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郑和下西洋高考知识点
郑和下西洋高考知识点明代郑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瞩目的人物。
他带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航线,也是中国海洋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高考历史考试中,郑和下西洋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个知识点。
1. 郑和是谁?郑和,原名马三宝,是明代宦海中的一位重要人物。
他出生在云南昆明一个穷苦人家,后被明成祖朱棣赏识,成为他的护卫。
在多次战功之后,郑和被封为密州参将,并负责与外交中的西南地区。
2.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并不是侵略或征服,而是为了拓展中国的贸易网络。
明成祖朱棣认识到国内经济需要新的推动力,所以决定向西方寻找新的贸易伙伴。
郑和领导的船队于1405年首次下西洋,继续到1433年。
3. 郑和船队的规模郑和的船队规模庞大,经过多次扩展和增加,因此多次下西洋。
船队中的船只数量众多,被称为“宝船”,其中最大的船只可容纳数千人,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船队成员大约有2万人,包括船员、士兵、水手、工匠和一些文官等。
4. 郑和航行的路线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通过南海、马六甲海峡到达印度洋,然后向西沿着非洲东岸到达红海;另一条是通过南海、菲律宾、印尼等地,向东走入太平洋。
5. 郑和下西洋的收获郑和下西洋的最大成果是开辟了中国的海外贸易,并且建立了友好的外交关系。
他与下西洋途中的国家进行了互利贸易,带回了很多奇珍异宝,丰富了中国的经济和文化。
他也将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技术带到了这些国家,对当地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6.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深远。
首先,他开辟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航线,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其次,他在船队中携带了很多中国商品,并将中国的技术和文化传播到下西洋途中的国家。
这对当地的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最后,郑和的下西洋活动也促进了中国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
7. 郑和下西洋的终结郑和下西洋活动在1433年终结,之后明朝政府决定停止对外扩张和海外贸易。
高中历史丨中国古代史重要结论汇编,一轮复习+期中考试重点!
作者:一气贯长空高中历史丨中国古代史重要结论汇编,一轮复习+期中考试重点!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条件1.造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生产能力低下2.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的发展使产品有了剩余3.出现私有制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4.氏族公社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主要原因:男子在生产中取得支配地位5.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6.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期的根本原因:生产力显著提高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产生8.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主要原因:实行管仲改革,齐国经济实力强大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与发展10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社会经济仍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生产关系确立11.战国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直接原因: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12.法家思想在战国受到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有利于统治者加强统治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14.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实力最强15.迫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法律严酷、误期当斩16.楚汉相争中刘邦取胜的主观原因:争取民心归顺,军事策略正确17.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社会十分贫困18.汉初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的直接原因:秦王的教训1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和亲”政策的最主要原因:经济军事力量薄弱20.西周和汉初实行分封制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提高,经济发展,诸侯势力增强21.汉武帝能实行“大一统”的根本原因:封建经济的发展22.东汉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23.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阀集团割据局面的根源:封建的自然经济形态24.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地区的决定性条件:注重农业,保证军粮供应2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最主要原因:孙刘结盟抗曹26.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三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发展成均势27.东吴时代江南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原战乱,北方人士南迁28.东汉到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主要原因:中原文化先进29.西晋时期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实力增强,南衰落30.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成风,佛道盛行,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社会动荡不安31.西晋统一为时短暂的根本原因:腐朽的门阀掌权,皇族争权夺利3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北方出现民族大融合的趋势33.祖逖北伐收复中原努力失败的主要原因:朝廷没有给予有力支持34.司马睿能够在江南建立东晋的主要原因:得到士族地主的支持35.淝水之战前秦战败的最重要原因:前秦统治不得人心36.前秦败于淝水之战的主观原因:军心离散,缺乏斗志37.祖逖北伐、淝水之战都未能完成统一的共同原因:缺乏统一的经济基础38.对淝水之战的胜负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人心的向背39.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先进经济形态的影响40.形成陶潜田园诗风格的思想根源:对现实不满41.东晋至南朝末,朝代更替频繁,政局不稳的最主要原因:大将拥兵夺权42.公元5世纪晚期,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较为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政府大力推行均田制43.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北方劳动人民南迁44.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基本原因:各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45.隋朝开凿大运河最重要的客观原因:江南地区经济日益重要46.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在于科举制度有利于巩固专制地位47.隋唐时期,中华文化光辉灿烂,光照四邻,这时文化发达的最根本原因:国家强盛,经济繁荣48.唐太宗能够纳谏的主要原因:接受隋亡教训49.唐朝对外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盛况的根本原因:经济、文化世界领先50.促使唐朝扬州繁荣至极的直接原因:交通枢纽地位51.唐朝中期,均田制无法实行的主要原因: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经济发展52.唐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五田可授,其根源:在于封建经济得到发展53.唐朝募兵之取代府兵制的根本原因:均田制的破坏54.唐朝中期藩镇权力过大的根本原因:军事制度的缺陷55.安史之乱之前,唐朝政府腐败的直接原因:唐玄宗不理政事,重用坏人56.唐朝爆发安史之乱的最根本原因:均田制破坏导致军事制度缺陷57.唐朝两税法得以实施的最主要原因:它适应了封建庄园经济的发展58.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重大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它改变了征税标准59.唐末和东汉末农民起义的相同原因:宦官专权60.导致唐朝灭亡的直接原因:藩镇割据61.导致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经济条件: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62.“文景之治”和“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最主要的原因:轻揺薄赋,重视农业6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自北向南转移的主要原因:北方多次战乱64.形成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的根源:唐末潘镇割据的延续65.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的前提条件:社会安危66.北宋时期出现纸币的根本原因:商业活动频繁67.导致南宋与金对峙局面的原因:绍兴与议后,金获得淮河以北广大地区68.南宋同5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商业往来,其重要原因:在于造船技术大有提高69.导致北宋中期财政危机的根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70.五代两宋以后我国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以海陆为主的直接原因:五代两宋时期战乱导致西北陆路贸易中断71.元朝政府发展长江口至直沽之间海运的主要原因:全国经济重心在江南72.元朝时民族融合进一步的加强主要的原因:国家的统一73.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产生资本主萌芽的最主要条件:商品经济空前繁荣74.明朝后期,宦官专权十分严重,导致这一历史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存在75.郑和下西洋得以顺利进行和完成的主要原因农工商发达,国力强盛76.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形成这两种不同观点的根源: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77.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因: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78.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根本原因封:建制度日趋腐朽79.土尔扈特回归祖国的根本原因强烈的民族意识的驱使80.清乾嘉期间崇实学风消失的主要原因文网严密,人心自危81.“重农抑商”政策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82.造成近代中西科学技术差距的根本原因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作用83.史学界之所以肯定武则天的主要原因她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84.元朝的松江成为棉纺业中心的主要原因:黄道婆改革面纺织工具85.促使原始社会人类过定居生活的直接原因:原始农业的发展二、目的、目标、主要意图总结1.齐恒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提高齐国地位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的直接目的抵御匈奴南下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奠定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4.周初统治者实行封建制的主要目的:巩固奴隶主国家政策5.汗初实行款舒政策的根本目的:稳定统治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加强中央集权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分割王国的封地8.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目的在于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联络大月氏1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的直接目的:保证北魏政府财政收入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14.隋唐实行科学举制的最主要目的: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15.唐政府规定农民可以纳绢代役的主要目的: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16.唐太宗注意用人纳谏的根本目的:维护统治地位17.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18.五代十国很多政权比较重视发展生产的目的:保存实力19.宋太祖即位后,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直接目的:防止“陈桥兵变”重演20.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在于有效的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21.元朝政府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的主要目的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22.元朝政府重视国内陆路水陆交通,其直接目的在于取得南方粮食供应23.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文”、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本质目的在于:强化思想统一三、特点、特征、标志、表现总结1.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点:普遍使用磨制石器2.人类社会组织发展到氏族公社时期的标志:按血源关系组成稳定的群体3.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府特点诸侯争霸,分封制崩溃4.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铁器的使用5.秦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本质特征:皇权至高无上6.标志秦朝灭亡的直接事件:偏师绕道,刘邦进京7.东汉和前代比,其政治上的突出特点:豪强地主享有特权8.十六国时期结束的标志:北魏统一黄河流城9.南北朝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北方少数民族学会农业生产,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10.南朝政权更替的特点:武将夺权11.唐朝设置节度使之后,国内政治形式的特点:内轻外重局面形成12.五代时北方五个朝代更替的共同特点:军事将领篡权自立1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最突出特点:消弱地方势力14.明朝加强专制的突出特点:设立厂卫特务机构15.一条鞭法不同于两税法的最具历史意义的特点:赋税折银征收16.明朝中后期,江南一些地方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其特点在于机户拥有资金、织机,开设机房,为佣工人进行生产17.明朝时,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本质特征在于:雇佣劳动关系出现18.明清文化具有新时代特征,这主要指: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19.李自成起义把农民战争发展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触及土地制度20.清朝前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四、实质、本质、性质总结1.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2.楚汉战争的性质:封建统治者争夺权位的斗争3.我国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的实质:民主政权的对立4.南北朝时期和宋元时期的民族融合过程,以经济发展角度讲实质上就是:少数民族农业化的过程5.隋朝开创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网罗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6.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封建制度日臻完善,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7.唐初实行租庸调制和中期实行两税法的相同实质:封建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8.“安史之乱”的实质:地方割据势力同中央政府争夺最高治权五、意义、作用、影响、结局、结果总结1.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肥水之战的相似作用:对当时政治格局的演变起了决定作用2.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北方内迁各族最重要的影响:加速向封建生产关系的转化3.隋唐三省六部制完善了自秦以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其积极意义在于:中央机构有明确的分工和制度,提高工作效率4.唐朝两税法的直接作用:缓解中央政府的财政困难5.两税法实行后,影响最深的作用:削弱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6.隋朝大运河发挥的主要作用:促进南北经济交流7.北宋派转运使到各地管理地方财政的主要作用: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经济条件8.澶渊之盟的最大影响:双方维持了一个世纪的和平友好往来的局面9.王安石变法的突出效果: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济贫济弱的局面10.元朝时期开凿运河的主要作用:解决了元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11.八股取士的直接作用:培养皇帝的忠实奴仆12.明朝后期该用银两收税对社会最深刻的影响:促进了农业产品和手工产品的商品化13.清朝设置台湾政府的最重要的意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文献综述.wps
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文献综述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三宝太监郑和奉命七次出使西洋的航海活动。
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
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600多年过去了,关于当初郑和缘何七下西洋的争论在学术界上至今没有定论。
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寻建文帝、宣扬大明国威、维护明成祖统治地位、发展海外贸易、出于军事需要巩固王朝统治等几个方面。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中外著作中都曾提到过,例如张廷玉的《明史.郑和传》1、夏燮的《明通鉴》2、以及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3、法国作家伯希和所著的《郑和下西洋考》4、多米尼克·勒列夫尔研究郑和下西洋的新著《启蒙之龙》和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海洋历史主任莎丽·梅的《中国海路贸易及郑和下西洋对现代历史的影响》的报告等等。
笔者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是想通过归纳整理,将几种学术界热议的猜想呈献给大家,以供大家能够在相对方便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目的一:寻建文帝。
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并于建文四年六月攻下帝都应天称帝,是为明成祖。
同时,建文帝失踪。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
越八日,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
然葬地所在,后无闻焉。
或曰帝由地道出亡,其后滇黔巴蜀间,皆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世遂以帝为逊国云。
”5所以许多人猜测,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呢?《明通鉴》中记载:“建文帝之出亡也,有言其在海外者,上命和踪迹之。
”6同时,《明史》中也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正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7当然,在封建时代来说,朱棣通过这种不符合封建礼法的手段夺取帝位内心多多少少是会有不安的,如果其侄儿朱允炆尚在人间的话,那么自然会对其帝位构成威胁。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重要结论汇总填空练习(附参考答案)
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重要结论汇总填空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原因[根源]因素关键条件1.造成北京人过群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2.私有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3.出现私有制的根本原因是()。
4.氏族公社由母系发展为父系的主要原因是()。
5.夏朝出现“家天下”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6.春秋时期是我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时期的根本原因是()。
7.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8.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霸主的主要原因是()。
9.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10战国时期,战争不断,而社会经济仍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11.战国时期,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直接原因是()。
12.法家思想在战国受到统治者重视的主要原因是()。
13.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最根本原因是()。
14.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中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15.迫使陈胜等人在大泽乡起义的主要原因是()。
16.楚汉相争中刘邦取胜的主观原因是()。
17.汉高祖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客观原因是()。
18.汉初统治者采取宽舒政策的直接原因是()。
19.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和亲”政策的最主要原因是()。
20.西周和汉初实行分封制都出现“事与愿违”的现象,其根本原因是()。
21.汉武帝能实行“大一统”的根本原因是()。
22.东汉黄巾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23.东汉末年开始出现军阀集团割据局面的根源是()。
24.曹操能够统一北方地区的决定性条件是()。
25.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取胜的最主要原因是()。
26.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27.东吴时代江南文化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28.东汉到西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的主要原因是()。
29.西晋时期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30.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成风,佛道盛行,造成这一现象最重要的原因是()。
31.西晋统一为时短暂的根本原因是()。
32.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推行了许多汉化政策,这些政策能够推广的根本原因是()。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原因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郑 和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 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 后向爪哇方向南航,后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时 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 士兵170人,西王畏惧,献黄金6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 兵。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 盗陈祖义凶横 ,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 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 。郑和船队 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古里等国家。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1409年10月(永乐七年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 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1411年7月6日(永乐九年六月十六) 回国。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迎佛牙’!佛牙(传为释迦牟尼的牙齿,据说释迦牟尼遗 体火化后,牙齿完整无损,称为佛牙舍利)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
1413年11月(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 次航行东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国。同年11月, 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 人。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1417年6月(永乐十五年五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 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1419年8月8日 (永乐十七年七月十七)回国。
参考书目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山西人民出版社、人民 出版社,2011年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冯蔚然,“郑和为何下西洋”,上海海运学院学程海洋,早于欧洲50年。 但不管这个海上明国家经济衰退的成本而很快消失。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郑和下西洋》说课稿(集体备课)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郑和下西洋》说课稿(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郑和下西洋》,主要介绍了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影响和意义。
本节课教材内容丰富,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教材以时间为线索,分别介绍了郑和下西洋的七次远航,以及他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外交流的事迹。
教材还重点介绍了郑和下西洋对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拓和推动作用,以及对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文化、科技交流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考虑到他们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于郑和下西洋的规模、经过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规模、经过及影响,掌握郑和下西洋在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拓和推动中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弘扬了中华民族友好交往的传统美德,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时间、规模、经过及影响。
2.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在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开拓和推动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直观感受。
从传统政治文化角度探讨郑和下西洋戛然而止的深层原因
域, 宣扬 国威 , 使万 国来朝 ; 三是 威慑 外 明成祖对 郑和等人西洋之行 的具体要 求 品, 但很显然那只是供达官贵人享用 的奢
邦, 发展双方贸易, 互通有无 ; 四是打击海 是: 一是使海外诸 国“ 恪遵朕言 ”“ 、 勿得违 侈品。对普通老 百姓来说 , 只是加重了本 商, 招抚海外流民, 垄断海上 贸易 。 不管 目 越 ”二是使海外诸 国派遣使 团入 明朝贡 , 来就沉重 的生活负担 。所 以, ; 郑和下西洋 的如何多样 , 结果却是一样。很多人认为 最终 目的都是为 了建立 以其 为政 治核心 被指责为“ 费钱粮数十万, 民死且万计 , 军 正是这种历 史的偶然让 中国从此逐 渐淡 的天下秩序。 虽然郑和下西洋主观上更多 纵得奇 宝而回, 于国家何益 ” 也不是 空穴 出世 界舞 台的中心 , 从而走 向衰落 。但这 的是 出于政治 目的, 客观上却成就 了历史 来风。貌似轰轰烈烈的航海外交 , 既没有 仅仅只 是偶 然吗 ?吕思勉 先生 曾在 他的 上倍加赞誉的“ 和平之旅 ” 。 推动中国的海外贸易发展, 也没有开拓疆
《 中国简史》 中写道 :现在的研 究, “ 是要重
根据 传统儒家经书 的描述 ,真 命天 土 , “ 甚至对邻国的影 响也十分有 限。因为
常人, 重常事的。因为社会正是在这里头 子 ” 由于具 有崇高的道德规 范, 常吸引 各方的遣使纳贡多出于经济 目的, 通 以图攫
变迁的。常人所做 的常事是风化, 特殊 的 了“ 外夷 ” 的归附。 因此 , 人们认为 : 国派 取各 自的经济利益, 外 而并非真心归服 。因 人所 做的事是 山崩 。不知道 风化 , 当然不 遣使 节前来 中国朝贡 ,应 是中 国天子有 此 , 这样 的关 系是没有坚实基础 的 , 是不 知道山崩 。若 明白了风化, 山崩只是 当 “ ” 则 德 的表现。 国语》 《 中就 曾说: 君其何德 可能长久的。 “ 美国学者 费正清也曾认 为中 然的结果。’ , ’ 其实 任何历史的偶然无不是 之布 以怀柔之。 L 中也说 :柔远人, 国对外关系框 架——朝贡制 度不过 是满 ” 记》 “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辨析材料题(含答案)
(2)材料一反映了隋朝社会的什么情况?
(3)材料二中这条“渠”指的是什么?开凿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二评价者持什么态度?
【答案】(1)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2)隋朝经济繁荣
(3)隋朝大运河。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统治。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4)肯定大运河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曲辕犁,曲辕犁是唐朝时期,农民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和创制的耕地工具;图2是唐三彩,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的发展,越窑的青瓷、邢窑的白瓷和唐三彩最有名,所以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从图3唐朝妇女打马球中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唐代上层妇女骑马、打马球,从事男子的活动,反映出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
(1)材料一中的“显德七年”是哪一年?当时将士是在哪里拥立赵匡胤为帝的?
(2)材料一中赵匡胤“解除禁军将领及地方藩镇的兵权”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宋朝的什么政策?结合赵匡胤的经历谈谈宋朝实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1)材料一出自19世纪初的《京都竹枝词》,《红楼梦》为什么会成为家喻户晓的话题?
(2)《红楼梦》在文学史上有什么价值?
(3)根据材料二,概括京剧艺术的特点,你认为应该怎样使京剧艺术发扬光大?
【答案】(1)因为它是一部优秀的古典小说,深受人们的喜爱,深刻鞭挞了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试题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知识讲述】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
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能力拓展】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
客观条件,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
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与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
【考频分析】本内容出现频率上升。
从题型上看,选择题为主,也有材料解析题,判断题等。
从考查内容上看,郑和下西洋的规模和影响是考查的重点。
而且,在考查中结合本部分内容可以结合以往所学,还结合时事热点。
考查全面,形式多样。
从考查能力看,以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为主。
【经典题目】1.受明成祖派遣,出使西洋的是A.蔡伦B.玄奘C.鉴真D.郑和[参考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朝出使西洋的人物,是郑和。
⑤海域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其中的郑和群礁见证了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这一壮举A.加强了七大洲之间的联系与交流B.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C.完成了人类史上第一次环球旅行D.开通了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通道[参考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郑和下西洋的影响。
结合图片影响是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联系。
3.下图是古代某船队远洋航行的路线图,下面对此次远航活动的评论中,正确的一项是①探寻新路,寻找黄金②友好往来,促进交流③和平使者,扬威异域④殖民先驱,海盗鼻祖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参考答案] D【解析】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是和平交流。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至于什么消费都想到可以买几本书,看起来很爱知识,却是一个非常坏的思维,被它麻醉的人,结局就是很恶俗地以为自己很脱俗。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1元朝的统治一、元朝的疆域1.地位: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2.疆域: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广大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的统治范围之内。
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
二、行省制度1.背景:元朝建立后,忽必烈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2.措施(1)在中央,由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在地方: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书省;除吐蕃、畏兀儿地区外,设置了岭北、辽阳等10个行省,行省下设路、府、州、县。
3.影响:行省制度在历史上影响深远,明清以后继续沿用。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的管辖1.原则:为了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根据各地区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
2.措施(1)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
如在东南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2)对西藏的管辖①蒙古贵族招降吐蕃,吐蕃各地归附蒙古,开始在西藏调查户口,设置驿站。
②元朝建立后,将西藏划为单独的行政区,由宣政院直接管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
③设置地方机构,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完整而有效的管理。
3.意义: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释疑解难简述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贡献。
(1)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的割据和分裂局面,实现了全国大江南北的统一。
(2)元朝行省制度的设立巩固了国家的统一,是我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行政区划影响很大。
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文献综述
郑和下西洋之目的文献综述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三宝太监郑和奉命七次出使西洋的航海活动。
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
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600多年过去了,关于当初郑和缘何七下西洋的争论在学术界上至今没有定论。
大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寻建文帝、宣扬大明国威、维护明成祖统治地位、发展海外贸易、出于军事需要巩固王朝统治等几个方面。
关于这个问题,许多中外著作中都曾提到过,例如张廷玉的《明史.郑和传》1、夏燮的《明通鉴》2、以及日本学者上杉千年所著《郑和下西洋》3、法国作家伯希和所著的《郑和下西洋考》4、多米尼克·勒列夫尔研究郑和下西洋的新著《启蒙之龙》和西澳大利亚海洋博物馆海洋历史主任莎丽·梅的《中国海路贸易及郑和下西洋对现代历史的影响》的报告等等。
笔者之所以选择这个课题,是想通过归纳整理,将几种学术界热议的猜想呈献给大家,以供大家能够在相对方便的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目的一:寻建文帝。
燕王朱棣于建文元年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并于建文四年六月攻下帝都应天称帝,是为明成祖。
同时,建文帝失踪。
“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
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云帝尸。
越八日,用学士王景言,备礼葬之。
然葬地所在,后无闻焉。
或曰帝由地道出亡,其后滇黔巴蜀间,皆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世遂以帝为逊国云。
”5所以许多人猜测,朱棣派郑和下西洋是不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呢?《明通鉴》中记载:“建文帝之出亡也,有言其在海外者,上命和踪迹之。
”6同时,《明史》中也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永乐三年六月命正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
”7当然,在封建时代来说,朱棣通过这种不符合封建礼法的手段夺取帝位内心多多少少是会有不安的,如果其侄儿朱允炆尚在人间的话,那么自然会对其帝位构成威胁。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项试题(含答案)
(2)贞观之治;唐太宗懂得任用贤能、虚心纳谏、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生产,休养生息,完善科举制度等。
(3)唐玄宗;整顿吏治,裁减冗员,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注重文教,编修经箱等。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一“隋文帝主要的功绩,在于统一全国后,实行各种巩固统一的措施,使连续三百年的战争得以停止,全国安宁,南北民众获得休息,社会呈现空前的繁荣”可知,隋文帝杨坚的主要历史功绩是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完成了国家统一。
(2)余杭、涿郡、洛阳
(3)黄河和淮河
(4)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
(2)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征发几百万人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全长两千多公里的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纵贯南北全长两千多公里。图中A是余杭,B是涿郡,C是洛阳。
(4)简述该政权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
【答案】(1)元
(2)行省制
(3)澎湖巡检司 宣政院
(4)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贵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政权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可知,这是元代疆域。
(2)写出A、B、C、D所代表的四段运河的名称。
材料二 唐朝诗人皮日休这样评价隋朝大运河:“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干里赖通波。”
(3)隋朝大运河是哪个皇帝下令开凿的?据材料二你怎样评价他开凿大运河这一历史事件?
郑和下西洋研究的三个问题
郑和下西洋研究的三个问题范金民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 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盛事, 构成了中华民族对外关系史的重要篇章。
郑和从1405-1433年的28年间,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后七下西洋,远航亚非3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开展中外文化交流,促进睦邻友好,发展航海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明史•郑和传》因袭明人说法,谓:“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称郑和下西洋是为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和在西洋各国显示武力炫耀中国的强大。
上世纪30年代,学界探讨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和性质较为热烈。
许道龄、李晋华等的主张大体与《明史》所说相同。
如李晋华认为,郑和下西洋,“一为宣扬国威,一为踪迹建文,本属事实”㈠。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也认为郑和下西洋目的“以探寻朱允炆踪迹为首”。
张锡纶、李长傅等,包括以前的梁启超,都主张郑和下西洋为“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将郑和下西洋描述为政治性的殖民事业㈡。
另一种看法是经济原因为主还是政治原因为主说。
吴晗一直认为郑和下西洋主要是经济上的原因,是要以“经营国际贸易” 收入来解决国内经济困难㈢。
童书业的看法基本相同,但认为郑和下西洋有“贸易性质”,却不主张郑和下西洋的主要使命即为“经营贸易”㈣。
即使认为下西洋有国际贸易成分的梁方仲,这样表述其看法:“不过要注意,此时贸易的性质,差不多完全限于朝廷的玩好上的要求,采购的货物多于珍宝奇异一类的高级奢侈品,并非由于一般人民的生活上的需要。
所以三宝太监下西洋的事件,如从国际贸易上观察,不过是朝廷的大批购买海外宝物而已。
” ㈤而许道龄、李晋华等人则认为,郑和下西洋主要还是出自政治目的。
40 年代,李士厚、刘铭恕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帮助以满剌加为首的南洋一带的回教国同盟来反抗爪哇帝国的统治㈥。
这可以称为建立回教同盟说。
到50 年代后期,陈得芝撰文认为,郑和下西洋应担负有两重任务,进行了两方面的活动,这就是,一方面是为恢复和发展明朝与海外诸国的外交、贸易关系,以巩固和扩大明皇朝的统治和提高国家地位,另一更重要的方面则是适应发展海外贸易的客观要求,用国家力量去大力进行,以专擅其利源㈦。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因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因 郑和有智略,知兵习战。
1405到1433年,郑和七下西洋,完成了⼈类历史上伟⼤的壮举。
在第七次下西洋期间,郑和去世,⼀说于1433年(宣德⼋年)卒于古⾥国。
⾻灰葬于南京弘觉寺地宫,今南京⽜⾸⼭郑和墓或为其⾐冠冢。
下⾯⼩编给⼤家讲⼀讲上下五千年的故事-郑和为何七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因。
郑和为何七下西洋?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因 他,历尽千难万险,七下西洋;他,随⾏⼈员近3万,跟随船只200余艘;他,航⾏距离之远,甚⾄有⼈认为他已经完成了绕地球的航⾏;他,前后访问了⼏⼗个国家,加强了中国与他国的交流合作……他,就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巨⼈、明代航海⼤师——郑和。
他传奇的航海故事跟航海背景,⾄今仍是⼈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1371~1433),本姓马,回族,云南昆阳⼈。
郑和出⽣时适逢战乱,⽗母为求世道平和,让其平安成长,为其取名“和”,字三宝。
据说,他的祖先是伊斯兰教创始⼈穆罕默德,他的祖⽗和⽗亲都曾到麦加朝圣过。
出⾝名门望族的郑和⾃幼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对西洋有所听闻,或许那时就曾想过有朝⼀⽇能到西洋⼀看。
1382年,郑和家乡发⽣了战乱,他被明军掳掠阉割,后来进⼊燕王府,成了朱棣的贴⼼侍卫。
《郑和家谱》载,靖难之役中,郑和才能出众,在郑村坝⽴下了赫赫战功,明成祖便亲笔书写了“郑”字赐给他,并提升他做了内宫太监,官居四品。
秦汉以来,各代帝王严禁⼀切海上活动,放弃了物资丰富的万⾥海疆。
明成祖登上帝位以后,解除了海上禁令,并派遣郑和率领船队驶向海的那边。
恰逢其时,明朝指南针和造船业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也为郑和出海提供了强⽽有⼒的保障。
1405年,郑和正式踏上漫长的航海之路。
郑和每次下西洋都历经了千难万险,损耗了不少⼈⼒、物⼒、财⼒,但朝廷依旧⽀持他先后七次出海。
很多⼈开始猜测,朱棣花此重⾦开辟航海要道,⽬的恐怕不仅仅是⼴开见闻,还有其他不为⼈知的想法。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
1、郑和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扩展朝贡贸易(经济目的);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出海目的是为迎佛牙,加强同各国的联系。
2、他出使的任务之一,就是招徕各国称臣纳贡,与这些国家建立起上邦大国与藩属之国的关系。
为了完成这一任务,郑和所到各国以后,第一件事便是宣传明成祖的皇帝诏书。
向各国宣谕:明朝皇帝奉天乘命的上邦大国之君,是奉“天命天君”的旨意来管理天下的,四方之藩夷都要遵照明朝皇帝说的去做,各国之间不可以众欺寡,以强凌弱,要共享天下太平之福。
如果奉召前来朝贡,则礼尚往来,一律从优赏赐。
第二件事便是赠送礼物。
赐各国国王诰命银印,赐国王及各级官员冠服和其他礼物,表示愿意和那些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的关系。
第三件事是与南海(今马六甲海峡)国家建立友好关系。
3、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初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
4、明成祖命三宝太监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2.7万多人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今江苏太仓市浏河镇),至福州闽江口五虎门内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包括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曾到达过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三十多个国家,目前已知最远曾达东非、红海和
美洲。
郑和下西洋
满剌加—( 马来西亚)
榜葛剌—( 孟加拉国)
苏禄——( 菲律宾 )
天方—( 沙特阿拉伯 )
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的航行比较图
航海家 目的地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郑和 下“西洋” 1405—1433 7次 27800人 大号宝船62艘(共百 余艘) 大号宝船长44丈,宽 18丈(淮尺),折合 公制长151.8米,宽 61.6米 哥伦布 到达美洲 1492—1504 4次 1000—1500人 达· 伽马 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 1497—1498 1次 160人
思 考 :
我 国 有 什 么 影 响 ?
清 朝 的 闭 关 政 策 对
了退导能和碍丧易作者 。,致扭中了失和用的 使了转西生了航,侵闭 中中中文产对海但略关 国国外化的外事他活政 在的力的发贸业限动策 世闭量交展易的制起虽 界塞的流,的发了过然 上、对;技主展我一对 逐停比该术动,国定西 渐滞,政的权使对的方 落、反策进,中外抵殖 伍倒而不步阻国贸抗民
17艘
旗舰100吨,长24.5米, 宽6米,其它二舰50吨 与40吨
4艘
120吨 100吨 50吨
船只大小
根据以上图表,说说郑和下 西洋的特点:
郑和下西洋时间早、规模
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请大家用两分钟时间阅读教材中本目的内 容,然后思考回答:
(1)郑和远航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社会安定,国力雄厚;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 只和航海技术,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郑和塑像
郑和乘坐的宝船(模型)
郑和航行时间表
江苏太仓郑和博物馆
请大家拿出自制的航线图,说说郑 和下西洋的: 时间
1405—1433年
出发地点
刘家港(今江苏太仓浏河)
【历史知识点】郑和下西洋成功的根本原因
【历史知识点】郑和下西洋成功的根本原因
1、明朝前期,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2、明成袓永乐帝的大力支持;
3、当时明朝在航海技术、船队规模、航程之远、持续时间、涉及领域等均领先于同一时期的西方;
4、当时明与南亚、东南亚各国交往频繁,友好往来;6、陆路的“丝绸之路”中断,“海上丝绸之路”开始;
5、郑和的领导能力和其团队的出色。
郑和下西洋简介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活动,首次航行始于永乐三年(1405年),末次航行结束于宣德八年(1433年),共计七次。
由于使团正使由郑和担任,且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故名。
在七次航行中,三宝太监郑和率领船队从南京出发,在江苏太仓的刘家港集结,至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爪哇、苏门答腊、苏禄、彭亨、真腊、古里、暹罗、榜葛剌、阿丹、天方、左法尔、忽鲁谟斯、木骨都束等地,已知最远到达东非、红海。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高中历史】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原因
【高中历史】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原因照《明史》所记,郑和依附的皇帝,从前称为燕王,到京都发动叛变,自立为皇称成祖,改年号为永乐。
当时被篡位的惠帝削发为僧,亡命海外,一说是暴病而死,但是尸首不见。
成祖总是寝食不安,所以就委派郑和到海外缉访,这是最为大家熟悉的原因。
据周钰森所著《郑和航路考》,最初说出:“盖惠帝之失败也,起因于施行‘削藩’。
此种改革,实际即削除诸王之封域及兵权,以便巩固中央。
因其性质激烈,酿成‘靖难’事变,及燕师入京,惠帝出走,其亲信如方孝孺辈相继诛服,惠帝势已孤立,于是行踪飘忽,神游无定矣。
进而成祖续登大宝,并派大批宦官四出寻访惠帝之踪迹,复遣郑和统率舟师数万人,远征数万里,历数十年而不殆,此种大规模之军事行动,岂仅寻访一失踪已久的惠帝而已哉?或曰然,盖成祖所欲寻访于外者,实为一切足以危害明代国防之势力也。
此等势力久已成为明初之严重问题,故遣郑和统率舟师以往,借寻访惠帝之名,乘机扑灭之。
”还有一个原因,是元朝亡了之后,有“西人布哇氏(L.Bouract)曾收集当时亚洲史料著成《帖木儿帝国传》一书,详述元朝自被明太祖击败后,分踞于西亚之元裔各国,形势十分混乱。
有驸马帖木儿者,崛起于撒马儿罕,自承为成吉思汗嫡裔,于洪武年间以武力统一此种局面,并于明太祖崩后之第七年(即永乐三年),在撒马儿罕大会中公布已对明朝宣战”云云。
郑和此次之行,给造谣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点击查看: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复习资料第三个原因,是日本古称“倭奴国”,后来改称日本。
常常到中国沿海来骚扰掳掠,史称“倭寇”,直到洪武六年,明帝最为愤慨,因为中国南方海岸线极长,防卫不周,倭寇就乘虚而入,强抢掠夺,杀人放火,无所不为。
要是防卫严密,倭寇就转到南方各处小岛休养身心。
所以明帝下旨命郑和下西洋,以两万多的兵士,登上宝船,浩浩荡荡地出海,以军威镇服倭寇,这也是原因之一。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19年苏版中考历史练习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之明清时期
2019年苏版中考历史练习专项练习:中国古代史之明清时期一、选择题1.太庙和社稷坛分别象征着()A. 祖先和国土B. 国土和祖先C. 上帝和祖先D. 国土和皇帝2.(2019·荆门)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 派鉴真东渡日本B. 派郑成功驱逐荷夷C. 派张骞通西域D. 派郑和出使西洋3.郑和下西洋这一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是()A. 明初国力强盛B. 海上交通发达C. 指南针的应用D. 造船技术高超4.“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这段凤阳花鼓词中的“朱皇帝”指的是()A. 唐太宗B. 元世祖C. 明成祖D. 明太祖5.想了解中国17世纪的手工业发展的情况,你首选的资料是()A. 《天工开物》B. 《本草纲目》C. 《农政全书》D. 《唐本草》6.清朝中期中国明显落后于世界,根本原因是()A. 清朝实行闭关政策B. 清政府实行残酷的文化专制政策C. 西方国家发展迅速D. 清朝社会制度的落后7.在康熙帝的御驾亲征下,清军取得了对噶尔丹叛军胜利的战役是()A. 台州战役B. 雅克萨战役C. 尼布楚战役D. 乌兰布通战役8.强调人类要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自然相配合的科学家是()A. 贾思勰B. 李时珍C. 宋应星D. 徐光启9.600多年前,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的中国航海家是()A. 卫温B. 郑和C. 戚继光D. 郑成功10.长城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明长城的起止点为()A. 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B. 东起辽东,西至临洮C. 东起鸭绿江,西至临洮D. 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11. 清朝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依此指出清政府所采取的对外政策的含义是()A. 完全禁止海外贸易B. 严格限制对外交往C. 只是禁止对英贸易D. 对外自由开放1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工程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战国时期修建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B. 我们今天见到的长城大都是清朝修建的C. 大运河开凿于隋炀帝时D. 故宫修建于明朝,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13.在闭关政策下,清政府开放的唯一的对外贸易港口是()A. 北京B. 广州C. 苏州D. 泉州14.承德避暑山庄的修建用时()A. 近30年B. 近50年C. 近80年D. 近100年15.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
1409年10月(永乐七年九月)从太仓刘家港启航,姚广孝、费信、马欢等人会同前往,到 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回国途中访锡兰山,1411年7月6日(永乐九年六月十六) 回国。目的也很明确,那就是‘迎佛牙’!佛牙(传为释迦牟尼的牙齿,据说释迦牟尼遗 体火化后,牙齿完整无损,称为佛牙舍利)
郑和下西洋的局限性
郑和下西洋的局限性: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 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 多由官府督造或低价强征硬派,造成明朝国力衰退,远洋 航海壮举也最终被当成“弊政”二遭废止。
参考书目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山西人民出版社、人民 出版社,2011年 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年 冯蔚然,“郑和为何下西洋”,上海海运学院学报, 1983年04期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第六次下西洋
1421年3月3日(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出发,往榜葛刺(孟加拉),史载“于 镇东洋中,官舟遭大风,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言未毕,„„风恬 浪静”,中道返回,1422年9月2日(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回国。永乐二十二年, 明成祖去世,仁宗朱高炽即位,以经济空虚,下令停止下西洋的行动。
2.7~2.8 万人
大号宝船62艘共200余艘
次Hale Waihona Puke 多规 大号宝船长151.8 模 米,宽61.6米 大 ,罗盘针 航海图
亚非30多个 国家和地区
1000~1500人 17艘 旗舰长24.5米, 宽6米 罗盘针 美洲
航 海 概 况 比 较
航程远
目 的 和 影 响 的 比 较
郑:为了促进国家威望,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哥:探索新的途径,掠夺贵金属,打通与印度的贸易路线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第二次下西洋
明永乐五年至永乐七年(公元1407—1409年)。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在郑和回 国十几天后,就第二次下西洋了。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 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 古里等国。于永乐七年夏七八月间回国。郑和专程到锡兰,对锡兰山佛寺进行布 施,并立碑为文,以垂永久。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1431年1月(宣德五年闰十二月初六)从龙江关(今南京下关)启航,返航后, 郑和因劳累过度于1433年(宣德八年)四月初在印度西海岸古里去世,船队由太 监王景弘率领返航,1433年7月22日(宣德八年七月初六)返回南京。第七次下 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
马来西亚三宝庙
马六甲(现隶属马来西亚)是 郑和七下西洋五次访问过的地 方,这里有一座三宝山,以 “三宝太监”的名号命名。山 脚下有一座庙亭,现在是当地 华人用来纪念郑和的“三宝公 庙”,它的正式称呼为“宝山 亭”。春节期间,到此山三宝 庙朝拜郑和的华人络绎不绝, 庙里的香火很旺。
郑和下西洋的原因
1.宣扬明朝国威(政治目的); ⒉扩展朝贡贸易(经济目的); ⒊寻找失踪的建文帝;(待探究) ⒋为迎佛牙; ⒌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的对比
郑和
时间 次数 人数 船数 船只大小 拥有设备 到达范围
哥伦布
1492--1504 4
时间早 时间长
1405--1433 7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1405年7月11日)明成祖命正使郑 和士兵二万八千余人出使西洋,从苏州刘家河泛海到福建, 再由福建五虎门杨帆,先到占城(今越南中南部地区), 后向爪哇方向南航,后在爪哇三宝垄登陆,进行贸易。时 西爪哇与东爪哇内战,西爪哇灭东爪哇,西爪哇兵杀郑和 士兵170人,西王畏惧,献黄金6万两,补偿郑和死难士 兵。随后到三佛齐旧港,时旧港广东侨领施进卿来报,海 盗陈祖义凶横 ,郑和兴兵剿灭贼党五千多人,烧贼船十 艘,获贼船五艘,生擒海盗陈祖义等三贼首 。郑和船队 后到过苏门答腊、满剌加、锡兰、古里等国家。
影响:哥伦布航行对世界有巨大影响力,是建立在不公平 的基础上,殖民侵略活动的进展情况,促进资本积累,而 海外商品市场,大量的原材料和劳动剥削,促进欧洲的整 个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促进了世界的接触。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虽不及哥伦布,但同样意义深远。他扩 大了“中国文化圈”的效果,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 西亚乃至非洲之间的友好交往,促进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大规模远程海洋,早于欧洲50年。 但不管这个海上明国家经济衰退的成本而很快消失。
郑和下西洋
的
主要原因
郑和生平
• 郑和(1371年-1433年) 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宦官。 • 明朝太监 ,佛教徒,原 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 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 代村人。 • 主要成就:郑和下西洋、 经历靖难之役
郑 和 下 西 洋 的 背 景
明朝初年,正是国势向上发展的时期。这时在北方, 蒙古的势力已被驱逐出长城以外,明朝的封建统治已 十分巩固,加上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国势日趋强 盛,这就有可能使它向海外发展。朱棣自认为是“奉 天命天君主天下”的“供主”,要海外各国都来朝贡。
郑和下西洋与对外交流
一,物质文化交流 中国→东南亚:青花瓷器,青瓷盘碗,麝香,烧珠,樟脑,橘子, 茶叶,漆器,雨伞,金, 银,铁器,金属制品,绸缎,丝绵等。 其中丝绸,瓷器为大宗。人参,麝香,大黄,肉桂, 茯苓,姜。 东南亚→中国:龙涎(xian2)香,沉香,乳香,木香,豆蔻,胡椒 等香料。 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交流 衣冠礼仪,颁赐历法(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劳动生产、封建礼 俗),国家制度,礼仪制度,法律制度,
郑和七下西洋
郑和第四次下西洋
1413年11月(永乐十一年十一月)出发,随行有通译马欢,绕过阿拉伯半岛,首 次航行东非麻林迪,1415年8月12日(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回国。同年11月, 麻林迪特使来中国进献“麒麟”(即长颈鹿)。第四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670 人。
郑和第五次下西洋
1417年6月(永乐十五年五月)出发,随行有蒲寿庚的后代蒲日和,途经泉州, 到占城、爪哇。最远到达东非木骨都束、卜喇哇、麻林等国家,1419年8月8日 (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