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二政治学测《政治生活》知识点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0cef20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5.png)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政治生活》是必修二课本的内容,高中政治的复习需要掌握知识点。
下面店铺给大家带来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一)1、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及权利和义务人口、领土、政权、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必不可少的要素,其中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主权是一个国家处理国内事务和国际事务统一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对内表现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至高无上性,对外表现为国家权力的独立性,两个特征紧密相连,国家才真正拥有主权。
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①独立权,主权国家拥有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内政、外交事务而不受他国控制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主权国家不论大小、强弱,也不论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有何差异,在国际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
③自卫权,主权国家拥有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的权利。
④管辖权,主权国家对其领域内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辖的权利。
管辖权对公民的管理和保护包括居住国外的侨民,对物的管理包括了驻外的使馆等。
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2、国际关系的含义国际关系是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国际关系必须超越一国界限。
国际关系最主要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
3、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利益是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动因和归宿。
国家间既存在某些共同的利益,也存在利益的差别和对立,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国家间存在利益的对立并不一定不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
各国若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对彼此的分歧和冲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局出发,通过协商和谈判妥善地加以解决,就有可能实现国家间和谐与共赢。
国家力量是影响国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它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捍卫本国利益、实现国家目标和影响别国的能力,是衡量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的重要尺度。
2017届高考《政治生活》重要知识整合
![2017届高考《政治生活》重要知识整合](https://img.taocdn.com/s3/m/f220555b2b160b4e767fcf93.png)
2017届高考《政治生活》主观题集锦及答题技巧专题一我国的公民与政府一、公民理论(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理论)1.公民为什么要做某事?(或为什么要自觉参与某事?或做某事的依据?)(1)我国的国家性质和人民的地位: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2)公民享有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3)重要性:①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②对国家或社会: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现代化各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公民应如何参与政治生活?(1)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①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
②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参与政治要遵循三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参与政治生活的四种途径和方式: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
(4)要正确处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提高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有权监督政府。
②我们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必须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自觉接受监督。
③让人民群众看到政府的努力的方向,便于人民理解政府的工作,监督政府的行为,帮助政府更好的改进工作。
④有助于了解政府的职能,相信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而更加支持政府的工作,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公民意识和政治素养。
3.公民政治参与基本原则的具体要求(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①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②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③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受到法律的制裁。
高中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50e58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19.png)
高中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一、政治生活概念政治生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政治活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权益和政治目标的过程。
在政治生活中,人们通过政治选举、政治宣传、政治协商等手段,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维护自己的政治权益。
二、政治生活的基本特征1. 公共性:政治生活是公共的,因为政治生活主要发生在公共领域,而且政治决策对整个社会都有影响。
2. 多样性:政治生活是多样的,因为不同的政治主体有不同的政治诉求和政治行动,而且政治生活中出现了政治的多样化现象。
3. 参与性:政治生活是参与的,因为政治生活需要人们积极参与,通过政治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三、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1. 政治选举:政治选举是人们通过选举的方式,选举出自己认为合适的政治代表,进而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
2. 政治宣传:政治宣传是政治主体为了争取支持或达到政治目标,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向公众传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政治立场。
3. 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政治主体通过协商方式解决政治分歧,达成政治共识,从而推动国家的政治决策。
四、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1. 民主原则:民主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民主政治体制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保障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政治参与。
2. 法治原则:法治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法治是国家政治生活的基本准则,保障了国家政治决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 公平原则:公平是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要求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平等对待各种政治主体,保障每个人的政治权益。
五、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1. 政治参与制度:政治参与制度是指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政治决策的制度,如选举制度、协商制度等。
2. 政治权力制约制度:政治权力制约制度是指通过各种途径制约政治权力的滥用,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3. 政治信息公开制度:政治信息公开制度是指政府向公众公开政治信息的制度,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六、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1. 政治自治:政治自治是政治生活的基本价值,是人们通过政治行动实现自己的政治权益和政治目标的基本形式。
高中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ce10d6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7.png)
高中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一、政治生活的概念
1、政治生活:政治生活是指人们主动参与政治活动并付诸行动,追求各项利益的社会活动。
2、政治意识:政治意识即指人们正确认识自身利益,健全持续参加政治生活,努力实现共同目标的有机运作能力和活力。
二、政治生活的价值
1、民族自决权:政治生活可以帮助人民争取自身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权利。
2、实现公平正义:政治生活有助于个人和集体争取公平正义,反对枉法,破坏一党专政和帝国主义的行径,保障人民的正当权益。
3、构建和谐社会:参与正确的政治生活,可以让人们保持正确的思想观念,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促进社会拥有优质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友爱的社会。
三、政治生活的原则
1、公民权力基本原则:政治生活要理解及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基本原则;要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尊重遵守公民权利义务,参与选举投票,关心社会发展,维护民主法制。
2、对和谐的原则:面对政治矛盾,要坚持和谐、非暴力、求同存异的原则,充分尊重他人意见,用和谐的力量解决问题,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3、自由发展的原则:要以开放思想,尊重自由发展的原则,坚持改革
创新,反对死板传统,发展自己的思想信仰,建立新的政治制度,构建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社会关系。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0e3fcb15ef7ba0d4a733bcb.png)
《政治生活》知识点第一单元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就是从来就有的,国家就是阶级矛盾不可调与的产物与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就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就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3、国家的性质,就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就是我国的国体。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与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与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就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
5、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与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我国在尊重与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6、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7、民主与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1) 民主:“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就是属于统治阶级,这就是国体意义上的民主)“按照平等的原则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政体意义上的民主)“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统治阶级的民主就就是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2) 专政:主要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我国的民主与专政就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与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就是专政的基础,专政就是民主的保证。
8、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尊重与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与自由,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2778293b3567ec102d8ae6.png)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易错知识点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
(注意:公民与人民不能等同。
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2、在我国,公民的权力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注意:权利与权力不是一回事3、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注意:人民民主与人民民主专政不一样的4、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作为我国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其主体是全体公民。
(注意: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
宪法有规定,要年满18周岁,而且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5、选举权就是选举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权利。
(注意:是选举权力机关代表的权利,即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
6、享受权利才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注意:人民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都是当家作主的体现。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权利就越多。
(注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响公民享有的权利的多少。
8、公民享有的权利都是一样的。
(注意:错。
如,全国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别保护权和言论特别保障权,并非人人都有。
9、等额选举当选者已事先“内定”。
(注意:不是,如果候选人的选票达不到法定的票数也是不能当选的。
10、“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注意:错,这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意识不强的表现。
11、决策是少数精英的事,让公民参与决策过程,只会干扰决策的形成。
(注意:不是少数精英的事,公民参与决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学的决策。
12、公民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监督权,实行民主监督,是弱者对强者进行监督,不起任何作用。
(注意:错,公民实行民主监督,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见课本第29页13、公民应先履行义务,后享受权利。
(注意: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
14、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1、中国共产党能代替国家行使政府职能。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77bf5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a.png)
《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首先,政治生活中的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政治制度包括国家的政治组织结构、政治决策机制、政治管理制度等。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民主制度、专制制度等。
民主制度通常包括三个要素:普选制、多党制和宪政制度。
在民主制度下,人民可以通过选举和政治参与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国家的政治决策和管理。
专制制度则是由少数人或者一个人掌握政治权力,对民众的政治参与和言论自由有所限制。
其次,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是政治生活中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政治经济是指国家政治制度对经济活动的调控和影响。
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政治经济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
在资本主义体系下,政治经济通常表现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和调控,对企业和个人的税收和政策扶持等。
在社会主义体系下,政治经济通常表现为政府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和干预,以实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
政治经济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经济的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再次,政治生活中的政治文化是政治生活的又一方面。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行为规范。
政治文化包括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历史渊源、政治人物的形象等。
政治文化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政治文化的正面传播和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而政治文化的负面传播和发展则会导致政治混乱和社会动荡。
在政治生活中,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和政治文化三者之间具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政治制度决定了政治生活的基本政治框架和运行机制,政治经济则为政治生活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支持,政治文化则是政治生活的思想和精神支柱。
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生活的总体表现。
总的来说,政治生活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体系和政治文化的总体表现,涵盖了政治制度、政治经济和政治文化等方面。
这些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的走向和发展。
《政治生活》模块易混知识点
![《政治生活》模块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adf1c53804d2b160a4ec001.png)
《政治生活》模块易混知识点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是公民。
做题时公民和人民这两个词要仔细看。
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性质,而不能说国家性质决定统治阶级的性质。
3.县及县以下人大代表直接选举产生,县以上间接选举。
县以下的人大不设立常设机关。
4.我国的政权机构(省、县、镇),最基层的国家机构是乡镇。
村委会(村民自治委员会)、居委会、社区都是公民的自治组织,都不是国家机构,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公民依法对其行使的监督,都不是政治学所讲的监督权,但属于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应有之义,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5.国体决定政体。
国家性质是政治生活中的根本原因。
6.我国国家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象征,而是一个国家机构。
7.国家职能只能由国家机构履行,其他机构、团体都不能履行国家职能。
政府的基本职能主体只能是政府。
如党派(中共、各民主党派)、政协、社会团体都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例如:党行使领导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错误)。
8.人大有监督权,但不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为人民检察院。
9.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人民有权管理国家事务,但我国人民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而是通过人民代表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人民代表才是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我国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制度和自治组织分别是我国的信访制度和职代会、居委会、村委会。
10.我国国家主席不是个人权力的象征,而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但不能单独行使权力,必须和全国人大共同行使。
11.国务院可以制定行政法规,这也是依法治国应有之义(国务院是广义的立法机关)。
真正的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代行部分职权)。
12.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之间是相互监督的关系,但各国家机构之间的关系不是相互监督的关系,人大和一府两院是决定与被决定、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易错易混知识点]《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
![[易错易混知识点]《政治生活》易错易混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c0071c19b89680203d825ba.png)
注意:人大代表由人民通过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代表人
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3、在我国,人大代享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注意:这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利而不是人大代表的权利。 人大代表的权利有审议权、提案权、表决权和质询权。
4、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相互监督的关系。
注意:人大和其它国家机关是监督与被监督、领导与 被领导的关系。 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注意: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注意:是参与民主监督的重要渠道。 5、积极参与民主决策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 实践,也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 注意: 应改为“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
6、村民委员会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务的国家机关。
注意: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都不是国家机关。
四、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1、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要坚持对 人民负责的原则。 注意: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 机关;我国的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2、政府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要求政府应当直
注意: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的民族政
策。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8、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就是在各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制度。 注意:应当是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9、独立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注意: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注意:正常的宗教活动才受到法律的保护
3、我国实行自主自办的方针,与外国宗教不存在交往。 注意:我国宗教在独立自主自办的前提下,发展与国外 宗教的交流和交往。
八、关于“我国的宗教政策”
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性质上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注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宗教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但宗教的性质仍然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5、全面理解我国的宗教政策就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知识点归纳(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e209ec89eb172ded63b7f1.png)
《政治生活》知识点记忆第 一 单 元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人民民主的特点及表现?在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权利的广泛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物质、法律的保障;也表现在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4、民主和专政的辨证关系(理解即可)我国的民主和专政是辨证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和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证。
5、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我国在尊重和保障人权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反映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人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得到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得到保障。
注:我国政府观点主权高于人权。
6、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已被写入宪法。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只有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要求?扩大了社会主义民主;实行依法治国;强化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政府职能;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72b088f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b.png)
高中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1. 政治生活的概念和特点1.1 政治生活的含义政治生活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组织和制度框架下的经常性、有组织的政治行为,包括了个体和群体的政治行为。
1.2 政治生活的特点•社会性:政治生活是与社会各界人士相关的。
•组织性:政治生活是在各种政治组织和制度框架下进行的。
•日常性:政治生活是经常性的,人们在各种场合下都会参与政治活动。
•掌握与参与性:政治生活既包括政治家和政党等组织的掌握性活动,也包括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参与性活动。
2. 政治权力与国家2.1 政治权力的概念政治权力是指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能够协调、调节和支配社会各方面关系的能力。
2.2 政治权力的来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了政治上的支配力量。
•文化条件:文化条件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道德观念等。
•社会利益:政治权力应当服务于社会的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权利。
2.3 国家的概念和特点国家是指一个独立的政治组织,并拥有最高政治权力、最高立法权、最高司法权和最高行政权的社会组织。
国家的特点包括: - 独立性:国家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受其他国家的控制和支配。
- 统一性:国家具有统一的领土、政权和政治组织。
- 主权性:国家拥有最高的权力,包括内部和对外的权力。
- 合法性:国家依法组织和行使权力,合法性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 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3.1 政治制度的概念政治制度是指一种国家或地区内部的政治组织和权力运行方式的总和。
3.2 政治制度的分类•民主制度:民主制度是指公民能够自由表达意见、参与政治决策,并通过普遍选举实现政治权力的制度。
•专制制度:专制制度是指政治权力被某一个个人或政党集团垄断,公民的政治权利受限制的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是指政治经济权力掌握在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手中,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制度。
•合作制度:合作制度是指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利益集团等相互合作共治的制度。
政治生活重点知识总结
![政治生活重点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be6f5cea1c7aa00b52acb9e.png)
政治生活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经济决定政治;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政治的实质是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一、国家1、产生:国家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2、含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国家也具有社会性,但国家的社会性是为阶级性服务的)3、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
4、内容:(1)国体:(国家性质)1)含义: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
2)决定:国体是由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的。
3)类型:奴隶主阶级专政、地主阶级专政、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我国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2)国家职能:1)含义:国家职能是指国家的职责和功能。
(只有国家机构行使国家职能)2)关系:(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5、形式:政体(1)含义:政体是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形式。
(2)类型:1)君主立宪制——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日本)2)民主共和制:1))议会制民主共和制(德国、印度、中国);2))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巴西)。
(3)组织原则:1)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制原则; 2)社会主义国家:民主集中制原则。
(4)国体和政体的关系:1)国体决定政体;2)政体反映和服务于国体。
二、民主与专政1、民主:是指在一定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1)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是统治阶级的民主,没有超阶级的全民民主。
(2)民主分为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
1)国体民主:国体民主即民主性质,是民主的阶级性质,是民主的内容(质)。
2)政体民主:政体民主即民主程度,是民主的实现程度,是民主的形式(量)。
2、专政:是指依靠暴力实行的统治。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在民主制国家,民主与专政是辨证统一。
2017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
![2017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bc90766daef5ef7bb0d3c2a.png)
2017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总结一、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国家性质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3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和民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表现在:有制度、有法律、物质保障和人民利益日益充分实现上)4、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2)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3)遵守宪法和法律(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2、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或者公民正确对待政治权利和义务)应当遵循哪些原则?A、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B、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C、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EG、网络民主一方面促进了政府与公民的活动,另一方面导致网络谣言四起,谈谈你对网络民主的认识积极:①政府与公民的互动,体现了政府在积极转变职能,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②有利于促进决策科学民主和自觉接受人民监督;③体现了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有言论自由和监督权。
消极:①公民行使权利的同时要履行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②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③在行使权力的同时不得干扰正常公务活动;④有序参与民主政治我国采用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EG 我国为什么以及如何行使选举权、被选举权为什么: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利。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和真实的民主权利。
3.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社会的基础、标志。
4.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和主人翁意识。
如何做:1.公民要不断提高自身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
2.政府要出于公心,以人民利益为重。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e026000eefdc8d376ee3259.png)
2017年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⑵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4、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 单位外币兑换更多人民币,则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5、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替代商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8、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1)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4)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9、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2)按照消费的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6240bcd3b3567ec112d8a05.png)
2017年高二学业水平测试政治知识点汇总2017年高二政治学业水平考试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1、商品: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⑵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3、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4、外汇和汇率:(1)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2)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100单位外币兑换更多人民币,则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亦然)5、影响价格的因素:(1)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
(2)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6、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7、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其替代商品需求量会增加,互补商品需求量会减少。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提高生产要素的投入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8、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1)根本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主要因素: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
提高消费水平的措施:(1)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2)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3)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4)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9、消费类型:(1)按交易方式:钱货两清消费,货款消费,租货消费。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cd07af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ba.png)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
高二政治政治生活知识点主要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政治理论、组织理论和政治制度以及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的知识。
其中包括: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演变,以及主要党章的演变历史,如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等。
(2)政治理论,研究共产党所执行的理论,如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
(3)组织理论,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组织规范,如党组织的结构、党组织的作用、党的机构设置、党的决策机制和管理体制等。
(4)政治制度,学习政府结构、各级政府的权力和职能、政府的决策运行机制、政府改革的思路以及国家机关组织和实施政策的方法等。
(5)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学习中国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国有经济、国家社会政策、政策监督和评估、民主政治组织体制、新闻出版管理机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艺术宣传等内容。
高二政治生活课本重点内容
![高二政治生活课本重点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b6388cda8114431b80dd842.png)
高二政治生活课本重点内容1、国家的含义:从起源上讲,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从本质上讲,国家都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3、国家的性质,是由占统治阶级地位的阶级的性质决定。
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5、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6、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1广泛性:民主主体广泛;民主权利广泛。
2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保障;广大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
7、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对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1、政治生活的全部内容,是以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为基础。
2、权利和自由的含义:公民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表达意愿的权利和自由就是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
3、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
2政治自由——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3监督权——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4、坚持权利与依法统一原则。
1我国权利与义务是统一、二者不可分离。
相对应而存在,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3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树立权利意识、珍惜公民权利;树立义务意识,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4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1、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立国之本。
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2、人民民主专政新的时代内容:1突出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的国家职能;2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内条件和国际环境了;3重视法制建设,依照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4发展人民民主,加强民主制度建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治生活
一、公民的政治生活
考点1:我国的国家性质及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B)
(1)我国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考点2: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B)
(1)广泛性: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也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
充分的实现。
考点3: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B)
(1)政治权利: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
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②政治自由(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③监督权(监督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权利)。
(2)政治义务
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遵守宪法和法律。
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
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考点4: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B)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3)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考点5 :我国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的要求(B)
(1)遵循法律、规则和程序;
(2)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
(3)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
考点11:我国公民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要求(B)
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敢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自己的监督权。
(2)必须采
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二、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考点1:我国政府的基本职能(B)
(1)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3)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4)加强社会建设的职能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职能
考点2:我国政府工作的宗旨和基本原则(B)
(1)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
(2)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
法。
考点3: 我国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A)
合法行政、程序正当、权责统一
考点4:我国政府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B)
(1)在科学决策方面,不断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提高决策的科
学性
(2)在民主决策方面,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使决策能够更好地
反映民意、集中民智
(3)在依法决策方面,坚持决策的内容符合法律的规定和要求,决策的过
程符合法定程序
考点5: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A)
(1)行政系统外部监督: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中国共产党的监督;(2)政府系统内部监督:(监察、审计、法制等部门)。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考点6: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A)
政府的管理和服务是否被人民认可和接受,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考点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职权(A)性质:我国的权力机关;
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考点2:人大代表的职权(A)
审议权、表决权、提案权和质询权。
考点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A)
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
主相结合的制度。
考点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A)
考点5: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A)
(1)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考点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B)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我国的执政党。
②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③才能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④才能最广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标。
考点7:中国共产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B)
(1)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
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2)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考点8: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A)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③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④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它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考点8: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