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乡土案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区域农业发展》为例
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创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创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摘要】乡土地理资源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创造出高效地理课堂教学。
本文首先介绍了乡土地理资源的重要性和地理课堂教学的挑战。
接着探讨了如何充分挖掘乡土地理资源的潜力,设计符合资源特点的教学内容,运用资源丰富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和调研,以及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总结了乡土地理资源与地理教学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创新教学模式和提升学生地理学习兴趣和效果的重要性。
通过充分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从而实现高效地理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乡土地理资源、地理课堂教学、挑战、潜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地考察、调研、科技手段、教学效果、密切关系、创新教学模式、学习兴趣、学习效果1. 引言1.1 乡土地理资源的重要性乡土地理资源是指特定地区所具有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方面的特色和优势。
这些资源既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地理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乡土地理资源是地理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深入挖掘乡土地理资源,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地理环境的特点和人文景观的特色,从而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还可以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乡土地理资源也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教学资源。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利用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地理知识的现实应用和实际意义,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乡土地理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为地理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地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乡土地理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资源的融合,打造更加高效的地理课堂教学。
1.2 地理课堂教学的挑战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
运用乡土案例资源提升高中地理课堂魅力
运用乡土案例资源提升高中地理课堂魅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中地理的教学也日趋多元化和实践化。
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社科课程,地理学科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案例资源,其中又以乡土案例资源尤为重要。
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运用乡土案例资源提升课堂魅力呢?一、了解地理知识与乡土案例的结合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地理知识与乡土案例的结合,这也是提升课堂魅力的前提。
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广泛、内容多样的人文社科课程,在教学中,不仅要讲授规范化的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关注现实生活和地理环境的互动关系。
乡土案例是当地独具特色的资源,可以引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关注和认识,如果能够将乡土案例与地理知识相结合,就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例如,对于地形地貌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当地特色的山、水、田园为基础,探究地形地貌形成的原因与规律。
同时,也可以通过解析当地显著的地貌景观,如村庄、居民区、公共建筑等,以此展现地貌变形和城市化过程所带来的环境变化,让学生体验到当地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的特色之美。
二、构建鲜明的地理特色课程体系其次,教师还需要构建鲜明的地理特色课程体系,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展示当地地理特征和乡土文化内涵。
地理课程体系包括基本模块、主题模块和应用模块三个方面,其中基本模块是教学的基础,主题模块是重点,应用模块则是实践的体现。
基本模块主要包括地球的形态、地球的地理环境、地球的经纬度、地球的自然环境、地球的人文环境等方面的知识点,对于这些内容,教师应该能够基本熟练掌握。
主题模块则是据地理学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的,探究不同的地理问题。
例如,农业与城市发展的不平衡,水资源的不足与管理、气候的变化与环境保护等等。
最后,应用模块则需要通过当地的乡土案例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地理知识的实际用途,进而增加学科的实际价值。
三、注重选取乡土案例资源要提升高中地理课堂的魅力,注重选取乡土案例资源十分重要。
乡土资源是地理教育的重要源泉之一,具体集中在地域特色、地质地理特性等方面。
运用乡土地理提升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
阔了学生 的眼界 ,提 高了学生 的参与度 ,增 能被 动接受 ,短暂记忆 ,毫无成就感 。因此 , 感 情 品质 。”我们教育 培养学生 首先应该是
资料 ,才能更好 的引导学 生获得 更多知识 , “ 地理好玩 ” “ 地里有 用” 。那 么 ,教学立
四、运 用 乡 土地 理 。提 升 学 生 感 性 认 识 。
从 而提高课堂 教学 的实效性 。这些 资料不仅 意 自然就提 高了 ,如果 教师上课 时 ,仅是一 深 化 热 爱 家 乡 的 情 感 能使 教材 中的叙述转化 为形象 的图片和历历 味的将知识 点灌输 给学生 ,绝对煽 不起学 生 “ 教 育的一个特定 的 目的就 是要培养感
著名 的华裔 数学 家陈省身教授 ,对数学 好 ,加强个体 对社会生 活的适应 能力 最终让
因此 ,教 师围绕课 堂教学 目标 ,应该 为学生 的认 知是 “ 教学 好玩 ”,言简意赅 ,发 人深 学 生 自己去发 现 ,去理解 ,去分析 ,去判断
提供新 颖 的 、经 典 的 、身边 的 、乡土 的教学 思 。教师若能在 实际教学 过程 中让 学生感到 身边 的地理 现象 ,提 升 自己的地理 素养 。
在教学 过程 中 ,用 身边 的事 物来引导 学生观 象 的 ,难度大 的地理概念 ,运用直观 形象 的 崇 高志 向;培 养学生发 现美 ,享受 美 ,创造
教师 潜心研究 与教学 内容相关 的乡土事例 ,
为学 生创造熟 悉便于参 与的学 习环 境 ,激发
重新 回归到学 生的 “ 生活 [ I } 界” 。运用科 学
利用乡土地理案例 激活地理课堂教学
利用乡土地理案例激活地理课堂教学摘要:地理新课程标准要求地理学科“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同时对乡土地理教育在课程目标和活动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要求。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本文提出了在地理新课程教学中应挖掘学生身边的乡土地理案例,加强乡土地理案例教学。
关键词:乡土地理案例教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在课程目标中又要求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地理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也是学生最主要、最经常、最大量地获得地理知识的途径。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程的理念、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的课题。
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色是采用案例分析这一流行的教材编写方法。
这种方法将地理学研究的综合分析法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开发利用学生身边的课程资源,挖掘乡土地理案例,更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实践能力和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所以高中地理课堂应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探索乡土地理案例教学,以便使我们的地理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如何加强乡士地理案例教学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一、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促成情感共鸣课堂教学组织的出发点就是立足于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将其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师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扩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他们对家乡的感知,使他们在感同身受中由衷地产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使课堂教学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世界。
例如,在讲《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章节中时,教材以上海市城市等级的变化的案例来“说明地理位置和交通对城市等级发展的影响”。
乡土地理在案例中的应用——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
乡土地理在案例中的应用——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第一篇:乡土地理在案例中的应用——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乡土地理在案例中的应用——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在新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要求下,地理案例教学己成为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一大特色。
案例教学法己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重视和关注。
案例教学与一般的教学形式互补互进,将使地理课堂教学变得异彩纷呈,生机勃勃,同样也关系到我们能否切实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乡土地理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一部分,是学生身边活色活香的地理现象,学生对此比较熟悉,因而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在课堂上进行讲述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
我个人认为高一下册一些内容如以乡土地理作为案例来讲述,课堂效果会更好点。
现以5、2《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如下:蔺草原产于日本,后来被引进种植于福建一带,现主要集中于江苏省苏州车坊镇、浙江宁波市、安徽省等地都是历史悠久的产草地,蔺草的生长与土地气候有着密切的关系,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和多雨,对蔺草的生长有很大的作用,这里的蔺草细而且长,质感较硬且具韧性。
由于蔺草是天然材料且清凉舒爽,因此大部分均用在居家用品方面,重要产品:床席、坐垫、枕席、榻榻米等,深受人们喜爱。
我们这里蔺草大部分出口到日本。
鄞州区古林镇被称为蔺草种植基地。
现在很多地方改种葡萄等其他农作物。
如鄞州区古林镇翁姚葡萄观光园现在有很多农民工在采摘葡萄。
这些农民工都是葡萄园招聘的当地人,月收入900元以上。
稍晚些,前来收购葡萄的商贩和观光客络绎不绝。
两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蔺草田。
但近年蔺草行业滑坡,农民收入减少。
当地两名先富起来的农民向别人租赁了近500亩田,搭建了钢架大棚,种植了“甬优一号”、“美人指”、“夏黑”等多个优质葡萄品种。
眼下,100多亩葡萄已经成熟。
这是全市最大的钢架连栋大棚葡萄园,旁边的垂钓区、烧烤区正在建设之中,建成后这里将成为一个农业观光休闲园。
葡萄园负责人毛佰均向我们算了一笔账:农民将田出租种葡萄每年每亩收入750元,比租给种蔺草多收入约300元;同时,葡萄园优先招聘当地农民,每月工资900元到1200元。
浅谈运用乡土案例资源提升高中地理课堂魅力
运用乡土案例资源提升高中地理课堂魅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地理学科在我国的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地理课程不仅让学生认识到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和客观事实,而且还能让学生理解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但是,地理课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概念难以理解,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可以运用当地的乡土案例资源提升高中地理课堂魅力,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地理知识。
一、什么是乡土案例资源乡土案例资源是指在地理教育过程中利用当地的地理资源所形成的学习材料。
乡土案例资源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本地气候、地貌、植被、动物、文化和历史等方面的内容。
乡土案例资源将地理概念与实际情况紧密联系,更能使同学们理解概念并提高学习效果。
故运用乡土案例资源,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现实联系起来,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和深入。
二、乡土案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1.地理实地考察。
地理实地考察是应用乡土案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加深同学对当地地理资源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是激发同学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所必需的手段之一。
高中地理学的重点在于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能通过实地观察来更深入地了解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特征。
在我们所熟悉的地理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特殊情况,这些情况让人们对于地理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
以景区为例,同学们往往可以到当地观察当地景观并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在实地探索过程中深入了解各种自然现象、人文景观特征并进一步地认识它们背后的深层次含义。
2.乡土案例教学法。
乡土案例教学法是利用乡土案例资源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实现信息传递的一种有力手段。
在乡土案例教学法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区域的性质,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例如,通过当地的某个人文景观进行规划理论的说明,这将大大提高同学们的兴趣并且更好地吸收相关知识。
通过乡土案例教学法,学生们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理解地理知识的核心内容,增加他们的自我认知体验并更好地应用这些经验。
浅议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浅议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乡土地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它是地理学中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乡村地理环境、农村地理现象以及其演变规律。
通过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农村地理环境的特点、农村发展状况以及农业生产的特点和规律,对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加强乡土地理的教学和运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乡村地理环境的特点。
乡村地理环境是指农村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地理环境。
通过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土地覆被、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等自然地理条件的特点,了解到这些自然地理条件对农村生产活动和农村居民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具有对不同地理环境进行地理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农村发展状况及农村地理现象。
农村发展状况是指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而农村地理现象则是指农村地区独有的地理现象和特点。
通过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的农村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分布、社会特点等方面的情况,帮助学生了解农村地区的综合发展水平,从而对乡村地理现象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
乡土地理的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乡土地理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地理知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进行实际地理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通过实地考察和实地调查,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并把握乡土地理的实际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地理相关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运用乡土地理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乡土地理的学习和实践。
可以通过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多种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对乡土地理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小组合作、课外拓展活动等途径进行乡土地理的实际应用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
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5篇
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5篇第一篇: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乡土地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为例《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生产》这堂课选自江苏省无锡市辅仁高级中学的陆春芳老师,是一堂高三地理复习课,主要讲述农业区位因素如何影响农业生产。
在这堂课的讲述中,教师以乡土地理材料导入课堂,并以乡土地理结束本节课,从而我将以乡土地理为视角,以本堂课为案例,进而阐述乡土地理材料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应用。
一、课堂教学过程简述本节课教师引用乡土地理的知识“太湖平原的种植业”导入,以“苏湖熟,天下足”到现在的“消失的商品粮基地”引起学生的思考:什么原因造成的?这样的变化会对今后的无锡带来怎样的影响呢?随后温故知新,引导学生回忆“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依此开始一一分析。
教师采用三个探究活动,分别分析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其案例分别为我国东北地区、昆明周边地区的农业布局、新疆地区的农业。
在自然因素中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主要阐释气候、水源、地形、土壤等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因素中以昆明周边地区的农业部局为例主要阐述科技、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等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在农业区位因素变化中以新疆地区的吐鲁番葡萄和红色产业为案例分析区位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到这里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介绍,教师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进行了总结延伸。
回到新课导入时的问题:太湖平原,从“鱼米之乡”到“无米之乡”,原因何在?未来发展?引起学生的大讨论,使学生利用课堂所学知识得出答案。
再以阅读资料从“无米之乡”到“鱼米之乡”完善知识体系,教师板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以及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再次回到无锡市的农业发展,讲述未来无锡市农业的发展模式。
二、乡土地理乡土地理材料是展现本乡本土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是最生动、最直观的地理感性材料。
用乡土地理激活地理课堂教学
用乡土地理激活地理课堂教学地理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而乡土地理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贴近学生生活、生动具体、直观形象等特点。
将乡土地理融入地理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乡土地理是指学生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等。
它涵盖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各个方面,如地形、气候、河流、土壤、人口、产业等。
乡土地理素材丰富多样,包括当地的自然景观、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经济发展等。
这些素材就在学生身边,学生熟悉且容易感知,是地理教学中非常宝贵的资源。
乡土地理能够激活地理课堂教学,首先在于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侧重于抽象的理论和遥远的地区,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和难以理解。
而乡土地理则不同,它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比如家乡的气候变化、河流的涨落、农作物的种植等。
当学生发现所学的地理知识能够解释身边的现象和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地理学科的实用性和趣味性,从而激发起强烈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气候类型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四季变化、降水分布等,让他们自己总结家乡的气候特点,并与教材中的气候类型进行对比。
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气候类型的概念,还能增强对家乡的了解和关注。
乡土地理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地理概念和原理。
地理学科中有许多抽象的概念,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大气环流、水循环等。
如果仅仅依靠教材中的文字和图片,学生可能很难真正理解。
而通过乡土地理中的实例,这些抽象的概念可以变得更加具体和直观。
以水循环为例,可以让学生观察家乡的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水体的变化,了解降水如何形成地表径流,地表水如何渗入地下,地下水又如何补给河流等。
通过这样的观察和分析,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水循环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
此外,乡土地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学科强调实践和综合分析,乡土地理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如考察家乡的地形地貌、植被分布、土地利用等。
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提高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大概 的认 识 。 了激 发学 生对家 乡 的热爱 , 为 接着 提 出探 究性 的
问题 :这样 的 自 环境 , “ 然 对我 县 的农业发 展有 哪些 有利和 不利 的 因素呢 ?” 这样 , 不仅 使学 生 了解 了家 乡 , 且培养 了学生热 而
学 生的兴 趣 , 从而活 跃课 堂教 学的气 氛 , 高地 Βιβλιοθήκη 教 学 的质量 。 提 一
、
树立 可持 续发 展的观 念
政策 有抵 触情绪 , 教师 如果 照搬 课本 讲解如 同隔靴搔 痒 , 不 达 到理 想的 教育 效果 。如何 能震 动学 生 的心灵 , 使其树 立起 强 烈 的人 口忧 患意 识呢 ? 教 学 中教师可 以列举一 些 当地 的人 口与 耕地 , 口与收入 等 的例子 , 人 并提 问解 决这些 问题 途经 , 学 生 让
学习却 能较 好地 体现 了这种 实践 。因此 程标 准也 把培 养学 课
四 、 抽 象复 杂的地 理概 念和 事物 具体 化 , 于学生 理解 使 便
初 中学生 由于年 龄 的增长 , 象 思维 己开始 占有相对 的优 抽
势 , 是具 体形 象思维 仍然 起着 重要 的作用 。因此 , 但 在初 中地 理教 学过 程中 , 当注 意 , 于一 切难 度较大 的地 理概念 , 应 对 应适 当运 用直 观形 象 的材料 , 帮助 学生 加深 理解 。如讲 到交通 运输 中“ 纽” 枢 这个概 念 时, 教师 可 以引导 学生谈谈 当地 汽车站 的情 况 。在讲 授“ 国河 流概 况” “ 全 及 中国气候 ” 问题 时, 等 也可 以联 系 当地 的气候 、 流等 学 生熟知 实 际知识 , 动地 举例 阐明教 河 生 材 的重 点及关 键 问题 。 五 、 深对 地理 知识 的 印象 , 加 培养 学生观 察生 活的 习惯 在地 理教 学过程 中 , 们 既不可 能把所 要讲 的事物和 现象 我 都搬 到学 生眼 前 , 又不 可 能都前 去观 察 , 也不 可能 都靠 实验解 决 问题 。但是 , 我们 知道 一切地 理 事物和 地理 现象 都是相 互联 系 , 互制 约, 相 相互 依赖 的 。只要我 们充 分利 用客观 存在 于 学 生周 围 的 , 为学 生所熟 知 的乡土 地理材 料 , 能够 加深学 生对 就 所学 的地 理概 念 , 地理 知识 的 印象和 理解 , 而逐渐 培养 学 生 从 对 生活观 察 的习惯 。如讲 授“ 降水量 季节 变化 ” , 时 我就 引导 学 生 回忆 当地 一年 中每 个季 节降水 的情 况, 而加 深学生对 降水 从 量季 节分 配规 律的 印象 。 同样 的 , 讲到 “ 季北 半球昼 长夜 在 夏 短 , 季北半 球昼 短夜 长” 个结 论时 , 冬 这 让学 生回忆 夏天和 冬天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学科与农业发展案例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学科与农业发展案例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地理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关注地球表面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地观察和案例研究,使学生们深入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在教育实践中,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研究农业发展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与地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本文将介绍地理学科在教学中的应用,并以具体农业发展案例来说明其实践价值。
地理学科涉及地球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类活动,其中农业是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农业与地理学科密切相关,因为农业生产需要依托于土地、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农业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特色。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研究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农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原因。
首先,地理学科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农业发展所依赖的自然条件。
不同的农作物和养殖业需要不同的土壤、气候和水资源等自然要素。
例如,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展示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发展情况,如中部美国的农业发展依赖于大片肥沃的土地和较为稳定的气候条件,而东南亚的稻米种植则依赖于地势低洼的水稻田和高湿的气候条件。
通过这样的案例,学生们可以对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发展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其次,地理学科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农业发展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农业发展不仅受制于自然条件,同时也会对土壤、水资源和生态系统等地理要素产生影响。
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研究材料,让学生了解不合理的农业开发方式如大规模水稻种植对地理环境的破坏以及农业活动对水资源的消耗等情况。
这样的案例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农业发展必须要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从而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最后,地理学科可以通过农业发展案例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学科注重实地观察和实践研究,运用地理方法和工具来解决问题。
在农业发展案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和收集相关数据,比如农作物的种植方式、农田的土壤质量等,并分析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教师如何利用地理区域农业发展教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如何利用地理区域农业发展教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日益快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地理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学科,尤其是在地理区域农业方面,有很多应用场景,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教案,将地理区域农业与学科知识融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分析农业现状在地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农业现状来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农业的发展状况,特别是区域农业的特点。
学生通过了解现状,能更好的理解学科知识,更有效地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实际农村,了解当地农业的种类、作物品质、农作物生产量等,从而更好地了解当地农业现状。
二、分析农业问题在分析农业现状的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思考农业问题。
针对农业产业化、如何提高耕地利用率、如何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等问题,教师应该发挥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思考问题并有效的解决问题。
这样,学生不仅可以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更好地把握各个农业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设计实践活动在学生们熟悉农业现状,并思考了农业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开展农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例如,在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的情况下,可以根据农业问题设置合适的任务,让学生自行设计一种可行的方案,拟定科学合理的实践计划,落实相关步骤,实际去进行耕作、肥料组合、农药使用等方面的操作,打理优质的农作物。
实践活动的设计可以根据所在城市、省份或者乡村而变化。
例如,在中国农村,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当地的种植场,了解当地农村的发展,也可以让学生在种植时进行科学配方、合理管理农田等方面的操作。
这样,学生的实践能力就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四、总结经验在进行完农艺实践活动后,教师应该对经验进行总结,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复习整合。
总结的主要内容包括实践过程中的关键步骤、方法经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等。
乡土地理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
乡土地理案例在课堂教学中的实效性《地理课程标准》指出:乡土地理能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因此,在高中地理新教材的教学中,应当紧密联系当地实际,充分发挥本地教学资源优势,选取典型的乡土地理案例,使教学情境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教学内容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利用乡土地理,可使学生产生生活在家乡的自豪感。
讲乡土发展的历程,可使学生坚信家乡有美好的未来;讲乡土建设的不利条件,可使学生了解家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从而产生责任心。
在课外,家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能够使学生动情,在实实在在的地理事物面前,爱乡土、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感情会萌发、生长。
以人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产业转移》为例,课文对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讲得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
这时联系校区所在的兰州新区的产业转移,合理分组,对产业转移知识展开探究活动,由学生自己设计,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
第一组:装备制造业。
兰州已经有很好的工业基础,一批传统优势产业本身在兰州市就具备,利用这样一个新区,重点发展像汽车的装备制造、机械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的装备制造业,这些装备制造业在新区发展都没有大的污染。
思考:谈谈兰州新区具有哪些接受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第二组:石化工业。
兰州新区的建设要把在兰州市老城区的1000万吨的炼油搬到新区,这样大大改善老城区的城市环境质量。
有这样一个基础,再加上甘肃,特别是从河西走廊有六条输油、输气管道通过,有老的石油炼化的基础,又有石油、天然气的储备基地和输转基地的基础,充分利用这样的比较优势,利用中石油在甘肃的分公司大企业的作用,来延长产业链。
下一步打算是往下游发展,成为我们国家战略性的石化工业基地。
立足乡土,借力校园科普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
立足乡土,借力校园科普提升地理教学有效性在现今的中高考模式下,地理学科的基础发展受到了比较严重的冲击,初中地理学习基本就属于可有可无的状态,平时有名无实,地理课堂被无情占用,临考时来几份试卷背一下,学生仅能形成短时记忆,对于地理知识的传播很不利。
虽然初中各位地理同仁在努力,但在这样的环境中无疑是螳臂挡车,收效甚微。
高中的情况也是不尽如人意,学业水平必修和选修都带有眀显的功利色彩,所教所学地理内容很多不能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或者说内容比较浅,不能满足需要,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可以真正应用,也不能让学生具有相当的地理素养。
难道说地理这门古老学科真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刻了吗?但是印度洋海啸中英国10岁小女孩智救百人的事例明显证实了学习地理知识是有必要的。
但是如何把有用的地理知识传授给学生,成为当前我们需要解决的大问题。
显然仅仅依靠课堂教学一种途径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或者说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有鉴于此,我想作为地理教师的我们应该适当做一些改变。
在校园中,以地理科普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降低地理知识学习的难度,以此来传播地理知识,也由此提升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能开展好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如何进行地理科普活动,并以此提升地理课堂的有效性上,我认为需要立足于校情,结合本地实际,更好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以求获得理想的效果。
以下就以本地和本校实际,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地理科普内容的选择要因地制宜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一直是我们的目标。
所以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的、发生在身边的、经常发生的以及影响比较大的地理现象和地理知识自然应该成为我们选择的重点。
结合像我校星空小天地实验条件,拥有一些天文仪器和模拟设备,我们可以将一些简单的天文知识作为地理科普内容,同时可以对一些天文现象进行观测实践。
例如可以就2012年的一些天象:3月4日的火星冲日、4月16日的土星冲日、6月4日的日偏食和6月6日的金星凌日8月12日的英仙座流星雨,12月14日的双子座流星雨等之中选取部分进行集体观测。
运用乡土地理案例,激活高中地理课堂——以农业区位为例
运用乡土地理案例,激活高中地理课堂——以农业区位为例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有效学习成为当下高中地理教学的核心教育方向。
地理教学开始重视课堂学习的适用性,着眼于地理发展的社会适应性,并将乡土地理纳入课程教学,作为学生地理学习的重要分支。
在高中乡土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对国家和世界地理有深刻的认识,对当地的乡土地理有自己独特的认知,更应在地理学习中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国家的优良品质,有效增强自身的乡土人情味,在知识的夯实中不断提升学习能力。
关键词:乡土地理案例;高中地理;农业区位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从乡土地理出发,以此为教学中心进行知识点的发散教学,并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采取同类对比、综合分析以及图表分析等方法进行学习。
地理的学习不仅关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积累,也对激发和培养他们乡土情怀和爱国情谊有着重要的推助作用。
学习地理不只死记硬背教材中的条条框框,也不只是一股脑地刷题来应对大大小小的考试,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去体会和运用地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才是地理学习的最终目标。
通过课堂内高效的理论知识学习和课外丰富的实践调研,学生定能在高中乡土地理的学习中取得巨大进步,同时有效探索农业区位发展的优越前景,从而激活课堂,深化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一、以乡土地理为教学中心,开展发散式教学,扎实学生基础高中地理教材的编排具有宏观视角这一特性,涉及的教学内容都是从国家或是世界的角度来展开的,并且所筛选作为教材案例的地理知识皆是知名度较高的,虽然具有很强的典型性和参考价值,但对于学生来说,终归是脱离了他们的基础认识。
而乡土地理就不同了,它就存在于学生的身边,日常生活中就能明显地感知到它的存在,所以,从乡土地理入手开展系列教学工作无疑是最合适的教学方向。
基于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可以乡土地理为教学中心,开展发散式教学,引导学生在乡土地理的学习中进一步了解自己土生土长之地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乡土民风。
乡土地理资源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平塘县区域农业发展为例
智慧课堂乡土地理资源在中学地理课堂中的应用——以平塘县区域农业发展为例杨汝利摘要:乡土地理资源应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是经过多年探索、应用并得到有效推广的系统教学法,在当前的地理教学中拥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由于乡土是学生们十分熟悉并且生活的土地,巧妙的利用乡土资源中的教学价值,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从而有效激发中学生对地理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以点带面、举一反三”的形式来让学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要点。
本文通过对乡土资源素材应用于地理课堂教学的意义入手,并以平塘县为例进行课堂教学设计,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教学;乡土地理资源;平塘县;区域农业一、乡土地理资源应用于中学课堂教学的意义(一)是国家课程改革的要求落实乡土地理资源应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是贯彻国家课程改革中地理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帮助中学生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的重要方式,也是帮助学生树立热爱家乡、保护环境和国情教育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国家为全面落实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先后出台了多个文件,其中针对中学地理教学部分,更是明确了“乡土地理课堂资源”的重要地位。
同时也强调了“乡土地理课堂资源”对树立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
因此,有效整合乡土地理资源并应用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是贯彻国家课改中关于地理教学部分的具体体现。
(二)是培养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需求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曾经在地理教学法中指出,地理的学习过程就是先从已知逐步向未知进发。
而乡土地理教学资源素材的应用正是贯穿这一理念,不仅能有效解决地理课堂教学素材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等问题,还能通过身边的地理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以乡土地理素材为切入点,学习晦涩的地理知识要点,通过学习和认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让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身边做起。
(三)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活动中,存在地理教学资源匮乏、地理知识要点抽象难懂,导致许多学生对地理的学习提不起兴趣而教学效果难以提升。
巧设情境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以《农业》为例
-089-2020年第35期(总第235期)摘 要: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将教学目标融入具体的情境中,让情境与学生的地理学习有机结合,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具体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感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形成正确的人地观。
对此,文章作者以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二节《农业》为例,谈谈如何巧设情境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情境教学;教学实践;教学反思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5-0089-02情境教学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将教学目标融入教师设计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的情境中,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实现自我建构和自我发展的教学方法[1]。
如果将教学目标看成是盐,那么情境就像是煲的汤,将盐放入煲的汤内,比单独的盐更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品尝。
如何巧妙地设计情境,让它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学习背景和学习环境,对此,我以《农业》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以《农业》为例的教学实践(见下表)二、以《农业》为例的教学反思通过本节地理课堂教学,我发现情境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1)巧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巧设情境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徐金兰(江苏省南通市田家炳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0)文献标识码:A——以《农业》为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以南通农业为例,介绍南通的主要农业部门及其他农业部门联系生活实际,认识主要的农业部门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生活中的地理讨论下列想法是否可行?请你说明你的理由。
①随着南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加,交通越来越便利,建议在南通周边建一个现代化的奶牛养殖基地。
②2016年南通生态园林城市方案出炉,要将南通打造成园林式宜居城市。
前不久,南通还举办了森林旅游节。
建议在南通周边建一片森林,将其发展成森林旅游公园。
运用乡土案例资源提升高中地理课堂魅力
运用乡土案例资源提升高中地理课堂魅力基础地理教育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掌握“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为此把学生身边的乡土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之中,能够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能自己主动的投入地理课堂的学习中,更能体现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教师平时可以多搜集一些乡土案例,为地理课堂做好准备,教学中成功利用这些乡土案例,从而增添了地理课堂的乡土情,提升了地理课堂的魅力。
标签:乡土案例地理课堂情景基础地理教育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引导“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掌握“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
现在很多地理老师和学生抱怨地理课堂的枯燥无味,可能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组织的脱离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实际生活经验和感受,使我们的地理课堂索然无味。
地理课堂要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投其所好,从而吸引学生。
地理来源于生活,与学生生活贴近或者密切相连的乡土案例很多,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这些教学素材并且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
在教学中把学生身边的地理素材引入课堂,利用这些学生熟知亲切的教学素材,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更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从而让我们的地理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一、关注家乡大事,创设地理教学情境关心身边发生的地理事件,让学生学会从地理角度思考家乡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学以致用。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和家乡有密切联系的大事件作为教学素材,学生对家乡重大事件的发生都很感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发挥他们的作用。
例如在《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教学中,我选用近期在我市交通方面的大事,如:金建铁路建成后,我市将一步跨入高铁时代,短短60多公里的铁路,可以串起4条高铁。
金建铁路是以中长途客流为主,兼顾城际旅游客流的客运专线,同时也是集名山、名水、名胜为一体的黄金旅游线路。
以乡土资源提升中国区域地理教学实效
家乡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乡土资源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
我们被当地的乡土资源养育,生活在其中。
乡土资源对初中地理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的交汇点。
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加深理解,还能弥补现行教材的不足,使学生亲身感受家乡伴随自己成长而发生的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及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地理探索实践能力。
一、借助乡土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地理问题的分析和探索必须基于对概念或理论知识的熟练掌握上,在分析问题时学生要对特定概念或具体的理论知识先有较好的理解,这样才会在分析问题时方向清晰,思路正确。
初中地理教材中的确有很多理论性的内容学习起来十分枯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高,教师不如换一种教学方式,借助乡土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乡土内容丰富,学生对其有一种血液里的亲切感,如落叶归根就是表现出一个人对家乡的深切情感。
将乡土资源作为初中地理的教学素材,既有助于学生学习地理知识,也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
比如,在学习地形的变化时,若教师直接跟学生讲:“地形是变化的。
”学生听了会觉得模糊和抽象。
但是换个方式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现在多大了?”学生回答十四五岁,教师接着问:“在这过去的十几年里,你们有没有发现周边的哪座山突然消失了,或者哪个地方突然间多出一座山呢?”学生齐声回答:“没有。
”此时教师再问:“那为什么课本上说地形是变化的?是不是书上写错了?”这样一个问题瞬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注意力也高度集中,教师即可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地形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不是一年、十年就能观察到的,而是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的变迁引起的变化。
当然一些特殊的自然灾害也能导致地形的变化,像火山爆发、地震等。
二、以乡土资源促进学生对中国区域差异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地域广袤,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
在进行初二第五章“中国区域差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乡土资源帮助学生对中国区域差异的认识和理解。
新课标下利用乡土地理案例激活地理教学——以“农业的区位选择”为例
课例研究新教师教学一、问题提出我校使用人教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其中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涉及“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澳大利亚牧场”、“我国江西省泰和县的千烟洲”、“环地中海地区农业”等案例,课本的这些案例虽然能让学生增长见闻,但因为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却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而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过程中也有种生搬硬套的感觉。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
”《课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第二条明确提到: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如何在地理教学中充分落实新课标的理念与目标,是广大地理教师努力探索与实践的课题之一。
现行高中地理新教材的亮点就是采用“案例与问题研究”,通过对某一典型地理个案或事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毕竟教材中所选取的案例不能统一照顾到不同地区的学生差异,所以高中地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积极探索乡土地理相应的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近几年我对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案例与问题研究中所涉及的横县乡土地理应用的几个案例,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对课文感到熟悉、亲切、形象、直观,使深奥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树立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实践能力和爱国、爱家乡的情感,教学效果明显。
二、教学案例【新课导入】问:农业生产活动与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大家来自横县不同的乡镇,你知道你们乡镇最出名的农产品是什么?(激发学生兴趣)【合作探究】(课前利用假期分组探究,制作PPT ,分组代表发言)第一组:自然条件组:分析影响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根据实际情况,完成以下信息收集:1.你熟悉的农贸市场上的水果有哪些?其中新上市的水果有哪些?并调查生产地在哪里或主要分布区?2.你家乡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什么?至少列举2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学生所熟悉 的地方 。竺 可桢先 生 在“ 地理 教 学法 ” 一 文 中提 出 : “ 凡教 学地 理 , 必 须 自己知 道未 知 , 自儿童 日
一
、
案例 实 录
要精心设计 , 才 能有 效实 施 和达成 。笔 者认 为 “ 知识 与 技能” 目标是基 础 , “ 过程 与 方法 ” 目标 是核 心 , “ 情感 态 度 与价值 观” 目标是保 障 , 三者相辅相成 、 和谐统一 。 重视 “ 过程 与方法 ” 的教 学是一 种理念 , 对 于本 节课 的教学 , 笔者发 现大多数教师 习惯 只用教材 上 的案 例进
念, 目的在 于 变“ 静 态封 闭” 为“ 动 态 开放 ” , 变“ 被 动 接 受” 为“ 主动探究” , 目的在 于从理念 学 习中、 实践反 思 中 生发新观念来影 响和改进人 的思维 和行 为方 式 , 从 而促 进师生 的进步 和发展 , 也推进着新课 程的改革 。
三、 实 践 中 的 灵 感— — 地 理教 学 应 重视 “ 乡土地理”
学生增长见 闻, 却很难 引起 学生 的共鸣 。很 多教师 在案 例分析 这一环 节 , 会发 现大部分学生 就是在 套用 老师教 给他 的套 路 , 从 而给 出老师 想要 的答案 , 而一 考试就 会 暴露 出学生对 于理论 知识 一 知半解 了。那 么 怎样才 能 既激发学生 的学 习兴趣 , 又能弥补学 生实 际生活经 验的 不 足呢?笔者 意识 到了乡土地理的独特魅 力 。
提供 的一 些 案 例往 往 远 离 学 生 的 生 活 实 际 , 虽 然 可 以 让
南部 , 下辖 武进 、 金坛 、 溧 阳 3市 ( 区) , 位 于 长 江三 角洲 西部边缘 , 地 势西南 高 、 东北低 , 地形 以平原为 主 , 西部 、 西南边缘是本市 主要 的低 山、 丘 陵分 布区 。常州 由于所 处纬度较低 , 离海洋近 , 再 加上地 势低平 , 夏季受来 自海 洋 的夏季风 影 响 , 高 温多 雨 ; 冬 季受 来 自蒙 古一西伯 利 亚 的冬 季风 影 响 , 低 温 少雨 。常 州 大部 分 地 区地势 低 平, 河道纵横交错 , 湖 塘星罗棋布 , 水 面 面积 占全 市总 面 积的 1 6 , 呈现 出“ 河多、 圩 多、 水多 、 船多 、 桥 多” 的“ 水 乡泽 国” 景象 , 许 多地 名以“ 圩” 、 “ 桥” 、 “ 塘” 等命名 。 【 追 问】 根 据资料 分析常州农 业发展的地理条件 。 实 际上 , 学生在搜 集 相关 资料 的同时 , 已潜 移 默化
案例教学作 为高中地理新课程 常用 的教学方 式 , 它
积极性 , 引导学 生得 出需要 搜集 常州市 的位置 、 地形 、 气
候 等 资 料 。 由 教 师整 合后 投 影 展 示 : 常 州 市 位 于 江 苏 省
能够充分体现 “ 学 习有 用 的地 理 ” 这一 基 本理 念 。课 本
移知识去 分 析其 他 地 区农 业 生 产 的地 理 条 件 有思 想上 不够 重视 、 也 有认 识
上 的不足等 。课 前 的反 思 , 促 使笔 者 自觉实 践 , 更 好 地 关注、 关 心学生 的情感 体验 和情 绪变化 , 体悟 师生生 命 的成长 、 进 步和 发展 过程 。让 笔者 欣喜 和欣 慰 的是 : 本 课 中学 生投入 了极 大的热情 , 思 维活跃 、 乐于展示 、 发言
行教学 , 从 而 失 去 了一 次很 好 的利 用 乡 土 地 理 进 行 探 究
新课程理念 下 的地理 课 堂教 学 , 强 调让 学 生“ 学习 生 活 中有 用 的 地 理 , 学 习对终 生发 展有 用 的地 理” 。乡
土案 例是 学生所 熟悉 的 , 容 易被学 生接 受 , 有 助 于师生 共 同建构 地理 知识 , 发展地 理 能力 , 培 养地 理学科 所特 有 的乡土情感 和价值 观。一 直 以来 , 笔者致 力 于探 究如 何利用 乡土 地理 案 例 来提 高 地 理课 堂教 学 的有效 性 。 在上《 区域农业发展 》 这一节 内容 时 , 在分 析 了东北 地 区 农业 生产 的地 理条件 、 布局 特点后 , 为 引导 学生学 会迁
中 学教学参考 2 0 1 5 年6 月 总第2 3 2 期
地 理 ・敏 法 探 讨
利 用 乡土 案 例 提 高 地 理 课 堂教 学 的有 效 性
— —
以《 区域 农 业 发 展 》 为 例
娜
江 苏横 林 高级 中学( 2 1 3 1 0 1 ) 薛
[ 摘
要] 乡土案例是 学生所 熟悉的, 容 易被 学生接 受, 有助 于师 生共 同建构地理知识 , 发展地理 能力, 培养地理 学科所特有 的
过程与方 法 有效性
乡土情 感和价值观 。利用 乡土地理案例 可以提 高地理课 堂教学的有效性 。 [ 关键词] 乡土案例 地理课 堂 区域 农业发展 [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5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 6 0 5 8 ( 2 0 1 5 ) 1 6 — 0 1 2 7
积 极 。 因此 , 我认为重视 “ 过 程与方法 ” 的教 学 是 一 种 理
点, 笔者设计 了如下的探究活动 。 【 探究一】 常州市 ( 注: 学 生 的家 乡) 主要 农业 生产部 门有 : 粮 油蔬菜 花卉 生产 为主 的种植业 , 江南 水 乡的水 产养殖业 , 迅 速 发 展 的林 牧 业 。请 同学 们 根 据所 学 内 容, 搜集相关 资料分 析常州市发展农业的地理条件 。 【 提 问】 要 分析 常州 市发 展农 业 的地理 条 件需要 搜 集哪些 相关 资料? 利用学生 对本 乡本土的熟悉 与热爱 , 激发学 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