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本《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大还是小部编人教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 1. 了解“大”和“小”的意思;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大小;3. 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认知能力;4.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教具:图片、卡片、小提琴3.教学环境:教室4.学生:一年级学生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大小不同的物品,引导学生讨论“大”和“小”的概念。

2.引导学生说出身边的物体是“大”还是“小”,并让他们描述物体的大小。

第二步:学习1.带领学生一起读课文,并注重读音、读句式。

2.指导学生认读生字,并帮助他们理解字词的含义。

第三步:练习1.分发卡片,让学生在卡片上找出“大”和“小”字,区分大小。

2.让学生做游戏,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第四步:拓展1.利用音乐教具小提琴,演示大提琴和小提琴的区别,引导学生感知大小不同的乐器。

2.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经验感知周围事物的大小,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五步:总结1.总结“大”和“小”这个话题的内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大小的概念。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更好地理解了“大”和“小”的含义,提高了认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多利用生活情景和实物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大小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五、课后作业1.家长帮助孩子练习课上学习过的生字,并复习“大”和“小”的区分。

2.让学生从家中物体中找出大小不同的事物,记录下来并给家人讲述。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大”和“小”的概念,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大还是小》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大还是小》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大还是小
教案
目标
•通过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理解大还是小的概念差别,学会使用相关词汇,提高判断能力,培养观察能力
•帮助学生了解物品的大小、形状、颜色等特征
教学重点
•学生可以理解大小的概念,并能够通过比较大小,辨别大小的概念
•建立良好的观察力,了解物品的大小、颜色和形状等特征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物品大小的概念,建立自己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物品:大小不一的水果、文具、玩具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
老师将一些大小不一的物品拿出来,让学生一起观察。

老师问学生:“这些物品大小有什么不同呢?谁能说说这些物品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状态。

2. 比较
老师要求学生,将大小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将大小不同的物品放在一起,然后让同学们观察比较这两种物品的不同之处。

老师可以特别强调一些与大小有关的词汇,比如“大、小、高、矮、长、短”等等,让学生利用这些词汇来描述物品的大小关系。

3. 分组
老师将一些物品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桌面上比较大小,并分成大小不同的两组,然后老师让两组同学们互相比较交换,看看是否有不同之处。

4. 再比较
老师可以再次拿出一些物品,让学生比较两组物品中大小不一致的物品,挑选出大小与之匹配的物品。

比较完成后,老师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词语来描述出大小相似的物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教学总结
在完成本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大小的概念,并掌握相关词汇。

学习过程中,学生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建立自己的观察技能。

同时,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还能够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合作。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会说、会读、会写“大、小”这两个汉字。

2.能够结合生活实例准确理解“大、小”的概念。

3.能够认识十以内的数字,能用数字描述物品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汉字“大、小”的读音、书写和基本意义。

2.难点:巩固十以内数字和描述物品大小的表达。

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大还是小,一目了然》1.教师通过展示物品,让学生观察、比较。

引出大、小的概念。

2.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物品,用手比划出大小,并回答大、小。

3.教师出示汉字“大、小”,让学生观察字形、读音。

并示范如何正确书写。

4.学生跟读汉字,并在黑板上模仿教师书写。

5.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所见物品的大小。

第二课《大,还是小?不一定呢》1.教师出示两个相同形状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学生观察、比较。

2.学生根据两个物品大小的不同,选择正确的图片。

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物品大小的判断标准,比如用手比较、用尺子测量等。

4.教师示范如何用数字表示物品的大小,如“一张桌子比一本书大”。

5.学生尝试用数字描述所见物品的大小。

第三课《大小闯关》1.教师出示多组物品,让学生自主判断大小并用数字表示。

2.学生进行小组竞赛,比赛谁能最快准确地判断出物品大小。

3.教师布置练习作业,让学生巩固大小的认知和数字的表达。

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听讲、积极参与、书写汉字正确等。

2.通过小组竞赛及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大小认知和数字表达的掌握情况。

学情分析1.学生已掌握“大、小”的基本概念,但在实际生活中的大小比较及数字表达方面有待加强。

2.学生已熟练掌握常用汉字的书写,但仍需在笔顺、字形上进行巩固。

教学反思1.通过结合生活实例,学生更容易理解大小概念,课堂氛围活跃。

2.通过小组讨论、竞赛等形式,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3.后续可结合图形、模型等实物,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小概念。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一年级的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使用“大”、“小”这两个词汇,能直观地感知大小的概念,进而能够简单运用大小的概念描述事物。

教学重点•理解和使用“大”、“小”这两个词汇•直观感知大小的概念•运用大小的概念描述事物教学难点•能够简单地运用大小的概念描述事物教学准备•一份教案•一份课件•一份扑克牌•一份水杯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大玩具车和一张小玩具车的图片,请学生观察两张图片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 学生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份扑克牌,让学生相互比较大小并分别说出大小关系,例如:红桃A比红桃2大。

3. 教师讲解教师讲解“大”和“小”的意思,通过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来介绍两个词的用法。

教师需要举一些常见例子,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大”和“小”这两个词汇。

4. 学生活动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水杯,并告诉学生今天想和大家一起想一想,这个水杯算是大还是小呢?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笔,在书本上画出自己手上和水杯的大小比较。

5. 讨论与反思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就学习过程中问题进行反思。

让学生从课堂学习中得到启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

教学延伸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常见大小物体来进行实物比较,锻炼学生判断大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比较大小的意识,提高语文运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总结在本节课学习中,学生通过实际示范活动和教师的讲解学习了“大”、“小” 这两个词汇的概念,能正确理解和使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了解了大小比较的常见方法和技巧,提高了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

大还是小-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大还是小-部编版(五四制)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读懂包含“大”和“小”字的词语,并正确使用“大”和“小”
表达大小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大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大”和“小”表达大小关系。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比较大小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带领学生讨论:“你们会说这些物品的大小吗?这个苹果和这个梨哪个
大哪个小?”让学生自己发表意见。

2. 学习新知
•学生听读教师板书的课文。

•学生归纳出可以用“大”和“小”表达大小的词汇,例如“大树”,“小草”。

3. 听读课文
•学生小组相互帮助,分角色朗读课文。

4. 学生互动
•老师呈现一些物品,例如一些水果,花等物品,并让学生朗读一下物品的名称,并表达出其大小。

•老师让学生互相比较与描述各自课桌的大小,并让学生说出正确的句子,“我的课桌比你的课桌大/小”。

5. 布置作业
•完成《大还是小》课文中的练习题。

四、教学评估
1.学生掌握词汇的程度。

2.学生对大小关系的分类和比较的理解程度。

3.学生编写描述物品大小关系的句子的能力。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导入、教学、作业等环节,使学生学会使用“大”和“小”进行物品大小的表达。

但是,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不够,多数只是听讲和回答问题。

下一节课,老师需要更多地进行交流和引导,提高课堂互动的效果。

一年级语文大还是小教案(精选9篇)

一年级语文大还是小教案(精选9篇)

一年级语文大还是小教案(精选9篇)《大还是小》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认识“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等11个生字。

二、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关注自己的成长三、课文导入1.师:“同学们,我们是大还是小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是大还是小的课文吧。

”2. 师板书课题,请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10 大还是小”。

3. 师:“这篇课文讲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四、复习回顾,质疑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11个生字,今天就来玩摘苹果的游戏,谁先来?”1、学生逐个摘下自己喜欢的苹果并读出来。

(指名读,全体生跟读)2、课件出示这11个生字,全体学生一起读。

五、学习生字(学习“自、己”两个生字)这里出现了两个新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自”,请学生观察“自”,告诉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说:“它是一个独体字,每一横的距离都是一样多,中间两横没有挨到横折的折。

”师补充:“横要写平,竖要写直,中间几横之间的间隙要均匀,里面两横不能挨到横折的折。

师说口令:“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手指舒空,边说边比划。

师说“一笔撇”,学生跟着说:“一笔撇”,师说:“二笔竖”,生说:“二笔竖”,师说:“三笔横折”,生说:“三笔横折”,师说:“四笔横”,生说:“四笔横”,师说:“五笔横”,生说:“五笔横”,师说:“六笔横”,生说:“六笔横,zì 、zì 、zì 。

”再出示第二个田字格里的生字“己”,请学生观察“己”,告诉大家观察到了什么。

学生说:“它是一个独体字,竖弯勾要写弯一点。

”师补充:“它是一个独体字;整个字是上窄下宽,这个竖弯勾要园转,不能写直。

”师说口令:“请你跟我这样做”,学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师手指舒空,边说边比划。

师说:“一笔横折”,生说:“一笔横折”,师说:“二笔横”,生说:“二笔横”,师说:“竖弯勾”,生说:“竖弯勾,jǐ、jǐ、jǐ 。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0.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10.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10大还是小(精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时、候”等 11 个生字和双立人、点横头、竖心旁 3 个偏旁;会写“自、己”等3 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结合插图,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3.结合生活体验,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教学重点】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感受成长地快乐。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觉得自己很大觉得自己很小教师口述:1.有个小朋友有时觉得自己很大,导入:这是为什么?让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吧!关键能力必备品格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学习文中的小朋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具准备】课件。

板书设计(课件16)成功之处:1.在课文讲授过程中,学生们地兴趣一般,按照段落内容先朗读,再问题引导学生们谈谈感受。

抓住朗读情感地指导。

“自己很大”要读出自豪、得意之感,“自己很小”要读出对父母的依赖之感。

2.结合生活实例,将学生带入课本,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当教师提出“什么时候特别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学生们纷纷举手,都有想说的内容。

“爸爸生病的手我希望自己快点长大”、“妈妈加班的时候我希望自己快点长大”、“照顾弟弟的时候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一个人在家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这些回答就是学生们非常正确地引导,“长大”的含义在这些小脑袋中发出了萌芽。

(当自己被爸爸妈妈和身边的人需要的时候,当自己能够独立地完成事情,当自己能够帮助别人的手,我就在慢慢地长大。

长大的我,就会越来越懂事、乖巧、聪明、伶俐……)在学生们发言结束后,简短的告诉他们“长大”地理解和做法,给与学生们正确思想意识地引导和具体行为地指引,想来学生们会进一步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并且开始学会去用行动爱自己的父母。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表扬鼓励学生。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大和小的概念,并能够辨别大小。

2.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通过歌曲、绘本等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和图画的欣赏能力。

4.促进学生对比和分类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CD播放器和《大还是小》的音乐CD。

2.展示板和图片卡片。

3.绘本《大还是小》。

4.大、小玩具等实物。

5.小组游戏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利用展示板展示大和小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描述。

2.播放《大还是小》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欣赏并学唱歌曲。

第二步:学唱歌曲1.教师带领学生跟着音乐歌词,学唱《大还是小》。

2.利用手势和体态示范大和小的动作,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含义。

第三步:讨论探究1.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实物,辨别大小,并分成大和小两组。

2.让学生自由发挥,说说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大和小事物,并进行分享讨论。

第四步:阅读绘本1.结合绘本《大还是小》,讲述绘本中的故事,并让学生观看绘本中的大和小事物。

2.引导学生回答绘本中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理解大小的概念。

第五步:小组活动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派代表找到一个大物品和一个小物品,让其他小组成员通过观察判断大小。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将大和小的物品分类整理,并进行展示。

第六步:游戏活动1.设计游戏规则,让学生进行大、小大小比赛,通过游戏感受大小的差别。

2.获胜的小组可以获得小礼物,增加游戏成就感。

第七步:总结回顾1.让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讨论学到的关于大小的知识。

2.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大小的事物。

教学反思:本节课以《大还是小》为主题,通过音乐、绘本、游戏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不断的参与中学习大小的概念,提高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发散思维,让学生从实物中感知大小的概念,培养其观察和思考能力。

同时,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通过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版

小学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教案部编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节课主要教学内容为《大还是小》。

•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初步认识大小比较的概念,培养自己观察事物的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大和小的概念及判断大小。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二、教学准备•教材:《大还是小》课文。

•教具:图片卡片、大小比较示例物品、黑板、粉笔等。

•学生:小学一年级学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大和小的区别,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新课(10分钟)•呈现《大还是小》课文内容,阐述大和小的概念。

•通过示例物品展示大小比较,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

3. 练习与巩固(15分钟)•让学生自行寻找课文中的实例进行大小比较,并用文字描述。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比较组内不同小组员的观点,鼓励学生交流讨论。

4. 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继续体会大小比较的概念。

•带领学生玩大小比较游戏,巩固所学内容。

5. 总结(5分钟)•回顾当天学习内容,强调大和小的观察能力。

•鼓励学生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大小比较的事物。

四、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让学生观察家中或学校中的事物,写出大小比较的体会。

•要求:用文字描述,字数不少于50字。

五、教学反思此节课以《大还是小》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理解大小比较的概念,培养其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氛围浓厚,教学效果较好。

以上为本次课程的教案设计,希會对您有所帮助。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大还是小》教学设计【课前解析】《大还是小》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课文多处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的内心世界是矛盾的,又是充满趣味的。

关注朗读:《大还是小》一文中讲述了一个孩子对自己是“大”还是“小”的认识,表达了孩子希望自己快快长大的愿望。

要读出孩子内心成长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大”和“小”的情感变化,当觉得自己“很大”的时候要读出自豪的感觉;当觉得自己“很小”的时候要读出一种儿童对成年人依赖的感觉。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男女对读或者同桌之间对读,对读的过程要关注语气、语调的变化。

关注课文段落:这篇课文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第一自然段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两两之间存在着解释说明的关系。

教学时,可设计出“你还有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这样的问题,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

课文第五、六自然段表达了“我”既希望自己不要长大,又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的两种心愿。

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说一说“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加深对课文理解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注识字写字:1.识字:本课的2个新偏旁,可以结合本课出现的“得、快”来学习,引导学生观察双人旁和单人旁得区别,以及竖心旁和“心”之间的联系。

本课要求认识的12个字,可以要在语境中识记。

2.写字:本课书写4个生字,“自”可以和“白”对比学习;“衣”要让学生观察笔画的细节,以及几个笔画相互衔接的位置。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

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他的语文水平。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

个性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

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

【教学目标】1.认识“时、候”等12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大还是小优秀教案第【1】篇〗10 大还是小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文章通过“有时候很大”和“有时候很小”的比较,使学生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如何“变大”。

本课设计凸显以下三个方面: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

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对读等。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歌曲《快快长大》的视频。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拼读生字,自主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出示字卡“大”,引导学生大声地读,并提问:你知道它的反义词吗?2.出示字卡“小”,请学生小声地读这个字。

3.教师讲解: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要大,下课在走廊里说话的声音要小。

“大”和“小”是一对反义词。

4.自由交流:请你也举个例子来说一说,什么时候用“大”,什么时候用“小”?5.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为什么呢?6.导入:有一位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大还是小》。

(板书课题)7.读题质疑: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8.教师梳理学生的提问,梳理有价值的问题: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什么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什么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10《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课文《大还是小》,并理解其中的基本含义。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一些事物的大小。

3.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能正确朗读课文《大还是小》。

2.能够初步了解课文中描述的事物大小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相关教材2.教学投影仪和相关课件3.与本课相关的图片或实物4.学生们的练习本和铅笔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课件或实物引导学生讨论大还是小的概念,引入本课主题。

2.通过一些简单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大小的区别。

第二步:学习课文(20分钟)1.让学生跟读课文《大还是小》,帮助学生正确朗读。

2.分段解释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每一句话的含义。

3.让学生互相讨论,探讨文章中提到的大小概念。

第三步:小组活动(15分钟)1.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比较小组内不同物体的大小。

2.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激发其他小组的思考。

第四步:语言拓展(15分钟)1.教授一些描述大小的形容词,让学生举例使用这些词语。

2.练习一些与大小相关的句子,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第五步:课堂小结(10分钟)1.让学生总结课堂内容,复习所学知识点。

2.引导学生探讨大小的概念,加深印象。

五、课后作业1.练习朗读课文《大还是小》,正确表达大小的含义。

2.家长孩子一起观察周围的事物,描述不同物体的大小。

3.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练习本上的大小相关题目。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该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究大小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在实践中学习。

以上就是针对《大还是小》这篇课文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理解和辨认大小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强材料的动人性。

二、教学准备
准备好教学用具:图片、实物、PPT、黑板、彩笔。

三、教学内容
1.导入环节
老师出示两个物品,然后问学生它们大小的概念:“如果说这个苹果大,那这个橙子呢?”,“如果说这个橙子大,那这个汽水瓶呢?”等。

2.学习环节
(1)教师出示两座蓝色实验盆和一个小红色水杯,问:“你们看这两座盆大小是否相同?小红水杯和哪个盆大小相似呢?”,让学生学会比较大小。

(2)教师展示两个水果盒,一个大,一个小,让学生观察比较,然后使用描述词语句:“这个盒子大,这个盒子小”。

(3)老师出示两个球,一个大的足球,一个小的篮球,帮助学生理解大小概念。

(4)老师给学生出示具有等级大小的事物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分类,加深学生对大小的辨别能力。

3.讲解评估环节
(1)老师出示物品,让学生用描述方式表达物品的大小。

(2)老师再次出示图片,让学生用描述方式说出这张图片是由大到小排列还是由小到大排列。

四、教学后记
大小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辨认的概念,学生们需要从生活中开始,在教师指导下,逐渐提高观察能力和辨别能力。

通过多种展示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区分大小的技巧,增强了学生的认知和自信心,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 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活中大小的概念;2.掌握大、小的认识和比较方法;3.能够用语言表述大小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1.掌握大、小的认识方法;2.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3.能够用语言表述大小关系。

三、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PPT、课件等;2.教学材料:《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二课。

3.教学环境:安静、整洁、舒适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1. 自主探究•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究。

通过图片、手势、实物比较等让学生看清事物的大小关系,建立学生清晰的大小概念。

2. 教师讲授•通过教师讲授,让学生学习大小的认识方法。

认识大和小大:比其他同类物品要大很多的。

小:比其他同类物品要小很多的。

•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加以区分,让学生能够辨别大小。

3. 知识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大小的认识,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寓教于乐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形式加深理解掌握。

物品分大小指定一个物品,让学生们来辨认大小,然后在班内物品中选择一个比他更大或更小的物品。

认识句子的长短让学生正视黑板上的句子,然后对比一下句子的长度。

4. 课后练习•布置大小相关的练习题,提醒学生复习练习。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已初步掌握了大小概念,能够通过图片、实物、语言等方式来表述。

并且在教学中,我们也加入了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掌握。

在教学后期,我们应该进一步拓展课程,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大小概念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事物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同时在复习课程时,也要多加练习,帮助学生更好的消化所学知识。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大还是小 |人教(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大还是小|人教(部编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初步掌握形容词“大”“小”的用法及反义词“小”“大”的搭配。

2.学生能够辨认大小和高矮,准确描述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3.学生能够感知事物的大小和高矮,培养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形容词“大”“小”的用法及反义词“小”“大”的搭配。

2.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教学难点1.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2.如何感知事物的大小和高矮。

教学方法1.以游戏为主的互动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课文及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辅助教学。

3.实际操作中感受大小和高矮,并举例说明。

教学内容前期准备1.让学生拿出纸和笔,分别画出两个不同大小和高矮的物体。

2.老师会抽取其中的几组进行展示,并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出不同的物体的大小和高矮。

游戏环节游戏一:“大小找不同”1.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不同大小的图案,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出不同的地方。

2.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大小的概念,并学会准确描述大小的差别。

游戏二:“高矮比一比”1.老师会在课堂上让学生站起来,依据身高和位置来比较高低差别。

2.通过游戏让学生感知高矮的概念,并学会准确描述高低的差别。

正式课程课文学习:“大还是小”1.教师向学生讲述故事“大还是小”并辅以图片展示。

2.让学生回答一些基本问题,如:“故事中出现了什么人?物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实际操作:“感受大小和高矮”1.让学生离开校园游玩,观察周围物品的大小和高矮差别,并在操作中提醒大家注意安全。

2.对于一些难以观察和比较的物品,老师还会给出合适的道具辅助教学。

结束环节1.学生用一句话描述今天课程的内容。

2.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节课我最喜欢哪个节目?为什么?”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教学环节中,学生的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

2.身体教育课的内容需与语文课程内容相结合,加强学生的感知力。

3.允许学生在教学环节中提出疑问,并加以解答。

4.鼓励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的兴趣。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和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了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

3.能够用简单的描述来表达自己喜欢的事物大小。

二、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识别生字词。

2.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描述。

3.引导学生表达自己对大小的喜好。

三、教学难点1.启发学生用简单语言表达大小。

2.引导学生对大小进行比较和评价。

四、教学准备1.课文《大还是小》课件。

2.生字词卡片。

3.大小对比图片。

五、教学过程1. 热身进行一些与大小有关的游戏或活动,引起学生对大小的兴趣。

2. 导入教师展示一些有大小差异的物品,引导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它们的大小差异。

3. 学习课文让学生依次读课文《大还是小》,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 课文讲解讲解课文中描述的大和小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内容。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喜欢的大和小的事物,鼓励他们用简单语言表达。

6. 操练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重新述说课文内容,加深对大小的理解。

7. 拓展展示一些有趣的大小对比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8. 总结根据整个教学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大和小的区别,强化学习。

六、课堂延伸组织学生到操场或实验室进行大小对比实验,进一步加深对大小概念的理解。

七、作业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大或小的事物,用图片或文字描述并展示给全班。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在学生表达上需要更多引导和练习。

可以在训练学生用简单语言描述大小的过程中多加强。

《大还是小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大还是小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语文统编版》

《大还是小》导学案一、导入引言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物比比皆是。

有人喜欢大的,因为大的东西通常给人一种震撼和压迫感;有人喜欢小的,因为小的东西往往让人感到可爱和温馨。

那么,大和小到底哪个更重要呢?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进修目标1.了解“大”和“小”的定义及特点;2.分析“大”和“小”在不同情境下的优缺点;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三、进修重点1.“大”和“小”的观点及特点;2.“大”和“小”在不同情境下的优缺点。

四、进修难点1.如何客观分析“大”和“小”的优缺点;2.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判断。

五、进修过程1.导入新知识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 你认为什么是“大”?什么是“小”?- 举例说明“大”和“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进修“大”和“小”的定义及特点- 请同砚们阅读相关知识点,了解“大”和“小”的定义及特点;- 请同砚们分组讨论,总结“大”和“小”的特点,并将结果汇报给全班。

3.分析“大”和“小”在不同情境下的优缺点- 请同砚们分组讨论,分析“大”和“小”在不同情境下的优缺点;- 请同砚们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讨论结果,与全班分享。

4.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请同砚们结合所学知识,对“大”和“小”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并给出自己的见解;- 请同砚们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大”和“小”的看法及理由。

六、教室小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大”和“小”的定义及特点,分析了它们在不同情境下的优缺点,并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希望同砚们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的选择。

七、作业安置请同砚们完成教室作业:写一篇关于“大还是小”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及理由。

八、板书设计- 大:震撼、压迫- 小:可爱、温馨九、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对“大”和“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

希望同砚们能够在今后的进修中继续尽力,做到理性思考,做出正确的选择。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10课《大还是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个主题编排了3篇课文,不仅描绘了多彩的儿童生活场景,也展现了儿童真实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他们的不同体验。

《大还是小》这篇课文通过3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把文章紧密地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课文多次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的世界是矛盾的,又是有趣的。

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把教材文本迁移于生活之中,调动情感,体会“我”自相矛盾的内心世界。

设计理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

本课内容贴近生活,能唤起学生的共鸣。

本篇设计从课文插图入手,引出学生对“大”和“小”的思考,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大”和“小”,接着读练结合,夯实字词,然后聚焦“大”,读出自豪,最后指导写字,无痕德育。

环节层层相扣,将学文、识字、写字、朗读,融和一体,切切实实落实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1.认识“时、候”等11个生字和双人旁、竖心旁2个偏旁;会写“自、己”2个字。

2.正确朗读全文,流利朗读第一、二自然段,通过结合插图,联系生活的方法知道“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读出自豪感。

3.联系生活,借助“我()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的句式,说说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

教学重点:识记11个生字,会写“自、己”2个字。

教学难点:流利朗读第一、二自然段,读出自豪感。

联系生活,迁移运用文中句式。

教学过程:一、借助插图,引出课题。

1.激趣谈话小朋友请看,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出示插图,学生自由说话。

是呀,这个小男孩当他自己穿衣服的时候看起来特别大,就像一个大哥哥,可是当他够不到门铃的时候又看起来特别小,那么它到底是大还是小呢?2.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读出疑问的语句【设计意图】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形象的图片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上课伊始,借助课文的插图,既直观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从大与小的两种对比联结到本课的内容,帮助学生建立插图与课文的联系,消除陌生感,从而自然地切入课题,把课文插图和课文内容有了第一次的完美融合。

10大还是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10大还是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10大还是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还是小》一、教材分析《大还是小》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儿童生活"这一主题展开,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浅显易懂。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小男孩,在自己穿衣服、系鞋带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大,在够不到门铃、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觉得自己很小。

本单元的重点之一就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课文用三个“有时候”和一个“更多的时候"把全文紧密地串联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多处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烦恼,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

二、学情分析对于“成长"这个话题,一年级的小朋友是有所感触的:他们对长大特别向往,但是又会碰到一些力不从心的事情,这种矛盾的心理,是他们此时正经历着的。

所以,从“矛盾点”入手,“为什么希望自己不要长大”,“为什么盼着自己快快长大”,从而,让学生感受成长,向往成长。

在教学设计时,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想象画面、进入情境、体会心情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在读中悟,在悟中读。

三、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字源识字等方法认识“快、门、衣”,认识竖心旁,会写“门、衣”2个字。

2.通过想象画面,进入情境、体会心情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聚焦三至六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知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读懂“我”的矛盾心理,感受成长,向往成长。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想象画面、进入情境、体会心情等方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聚焦三至六自然段,联系生活实际,知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读懂“我”的矛盾心理,感受成长,向往成长。

五、课前准备课件、田字格、板贴、生字生词卡片。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词句,导入新课1.读好词语中的轻声。

10大还是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大还是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10大还是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大还是小》【教材分析】《大还是小》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富有儿童情趣,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课文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展现儿童的内心世界,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懂得如何“变大"。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大”和“小"的行为都在其上,课堂上可以借助课文插图来展开教学。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多种形式复现生字,符合儿童整体认知事物的规律。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随文识字,多次复现的形式,让识字和朗读融为一体,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

【设计意图】1.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强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将学习任务和问题挂钩,通过一个个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到达学习目标。

2.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的文化基础素养培养。

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本课情感价值目标是旨在培养学生对“长大”能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1.通过随文识字,讲字理等方式,认识“时、候、觉、得、自、己、穿、很”8个生字,认识“双人旁”,会写“自、己”2个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觉得自己很大的道理。

3. 借助“我___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这样的句式,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理解“很大”的含义,激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1.认识“时、候"等8个生字和双人旁,会写“自、己”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地朗读课文,拓展“我____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激发自豪感。

【教学难点】理解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觉得自己很大的道理,激发自豪感。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师板书“大”,玩玩唱反调的游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还是小》教学设计设计说明《大还是小》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同时富有教育意义。

文章通过“有时候大”和“有时候小”的比较,使孩子们感知成长,并在潜移默化中使孩子们懂得如何“变大”。

本课设计凸显以下三个方面:1.着眼于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自主地学习。

比如:分角色朗读课文、学习伙伴互相评议、小组合作探究、师生感情对读等。

2.激趣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并带着问题读书。

3.突出“读”的作用,以读为主,以读代讲,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理解课文。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教师)2.借助拼音自主朗读课文,预习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拼读生字,记忆生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1.出示字卡“大”。

师:同学们,请大声地读这个字。

(生读:大)师: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

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生答:小)2.出示字卡“小”。

师:请小声地读这个字。

(生读:小)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

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

(同时出示字卡“大小”)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大小) 3.质疑: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能说说为什么吗?(指名回答)师: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大还是小》。

(板书课文题目)4.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5.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自探提示一。

温馨提示一:(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6.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是积极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鼓励学生质疑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起点,为更好地理解课文做了铺垫。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我会读课件出示词语: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小快点儿(注:“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快”要带拼音。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我会认①这些词中有些生字需要我们记住,瞧,它们已经从词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

时候觉得自己很穿衣服快②识记生字:接下来在小组中相互读一读本课的这些生字,并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说说记住它的办法。

(学生小组内合作交流,教师在各组中巡视,解答疑难。

)③我来考考大家:“我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牙。

”(穿)这是我们的识字办法之一——编谜语,猜谜语。

接下来要看你们的本领了,说说你们的识字办法吧!(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④小结:识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但要注意编的字谜要合理。

⑤指名认读,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要特别注意趣味性和方法性,这一环节,我设置了猜谜语识字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

三、写字指导(自、己)1.交流谈话。

师:你觉得在这十一个生字中哪个字最简单?(己)组一个词好吗?(自己)现在我们就来写好下面这两个字。

(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自、己)师:听,这两个字宝宝在说悄悄话呢!它们正在问大家:“我们有相似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发现了,它们都是独体字)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读帖、描红、仿写、评价是学生自主写字的四个环节。

在这四个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以前的学习经验,发展并完善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学习风格,所有的策略均以学生为主,旨在促进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四、再次朗读,解决问题1.认识了这些字宝宝,并写了两个生字。

教师出示自探提示二。

温馨提示二:(1)再次读一遍课文。

边读边找书中的小朋友到底是怎样回答的,标出相关语句。

(2)练习读好这些句子,为朗读展示做准备。

2.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小组内展示朗读。

教师巡视。

3.指名展示朗读。

设计意图:学习过程中,儿童最大的需要就是满足自我表现的欲望。

表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发掘了个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课堂上展示读,变“讲台”为“舞台”,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语感。

同时,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更给了学生自由的空间。

五、再次质疑师:课上到这里,请同学们看看课前提出的问题你们都弄明白了吗?你有新的疑问吗?预设:(1)“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师:这两个问题特别值得我们研究,下节课,我们再继续。

设计意图:再次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课堂是学生的,就该鼓励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知说出来。

六、课堂总结1.说说自己的收获。

2.学生谈收获。

设计意图:一节高效的课不仅要有有趣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这叫“善始善终”!良好的课堂小结能产生“课虽终,趣犹存”的境界。

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质疑导入1.课件出示词语。

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小快点儿(1)指名读。

用“自己”说一句话。

(2)开火车读。

(3)小组比赛读。

设计意图:复习是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复习并掌握好已学的生字。

2.回顾问题。

师:请大家想一想上节课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1)“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

课前以问题引入,“上节课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意在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引发学生思考,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的探究中去。

3.出示自探提示。

围绕这两个问题,仔细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问题:(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用“____”画出来。

想一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用“____”画出来。

想一想: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设计意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提出的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并找到答案。

以“画一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通过动手画一画,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只有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二、精读感悟,解决疑惑1.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相机引导。

(1)“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①“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是什么?②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2)“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①“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②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高兴)③请你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话。

(3)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很大?(指名回答)让我们一起齐读。

设计意图:朗读的最高境界为感情朗读。

感情朗读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的,使学生在加深理解的同时受到感染和熏陶,同时感情朗读又能促进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引导,师生互动,入情入境,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情感,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训练了情感朗读。

三、写字指导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衣。

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生字,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生字的?预设:“衣”字可以用字理识字法记忆,也可以用数笔画的方法记忆。

2.书写生字。

(1)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生字的结构是怎样的?(“衣”是独体字。

)(2)请同学们看好这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好吗?(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

重点强调笔顺,要先撇后捺。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提示书写姿势。

(4)展示评价。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字形,了解汉字正确的书写笔顺,感受汉字的间架结构;然后通过描红,仿写练习,学会正确书写汉字。

强调孩子正确的书写姿势,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发展。

“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出端端正正的字。

”在这样扎实的写字教学活动中,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好,而且能陶冶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操。

四、总结,再次质疑1.此时你能解答一下课前的两个问题吗?(指名解答)2.你还有什么疑问吗?问题预设:“我”为什么有时候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启发表达:“我”希望自己不要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候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问题引路,激发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的学习习惯,避免教师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理解文意。

五、欣赏歌曲,结束课堂最后,让我们在歌曲《快快长大》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播放歌曲《快快长大》)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与生活相联系,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观,拓展了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板书设计大还是小觉得自己很小觉得自己很大够不到按钮自己穿衣服怕雷声自己系鞋带希望自己不要长大盼着自己快点儿长大教学反思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1.新课标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根据这一要求,我让学生朗读了课文,朗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指名读、齐读、带着感情读,更有声情并茂的表演读。

学生读得有滋有味,通过朗读,孩子们深刻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2.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分别用“____”“”等符号画出相关词句,体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教学思想,同时利用课件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加深学生的理解与感悟,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浓浓的学习氛围中,轻松愉快地理解课文,感悟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