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自主创新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作用
自主创新支撑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实现途径研究
业的 6 . % ,比 20 79 0 7年还提高 0 2个百分点。从行业 看,增 . 加值排位居前五位的大类行业中,除烟草制品业为轻工业外 , 其他均为化工 、钢铁 、有 色和电力等高耗能重工业。从产品 结构 看 ,产 量 占 全 国 比 重 超 过 2 的 产 品 分 别 为 罐 头 % (. % ) 95 、铁合 金 ( . % ) 88 、卷 烟 ( . % ) 74 、十 种 有 色 金 属 (. % ) 73 、水 泥 ( . % ) 44 、粗 钢 ( . % ) 2 6 、生 铁 ( .% ) 26 、 纱 ( .% )等,原材料类和初级产品多 ,精深加工产 品少, 24 科 技含 量 低 。 2 )创新能 力总体水平 不高 ,节能降耗 任务艰 巨。从 宏 观层面 考 察,湖南 工业 企 业 自主创 新 能力 的综 合 指 数 为 2 . ,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与 中部省 区相 比处于 中等 76 水平 ,综 合 实 力 低 于 湖 北 和 河 南 ,高 于 安 徽 、江 西 和 山 西 。 从创新能力综合指数看 ,广东 、江苏分别高出湖南 7. 24分和 5 . 分 ;从 R D经费内部支出看 ,江苏和广东是湖南的 6— 21 & 7倍 ;从万人技 术成 交额和 万名就 业人 员发 明专 利授权 看 , 江苏和广东是湖南 的 2倍 。湖南省高耗能规模 工业 企业 占全 部规模 工业 的 5 % 以上 ,节 能降耗 任务重。尤其是 20 0 0 7年
文献 标 识码 :A 3 创 新 能 力 明显 增 强 ,节 能 减 排 成 效 显 著 。20 ) 0 8年 , 全 省大 中型 工业 企 业 、科 研 院所 、高 等 院 校 的 研 发 经 费支 出 达 1 19 元 , 占 G P的 比重 达 09 ;全省 工 矿 企业 专 利 0 .2亿 D .% 申请量为 4 9 74件 ,工矿企业获得专利授权 22 25项 ;全省实 现规模工业高新技术 产品增加 值 14. 6亿元 ,占规模工业 0 72 增 加值 的 2 . % 。 自 20 93 0 7年 以来 ,湖 南 省进 一 步建 立 健 全 了 节 能减 排 前 置性 审 批 制 度 ,工业 项 目 “ 同时 ” 执 行 合 格 率 三 达 到 9. % ,节 能 减 排 目标 基 本 完 成 。 据 初 步 统 计 ,20 07 08 年 ,全省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 明显下降 ,工业企业主要 污 染物 排 放 总量 明显 减 少 ,实 现 万 元 工 业 增 加 值 所 产 生 的 二 氧 化硫 、化 学 需 氧 量 、 砷 、镉 分 别 为 l. 1千 克 、 1.8千 73 O1 克 、15 .4克 和 03 . 5克 ;二 氧化硫 、化学需 氧量 、砷 、镉排 放总量分别削减 72 、2 5 、5 7 和 67 J .% .% .% . %o L 4
河南加快“两化”融合促进“四化”同步
河南加快“两化”融合促进“四化”同步工业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主力军,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战场。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新论断,指明了新时期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的方向、使命和目标。
如何在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伟大进程中,找准着力点、实现新突破?如何借力《中原经济区规划》批复实施的东风,加速实现省“十二五”规划和省九次党代会确定的战略目标?12月3日,记者专访了省工信厅厅长杨盛道。
推动“两化”融合重点是坚持信息化带动“新的历史时期对全省工业战线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四化’同步科学论断是行动纲领,《规划》是行为准则,工业战线将担负起更加重要的责任。
”杨盛道说,“新‘四化’当中,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是拉动经济内需增长的重要动力;新型信息化渗透并贯穿其中,实质是提高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效率效益的重要手段。
”杨盛道认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将为四化同步提供强大动力。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信息化,加速“两化”融合已经成为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的中心任务。
“两化”融合,立足于“新”,着力于“合”。
杨盛道说,新型工业化“新”在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新型信息化“新”在信息化与工业化相依存,“新”在工业化信息化互相促进,互动发展。
推动和加速“两化”深度融合,就是要突出新型信息化的“加速器”和“倍增器”作用,运用信息科技的推广普及,全面改造企业的生产组织、优化工业的产品结构、提升产业的技术层次,建立以技术密集为特征、技术创新为主导、信息共享为基础、质量效益为保障的产业体系。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一直是我省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短板。
《规划》明确提出要强化科技支撑,实施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工程。
对此,杨盛道表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关键在创新。
只有通过加强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提高工业信息化层次和水平,才能为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及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泰安市国资委:勇当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排头兵
82STATE-OWNED ASSETS OF SHANDONG地方国资 | LOCAL STATE OWNED ASSETS规划。
城建集团立足“城市建设运营商”职能,不断延伸主业链,积极布局空天信息产业,与成都国星宇航合作发射“泰安号”卫星,建设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为泰安经济发展打造“太空”引擎,面向未来的“X”前沿产业逐渐清晰。
产业集团立足“产业发展助推器”职能,聚焦实体经济,确定新材料、新能源、新基建(数字经济)、大健康“三新一大”产业发展格局,以链式思维推动重点产业项目集聚发展,泰中特种纸30万吨功能纸基、盐穴储能等项目加快推进。
交通集团坚持“项目立企、工程兴企、物流活企、公交助企”,与山东高速供应链集团签订数智供应链平台项目,共同打造区域型物流数据平台。
文旅集团创新搭建“元泰山旅游”“泰山好品”“泰山供应链”三大平台,推动全市旅游资源“串珠成链”。
市属四大集团竞相发展,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国企主力军作用逐步凸显。
深化国企改革。
今年以来,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档次的基础上,出台“三重一大”、投资监管、财务管理、融资管理、责任追究等制度文件12个,不断完善业务监督、综合监督、责任追究“三位一体”出资人监管体系。
同时,配合纪检监察、内部审计及巡审联动,构建出资人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五位一体”大监管格局,为市属企业集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坚持项目为王,跑出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的国企速度经济要发展,项目是支撑,招商是关键。
主动融新型工业化强市战略实施以来,泰安市国资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树牢“发展为先、项目为王、实干为要”理念,聚焦“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目标,突出“党建引领、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优化监管”四项重点,创新实施八大提升行动,引领国资国企勇当新型工业化强市建设排头兵,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截至2023年7月底,市属四大集团资产总额438.60亿元,同比增长46.04%;实现营业收入124.81亿元,同比增长55.11%;实缴税费2.41亿元,同比增长55.06%,“两年求突破”发展势头良好。
自主创新在工业强省中的作用
在工业竞争 力方面 ,我们结 合 四川省工业 自身发 展的 特点 ,从规模竞争力 、市场竞争力 以及企业竞争 力的角度 , 构建了工业竞争力评 价指标 体系 ( 括工业 总产值 、主营 包 业务 收入、资产 总计 、固定 资产原 价 、产 品销售 收入 、利 润总额 、平均销 售收 入等 1 方 面) 3个 ,然 后 ,采用 主成 分 分析和 因子分析法将 多指标 系统转 化成单 指标系统 ,再进 行对 比。经计算 得 出,四川省工业竞 争力综 合得分 值在全 国 3 个省市 自治区工业 排名第 1 位 ,在全 国处于 中等偏下 1 7
水平。 总 的说 来 , 四』 工业 发 展 水 平 滞 后 ,呈 现 出 以 下特 点 : I f 工业 化 进 程 水 平 低 ,仅 处 于 从 初 期 向 中期 迈 进 的 阶 段 ;工
国 际上 一 般 采 用 国 内生 产 总 值 、非 农 业 人 口 比 重 、城
市化率这三个指标来 衡量工业 化水平 ,并 根据 不同 的指标 值将工业发展划分为初期 、中期和后期。如表 1 所示
个百分点 。20 ,全省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 值突破 20 05年 00亿 元 ,是 20 年 的 3 ;实 现净利 润 3 19亿元 ,是 20 00 倍 2. 00年
的 45 。 . 倍 …但是,也应该清醒地认识 到 ,四川 省的工业水
平还相当滞后 。本文从 工业化进 程和 工业竞 争力两 个方面
[ 收稿 日期]2 0 —_l l o7 ( — 5 )
[ 作者简 介]李孝明,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 究生; 顾新 ,管理 学博 士后 ,经 济 学博 士 ,四川 大 学工 商 管理 学院教 授 ,博 士 生 导 师 ,主要 研 究方 向为企业 管理 、技 术 经济及 管理 ; 王 笑丹 ,四川 大 学工商 管理 学院硕 士研 究 生 ; 张秀芳 ,四川 大 学工商 管理 学院硕 士研 究 生。 四川成都 606 104
大力推进自主创新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提供科技支撑
誊城 市 中居 第一位 ;2项科技成 果获 国家科 学技 术 1
莘奖励 , 中 1 其 项获科 学技术进 步一等奖 , 3项获技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别 是 近 年 来 , 着 全 国科 术 发 明二 等 奖 。 特 随
T e r R S a o l 学 h O Y e e r h
一
理
论
科 技 支 撑 作 用 明 显 增 强 。 以 推 进 产 学 研 合 一发 队伍 ,积 极 争 取 国 家科 技 部 和 省 科 技 厅 的 支 1 9 - 作 。强 化 科 技 资 源 集 成 为 主 旨的 4项 创 新 工程 、:持 , 点 支持 发 电设 备 产 业 基 地 、 车 零 部 件 产 = l 重 汽
4%, 两年 增 长速 度 均 高 于 2个 百 分 点 ; 6 近 高新 技 : , 快 产 学 研 合 作 和 优 势 集 成 , 进 特 色 产 业 设 加 促
术 产值 达 到 18 0 0亿 元 , 比 增 长 2 .%, 同 33 占全 省 j 集群 发 展 。 :的 的 5 %;技 术 交 易额 达 到 3 .4亿 元 , 同 比增 长 2 33 储 备 一 批 高端 技 术 。针 对 未 来我 市 高 新技 术
高新技 术产 业 , 为推 进 新 型工业 化 、 建设 创新 型 李 当年 专利 申请 总 量的 4 .%;0项具有 自主知识 42 4
城 市、 实现 哈 尔滨 全 面 振 兴提 供 有 力科 技 支撑 这 童产 权 的 产 品 荣 获 国 家重 点 新 产 品 称 号 , 副 省 级 在
条 主线上 。现就 有关情况汇报 如下 :
走 出一条科技含量 高 、 济效益好 、 源消耗低 、 经 资 +达到 5 亿元 。其 中, 市本 级应 用技 术研 究- b开发
2024届高考作文押题《新质生产力》
2024届高考作文备考:新质生产力【背景资料】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关注的热词。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当代先进生产力。
先进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生成的内在动力。
吹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号角,展现了中国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决心和信心,必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澎湃的动能。
【标准表述】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进入创新密集时代。
谁能率先在关键性颠覆性技术方面取得突破,谁就能够塑造未来发展新优势,赢得全球新一轮发展的战略主动权。
历史经验和当今实践都启示我们,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
可以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体现了我们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构筑竞争新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定力和底气。
【对策表述】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助于抢占发展制高点。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
要抢占发展制高点,就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同时,也要处理好开放式创新与科技自立自强的关系,加强国际科技创新合作,吸收全球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集聚和使用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助于培育竞争新优势。
在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新赛道上,我国已经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包括在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积累的优势,以及市场规模、产业体系等方面的有利条件。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求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打通堵点、优化环境,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从而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培育产业竞争新优势。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有助于积蓄发展新动能。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点应是千方百计激活创新主体,更加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从而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深刻新型工业化理念
深刻新型工业化理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演变,新型工业化成为了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新型工业化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绿色发展为核心,以数字化转型为基础,以新型城镇化为载体,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以产业升级为推动力,以人才支撑为保障,以制度保障为支撑的一种全新的工业化理念。
一、创新驱动创新是新型工业化的根本动力。
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我们不仅要注重传统工业技术的改进和提升,更要积极引进、吸收、应用新的科技成果,推动新型工业化的发展。
这需要我们加强科研机构的建设,提高科技研发能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二、绿色发展绿色发展是新型工业化的核心。
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以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这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构建起绿色、低碳、循环的工业体系。
三、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是新型工业化的基础。
通过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推动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产业升级。
这需要我们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数字化人才,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工业领域的广泛应用。
四、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建设新型城镇,我们可以有效吸纳农村人口,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这需要我们加强城镇规划和管理,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推动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五、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目标。
通过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有机结合,我们可以推动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变革,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竞争力。
这需要我们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六、产业升级产业升级是新型工业化的推动力。
通过转型升级传统产业和培育新兴产业,我们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附加值和经济质量。
2018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人工智能
2018届高考政治热点专题-----人工智能【背景材料】: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可以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
人工智能不是人的智能,但能像人那样思考、也可能超过人的智能。
人工智能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
人工智能是包括十分广泛的科学,它由不同的领域组成,如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等等,总的说来,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
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这种“复杂工作”的理解是不同的。
2017年12月,人工智能入选“2017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热点练习】:1.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12分)从用“机械抓斗”替代工人肩执手提,到智能码头实现自动化操作。
近年来,码头作业这个首经的劳动密条型行业,正逐潮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2017年12 月10 日,上海洋山港口期开港试运营。
作为全球最大的自动化无人码头,量车流不息,却不见一人在操作,一个流程下来大概耗时5-10分钟,时效明显提高。
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它的发展,无疑为我国港口行业转型升级带来了机遇。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人工智能对我国港口行业转型升级的作用。
(14分)答:运用人工智能能够提高我国港口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劳动效率,推动港口行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6 分) 降低港口行业生产成本,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我国港口行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中国特⾊新型⼯业化道路中国特⾊新型化⼯业化道路内容摘要:18世纪以来,世界⼯业化经历了蒸汽机⾰命、电⽓⾰命和信息技术⾰命,每⼀次⼯业化⾰命都会把世界带到⼀个崭新的时代。
如今,传统的⼯业化道路已经不能使⼀个国家真正的⾛向繁荣昌盛,更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改⾰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到2011年,经济总量已经飞跃到了世界第⼆,仅次于美国;但是,过去的经济增长已经给我们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
今天,我们要⾛的是新型⼯业化道路,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业化,以⼯业化促进信息化”,促使经济⼜好⼜快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这⾥简单的谈谈什么是新型⼯业化道路以及怎么⾛好新型⼯业化道路,新在什么地⽅。
关键词:⼯业化、新型⼯业化道路、道路的⾛法、新的体现什么是新型⼯业化道路?坚持⾛中国特⾊新型⼯业化道路,就是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业化,以⼯业化促进信息化,⾛出⼀条科技含量⾼、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得到成分发挥的新型⼯业化路⼦。
新型⼯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以提⾼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为中⼼的⼯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资源优势的⼯业化。
它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
第⼀,发达国家都是在⼯业化之后推进信息化的。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很快。
我们完全可以在⼯业化进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业化,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发挥后发优势,实现⽣产⼒的跨越式发展。
第⼆,发达国家实现⼯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时期,⼤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负⾯影响是很⼤的。
因此,我们在实现⼯业化过程中,特别强调⽣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在发达国家实现⼯业化过程中,机械化和⾃动化是主要着⼒点,从⽽导致失业问题的出现。
我国的国情是⼈⼝多,劳动⼒成本⽐较低。
这就要求我们在⼯业化进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业化的同时扩⼤就业。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3.05.18•【字号】沪府办发〔2023〕8号•【施行日期】2023.05.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沪府办发〔2023〕8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23年5月18日上海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为深入贯彻制造强国战略,发挥制造业对全市经济发展和创新转型的基础支撑作用,率先探索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努力打造高端制造业增长极,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主要目标到2025年,“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夯实,工业增加值超过1.3万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以上,工业投资年均增长5%,制造业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的功能地位显著增强。
——高端制造引领功能大幅提升。
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5%,工业劳动生产率超过50万元/人,三大先导产业总规模达1.8万亿元。
——自主创新策源水平显著增强。
一批关键领域实现攻关突破,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持续提高,重点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2.5%以上。
——数字化和绿色化转型成效明显。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达80%以上,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力争达360台/万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
——企业发展活力和竞争力整体提升。
形成以领航企业、科技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为重点的梯队成长体系,卓越制造企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
新视点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文/朱克力一场全新的生产力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无论当前流行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大模型,还是蓄势待发的无人驾驶等新兴技术,都将彻底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今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眼下,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新的热词,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与现实经济世界的关联也更为清晰和深刻起来。
深刻理解“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如果说,“经济新常态”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语境,“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塑造中国未来前途的大逻辑,“新质生产力”则释放了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顾名思义,“新质”即新的质态。
业,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百舸争流的时代大潮中,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
历史性战略机遇不容错过,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过渡转化,成为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蓄积发展新动能的“先手棋”。
一是抢占发展制高点。
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科学进步作为支撑。
因此,抢占发展制高点,必须重视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科技创新。
二是培育竞争新优势。
在新质生产力领域,我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包括在人才、技术、资本等方面积累的优势,以及在市场规模、产业体系、创新生态等方面的优势。
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提升产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三是蓄积发展新动能。
加快推进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在当前形势下,当务之急是千方百计激活创新主体,更为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创新要素集成、创新成果转化的生力军,打造科技、产业、金融等紧密结合的创新体系。
四化联动战略解读
“四化联动”战略解读中共建湖县委党校理论教研室导言:2011年,我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四化联动”发展战略,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目标、指明了方向.经过认真研读、学习及其深入的走访,我们对“四化联动”战略有了一定的初浅认识.为了让全县人民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四化联动”发展战略的内涵、意义及实施重点,我们分别从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农业现代化、经济国际化四个层面对“四化联动”战略作一个粗浅的解读,寄希望为推动四化联动战略提供些许帮助.“四化联动”战略解读之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在重要战略机遇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对我国顺利推进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我县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学习和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内涵,认真研究新型工业化建设切入点的基础上,并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审时度势地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对于率先在苏北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开创“十二五”发展新局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新型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但是其本质内涵就是强调工业化和信息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在发展的过程中改变以往靠加大资源投入、附加值低的传统的、粗放型的工业化发展道路.新型工业化的新特点新型工业化相比于传统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四个显着的新特点:一是联动性.传统的工业化是从工业化本身出发,试图通过一些具体方式上的改善来寻求新的发展,这种发展方式是片面的,而新型工业化强调在三次产业协调联动发展中完成工业化,是一个全面的工业化.二是多元性.大多数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之后再发展信息化,信息化是在工业化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新型工业化是在完成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发展.三是可持续性.传统工业化大多走得是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的路子,而新型工业化强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工业化进程中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来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和后劲.四是以人为本.在很多发达国家工业化实现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导致严重的失业问题,而新型工业化要求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尽量考虑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好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减少失业率.我县新型工业化实施的战略重点“十二五”是我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我县一方面要坚持先前实践已经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发展方式和措施;另一方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准确把握新型工业化的基本特征,积极创新促转型、调结构的措施,大力突破制约转型发展的制约瓶颈,积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不断增强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又好又快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进程,建设幸福建湖.突出对项目前期的支持.做好工业项目前期工作,是促进工业投资稳定较快增长,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础环节.因此,我县要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必须要突出对项目前期的支持.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出台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服务协调机制,成立工业项目决策服务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为工业项目提供前期调查、产业咨询、项目备案核准申报、可研报告编制、项目政策争取等项目前期服务的工作机构,编制产业招商目录,拓展项目工作思路,把项目前期与产业招商有机结合,促进产业招商.增强工业创新驱动力.创新是科学技术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基点和中心环节.纵观世界产业分工的链条,可以发现,发达国家投入的是创意和科技;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方式主要靠资源、能源、劳动力等要素推动.因此,我县新型工业会战略实施的一个战略要点就是要不断增强工业创新驱动力.要增强工业创新驱动力,首先要通过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全面提升城市信息化水平、切实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推进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形成新的文化优势来营造一个良好社会创新氛围;其次要加大对工业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在资金方面给予积极地支持,并积极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合作交流,努力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先进生产力.大力培植产业链.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带来,以往依靠优惠政策构建的产业优势以及初加工的工业体系将逐渐失去竞争力.以后的工业竞争优势将构建在独具特色的产业链经济上,产业链拉长一段,市场空间就会增大许多.因此,我县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形势,根据现有的产业基础,不断拉长产业链,拓展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在现有的石油装备、节能灯具两个国家级产业制造基地的基础上,加大研发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朝着产业集群方向努力,争取做大、做强这两个产业集群.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企业自主创新是创新的原动力,是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的关键.因此,鼓励企业创建研发机构,提高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实现重点领域的技术突破,形成具有较强技术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发挥龙头企业对行业的技术辐射能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我县应通过加大财税政策支持以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措施来营造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充分调动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载体和平台建设.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需要有载体和平台的支持.优质载体和平台是新型工业化能否顺利完成的关键.因此,我县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需要加大对载体和平台的建设力度.就目前我县来说,要进一步加强对已有的“两区三园”的科学规划和改造,积极创新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革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实施需要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因此,我县要积极打造“智慧高地”,营造出“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人才使用氛围,打造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队伍,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实施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加快我县新型工业化建设的步伐.“四化联动”战略解读之新型城市化战略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代表,是时代经济、社会、文化的渊薮和焦点.城市化既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经济社会综合发展的综合体现.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传统的城市化存在着诸多弊端,中国的城市化必须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我县在新时期适时地提出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既符合时代背景,又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我县的区情,是促进我县经济社会有好又快发展,提升城市品位,建设幸福建湖的重要保证.但是什么是新型城市化我县的新型城市化建设将新在何处我县如何建设新型城市化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深思的重要问题.新型城市化的基本内涵以往把城市化都定义为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新型城市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镇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路子.我县新型城市化“新”的表现我县的城市化发展道路谓之新型城市化,是因为与传统城市化相比,这种城市化有鲜明的新特点,这些新特点主要表现为六个转型:由城市优先发展向城乡互补协调发展转型;由高能耗的城市化向低能耗的城市化转型;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增长型转变;由高环境冲击型向低环境冲击型转变;由放任机动型向集约机动型转变;由少数人先富的城市化向社会和谐的城市化转变.我县新型城市化战略实施重点完善城镇规划体系.城镇规划体系对有序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县要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建设现代城市,就应该顺时应势,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要求和部署,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有序推进区域性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整合要素资源,优化空间布局,不断完善规划体系.建立新型产业支撑体系.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内在支撑,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我县地处江苏沿海中部,位于江苏沿海大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两大国家战略交汇处,拥有石油装备、节能灯具两个国家级产业制造基地,是江苏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已进入全国县域经济发展百强县,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重要基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县应该顺应时代的要求,不失时机的抓住历史机遇,以“两区三园”为载体,积极调整和改造皮革制造等传统产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努力壮大石油机械装备等特色产业,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新技术、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类产业集群,积极构建新型产业体系,为新型城市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的关键,也是新型城市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县的新型城市化建设需要根据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在资源承载、环境承载、经济承载以及社会承载等方面的综合承载能力.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营造水绿文明,突出城市文化特色,建设高品位的宜居城市.另一方面,要不断深化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多形式、多渠道的投融资体制,保持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合理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实现基础设施建设的良性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必由之路.要尽快制定城乡一体的系列改革举措,改变现有的城乡分治管理模式,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统筹城乡空间发展新局面,协调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实行城乡无差别的劳动用工制度,保证城乡劳动者同工同酬;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加强城乡人口自由流动,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地向城镇转移;尽快建立起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要进一步加大各级财政投入,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对接,如城市道路,管网、供水、供电等设施向农村延伸,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及其它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通过努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速度,进而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的步伐.进行制度创新.要积极打破不合理的行政区域界限,抓住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与江苏沿海大开发的战略机遇,按照经济联系强度加强周边县市的竞争与合作.加快改革制约城市化进程的户籍、教育、医疗、住房以及社会保障体制,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四化联动”战略解读之农业现代化战略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在我县的产业结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能否得到快速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促进我县农业快速转型发展的关键.县委县政府在这关键的时期适时地提出农业现代化战略是顺应时代潮流,放眼全球和未来,做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对我县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种过程,同时,农业现代化又是一种手段.农业现代化的特点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着严格的区别,农业现代化具有显着地特征:生产过程机械化.农业生产从选种、育秧、耕地、播种、施肥、除草、灌溉、收割、脱粒、烘干、仓储、加工、包装、运输等从种粒到餐桌所有环节都用先进的机械设备来代替传统的人类手工劳动.生产技术科学化.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使农产品的产量得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得到提升,并且使生产本大幅度下降.通过不断地完善农业的基础科研、应用科研及推广体系,来不断地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率.增长方式集约化.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个基本同步条件就是农业增长方式从粗放式的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它摒弃了传统农业的粗耕简作,大力推广现代化的精耕细作,深度挖掘农业的内部潜力,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农产品档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经营循环市场化.现代农业的生产目的不再是为了自给自足,农业生产开始面向市场来组织生产,农业的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来实现.在资源的配置上,行政手段开始淡化并逐渐退出,市场的功能开始发挥作用,农产品的商品化率达到一个较高的程度.生产组织社会化.现代农业强调打破传统农业小而全的封闭生产经营状态,实行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组织社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显着特征,它要求对农业生产单位的组合布局进行引导,对社会分工进行协调,对专业化生产进行管理,把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环节与社会上有关部门和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优势互补,达到扬长避短,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有基础作用、最具有活力的因素.农业现代化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人员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科技知识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按照市场规律,从国内外的需求状况进行组织生产.我县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关系到农民收入的增加,农产品市场供应,农村消费市场的启动以及农村社会稳定.我县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要创新思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形成地区特色;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优质品牌;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延长产业链和延伸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不断创新服务措施,充分发挥农民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我县应该根据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强化科研、管理、推广及服务队伍建设;积极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坚持走“公司+科技+农户”的发展道路,以公司为龙头,以高科技为手段,推动传统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标准化农业转变;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积极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统筹城乡一体发展.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农业现代化实现的一个重要措施.我县应该从全县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实际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一方面要加快中小城镇的发展,尽可能的把具备条件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另一方面,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把基础设施伸向农村,建设一个覆盖农村的公共服务体系.同时要坚持“体现民意,规范科学,适度超前”的要求,认真做好农村建设规划.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质量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指标之一,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本保障.我县应该清醒、客观的评价当前全县农村生态环境质量,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生态环境宣传教育来提高全民生态环境意识;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地力度,建立起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新机制;积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监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系.通过这些措施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培养农业科技人才.人才是农业科技进步的关键,为农业现代化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我县应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不断加大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按照市场规律不断改善和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生活待遇,改善工作条件,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地位.要以开阔的视野,博大的胸怀,去发现人才、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理解人才、相信人才,为优秀人才提供广阔的舞台,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四化联动”战略解读之经济国际化战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及商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逐渐将世界各国和地区联系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经济国际化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不断谋求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我县在历史的关键时刻,适时地提出经济国际化战略是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也是开放包容建湖精神的具体体现.经济国际化的内涵经济国际化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是生产力发展导致经济活动和社会分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国际化的本质是经济关系的国际化,主要是与在世界上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经济国际化的内容涉及贸易、投资、金融、交通、电讯乃至产业、企业、市场、环境等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表现形式上来看,经济“国际化”的内容比外向型经济的内容更丰富,它不仅要求资本要素在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流动,而且要求劳动力、技术、管理和信息等生产要素在国际间流动;不仅要求商品可以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上顺畅地流动,而且要求两个市场相互“融合”和削减关税非关税壁垒.从实质内容上来看,经济国际化会对一国或地区经济产生深层次的影响:一方面,它会作为一种外部挑战,要求本国本区域经济做出调整和安排,使之适应国际市场与国际规则;另一方面,它会作为一种外部机遇,当经济实力得到长足发展以后,可以使国际市场与国际规则为本国本地区所用,甚至由本国或地区去影响国际市场与国际规则.我县经济国际化战略的实施重点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品牌是企业的无形价值,品牌成为企业除了质量、成本以及人力资本竞争外的一个重要竞争内容.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表明品牌拥有巨大的力量,哪个企业要能赢得品牌竞争的胜利就能赢得市场竞争的胜利.我县要增强品牌意识,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努力创造世界知名品牌的产品,不断提升品牌价值.具体来说,我县应从两个方面来加大品牌建设:一方面,政府应当从资金支持、政策优惠等方面加大对企业建设世界品牌的支持力度,通过搭建展销会这样的国际展示平台,让出口企业在世界面前展示和宣传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要自强不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掌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不断提升自身产品的科技含量,同时尽量将自己的产品商标到国外注册,积极地把品牌产品推向国际市场,让产品成为世界知名品牌,不断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优化外资利用的结构随着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形成,世界各国和地区在国际产业价值链上处于不同的分工地位.我县一直处于这条价值链的低端,我县在外资的利用领域和结构也相对集中和单一,形成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所以我县在新一轮的发展中要根据产业发展的方向,以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通过引导外资流向新的产业,使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一方面,我县在传统制造业方面继续加大对外资的利用力度,通过外资的利用,优先培育振兴装备制造、石油机械、电子信息产业,加快推进我县新型工业化;另一方面要根据我县的实际,积极引导外资流向农业领域和服务业领域,通过外资不断使我县的农业和服务业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方向发展,提升我县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推动载体转型升级.开发区、高新产业园等园区的建立,对于开展对外贸易、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促进就业、发展开放型经济等方面起到了窗口、示范和辐射。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的决定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的决定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一主两副”重大战略决策加快推进武汉市跨越式发展的决定鄂发〔2011〕17号加快武汉、襄阳、宜昌“一主两副”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统筹全省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发挥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工作载体和有力抓手。
为加快推进武汉市跨越式发展,现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加快推进武汉市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一)重大意义。
武汉市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在全省乃至全国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突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大机遇,支持武汉市进一步做大做强,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武汉市的支点支撑作用,有利于深入推进“两圈一带”战略实施,有利于提升省域发展整体竞争力,带动全省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全省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武汉市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武汉城市圈一体化为重点,突出自主创新和“两型”社会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内生动力活力,为推动武汉市跨越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和核心支撑。
(三)战略定位。
武汉市要进一步巩固、提升中部地区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和自主创新典型示范区,成为引领全省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支点。
(四)主要目标。
到2015年,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护环境、改善民生的基础上,武汉市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在副省级城市中前进1—2位。
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以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_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国企三个作用
1062024年3月·山东国资以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国企三个作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是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鲜明导向。
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要求,必须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在拼经济稳增长中的顶梁柱作用。
山东能源集团作为省属重点骨干企业,承担着保障全省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优化能源布局“一保障两优化”主体责任,坚定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必须以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国企三个作用,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贡献。
深刻认清以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和要求,为我们把握大势、谋划发展提供基本遵循、指明努力方向、带来强劲动力,必须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新型工业化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化,它是以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以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增强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重点的工业化进程。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中坚力量,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也是我国推动和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主体。
总的来看,我国经济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以新型工业化打造新质生产力正当其时,必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这是应对复杂严峻形势的必然要求。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经济形势的复杂性、我国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双碳”政策影响的长期性、能源结构调整的紧迫性持续叠加影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回升期、改革进入深化提升行动期、工业进入新型提质培育期、行业进入并购扩能机遇期等利好因素与大众信心不振、内需消费不强、民企投资不足、外贸出口不畅等不利因素交织作用,各类挑战与机遇并存。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1
附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实施方案为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要求,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根据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火炬工作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指导意见》,组织实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驱动战略提升行动(以下简称“国家高新区战略提升行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国家高新区战略提升行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经过20年的发展,国家高新区集聚了丰富的创新资源,创新了体制机制,优化提升了发展环境,涌现出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产业和企业;国家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面旗帜,成为我国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突出典范,成为引领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先导。
当前,国家高新区面临新的发展环境。
从国际看,经济全球化、创新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新的重大突破,新一轮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从国内看,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存在,经济结构急需转型、经济发展方式急需转变,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日益迫切;从国家高新区自身来看,原始创新能力需要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加强,辐射带动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创新,科学发展水平需要不断提升。
国家高新区的建设和发展经过十年的初创发展阶段和十年的“二次创业”发展阶段,正迈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总体要求是创新驱动、战略提升。
实施国家高新区战略提升行动既是新时期赋予国家高新区的历史使命,也是国家高新区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国家高新区战略提升行动的内涵和目标(一)内涵。
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全力提升国家高新区的科学发展水平,最终实现“四个跨越”。
科学发展 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周强目前,我省面临许多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新的挑战。
我们一定要善于在宏观调控中抢抓机遇、在激烈竞争中抢抓机遇、在国家重大部署中抢抓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迎接挑战,增强进位意识,挖掘内在潜力,增创发展优势,着力抓好“三个基础”,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带动“三化”,着力加强节能降耗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奋力追赶中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新型工业化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突出自主创新。
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中心环节,进一步强化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中,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壮大产业集群。
培育一批主业突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势骨干企业。
搞好园区发展规划与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衔接,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重点园区和产业带。
坚持把培育大企业、产业集群与发展中小企业结合起来,促进一批专业化水平高、配套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
培养和引进企业家,大力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环境,激发企业家的创业激情。
发挥生产性服务业对新型工业化的支撑和推动作用。
按照大市场、大流通、高效率、低成本的要求,依托我省区位优势和综合交通网络优势,培育和引进一批竞争力较强的专业化物流企业,形成长株潭、岳阳、怀化、衡阳、常德五大区域物流中心,力争把长株潭建设成为国家级区域现代物流中心。
二、新农村建设是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确保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总量;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引导农民发展休闲农业、旅游农业、高效园艺业和生物质产业;转变养殖观念,调整养殖模式,提高健康养殖水平。
2012年福建省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能《公共课程》中级核重点掌握内容(1、2章)
2012年福建省公共课程(中级)要掌握的知识一、政治概述重点掌握1 如何理解政治的概念?A 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B 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C 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2、唯物证证法的三大基本规律?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3、如何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认为人类社会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归根结底,都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4、国家有哪些职能?国家有以下的职能:1、对内职能(1)政治统治职能;(2)社会管理职能。
2、对外职能(1)保卫职能;(2)交往职能。
我国国家职能:1、对内职能(1)政治职能;(2)经济职能(主要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文化职能;(4)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2、对外职能(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2)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5、推动建立和谐世界的措施有哪些?构建和谐世界的主要措施:第一,坚持包容精神,共同构建和谐世界。
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而不是刻意排斥,取长补短而不是定于一尊,推动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该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在竞争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当以平等开放的精神,维护文明的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总之,只有坚持包容精神,承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才能实现和谐社会。
第二,倡导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当前各种争端与纷争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层出不穷。
单边主义时有发生,联合国作为维护世界和平的最重要的集体安全机制的权威也不时受到严重冲击,因此反对侵略,反对战争,维护国家主权就至关重要。
【中心组研讨发言】六个方面着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中心组研讨发言】六个方面着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想向大家分享一下我们中心组研讨的一些发言,提出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六个方面着力的建议。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制定,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路径。
新型工业化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我们需要建立起有利于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础制度和政策环境,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其次,我们需要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提升我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我们要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第三,加强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新兴产业的转变。
我们要发挥国家在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支持力度,在推动传统产业的同时,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第四,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升我国工业创新能力。
人才是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加大对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支持高校和企业共建科研平台,构建科技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五,加强产业链的整合和创新,提升我国产业链的附加值。
我们要加强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促进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提高产业链的附加值,推动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链,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后,我们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加快推进。
农村地区是我国工业发展的重点和薄弱环节,我们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技术、人才等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农村地区的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农业农村的全面现代化。
以上是我们中心组研讨的一些发言,希望能够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谢谢大家!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重点着力于以下六个方面。
学习贯彻推进新型工业化重要指示心得体会
学习贯彻推进新型工业化重要指示心得体会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做好各方面政策和要素保障,开拓创新、担当作为,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创新赋能,聚焦绿色低碳,以“众力并则万钧举”之势汇聚强大力量,推进新型工业化澎湃前行坚持党的领导,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奋进航向”工业是综合国力的根基,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压舱石”观大势,把方向,谋全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我国新型工业化迈出了坚实步伐,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耀眼成绩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工业化的全球格局和技术内涵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重要论述,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锚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奋进航向”奋勇前行强化创新赋能,激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引擎”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近年来,C919大型客机投入商业运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顺利出坞、“东数西算”工程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全部开工……一系列重大工程频频亮相,成为我国工业重点领域不断突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的生动写照实践证明,创新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驱动力,数字技术已成为推动工业领域提升效率、质量及核心竞争力的磅礴力量推进新型工业化,要持续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一方面,紧紧扣住高质量这个“关键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集聚,着力补短板、拉长板、锻新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一盘棋”作用,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切实激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引擎”聚焦绿色低碳,擘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常青蓝图”加快工业绿色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要求,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应有之义,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势所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新型工业化,要聚焦绿色低碳,全面抛弃“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路径,坚定不移沿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美丽中国建设的“主轴线”,积极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快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促进制造业绿色化转型,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可持续发展水平要全周期、全方位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将绿色低碳延伸至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品牌建设等各环节、各方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节能技术开发体系,全面擘画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常青蓝图”,让新型工业化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力,让人民群众乐享幸福生活篇二推进新型工业化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深刻阐述了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大意义、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为我们做好相关工作指明了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支撑,是构建大国竞争优势的迫切需要,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型工业化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重要论述,极大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对工业化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此指引下,我国新型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工业体系更加健全、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数字经济加快发展、重点领域创新取得一批重大成果,高质量发展成效不断显现当前,新型工业化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我国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作为经济大省、工业大省,广东工业增加值占全国1/8、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类,其中15个规模居全国第一,可以说有条件也有能力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以新担当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各项重点任务落地落实,不断夯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的物质技术基础从基本实现工业化到推进新型工业化,形势在变、任务在变、工作要求也在变以新担当新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要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认真落实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促进工业经济稳定增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巩固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对未来产业进行前瞻布局;着力补短板、锻长板、强基础,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健全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我们的新型工业化是在改革开放中起步的,未来仍要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中不断推进一方面坚持深化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营商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市场主体作用,支持龙头企业做强做优,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构建起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生态,促进各类企业优势互补、竞相发展;另一方面坚持扩大开放,既立足国内大循环,发挥全国统一大市场支撑作用,以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产业合理布局,也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力与活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创新工程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完善党委(党组)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做好各方面政策和要素保障,汇聚起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力量广大党员干部要强化政治担当、树牢系统观念、发扬斗争精神,在强化科技创新、保障产业安全上持续用力,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体系升级上持续用力,在推动工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上持续用力,在深化改革开放、增添动力活力上持续用力,以实际行动把新型工业化推向深入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我们要深刻认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取得更大突破、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心得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精神心得1.引言1.1 概述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是我国每五年举行一次的重要会议,旨在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业化发展成果,分析当前的形势与问题,并制定下一个五年的工业化发展目标和路线。
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工业化进程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精神可以概括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第一、绿色发展的原则,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绿色绿色制造,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提高工业化的质量和效益。
在当前的发展环境下,工业化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不仅是实现我国经济从大国迈向强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条件。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国际环境的变化,传统工业化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经济发展需求,新型工业化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新型工业化的推进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加快创新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发优势。
同时,我们还要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加强产品质量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和核心竞争力。
此外,绿色发展也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要素,我们要积极推进绿色制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在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关系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我们可以为未来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总之,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精神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路径。
我们应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务实的作风,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对整篇文章的结构进行介绍和概括,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概述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的背景和目的,然后说明本文的结构和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科技服务探寻推进新型工业化举措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区委、区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宿豫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加速推进宿豫新型工业化,就必须以自主创新为根本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的根本转变。
作为科技职能部门,就必须抓住抓好企业自主创新这个根本,努力推进全区新型工业化进程。
以下为我对如何推动自主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的进程谈几点看法。
1、推动自主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强化对企业的科技服务。
一是建立重点企业联系制度。
落实长效机制,做好科技服务。
全面掌握全区企业特别是骨干龙头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动态,及时反映和帮助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增强企业自主创新和品牌意识,有效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二是突出科技局为企业服务的功能。
以服务见长,以服务取胜。
创新服务形式,采取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培训会等形式,围绕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点开展服务。
以项目申报、资金争取、科技信息、落实科技政策等工作为着力点,提高科技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推动自主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加大对企业的科技扶持。
一是着力实施科技计划项目。
把此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在企业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
有效提高企业科技研发水平。
以区级计划项目为基础,重点抓好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立项和实施工作。
特别是对绿陵化工、华达涂层、强维橡塑、中节能等重点企业申报的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和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全力以赴做好相关服务工作,力争在我区顺利立项实施。
二是最大限度争取科技经费扶持。
为企业争取上级资金扶持是科技局重要的职能工作,以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为载体,积极向上争取配套科技经费,弥补我区科技投入的相对不足。
除了抓好重点企业申报的重大项目外,立足我区实际,围绕建材支柱产业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积极申报工农业支撑计划、苏北专项和中小型创新基金等计划项目,最大限度争取上级经费扶持。
年内争取上级扶持资金不低于300万元。
三是加快科技创新优惠政策的落实。
落实省、市、区鼓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创业的政策也是科技部门贯彻自主创新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让企业全面了解和掌握政策情况,另一方面要加强协调对接,疏通各方渠道,使我区企业和各类科技创新创业主体尽快获得政策带来的实惠,提高它们研发和创新的积极性。
把企业备案确认的工作做细、做实,确保企业真正得到创新的政策扶持。
3、推动自主创新,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就必须做好对企业的科技引导。
一是引导企业加强产学研合作。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产学研合作层面和水平,积极引导企业和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加快科技成果的引进和转化,
提高我区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二是引导企业走高新化道路。
结合我区产业和企业实际,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和产品培育力度。
加快应用高新技术对我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工作,着力提高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努力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
三是引导企业保护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知识产权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和核心,当前我区大多数企业创新能力不高,对自主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
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保护,努力提高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加快宿豫向创新型城区的转变。
四是引导企业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需要我们积极引导企业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夯实自主创新的基础。
围绕我区建材支柱产业和重点企业的发展,我们将重点支持以秀强玻璃为主体的全市玻璃建材新材料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