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2学期教案11-12
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数学11~20各数公开课教学设计一、选题背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中,数数是一个重要的部分。
数数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对学生学习后续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作用。
11~20的数数是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的难点之一,因此本次公开课将围绕11~20的数数展开教学设计,帮助学生掌握这一部分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11~20的数数规律,能够熟练快速地数数。
2.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 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公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11~20的数数规律2. 拓展练习:找规律数数3. 数数游戏:数数接力4. 小结与反思四、教学过程1. 11~20的数数规律步骤一:导入利用一些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数数。
如:老师用黑板上的物体让学生数数,或者给学生发一些小物品,让学生们排成一队,做前面数数的人。
步骤二:呈现利用多媒体等工具呈现11~20的数数规律。
教师可以画一些带有图形和数字的卡片,或者播放数数视频,帮助学生理解数数规律。
步骤三:示范教师进行示范性的数数,强调每一个数字的读法和写法,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数数。
2. 拓展练习:找规律数数步骤一:导入让学生参与一个小游戏,找规律数数。
教师先给出一个规律,如“1、3、5、7”,然后请学生继续这一规律数数。
步骤二:引导引导学生找出规律,并在黑板上进行归纳和总结。
让学生意识到规律的重要性,培养他们对数数的兴趣。
3. 数数游戏:数数接力步骤一:介绍介绍数数接力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让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轮流进行数数接力比赛,看哪个组数数最快最准确。
步骤二:进行让学生积极参与数数接力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4. 小结与反思步骤一:总结结合上面的教学内容,对11~20的数数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步骤二:反思让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情况,让他们思考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更好地掌握数数知识。
最新改版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1-20简单加、减法教案
教学设计一、唤醒经验1.1个十和6个一。
(16)2.1个十和7个一。
(17)3.1个十和1个一。
(11)4.1个十和3个一。
(13)5.1个十和9个一。
(19)回忆十几数的组成,为相应加减法做铺垫。
二、新授10+3=?1.出示小棒图这里有多少根小棒?生1:可以用计数器拨一拨。
十位上拨一颗珠子,表示1捆小棒也就是1个十;个位上拨3颗珠子,表示3根小棒,也就是3个一。
所以这里有13根小棒。
生2:我想用加法算式来计算,10+3=13.生3:我用的是接着数:10、11、12、13师:有的同学用上了我们的新朋友,计数器,有的同学想到了加法算式,会想办法。
追问:看到这幅图,你还能想到其他的什么算式呢?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减法算式,构成一图三式,并再次说一说这三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新授11+2=?1. 摆小棒。
生:我是用小棒来帮助我计算的。
你们看,我先拿出1捆和1根小棒,他们合起来就是11。
11加2,我就再摆上2根小棒。
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小棒,也就是3个一,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就是13了。
师:为什么先把这1根和2根合在一起?生:因为这1根表示1个一,2根表示2个一,它们都表示几个一,所以先合在一起。
2. 计数器。
生1:先用11里个位上的1和2合起来是3,然后11里面的1个十不变,和这3个一合起来是13。
我先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十,再在个位上拨1个珠子表示1个一,合起来是11。
11+2,我就在个位上再添上2个珠子。
生2:为什么要在个位上添2个珠子呢?生3:因为加的是2,也就是2个一,所以要添在个位上。
师:那现在是多少呢?生:1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就是13了。
师小结:孩子们已经会用多种方法计算了。
三、新授13-2生1:我想到了加法算式。
刚刚我们计算了11+2=13,所以13—2=11生2:我想到13是由1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13-2,就是从3根小棒里去掉2根,也就是3个一减去2个一,就剩1个一了。
1个一再加上之前那1个十就是11.。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复习本学期所学内容,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2.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3.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复习识字、识词、识句等基础知识。
2.复习识别字音、行书书写字等技能。
三、教学内容1. 识字识词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汉字。
2.复习常见字词的识别与书写。
2. 识句1.复习认读常见词语组成的句子。
2.练习造句,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
3. 朗读篇章1.练习朗读教材中的课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4. 语文游戏1.设置有趣的语文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内容。
四、教学活动安排第一堂课1.复习本学期所学的汉字和词语,让学生默写并做打分互评。
2.练习识别生字和语句表达。
3.朗读课文,订正发音错误。
第二堂课1.安排语文游戏环节,如识字比拼、句子填空等。
2.练习写字,重点训练书写规范和工整。
第三堂课1.针对学生易错的字词进行重点强化训练。
2.听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
五、教学效果评估1.课堂表现:学生对复习内容的理解及掌握情况。
2.书写水平:学生书写的字体规范程度。
3.朗读表现:学生对课文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六、教学心得通过本次期末复习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来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结语通过本次教学复习,相信学生们在期末考试中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同时,作为教师也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
愿我们一起努力,共同进步!。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学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12页《路(前后,左右)》二、设计意图: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在设计时以启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重视和强调学生学的过程为重点,教师主要起点拨引导作用。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并在教学中突出教学和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不但能在图上找到最近的路,在生活中也同样如此。
三、教学目标:1.能在图中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
2.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3.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在多次的分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和小组相互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
五、教学难点:能尽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线。
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仪、6小组的示意格子图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依次出示:小胖,小亚和小巧)今天他们是和我们一起来学本领的,你们愿意吗?看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起来读读看。
(依次出示:前、后、左、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前后左右。
(出示课题:前后左右)齐读课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能在图中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
2.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3.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在多次的分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和小组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能尽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线。
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仪、6小组的示意格子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依次出示:小胖,小亚和小巧)今天他们是和我们一起来学本领的,你们愿意吗?看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起来读读看。
一年级第二学期心理健康全册教案 南方出版社
南方出版社一年级第二学期心理健康进度表1、认识我自己教学目标1.知道每个人都有长处和优点。
2.懂得认识自己的长处,不断发扬自己的长处,就能使自己不断完善。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要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
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为什么要敢于发扬自己的长处。
教育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上节课我们讲的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学们懂得了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可以使自己取得进步。
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别人的长处。
那么,你们了解自己有哪些长处吗?知道如何对待自己的长处吗?2.学生发表意见。
板书课题:认识我自己二、明确观点1.提问:学习别人的长处,有利于自己的进步。
发扬自己的长处有什么好处?应如何发扬自己的长处?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3.师:同学们的想法对吗?我们一起来听一个小故事。
4.演示课件场景一:播放录音故事:教材P10--12课文的2--11自然段(很久以前--就能有所成就。
)5.提问:(1)两个活泼聪明的孩子突然遭受到失聪、失明的不幸。
当时,他们的心情怎样?(非常自卑)(2)当一位老人指出他们的长处后,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6.小结:老人发现了他们的长处,并帮助两人认识到他们的长处,他俩经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7.提问:设想一下,要是他们只看自己的短处而灰心,不注意发扬自己的长处,结果将会怎样?(引导学生明白,如果面对自己的短处,灰心丧气,只能一事无成)8.提问:听了这个小故事,你们明白什么道理了?9.小组交流,并汇报。
小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一个人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并注意发扬自己的长处积极进取,努力拼搏,就能有所成就。
板书: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努力发扬自己的长处不断进步取得成绩三、全课总结1.师:现代社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人才的竞争。
在激烈的竞争就需要人们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这样才可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取胜。
每个人在自己岗位上,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才能取得最好的成绩,为社会做出最大的贡献。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章:主题一:认识新朋友活动目标:1. 让学生学会主动与他人交流,结识新朋友。
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特长。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结识新朋友。
3. 分享结识新朋友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活动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自我介绍:每位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展示自己的特长。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结识新朋友。
4.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结识新朋友的喜悦,培养团队精神。
第二章:主题二:我们的学校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学校的环境和文化,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文化。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学校的看法。
3. 分享学校的亮点,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活动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观察学校:引导学生观察学校的环境,了解学校的文化。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表达对学校的看法。
4. 分享感受:让学生分享学校的亮点,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第三章:主题三:家庭关系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关系,培养学生对家庭的关爱。
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3. 分享家庭温馨故事,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活动步骤:1. 热身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活跃气氛。
2. 谈论家庭成员: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了解家庭关系。
3. 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4. 分享故事:让学生分享家庭温馨故事,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
第四章:主题四:我们的身体活动目标:活动内容:1.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身体,了解身体结构。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身体。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学期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明白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认识数字4和5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4和5,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知道遵守纪律是做好事情的基础。
2. 第二课时:学习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理解它们的意义。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一个因不遵守规则而受到惩罚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3. 第三课时:认识数字6和7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6和7,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知道遵守纪律是做好事情的基础。
4. 第四课时:学习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习加法和减法,理解它们的意义。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一个因不遵守规则而受到惩罚的故事,让学生明白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5. 第五课时:认识数字8和9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8和9,理解它们的大小关系。
法制教育内容:讲解遵纪守法的故事,让学生知道遵守纪律是做好事情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渗透法制教育。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后实践,全面评价学生在数学知识和法制教育方面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和法制教育方面得到提高。
2.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和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3. 定期进行回顾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理念。
六、第六课时:认识数字10教学内容:通过数字卡片、游戏等活动,让学生认识数字10,理解它与其他数字的关系。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一年级上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章:主题活动一:认识校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校园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情感。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校园的基本环境,如教学楼、操场、图书馆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校园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校园,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学校,爱护校园环境。
第二章:主题活动二:我的家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人的特点和关系,培养学生关爱家人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家庭成员,如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家人的特点,如外貌、性格、爱好等。
教学活动:1. 学生带来家人的照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家人。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家人的特点和趣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关爱家人,体谅家人的付出。
第三章:主题活动三:我的朋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朋友的特点和友谊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珍惜友谊的情感。
2. 培养学生描述和表达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朋友的特点,如性格、爱好、优点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朋友的行为和习惯。
教学活动:1. 学生带来朋友的图片,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朋友的优点和趣事。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珍惜友谊,关爱朋友。
第四章:主题活动四:我们的社区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环境和设施,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社区的基本环境,如商店、医院、学校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社区中的植物、动物和人物。
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社区,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所看到的事物。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引导学生热爱社区,关心社区发展。
第五章:主题活动五:节日习俗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小学探究型课程一年级第二学期全册教案
小学探究型课程一年级第二学期全册教案2.能够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式表达对花的喜爱和感悟。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爱护花草,关注环境保护。
第五章1.了解人类对飞行的探索历程,知道一些基本的飞行原理。
2.能够通过制作飞行器、风筝等方式,体验飞行的乐趣。
3.能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探究。
4.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1.了解一些动物的基本本领,如猫的爬树、蜘蛛的织网等。
2.能够通过观察、模仿等方式体验动物的本领,提高对动物的认识和理解。
3.能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探究。
4.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1.认识并了解一些常见的运动项目,如跑步、游泳、篮球等。
2.能够通过实践体验运动的乐趣,提高身体素质和协作能力。
3.能够在运动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实践探究。
4.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复1.巩固各单元所学知识和技能。
2.进行综合性的探究活动和评价。
3.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进度安排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第5周~第6周第7周~第8周第9周~第10周第11周~第12周第13周~第14周第15周~第16周第17周~第18周设计合作者教学设计合作本学期的探究型课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主要方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进度安排,通过多种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勇于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水平。
同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反馈,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
第五章:研究观察、收集信息的方法,整理资料和信息,发表见解,友好合作,热爱自然和科学,养成好惯。
第六章:了解人类实现飞天梦想的历程,体会执着精神,合作制作小报和讲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折小飞机并观察影响因素,培养研究态度和解决问题能力,分享探究活动的乐趣,培养好惯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二)(教案)
2023-2024学年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能够正确识别和命名各种立体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立体图形的构成和特点。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能够与同学一起进行观察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认识立体图形: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2. 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的特征和识别。
3. 立体图形的构成和特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和识别。
2. 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构成和特点,尤其是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2. 学具:学生自备的立体图形模型或图片,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初步感知立体图形。
2. 观察:让学生观察各种立体图形的模型或图片,引导他们注意立体图形的特征,如形状、大小、颜色等。
3.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观察和认识,引导他们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4. 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总结出各种立体图形的特征和识别方法,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5. 应用:通过练习题或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对立体图形的认识。
六、板书设计1. 认识立体图形2. 内容:各种立体图形的名称、特征和识别方法,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自己制作或找到一些立体图形,如球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并能够正确命名和描述它们的特点。
2. 让学生通过绘画或描述,展示他们对立体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15篇)
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15篇)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危险的行为是导致意外受伤的原因。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
重点:正确认识导致意外受伤的危险的行为。
课前准备课文图片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在校园里学习、活动,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些在我们看起来很普通的活动,却隐藏着极大的危机,威胁着我们的人身安全。
二、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的投影,请同学们讨论:(1)这些属于什么行为?(2)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2、分组讨论,指名汇报。
3、同学们在校园内还有哪些不安全的行为呢?4、讨论:如果你发现这些行为,你会怎么做呢?你想对这些同学提出什么建议呢?5、归纳总结。
5、避免校外游戏中的意外事故教育目标1、知道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伤害事故的简单处理方法。
2、让学生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教育过程1、揭示课题。
老师讲述小故事引入课题(同家人一起出去玩,突然与家人走失,你该如何应对这种突发情况。
)学生自由发言2、引出。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会碰到各种难题和意外伤害事故。
每个学生母离异用危险的`事情打赌情况遇到挫折做危险性的游戏同学的交往在工地附近玩耍联系自己的实际,说一说具体的事例。
] 师适当地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归纳在黑板上。
意外伤害玩汽弹枪日常生活中的突发父3、出示思考题。
(1)如果让你碰到这些情况,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来克服。
(2)教师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告诉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品质4、师总结。
一个人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碰到突发事件时,要坚持真理、诚实、勇敢、谦虚、自尊、俭朴、清廉、坚毅、乐观等品质。
一年级安全教育教案2教学目标:1、让同学们知道冬春季节是流感发生的多发性季节病,认识流感的重要性,掌握流感的主要症状;使学生了解流感有关知识并且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防护。
2、明确流感可防可控可治的客观依据,消除惊慌恐惧心理,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3、掌握明确科学的防护措施,提高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
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12课时)
一年级健康教育教案(12课时)
1. 课时一:保持身体清洁
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保持身体清洁的重要性,研究正确洗手的方法。
教学内容:
- 清洁和洗手的定义
- 为什么保持身体清洁很重要
- 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活动:
1. 讨论清洁和洗手的定义
2. 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清洁的重要性
3. 指导学生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步骤
4. 组织学生进行洗手示范,互相帮助纠正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洗手示范中掌握的程度,提问学生关于身体清洁的问题。
2. 课时二:健康饮食
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研究选择健康食物的方法。
教学内容:
- 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的区别
- 如何选择健康食物
- 饮食均衡的概念和好处
教学活动:
1. 展示健康食物和不健康食物的图片
2. 讨论如何选择健康食物,提醒学生注意饮食均衡
3. 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设计健康午餐的菜单,并解释选择的理由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菜单设计中是否能够选择健康食物,提问学生关于健康饮食的问题。
3. 课时三:锻炼身体
目标:
学生能够了解锻炼身体的好处,研究简单的锻炼方法。
教学内容:
- 锻炼身体的好处
- 简单的身体活动和运动
- 每天锻炼身体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
1. 与学生讨论锻炼身体的好处
2. 展示简单的身体活动和运动,如跳绳、深蹲等
3. 组织学生进行身体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锻炼的乐趣
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身体活动中的参与程度,提问学生关于锻炼身体的问题。
(继续写作...)。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1减几 (12)-西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11减几 (12)-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11减几的计算方法。
2. 运用11减几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减几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11减几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1减几的计算方法。
2. 练习法: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3.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11减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11减几的计算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拿出11个苹果,然后拿走几个,让学生计算剩下几个苹果。
2. 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观察11减几的计算规律,让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以下算式:11 - 1 = 1011 - 2 = 911 - 3 = 8...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11减几就是从11开始,依次减去1、2、3等,直到减去10。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11减几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例如:(1)11 - 4 = ?(2)11 - 7 = ?(3)11 - 9 = ?通过大量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11减几的计算方法。
4. 实际应用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11减几。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小华有11个糖果,他吃掉了3个,还剩下几个?(2)小明有11元钱,他买了一本书花了5元,还剩下多少元?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深刻理解11减几的意义。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同时,教师也要反思自己的教学效果,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六、课后作业1. 抄写11减几的算式,每个算式写5遍。
2023最新-一年级第二学期入学教育教案精选4篇
一年级第二学期入学教育教案精选4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以下内容是为您带来的4篇《一年级第二学期入学教育教案》,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朋友、小朋友们。
小学一年级入学常规教育教案篇一教材简析: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分别以“欢迎新同学”、“学习语文很快乐”、“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教师通过观察、说话、参观、演练等方法,让学生感到上学真好,学习语文真好,同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目标:1、观察图画内容,初步了解学校的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共同学习的快乐。
2、依据画面的提示,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并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3、通过观察、说话、演练,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
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讲、读书、写字的习惯。
教学准备:放大的。
课文图片。
(幻灯片、课件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联系实际,启发谈话。
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今天早晨来上学,是自己来的,还是家长送来的?2、进一步导入:在学校门口,你看见了什么?(可以说看见的人,也可以说看见的物,还可以说看见的事。
)(二)、仔细看图,指导观察。
1、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你觉得小学和幼儿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可以联系实际说,也可以看图后比较说。
)2、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说什么?3、教师小结:小朋友来到学校学习,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
老师爱小朋友,小朋友也爱老师。
(三)、说话演练,体会感情。
谈话:早晨,老师见到你们,说:“小朋友早!”你们应该怎样回答?平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放学时见到老师,怎么说?(找小朋友进行演练。
)(四)教儿歌。
上学校太阳公公起得早,花儿点头对我笑。
背上我的小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
第二课时(一)出示图片2,引入激趣。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一年级下学期又该学习古诗了。
出guo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古诗二首(池上/小池)》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1.课文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唐代白居易的《池上》和宋代杨万里的《小池》。
《池上》叙述的是夏日一小童偷摘莲蓬的事情,勾勒了一个可爱的顽童形象;《小池》则描绘夏日的一处由泉眼、流水、树荫、荷叶、蜻蜓构成的小景,富有夏天生活情趣。
诗歌语言浅显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学生诵读理解。
2.课文以两幅中国画分别与诗歌相配,诗画对应,既给予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激发观察说话的兴趣,有利于图文结合了解诗句内容。
但是,《池上》的配画可能为突出形象,“浮萍一道开”表现得不够,而且没有“开”;《小池》则未能表现“树荫照水爱晴柔”,以及因构图之故而显得“小池”不小。
需要改进并通过PPT显示才有利于教学。
3.虽然这篇课文由两首古诗组成,但一篇课文相对而言是一个整体,从优化的角度思考,能整体处理的教学内容,应该整体处理,如识字写字、读准读通课文等。
1.在学习这篇课文前,学生已经通过课文和语文园地,学习了10首古诗了,他们对什么是古诗、对古诗的诵读要求、古诗的背诵和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已有所了解和实践,这是学习的有利条件,应充分利用。
2.由于年代久远,古诗中的单音节词和词语古今义的不同,学生是不容易理解,甚至是不了解的,如“惜”“晴柔”,应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策略方法进行教学。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诗句意思,了解诗歌内容,感悟小孩顽皮、天真的形象以及小池夏日美景。
3.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
4. 能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1.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正确认读“首”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读记“泉水”等8个词语,正确读写“首”等7个字。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精品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学期教案全册教学理念: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全册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第二册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十个单元,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 20以内的退位减法,分类与整理,100 以内数的认识,摆一摆、想一想,认识人民币,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找规律。
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100 以内数的认识和 100 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在学生掌握了 20 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 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
100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
同时,教材结合计算教学,安排了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相关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册教学目标: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 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 以内的数,掌握 100 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的,掌握 100 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 以内数的大小。
会用 10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 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物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 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 1 时=60 分,知道珍惜时间。
一年级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一年级第二学期《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的校园活动一:探索我们的校园活动目标1. 让学生熟悉校园环境,了解学校的设施和布局。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1. 校园平面图。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1. 教师向学生发放校园平面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找出学校的各个设施。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设施,组长带领组员探索该设施的位置和功能。
3. 各小组回到教室,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
4. 教师总结,强调学校的设施和布局。
活动延伸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条校园游览路线,并向其他小组介绍。
2. 学生按照设计的路线进行校园游览,加深对校园环境的理解。
活动二:爱护校园环境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2. 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和清洁校园。
活动准备1. 清洁工具(如扫把、拖把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1. 教师向学生讲解清洁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示范清洁校园的步骤。
2.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清洁校园的一个区域。
3. 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步骤进行清洁,组长负责监督和协调。
4. 清洁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回收垃圾,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活动延伸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校园环保标语,并向其他小组展示。
2. 学生分组,每组负责设计一个校园环保宣传海报,提高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单元:我们的家庭活动一:探索家庭文化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庭的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对家庭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活动准备1. 学生准备有关家庭文化的资料。
2.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活动过程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有关家庭文化的资料,如家庭传统、家庭习俗等。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家庭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研究。
3. 学生回到教室,向全班分享他们的发现。
4. 教师总结,强调家庭文化的重要性。
活动延伸1.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家庭文化展示活动,如家庭故事分享、家庭美食制作等。
2第二章教案补充:螺纹连接和螺旋传动
课时教案
一、概念引入
利用丝杆和螺母组成螺旋副来实现传动,工作平稳、承载能力强。
二、讲授新课
1、单动螺旋传动
(1)螺母固定不动
(2)螺杆固定不动
2、双动螺旋传动
3、普通螺旋传动的运动方向的判定
(1)左旋螺纹用左手判断,右旋用右手
判断
(2)弯曲四指,其指向与螺杆或螺母回转方向相同。
(3)大拇指与螺杆轴线方向一致(4)单动,大拇指指向即为螺杆或螺母运动方向;双动,与大拇指方向相反。
4、普通螺旋传动直线移动距离计算
L=NPh
L:螺杆移动距离mm
N:回转周数
Ph:螺纹导程mm
5、差动螺旋传动的种类
(1)旋向相同的差动螺旋传动
(2)旋向相反的差动螺旋传动
(3)差动螺旋传动的螺母移动距离计算
6、滚珠螺旋传动
优点:摩擦阻力小、磨损小、传动效率高、传动平稳、运动灵敏
备注栏可供中青年教师提升教学能力选用,如设计意图、对应教法。
中职中专数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全册教案(高教版第3~6章)
中等职业教育(中专)数学教案五年制数学(理论)教案目录第三章一元二次函数(3.8)............................................................................................................................ - 2 - 第三章一元二次函数(3.8)............................................................................................................................ - 5 - 第三章一元二次函数(3.9、3.10)................................................................................................................. - 8 - 第三章一元二次函数(3.9、3.10)............................................................................................................... - 11 -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的推广和幂函数(4.1、4.2、4.3) ...................................................... - 13 -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1、4,2、4.3) ............................................................................................ - 16 -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4,4.5) ................................................................... - 18 -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及其性质(4.4、4,5) ................................................................... - 20 -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数函数(4.6) ............................................................................................ - 22 -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数函数(4.4、4,5) ................................................................................... - 25 -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对数函数的性质(4.7) ................................................................................ - 27 - 第四章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4.6、4.7) ................................................................................................... - 30 - 第五章三角函数弧度制(5.1、5.2)........................................................................................................... - 32 - 第五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及其诱导公式(5.3,5.4) ............................................................................... - 35 - 第五章三角函数正弦函数性质(5.5)........................................................................................................ - 40 - 第五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图象(5.6) .......................................................................................................... - 43 - 第四章三角函数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图像(5.5、5.6) ............................................................................... - 46 - 第五章三角函数两角和差公式(5.10) ........................................................................................................ - 48 - 第五章三角函数二倍角公式(5.11) .......................................................................................................... - 51 - 第五章三角函数章节复习............................................................................................................................. - 54 - 第五章三角函数章节复习............................................................................................................................. - 58 - 第六章数列数列的概念(6.1).................................................................................................................... - 60 - 第六章数列等差数列(6.2)........................................................................................................................ - 62 - 第六章数列等差数列(6.3)........................................................................................................................ - 64 - 第六章数列等比数列(6.5)........................................................................................................................ - 67 - 第六章数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6.6) ............................................................................................ - 69 - 第六章数列章节复习..................................................................................................................................... - 71 - 第六章数列章节复习..................................................................................................................................... - 72 - 第三章、第四章总复习(1)......................................................................................................................... - 74 - 第五章、第六章总复习(2)......................................................................................................................... - 77 -第 1 次课学时 2第 2 次课学时 2第3 次课学时 2第 4 次课学时 2第 5 次课学时 2第 6 次课学时 2第7 次课学时 2第8 次课学时 2第9 次课学时 2第10 次课学时 2第11 次课学时 2第12 次课学时 2第13 次课学时 2第14 次课学时 2第15 次课学时 2第16 次课学时 22.余弦函数y=cosx的图象探究1:你能根据诱导公式,以正弦函数图象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图形变换得到余弦函数的图象?第 17 次课 学时 2 – π 2π2π- 2π 5π π- 2π- 5π- O xy 11第18 次课学时 2第19 次课学时 222=32=()()例2、(教材243页例题2)。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一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计划教材简析:本册教材的编写特点是:(一)在数与代数的学习中,重视结合生活情境发展学生的数感。
(二)在空间与图形的学习中,注重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三)取消了统计学习单元。
(四)在整理与复习中,注重发展学生回顾与反思的意识。
任教年级基本情况:本年级共有学生97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学生在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掌握较扎实,对学习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乐于参与学习活动中。
特别是对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兴趣较大。
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仍有畏难情绪。
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学生的成绩都还不错,但是成绩并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地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
因此对这些学生,我们应更多地关注的是保持学生已有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加以引导,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及要求一、数与代数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数》。
通过数铅笔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模型的过程,会数,会读,会写100以内的数,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够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体会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一单元《加与减(一)》。
第五单元“加与减(二)”,第六单元“加与减(三)”结合生活情境,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过程,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法,会估算,初步学会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
学生将经历从立体图形到平面图形的过程,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认识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会10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大小,学会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解决相关用题。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语一年级数学第49节课教案第63页练习14(1 – 5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能熟练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上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整十数加减计算的算理突破重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使学生初步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数加减的计算方法。
解决难点:理解整十数加减计算的算理教具:插图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填空8-()=5 9+()=15 7—()=2新课内容:练习十四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再黑板上总结。
第二题:使学生联想以前学过的内容后独立完成。
第三题:先观察图片后学生们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后在黑板上集体总结。
第四题:第一步要提醒学生先计算那个算式后在学生独立完成最后在黑板上集体总结。
第五题:先观察图片后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后提问个别学生这个应用题的问题。
课后小结:今天同学们都学会了什么?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2、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与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计算方法不同。
3、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是借助1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得来的。
作业设计:63页的思考题目标: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内容:每一条直线上三个数的和要相等。
批改方式:检查并打分板书设计:练习十四第1,2,3,4,5题1+3+4= 9-4-3= 10+30+40=教研组长签字:课后反思:双语一年级数学第50节课教案第64页两位数加一位数教学例1 做一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突破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解决难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具:电脑,数字卡片教学过程导入新课:4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4=30+()新课内容:第64页教学例1 做一做教学例1:25+2=(1)25用小棒怎样摆?⑵在单根小棒旁边再摆2根小棒,表示25+2(渗透相同数位对齐的思想)图示⑶归纳算法。
引导学生根据操作过程分组讨论25+2的计算方法。
⑷反馈练习:5+3= 92+6= 35+3= 87+1=教学例1(2)25+20=启发学生动手摆一摆,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计算?引导学生总结算法: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5+20=45。
如果把25和20交换位置,你会做吗?引导学生归纳:还是先算20+20=40,再算40+5=45,所以20+25=45 课后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一位数要与两位数个位上的数相加,两位数加数十数,整十数要与两位数十位上的数相加。
也就是几个十和几个十相加,几个一和几个一相加。
即“相同位数的数才能相加”。
作业设计题目:练习册第页35第 37 页。
要求:正确的做完从练习册,目的:提高学生的汉语实际能力。
批改方式:检查并打分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25+2= 25+20=教研组长签字:课后反思:双语一年级数学第51节课教案第65页教学例2 做一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不进位的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探究法,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方法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突破重点:正确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建立数位的概念,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能直接相加计算。
解决难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教具:电脑,数棒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口算:8+6= 20+15= 31+5=在刚才的练习中,31+5你是怎样想的?24+2呢?(强调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如果把“24+2”改成“24+9”应该怎样想?教学例二:1、教学例题,学生操作,形成表象。
⑴摆一摆:教师指导学生在课桌上用小棒摆出24+9(左边放两捆小棒和4根小棒,右边放9根小棒)⑵想一想: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启发:要把两部分小棒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根,应该怎样做?⑶说一说: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同桌同学再摆一摆,边摆边说说你的思考过程。
做一做:第一题,学生对完成教师巡视课后小结:教师放手让学生谈谈收获,引导学生找出本课和以前学过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有什么不同。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进位的道理作业设计:练习册目标:理解个位与个位相加以及进位的进位的道理。
内容:教材书66页练习1-8批改方式:检查并打分板书设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24+9=33 27+4= 36+8=教研组长签字:课后反思:双语一年级数学第52节课教案66页练习15 (1 - 5)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突破重点: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解决难点: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电脑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口算下面各题26+3= 57+5= 29+4=26+7= 48+5= 9+89=说一说 26+7 和 9+89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新课内容:练习十五第一题,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黑板上总结提醒学生(一位数加两位数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都是先把个位数相加,然后再把它们的和与整十数相加。
)第三题:先给学生观察图片和思考的时间后集体订正。
第四题:学生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独立解答后师生一起总结。
课后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练习设计:练习15的第五题目标:进一步理解上的内容内容:7+6= 6+54= 27+6= 6+4=批改方式:检查并打分板书设计:练习15 1,2,3,4题35+4= 42+3= 5+26=64+30= 93+4= 5+31=教研组长签字:课后反思:双语一年级数学第53节课教案66页练习15 (6 - 10)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突破重点: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解决难点: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电脑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新课内容:练习15第五题: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里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什么,该怎样计算?第六题:判断算法是否正确,不对的改正。
第七题:观察图片后说一说,怎么计算,计算方法是什么?第八题:先说说得数十位上的数字,再计算,指名说出计算方法。
课后小结:计算整十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道理知道了没?练习设计:练习15的第九题目标:使学生正确的计算。
内容:填空题批改方式:在黑板上总结。
作业设计:练习15的第9 - 12题目标:进一步理解上的内容批改方式:检查并打分板书设计:练习15 5,6 ,7,8题13+7= 13+70= 25+8=教研组长签字:课后反思:双语一年级数学第54节课教案66页练习15 (11 - 16)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口算,提高口算的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计算、自觉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能正确地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
突破重点: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解决难点: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电脑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谁能说说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新课内容:练习十五第九题:老师提前准备这道题有关的卡片后让几个学生上黑板拿出卡片其他学生做。
第十题:比一比哪个邮递员送的有快又准?第十一题: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和学生一起在黑板上总结。
第十二题:1)小组口答结果(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怎么想的(3)仔细计算,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第十三题: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2)一共有多少只蚂蚁?怎样计算?(3)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第十四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最后在黑板上总结。
第十五题:说说这些是什么样的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第十六题:(1)看图,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2)军得分多少?怎样计算?小红呢?(3)谁的得分多?课后小结: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作业设计:练习十五目标:培养计算能力内容:练习15的第十三题批改方式:检查并打分板书设计:练习15 11-16题20+6= 25+6= 77+6=15+6= 74+7= 47+8=教研组长签字:课后反思:双语一年级数学第55节课教案69 页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例1 做一做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两位数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理解(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突破重点: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性和速度,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解决难点: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