恶性贫血,慢性萎缩性胃炎和绒 毛状息肉
• 治疗性手术切除
– 五年生存率为30~50%(Ⅱ期) – Ⅲ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只有10%~25% – 病人需要进行联合治疗。
胃癌
• 淋巴结分期:
– NX – N0 – N1 – N2 – N3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没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1-6区淋巴结转移 7-15区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转移大于15个区
腹部淋巴结位置简图
肝动脉 肝 十 二 指 肠 韧 带 胃食管移行部
脾 胃 大 网 膜
胃左
腹部淋巴结位置简图
食管旁淋 巴结 腹腔干 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胃左淋 巴结 膈淋巴结
腹部淋巴结位置简图
胃左淋 巴结 肝动脉 淋巴结
胃十二指 肠淋巴结 肠系膜上 淋巴结
腹腔 干淋 巴结
肠系膜上淋 巴结
中结肠淋 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肠系膜下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回结肠后淋巴结 回结肠前淋巴结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小肠旁淋巴结 髂总内侧淋巴结 髂总外侧淋巴结
盲肠前淋巴结 盲肠后淋巴结 回盲肠淋巴结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图7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21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图2
胃大弯淋巴结
胃右淋巴结
右结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 结直肠癌
中结肠淋巴结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肝动脉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 淋巴引流(淋巴结)相伴随的血管(动静脉 – 与局部器官的直接关系
• 目前普遍认可的腹部淋巴结正常大小为短 径在5mm和10mm之间
• 淋巴结大小作为鉴别良恶性的指标存在很 多争议
– 恶性淋巴结大小可以位于正常值范围 – 增大的淋巴结未必是肿瘤性的
• 淋巴结与肿瘤播散路径的邻近程度,及其 影像学特征(例如PET/CT或者增强MRI), 对鉴别恶性淋巴结还是反应性增大的价值 更大
胰腺癌
• 胰腺癌淋巴结分期
– NX 无法评价局部淋巴结 – N0 没有局部淋巴结 – N1 局部淋巴结转移
胰腺癌
胰腺淋巴结
• 胰腺癌
– – – – – 胰周淋巴结 肝动脉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幽门部淋巴结 脾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 胰腺癌
– – – – – 胰周淋巴结 肝动脉淋巴结 腹腔干淋巴结 幽门部淋巴结 脾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直肠上淋巴结
肾细胞癌
• 肾细胞癌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肿瘤 • 占所有恶性肿瘤的3%.常常发生于40岁到 70岁 • 最常见的类型是腺癌(90%) • 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吸烟,VHL后血液透析 • 肾癌早期病例治愈率超过50%,但是Ⅳ期 病例预后很差 • 治疗方法为积极的肾切除治疗或者化疗。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下腔静脉前淋巴结 主动脉前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下腔静脉旁淋巴结
下腔静脉后淋巴结
• 结直肠癌
– 结肠周围淋巴结、直肠周围 淋巴结 – 回结肠淋巴结 – 升结肠淋巴结 – 横结肠淋巴结 – 降结肠淋巴结 – 肠系膜下动脉淋巴结 – 直肠上淋巴结(痔淋巴结)
脾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结直肠癌
• 结直肠腺癌是第三大常见癌症,也是第三大癌症杀手。50 岁以上的比例占90%以上。大多数病变起自于腺瘤样息肉。 与个人或者家族性的结直肠癌、息肉、炎性肠病有相关性。 其它的危险因素有低纤维、高脂、高动物蛋白饮食、肥胖、 石棉工人、社会经济状态。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常常进 行术前放化疗。预后取决于病变分期。Ⅰ期五年生存率可 以达到90%,Ⅳ期直肠癌的五年生存率则为零。 • 结直肠癌的淋巴结转移分布取决于与结肠系膜的血供分布 情况。这些血管包括回结肠血管、升结肠的右结肠血管, 横结肠的中结肠血管,乙状结肠后结肠系膜降部的肠系膜 下静脉。认识这一解剖特点对于识别转移途径很有帮助, 也有助于识别治疗后复发。
胃癌
• 胃大弯区
– – – – – – 胃大弯淋巴结 胃大网膜淋巴结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网膜淋巴结 幽门部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左侧膈下淋巴结 胃左淋巴结 胃大弯淋巴结
胃癌
• 胃大弯区
– – – – – – 胃大弯淋巴结 胃大网膜淋巴结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网膜淋巴结 幽门部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 – – – – 胃大弯淋巴结 胃大网膜淋巴结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网膜淋巴结 幽门部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右侧胃网膜淋巴结 肠系膜上淋巴结 胰下淋巴结
门静脉周围淋巴结
• 胃大弯区
– – – – – – 胃大弯淋巴结 胃大网膜淋巴结 胃十二指肠淋巴结 胃网膜淋巴结 幽门部淋巴结 胰十二指肠淋巴结
腹部淋巴结
• 系统解剖学和局部解剖学有关于腹部器官 正常淋巴引流的详尽描述,在影像诊断报 告工作中,了解腹部常见淋巴结引流的位 置及其描述术语是非常必要的 • 本幻灯片主要介绍淋巴结位置,大多数常 见腹部肿瘤的局部淋巴结位置及其命名
• 识别淋巴结位置,了解可能的播散位置, 对于评价一个淋巴结是否为转移瘤是非常 必要的 • 淋巴结的命名原则:
小肠旁淋巴结
中结肠淋巴结 结肠周围淋巴结
下腔静脉后淋巴结 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淋巴结 主动脉旁淋巴结
胰腺癌
• 第二大胃肠道恶性肿瘤,第五大肿瘤杀手。 • 大部分为导管腺癌(95%起自于外分泌导管上皮)。如果 不是胰腺癌靠近胆管导致胆管梗阻,早期一般没有症状。 三分之二的病例位于胰头,约30%的病例与吸烟有关,20 %的病例与高脂饮食有关。如果病人存在肥胖、慢性胰腺 炎、胃手术史、糖尿病、肝硬化,或者辐射、化学毒物曝 露史时,胰腺癌发病风险也增加。具有临床表现时,只有 近10%的病例具有手术机会。局部肿瘤的可切除性取决于 大血管受累情况(注意事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 及大静脉受累或者阻塞长度(注意事肠系膜上静脉)。评 估淋巴结情况比较困难,无论是CT还是MRI,准确性均有 限。不治疗时,生存期约为5月,手术结合化疗病例,生 存期约8-14月。
胃大弯 淋巴结
胃小弯 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