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地理第四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解读课件: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共44张PPT)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二节 农 业
农照劳 动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农(种植业)、林、牧、渔等部门。其中,种植 业的结构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
畜牧业不仅指我国在草原上进行放牧活动,而且农耕区以饲养家禽 和家畜而获得产品的生产部门,也属于畜牧业。
精确农业 所谓“精确农业”,指的是利用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连续数据 采集传感器、遥感、变率处理设备和决策支持系统等现代高新技术,获取 农田小区作物产量和影响作物生长的环境因素(如土壤结构、地形、植物 营养、含水量、病虫草害等)实际存在的空间及时间差异性信息,分析影 响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并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有效的调控措施,分区 域对待,按需实施定位调控的“处方农业”。
(1)“株洲”“满洲里”的“洲”;“徐州”“郑州”“兰州” “广州”“柳州”的“州”,两者易混淆。 (2)“京包线”的“包(包头)”与“宝成线”的“宝(宝鸡)”易混淆。
京哈线、京沪线经过天津,京九线、京广线和京包线不经过天津。 京哈—京广线是经过省会城市最多的铁路线。 京九线是经过省区最多的铁路线。
青藏铁路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结束了西藏不通火车的历史,这条举世瞩 目的铁路还创造了一系列世界之最。 (1)世界最长的高原铁路; (2)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3)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 (4)世界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5)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 (6)海拔最高的火车站; (7)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桥。
工业 基地
相同 条件
优势 条件
辽中南 京津唐 均位于我国东
都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长江三 部沿海地区,水 角洲 陆交通便利,物
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力量雄厚
珠江三 角洲
资流通方便 邻近港澳、东南亚,多侨乡,便于引进外资、技术、管理经验等
植物地理学:第四章-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梯度
多样性随纬度的变化 多样性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在海洋和淡水水体物种多样性随深度而降低
植物种群特征
多度 密度 盖度 频度 高度 重要值
种群的增长类型
单种群落的个体数量变化--3/2自疏法则
自疏现象(self-thinning):同一种植物因密度引起 的死亡。
植物的生活型类型(Raunkiaer 生活型系统):
☺ 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 ☺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 地面芽植物: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
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
植物群落基本上是两种现象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其一是植 物区系中各个分类单位的生态幅度,即对环境的不同耐力;其 二是环境的异质性。
植物群落形成的5个因素如下: ①某一地区的植物群系 ②某个种进入特定生境的能力 ③种本身的特点 ④生境 ⑤时间
1.4 植物群落的识别
①均匀一致的种类组成 ②一致的外貌和结构 ③一致的地形部位和一致的生境条件 ④一定的面积 ⑤时间
(reservoir)
CCononsusummeresrs
Producers
Wastes, SoilDbeaacdtebroiadi&es detritus feeders
Reservoirs
Processes/ Locations
Trophic Levels/ Organisms
氮循环
NNNiittrrrooogggeeennniininn AAAtmtmmooosspphhheeerrreee
植物地理学:第四章 植物群落
植物的生活型类型(Raunkiaer 生活型系统):
☺ 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 ☺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 地面芽植物: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
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
植物群落定义
植物群落是某一地段上全部植物的综合,它具有一 定的种类组成和种间的数量比例,一定的结构和外 貌,一定的生境条件,执行一定的功能,其中植物与 植物、植物与环境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它们 是环境选择的结果,在空间上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在时间上是整个植被发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1.3 植物群落形成的条件
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 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
不同群落类型的生活型谱
叶片大小、性质及叶级
叶片大小、形状和性质直接影响群落的结构和功 能。
叶子性质:针叶、阔叶、常绿、落叶 叶级
2.2 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垂直结构
D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 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
的利用有关,群落层
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
C
长型和生活型所决定。
– 随着光强渐减,依次 发展为林冠层、下木
B
层、灌木层、草本层
和地被层
A
A草被层;B灌木层;C下木层;D林冠层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 与阳光、温 度、食物和 溶氧等因素 有关。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强密切相关,一个群落中的 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层片与层的区别:
层可能属于一个层片,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层 片;由于一个层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 所组成,因此,层片的范围比层的窄。
☺ 高位芽植物:休眠芽位于距地面25cm以上。 ☺ 地上芽植物:更新芽位于土壤表面之上,25之下,多为半灌木或草本植物。 ☺ 地面芽植物:又称浅地下芽植物或半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近地面土层内,
冬季地上部分全枯死,即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 隐芽植物:更新芽位于较深土层中或水中,多为鳞茎类、块茎类和根茎类
植物群落定义
植物群落是某一地段上全部植物的综合,它具有一 定的种类组成和种间的数量比例,一定的结构和外 貌,一定的生境条件,执行一定的功能,其中植物与 植物、植物与环境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它们 是环境选择的结果,在空间上占有一定的分布区域, 在时间上是整个植被发育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1.3 植物群落形成的条件
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水生植物。 ☺ 一年生植物:以种子越冬。
不同群落类型的生活型谱
叶片大小、性质及叶级
叶片大小、形状和性质直接影响群落的结构和功 能。
叶子性质:针叶、阔叶、常绿、落叶 叶级
2.2 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植物环境
垂直结构
D
植物群落的分层现象
– 陆地群落的分层与光
的利用有关,群落层
次主要是由植物的生
C
长型和生活型所决定。
– 随着光强渐减,依次 发展为林冠层、下木
B
层、灌木层、草本层
和地被层
A
A草被层;B灌木层;C下木层;D林冠层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 与阳光、温 度、食物和 溶氧等因素 有关。
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与光强密切相关,一个群落中的 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层片与层的区别:
层可能属于一个层片,也可能属于不同的层 片;由于一个层的类型可由若干生活型的植物 所组成,因此,层片的范围比层的窄。
第4章引种和驯化(育种)PPT课件
第四章 引种与选择育种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1
各种作物、各种品种类型对不 同生态环境反应不同,作物的品种 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为生育正常 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22
在生产上,作物品种对地区生态环 境的生态适应主要是从生育期、产量及 稳产性上得到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品 种类型对生态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在 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范围的大小各不相 同。
各种生态因素都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都不是单独地对 作物的生长发育起作用,而是通过复合 体起作用,这种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 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
20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同一地区在不 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的作物、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 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
夏至 6月22日
12.06 12.43 13.21 14.05 15.01 16.21 18.51
秋分 9月23日 12.07
12.05 12.05 12.03 12.03 12.02 12.01
冬至 12月22日
12.08 11.32 10.56 10.13 9.20 8.05 5.53
42
影响光照长度的因素还有海拔、 向阳面和背阳面,每日的日照时数不 同;其次海拔还影响光质,高海拔地 区太阳辐射量大,光较强,低海拔地 区的太阳辐射量小,光相对较弱。
1
概述
1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3
点击输入简要文字内容,文字内容需概括精炼,不用多余 的文字修饰,言简意赅的说明分项内容……
21
各种作物、各种品种类型对不 同生态环境反应不同,作物的品种 对一定的生态环境表现为生育正常 的反应称为生态适应。
22
在生产上,作物品种对地区生态环 境的生态适应主要是从生育期、产量及 稳产性上得到反映。不同作物、不同品 种类型对生态环境差异的适应能力、在 不同生态环境下分布范围的大小各不相 同。
各种生态因素都是处于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复合体中,都不是单独地对 作物的生长发育起作用,而是通过复合 体起作用,这种起综合作用的生态因素 的复合体称生态环境。
20
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不同,同一地区在不 同时期的生态环境也不完全相同,但一般而言,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具有大致相同的生态环 境,包括自然环境和耕作条件,不同的作物、 同一作物的不同品种或类型,对不同的生态环 境具有不同的反应,对于一种作物具有大致相 似的生态环境的地区称生态地区。
夏至 6月22日
12.06 12.43 13.21 14.05 15.01 16.21 18.51
秋分 9月23日 12.07
12.05 12.05 12.03 12.03 12.02 12.01
冬至 12月22日
12.08 11.32 10.56 10.13 9.20 8.05 5.53
42
影响光照长度的因素还有海拔、 向阳面和背阳面,每日的日照时数不 同;其次海拔还影响光质,高海拔地 区太阳辐射量大,光较强,低海拔地 区的太阳辐射量小,光相对较弱。
植物地理学(共计5部分,共计1299页)_部分1
植物地理学 Plant Geography
教学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 ▪ 第三章 植物区系地理 ▪ 第四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 ▪ 第五章 植物种群 ▪ 第六章 植物群落 ▪ 第七章 世界植被地理
第一章 绪论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 类型
– 糙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 光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 功能
•糙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来自细胞器——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是由单层膜围 成的管状、泡状或相互沟通的封闭的网状结构。内 质网膜可与外核膜相连,囊腔与核周隙相通。
植物对土壤的净化
• 吸收
监测环境
监测作用
监测植物
某些植物对有毒气 体十分敏感,当某些
对有毒气体特别敏感 的植物,可利用它们
有毒气体在低浓度时, 来监测有毒气体的浓
它就能出现受害症状, 度,指示环境污染程
反映出有毒气体的大 度,这种植物就称为
概浓度,可作为环境 污染程度的指示。
监测植物。
• 细胞质骨架
细胞器——质体(plastid)
• 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 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有 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 细胞特有的结构。
• 类型
– 叶绿体(chloroplast) – 有色体(或称杂色体,
chromoplast)
– 白色体(leucoplast)
基粒 类囊体
内膜 外膜
细胞器——线粒体(mitochondrium)
教学内容
▪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基本类群 ▪ 第三章 植物区系地理 ▪ 第四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 ▪ 第五章 植物种群 ▪ 第六章 植物群落 ▪ 第七章 世界植被地理
第一章 绪论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植物地理学的发展简史
• 类型
– 糙面内质网(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 光面内质网(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 功能
•糙面内质网•光面内质网来自细胞器——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是由单层膜围 成的管状、泡状或相互沟通的封闭的网状结构。内 质网膜可与外核膜相连,囊腔与核周隙相通。
植物对土壤的净化
• 吸收
监测环境
监测作用
监测植物
某些植物对有毒气 体十分敏感,当某些
对有毒气体特别敏感 的植物,可利用它们
有毒气体在低浓度时, 来监测有毒气体的浓
它就能出现受害症状, 度,指示环境污染程
反映出有毒气体的大 度,这种植物就称为
概浓度,可作为环境 污染程度的指示。
监测植物。
• 细胞质骨架
细胞器——质体(plastid)
• 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 物的合成与贮藏密切有 关的细胞器,它是植物 细胞特有的结构。
• 类型
– 叶绿体(chloroplast) – 有色体(或称杂色体,
chromoplast)
– 白色体(leucoplast)
基粒 类囊体
内膜 外膜
细胞器——线粒体(mitochondrium)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优秀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天山山麓
雅鲁藏布江谷地
河西走廊 宁夏平原
东北林区 河套平原
西南林区
淡水养殖
海 洋
捕
捞
东南林区
东耕西牧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农业与气候的关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中 国 农 业 与 地 形 的 关 系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
一年两熟、 三熟
小麦、玉米、大豆、甜菜 小麦、玉米、棉花 秦岭——水淮稻河、:棉水花田、与油旱菜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种植业
种植业
畜牧业
畜牧业
林业
渔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必需的 吃、穿、用等物质资料。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农业 (25页PPT)-PPT优秀课件(完美)
第四章 第三节 寒潮 课件—2020-2021学年中图版地理必修一(共54张PPT)
省(区)
3.寒潮的影响 寒潮产生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百害而无一 利”,具体如下图所示:
4.寒潮防御
应用提示——查盲点 补遗漏 点拨技巧 1.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的原因 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 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隆冬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 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解析:我国寒潮的标准是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 24 小时 内下降 10 ℃以上,并且在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 5 ℃以下的就是 寒潮。
答案:B
2.关于我国寒潮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空气南侵 ②冷锋迅速南下 ③气旋过境 ④反气旋过
境
A.①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寒潮是冬季冷空气或冷锋南下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危害 ①大雪、冰冻等使交通____堵_塞_____,电信、___电__力____中断; ②_____大_风_____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③农业春 冬季 季寒 寒潮 潮易 危冻 害伤__越作__冬物______幼作_苗_物__
2.发生季节 我国寒潮多发生在_____冬_春_____两季。 3.预防 ①发布准确的____信_息______和警报; ②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做好_____防_寒_____准备; ③海上船只及时回港。
(2)加强冬前管理,增强抗冻能力:栽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越冬作物和果木的抗冻能力。
(3)利用局地小气候环境,实时避冻栽培:在我国亚热带柑橘 栽培的北缘地区,充分利用山体或水体有利的小气候资源环境栽 培柑橘,可以有效地避过或减轻寒潮冻害。
(4)积极采用防冻措施 ①露天增温法:提高近地面温度,如设置烟堆和安装鼓风机 等,对近地面有显著地增温效果。 ②覆盖法:利用覆盖物保护植物体的地上部或地下怕冻部位, 从而起到防寒作用。 ③喷化学药剂:主要用于果树防冻。
3.寒潮的影响 寒潮产生时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但并不是“百害而无一 利”,具体如下图所示:
4.寒潮防御
应用提示——查盲点 补遗漏 点拨技巧 1.秋末冬初及冬末春初最多,隆冬反而较少的原因 春秋季正是冬夏季风调整期间,冷暖空气更替频繁,因而冷 空气活动次数较多,而隆冬冷空气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居于优势, 天气形势稳定,降温幅度相对较小,达不到寒潮的标准。
解析:我国寒潮的标准是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 24 小时 内下降 10 ℃以上,并且在一天内,最低气温又在 5 ℃以下的就是 寒潮。
答案:B
2.关于我国寒潮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冷空气南侵 ②冷锋迅速南下 ③气旋过境 ④反气旋过
境
A.①②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寒潮是冬季冷空气或冷锋南下造成的剧烈降温现象。
二、寒潮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1.危害 ①大雪、冰冻等使交通____堵_塞_____,电信、___电__力____中断; ②_____大_风_____造成海上翻船事故; ③农业春 冬季 季寒 寒潮 潮易 危冻 害伤__越作__冬物______幼作_苗_物__
2.发生季节 我国寒潮多发生在_____冬_春_____两季。 3.预防 ①发布准确的____信_息______和警报; ②对农作物和牧区的牲畜做好_____防_寒_____准备; ③海上船只及时回港。
(2)加强冬前管理,增强抗冻能力:栽培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 到越冬作物和果木的抗冻能力。
(3)利用局地小气候环境,实时避冻栽培:在我国亚热带柑橘 栽培的北缘地区,充分利用山体或水体有利的小气候资源环境栽 培柑橘,可以有效地避过或减轻寒潮冻害。
(4)积极采用防冻措施 ①露天增温法:提高近地面温度,如设置烟堆和安装鼓风机 等,对近地面有显著地增温效果。 ②覆盖法:利用覆盖物保护植物体的地上部或地下怕冻部位, 从而起到防寒作用。 ③喷化学药剂:主要用于果树防冻。
新教材人教版七上地理第四章 第4节《世界的气候》课时1 课件
反三 和大陆东岸的乙地的气候差异。
冬季温和 冬季寒冷 夏季凉爽 夏季高温
(1)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气温特征,比较两地的气温差异。 甲地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气温年较差小;
乙地冬季寒冷,夏季高温,气温年较差大。
(2)分别归纳甲乙两地的降水特征,比较两地的降水差异。
甲地全年湿润,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甲地
乙地
地中海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欧洲西部、北美和南美大 全年温和湿润,降水季节
陆西海岸狭长地带
分配均匀
中国东北部、俄罗斯东南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
部、朝鲜、日本北部
干燥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 降水少而集中在夏季
2.认识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
读图分析 世界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寒带气候和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主要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 附近
亚马孙 平原、 马来 群岛、 刚果 盆地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 气候的南北两侧
非 洲(分布最广)、 巴西 高原
热带季风气候
印度 半岛、 中南 半岛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 中 部 和大陆 西 岸
撒哈拉 利亚中部
沙漠、 阿拉伯
半岛、澳大
2.认识世界不同的气候类型
2.非洲的气候分布中( D )
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回归线附近 C.高山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南部
B.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 D.热带草原气候面积所占比重较大
当堂检测
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与亚历山大、开普敦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柱 状图(图),完成2-3题。
3.关于非洲北部的亚历山大与南部的开普敦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B )
第四章 土壤类型(课堂PPT)
盐基和二氧化硅淋失作用十分强烈。 2 铁铝层的厚度在30厘米以上。
15
第四章
中 国 土 壤 系 统 分 类 中 14 个 土 纲 检 索 简 表
16
第四章
(二)形态特征
1 腐殖质层 2 铁铝层 3 母质层
17
第四章
五 分类
(一)砖红壤 1 砖红壤 2 红色砖红壤 3 黄色砖红壤
(二)砖红壤性红壤
1 砖红壤性红壤 2 黄色砖红壤性红壤
18
第四章
(三)红壤 1 红壤 2 黄红壤 3 褐红壤 4 紫红壤
(四)黄壤 1 黄壤 2 表潜黄壤
19
第四章
主要富铝土在我国的分布
砖红壤:北纬22°以南的雷州半岛、海南 岛、台湾、云南的南部;
砖红壤性红壤:北纬22°至 25°,包括滇 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 南部及台湾的中南部;
富铝土分布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成土母质为 各种酸性和基性岩,并以富铝风化壳为主。
12
第四章
三 成土过程
富铝土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过 程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 (一)富铝化过程 特点: ① 硅酸盐、铝硅酸盐原生矿物强烈分解, 产生以高岭石为主的次生粘土矿物和铁、 铝氧化物。脱盐基-脱硅-富铁铝 ② 不同热量带的富铝化程度不一样。
教学重点
1. 掌握富铝土和淋溶土的形成条件、主导成 土过程。
2. 了解富铝土和淋溶土的诊断特性及在世界 的分布。
3. 掌握富铝土和淋溶土在中国的分布。
6
富铝土
本纲土壤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 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 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土壤,其 中氧化铝的稳定性最强,因而称之为富铝土。
15
第四章
中 国 土 壤 系 统 分 类 中 14 个 土 纲 检 索 简 表
16
第四章
(二)形态特征
1 腐殖质层 2 铁铝层 3 母质层
17
第四章
五 分类
(一)砖红壤 1 砖红壤 2 红色砖红壤 3 黄色砖红壤
(二)砖红壤性红壤
1 砖红壤性红壤 2 黄色砖红壤性红壤
18
第四章
(三)红壤 1 红壤 2 黄红壤 3 褐红壤 4 紫红壤
(四)黄壤 1 黄壤 2 表潜黄壤
19
第四章
主要富铝土在我国的分布
砖红壤:北纬22°以南的雷州半岛、海南 岛、台湾、云南的南部;
砖红壤性红壤:北纬22°至 25°,包括滇 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 南部及台湾的中南部;
富铝土分布区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成土母质为 各种酸性和基性岩,并以富铝风化壳为主。
12
第四章
三 成土过程
富铝土是脱硅富铝化过程和生物富集过 程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 (一)富铝化过程 特点: ① 硅酸盐、铝硅酸盐原生矿物强烈分解, 产生以高岭石为主的次生粘土矿物和铁、 铝氧化物。脱盐基-脱硅-富铁铝 ② 不同热量带的富铝化程度不一样。
教学重点
1. 掌握富铝土和淋溶土的形成条件、主导成 土过程。
2. 了解富铝土和淋溶土的诊断特性及在世界 的分布。
3. 掌握富铝土和淋溶土在中国的分布。
6
富铝土
本纲土壤是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土 体中的铝硅酸盐矿物受到强烈分解,盐基不断淋失,而 氧化铁、铝在土壤中残留和聚集所形成的土壤,其 中氧化铝的稳定性最强,因而称之为富铝土。
地理人教版选修6课件:第四章 第二节 草地退化及其防治
二、综合题 8. 下表为我国某区域 2000~2016 年占用草地、增补耕地的面积
及相应区的降水情况表。读表回答问题。
用途 占用草地 增补耕地
面积/hm2 1 000 7 000
平均降水量/mm 370 150
指出占用草地、增补耕地分布差异并提出保护草地可采 取的合理化措施。
解析:表格数据呈现出了占用草地和增补耕地在面积和平均降水 量上的差异,而两者的分布差异应从降水量的不同上反映出来。 草地资源的保护措施,可从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来回答。 答案:差异:占用草地分布在降水相对较多的半干旱区;增补耕 地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干旱区。 措施:加强宣传教育,依法保护草地;利用技术手段,加强草场 保护,增强土壤肥力;严格限制生态脆弱区过度垦殖等。
5.该地的这种生态特征最可能是哪种人类活动引起的 ( )
A.滥采
B.滥垦
C.滥伐
D.滥牧
பைடு நூலகம்
6.解决该问题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水平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大量使用化肥,提高小麦的产量
解析:5.D 6.C 第 5 题,由图可知,该地区的景观分布是以 水井为中心,并且在邻近水井的地方出现了草原退化的现象, 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时为了靠近水源,在此过度放牧,从而导致 该地区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景观分布。第 6 题,由图示可判断 该地水资源匮乏,解决草地退化的合理措施是建设高质量的人 工草场。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7.据研究,5 000 年前撒哈拉地区主要为草原环境,现在则成为世
界上最大的沙漠,近 50 多年来撒哈拉沙漠扩大了 1.0×106 km2,
第四章-6群落的物种多样性PPT课件
-
69
干扰与群落的断层
• 干扰导致断层(gaps)
• 抽彩式竞争(competive lottery)提高群落多样性:
– 群落中具有许多入侵缺口和耐受缺口中物理环境能力相等的 物种
– 这些物种中任何一种在其生活史过程中能阻止后入侵的其他 物种再侵入。
• 断层和小演替
– 有些的物种更替有规律性,在不同时期群落的多样性是不同 的。
Pi:第i个物种数量占群落总个体数量的比例
S:物种总数
-
12
(3) Pielou均匀度指数
E H' H' Hmax lnS
• H'为香农-威纳(Shannon-Weiner)指数
S
H' (Pi)(lo2gPi) i1
-
13
练习题:
设有A,B,C,三个群落,各有两个物种组成,其中各种
个体数组成如下,计算群落的α多样性指数。
-
7
群落α多样性的几个简单模型
• 丰富度曲线——描述一个群落中相对丰富度和 物种多样性的关系,分别以各物种的相对丰富 度 (Pi)对各物种的丰富度排序位次(从大到小) 做曲线图。
• 群落的均匀度越高,曲线的斜率越小
-
8
E为均匀度指数
• 折棒模型 • 对数正态分布 • 几何级数分布
-
9
-
10
(1) 物种丰富度指数
群落中物种的集合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群落中物种的集合过程及可能的影响因素物种面积距离机会种群大小扩散能力局域面积的物种组合面积生境适合度食物种群大小种间相互作用机会种群定居组成群落种群大小生境变化种间相互作用机会局域灭winsdominancecontrol岛屿生物学集合种群最小生存种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是单纯的物种保护从基因物种生态系统景观四个层次上全方位开展保护活动而且更重要的任务是全球性和区域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章植物与土壤教学课件
04
实验与探究:植物与 土壤的互动关系
植物在不同土壤中的生长实验
总结词
通过对比实验,观察不同类型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详细描述
选取三种不同类型的土壤(砂质土、壤土、黏质土),分别种植同一种植物(如豌豆苗),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培 养,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如株高、叶片数、根系发育等),分析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保护土地资源。
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是指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同时,不损害 未来世代人对土壤资源的需求和利益,实现土壤资源的长期 稳定利用。
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
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规划土地利用、加强土地管理、推 广生态农业等,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土地生产能力 ,实现可持续发展。
土壤酸碱性与植物生长的探究实验
总结词
探究不同酸碱度的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详细描述
准备不同酸碱度的土壤(pH值分别为4、6、8、10),种植同一种植物(如向日葵),在相同条件下 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如株高、叶片颜色、开花情况等),分析土壤酸碱度对植物 生长的影响。
土壤污染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
根系功能
阐述根系在植物生长过程 中的主要功能,如吸收水 分和养分、固定植物等。
根系生长与分布
讲解根系生长的过程和影 响因素,以及根系在土壤 中的分布情况。
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
土壤水分
介绍土壤水分的类型和作用,以 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养分吸收
讲解植物如何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 的养分,以及养分的种类和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第四 章植物与土壤教学课件
汇报人: 202X-01-06
第四、五章园林植物杂交育种ppt课件 176页PPT
锁 4 )目标性状为隐性时,每回交一代后需自交一代 5 )必要时可进行改良回交(选用同类型的其它品
种作轮回亲本,防止多代近交导致生活力衰退)
4 .多亲杂交的亲本选配要求
1 )优良性状多的亲本、遗传力低的亲本或具 主要目标性状的亲本后参加杂交
2 )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先参加杂交 3 )隐性目标性状在杂合状态下不能依据表型
摘心、去蘖 病虫害防治、防止人为破坏 成熟前套纱布袋 3 )杂交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种子成熟后,及时采集杂交种子(注意放标 牌)
5 .室内切枝杂交
适用于种子小、成熟期短的植物,如菊、 杨、柳、榆
技术程序:枝条的采集与修剪 ,水培与管 理 ,去雄,隔离,授粉 ,种子采收
第五节 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F1× 比松 ┋(早花,矮生性) ↓
沈农2号番茄 (早熟、丰产、有限生长、大果)
2. 合成杂交(双交)
参加杂交的亲本先两两杂交配成单交种,再将 两个单交杂种杂交。
优点:将分散于多数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综合于杂 种中,丰富了杂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变异类 型,可选育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合成杂交
亲本的基因型及性状表现是杂种后代性状形 成的物质基础。
杂交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育种效果,是杂交 育种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 .亲本选择的原则
1 )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
广泛搜集符合育种目标原始材料,了解目标性状遗传 规律,从大量原始材料中精选亲本。
2 )尽量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
优良性状越多,需要改良完善的性状越少, 育成优良品 种的几率越大。
育种圃鸟瞰图
综上所述,系谱法可概括为: 一代看, 二代找, 三代定, 四代促。
即F1看组合优劣,F2找重点组合中的优 良单株,F3定系统的好坏,F4促系统的稳定。
种作轮回亲本,防止多代近交导致生活力衰退)
4 .多亲杂交的亲本选配要求
1 )优良性状多的亲本、遗传力低的亲本或具 主要目标性状的亲本后参加杂交
2 )具有显性性状的亲本先参加杂交 3 )隐性目标性状在杂合状态下不能依据表型
摘心、去蘖 病虫害防治、防止人为破坏 成熟前套纱布袋 3 )杂交种子的采收和贮藏 种子成熟后,及时采集杂交种子(注意放标 牌)
5 .室内切枝杂交
适用于种子小、成熟期短的植物,如菊、 杨、柳、榆
技术程序:枝条的采集与修剪 ,水培与管 理 ,去雄,隔离,授粉 ,种子采收
第五节 杂交后代的培育与选择
F1× 比松 ┋(早花,矮生性) ↓
沈农2号番茄 (早熟、丰产、有限生长、大果)
2. 合成杂交(双交)
参加杂交的亲本先两两杂交配成单交种,再将 两个单交杂种杂交。
优点:将分散于多数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综合于杂 种中,丰富了杂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变异类 型,可选育出适应性强、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
合成杂交
亲本的基因型及性状表现是杂种后代性状形 成的物质基础。
杂交亲本的选择直接影响育种效果,是杂交 育种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2 .亲本选择的原则
1 )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精选亲本
广泛搜集符合育种目标原始材料,了解目标性状遗传 规律,从大量原始材料中精选亲本。
2 )尽量选用优良性状多的种质材料
优良性状越多,需要改良完善的性状越少, 育成优良品 种的几率越大。
育种圃鸟瞰图
综上所述,系谱法可概括为: 一代看, 二代找, 三代定, 四代促。
即F1看组合优劣,F2找重点组合中的优 良单株,F3定系统的好坏,F4促系统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型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由于 环境影响而导致的基因型不变而表现型变化 的现象
.
14
植
物
生
理过ຫໍສະໝຸດ 程强度/
生
死亡下限
长
速
度
5
死亡上限 1
5
2
3
3
4
环境梯度
4
1.最适点 2.最适区 3.适宜区 4.限制区 5.死亡区
植物对某种生态因子的耐性曲线与生态幅
.
15
耐受性法则 (1aw of tolerance)
• 1913年,Shelfond提出耐受性法则
• 内容: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多, 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度 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由于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 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有 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 化所造成的。
5. 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 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尤其是作为主 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 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其生病或死亡。
第四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 —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
.
1
第一节 概 述
1-1 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1-2 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1-3 植物的生态适应
.
2
1-1 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环境 (environment) 的概念
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类群周围一切的总和,包
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 各种因素。
2. 主导因子作用
组成环境的所有生态因子,都是生物直接或间接所必的, 但在一定条件下,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起主导作用的, 这种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3.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 直接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
– 间接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
子
.
8
4. 阶段性作用
概念
环境因子 (environmental factors):组成环 境的每个因子
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s):环境中对 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 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生态环境 (ecological environment):生态 因子的总和
.
4
1-2-1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 耐受性定律允许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因子补偿作用。
.
17
1-3-1 适应和生态幅的概念
1.适应(adaptation):指一种植物在某类生
境中能正常生长和繁殖的现象
广义概念:植物所具有的任何有助于植物 生存和繁殖的特征
狭义概念:植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繁
殖的任何可遗传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环境 (environment) 的分类
大环境 (macro-environment) :宇宙环境、地球环境
和区域环境
小环境 (micro-environment):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 以大环境为背景
- 影响更直接,更显著
- 生境 (habitat):植物个体或群体栖息地上
.
的小环境
3
1-2-1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光强(10.76 lx)
Blackman的. 实验结果
13
1-2-3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Shelford 耐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
生物对影响它的每一项生态因子都有其耐 性范围。任何接近或超过植物耐性范围的生
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
生态因子的分类(依据性质、特征)
气候因子:光、温、降水、风等
非生物
因子
土壤因子: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生
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等
态
因 子
植物因子:植物间机械作用、共生、寄生、
生物
附生、竞争等
因子 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
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污染等
.
5
1-2-1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与 系统论中的水桶理论 涵义一致:
“一个有多块木板拼
成的水桶,当其中一
块木板较短时,不管
其他木板多高,木桶
装水的总量是受最小
木板制约的” 。
.
水桶法则
11
1-2-3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Blackman 限制因子定律(Law of limiting factors)
限制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生态因子即为限制
6.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
9
1-2-3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Liebig 最小因子法则(the law of minimum)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 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
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 因素
适用于严格稳定状态
需考虑生态因子间的相互 作用
.
木桶法则 10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 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 营养成分”。
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主导因子作用:众多因子非等价,起决定性作用
的因子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植物的生长发 育发生变化
阶段性作用:植物需要的阶段性 不可替代和补偿性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
7
1.综合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 互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一因子的变化,都必将 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地变化,或发生反作用。
生态因子的分类(依据作用方式)
非密度制约因子——作用强度与植物
密度无关。如:极端天气事件、温度 生等 态 因 子 密度制约因子——作用强度随植物密
度改变而变化。如:物种间竞争、食
草动物的影响;一定条件下的营养、 空间、光、水等
.
6
1-2-2 生态因子的一般特征
综合作用:各因子非孤立、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
• 耐受性生态学(toleration ecology)
• 耐受性法则与最小因子法则只适用于稳定 环境。
.
16
耐受性法则与最小因子法则的关系
• 最小因子定律只考虑了因子量过少,而耐受 性法则既考虑了因子量的过少,也考虑了因 子量的过多。
• 耐受性定律不仅估计了限制因子量的变化, 而且也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问题。生物 的耐受性不仅随着种类不同,且在同一种内, 耐受性也因为年龄、季节、栖息地的不同而 有差异。
因子(limiting factor)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植物所能忍受
的最低限度,就成为这种植物的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植物本身情况和其
他因子综合状况而变化
.
12
最大速率
CO2过量;35℃
光
合
速 率
温度是限制因子
CO2过量;20℃
CO2是限制因子 CO2不足(0.01%);20 ℃
.
14
植
物
生
理过ຫໍສະໝຸດ 程强度/
生
死亡下限
长
速
度
5
死亡上限 1
5
2
3
3
4
环境梯度
4
1.最适点 2.最适区 3.适宜区 4.限制区 5.死亡区
植物对某种生态因子的耐性曲线与生态幅
.
15
耐受性法则 (1aw of tolerance)
• 1913年,Shelfond提出耐受性法则
• 内容:
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的不足或过多, 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性限度 时,就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由于生物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需 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有 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 化所造成的。
5. 不可代替性和补偿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 但都各具有重要性,不可缺少,尤其是作为主 导作用的因子,如果缺少,便会影响生物的正 常生长发育,甚至造成其生病或死亡。
第四章 植物生活与环境 —植物生态类群的分化
.
1
第一节 概 述
1-1 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1-2 生态因子及其生态作用 1-3 植物的生态适应
.
2
1-1 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环境 (environment) 的概念
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类群周围一切的总和,包
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 各种因素。
2. 主导因子作用
组成环境的所有生态因子,都是生物直接或间接所必的, 但在一定条件下,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起主导作用的, 这种起主导作用的生态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3.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 直接因子:直接对生物发生影响的生态因子
– 间接因子:通过影响直接因子而对生物发生影响生态因
子
.
8
4. 阶段性作用
概念
环境因子 (environmental factors):组成环 境的每个因子
生态因子 (ecological factors):环境中对 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 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生态环境 (ecological environment):生态 因子的总和
.
4
1-2-1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 耐受性定律允许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因子补偿作用。
.
17
1-3-1 适应和生态幅的概念
1.适应(adaptation):指一种植物在某类生
境中能正常生长和繁殖的现象
广义概念:植物所具有的任何有助于植物 生存和繁殖的特征
狭义概念:植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繁
殖的任何可遗传特征,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环境 (environment) 的分类
大环境 (macro-environment) :宇宙环境、地球环境
和区域环境
小环境 (micro-environment):有直接影响的邻接环境
- 以大环境为背景
- 影响更直接,更显著
- 生境 (habitat):植物个体或群体栖息地上
.
的小环境
3
1-2-1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光强(10.76 lx)
Blackman的. 实验结果
13
1-2-3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Shelford 耐性定律(Law of tolerance)
生物对影响它的每一项生态因子都有其耐 性范围。任何接近或超过植物耐性范围的生
态因子都可以成为限制因子
生态因子的分类(依据性质、特征)
气候因子:光、温、降水、风等
非生物
因子
土壤因子:土壤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生
地形因子:海拔、坡度、坡向等
态
因 子
植物因子:植物间机械作用、共生、寄生、
生物
附生、竞争等
因子 动物因子:摄食、传粉、践踏等
人为因子:垦殖、放牧、采伐、污染等
.
5
1-2-1 生态因子的概念及分类
•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与 系统论中的水桶理论 涵义一致:
“一个有多块木板拼
成的水桶,当其中一
块木板较短时,不管
其他木板多高,木桶
装水的总量是受最小
木板制约的” 。
.
水桶法则
11
1-2-3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Blackman 限制因子定律(Law of limiting factors)
限制植物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生态因子即为限制
6.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
9
1-2-3 生态因子的限制性作用
Liebig 最小因子法则(the law of minimum)
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 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
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 因素
适用于严格稳定状态
需考虑生态因子间的相互 作用
.
木桶法则 10
Liebig最小因子定律
• “植物的生长取决于那 些处于最少量状态的 营养成分”。
他因子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主导因子作用:众多因子非等价,起决定性作用
的因子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变化,使植物的生长发 育发生变化
阶段性作用:植物需要的阶段性 不可替代和补偿性作用
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
7
1.综合作用
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 互促进、互相制约,任何一个单一因子的变化,都必将 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地变化,或发生反作用。
生态因子的分类(依据作用方式)
非密度制约因子——作用强度与植物
密度无关。如:极端天气事件、温度 生等 态 因 子 密度制约因子——作用强度随植物密
度改变而变化。如:物种间竞争、食
草动物的影响;一定条件下的营养、 空间、光、水等
.
6
1-2-2 生态因子的一般特征
综合作用:各因子非孤立、单独的存在,总是与其
• 耐受性生态学(toleration ecology)
• 耐受性法则与最小因子法则只适用于稳定 环境。
.
16
耐受性法则与最小因子法则的关系
• 最小因子定律只考虑了因子量过少,而耐受 性法则既考虑了因子量的过少,也考虑了因 子量的过多。
• 耐受性定律不仅估计了限制因子量的变化, 而且也估计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问题。生物 的耐受性不仅随着种类不同,且在同一种内, 耐受性也因为年龄、季节、栖息地的不同而 有差异。
因子(limiting factor)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植物所能忍受
的最低限度,就成为这种植物的限制因子 限制因子是一个相对的概念,随植物本身情况和其
他因子综合状况而变化
.
12
最大速率
CO2过量;35℃
光
合
速 率
温度是限制因子
CO2过量;20℃
CO2是限制因子 CO2不足(0.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