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减法的含义。
(2)能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数数、拆分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
(2)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习惯。
(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内容1. 减法概念:减法是指已知两个数,求其中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
2. 减法运算:减法运算符号为“-”,读作“减”。
3. 减法运算顺序:从被减数的个位开始,依次减去减数的对应位上的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运算过程,能够正确进行减法运算。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知减法的实际应用。
2. 直观教学法: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减法。
3. 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2. 学具:练习本、笔、算盘等。
3. 教学场地:教室。
教案篇幅有限,这里只提供了五个章节的内容。
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继续编写后续章节。
希望这份教案对您有所帮助!如有需要,欢迎随时提问。
六、教学进程1. 导入新课:通过数数游戏,引导学生复习加法,为新课减法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新知:(1)介绍减法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减法含义。
(2)讲解减法运算顺序,让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基本规则。
3. 巩固新知:(1)进行减法运算练习,让学生逐步熟悉减法运算。
(2)结合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减法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减法运算。
2. 观察生活中的减法现象,并与同学分享。
八、教学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运算》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减法运算》
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能够正确进行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3. 能够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运用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内容
1. 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
2. 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3. 运用减法解决生活问题的例子。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减法的概念
通过图片或实物引入减法的概念,向学生解释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的运算。
第二步:讲解减法运算规则
老师通过示意图或板书讲解减法运算的规则,即被减数减去减
数得到差,差是减法的结果。
第三步:练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1. 老师出示一些一位数减法的例子,例如:7 - 3 = ?
2. 学生用口算的方式计算并回答。
3. 老师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的过程,并鼓励他们独立思
考和解决问题。
第四步:运用减法解决生活问题
老师出示一些生活中使用减法的例子,例如:小明有5颗糖果,他吃了2颗,还剩下几颗?
学生用减法运算解答问题,并将答案告诉老师。
教学要点
1. 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学会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运算。
3. 能够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运用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评价
老师观察学生在课堂练中的表现,评价其对减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
可以给予奖励和鼓励。
参考资料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书籍。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1-5的加、减法《减法》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1单元1-5的加、减法《减法》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课时内容选自人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是学生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后的延续,旨在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形象的图示,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在生活中初步应用减法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和丰富多样的练习题,逐步引导学生从直观过渡到抽象,形成减法的基本认知结构。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减法的意义,知道减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口算。
- 初步学会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直观到抽象、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 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培养初步的数学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 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理解减法算式中的“被减数”、“减数”和“差”的含义。
- 灵活运用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不久,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和兴趣。
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加法的计算方法,对数的认识也有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对减法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直观的操作和形象的图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减法的意义。
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出减法的概念,例如:“小明有5个苹果,他吃了一个,还剩下多少个呢?”-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2. 探究新知- 直观演示:使用教具(如小棒、卡片等)进行减法演示,让学生观察并理解“减少”或“拿走”的过程。
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减法(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知道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
2. 使学生掌握1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概念2. 1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3. 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概念,1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掌握减法计算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减法的意义。
2. 探究新知(1)减法的概念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减法的含义,知道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
(2)1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利用教具、图片等,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1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
(3)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减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巩固练习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5.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的作业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评价学生对减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及时总结教学中的成功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2.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3. 加强与其他教师的沟通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减法的概念和10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简单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6课时《减法》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1第6课时《减法》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够理解减法的概念,掌握相减计算方法。
2.能够进行简单的数字减法运算。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减法解决问题。
过程技能1.能够与同学合作,共同完成减法练习。
2.能够在解决问题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减法的概念。
2.熟练运用减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1.理解借位减法的概念。
2.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减法计算。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数字卡片。
3.课件:计算减法的示例和练习题。
4.实物:具有减法运算的实际物品,如水果或玩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引出减法的概念,让学生先尝试进行简单的减法运算。
2. 讲解减法的计算方法教师用小黑板或课件展示减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讲解借位减法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3. 操作练习教师布置减法练习题,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4.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在合作中互相讨论和学习。
5. 拓展应用教师提出一些带有减法的生活场景问题,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掌握了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有哪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需要进行针对性辅导?六、课堂作业布置一些减法计算题目,让学生在家中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七、教学延伸可以通过让学生设计减法游戏或活动来延伸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减法的相关知识,提高数学计算能力。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减法》教案
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理解减法运算的含义。
(2)能够正确进行10以内的减法计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物操作、图片演示等直观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
(2)利用数轴、算式等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掌握减法计算方法。
(3)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减法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减法概念:减法是指已知两个数的和和一个数,求另一个数的过程。
2. 减法运算:10以内的减法计算,例如:5 3 = 2。
3. 减法计算方法:利用数轴、算式等工具,引导学生掌握减法计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进行10以内的减法计算。
2.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减法计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实物、图片、数轴、算式等。
2. 学具:学生每人一份减法练习题、计数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物操作、图片演示等直观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
2. 讲解与示范:利用数轴、算式等工具,讲解和示范减法运算的方法。
3. 练习与交流:学生进行减法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讨论。
5. 拓展与应用:设计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巩固减法知识。
6.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减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减法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批改,分析学生的答案,评估学生对减法运算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活动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减法知识的能力。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减法》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优秀教案(减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理解减法的含义,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掌握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在观察图意的过程中,将图意转化成言语表述,在言语表述的根底上抽象成算式,重点理解算式表达的意义。
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提高口算能力。
〔三〕感情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理解符号意义的能力,对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目标分析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1~5各数和加法的根底上,依据从抽象到具体的认知规律,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方法,掌握减法的含义及5以内减法口算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图意,说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四、教学打算课件、圆片五、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边打手势边复习2~5的组成。
2.填一填4+□=5 □+2=4(设计意图)通过复习2~5的组成,为学习新知识做好打算。
〔二〕学习减法的含义1.初步感知减法含义。
〔1〕教师边演示边问:有4个气球,飞了1个,还剩几个?〔2〕请全班同学用小圆片替代气球,和老师一起表演。
〔3〕同桌相互表演一遍。
小结:从4个气球里去掉1个,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
2.初步建立减法概念。
〔1〕通过点子图和实物图援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减法含义。
〔2〕将实物图和点子图抽象出减法算式。
5-1=4〔3〕识减号和减法算式。
〔4〕学习减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小结:我们在写减法算式时,从几个里去掉一局部,就在减号前面写几,去掉了几就在减号后面写几,还剩下几个,就在等号后面写几。
3.体会图意与减法算式的一致性。
教学第26页“做一做〞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1〕有5把铁锹,拿走了1把,还剩4把。
〔2〕有4块饼干,拿走2块。
还剩2块。
〔3〕有3只纸鹤,拿走了2只,还剩1只。
有3个学生,跑走了2个,还剩1个。
有3个学生,有2个男生,有1个女生……小结:刚刚我们看了三幅图,都表示从一个数里去掉一局部,求还剩多少,所以都是用减法来计算的。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减法概念》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减法概念》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则。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简单的减法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减法运算的规律。
2. 学生能够利用计数器或者实物,进行减法运算的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的实用性。
2.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减法的基本概念1. 学生理解减法是两个数相减的运算。
2. 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则,即被减数减去减数得到差。
减法运算的实践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简单的减法问题。
2. 学生能够利用计数器或者实物,进行减法运算的实践。
教学难点:减法运算的规律1. 学生理解当被减数小于减数时,差为负数的概念。
2. 学生掌握减法运算的规律,能够解决复杂的减法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解减法的实际应用场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出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减法的基本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教师通过例题,演示减法运算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减法的基本概念。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的减法问题,让学生利用计数器或者实物进行实践操作。
2.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减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教师提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对减法运算的深入思考。
教学评价:课堂参与度1.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2. 学生是否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
知识掌握程度1. 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学生是否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解决简单的减法问题。
合作能力1.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共同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学设计(精选13篇)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题及做一做,第27页练习三第6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3.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实物投影、磁力板、5个圆片、5根小棒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复习数的组成,拍手游戏二、探究新知: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1)过电脑反复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2、学习减法算式(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法)(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认识数字,轻松学会减法:小学一年级减法教案二
认识数字,轻松学会减法:小学一年级减法教案二一、教学目标1.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学会用减法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知识,独立完成减法习题。
二、教学重难点1.学生掌握减法运算方法。
2.学生能够根据题意,正确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热身环节教师可以准备一些数字或者小球等教具,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依次加减运算,培养学生对数字的观察和对加减法的认识。
2.导入新知教师可以通过口算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例如:有6颗苹果,吃掉3颗,还剩下几颗?让学生读一读题目,并思考应该怎么解决问题。
3.讲解减法运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和举例,让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例如:5-2=?教师可以用图形呈现这个运算过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4.练习环节让学生独立完成减法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例如:有8个苹果,给了2个给小明,还剩下几个?5.拓展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减法题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例如:小明手上有10个棋子,他先后丢掉了4个和3个棋子,现在还剩下几个?6.总结回顾教师可以让学生口算已完成的题目,让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回顾,以便记忆和巩固。
四、教学要点1.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2.通过示范和举例,让学生掌握减法的运算方法。
3.让学生独立完成减法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让学生完成一些较为复杂的减法题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完成的练习题目,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并针对薄弱环节进行重点强化。
六、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应快速讲解,以免学生无法跟上教学进度。
此外,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问题和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法则。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教学目标- 掌握减法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方法- 能够用减法进行简单的计算- 培养学生对减法运算的兴趣和动手能力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引入- 通过实物和图片引入减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减法的基本含义。
- 通过互动游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预备知识。
第二部分: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讲解减法的运算符号和运算方法。
- 通过示例问题,让学生掌握减法的步骤和策略。
第三部分:减法的实际应用-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设计减法运算练题,让学生将减法应用到实际情境中,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解题过程,培养表达能力。
第四部分:巩固练- 提供一些巩固练题,让学生进行自主练和小组合作研究,巩固减法运算。
第五部分:总结回顾- 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回顾,强化学生对减法的理解。
- 学生提问环节,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减法的知识和技巧。
- 互动游戏法:通过互动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 讨论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评价- 教师观察记录学生在研究中的表现和互动情况。
-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评价,包括课堂练、小组合作和个人发言等。
- 对学生进行课后作业评价,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教学资源- 课件:包括引入部分的图片和实物展示,以及减法运算示例和练题。
- 实物和图片:用于引入部分的实物和图片展示。
- 小组合作练题:用于巩固练和讨论。
- 评价表:用于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评价。
教案编写人:[Your Name]。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技巧。
3. 通过练,提高减法运算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材:部编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2. 教具:白板、彩色粉笔、教学卡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通过提问和展示教学卡片,复已学过的加法内容,引出减法概念。
讲解
1. 通过例子和图示,向学生解释什么是减法,如何进行减法运算。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减法的运算法则。
实践
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减法运算,并将结果写在白板上。
2. 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完成练册上减法的相关题目。
总结
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减法的重要内容,强调减法的运算规则和注意事项。
作业
完成练册上的减法练题。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减法的概念和运算方法有了较好的理解。
学生参与度较高,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入更多有趣的教学工具和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 注意:以上教案仅为示例,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进行调整。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
《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知道减法是用来表示从一个数量中拿走一部分后的结果。
2. 培养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减法的概念和意义2. 减法算式的组成和读法3. 减法的基本运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减法的概念和意义,减法算式的组成和读法。
2. 教学难点:减法的基本运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
2. 运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减法的基本运算。
3. 利用游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减法的学习。
2. 学习减法的概念和意义a. 利用多媒体展示减法的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观察并思考:从10个苹果中拿走3个,还剩下几个苹果?b.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减法的意义,总结出减法的概念。
3. 学习减法算式的组成和读法a. 展示减法算式“10 - 3 = 7”,引导学生认识减法算式由被减数、减数和差组成。
b. 教学减法算式的读法,如“10减3等于7”。
4. 学习减法的基本运算a. 利用多媒体展示减法运算的步骤,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10减3?b. 引导学生总结出减法运算的步骤,如“从10开始,往回数3个数字,停在7”。
5. 练习减法的基本运算a. 设计一些简单的减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b.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检查答案,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6. 游戏环节设计一些与减法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减法的基本运算。
2. 观察生活中的减法现象,并与家长分享。
七、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展示减法的概念、意义和基本运算步骤。
简单易懂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
简单易懂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减法的概念及其运用方法;2.掌握小学一年级减法计算方法;3.能够正确理解减法的数学公式,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步骤:1.引入我们将向小学生们介绍减法的概念及其运用方法。
减法的意思是减去一些东西,比如在花园里有6只小鸟,其中有3只飞走了,那么现在还剩下几只鸟呢?2.概念讲解完减法的基本概念后,我们将着重介绍减法中的三个概念:减数、被减数和差。
其中,减数:减数是指参与计算,需要减去的数量。
被减数:被减数是指需要进行减法运算的数量或数值。
差:差是指减法计算出来的结果。
3.举例说明通过实际的例子来说明减法计算的过程,例如:现在你家里有15个苹果,你要拿出5个苹果分享给小朋友,那么,还剩下多少个苹果呢?这个问题就可以用减法来解决。
答案为15-5=10,这里15就是被减数,5就是减数,10就是差。
4.基本计算方法知道了减法的基本概念和举例说明,接下来我们就要学习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
通常,我们可以通过竖式来计算减法。
具体的步骤如下:(1)确定被减数和减数的大小关系。
(2)在纸上写下被减数和减数,对齐。
(3)从个位数开始,依次相减。
如果被减数小于减数,则需要借位。
(4)将相减得到的差写在下面。
(5)检查计算结果。
例如,我们要计算12-5的差,具体步骤如下图所示:5.实战演练给小学生出简单的练习题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减法计算方法。
例题1: 从8里减去3。
例如: 8-3 = 5例题2: 从20里减去9。
例如:20-9=11例题3: 沙盘上有15个重石,撤去8个,留下几个?例如:15-8=76.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信大家已经掌握了减法的基本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更加用心,不断进步。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5课时 5以内数的减法-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第5课时 5以内数的减法-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减法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会灵活运用。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5以内数的减法。
2.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减法。
2.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1.引导学生对减法的概念做一个简短的回顾。
2.让学生将两个物品摆在教室中央,并数清每件物品的数量。
3.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将其中一件物品拿走,问学生现在还剩下多少物品,为什么。
学习环节1.告诉学生,现在5个小花猫在一起,突然有2只小花猫跑掉了,问学生现在剩下多少只小花猫。
提示:可以将小花猫数量的概念与讲故事的方式相结合。
2.引导学生,可以使用减法的方式来计算这个问题的答案。
提示:可以使用手指、默算的方式。
3.让学生自己编一些类似的问题,并交流讨论。
拓展环节1.要求学生不看书,自己发挥,做出一些5以内的减法小题。
提示:可以使用画图的方式来表示数量。
2.让学生交换自己编的小题,互相出题并解答。
小结环节1.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组成小组,并通过小组游戏的方式记忆和巩固今天学习的知识点。
提示:可以使用卡片匹配小游戏。
2.回顾今天的学习,让学生总结学习体会。
教学评价1.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发言,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观察学生在课堂表现的情况,并记录下来。
3.通过篮球、组卷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评。
教学提醒1.在提问时尽量使用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
2.建议施以小提醒玩游戏活动,提醒他们应该尽可能的记住小卡片的内容和位置。
小学一年级数学《减法(一)》教案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认识了什么新朋友?
观察课本图画
组内交流
列算式表示
组内互查
汇报情况
观察图画
列式计算
组内动手摆,列算式,每人一次
指名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计算
思考
比赛计算
教
学
过
程
作业
设计
回家后向爸爸妈妈提出几个关于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板书
设计
减法的初步认识
3-2=1
减号表示去掉
课后反思
建议
组长签字:
年月日
课时目标教学备课
三周一9月16日
教学内容
减法(一)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具
生初步理解减法的意义,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
重难点
1、认识减法的意义,正确读减法算式。
2、利用数的分解组成,正确地计算5以内的减法。
教
学
过
程
教 师 活 动
时控
学生活动
时控
一、整体感知
(一)复习
1、每个小朋友拿出圆纸片摆一摆,说数的组成。
2、玩拍手接力的游戏。(如:可小组之间玩,师生玩等形式)
3、复习加法,学生拿出铅笔,左手2支,右手1支,合起来是几支?用算式表示。
(二)过渡:逆向思维:教师做动作,学生用自己的话一说,把3支铅笔拿走2支,还剩下1支,可以用什么数学知识表示?(教师按照学生回答,伺机板书:减法)
四、练习:
1、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
2-1=4-1=3-2=这几道题的得数吗?
2、老师引导看数的组成。指名说,怎么想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减法》教案
小学一年级数学课程《减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减法的含义,熟练掌握10以内及20以内的减法计算,能准确列出并计算减法算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减法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减法的含义,掌握10以内及20以内的减法计算方法。
2.难点: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退位减法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数字卡片、实物图片(如气球、苹果等)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准备小棒若干,数字卡片一套。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A.活动设计:播放一段学生熟悉的动画或图片(如马戏团表演),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其中的减法情境。
例如:“小丑手里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现在还剩下几个?”B.目的:通过具体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减法的含义。
2.新知讲授A.讲解减法含义: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和实物操作,讲解减法就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的过程。
强调用“-”号表示去掉,剩下的部分就是差。
B.演示计算方法:教师以“4-1=3”为例,用小棒演示从4根小棒中去掉1根,剩下3根的过程。
同时引导学生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如4可以分成1和3,所以4-1=3。
C.引导学生操作:让学生拿出小棒或数字卡片,跟随教师的示范进行减法操作,并尝试说出算式的含义。
3.巩固练习A.基础练习:教师出示一系列减法算式(如5-2、7-4等),让学生独立计算并说出答案。
B.情境练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的减法情境图(如树上原本有5只松鼠,跳走了3只,还剩几只?),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算式并计算。
C.游戏练习:组织学生进行“摘苹果”或“小猫钓鱼”等游戏,将减法算式写在“苹果”或“鱼”上,学生摘到或钓到后计算并说出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减法》教案1? 教学十几减9,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
学生经过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不但掌握了这些加法的计算方法,而且积累了通过实物操作探索算法的经验,这就为主动学习退位减法创造了条件。
教材把十几减9的教学设计成四个层次。
(1) 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通过操作进行计算,教学的重点不是算出得数,而是计算的过程与方法。
例题教学13-9,学生根据现实的问题情境列出减法算式后,由于首次接触退位减法,很自然地会进行从13个桃里减去9个的操作,而且减去9个桃的过程与方法不尽相同。
因此,学生的多样算法是客观存在的。
教材营造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思考进行操作并交流方法。
教学时应着重帮助学生理清操作的步骤。
如,先在盒子里减去9个,再把剩下的1个与盒子外面的3个合起来。
又如,从12根小棒里先减去2根,再减去7根。
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理解同伴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在计算退位减法的方法中,算减想加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因为它既能凸显出减法的意义,很快算出退位减法的差,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进位加法。
但是学生借助操作实物进行计算,一般不会用加法算减法。
因此,教材通过大卡通提出这种算法,并联系直观图示帮助学生理解。
(2) 想想做做第2、3题引导学生算减想加。
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一共有8道题,例题和想想做做第1题教学其中的3道题,另外5道题安排在想想做做第2、3题里教学。
在计算后5道题时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先是看图思考: 9块和(6)块合起来是15块,15块去掉9块剩下6块。
然后是看算式思考: 9+(2)=11,11-9=2。
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算减想加,又不能勉强全体学生都用这种算法。
如果部分学生喜欢其他方法也是允许的。
(3) 想想做做第4题通过口算练习初步掌握十几减9,教材把10-9、19-9与8道退位减法题集中在一起,不仅联系了旧知,还能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退位减法的特点和算法。
这道题可以反复使用,暂时不要对学生提出计算速度方面的要求,而要关注计算的思路、方法和结果是否正确。
可以抽出少数几题,要求学生说说计算时的思考。
(4) 想想做做第5题整理十几减9,按被减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些算式,学生从中会有新的发现。
如相邻算式的变化,各道题的差与被减数个位上数的联系等。
这些发现渗透了函数思想,扩展了计算思路与方法,有助学生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得数。
练习一是配合十几减9安排的。
第1题利用情境图重温减法的意义和十几减9的算法,第2~5题进行口算练习。
教材避免让学生进行枯燥的练习,尽力提高各道题的练习价值,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体验。
第2题按被减数是单数且从小到大的顺序和被减数是双数且从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排列8道减法算式,学生在练习中会有新的感受。
第3题以顺利跳过每个树桩的情境激励学生认真计算,培养良好的计算心理。
第4题检测和反馈计算情况,让师生了解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效果。
第5题在加减两步计算中综合练习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提高计算能力。
2? 教学十几减8、7,加强算法的抽象思考。
十几减8、7是在十几减9的基础上教学的。
十几减9较多地借助实物操作或依靠操作表象进行计算,十几减8、7则把实物操作活动抽象成数的计算活动,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退位减法。
十几减8的退位减法有7道题,十几减7的退位减有6道题,这些题分别安排在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3题里教学。
(1) 遵循规律,组织抽象思考。
学生学会抽象思考的一般过程是:实物操作抽象成数的运算根据数的运算再思考应用到其他计算上。
第5页例题教学15-8,先让学生操作实物,把十几减9的操作方法应用于十几减8,为开展抽象思维构筑平台。
教材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喇叭,既是一种学习策略的提示,也便于开展操作活动,实现算法多样化。
把操作小棒抽象成数的有序运算是例题的教学重点。
破十减和平十减都要分两步计算,因为相应的操作是分两步进行的。
如从15根小棒中拿掉8根,可以先拿掉5根,再拿掉3根。
因此,15-8可以先算15-5=10,再算10-3=7。
教材引导学生看着小棒图反思操作活动,经历抽象成数的运算的过程,在学会计算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
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反复说说15-8的计算方法,有助于他们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试一试里的两道题,教材没有提供形象思维的支撑材料,也不希望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得出结果,而是鼓励学生能举一反三,用例题中获得的方法计算其他退位减法的题。
教材允许学生选择喜欢的算法,并通过交流加强对算法的体验。
想想做做第1题虽然在图上圈一圈就能看出得数,但仍然要求学生算一算,再次经历把操作实物的活动抽象成数的运算的过程,更好地体验算法。
(2) 进一步引导算减想加。
在十几减9的时候,曾经教学了利用9加几计算十几减9。
由于初步教学这种算法,许多学生还不习惯使用。
在十几减8、7时再次教学算减想加,希望更多的学生学会并喜欢这种方法。
想想做做第2~5题把算减想加的教学设计成三个层次:首先是直观引导下的思考,图中显示了8和几合成14,那么14减8就等于几;接着把8加几的进位加和相应的十几减8,7加几的进位加和相应的十几减7编成题组,让学生先算加法的和,再算减法的差,体会利用加法能得到减法的结果,并感受这种算法的简捷;最后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由于学生在前两个层次里不仅学会了算减想加,而且对这种算法产生了兴趣,因此,要鼓励学生自觉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
练习二通过第1题和第8题继续加强算减想加的引导。
第1题让学生体会只要说出进位加法里的一个加数是几,就算出了相应的退位减法的得数是几。
第8题让学生感受加减法的关系,发现一道进位加法的题能算出两道相关的退位减法题的差。
通过这样的安排,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算减想加的方法。
3? 教学十几减6、5、4、3、2的退位减法,更尊重学生的算法选择。
经过十几减9、8、7的教学,学生基本形成并掌握了自己喜欢的方法。
退位减法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够正确、迅速地说出十几减几的差,只要算得对、算得快,使用哪种算法都可以。
因此,教学十几减6、5、4、3、2时,教材给学生提供了比较大的独立计算的空间。
第9页例题仅出现11-5和11-6两道算式,不规定必须使用某种算法,让他们自主选择算法。
例题、想想做做第1、2题以及练习三第1题,都把两道有联系的减法算式编在一起,用同一道进位加就能得出两道退位减的结果。
这样的安排能引导大多数学生自觉地算减想加。
4? 通过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掌握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复习第2~4题引导学生整理本单元教学的退位减法,有层次地安排了五项活动。
(1) 列出减法表。
第2题的减法表的左边第一竖排依次写出了十几减9退位减的所有算式,其他竖排里写出了部分减法算式。
教材先引导学生竖着看表格,发现各个竖排里从上到下依次排列11减几、12减几的算式。
了解表格的结构以后,再让学生在空格里填写其他减法算式。
通过整理减法表,回顾了本单元教学的全部计算题。
(2) 继续研究减法表,发现更多的规律。
教材引导学生横着看减法表,发现从上往下每个横排依次是11减几、12减几18减几的算式;在同一横行里,减号后面的数从左往右依次大1,算式的得数依次小1。
教材还要求学生斜着看减法表,发现同一斜行里的减法算式得数相同,如12-9和11-8的得数都是3;斜着看还能发现得数是2的算式只有一道,得数是3的算式有两道得数是9的算式有八道。
随着规律陆续发现,学生将进一步熟悉学过的退位减法,并有结构地保存在记忆中。
(3) 寻找有联系的算式。
第3题以13-6和13-7为例,引导学生先寻找它们的联系,看出在计算时用的是同一道进位加法。
然后编出像这样有联系的几组算式,进一步加强算减想加的计算思路。
(4) 在减法表上进行口算练习。
第3题还让学生从减法表中任意选算式、说得数,为学生提供了简便易行且高效率的练习活动。
这道题可以在班级、小组或者同桌间进行练习,也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增加练习的容量。
这一练习对大多数学生的要求是直接说出得数,不必详细地说出思考过程。
对少数尚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要加强算法指导,让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也可以利用其他算式进行推算;另一方面应要求他们努力记住这些题的得数。
(5) 写出得数相同的算式。
第4题写出与12-6或16-8得数相同的其他减法算式,这是在熟练口算退位减法和发现减法表里斜行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道题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要经历算式到得数、得数到算式的思考过程。
虽然思维难度大了,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熟练掌握口算退位减法是很有好处的。
5? 结合计算教学,进一步体会减法的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教材里已经知道,从总数里去掉一些,求剩下多少的问题可以用减法计算。
本单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减法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如第9页例题,11个蘑菇减去一种蘑菇的个数就得到另一种蘑菇的个数。
又如第9页想想做做第1题,排球(或足球)的总个数减去虚线一边的个数,就得到虚线另一边的个数。
这样的数量关系还有第10页第5题、第12页第5题、第15页第10题等。
教学这些题,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问题理解数量关系,比较相同和不同,初步获得对减法意义的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