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三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扇贝异源三倍体诱导

扇贝异源三倍体诱导

收稿日期:2009-02-13;修订日期:2009-03-03.基金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2006AA10A408);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nyhyzx07-047);国家支撑计划项目(2006BAD01A13);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2005DKA30470).作者简介:孟庆磊(1980-),博士研究生,从事贝类遗传育种研究. E -mail:qingleimeng@ 通讯作者:胡晓丽(1970-),副教授. 主要从事贝类遗传育种研究. Tel:0532-********; E -mail:hxl707@中国水产科学Journal of Fishery Sciences of China第16卷第5期2009年9月Vol.16 No.5September 2009扇贝异源三倍体诱导孟庆磊1,黄晓婷1,赵海波1,赵婷2,李宁1,王昭萍2,胡晓丽1,胡景杰1,包振民1(1.中国海洋大学 海洋生命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2. 中国海洋大学 水产学院,山东 青岛 266003)摘要:荧光显微观察表明,20 ℃水温下,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的卵与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的精子可以正常受精和发育,具备人工诱导三倍体的可行性。

亲贝充分促熟后,分开催产,以20 :1的精卵比授精;在50%的受精卵排出第1极体时,以60 mg/L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 )处理受精卵10~25 min,可诱导75.23%~92.14%的三倍体;6-DMAP处理15 min综合诱导效果最好,三倍体诱导率可达88.56%,孵化率可达53.52%。

得到的三倍体幼虫经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 )验证,为含有2套栉孔扇贝染色体组和1套海湾扇贝染色体组的异源三倍体。

孵化后诱导组与杂交对照组(未经6-DMAP处理)幼虫生长越来越缓慢,受精后14 d其幼虫存活率分别下降到0.000 67%和0.002 24%,没有幼虫度过附着变态期。

海洋双壳贝类多倍体初步研究

海洋双壳贝类多倍体初步研究

攀裁海辩驳壳雯类多话体翡翻疹研究硕士擎经{全文摘要本文以我国北方重臻的养蔽经济贝类——虾夷扇贝(Patinopectenyessoensis)为圭要硬突对象,剩躅缨爨松驰素B捧翩虾夷扇灵受精努麴第一投{本释放撂B缓)帮嚣个极体释放(PPB组)诱导多倍体。

胚胎期倍性通过常规染色体计数来检测;浮游幼虫麓通过流式缀稳仪(FCM)分辑霹评继妫鱼群黧群薅豹倍往鳕艘;稚爱麓取鼙个赢贝的组织,通过流式细胞仪逐个检测倍性。

l砸胎期时,对照组中绝大部分是二倍体(91.84%)。

而在PB处理组中,二倍体只\青极少数fo.80%{,三髅体、嫂售体分别为3.96%、17.46%,五倍体鲍比例鼹寒(4665%),同时还有31.13%的非整倍体。

在PPB处理组中,二倍体仍然只占少量(o65%),三绩{零秘强倍传戆毙铡铰pB缀减少,分别为2.42%裁911%,五接体的魄例则较pB组升黼(5620%),同时仍然肖较高比例的非熬倍体存在(31.62%)。

数学分析表明,PB缰和PPB缀中弱圈倍俸、纛倍俸及非整倍体的产生隳显酶篱予程藏豹对照组,说明细胞松弛素B可以有效的抑制极体的释放诱导产生多倍体。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浮游幼虫的群体倍性袭明:对照组始终呈现二倍体峰。

而在PB秘PPB处理组中盼幼虫3墨龄时呈现四倍体耧五倍体峰,两舅.五倍体峰最高,幼虫14日龄时,则呈现较高的二倍体峰,有时有较小的三倍体和四倍体峰。

大溪懿四继俸移五接巷在受精螽豹嚣个星絮内死亡。

在受精3个月之后,检测稚贝倍性发现:对照组中均为二倍体。

猩处理组中仅PB一7中收获了12个襁贝,置出于意夕}死亡,仅检测一个滔律稚贝,结栗为三倍体。

这说明在处理组中极体受到了有效的抑制,也预承利用抑制极体的方法也赢可能诱导产生四倍体。

舅夕},静镑l释魏枣强Chlamys(Azumapecten)farreri受糖癸第一辍傣(分鬃鸯名为:PB。

八PB.D,pB.E)所得的二倍体、三倍体,在2个月,5个月和l5个月时对壳长、壳离、湿重、溺壳瓤透行了跟踪溺蘼,虽然豫PB.A缀在2个月对三倍体壳长和壳高明鼹大予(p=O.038,O、040)二倍体外,其他组别三倍体葶鞋二倍体的壳长、壳李莉海洋双壳贝类多倍体的初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高和湿重等生物学指标基本没有差异(P>O.05),但三倍体比二倍体闭壳肌重44%。

贝类多倍体育种研究现状

贝类多倍体育种研究现状
自 18 9 1年 S a e tt y等 最 早 诱 导 出 美 洲 牡 蛎 ( a d Cr j
温度休 克 分 低温休 克 和 热休 克 温 度 休 克 具 有 成
本 低 的 特 点 .经 常 被 采 用 温 度 的 选 择 极 为 重 要 , 在
} vr ii r 龇 i nc ' g a) 三 倍 体 后 j 贝 类 的 多 倍 体 诱 导 技 , 术 受 到 普 遍 关 注 目前 已 在 3 2种 以 上 的 贝 类 开 展 了 多倍 体 诱 导 研 究 ( 表 】 表 2 , 其 中 包 括 7种 牡 见 . )
牡蛎
的 形成 .使 微 管解 悻 阻 止 微 管 的聚 台 过 程 .染 色 体
失 去 移 动 的 动 力 ,从 而 抑 制 了 染 色 体 向 两 极 移 动 . 形
成 多倍 体 细胞 。 电脉 冲休 克 可 使 细胞 发 生 融 台 .进 而
诱 发 多倍体 。
1 已开 展 诱 导 多 倍体 研 究 的 贝 类 种 类
提 高 粹 殖 贝 类 生 长速 度 、 加 出 肉 率 、 高 抗 逆 性 意 义 重 大 奉 文 综 述 了 周 内 外 贝 娄 多 倍 体 育 种 的 最 新 研 究 进 展 , 增 提 特
别 对 主 要 经 济 贝 类 多 倍 件 诱 导 的 物 理 学 和 生 物 方 法 多 倍 体 的 椅 删 方 佳 及 多 倍 体 贝 煎 的 生 物 学 性 状 进 行 了 论 化
维普资讯
第2 1卷 第 1期
20 0 2年 1月

产 科 学
Vo l 21. No. 1
FI SH ER I ES SCI ENCE
] n. 0 a .2 02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3

海水贝类增养殖学3
已开发研究的贝类种类
(三)珍稀贝类苗种生产及养殖技术研究 对西施舌、施氏獭蛤、大象鼻蚌、缀锦蛤、皱纹蛤、鸟蛤、栉江
珧、砗磲等自然资源破坏严重且人工养殖尚存在瓶颈问题的名贵珍稀 品种开展了人工育苗研究,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并开展了各品种 种苗中培和养成技术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为珍稀品种的规 模化养殖奠定了基础。
5.贝参混养: ① 鲍与海参混养:鲍与海参混养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工厂化养殖、海
底沉箱养殖、浅海筏式养殖等均可利用鲍、参两者在饵料摄取上的 互补性进行混养。刺参可摄取残饵和有机碎屑以及鲍的粪便。因此, 可以净化水质,对鲍的生长有利。 ② 栉孔扇贝与海参混养:以网笼养殖栉孔扇贝为主,除了正常放养密 度外,在每层网笼放养1-2头海参,这样每亩养殖扇贝400笼,可产 干参15kg。
4.我国海水贝类各品种养殖面积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8年我
国海水贝类各个品种的养殖面积, 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扇贝、蛤类和 牡蛎,养殖面积分别为44.37万公 顷、38.31万公顷、14.44万公顷。
二、我国贝类养殖产业的国际地位
我国海水贝类养殖产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根据2017联合国粮农 组织FAO统计及2017中国渔业统计年鉴资料,2016年我国海水贝类养 殖产量的世界占比为84.30%!遥遥领先全世界!
四、发展动向
(一)杂交与选择育种研究发展迅速 1.选择育种在贝类养殖中的必要性 ① 野生群体中有优秀的,也有劣质的,需去劣存优; ② 小群体繁殖导致近亲繁殖退化,必须提纯复壮; ③ 为了提高养殖效益必须选择经济性状优良的亲本繁殖后代,最终达
到优异性状能遗传的目的。来自2.贝类选择育种的优势 ① 水产生物变异程度高,遗传操纵基础好。 ② 多数品种仍属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有巨大潜力。 ③ 贝类的多产性使优秀个体交配所得同胞数目相当巨大,使选择强度

贝类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贝类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贝类生物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贝类是一类双壳动物,它们拥有坚硬的外壳和柔软的内腔。

贝类的研究历史悠久,早在17世纪,人类就开始研究贝类。

随着科技的发展,贝类学研究也加速了步伐。

本文将探讨贝类生物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贝类的分类学研究贝类的分类学研究是贝类生物学的基础,它对于深入了解各种贝类的形态、结构和生态习性非常重要。

目前,贝类的分类学研究分为传统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分类学两种研究方法。

传统分类学主要基于外在形态进行分类,它可以准确地鉴别贝类的属种和科属。

然而,这种分类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它很难鉴别在形态上相似但在遗传上相异的物种。

分子生物学分类学基于DNA序列、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信息进行分类研究。

它可以直接比较不同物种之间的遗传距离,从而对其进行分类和演化分析。

分子生物学分类学可以弥补传统分类学的不足,它可以更加精确地鉴别相似物种,但是它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成本高昂。

贝类的生态学研究贝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可以帮助调节水体环境和维护生态平衡。

因此,了解贝类的生态习性对于保护和管理水生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贝类的生态学研究包括种群生态学、功能生态学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三个方面。

种群生态学主要研究贝类的种群动态,如种群大小、分布范围和生殖率等。

功能生态学主要研究贝类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如双壳贝可以过滤和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

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贝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如贝类的存在可以提供栖息地和食物,还可以维护海滩与岛屿等海洋生态系统。

贝类的病理学研究贝类的病理学研究是保护和管理贝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类疾病的发生和扩散可以对贝类产生深远的影响,从而可能导致整个水域生态系统的崩溃。

贝类病理学的研究目前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贝类病原体进行分离和鉴定,另一个是研究贝类对病原体的免疫和抗病机制。

目前,多种原因导致的贝类大规模死亡事件已经成为世界各地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比如中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造因贝藻毒素暴发事件,这一问题需要广泛而深入的贝类病理学研究来解决。

最新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最新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多倍体技术在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摘要多倍体是指生物体的体细胞中含有超过2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育种是通过增加染色体组的方法来改造生物的遗传基础,从而培育出符合需要的优良品种。

相对于同种的二倍体,多倍体具有个体大、产量高、抗病力强等特点。

多倍体诱导及其特性研究是水产养殖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目前在鱼类、贝类等水产动物的育种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本文主要介绍多倍体育种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在几种水产动物育种中的应用。

关键词多倍体;育种;水产动物;应用前景1.多倍体产生的基本原理多倍体是由于细胞内染色体加倍而形成的,即通过卵子第二极体的保留或受精卵早期有丝分裂的抑制而实现。

对于二倍体动物,成熟卵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当具有一组染色体的精子入卵后,刺激卵子继续完成第二次分裂,卵中原有的二组染色体中一组作为第二极体排出,受精卵成为正常的二倍体。

如果在精子入卵时,第二极体不能正常排出,则精卵原核结合成为三倍体受精卵。

如果卵子受精后正常排出第二极体,并与单倍体精子结合形成二倍体受精卵,而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受到抑制,则产生四倍体。

2.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三种。

2.1物理学方法2.1.1.温度休克法温度休克法包括冷休克法(0- 5℃)和热休克法(30℃左右)两种,即用略高于或略低于致死温度的冷休克或热休克来诱导三倍体或四倍体的方法。

进行温度处理最重要的必须确定处理的开始时间、持续时间以及温度高低。

如果阻止第二极体外排,应该在受精后马上进行处理。

如果抑制第一次卵裂,应该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中期进行处理。

2.1.2静水压法静水压法就是利用水压机产生较高的静水压来抑制第二极体的放出或第一次卵裂而产生多倍体。

它是进行鱼类染色体组操作的有效方法,休克的最佳条件易于掌握,处理程序易于标准化。

静水压法的优点在于:①诱导率较高,一般能达到90%以上。

贝类三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贝类三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2 . 2 . 1 6 - 二 甲氨基嘌呤( 6 - - d i m e t h y l a m i n t p u r i n , 简称 6 - DMA P ) 。 6 - D MA P是 嘌 呤毒 素 的一 种 类 似物 , 通 过 作 用 于 细胞 内特
完 成 2次减数 分裂 , 每个 精子 中只含 有个 体细 胞 中 1 / 2的染
Ke ywo r d s s h e l l f i s h; t r i p l o i d; b r e e d i ng; pr i n c i p l e; me t h o d; i n lu f e n c i n gf a c t o r ; s i n g i f i c a n c e
Abs t r ac t T h i s a r t i c l e i n t r o d u c e d p r i nc i p l e s , me t h o d s a n d i n f l u e n c i n g f a c t o r s o f s he l l is f h t r i p l o i d b r e e d i n g . I t a n a l y z e d t he r e s e a r c h s t a t u s a t h o me
动物 科学
现代 农业 科技
2 0 1 7年第孙 秀鹏
( 大 连 海 洋 大学 , 辽 宁大 连 1 1 6 0 2 3 )
摘要 综 述 了贝类 三倍体 育种 的原 理 、 方法、 影响 因素 。 在 分析 国内外研 究现 状的 基础 上 , 展 望 了贝类 三倍体 育种 未 来的发展 方向 。 关键 词 贝类 ; 三倍体 ; 育种; 原理; 方法 ; 影响 因素 ; 意义 中 图分类 号 ¥ 9 6 8 . 3 文 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1 0 0 7 — 5 7 3 9 ( 2 0 1 7 ) 0 4 — 0 2 3 4 — 0 3

贝类养殖学总结材料(2010.12.7 )

贝类养殖学总结材料(2010.12.7 )

第一章绪论考试时间: 2010年12月14日(周二)10:05——11.40;地点:4411教室考试形式:闭卷第一节我国贝类养殖的历史和现状一、中国贝类养殖历史缢蛏、牡蛎、泥蚶和蛤仔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养殖贝类,有极其悠久的养殖历史。

高等与中等水产院校从1958年开始增设贝类养殖课程。

近年来,养殖贝类的生物学、育种技术、生态系养殖也得到了迅猛发展。

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如贻贝亩产达1-2吨,扇贝亩产4-5吨,缢蛏亩产3-4吨,蓄水养殖泥蚶的产量也达到亩产5吨左右,高的可达6-7吨;平滩养成的一般亩产1.5吨—3.5吨,较蓄水养殖的产量低。

二、贝类养殖的现状目前经济价值大可开展增养殖的150种;其中有一定养殖规模的种类已有50种,其中:腹足类:14种;双壳类:34种;头足类:2种. 从国外引进而养殖成功的贝类不断增加。

2005年中国海水养殖总产量达到1384.7万吨,养殖面积达到169.4万公顷(包括海上、滩涂、陆基养殖),贝类育苗6917亿粒(其中鲍苗18.4亿粒),渔业产值达到4180亿元,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7619亿元。

其中中国海水养殖贝类产量为1067.5万吨,占中国海水养殖动植物总量的77.1%。

贝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性产业。

对国家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沿海人民就业、国际商贸发展等起了重要作用。

三、我国发展贝类养殖的有利条件1.自然条件优越:我国海岸线缅亘,港湾曲折,浅海、滩涂平展广袤,饵料丰富,环境多样化,可供贝类养殖的浅海、滩涂面积辽阔。

2.贝类资源丰富:贝类是海中之宝,我国沿海分布着各种各样的贝类,可养的种类多,其中已养殖的达50种。

3.贝类养殖的特点:贝类养殖具投资小、成本低、收效快、产量高、技术易推广等优点;它不与农业争土地,不与畜牧业争饲料,不与鱼虾类争水面,可立体利用水体、保持水体的良性循环;贝类产品市场广阔,群众喜食。

4.具丰富的养殖经验和成果:贝类养殖在国内外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其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成果。

贝类海水养殖发展迅速 全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

贝类海水养殖发展迅速 全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

贝类海水养殖发展迅速全产业链不断优化升级作者:郭芸芸关仕新庞博来源:《中国食品》2024年第09期沿着我国辽阔绵延的海岸线,由北往南,辽宁、山东、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贝类养殖大省众多。

据《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贝类养殖产量达到1588.56万吨,约占全国水产品养殖产量的28.5%;2017-2022年,国内海水养殖贝类产量增长8.4%。

在贝类产品中,近年来牡蛎海水养殖总产量位居贝类第一,鲍鱼经济效益高且海水养殖规模逐年增加,二者均是我国贝类产业蓬勃发展的典型代表。

我国既是贝类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刘子飞介绍,随着我国贝类海水养殖发展迅速,2022年人均表观消费量达到11.75公斤,同比增长4.3%。

从供需关系上看,目前贝类已经能够实现数量上完全自给,甚至供给略大于需求。

在大食物观引领下,作为多途径食物来源之一,贝类产业的供给安全能否持续得到保障?为实现“吃得饱、吃得好、吃得健康”的目标,产业该如何向高质量发展转型?转型中的机遇和挑战是什么?记者带着问题来到贝类产地寻找答案。

加强育种创新出台养殖规范推动贝类产品产量增加、品质提升凌晨四点,晨光熹微,位于北纬37°的乳山河与黄海交汇处,山东省威海市乳山地区的渔民已经驾驶渔船向养殖海区进发,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经过采收、清洗、分选、净化等环节,有“海中牛奶”之称的牡蛎被装上冷链物流车,发往全国多地。

28小时后,冷链中能存活7天左右的新鲜牡蛎,已经运到了四川省成都市消费者面前。

随着养殖技术和保鲜保活流通技术的进步,牡蛎、鲍鱼等贝类水产品已成为消费者餐桌上常见的食材。

说起贝类养殖,山东和福建两省贝类产量占据全国产量的半壁江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贝类产地。

威海市是山东省贝类养殖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地级市,三面环海,一城负山,水热资源禀赋条件优越,且少受台风滋扰,贝类养殖历史悠久。

水产动物染色体操作育种研究进展

水产动物染色体操作育种研究进展

水产动物染色体操作育种研究进展陈小慧;王中;江会杰;韩奋杰;张伟杰【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水产动物育种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染色体操作育种技术作为现代遗传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产动物育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近年来水产动物染色体操作育种技术,包括人工诱导多倍体与检测多倍体的方法、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的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综述.【期刊名称】《河北渔业》【年(卷),期】2019(000)003【总页数】7页(P49-54,60)【关键词】水产动物;育种;染色体操作;多倍体;雌核发育;雄核发育【作者】陈小慧;王中;江会杰;韩奋杰;张伟杰【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116023;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116023;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116023;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116023;农业农村部北方海水增养殖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辽宁大连116023【正文语种】中文染色体操作是为了快速获得经济性状的遗传改良,通过人为手段改变有性生殖生物原有的染色体组的技术,主要包括人工诱导多倍体、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等。

染色体操作育种作为细胞工程和现代遗传育种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提高水产动物育种效率的最有发展前景的生物技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动物综合价值利用的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水产动物相关加工产品的社会需求量持续增长,传统的水产动物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已经不能满足水产品市场对产品产量和质量的要求。

并且,目前大多水产苗种生产企业在育苗过程中疏于选择亲本,多代近亲繁殖导致的养殖群体种质资源退化现象十分严重。

种质退化使水产动物抗病力下降、成熟个体小型化、品质下降、对环境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降低,如目前养殖大黄鱼已经普遍出现了生长缓慢,经济性状变差,性成熟低龄化,品质下降等种质退化现象。

贝类多倍体育种技术

贝类多倍体育种技术

贝类多倍体育种技术贝类养殖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育苗和养殖基础好、成本相对较低等特点,已成为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近十几年来,我国的贝类养殖业发展迅速,到1996年,我国在贝类养殖规模和产量上均居世界第一位。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贝类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而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又为贝类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但从整体上讲,我国贝类养殖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养殖规模的扩大和人力、物力的大量投入。

随着养殖面积和养殖密度的不断增大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变。

近几年出现了严重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单产降低、品质下降、大面积死亡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从品种的角度来讲,我国开展贝类养殖的各个种类,迄今为止基本末进行过系统地品种选育和品种改良工作,其遗传基础仍是野生型的。

经过累代养殖,均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遗传杂合度降低、抗逆性差、性状退化等问题。

水产养殖业迫切需要生长快、品质优、抗逆能力强的养殖贝类新品种,以推动贝类养殖业的发展[1]。

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培育海水养殖新品种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其中应用染色体操作技术培育多倍体的研究是最活跃和最具应用潜力的领域之一。

多倍体培育具有投入相对少、目的性强、见效快、效率高等特点。

贝类多倍体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生产不育的三倍体。

例如,已有研究结果证实,扇贝三倍体是很有实用价值的新品种[2]。

多倍体的类别及遗传学基础多倍体在高等植物中是相当普遍的,例如显花植物中大约有一千种以上是多倍体,栽培植物中更为常见,禾本植物可达75%。

但动物界中的多倍体却少得多,脊椎动物则更少[3]。

自从Stanley诱导牡蛎三倍体成功以来,多倍体育种就成为贝类遗传育种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贝类多倍体育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4]。

多倍体的种类,根据产生方法分为:天然多倍体(Natural polyploid)和人工多倍体(Artificial polyploid);根据染色体来源分为同源多倍体(Homologous polyploid)和异源多倍体(Heterologous polyploid);根据染色体数目分为三倍体(Ttiploid)、四倍体(T etraploid)、六倍体(Hexaploid)、八倍体(Octoploid),依次类推[3,5]。

贝类研究报告

贝类研究报告

贝类研究报告贝类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动物,它们属于软体动物门,是一种无脊椎动物。

贝类的身体形状非常多样,有些像扇贝,有些像蛤蜊,还有些像牡蛎。

贝类生活在深海、浅海、河流和湖泊等水域中,是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介绍贝类的分类、生态和保护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一、贝类的分类根据贝壳的形状、结构和颜色等特征,贝类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目前已知的贝类约有1.3万种左右,其中大约有6000种生活在海洋中,其余的则生活在淡水中。

根据贝壳的形状和结构,贝类可以分为单壳类和双壳类两大类。

单壳类贝类主要有螺类、蛤类、蚌类、蛭类等。

这些贝类的贝壳只有一只,外形各异,颜色也不同。

其中,螺类贝类的贝壳呈长形,有螺旋状的螺线,颜色鲜艳,有些还带有花纹和斑点。

蛤类贝类的贝壳呈扇形或椭圆形,通常有两个对称的薄壳,可以张开或合拢,内侧有一层珍珠母质,可以分泌珍珠。

蚌类贝类的贝壳呈圆形或卵形,壳面光滑,多为灰白色或棕色,有些还有斑点和花纹。

蛭类贝类的贝壳呈圆筒形,较小,外表光滑,多为深棕色或黑色。

双壳类贝类主要有扇贝、牡蛎、蛎类等。

这些贝类的贝壳有两只,外形平坦或略呈弧形,颜色也不同。

其中,扇贝的贝壳呈扇形,有明显的放射状肋纹和耳状突起,颜色鲜艳,有些还有斑点和花纹。

牡蛎的贝壳呈扇形或不规则形状,贝壳表面有明显的波纹和凸起,颜色多为灰白色或棕色。

蛎类的贝壳呈扇形或不规则形状,表面有不规则的肋纹和皱褶,颜色多为灰白色或棕色。

二、贝类的生态贝类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动物,它们的生态环境比较特殊。

贝类生活在深海、浅海、河流和湖泊等水域中,是海洋生态系统和淡水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类的生态特点如下:1.适应力强贝类的生活环境比较苛刻,但它们适应力很强。

贝类可以在不同的水深、水温和水质条件下生存,有些贝类甚至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如深海中的巨型蚌类和深海鳍蛤等。

2.对水质敏感贝类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水质不好会影响贝类的生长和繁殖。

三倍体牡蛎培育原理

三倍体牡蛎培育原理

三倍体牡蛎培育原理
三倍体牡蛎培育是一种养殖技术,通过使牡蛎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变为三倍体,旨在提高牡蛎的生长速度、抗逆性以及产量。

以下是三倍体牡蛎培育的基本原理:
1. 化学诱导:三倍体牡蛎的培育通常通过化学诱导实现。

在培育过程中,将二倍体牡蛎的卵子暴露在化学诱导剂(例如胱氨酸)中。

这些化学诱导剂能够干扰卵子的有丝分裂过程,导致多余的染色体在卵子中复制,形成三倍体。

2. 杂交: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通过二倍体雌性牡蛎的卵子与三倍体雄性牡蛎的精子进行杂交。

这种方法也能产生三倍体牡蛎,因为杂交导致了染色体的加倍。

3. 染色体加倍:通过这些方法,培育出的牡蛎细胞染色体数目由正常的二倍体变成了三倍体。

由于有额外的染色体,这些牡蛎通常具有更强的生长能力和更高的抗逆性。

培育三倍体牡蛎的目标是增加牡蛎的生产性能,提高其抗逆性,同时也可以改良其他性状,比如提高肉质品质。

这种技术的成功应用可以对养殖业产生积极影响,提高牡蛎的经济效益。

1/ 1。

三种方法诱导熊本牡蛎三倍体的比较研究

三种方法诱导熊本牡蛎三倍体的比较研究

doi: 10.7541/2021.2019.263三种方法诱导熊本牡蛎三倍体的比较研究李玲蔚 李海昆 于瑞海 马培振 张 哲 王永旺(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青岛 266003)摘要: 为获得高效的熊本牡蛎的三倍体诱导方法, 分别比较了6-DMAP 、高盐和低盐3种诱导方法在不同的诱导浓度(盐度)、起始诱导时间和持续诱导时间下的卵裂率、孵化率和三倍体率, 同时比较了3种方法获得的幼虫的生长、存活和三倍体率变化情况。

结果表明, 在6-DMAP 诱导组中, 三倍体率和诱导效率分别可达37.97%—58.01%和34.30%—42.50%, 培育期间幼虫的平均存活率27.19%, 生长率13.03 μm/d, 三倍体率降低了24.94%; 在低盐诱导组中, 三倍体率和诱导效率分别可达7.32%—42.25%和2.17%—31.41%, 培育期间幼虫的平均存活率33.92%, 生长率12.71 μm/d, 三倍体率降低了20.64%; 在高盐诱导组中, 三倍体率和诱导效率分别可达7.47%—63.03%和6.58%—49.41%, 培育期间幼虫的平均存活率31.66%, 生长率13.08 μm/d, 三倍体率降低了17.64%。

综合来看, 高盐诱导是诱导三倍体熊本牡蛎的最优方法, 其诱导条件的最佳组合为盐度55, 起始诱导时间受精后15min, 持续诱导时间20min 。

研究为熊本牡蛎的三倍体诱导提供了技术支持, 对熊本牡蛎的多倍体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 熊本牡蛎; 6-DMAP; 高盐; 低盐; 三倍体率中图分类号: S966.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3207(2021)02-0352-08熊本牡蛎(Crassostrea sikamea )属于巨牡蛎属(Crassostrea ), 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沿海均有分布[1—3], 其独特的口味深受消费者的喜爱,被美国引进并成功地开展了生产养殖[4—6]。

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原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技术方法,旨在通过特定的实验操作,使鱼类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增加到三倍体水平。

与二倍体鱼类相比,三倍体鱼类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和应用价值。

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原理基于染色体复制和细胞核融合等关键生物学过程,通过调控这些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实现对鱼类染色体的倍化。

本文将探讨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定义、特点、方法以及原理,同时还将评估其应用前景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通过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我们可以获得具有重要经济和科研价值的新型鱼类品种。

三倍体鱼类的特殊染色体组成使其具有多个优势,例如提高生长速度、改善抗病性、提高肉质品质等。

因此,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不仅对于渔业生产和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对于生物学研究和基因组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方法进行详细介绍,并探索其背后的生物学原理。

了解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生物技术的本质和应用。

总之,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是一项重要的研究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未来的研究价值。

通过深入探究其概念、特点、方法和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生物技术,并为鱼类养殖和科学研究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主要介绍本篇长文的整体结构安排。

本文总共包含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包含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总结四个小节。

在概述部分,对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原理进行简要介绍,总结其意义和研究现状。

在文章结构部分,明确说明整篇文章的目录结构,为读者提供一个整体的框架。

在目的部分,具体说明本文撰写的目标和意义,为读者明确阅读本文的价值。

在总结部分,简要概括整个引言部分的主要内容,并过渡到正文部分的内容。

正文部分包括三个小节:三倍体鱼类的定义和特点、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方法、人工诱导三倍体鱼类的原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贝类三倍体育种研究进展作者:孙秀鹏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综述了贝类三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

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展望了贝类三倍体育种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贝类;三倍体;育种;原理;方法;影响因素;意义中图分类号 S96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4-0234-03Abstract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principles,metho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shellfish triploid breeding.It analyzed the research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n put forward essential research considerations related to shellfish triploid breeding.Key words shellfish;triploid;breeding;principle;method;influencing factor;singificance贝类具有食物链短、定居性强、养殖和育苗技术完善、养殖成本低等优点,是我国海水养殖的主要种类之一。

贝类养殖已成为我国沿海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之一[1]。

近年来,贝类养殖研究的热点是利用细胞遗传学技术对贝类的品种进行改良,提升贝类养殖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贝类三倍体育种技术通过改变贝类染色体组的方式来改变其遗传基础,使其个体大小、生长速度、抗病能力等形态特点优于普通二倍体个体,遗传特性优良[2-3]。

由此,在国内广泛开展对贝类的三倍体育种的研究。

1 贝类三倍体产生的机理贝类在自然条件下多为二倍体,细胞内含有2组染色体组。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贝类在性成熟后排放出的精子已经完成2次减数分裂,每个精子中只含有个体细胞中1/2的染色体数,而排出的成熟卵子一般停留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前期或中期,只有在受精或者其他因素刺激后,卵子才会完成2次减数分裂释放出第一极体和第二极体,随后进入卵裂。

贝类卵子减数分裂的延迟现象为贝类三倍体育种提供了条件[4-7]。

获得贝类三倍体的途径主要有2种:一种方式是将二倍体贝类和四倍体贝类进行杂交,从理论上可以100%得到三倍体个体[8-10];另一种是抑制受精卵第一极体或第二极体的释放,使极体内所含的1组染色体保留在受精卵内,受精卵的染色体增加1组形成三倍体[11-15]。

2 三倍体育种方法2.1 物理方法2.1.1 静水压。

静水压法是使用水静压设备对处理对象施加压力,抑制其纺锤体的微丝、微管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抑制极体排出。

200~500 kg/s是静水压处理常用的压力范围,处理时间约为10 min,根据物种不同而有所变化[12]。

2.1.2 温度休克。

温度休克改变细胞内酶的构型,使细胞内酶促反应的进行受到影响,导致细胞分裂过程中所需的ATP供应途径受阻,使完成减数分裂染色体加倍的细胞不能分裂。

温度休克分为热休克和冷休克,所处理的温度因物种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在该物种生存温度范围的上下限[11,16-21]。

2.1.3 低渗。

低渗法通过降低受精卵所处的海水盐度进行诱导,导致细胞内能量代谢紊乱,微丝、微管形成受到影响[22-24],细胞分裂受到抑制。

此方法成本低、操作简单、诱导率高,适宜在生产中使用[13]。

此外,还有通过对受精卵施加电脉冲诱导形成三倍体的方法。

2.2 化学法化学法是在受精卵发育的适当时期使用化学药品进行诱导,使其在第一极体或第二极体释放时受到抑制,从而形成三倍体个体。

6-二甲氨基嘌呤(6-dimethylamintpurin,简称6-DMAP)、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B,简称CB)、秋水仙素、咖啡因等为常用试剂。

这些药物作用的机理不同但都能诱导受精卵抑制正常的细胞分裂形成三倍体[25-28]。

2.2.1 6-二甲氨基嘌呤(6-dimethylamintpurin,简称6-DMAP)。

6-DMAP是嘌呤毒素的一种类似物,通过作用于细胞内特定激酶,破坏细胞微管的聚合中心,抑制极体的释放[7,29-31]。

6-DMAP易溶于水,低毒,无致癌性,价格低廉且诱导高效,最近在贝类多倍体诱导中代替细胞松弛素B被广泛应用[8]。

6-DMAP的适宜浓度范围为300~450 μmml/L,处理时间10~20 min[9]。

2.2.2 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B,简称CB)。

细胞松弛素B是真菌的代谢产物之一,该药物可特异性地作用于细微丝,导致细胞微丝和肌球蛋白构成的“收缩环”解体,阻止细胞分裂从而抑制极体释放,产生三倍体。

细胞松弛素B有剧毒,使用其产生三倍体是通过破坏受精卵的细胞结构而完成的,经过细胞松弛素B处理的受精卵三倍体率很高,也会使处理过的受精卵孵化率降低[5-6]。

细胞松弛素B的有效浓度为0.2~1.0 mg/L,一般溶解在二甲基亚砜中使用,处理时间10~15 min[6]。

2.2.3 秋水仙素。

秋水仙素能够抑制微管的合成,使已有的微管解聚,阻止纺锤体形成[22],三倍体得以诱导形成。

此药物在植物中应用广泛,但在贝类及其他动物中应用较少。

2.2.4 咖啡因。

咖啡因通过提高受精卵细胞内的Ca2+浓度,使对Ca2+浓度极其敏感的微管受到破坏,纺锤丝的形成受到影响,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形成三倍体。

咖啡因的有效浓度、处理时间分别为5~15 mmol/L、10~15 min。

咖啡因和热休克处理法结合使用诱导效果更加显著[10,22]。

2.2.5 其他药剂。

三氯甲烷、氯化钙、聚乙烯乙二醇等药物对抑制细胞分裂形成三倍体都有一定的作用,但诱导效果较差,很少采用。

2.3 生物学方法理论上将二倍体贝类和四倍体贝类进行杂交,可以100%得到三倍体个体。

此方法操作简便、三倍体率高、避免了理化处理对受精卵的损伤,是理想的产业化养殖育种方式[14]。

此外,人工雌核发育和细胞融合法也可以用于诱导贝类三倍体。

3 影响贝类三倍体育种的因素影响贝类三倍体育种的因素主要有受精卵处理条件的确定、受精卵发育的同步性和受精卵的密度。

3.1 受精卵的处理条件多倍体育种过程中,有效的诱导途径和处理时间是育种成功的关键。

选择适当的诱导途径,以能够抑制极体释放的最小剂量处理受精卵,可以有效地减小外界处理对受精卵造成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对受精卵的发育过程进行详细研究以确定其极体释放的时间点,确定诱导条件的处理时间。

综合一定范围内诱导途径与处理时间结果的的差异,决定对同一物种诱导率、幼虫成活率最高的一组条件[15]。

3.2 受精卵发育的同步性多倍体人工育种是对处于某一特定发育阶段的受精卵进行处理,因而被处理的受精卵之间保持同步性是高效诱导三倍体的关键。

受精卵发育的同步性主要与卵子的质量、受精卵发育的温度有关。

阙华勇等[17]发现近江牡蛎在25~28 ℃时受精卵发育同步性较高。

Uttin等[16]发现菲律宾蛤仔卵的质量与卵子的脂类储量相关,提高卵子的脂类储量有助于增强卵子对CB处理造成伤害的承受能力。

3.3 受精卵密度在诱导过程中,提高受精卵的密度可以减少诱导用的药物剂量,但卵细胞密度过高会使卵子沉积于容器底部,影响药物与卵细胞的相互作用,降低诱导率[18]。

4 贝类三倍体育种的意义三倍体细胞是非偶数染色体组,无法正常产生生殖细胞,从而导致个体性腺发育不良或无法发育。

不育的三倍体不像正常个体在性成熟阶段发育性腺消耗能量,使个体将更多的能量用于生长。

三倍体不育的特点可以使其在生产过程中达到如下目的:①控制贝类养殖过程中的过速繁殖,防止干扰天然资源。

②获得生长速度快的三倍体个体,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22]。

③通过对二倍体种间杂交不成功的2个良种贝类进行三倍体诱导杂交,整合其优良性状,如温度耐受性、抗病性、生长快速性等。

5 贝类三倍体育种研究进展关于贝类三倍体研究自1981年Stanley等[19]报道了人工诱导美洲牡蛎三倍体成功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已在30余种贝类中开展了多倍体育种的研究。

尤其在近几年,随着对多倍体育种操作的研究深入,一些三倍体贝类在人工养殖过程中表现出多种优良性状。

部分三倍体育种技术已经应用于商业化生产,如三倍体牡蛎于美国的产业化。

我国贝类三倍体育种项目虽然开展较晚,但在国家863项目支持下,在栉孔贝类、皱纹盘鲍等贝类上开展了研究工作,目前一些种类已经初具产业化规模。

6 贝类三倍体育种研究展望贝类养殖是我国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之一,但由于长期以来,养殖贝类由于近亲繁殖、养殖环境污染以及疾病等原因造成了产量的下降,严重影响其快速健康发展。

因而希望通过三倍体育种技术培育出生长迅速、抗逆性强的品种,改善贝类养殖业所面临的问题。

我国在贝类三倍体育种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诱导方法上,化学方法诱导效果好,但成本高、具有毒性,对贝类及养殖周边环境都有影响;物理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诱导效果不好;生物方法所应用的贝类四倍体培育和细胞融合技术仍是一个难题。

因此,寻找一种高效、无毒、安全且低成本的贝类三倍体育种方法是今后贝类育种的主要研究方向。

7 参考文献[1] 薛明,杜晓东.牡砺的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 24(2):78-84.[2] 曾志南,林琪,吴建绍,等.太平洋牡砺二倍体和三倍体的生长比较[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9,8(2):119-123.[3] 胡庆明,王志松,隋锡林,等.太平洋牡砺三倍体的养成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上海水产大学学报,1997,6(2):128-133.[4] 范兆廷.水产动物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 孙振兴,王如才,姜明,等.细胞松弛素B对皱纹盘鲍受精卵超微结构的影响[J].动物学杂志,2002,37(5):14-17.[6] 常亚青,吴伟明,杨旦光.细胞松弛素B诱导虾夷扇贝多倍体的受精卵染色体分离状况[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01,16(4):235-240.[7] 杨爱国,王清印,孔杰,等,6-二甲氨基漂吟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的细胞学机理[J].海洋水产研究,2000,21(1):22-26.[8] 田传远,梁英,王如才,等.6-DMAP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诱导因素对孵化率和D幼畸形率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0,7(1):110-112.[9] 杜方勇,杨爱国,刘志鸿,等.6-二甲基氨基嘌呤诱导扇贝异源三倍体[J]. 海洋水产研究,2004,25(4):13-16.[10] 于瑞海,王昭萍,田传远,等.利用咖啡因和热体克诱导太平洋牡砺三倍体[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1,31(4):518-522.[11] 王子臣,毛连菊,陈来钊,等.温度休克诱导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三倍体的初步研究[J].大连水产学院,1990,5(3-4):1-6.[12] 宋坚,陈蒙,常亚青,等.静水压法诱导虾夷扇贝多倍体的研究[J].水产科技情报,2014,41(4):169-172.[13] 张晨晨,王昭萍,于瑞海,等.低渗诱导栉孔扇贝三倍体及与其它方法的比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增刊1):71-75.[14] 迟长凤,杨爱国,王清印,等.扇贝异源四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J].水产学报,2009,33(1):165-170.[15] 于瑞海,王昭萍,王如才,等.三种化学诱导剂诱导太平洋牡砺三倍体的比较研究[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0,30(4):589-592.[16] UTTING S D,DOYOU J.The increased utilization of egg lipid reserves following induction of triploidy in the Manila clam(Tapes philippinarum)[J].Aquaculture,1992,103(1):17-28.[17] 阙华勇,郭希明,张国范,等.利用细胞松弛素B抑制第一极体排放诱导近江牡蛎(Crassostrea rivularis)四倍体[J].海洋与湖沼,2005,36(5):437-444.[18] 于瑞海,王如才,王昭萍,等.不同卵密度对太平洋牡蛎三倍体诱导效果影响的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02(2):57-61.[19] STANLEY J G,ALLEN S K,HIDU H.Polyploidy induced in the American oyster,Crassostrea virginica,with cytochalasin B[J].Aquaculture,1981,23(1):1-10.[20] 张跃环.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与长牡蛎C.gigas种间杂交效应及遗传改良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2.[21] 刘剑,王昭萍,孔静,等.香港巨牡蛎♀×太平洋牡蛎♂异源三倍体的初步研究[J].海洋湖沼通报,2012(1):33-40.[22] 孔静,王昭萍,于瑞海,等.太平洋牡蛎杂交三倍体与诱导三倍体的生长比较[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增刊2):67-71.[23] 孔静,王昭萍,于瑞海,等.低渗诱导太平洋牡蛎三倍体以及与其他诱导方法的比较[J].中国水产科学,2011(3):581-587.[24] 孔静.太平洋牡蛎三倍体培育及生长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25] 杨爱国.栉孔扇贝三倍体育种研究[D].青岛:青岛海洋大学,1999.[26] 陆维.贝类遗传育种分析评估系统的应用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27] 李艳.贝类遗传评估体系的建立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28] 张国范.海洋贝类遗传育种研究20年[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增刊2):190-194.[29] 李云玲,孙振兴,张明青.贝类杂交育种技术及其应用[J].齐鲁渔业,2005(12):22-24.[30] 李慷均.太平洋牡蛎四倍体育种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4.[31] 吴子忠,熊建新.海洋贝类三倍体育种的原理和方法[J].河北渔业,2001(3):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