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世界的聚落七年级地理知识点

合集下载

七年级的地埋第三节聚落笔记

七年级的地埋第三节聚落笔记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聚落》笔记
七年级地理第三节:聚落
一、聚落的形成
1.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可分为乡村和城市两大类。

2.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等不同类型,也有一定规模的工矿
企业形成的聚落。

3.城市聚落的形成:乡村人口流入城市→从事非农产业活动→乡村
变为城市。

二、聚落的分布
1.聚落的分布:有的沿河流分布,有的沿公路分布,有的镶嵌在山
谷里。

2.影响因素:地形、气候、水源、交通等。

三、聚落的发展变化
1.传统聚落:保留历史时期地方或民族特色的聚落。

2.传统聚落的价值:具有重要纪念或教育意义。

3.如何保护传统聚落?答:保持地方特色,合理利用开发,发挥地
区优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四、聚落的分类
1.乡村聚落:人口规模较小,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2.城市聚落:人口规模较大,居民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

五、自然环境对聚落的影响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山地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比较平坦的高地,以
平房或楼房为主,交通便利。

而丘陵地区则不同,往往分布在地势较为开阔的低地,交通不便。

2.气候对聚落的影响:寒冷地区聚落的房屋多采用厚墙、小窗的设
计,以抵御严寒;而在热带地区,房屋则多为通风设计,以保持通风和降温。

3.水源对聚落的影响:许多村落形成的原因与水源有关,如水边人
家多形成河谷型聚落,而沙漠地区的绿洲也是人们理想的居住地。

4.自然灾害对聚落的影响: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会影响人
们的居住环境,进而影响聚落的分布和发展。

人教版地理世界的居民和聚落知识提纲

人教版地理世界的居民和聚落知识提纲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居民与聚落第一节人口与人种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总数:201年110月,世界人口总数达70亿。

2、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3、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

出生人口-死亡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一死亡率X总人口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0,总人口会增长;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0,总人口不增也不减;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0,总人口会减少。

4、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最低的是欧洲。

一般来说,欧洲国家、北美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低,人口增长慢;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等发展中国家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快。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但中国自然增长率较低,主要与长期的计划生育有关。

二、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资源不足,环境压力大,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决措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养老负担加重,老年人生活困难、精神孤单等,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决措施:鼓励生育、吸引移民、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鼓励老有所为。

总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1、表示: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

某地区总人口(人)人口密度=某地区总面积(平方千米)、世界人口分布规律、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人文因素:交通、开发历史、工业、农业等四、世界的人种:主要根据体质特征划分归纳:人种的肤色大致从低纬向高纬变浅。

世界上人数最多和分布最广的人种是白色人种。

、除上述三大人种外,因人种间的通婚,还形成了混血人种。

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种为主。

说出下图中各地的主要人种: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说出下图中各地的主要语言:二、世界的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

七年级上册聚落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聚落的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聚落的知识点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为了生活和居住需要而形成的家庭、村庄、城市等聚集地。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断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文化特征。

一、聚落的定义和特征聚落是一个相对固定的人类定居点,包括家庭、村庄和城市等。

它具有以下特征:1.人类定居点:聚落是人类为了居住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定居点,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联系和交流的重要节点。

2.空间位置相对固定:聚落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空间单位,通常由自然和社会因素共同决定,同时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

3.人口数量有限:聚落的规模和人口数量通常较小,可以是一个家庭或者几个家庭组成的村庄,也可以是大型城市。

4.经济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聚落内的人们通常具有特定的职业和生产活动,同时也有着丰富的社会和文化生活。

5.文化传承和地域特征:不同的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背景、历史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这也构成了聚落的独特地域特征。

二、聚落的类型聚落常根据其规模和功能特点划分为不同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家庭:家庭是最小的聚落单位,通常由夫妻和其子女组成。

它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功能,是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单位。

2. 村庄:村庄是由若干个家庭组成的小型聚落,它通常根据地形和地理位置划分为山村、水乡、平原等不同类型。

村庄是农业社会的重要生产和社会文化中心。

3. 城镇:城镇是大型的人口聚集地,与农业经济和地理环境不同,它以工业和商业经济为主导。

城镇有着强大的社会、文化和政治影响力,也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聚落与人类社会的发展聚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聚落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聚落与生产力发展:聚落的发展和变迁反映了人类生产力和技术的提高。

随着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经济结构的变化,聚落不断地演化和发展。

2.聚落与文化传承:聚落环境对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有着重要的影响。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聚落》知识点解析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4《世界的聚落》知识点解析

《世界的聚落》知识点解析1.聚落的形态(1)聚落的概念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2)聚落的形式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①城市Ⅰ定义: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Ⅱ特点:人口密集,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并且对周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居住状况相对拥挤,多高层住宅,城市空间利用率高,交通发达。

Ⅲ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音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等。

Ⅳ解决措施:加强管理和保护,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②乡村Ⅰ定义: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分为村庄和集镇。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集镇。

Ⅱ特点:居住地相对分散,房屋不高,但经济实用;外围常有大片农田,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许多乡村民居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和环境特点。

城市和乡村的本质区别谈重点城市和乡村的本质区别是从事的行业不同,城市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乡村主要从事农业产业活动。

(3)聚落的演化过程聚落不是固定不变的,它是在不断发展的。

地理位置优越,聚落向前发展的速度越快。

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聚落人口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发展成为集镇,集镇进一步发展,楼房越来越高,人们由农业生产转向非农业生产,发展成为小城市,并由小城市逐渐向大城市发展。

谈重点城市和乡村的演化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再有城市聚落。

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城市是由乡村发展而来的,在干流与支流汇合处,或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聚落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①影响聚落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因素聚落的形成受地形、气候、水源、交通、资源等条件影响。

谈重点利于聚落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易形成聚落。

②聚落的分布状况在一些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

3.4 世界的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3.4 世界的聚落-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湘教版)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聚落的形态
1.什么是聚落? 聚落就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1)城市
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 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和发展空间 。城市人口密集,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且对周 围地区的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讨论: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哪些问题?
(2)乡村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 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做集镇。
乡村的房屋一般都不很高,但经济实用。乡村的外围 通常分布有大片的农田。
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交通特点
人口分布 建筑特点 生产活动
城市
乡村
比较面两幅图,分析城市和乡村的交通的特点?



城市
观察左图,分析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三处属于哪种类型的聚落? 乡村
2.三处都有可能发展成为哪种类型的聚 落?而最容易发展起来的是哪一处?为什 么?
城市 ②
河流交汇,水源充足,交通便利, 地形平坦
3.聚落与环境
因气纽候特严人寒的,冰用屋冰块构 成低矮的小屋,没有窗 户,保暖性好。
东湿南热亚地民区居雨水多,所以有 较完备的排水系统;墙体 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利 于通风散热,可以保持屋 内干爽。
(城市交通发达,而乡村的相对比较落后)
比较面两幅图,分析城市与乡村的人口分布的特点?
(城市人口多,分布相对集中,而乡村人口少,分布相对比较分散)
比较面两幅图,分析城市与乡村的生产活动的特点?
(城市居民一般都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如工业,商业,服务业, 金融业等,而乡村居民一般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聚落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聚落

七年级地理知识点总结聚落地理学是人类学科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它探究的是地球、地球表面、大气、水和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等内容。

而聚落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形态,它是人们集中定居、生活、开展经济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在地理学中,聚落也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就七年级地理学知识点中聚落这一部分进行总结。

一、聚落的概念聚落是人们集中定居、生活、开展经济活动的地方。

聚落的形态和规模不同,有城市、镇、村、居等不同的类型。

城市是人口密集、市政建筑集中、经济文化活动比较发达的聚落,而村庄则侧重于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

二、聚落的类型1.根据规模和功能的不同,聚落可以分为城市、镇、村等不同类型。

城市和镇都是人口较多、市政建筑较集中的聚落,而村庄则侧重于农业生产和自然环境保护等方面。

2.根据分布的不同,聚落可以分为沿海城市、内陆城市等不同类型。

沿海城市往往具有比较发达的港口和贸易经济,而内陆城市往往侧重于农业和工业生产。

3.根据历史和文化的不同,聚落可以分为古代城市、现代城市等不同类型。

古代城市往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现代城市则更加注重人性化和功能性。

三、聚落的发展与演变1.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城市化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趋势之一,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

2.传统城镇的改造和发展。

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求,许多城镇进行了规划、改造和建设,以更新城市设施、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生活环境。

3.新城市的兴起。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传统城市的发展,一些新城市也在不断兴起,这些城市具有更好的城市规划和新的城市文化,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

四、聚落的影响1.经济发展。

聚落是人们集中生活和开展经济活动的地方,它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社会变革。

聚落的发展和演变往往伴随着社会变革的深入,尤其是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一些社会、人口、文化等问题也在逐渐变化。

3.环境问题。

七年级地理聚落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聚落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聚落知识点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之一。

其中聚落(即城镇和乡村)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

聚落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集中地,具有人口密度高、经济发展好等特征,不仅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存在的空间载体,也是文化、行政和社会意识形态的载体。

以下将从聚落的定义、聚落类型及其特征、城市化进程等方面为您介绍七年级地理聚落知识点。

一、聚落的定义聚落是指人类长期居住、生产和社会交往集中的地方。

聚集在此处的人们有着相同的或相近的经济、文化、宗教等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

聚落不仅是人口的集中地,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活动的聚集中心。

聚落可以分为城市和乡村两种类型。

二、聚落类型及其特征1. 城市城市是指拥有相对密集的人口,并以行政管理、经济交往、文化传承等中心为特征的聚落。

城市的主要特征是:(1) 人口密度高。

城市是一个人口密集的聚落,常常集中了政治、文化、经济、科技等方面的资源和精英人才,人口具有高度的社会化和专业化。

(2) 空间结构复杂。

城市由中心平面、边缘平面以及连接中心和边缘的城市交通系统组成,具有不同的功能分区和结构分层,形成了复杂的城市景观。

(3) 经济活动发达。

城市是一个经济集聚中心,贸易和商业活动发达,人均GDP和GDP总量较高,产业结构也比较多元化。

2. 乡村乡村是指人口分散、经济以农业为主、空间结构简单的聚落。

乡村的主要特征是:(1) 人口分散。

乡村地区的人口往往沿着村庄或小型聚落分散居住,其分散的程度远远高于城市,具有典型的分散型结构。

(2) 经济以农业为主。

乡村的经济以农业为主,土地资源丰富,同时也是畜牧、渔业等乡村经济的重要载体。

(3) 空间结构简单。

乡村的空间结构相对简单,多以村庄和散落的建筑为主,缺少像城市般复杂的道路和交通网络。

三、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城市化进程的体现。

城市化进程在当前社会已经成为一种巨大的趋势和共识,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化程度不断加深。

湘教版七上地理课3.4世界聚落

湘教版七上地理课3.4世界聚落
10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 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可以抵御寒风, 保持屋内暖和。 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不易积雪,
保护建筑物 。
11
湿热地区的气候 雨水多,所以要 有较完备的排水 系统;墙体单薄, 门窗开得较大, 利于通风散热, 可以保持屋内干 爽。
乡村发展为城市的条件:在干流与
支流汇合处,河流入海口或出海口,大 的交通枢纽上,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8
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地势平坦 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自然资源丰富
交通便利 气候适宜
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这些
民居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居民 的社会经济生活密切联系。
你能解释下面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什么是聚落?
聚落
城市 乡村
城市 乡村
交通
人口
建筑
生产
教育
农村 渔村
牧村 林场大气污染交通阻塞住房拥挤
水体污染
城市在发展 过程中产生 的问题主要
有:
生活垃圾
乡村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乡村的分布:乡村民居有的集中, 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 山麓或公路、铁路分布。
秦陵兵马俑 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不文明行为
谢谢!
自然环境: 比较干燥 冬冷夏热 黄土深厚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 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 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 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 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 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 所为目的。世界文化遗产 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 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 于世界遗产范畴。截止到 2016年7月中国已拥有世界 文化遗产30项。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课件 新版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课件 新版湘教版
考试加油!奥利给~
民居与自然环境
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 , 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 , 窗户比 较小 , 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 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 , 屋顶大多高耸。
湿热地区的民居 墙体相対单薄 , 门 窗开得较大 , 并建 有较完善的排水系
统。
寒冷地区的气 候 , 风劲、雪大 , 厚实的墙体可以抵御 寒风 , 保持屋内暖 和。高耸的屋顶 , 不易积雪。
① 村庄怎样演变为城镇的 ?在它 发展过程中它的规模和建筑有哪 些变化 ?
② 城镇是怎样扩展成城市的 ?在 发展过程中它的景观有哪些变化?
③ 随着城市的发展 , 越来越多的 乡村人口变成城市人口 , 他们的 生活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 ?
④ 在河流支流与干流汇合处 , 或 在河流入海处 , 往往形成比较大
福建永定土楼
山西平遥古城
阿布•辛拜勒神庙
拓展延伸
1. 下面的做法是否准确 ?说说你的理由。 有人在古代建筑上刻写〞×××到此一游”
敦煌博物馆対外轮流开放石窟 , 限制参观的人数
2.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 果 , 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対传统聚落的保护 , 有差 别观点。你赞成以下哪一种观点 ?说出你的理由。
指人类文明史和地球发展史上罕见的、无法替代 的财富 , 是全人类共有的具有特殊意义和普遍价值 的文物古迹、文化产品。
世界文化遗产表达了差别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 族的文化精神 , 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 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 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 现代化建筑物。 3.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4.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

地理总结聚落知识点

地理总结聚落知识点

地理总结聚落知识点一、聚落的定义聚落是指一定范围内集中居住的人群和建筑物,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单位。

聚落一般由若干户组成,是人们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是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

聚落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村庄、城市、部落、棚户区等。

二、聚落的形成1. 自然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是聚落形成的重要条件。

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地资源等自然环境因素都会影响聚落的形成。

例如,山区多石多林,适合聚落的形成;水资源丰富的地方,聚落也容易形成。

2. 经济因素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就业机会等经济因素也会影响聚落的形成。

通常情况下,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地方,聚落形成的可能性较大。

3. 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也是聚落形成的重要因素。

人们的宗教信仰、传统风俗、居住习惯等会影响聚落的形成。

有些聚落是因为某种宗教信仰而形成的,有些聚落则是因为世代相传的家族关系而形成的。

三、聚落的分类1. 村庄村庄是一种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的聚落形式。

村庄通常位于郊区或乡村,由一定数量的农户组成,人口较少,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

2. 城市城市是规模较大的聚落形式,是现代化社会的产物。

城市的形成与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是一个地区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人们生产、居住、娱乐等的集中地。

3. 部落部落是一种原始群体形式的聚落。

部落多见于原始社会,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由若干家族或氏族组成,是亲族关系和部落首领的统治关系共同维系的一种聚落形式。

4. 棚户区棚户区是指城市中一些低收入者或流动人口居住的地方。

这些地方常常是由于经济条件差或缺乏合法居住证明,无法享受城市基本服务保障的人们自行搭建而成的。

四、聚落的特点1. 人口密集聚落是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人口密集是其最基本的特点之一。

在聚落中,人们可以互相交流、合作,共同生活。

2. 社会分工明确在聚落中,人们通常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分工,合作生产。

这样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提高生产力。

3. 生活方式多样不同类型的聚落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聚落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聚落知识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聚落知识点在七年级地理上册中,聚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聚落是指在一定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人口集聚的地方,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生产的重要场所。

聚落有着不同的类型和特征,下面将会介绍聚落的知识点。

一、聚落类型根据规模和功能,聚落可分为村落、镇和城市三种类型。

村落通常指人口数量较少的集聚地,人口数量少于500人;镇通常为人口数量在500-5000人之间的集聚地;城市则人口数量一般在5000人以上。

二、聚落特征聚落的特征包括人口密度、建筑风格、交通和商业网络等方面。

在聚落内,人口密度较高,房屋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较短。

建筑风格也常常是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文化和历史风格。

交通和商业网络也是聚落特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聚落内外的联系。

三、聚落的衰落与发展聚落的衰落与发展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因素、自然环境和人口迁移等。

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一些小镇和村落可能会被大城市所吸收,导致聚落的衰落。

而一些地理位置优越的镇和城市可能会因为政治和经济因素而不断发展壮大。

四、聚落规划和管理聚落的规划和管理对于聚落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进行聚落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气候和自然灾害的因素,同时还应考虑到交通网络和建筑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

在管理聚落时,应该注重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和历史遗迹的保护等问题。

总之,在地理学的学科中,聚落是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

聚落的类型和特征,衰落和发展,以及聚落规划和管理都是十分重要的内容。

通过对聚落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方文化和历史遗产。

七年级上册地理聚落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聚落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聚落知识点地理学是一门与地球相关的学科,聚落则是指多户人家及其附属设施在一起形成的社会组织单位。

七年级学生需要学习地理聚落的知识点,包括什么是聚落、聚落类型、聚落形成的原因、聚落分布规律以及聚落对环境的影响等。

一、什么是聚落聚落是指人们为了生产和生活而在相对一定的范围内,建立起来的住房、设施、街巷等建筑物的集合体。

它分布在全国各个地方,有些聚落规模小,有些规模大,都有其产生的背景和成因,地理聚落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二、聚落类型聚落类型包括商贸集镇、工业城镇、农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1.商贸集镇商贸集镇是一个具有商业和贸易功能的聚集区域,以进行商品交易为主要活动。

商贸集镇一般多见于一些历史悠久的城市以及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商贸集镇的产生与发展,与当地环境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2.工业城镇工业城镇则是一个具有工业制造功能的聚集区域,以生产和制造为主要活动。

工业城镇一般多见于距离工业重心较近的地方,交通、技术、环境等因素都会影响工业城镇的发展。

3.农村聚落农村聚落是一些以耕作为主要活动的集结地,其规模一般比较小。

农村聚落的形成,是由于农业部门需要拥有相应的居住条件,而耕作与近邻之间的关系也会促进农村聚落的形成。

4.城市聚落城市聚落则是一个具有城市化程度的聚集区域,它包含了很多的设施、住房和通行设施,以及大批人口。

城市化的发展是城市聚落形成的核心,城市的发展源于交通的便利、资源的丰富、政策的鼓励以及市场经济的发展等方面的因素。

三、聚落形成的原因聚落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常见的因素包括地理环境、交通水利、信仰文化、族群文化等。

地理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和土地等,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则有可能促进农村聚落的形成;而水路、陆路交通比较发达的地方,则可能出现工业聚落的形成。

四、聚落分布规律聚落分布规律是与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般来说,聚落是沿路线、河道、交通线路、沿山丘陵地形集中的。

此外,聚落也会分布在较为平坦安全的区域、沿海区域、旅游景区等。

湘教版初一上册地理世界的聚落知识点

湘教版初一上册地理世界的聚落知识点

湘教版初一上册地理世界的聚落知识点
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在农业社会,人口主要分布在土地条件较好的地方,耕地质量好,农业产出大;
2.20世纪初山东、河北人口的持续外流,是因为人口数量超过了土地承载力(由于战争等原因造成土地承载力较小);
3.在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区,人口集中分布在爪哇岛上,全国人口的58% 居住在这块7%的国土上;
4.在工业化社会,人口明显地向城市聚集.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一上册地理世界的聚落知
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要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多变的天气知识要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聚落》3

七年级地理上册3.4《世界的聚落》3

甘肃敦煌(dūn 莫 huánɡ) 高窟 1987年列入
《世界遗产名录》
2021/12/9
第十八页,共三十二页。
秦陵兵马俑 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mínɡ 》 lù)
2021/12/9
第十九页,共三十二页。
西递宏村 2000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mínɡ 》 lù)
2021/12/9
第二十页,共三十二页。
北京人遗址 2021/12/9
(yízhǐ)
198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第二十一页,共三十二页。
丽江古城 1997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mínɡ 》 lù)
2021/12/9
第二十二页,共三十二页。
二、如何保护世界(shìjiè)文化遗产
1、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 2、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 代化建筑物。 3、避免过度(guòdù)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4、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
3.最容易发展成为城市
聚落的是哪一处?为什
B处,位于河流交汇处,有大量人流
么?
2021/12/9
(rénliú)和物流在这里集散、中转。
第十五页,共三十二页。
世界文化遗产 的保护 (wén huà yíchǎn)
一、什么(shén me)是世界文化遗
指人产类创造的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 类共有的具有特殊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 文化产品。
2021/12/9
第二十三页,共三十二页。
新课学习
活动(huó 2 dòng) 敦煌博物院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的人
数。这种做法(zuòfǎ)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2021/12/9
这样做是为了减轻旅游活动 期间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

七年级地理上册 3.4++世界的聚落
6.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和措施。
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大到人口上千万的巨型 都市,小到只有几十个人的村庄,聚落的主要形式包 括城市和乡村。
城市
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 聚居地。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
规模比较小的居民点叫做村庄,规模比较大的居民点叫
D.受教育机会增加
2、某地的民居屋顶比较平,是因为( D ) A.气温较低 C.降水丰富 B.气温较高 D.降水贫乏
3.乡村聚落类型及其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 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 A.农村——放牧 B.牧场——伐木 C.渔村——捕鱼 D 林场——种植 4.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景观差异的描述, 正确的是………………( ) 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 B .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 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多 D.乡村人们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
学习目标
知道聚落的两种基本形态,认识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 景观差异。
举例说出聚落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聚落的民居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自主学习
▲聚落的形态
1.什么是聚落?它有哪些形式?
2.不同形式的聚落有哪些特点? 3.聚落的发展过程 4.聚落的分布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5.举例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做集镇。
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异
城市 交通特点 人口分布 乡村
道路密集
道路稀疏
稠密
密集、高 非农业 发展快、变化大
稀疏
稀疏、矮 农业 发展慢、变化小
建筑特点 生产方式
自然景观改变大小
村庄人口不断增多,居民点不断扩大而变成城镇;发 展过程中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较多的楼房,最 终发展为城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形态
1.聚落概念: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2.聚落主要形式:城市、乡村(村庄、集镇)
3.城市与乡村的本质区别:劳动生产方式不同/产业类型不同(城市非农业/乡村农业)
4.城市特点:①人口密集②社会经济活动频繁③对周围发展起促进作用
④城市居民的居住相对拥挤⑤多高层建筑⑥空间利用率高⑦交通线密集,交通发达
5.城市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环境破坏、污染加剧(大气、水体、噪声、生活垃圾、光
污染)、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

解决措施:加强管理和保护,进行合理的规划设计。

6.乡村特点:①居住地相对分散②房屋一般不高,经济实用③外围分布大片农田
④乡村民居有的集中,有的分散,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山麓或公路分布
⑤乡村民居体现当地的习俗和环境特点。

7.聚落的演变过程:村庄→集镇→城镇→城市→大城市
(乡村)→(城市)
8.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
①主要因素:受到地形、气候、水源、交通、资源等条件的影响。

地形平坦、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易形成聚落②分布状况:河流的中下游平原地区、沿海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密集,
高山荒漠少有或者没有聚落,因为这些地区地形崎岖,气候干旱,经济发展落后。

9.不同地区的民居特点:
①寒冷地区:墙体厚实---抵御寒风,保暖;屋顶高耸---不易积雪。

②湿热地区:墙体单薄,门窗开得大---通风散热;完备的排水系统---多雨水。

10.名词解释:
冲积平原:冲积平原是由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平原地貌。

在河流的下游水流没有上游般急速,从上游侵蚀了大量泥沙到了下游后因流速不再足以携带泥沙,结果这
些泥沙便沉积在下游。

尤其当河流发生水浸时,泥沙在河的两岸沉积,冲积
平原便逐渐形成。

卫星城:位于大城市周围区域的小城市,因这些小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与太空中的卫星围绕某个中心点的分布相类似,故名卫星城。

二、世界文化遗产(人文地理)
1.定义:指人类文明史和地球发展史上罕见的、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共有的具有特殊意
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文化产品。

2.类型: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古代宫殿、神庙、园林、陵墓等。

3.价值: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
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

4.保护措施:①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的侵蚀②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
化建筑物③避免过度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④重大工程处的文化遗产进行迁移5.著名世界文化遗产:
国外:意大利:威尼斯、佛罗伦萨古城
我国: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古城、皖南古村落、福建土楼、西递宏村、敦煌莫高窟、秦陵兵马俑、北京人遗址、长城、故宫、颐和园、天坛、布达拉宫等。

6.注意:①不能把所有旧的建筑物都看成是传统聚落。

②传统聚落多为文化遗产,但并不是所有的聚落都是文化遗产。

本节易错知识点:
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别会越来越小,直至完全一致。

(X)
②在目前的经济建设过程中,有不少的文化遗产阻碍了城市建设的步伐,应全部拆除。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