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旅产业发〔2021〕42号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正文:
----------------------------------------------------------------------------------------------------------------------------------------------------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文旅产业发〔2021〕4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和旅游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本部各司局,驻部纪检监察组,各直属单位,国家文物局:
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我部编制了《“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现印发给你们。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是指导文化和旅游系统“十四五”文化产业工作的专项规划,请各地区、各单位高度重视规划实施,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特此通知。
文化和旅游部
2021年5月6日
附件:“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结束——。
文化产业管理 第一章
演示文稿标题
45
2、明确振兴文化产业的战略任务
发展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 、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重点文化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 持。 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推动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提高竞争力。 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发展具有区域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 业群。
42
4、解决文化产业深层次问题的需要
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但还有一些深层次 的问题亟待解决: ----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 ----文化市场开放度低,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不高 ----文化产业游离于金融和资本市场之外,资本化水平低下 ----文化服务贸易逆差严重,国际化有待提高
演示文稿标题
30
第二节 文化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 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开始重视培养与发展文化产业,《“十 五”纲要》明确将发展文化产业列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之中。 2005年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总结年,文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进入 利润调整、完善、反思的阶段。 2009年以来,在其他许多消费增幅下滑的情况下,文化市场和文 化产业发展势头依然非常强劲。
演示文稿标题
31
第三节 发展文化产业的任务和意义
一、我国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2009年7月22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 并原则通过,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对应对金融危机、加 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把文化产业发展作为一个 战略性产业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层面。
演示文稿标题
17
文化产业三个层次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国发〔2009〕30号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2009〕30号国务院文件国发〔,,,,〕,,号《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发布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9年09月26日来源:新华社新华社北京,月,,日电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发〔,,,,〕,,号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1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一、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文化产业在当今社会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文化产业不仅仅是一个产业,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象征,是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繁荣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
二、现状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出一些积极的变化和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崛起,文化消费不断升温,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振兴规划1. 优化产业结构(1)促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注重文化创意与科技、教育、旅游等行业的融合,促进多元文化的传播和产业间协同发展。
(2)支持优势专业领域发展根据我国文化底蕴、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重点支持文化产业中的电影、音乐、戏剧等优势专业领域的发展,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2. 提升创新能力(1)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多层次、多类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2)推动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融合鼓励文化产业与高新技术领域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提升文化产品的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3. 提升文化产品质量(1)加强版权保护建立健全版权保护制度,促进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确保创意成果得到应有的回报。
(2)大力推动文化产品创新鼓励企业增加文化产品的投入,积极开发新品种、新品类的文化产品,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和水平。
四、实施路径1. 政策支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扶持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2. 金融支持建立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提升文化产业的资金周转能力。
五、总结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振兴规划不仅是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谋划,更是对国家软实力和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考量。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文化产业发展不仅能够推进经济增长,也能够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目标1.建设对中华文化有重要影响力的核心文化企业:通过培育和发展核心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文化产品的品质和影响力。
2.培育一批文化创意企业:加强对文化创意企业的扶持和引导,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3.打造一批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规模效应和区域经济带动效应,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4.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文化产业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政策支持1.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设立专项资金,支持文化企业的研发和创新,提供低息贷款和税收优惠等金融支持政策。
2.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大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侵权惩罚和纠纷解决机制,提升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
3.培养文化人才:加强文化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提升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促进文化产业的人才资源优化配置。
四、产业支持1.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目的地,提升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数字经济引领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加大对数字文化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推动文化产业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方向发展。
3.跨界合作推动创新: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跨界合作,促进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扩大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五、市场拓展1.加强国内文化市场的建设:优化文化市场监管机制,规范文化市场经营行为,保护文化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提升文化市场的发展质量和效益。
2.拓展国际文化市场: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我国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吸引外国文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促进国际文化市场的互利共赢。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模板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模板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乡村振兴,发挥文化产业对于乡村发展的积极作用,制定本工作方案。
本方案旨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乡村发展的内涵和质量,促进乡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生活的提升,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二、工作原则1. 统筹规划:制定全面覆盖、协调一致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各地资源和特色,实现乡村振兴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2. 创新驱动:以创新为动力,引导乡村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业企业。
3. 保护传承: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挖掘乡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
4. 产业升级: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整合资源,提升产业链水平,培育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5. 政策支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财税、金融等各方面的扶持,降低文化产业发展的经营成本。
三、工作内容1. 制定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全面的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包括产业定位、重点项目规划、产业布局等内容。
在规划中加强文化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 建设文化创意园区依托乡村既有资源,建设文化创意园区,引入优秀的文化产业企业和文创项目。
通过打造高品质的创意空间和服务平台,为乡村文化创意产业提供充分的资源支持和技术保障。
3. 培育文化企业加大对乡村文化产业企业的培育力度,鼓励存在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积极参与文化产业发展。
提供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问题。
4. 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加强对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组织开展相关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乡村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内涵与现代化生活相结合,打造现代化的传统文化形象。
5. 推动文化旅游发展将文化产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开展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推广工作。
文化产业2024年工作计划
文化产业2024年工作计划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文化产业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制定一份全面的工作计划是必要的。
本文将就2024年文化产业的工作计划进行详细阐述。
二、总体目标2024年,我国文化产业将以创新驱动为核心,以提升文化产品质量为导向,以扩大文化市场规模为目标,全面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1. 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达到8%以上;2. 文化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5%以上;3. 文化产品出口额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4. 文化产业就业人数增加到5000万人以上。
三、重点任务1. 创新文化产品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2024年,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产品的研发投入,推动文化产品的创新。
重点支持优秀原创作品的创作和推广,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同时,加强与科技、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推动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创新。
2. 扩大文化市场规模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4年,我们将加大对文化市场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品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强文化市场监管,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同时,加强文化市场的开放合作,吸引国际优秀文化产品进入中国市场。
3. 提升文化产业质量文化产业的质量是保障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024年,我们将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质量监管,推动文化产业的标准化建设。
加强对文化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同时,加强文化产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我国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4. 加强人才培养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2024年,我们将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高校与文化企业的合作,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同时,加强对文化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文化产业。
四、政策支持为了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将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财税支持、金融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20年12月,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发布了“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旨在树立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提出未来15年文化产业发展的蓝图,推动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和卓越发展。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理念是科学发展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谐文明文化思维。
通过有效把握新时期文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坚持以人为本,产业融入社会,把传统文化元素合理融入现代文化产业,形成中国特色、走出去的新文化,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发展。
二、实施“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七大举措1、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体系。
要大力发展景区文化、博物馆文化、节庆文化、特色小镇文化、文创产业、体育文化等新兴文化产业,注重增强文化产品开发和推广能力,提升国内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形成有特色、可持续发展的文化体系。
2、支持文化产业多元化发展。
鼓励传统文化产业生产经营者创新产品,拓展新市场,提升营销能力,开拓新的文化消费模式。
3、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进程。
要大力推进文化产业数字化转型,拓展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拓展文化传播渠道,提升文化产业的技术水平,建立活跃的文化市场。
4、加强文化市场与政策的结合。
要建立新的文化政策体系,开发文化产业政策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市场资源配置更加有效。
5、增强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加大对文化产业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和科技研究团队的建设,提高文化产业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素质和能力。
6、打造有竞争力的文化创新环境。
要鼓励文化创意人才创新,鼓励新视角、新思维在文化产业发展中发挥作用,激发文化产业的活力,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7、加快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要全面加强文化产业支持体系建设,完善信息技术、资金支持、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后勤保障,创新文化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结语:以上就是《“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基本内容,希望能够全面推动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和卓越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文化振兴2024年工作计划
文化振兴2024年工作计划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文化振兴成为了各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文化振兴不仅可以促进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还可以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心,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
2024年,我国将制定一项全面的文化振兴工作计划,以推动国家文化事业的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国家文化自信心。
一、加强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4年,我国将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企业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产品的国际化和市场化。
同时,加强文化产业的规范管理,保护知识产权,打击盗版和侵权行为,建立健全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
二、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
2024年,我国将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创意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文化创意产品的国际化和市场化。
同时,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人才,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4年,我国将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强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保护好国家重要的文化遗产资源。
同时,加强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推动文化遗产的传统技艺和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让文化遗产焕发新的生机。
四、推动文化事业创新发展文化事业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4年,我国将加大对文化事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文化机构创新发展,推动文化事业的国际化和市场化。
同时,加强文化事业的规范管理,提高文化事业的服务水平,让文化事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4年,我国将加大对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力度,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活动,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发展。
2024年文化产业全年工作计划
2024年文化产业全年工作计划一、总体目标本计划的总体目标是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创新。
在2024年,我们将致力于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培育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二、政策支持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制定出台更多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并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支持。
与相关部门合作,加强文化产业的税收政策和财务支持,减轻文化企业的负担。
2.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加大对文化科技创新和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
三、文化产业发展1.加强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配套服务,吸引优秀的文化企业落户。
加强文化产业示范区的建设,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资源支持。
2.培育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加强对文化企业的培训和指导,提升企业的创意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的研发和推广,提高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3.推动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合作,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业、互联网、金融等领域的融合发展。
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四、文化消费市场1.扩大文化消费市场规模。
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升文化消费品质和服务水平。
加强对文化消费者的调研,了解消费需求和行为,推动文化产业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策划和创作。
2.创新文化消费模式。
鼓励文化企业创新文化消费模式,发展线上文化消费和互联网文化平台。
加强文化消费品牌的建设,提升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五、文化人才培养1.加强文化人才培养机制。
加大对文化人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升文化人才的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高校、培训机构合作,建立完善的文化人才培养体系,为文化产业提供优秀的人才支持。
2.提高文化人才待遇。
完善文化人才薪酬体系,提高文化人才的待遇水平。
加强对优秀文化人才的奖励和激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在当今社会,文化产业正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丰富人民精神生活、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力量。
制定一份科学合理、具有前瞻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对于促进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现状与形势分析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文化市场日益繁荣,各类文化产品和服务不断丰富,文化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影视、音乐、动漫、游戏等领域涌现出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和企业。
同时,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网络文化、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
然而,我们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和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创新能力不足,优质内容供给相对短缺。
文化产业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开发和利用。
此外,文化产业人才短缺,特别是高端创意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从国际形势来看,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各国都在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影响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二、发展目标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目标是:1、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增长。
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其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
2、提升文化产业的创新能力。
鼓励原创,推动文化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
3、促进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
缩小区域差距,推动中西部地区文化产业的崛起,实现全国范围内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
4、加强文化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推动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三、重点发展领域1、影视产业加大对影视制作的投入,支持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生产。
加强影视产业基地建设,提高影视制作的工业化水平。
鼓励发展网络影视,拓展影视产业的发展空间。
2、音乐产业培育原创音乐人才,推动音乐作品的创作和传播。
加强音乐版权保护,规范音乐市场秩序。
人民日报评论:文化产业振兴
人民日报评论员:推动文化产业振兴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开发布。
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规划》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适应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于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提高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增强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去年以来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凸显了文化的特殊优势和特殊功能,也给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为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产业结构、逆势快速发展带来了契机。
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其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
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将会拉动其他相关产业发展,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做出积极贡献。
《规划》提出了到2011年末文化产业发展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五个“进一步”的目标,即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
围绕这一目标,《规划》提出在当前要着重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扩大文化消费、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新兴文化业态和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等8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规划》目标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振奋人心,必将极大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落实好《规划》,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以体制机制的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可谓步履维艰,从历史上到现在,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将受到积极的重视。
“十四五”规划提出,开展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
首先,要以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改革思路、发展模式、创新技术和产品,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支持文化产业、改善文化创造者的创作环境,为文化创新服务,支持和推动新兴文化行业的发展。
其次,要依托文化资源,发挥区域文化特色,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脉搏,鼓励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地方文化相结合,形成良性循环,增进群众文化素质。
再次,要加强产业融合,推进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的融合,把传统文化市场融入现代电子媒体市场,实现文化信息的全景化、多样化、灵活化。
深化文化合作和交流,构建文化产业走出去的新模式;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
最后,要重视文化数字化,着力把文化产业和新技术、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以把文化传承、传播、发展进行建设性发展,实现文化改革和创新。
构建文化数字生态圈,推动文化管理转变,促进文化产业的技术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为文化产业发展搭建更加开放的全球市场环境。
“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旨在建立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鼓励创新,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拓展国际艺术文化交流领域,为文化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2009年9月26日,新华社受权发布。
中文名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审议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时间2009年7月22日意义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产业振兴7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明确了文化产业振兴的指导思想与八大重点工作,强调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会议同时指出,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要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形成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要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大力培养文化产业人才,完善法律体系,规范市场秩序,为规划实施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作为建国60年来首部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专项规划,《规划》对我国应对金融危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有着重要意义,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经过多年的探索性发展,正迎来一个历史性拐点,将进入一个高速增长周期。
文化创意过去我们总是在提“文化产业”,但最近几年一些地方也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
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到底是什么关系?《规划》明确了文化创意是和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等《“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当中提及的九大文化产业并列的一个概念。
可以说《规划》在概念上明确了文化创文化产业意和文化产业的关系。
[1]传播渠道《规划》当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渠道”,具体来说,就是发展文艺演出院线、推进有线电视网络、电影院线、数字电影院线和出版物发行的跨地区整合。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政策解读
《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政策解读文章属性•【公布机关】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日期】2022.04.07•【分类】法规、规章解读正文《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政策解读为全面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和主要考虑是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乡村振兴发表重要论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
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颁布实施,指出要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并提出要有计划地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农业文化展示区、文化产业特色村落,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体育产业,推动乡村地区传统工艺振兴,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
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并提出要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
文化和旅游部会同教育部、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开发银行制定出台《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是对党中央、国务院相关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要举措。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行动计划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共同富裕,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强化以城带乡、城乡互促,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保护利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激发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活力,助力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一、建立汇聚各方人才的有效机制各级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制定政策举措,建立有效机制,引导文化产业从业人员、企业家、文化工作者、文化志愿者、开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师生等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带动文化下乡、资本下乡、产业下乡。
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探索实施文化产业特派员制度,建设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人才库。
实施文化和旅游创客行动,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支持文化和旅游从业者、相关院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乡土人才等创新创业。
注重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产业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工艺美术师、民间艺人等领头作用,挖掘培养乡土文化人才,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
鼓励普通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研究机构在乡村设立文化和旅游类实习实践实训基地。
二、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支持各地培育和引进骨干文化企业,扶持乡村小微文化企业和工作室、个体创作者等发展,鼓励其他行业企业和民间资本通过多种形式投资乡村文化产业。
推广“公司+农户”经营模式,鼓励各类农民合作社、协作体和产业联盟在整合资源、搭建平台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推动建立完善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
建立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企业库。
支持积极参与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企业申报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未来趋势与挑战
未来趋势
• 文化产业将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 文化产业将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 • 文化产业将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国际影响力
优化升级
• 提高文化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核心竞争力 • 引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业水平 • 加强品牌建设,提高文化产业附加值
培育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与增长点
新型业态
• 数字文化产业:包括数字内容创作、传播、技术等 • 文化创意产业: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建筑设计等 • 文化旅游产业:包括景区开发、旅游服务、文化旅游产品等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重要性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助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有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必要性
• 面对国际竞争加剧,有必要加快文化产业振兴步伐 •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必要调整文化产业布局和结构 • 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文化需求,有必要创新发展文化产业
启示
• 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发挥地方文化资源优势 • 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培育文化产业新型业态 • 始终坚持人才培养,提高文化产业创新能力
05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展望与未来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长远影响与价值
长远影响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 •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将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新华社北京20XX年9月26日电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规划》全文近6000字,分为“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等五部分。
《规划》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规划》指出,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而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
《规划》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扩大文化消费、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等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文化产业振兴
文化产业振兴
佚名
【期刊名称】《印刷技术》
【年(卷),期】2011(000)B04
【摘要】短短半年多时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横空出世,文化产业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总页数】2页(P6-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4
【相关文献】
1.文化产业振兴与广东海洋文化产业发展机遇探讨
2.曲阳石雕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驱动力——《河北省曲阳县雕塑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
3.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
4.考察日本文化产业发展之日本振兴文化产业政策——从政策的多面性和产业重视的背景
5.文化产业振兴对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全文
新华社北京20XX年9月26日电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7月2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规划》全文近6000字,分为“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和“保障条件”等五部分。
《规划》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规划》指出,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而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
《规划》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培育骨干文化企业、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扩大文化消费、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扩大对外文化贸易等八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贯彻落实
中央精神,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振兴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在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增加就业、推动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结合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新形势和文化领域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特制定本规划。
一、加快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性紧迫性
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取得重要进展,涌现出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文化产业规模逐步壮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文化“走出去”步伐加快,文化进出口贸易逆差逐步缩小,我国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总的看,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健康向上、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同时要看到,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应。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未见底,并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诸多影响,但困难和挑战中蕴含着新的机遇和有利条件,文化具有反向调节功能,面对经济下滑,文化产业有逆势而上的特点,这为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带来了契机。
要抓住机遇,大力振兴文化产业,为“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作出贡献。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当前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加快转变文化产业发展方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推动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文化产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坚持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提升文化创新能力;坚持走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积极推动中华民族文化繁荣发展;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坚持内外并举,积极开拓国内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三)规划目标。
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和作用得到较好发挥。
1、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
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原则,基本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
2、文化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重点行业和项目对文化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得到较快发展,以资本为纽带推进文化企业兼并重组取得重要进展,力争形成一批跨地区跨行业经营、有较强市场竞争力、产值超百亿的骨干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
3、文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取得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创新体系初步形成,文化原创能力进一步提高,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广泛运用,文化企业装备水平和科技含量显著提高。
4、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城乡文化市场进一步发展,现代流通组织和流通形式逐步成为文化流通领域的主要力量,文化消费领域不断拓展,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明显增加。
5、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进一步扩大。
一批外向型骨干文化企业和国际知名品牌初步形成,对外文化贸易渠道和网络进一步拓展,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大幅增长,文化贸易逆差明显缩小,成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增长点。
三、重点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力做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发展重点文化产业。
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产业为重点,加大扶持力度,完善产业政策体系,实现跨越式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要着重发展文化科技、音乐制作、艺术创作、动漫游戏等企业,增强影响力和带动力,拉动相关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
影视制作业要提升影片、电视剧和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和后产品开发,满足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对影视数字内容的需求。
出版业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加快从主要依赖传统纸介质出版物向多种介质形态出版物的数字出版产业转型。
出版物发行业要积极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经营,形成若干大型发行集团,提高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印刷复制业要发展高新技术印刷、特色印刷,建成若干各具特色、技术先进的印刷复制基地。
演艺业要加快形成一批大型演艺集团,加强演出网络建设。
动漫产业要着力打造深受观众喜爱的国际化动漫形象和品牌,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二)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
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
继续推进国产动漫振兴工程、国家数字电影制作基地建设工程、多媒体数据库和经济信息平台、“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出版工程等重大文化建设项目。
选择一批具备实施条件的重点项目给予支持。
(三)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重点文化产业中选择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尽快壮大企业规模,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促进文化领域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
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培育一批文化领域战略投资者,实现低成本扩张,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建设。
加强对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布局的统筹规划,坚持标准、突出特色、提高水平,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
对符合规划的产业园区和基地,在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建设若干辐射全国的区域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建设一批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