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自考《政治经济学》简答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5)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 A. 政治制度– B. 经济制度– C. 政治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D. 政治经济学原理答案:C2.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特征是:– A. 由政府集中调配资源– B. 由计划经济决定价格– C. 由市场供求决定资源配置– D. 由混合经济体制决定资源分配答案:C3.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两个基本问题是:– A. 社会资源稀缺性和效率问题– B. 分配问题和增长问题– C. 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 D. 价值理论和生产理论答案:B4.市场需求量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是:–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无关系– D. 不确定答案:B5.政府职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经济管理、社会管理– B. 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管理– C. 经济管理、社会管理、文化管理– D. 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生态环境管理、文化管理答案:D二、简答题1.请简述市场经济体制的特点及优势。
答:市场经济体制是一种基于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其特点和优势包括: - 自由竞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和个人在市场上自由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促使资源有效配置。
- 价格机制:市场经济体制通过价格机制,以供需关系调节资源配置,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
- 激励机制: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通过竞争获得回报,激发了创新和进步的动力。
- 独立决策:市场经济体制下,个人和企业有独立决策权,能够自由选择经济活动和合作伙伴。
2.简述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答:在市场经济中,政府的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政府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和执行经济政策,调整经济运行的方向和速度。
- 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
- 维护市场秩序:政府通过法律和监管机构维护市场秩序,打击不正当竞争和市场失灵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和公平竞争环境。
2012年7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试题和答案
全国2012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是()A.生产工具的发展与变化B.劳动技术的发展与变化C.劳动对象的发展与变化D.阶级矛盾的发展与变化2.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能够()A.认识和改造经济规律B.认识和创造经济规律C.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D.认识和消灭经济规律3.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依靠()A.增加流动资本投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B.增加固定资本投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C.追加劳动力实现的扩大再生产D.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扩大再生产4.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条件是()A.生产社会化B.社会分工C.货币出现D.阶级产生5.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D.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6.一般价值形式是指()A.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另一种商品上B.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C.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种商品上D.一系列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与它相交换的一系列商品上7.在市场配置资源方式下,资源配置的决策者是()A.中央政府B.地方政府C.市场中介组织D.微观经济主体8.在商品价值c+v+m中,用于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是()A.cB.vC.mD.v+m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劳动的报酬B.劳动的价格C.劳动力的价值D.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10.分析产业资本的循环,可以看出价值增殖发生在()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消费阶段11.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A.生产部类的划分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C.社会资本的增殖D.社会资本的积累12.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平均利润率是()A.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与不变资本的比率C.剩余价值与预付总资本的比率D.社会剩余价值总量与社会预付总资本的比率13.商业店员从事单纯的商品买卖活动()A.创造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超额剩余价值D.不创造价值,但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14.假定某块土地一年地租收入为1000元,当期银行存款年利息率为5%,则这块土地的价格是()A.1000元B.1050元C.21000元D.20000元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A.对社会经济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B.完全限制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C.消除了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D.具有“社会主义因素”16.二战后垄断资本进一步国际化的突出特点是()A.商业资本的国际化B.借贷资本的国际化C.产业资本的国际化D.金融资本的国际化17.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资源配置的全球化1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公有制C.发展市场经济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C.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矛盾D.消费和积累的矛盾20.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A.必要补充B.重要组成部分C.主导力量D.主体部分21.我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方式是()A.渐进式B.激进式C.休克疗法D.渐进式和激进式并举22.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的基本特征是()A.统一、开放、竞争、有序B.完全自由竞争C.国家管制D.高度垄断23.社会主义国民收入是由()A.体力劳动者创造的B.脑力劳动者创造的C.全体社会成员创造的D.生产部门劳动者创造的24.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A.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B.非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C.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D.政府和企业之间进行的25.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价格()A.应当放开B.不能变动C.由政府制定D.放任自流26.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具有()A.指导性B.强制性C.灵活性D.弹性27.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A.扩大货币发行量B.扩大信贷规模C.增加国际储备D.稳定货币与发展经济28.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A.从质量型向数量型转变B.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C.从内涵型向外延型转变D.从效益型向速度型转变29.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的产业是()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信息技术产业30.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是()A.劳务合作B.利用外资C.对外贸易D.引进技术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论述题及参考答案(部分)一、简答题1、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特点及人们与经济规律的关系是怎样的?答: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是指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经济规律的特点是:①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②经济规律发生作用不能离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③各种经济学都带有阶级性,因而会影响经济学对经济规律认识的程度。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但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而失败。
如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由于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后来经济上的蹦溃。
2、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是什么?答: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其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价值量为基础。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有:①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在展开激烈的竞争、促进商品生产者发生分化,形成优胜劣汰的局面。
③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3、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因素,该规律如何实现?答: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的内容,是社会生产各部门之间必须保持一定比例。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因素:一是社会的需求结构;二是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这一规律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
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4、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答:剩余价值规律,就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必然性。
[VIP专享]全国2012年07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及答案
25.在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价格 ( A )19-346
A.应当放开 B.不能变动
C.由政府制定 D.放任自流
26.社会主义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具有 ( B ) 19-353
A.指导性 B.强制性
C.灵活性 D.弹性
27.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 D )17-318
A.c
B.v
C.m
D.v+ m
9.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C )6-100
A.劳动的报酬
B.劳动的价格
C.劳动力的价值 D.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
10.分析产业资本的循环,可以看出价值增殖发生在 ( B )7-114
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消费阶段
11.社会资本运动的核心问题是 ( B )7-124
A.认识和改造经济规律 B.认识和创造经济规律
C.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D.认识和消灭经济规律
3.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依靠 ( D )3-31
A.增加流动资本投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B.增加固定资本投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C.追加劳动力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D.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的扩大再生产
4.商品经济产生的一般前提条件是 ( B )4-45
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A )12-234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C.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矛盾
D.消费和积累的矛盾
20.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 ( B )13-251
A.必要补充 B.重要组成部分
C.主导力量 D级矛盾的发展与变化
2.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能够 ( C )2-25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六、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简要说明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之间分配的主要因素。
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部门分配的主要因素有两个:(1)社会的需求结构。
(4分)社会需求的结构提出对各类产品及其数量的要求,也就是提出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的要求,从一个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如何分配于各个部门。
(2)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
(4分)物质财富的生产条件,主要从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长度、劳动强度三个方面决定生产各种一定数量的产品需要多少劳动量。
它从另一方面决定社会总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主要措施有哪些?(1)控制货币发行。
(2分)(2)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1分)(3)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1分)(4)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1分)(5)调整再贴现率。
(1分)(6)选择性信用管制。
(1分)(7)直接信用管制。
(1分)3.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是什么?(1)经济效益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既有统一的一面,又有不一致的一面。
(6分)符合实际的经济增长速度本身就标志着良好的经济效益,而良好的经济效益又必然表现为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所以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效益是统一的。
经济效益是资金占用、成本支出与有用成果之间的比较,经济增长速度是同一指标(产量或产值)在动态上的比较,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经济增长速度快,可能伴随资金占用多、消费大、产品积压,经济效益差。
(2)正确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必须坚持: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争取尽可能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2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解答仅供参考)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它探讨社会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和经济政策与政治、社会、文化等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2. 商品: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3. 资本积累:资本积累是指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即资本家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过程。
4. 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其中资源配置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供求、价格)来完成,企业和个人在法律框架下自主决策、自由竞争。
5. 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如经济增长、就业、物价稳定等)而采取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填空题1. 劳动的二重性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具体劳动、抽象劳动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商品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3.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分为______和______两部分。
答案:生产资料、消费资料4. 利润率是______与______的比率。
答案:利润、预付总资本5.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______。
答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商品的属性?()A. 使用价值B. 价值C. 价格D. 需求答案:D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
A. 生产过剩B. 需求不足C. 通货膨胀D. 失业增加答案:A3. 下列哪种税属于直接税?()A. 增值税B. 关税C. 所得税D. 消费税答案:C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是()。
A. 计划B. 市场C. 行政命令D. 国家干预答案:B5. 下列哪种经济体制属于计划经济?()A. 美国经济体制B. 苏联经济体制C. 德国经济体制D. 日本经济体制答案:B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商品的价格?()A. 商品的价值B. 市场需求C. 市场供应D. 政府政策答案:ABCD2.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A. 公有制为主体B. 私有制为主体C. 集中统一的宏观调控D.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答案:ACD3. 下列哪些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B.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C. 商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D.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答案:AB4. 下列哪些属于财政政策的手段?()A. 改变税收政策B. 改变公共支出政策C. 调整货币供应量D. 调整利率答案:AB5. 下列哪些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D. 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答案:B五、判断题1. 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自考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自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 商品和货币C. 资本和剩余价值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2. 商品的二重性是指()A. 使用价值和价值B.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C. 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D. 交换价值和价格3.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是()A. 资本与劳动的矛盾B. 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C. 资本家与雇佣工人的矛盾D.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与剩余价值率下降的矛盾4. 剩余价值率的计算公式是()A. 剩余价值 / 可变资本B. 剩余价值 / 总资本C. 剩余劳动时间 / 必要劳动时间D. 剩余劳动 / 必要劳动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A. 生产过剩的危机B. 消费不足的危机C.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D. 资本积累的危机6. 资本积累的直接后果是()A.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B. 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C.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扩大D.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巩固7. 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是()A. 经济增长B. 充分就业C. 物价稳定D. 国际收支平衡8.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 私人垄断B. 国家垄断自考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形式包括()A. 国有企业B. 国家与私人资本的合作C.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D. 所有上述选项10. 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 生产全球化B. 贸易全球化C. 资本全球化D. 劳动力的全球自由流动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下列属于政治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有()A. 经济制度的演变B. 经济规律的客观性C. 经济政策的制定D. 经济思想史12. 商品的价值量由以下哪些因素决定()A.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个别劳动时间C. 劳动生产率D. 个别劳动生产率13.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 劳动力的价值B.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C. 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 必要劳动的报酬14. 资本主义地租的类型包括()A. 绝对地租B. 级差地租C. 垄断地租D. 封建地租15.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包括()A. 促进了技术进步B. 加剧了贫富差距C. 增加了就业机会D. 导致了经济依赖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
2012年4月自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2012年4月自考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地继承了()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B.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C.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D.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科学因素2.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关系中,最根本的方面是()A.生产关系B.新的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C.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3.在一切社会形态中都存在并起作用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按劳分配规律4.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就是()A.货币资本的价值B.流通资本的价值C.商品资本的价值D.社会总产值5.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投入和扩张实现的经济增长属于()A.集约型增长方式B.质量效益型增长方式C.粗放型增长方式D.内含型增长方式6.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矛盾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矛盾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7.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价格与价值始终一致B.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C.价格始终高于价值D.价格始终低于价值8.根据不同的交易对象和特定的交易方式,市场体系可以分为()A.全国市场和地方市场B.城市市场和农村市场C.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D.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9.资本与货币的根本区别在于能否()A.作为流通手段B.作为支付手段C.购买生产要素D.带来剩余价值10.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点是,它在使用过程中能()A.转移和保存自身的价值B.转移自身的价值C.长期保存使用价值D.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11.资本的周转是()A.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B.考察资本运动采取的不同形式C.考察资本运动的内容D.考察资本运动经历的不同阶段12.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形成()A.商品的生产价格B.平均利润率C.商品的社会价值D.平均利润13.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活动越出一国和地区范围而相互联系、密切结合的趋势是()A.资本国际化B.经济全球化C.经济一体化D.地区集团化14.战后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经济调节的新形式有()A.欧洲联盟B.南方共同市场C.“八国首脑会议”D.东南亚国家联盟1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资本主义的终结B.社会主义的开端C.社会主义的前阶D.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1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A.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不协调的矛盾B.人口增长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现代化的大城市与落后的农村之间的矛盾17.“走合作化道路”是我国建国初期采取的()A.改造个体私有制的办法B.改造民族资本的办法C.剥夺官僚资本的办法D.剥夺民族资本的办法18.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为()A.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C.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控制力D.国有资产的数量占优势1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B.以按资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以按生产要素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D.以劳动力价值分配为主,其他收入分配为补充20.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A.按资分配收入B.劳动收入C.按劳分配收入D.风险收入21.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是()A.业主制B.合伙制C.公司制D.合作制22.商品的比价体系是指()A.同种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B.不同种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C.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的价格对比关系D.同种商品在不同季节的价格对比关系23.文教卫生基金按其性质应属于()A.社会消费基金B.个人消费基金C.社会后备基金D.扩大生产基金24.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权必须集中于()A.中央政府B.地方政府C.市场主体D.市场组织25.我国财政政策手段主要包括()A.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信贷平衡B.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稳定货币C.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调节供求D.国家预算、国家税收、国家信用、财政补贴26.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是()A.劳动要素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B.资本投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C.资源禀赋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D.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贡献率的大幅度提高27.作为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是()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科技业28.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是()A.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使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B.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的现代经济转变C.大力引进外国资本、解决资本不足对经济发展的制约D.努力发展经济,实现充分就业29.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的历史性跨越是指()A.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B.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C.由小康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D.由温饱到富裕的历史性跨越30.国家之间发生经济联系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C.意识形态的渐趋一致D.军事对抗被经济互补所取代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2年4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2012年4月全国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试卷(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是( )A.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B.资产阶级现代政治经济学C.资产阶级庸俗政治经济学D.小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正确答案:A2.劳动资料中最主要的是( )A.劳动技术B.生产工具C.厂房条件D.其他条件正确答案:B3.外延扩大再生产是指依靠( )A.技术进步实现的扩大再生产B.生产资料质量提高的扩大再生产C.生产要素数量增加的扩大再生产D.生产效率提高的扩大再生产正确答案:C4.国民收入的价值形式是( )A.社会总产品的价值B.生产过程中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C.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D.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外净要素收入之和正确答案:B5.凝结商品价值的劳动是( )A.私人劳动B.社会劳动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正确答案:D6.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 )A.必须是金属货币B.必须是现实的货币C.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D.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正确答案:B7.在市场体系中最早发育成熟的市场是( ) A.商品市场B.金融市场C.劳动力市场D.技术信息市场正确答案:A8.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是( )A.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B.商品流通与货币流通的矛盾C.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矛盾D.价值增殖与等价交换的矛盾正确答案:D9.绝对剩余价值的来源是( )A.物价上涨B.个别资本家改进技术C.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D.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而延长工作日正确答案:D10.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 ) A.获取绝对剩余价值B.获取相对剩余价值C.获取超额剩余价值D.获取劳动力价值正确答案:C11.资本积聚( )A.不会增大社会资本的总额B.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限制C.是把分散的单个资本合并成大资本D.通过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资本总量正确答案:D12.资本实现价值增殖必须( )A.不断进行运动B.进行等价交换C.采取商业资本形式D.采取借贷资本形式正确答案:A13.研究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A.社会总产品从价值上分为三个部分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C.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D.社会生产部门分为两大部类正确答案:B14.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在各个生产部门内部( ) A.各企业都只能得到平均利润B.所有企业都不能得到超额利润C.各企业都能得到相同的利润率D.最先改进技术的企业仍能得到超额利润正确答案:D15.商业资本的产生是由于( )A.货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B.生产资本职能的独立化C.商品资本职能的独立化D.借贷资本职能的独立化正确答案:C16.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B.土地的等级差别C.土地私有权的垄断D.土地的稀缺正确答案:A17.垄断利润指垄断资本家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垄断地位而获得的( )A.相当于平均利润的利润B.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C.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D.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正确答案:B18.金融寡头对经济的统治表现为( )A.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股票直接掌握企业和银行D.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企业和银行正确答案:D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迅速而持续的发展是在( )A.第二次世界大战后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初期D.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正确答案:A20.下列选项中,能够形成国家垄断资本的是( )A.向银行贷款B.发行股票集资C.私人垄断资本投资D.资产阶级国家财政拨款正确答案:D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计划化( )A.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B.实现了整个社会经济稳定协调发展C.使生产无政府状态得到一定程度缓解D.从根本上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确答案:C2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 )A.国际卡特尔B.国际辛迪加C.国际托拉斯D.跨国公司正确答案:A23.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 )A.生产全球化B.资源配置的全球化C.贸易全球化D.资本全球化正确答案:B2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C.公有制为主体、其他所有制经济为补充D.其他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公有制为补充正确答案:B25.我国现阶段存在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 )A.国有经济B.集体经济C.个体经济D.私营经济正确答案:D26.我国现阶段劳动收入是( )A.公有制经济中的按劳分配收入B.利息收入C.股票分红收入D.地租收入正确答案:A27.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按照产权清晰的要求拥有( )A.资产所有权B.法人财产权C.重大决策权D.宏观调控权正确答案:B28.为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和福利而提供的物质帮助是( )A.企业福利B.社会捐赠C.社会保障D.商业保险正确答案:C29.速度与效益的关系是( )A.速度第一,效益第二B.效益是条件,速度是前提C.速度是核心,效益服从速度D.互为条件、互相制约正确答案:D30.对外贸易的基本职能是( )A.经营进出口业务B.外贸平衡C.外贸倾销D.获取外汇正确答案:A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P71
47.试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输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48.试述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和根本目的。
41.简述社会生产总过程中生产对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决定作用。P20
44.简述资本全球化的根源。P200
45.简述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P391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述总体小康的特征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P386
47.试述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和实现条件。P128
46.试述我国实行“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这一对外开放战略的依据和意义。P402
47.试述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含义以及二者的联系和区别。P69
48.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46.试述货币的产生及其本质。P59
47.试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双重作用。P187
42.马克思是怎样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
43.简述资本主义地租与封建地租的区别。P159
44.简述国家垄断资本再生产的功能。p
45.简述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实质。P379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请任选2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2小题评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
48.试述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发展为垄断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P169
41.简述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P57
42.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条件。P87
历年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2012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全国2010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石是()A.劳动价值学说B.货币学说C.资本积累学说D.剩余价值学说2.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能够()A.改造经济规律B.利用经济规律C.创造经济规律D.消灭经济规律3.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所共有的经济规律是()A.价值规律B.剩余价值规律C.货币流通规律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4.根据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第三产业是()A.农业和工业B.轻工业和重工业C.工业和建筑业D.广义的服务业5.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存在()A.产品剩余B.社会分工C.市场交换D.不同经济利益主体6.货币执行下列哪种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决策主体是()A.国家B.上级主管部门C.基层经济单位D.政府8.从对资本总公式G—W—G′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剩余价值()A.在不等价交换中产生B.在流通过程中产生,与生产过程无关C.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以流通过程为条件D.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与流通过程无关9.新产品中包含的生产资料价值是由()A.具体劳动创造的B.抽象劳动创造的C.具体劳动转移的D.抽象劳动转移的10.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主要区别是()A.前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后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B.前者靠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作日取得C.前者靠缩短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后者靠延长工人必要劳动时间取得D.前者以技术进步为条件,后者以技术不变为条件11.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的原因在于扩大再生产过程中()A.产业结构不断调整B.经营管理水平不断提高C.生产技术不断提高D.生产规模逐步扩大12.工厂中半成品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13.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划分的依据是资本在()A.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B.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C.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D.周转过程中不同的运动速度1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A.I (v+m)=IIcB.II (v+m)=IcC.I (v+m)>IIcD.II (v+m)>Ic15.某产业资本家,依靠200万元借贷资本经营产业,年利息率为6%,1年后得到20万元利润,该产业资本家获得的企业利润是()A.6万元B.8万元C.12万元D.20万元16.借贷资本所有者贷出货币资本时()A.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转让了资本使用权B.放弃了资本所有权,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C.既放弃了资本所有权,又转让了资本使用权D.既没有放弃资本所有权,又没有转让资本使用权17.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使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决定于农业生产中的()A.优等地生产条件B.中等地生产条件C.劣等地生产条件D.社会平均生产条件18.金融资本在经济政治上统治的目的归根到底为了()A.规定垄断价格B.获取高额垄断利润C.掌握国家政权D.避免两败俱伤19.20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国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A.辛迪加B.托拉斯C.康采恩D.混合联合公司20.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是()A.银行资本家B.工业资本家C.金融寡头D.商业资本家21.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从经济上瓜分世界的手段是()A.商品输出B.资本输出C.占领殖民地D.建立跨国公司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本、管理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这表明()A.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解决C.经济危机彻底得以消除D.资本主义制度具有生命力23.我国在过渡时期对个体私有制进行改造,建立起()A.劳动者个体所有制B.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C.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D.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24.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A.部门所有制形式B.集体所有制形式C.国家所有制形式D.行业所有制形式25.我国现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B.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原则C.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计划性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26.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A.生产效益B.劳动生产率C.人民的生活水平D.资源配置的效率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各种商品价格的相互关系是()A.价值体系B.价格体系C.比价体系D.差价体系28.属于社会主义国民收入中消费基金的项目是()A.国家管理基金B.社会后备基金C.扩大生产基金D.非生产性基本建设基金2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主要运用()A.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B.行政手段和计划手段C.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D.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30.我国推进现代化进程要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的()A.现代经济转变B.封闭型经济转变C.传统经济转变D.数量扩张型经济转变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
•1.如何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规律有何特点?(8分)•答.(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分)•(2)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经济规律,但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分)•(3)经济规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它是随经济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的;第二,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的社会经济活动;第三,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带有阶级性。
(3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为什么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8分)•答.(1)经济规律是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分)•(2)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这是因为经济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不能任意创造规律,也不能任意消灭或改造规律。
(3分)•(3)虽然人们可以发现、掌握、利用规律,即人们可以在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律为社会谋福利。
但是,在经济活动中,如果人们不按经济规律的要求办事,就会遭到规律的惩罚,最终导致经济活动失败。
(3分)•.简要说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作用。
(8分)•答.(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
(2分)•(2)价值规律的作用体现在:(6分)•第一,价值规律作用于各生产部门内部的关系,刺激生产者改进技术,节约生产资料成本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
•第二,价值规律刺激商品生产者展开激烈竞争,促使生产者发生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
•第三,价值规律作用于部门之间的关系,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部门的分配。
•• 2.什么是货币流通规律?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因素有哪些??(8分)•答.(1)货币流通规律是指决定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规律。
(2分)•(2)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待售商品的总量;第二,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货币的流通速度。
政治经济学复习题及答案(简答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哪些基本经济特征?2、社会主义中国现阶段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意义是什么?3、为什么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4、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5、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哪些共同特征?6、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有哪些特征?7、社会主义现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是什么?8、什么是企业?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9、社会主义企业不同于资本主义企业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0、社会主义企业的作用是什么?11、什么是现代企业制度,它有哪些基本特征?12、现代公司法人制度有什么优点?13、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及其特点是什么?14、金融市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哪些作用?15、什么是市场机制?市场机制的作用是什么?1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汇率的作用有哪些?17、为什么国民收入要实行再分配?18、什么是消费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受哪些因素影响?19、社会主义条件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哪些?20、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依据是什么?21、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有哪些?22、什么是产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23、为什么说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动力?24、为什么说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关键?25、农业结构可以大体作怎样的划分?影响农业结构的因素主要有哪些?26、当前健全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应该做好哪些工作?27、什么是转移支付?市场经济下中央政府实行转移支付的原则是什么?28、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否矛盾?为什么?29、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贸易有什么作用?30、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对于发展本国经济有什么作用?参考答案:1、(1)生产力总体水平很低。
(1.5分)(2)商品经济还不发达,市场经济有待完善。
(1.5分)(3)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已确立,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
(1.5分)(4)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与论述题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一1、为什么说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1) 它决定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的方式;(2) 它决定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性质;(3) 它决定产品的分配形式。
2、为什么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 生产力主要是由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人和生产工具两项要素构成。
(2) 生产力的要素都同一定的科学技术有紧密的联系: 第一,人的科学技术知识愈丰富,劳动技能也就愈高; 第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愈发展,生产工具也就愈先进。
(3) 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者,使用先进的生产工具,就能大大增强改造自然的能力。
3、经济规律为什么具有客观性?原因有二:(1) 导致经济规律产生,发挥作用,发生变化的条件是客观的。
(2) 任何经济规律都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4、劳动资料: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5、生产力: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界,并获取适合自己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它体现了生产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6、经济规律: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中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政治经济学简答题二1、怎样理解商品二因素,它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关系怎样?(1)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2) 使用价值是物的有用性,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使用价值是价值或交换的物质承担者,它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3)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4)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决定的。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它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无差别的一般的人类劳动,它形成价值。
2、试述商品二因素的相互关系商品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 二者是统一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共处于统一体中,缺少就不成其为商品。
政治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简答与论述题及答案政治经济学导论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答:(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类要生存,首先要有生活资料,而生活资料是通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的。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只有在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才能有政治、文化、科技、教育等活动的存在,物质产品生产是精神产品生产的基础。
2、试述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2、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发展变化;(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有反作用:表现在一是适应就推动生产力发展;二是不适应就阻碍生产力发展,不适应有两种情况,即落后于生产力或“超前”于生产力。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是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3、试述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3、答:(1)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原动力。
(2)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发展的首要的、决定性要素。
(3)科学技术本身是潜在的生产力。
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必须通过成为人化的科学和物化的科学,即提高主体要素劳动力的科技素质,提高客体要素生产资料的质量水平。
4、简述经济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4、答:(1 )经济规律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生作用,人们不能消灭、废除、改造和创造经济规律。
(2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经济规律。
(3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四、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的理论意义?1、答: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思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经济学说等理论的科学成分,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对政治经济学作了根本的改造:(1)第一次明确提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生产关系。
(2)首创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学说,创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真题
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课程代码:000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创始人是( D ) 1-4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西斯蒙第D.威廉·配第2.生产力的发展状况集中表现为( A ) 2-15A.生产工具的发展B.管理水平的提高C.劳动者素质的提高D.劳动者积极性的发挥3.一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经济规律,一定是( A ) 2-26A.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共有的经济规律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C.这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D.一切阶级社会里共有的经济规律4.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意味着从( B ) 3-39A.内涵型向外延型转变B.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C.技术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转变D.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5.货币是( D ) 4-59A.国家发明创造的B.人们为满足支付的需求产生的C.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D.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6.社会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是( B ) 5-68A.社会方式和自然方式B.计划方式和市场方式C.自然方式和市场方式D.计划方式和行政方式7.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D ) 6-106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B.机器设备和原材料之间的比例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比例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8.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D ) 6-95A.先进的机器设备B.本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C.别的企业工人的必要劳动D.本企业工人的剩余劳动9.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区别之一是( C ) 6-106A.资本积聚不受资本额的限制,资本集中则受资本额的限制B.资本积聚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C.资本积聚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资本集中则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D.资本积聚比资本集中能够更快地扩大资本规模10.资本积累的实质是资本家( D ) 6-104A.用暴力剥夺劳动者B.靠贱买贵卖发财C.靠自己的节俭积累财富D.利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去进一步占有更多剩余价值1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在于( A ) 7-133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生产和消费的矛盾C.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2.在扩大再生产条件下,通过本部门内部交换就可实现的是( D ) 7-126A.I vB.I m/xC.IIΔcD.IIΔv13.某企业的一台机器价值10万元,其使用年限为5年,每年该机器生产的产品为1万件,不考虑无形磨损,该机器生产的每件产品中所包含的机器折旧费是( C ) 7-121A.20万元B.10万元C.2元D.1元14.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 ) 8-140A.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B.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C.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D.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15.两块面积和肥沃程度相同的土地,一块离市场较近,一块离市场较远,租用前者必须多交一定地租,它属于( A ) 8-162A.级差地租IB.级差地租II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16.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率指的是( C ) 8-156A.经营银行获得的利润与吸收存款的比率B.经营银行获得的利润与全部贷款的比率C.经营银行获得的利润与银行自有资本的比率D.经营银行获得的利润与银行借入资本的比率17.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内部的竞争结果形成商品的( C ) 4-53A.生产价格B.个别价值C.社会价值D.垄断价格18.垄断资本主义的特点是( B ) 9-174A.工业资本的统治B.金融资本的统治C.产业资本的统治D.商业资本的统治19.把一些在法律上和生产上独立的大垄断企业,在流通环节上统一起来进行垄断经营的垄断组织是( C ) 9-172A.卡特尔B.辛迪加C.托拉斯D.康采恩20.资本主义国家向私人垄断企业订货或购买商品属于( C ) 9-181A.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B.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C.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D.国民经济计划化的一种方式21.垄断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的实质是( D ) 10-193A.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B.发达国家以此带动商品输出C.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助互利D.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其他国家人民22.二战前生产上的国际分工属于( B ) 10-198A.水平型分工B.垂直型分工C.多元化分工D.专业化分工23.以制定有关贸易规则,促进贸易自由化为宗旨的国际经济组织是( C ) 10-203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B.国际复兴开发银行C.世界贸易组织D.世界银行24.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C ) 13-239A.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B.个体所有制C.生产资料公有制D.集体所有制25.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 B ) 13-243A.不一定具有控制力B.必须具有控制力C.是否具有控制力在不同行业可以有所差别D.是否具有控制力在不同时期可以有所差别26.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 C ) 13-249A.承包经营形式B.经济核算形式C.资本组织形式D.租赁经营形式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应当是( D ) 15-287A.完全由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B.完全由国家计划调控的经济C.以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D.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由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28.要减少或消灭财政赤字,则要实行( A ) 19-354A.紧缩财政政策B.财政补贴政策C.赤字财政政策D.扩张财政政策29.构成我国国民经济基础的产业是( C ) 20-369A.建筑业B.工业C.农业D.服务业30.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 A ) 22-394A.扩大出口B.正确处理内销和外销的关系C.优化进口结构D.积极发展替代进口产品的生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2012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00009真题及答案
2012年10月自考《政治经济学》(财经类)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009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理论基石是()A.商品学说B.货币学说C.剩余价值学说D.资本积累学说正确答案:C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A.经济规律B.生产关系C.社会总资本D.物质资料生产正确答案:D3、解决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A.商品生产B.商品交换C.商品分配D.商品消费正确答案:B4、交换价值的基础是()A.使用价值B.价值C.货币D.商品正确答案:B5、观念上的货币能够执行()A.价值尺度的职能B.流通手段的职能C.贮藏手段的职能D.支付手段的职能正确答案:A6、市场机制的核心是()A.风险机制B.供求机制C.价格机制D.竞争机制正确答案:C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生产资料成为商品B.消费资料成为商品C.物质资料成为商品D.劳动力成为商品正确答案:D8、价值增殖过程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
这个“一定点”是指()A.工人生产使用价值的时间B.工人补偿劳动力价值的时间C.工人转移生产资料价值的时间D.工人创造新价值的时间正确答案:B9、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是获取()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C.超额剩余价值D.劳动力价值正确答案:C10、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是()A.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B.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C.计时工资加奖励工资D.计件工资加奖励工资正确答案:A11、资本积聚是通过()A.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B.剩余价值资本化增大资本总额C.组织股份公司成为少数大资本D.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增大资本总额正确答案:B12、考察资本如何在循环中发生价值增殖,要以()A.借贷资本为对象B.商业资本为对象C.产业资本为对象D.银行资本为对象正确答案:C13、区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依据是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A.在资本运动中价值周转的方式不同B.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不同C.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D.在资本循环中的职能不同正确答案:A14、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Ⅰ(v+m)>ⅡcB.Ⅱ(c+m-m/x)>Ⅰ(v+m/x)C.Ⅰ(v+m)=ⅡcD.Ⅰ(v+△v+m/x)=Ⅱ(c+△c)正确答案:D15、平均利润形成后,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是()A.市场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C.生产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D.生产价格围绕市场价格上下波动正确答案:B16、商业资本执行的是产业资本运动中()A.货币资本职能B.生产资本职能C.商品资本职能D.流动资本职能正确答案:C17、资本主义银行利润的最终来源是()A.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的差额B.银行自有资本与借入资本的差额C.银行雇员创造的剩余价值D.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正确答案:D18、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A.土地的资本主义私有制B.农业工人提供了剩余劳动C.农业工人工资低于其他部门D.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正确答案:D19、垄断时期的竞争与自由竞争相比()A.竞争目的不同B.竞争手段没有变化C.竞争激烈程度和后果相差不大D.竞争范围相同正确答案:A2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A.资本主义的终结B.社会主义的开端C.社会主义的前阶D.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否定正确答案:C21、股份合作制是劳动者劳动联合()A.与劳动者资本联合的有机结合B.与经营者资本联合的有机结合C.与经营者劳动联合的有机结合D.与劳动者经营联合的有机结合正确答案:A22、我国对民族资本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A.无偿没收B.强制改造C.互助合作D.和平赎买正确答案:D2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主体是()A.国家B.地方C.企业D.个人正确答案:C24、社会主义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是在()A.生产部门内部进行B.非生产部门内部进行C.一个地区范围内进行D.整个社会范围内进行正确答案:D25、社会保障基金属于()A.积累基金B.社会后备基金C.社会消费基金D.个人消费基金正确答案:C26、保持价格基本稳定需要政府()A.直接规定各种商品的价格B.放开各种商品的价格C.调控防止价格水平剧烈波动D.不断刺激消费需求正确答案:C2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手段主要是()A.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B.计划手段和法律手段C.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D.计划手段和行政手段正确答案:A28、反映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对比关系的是()A.经济增长率B.经济效益C.国内生产总值D.经济结构正确答案:B29、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发展与()A.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B.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关系C.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D.速度、效益、比例的关系正确答案:C30、我国利用外资的主要方式有()A.财政信贷、商品信贷、出口信贷B.财政信贷、商业信贷、直接投资C.商业信贷、出口信贷、直接投资D.财政信贷、商品信贷、直接投资正确答案:D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任何社会的劳动过程都必须具有的基本生产要素是()A.劳动者的劳动B.科学技术C.劳动资料D.经营管理E.劳动对象正确答案:ACE2、商品价值包含生产商品的()A.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B.抽象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旧价值C.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D.具体劳动创造的新价值E.具体劳动创造的全部价值正确答案:AC3、通过对资本总公式的分析,可以发现()A.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运动的目的B.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C.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D.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又不能离开流通产生E.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正确答案:ABDE4、资本家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一部分资本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流动资本D.固定资本E.流通资本正确答案:BC5、产业资本循环的形式有()A.货币资本循环B.生产资本循环C.借贷资本循环D.商品资本循环E.生息资本循环正确答案:ABD6、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A.生产时间的长短B.流通时间的长短C.固定资本的周转速度D.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E.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正确答案:ABCDE7、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采取的具体形式有()A.产业利润B.商业利润C.银行利润D.借贷利息E.资本主义地租正确答案:ABCDE8、国家垄断资本积累的形式有()A.国家创办国有企业B.国家对私营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C.国家对国有企业追加投资D.国家对公共工程设施进行投资E.国家增加公共消费支出正确答案:ABCD9、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国家所有制经济B.集体所有制经济C.个体所有制经济D.私营经济E.外资独营经济正确答案:CDE10、现阶段与按劳分配并存的多种分配方式有()A.按资本分配B.按需要分配C.按技术要素分配D.按管理要素分配E.按劳动力价值分配正确答案:ACDE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简述狭义产业结构的主要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状况基础之上的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
(2)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所形成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
经济关系的总和,也就是社会生产关系体系。
(3)政治经济学的任务在于揭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客观经济规律。
经济规律是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什么实现了阶级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答:(1)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
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它和其他社会科学一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对于某种特定性质的生产关系;各个阶级都从本阶级利益出发,采取拥护或者反对的态度,因而政治经济学必然具有阶级性。
各个不同阶级,都有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性质不同的政治经济学。
(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既是一门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具有鲜明阶级性的科学,又是一门揭示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它实现了阶级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代表的无产阶圾利益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同社会发展方向是完全一致的。
3、如何正确看待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答:(1)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本质。
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整个体系和总体内容来看,是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是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的经济理论。
(2)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无论是重商主义经济学、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庸俗经济学,还是当代西方经济学,都应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批判其中的糟粕,吸取并改造其中有价值的成分,为我所用。
特别是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其理论体系和根本内容是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但是,它在发展和管理社会化大生产,在发展市场经济和实行政府调控,在经济增长与发展,在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在实行与发展股份制经济,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思想和理论,对于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和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都具有借鉴意义。
4、什么是劳动、劳动对象及劳动资料?答:劳动是有劳动能力和劳动经验的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有目的的活动。
劳动对象是人们把自己的劳动加于其上的一切东西,也就是劳动加工的对象。
劳动资料,又称劳动手段,是人们用来影响或改变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中最主要的是生产工具。
5、什么是生产资料?什么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答:生产资料是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总和、它是任何社会进行物质生产所必备的物质条件;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是人们的劳动、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在一定形式下结合起来,创造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产品的过程。
6、生产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答:(1)生产力的含义。
生产力是人们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它表示人们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反映人和自然界的关系。
(2)构成生产力的因素。
生产力由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构成,还包括管理等其他因素。
人的因素是指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和科学知识的劳动者,它是生产中能动的主体要素,在生产中起着最根本的作用。
物的因素是指生产资料,它是生产中的客体要素,是生产必需的物质条件。
在生产资料中,起着最重要作用的是生产工具,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展状况的最主要标志,也是划分经济时期的主要标志。
7、物质资料生产的重要性是什么?答: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对其他一切活动起着决定性作用。
(1)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人们要维持自己的生存、满足物质生活的需要,就要有衣服、食物、住房等最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这只有通过物质资料生产才能获得。
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可能存在下去。
(2)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是人类从事其他各种社会活动的先决条件,只有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才能有更多的人和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社会活动,人类社会才能日益发展。
8、什么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体系?答:(1)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也称经济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它是各种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2)生产关系体系。
生产关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生产关系是指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人和人的关系,如企业中厂长、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工人等之间的关系。
但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不会停止于一次或几次过程之中,而是不断重复和更新的再生产过程,它包括生产(直接生产过程)、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从而使人们在社会生产总过程中形成了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方面的经济关系。
这就是生产关系体系。
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它构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9、怎样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的地位?答:(1)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指生产资料归谁所有,是人们在占有生产资料方面形成的关系,体现着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它从根本方面决定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社会性质,是生产关系性质的首要标志。
(2)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实现。
生产资料所有制总是要通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方面关系得到实现,而且后者对生产资料所有制具有反作用。
这表现在当它们适应所有制的性质与要求时,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巩固和发展的作用;反之,就会对生产资料所有制起削弱和瓦解的作用。
10、如何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答:(1)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承认经济规律的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人们在经济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只能听凭经济规律的摆布;相反,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
(2)认识经济规律。
认识经济规律就是认识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人们对经济规律认识得越全面、越深刻,行动就越自由,就越能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在深刻认识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对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做出科学的表述和概括,才能自觉地熟练地加以运用。
(3)利用经济规律。
人们认识经济规律的目的,在于利用规律能动地改造世界。
利用经济规律是指人们在认识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客观规律的运动趋势和要求,制定经济工作的方针和政策,安排自己的经济活动,从而在实践中达到更好地实现经济利益的目的。
什么是商品?它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答: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种属性,体现着一定社会生产关系。
商品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商品是有用的物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无用的物品不具有使用价值,不可能成为商品。
(2)商品是劳动的产品。
即这种物品必须是人类劳动生产出来的,耗费了人类的劳动。
(3)商品是满足他人或社会消费需要的产品。
(4)商品必须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人们的需要。
也就是说,有用的劳动产品,只有通过市场交换去满足人们的消费需要,才能成为商品。
2、什么是商品经济?答:(1)商品经济的内涵。
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总称。
(2)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它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自身需要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自然经济存在于整个原始社会历史时期,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
产品交换经济是直接通过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所生产的产品的交换而进行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它存在于将来的********社会。
商品经济是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之间,通过等价交换而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存在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它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形式。
3、商品经济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答:(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础和条件。
社会分工是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出现的,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的分工。
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专门生产各种不同产品的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它们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因而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
不同的生产者各有其独立的经济利益和平等的权利,必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就表现为商品,产品的生产和交换成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上,这个决定性条件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4、如何理解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相互关系?答: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的相互关系是既相统一,又相矛盾。
(1)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
这种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二者的统一性,集中表现在二者统一于商品价值之中。
(2)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这种矛盾表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排斥的。
一切商品,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价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为了获取其使用价值。
商品生产者为了占有商品的价值,必须放弃商品的使用价值,将它让渡给消费者。
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
所以,商品二因素是互相排斥和矛盾的。
(3)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解决。
这个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使生产者实现了价值,消费者获得了使用价值,才能得到解决。
5、简述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
答:(1)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统一的。
商品生产者在从事具体劳动的同时,也就支出了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2)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是有差别的、矛盾的。
具体劳动是具有某种特定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抽掉了劳动的有用性和具体形式;各种具体劳动是不同质的,而抽象劳动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
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6、怎样确定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答:(1)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两个条件所决定。
第一,由生产的客观标准条件,即由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所决定。
这就是指现时某一生产部门中大多数同类商品的生产所使用的生产资料条件,以及所达到的技术装备水平。
第二,由生产的主观标准条件,即由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平均的劳动强度所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