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管理复习

合集下载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内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内容

信息管理系统1.Mis的定义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人员包括高层决策人员、中层职能人员和基层业务人员,焊机器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各种办公机械和通信设备。

管理信息系统是这些人和机器组成的一个和谐的、配合默契的人-机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企业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2.信息对公司各管理层面的影响。

外界信息对战略规划层的影响最大,内部信息对运作控制层影响最大,二者对管理控制层影响一样大。

一般来说下层的系统处理量大,上层的处理量少,而上层所需要的信息形式较为概括,下层所需的信息形式较为具体。

战略规划层管理控制层:管理者的管理科学化,管理者的管理决策的改变。

运作控制层:首先是对生产管理和运营管理产生的影响,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率。

其次是提高效益。

3.从系统论的观点看待MIS: 开放式闭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式闭环系统,开放式系统是指不可能和外界分开的系统,或者是可以分开的,但分开以后系统的重要性质将会变化。

而按系统内部结构看,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闭环结构是在过程中不断收集信息,不断送给决策者额,不断调整决策。

计算机实时处理系统均属于闭环系统。

4.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分为几个阶段: 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规划完成后就可以根据系统规划的要求,组织一个个项目的开发。

每个项目的开发均可由四个阶段来完成,即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和系统评价,这四分阶段组成一个生命周期。

系统分析的内容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系统数据流程图的确定以及系统方案的确定等。

系统设计包括计算机系统流程图和程序流程图的确定、编码、输入输出设计、文件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程序设计等。

系统实现包括机器的购买、安装、程序调试、系统的切换以及系统的运行和维护等,系统的评价包括建成时的评价和运行后的评价,发现问题并提出系统更新的请求等5.BPR的要点:1. IT 2. 组织结构BPR是以过程的观点来看待企业的运作,对企业运作的合理性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组织和信息技术为两个使能器,以求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等关键的指标得到巨大的改善和提高。

《生产运营管理系统》、《生产与作业管理系统》期末复习全资料130225

《生产运营管理系统》、《生产与作业管理系统》期末复习全资料130225

一、名词解释/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1. 什么是生产运作战略?★考核知识点:生产运作战略的概念附1.1:(考核知识点解释)生产运作战略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生产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

它根据对企业各种资源要素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对和生产与运作管理以及生产运作系统有关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总的指导思想以及一系列决策。

2. 什么是生产运作的产出要素管理?★考核知识点:生产运作的产出要素管理的概念附1.2:(考核知识点解释)生产运作管理的产出要素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质量。

生产运作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和提高质量,包括产品或服务的设计质量、过程质量(生产或服务提供过程质量)和附加服务质量等问题。

2)成本。

是指产品价格既为顾客所接受,有会为企业带来一定的利润。

它涉及人、物料、设备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涉及产出效率提高的问题。

3)服务。

4)交货时间。

3. 什么是质量和质量管理?★考核知识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概念附1.3:(考核知识点解释)质量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可以理解为质量不仅是指产品的质量,也包括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包括质量活动管理体系运行的质量。

质量管理是指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质量管理是管理的一个方面,具有管理的普遍性;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的一种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活动,又具有管理的特殊性。

质量管理的核心是制定、实施和实现质量方针与目标;质量管理活动的主要形式是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

4. 什么是生产能力利用率?★考核知识点:生产能力利用率的概念附1.4:(考核知识点解释)从宏观角度讲,生产能力利用率是指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比值,它是衡量经济景气程度及分析经济运行效率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遗憾的是,目前我国没有该项指标的统计或估计,而且关于计算该指标的讨论也非常少见。

生产运作复习重点

生产运作复习重点

第一章1、提高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的措施第一、作好厂区、车间内部生产作业区和生产线的合理布置。

第二、采用先进的生产组织形式,如成组生产单元、流水生产线等。

第三、加强生产准备和生产效劳工作,保证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原材料、工卡量具的及时成套供给,加强设备调整、修理和磨刀等生产效劳工作。

第四、科学地编制生产作业方案,加强生产过程的衔接协调,减少生产中各种停顿和等待的时间。

2、生产不均衡产生的原因第一、原材料、毛坯供给不及时。

第二、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工卡量刃具不齐全,供给不及时。

第三、生产方案安排不恰当,生产能力及任务不平衡、生产的零部件不成套。

第四、设备故障多,维修工作跟不上。

第五、工人缺勤无替补。

第六、考核的方法不适宜3、生产运作的管理目标高效:效率是投入及产出之比,就是提高生产率。

灵活:要求能很快的适用环境变化。

准时:JIT清洁:环保4、连续性生产:又称为流程式生产,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生产流程具有连续性特点和要求的生产。

离散性生产:又称为加工-装配式生产,物料运动呈离散状态,以各自的工艺过程通过各个生产环节的生产。

5、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按可以把生产方式分为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

1〕备货型生产(Make—to—Stock,简称MTS)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有方案地进展产品开发和生产,生产出的产品不断补充成品库存,通过库存随时满足用户的需求。

2〕订货型生产(Make—to—Order,简称MTO)企业根据用户订单组织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企业根据用户在产品构造及性能等方面的要求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产品的品种、性能、数量及交货期组织生产。

6、理想的供需关系:准时生产按需生产是生产运作的根本原则,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运作的根本要求。

准时生产〔JIT〕,是一种生产管理的哲学,有普遍性。

供需协调意味着:将需方所需的产品和效劳,在需方需要的时间,在需方需要的地点,按需方要求的数量和质量,以合理的价格提供给需方。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引言概述:生产运作管理是指组织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以达到成本效益、高质量产品和满足客户需求的目标。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中,生产运作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进行阐述,包括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设备维护和持续改进。

正文内容:一、供应链管理1.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2.供应链管理的目标和好处3.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4.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要素5.供应链管理实施的挑战和解决方案二、生产计划与控制1.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概念和作用2.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关键要素3.生产计划与控制的目标和方法4.生产计划与控制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5.生产计划与控制的未来趋势和发展方向三、质量管理1.质量管理的定义和重要性2.质量管理的目标和原则3.质量管理的基本框架和方法4.质量管理中的关键要素5.质量管理的评估和持续改进四、设备维护1.设备维护的概念和重要性2.设备维护的目标和原则3.设备维护的基本分类和方法4.设备维护中的关键要素5.设备维护的技术发展和趋势五、持续改进1.持续改进的概念和重要性2.持续改进的目标和原则3.持续改进的方法和工具4.持续改进中的关键要素5.持续改进的成功案例和实施的挑战总结:通过对生产运作管理的复习,我们深入了解了供应链管理、生产计划与控制、质量管理、设备维护和持续改进等关键领域。

合理有效地运用这些管理原则和方法,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成功。

提高供应链的协调和管理,确保生产计划与控制的准确性和灵活性,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及时有效地进行设备维护,持续改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提升,将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生产运作管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资料

第一章、生产与运作管理概述1、(是什么)生产运作是什么?投入转换产出2、(为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生产率竞争3、(怎么样)有何种管理方法?系统、分类在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 制造、生产和运作B.运作、营销和财务C.运作、人事和营销D.运作、制造和财务E.以上都不是是什么:组织具有三种基本职能:营销——赢得顾客生产——创造产品或服务财务——获得资金,跟踪现金流从职能的角度认识生产运作典型的企业组织有三个基本职能:财务、营销和生产与运作。

生产与运作职能的实质是在转换过程中发生价值增值。

为什么生产运作管理为什么重要?是企业创造价值的主要环节;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职能之一;企业之间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产品和服务;是一门管理科学。

竞争因素的变化:价格、质量、品种、交货期、信誉和环保是影响顾客对产品需求的6大因素。

这6个因素也是决定竞争力的因素,然而,这6大因素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竞争力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它们是随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而变化的。

竞争因素与消费水平的关系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A. 供方之间竞争激化B.价格下跌C.出现回扣现象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E.产量减少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A.高效B.灵活C.准时D.清洁E.以上都不是怎么样:生产运作管理的两大对象生产运作过程——考虑如何对这样的生产运作活动进行组织、计划与控制投入→转换→产出生产运作系统——使上述转换得以实现的手段系统的设计、改造、升级生产与运作管理的内容: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运行、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维护、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评价与改进生产运作管理的基本问题生产运作系统1、产品要素管理——质量、成本、时间、服务2、资源要素管理——设备、物料、人力、信息3、环境要素管理生产与运作系统的构建生产与运作系统的含义:是由人员和资源构成的,能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有机整体。

生产与运作系统的特征:是多功能的综合系统、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的统一、是物质系统和管理系统的结合生产与运作系统构成:结构要素——硬件要素:技术、设施、能力等,是物质基础非结构要素——软件要素:人员、组织、计划等,是支持和保证两类要素的关系:硬件要素决定系统的结构形式;软件要素决定系统的运行机制;两类要素必须相互匹配,要不断进行动态调整。

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复习资料重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复习资料重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复习资料重点一、引言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System)是现代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生产、物流、供应链、质量管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

本文将重点介绍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点,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领域的重要概念和原理。

二、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基本概念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是指对企业生产、运营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系统,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企业组织目标。

该系统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1. 生产计划与控制:包括生产需求分析、产能规划、生产资源配置等。

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生产计划,实现生产的高效运作。

2. 物料管理:涉及供应商选择、订货、进货、库存管理等。

通过合理的物料管理,确保生产所需物料及时供应,避免过多库存和供应链断裂。

3. 生产过程管理:包括生产流程设计、设备维护、生产控制等。

通过监控生产过程,及时发现问题,确保生产质量和效率。

4. 质量管理:涉及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等。

通过监控产品质量指标,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满足客户需求。

5. 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采购、配送等。

通过优化供应链,减少成本、提高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三、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的重要原理和方法1. 作业流程管理(Workflow Management)作业流程管理是指通过对生产过程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通过明确工作流程、制定工作标准、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生产流程的高效运转。

2.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质量管理体系是为了提高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通过一系列的质量管理手段,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包括质量规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等内容。

3. 供应链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是以最低的成本和最高的效益,通过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及其他相关机构之间的协作和协调,实现产品的快速交付。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考试重点考点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考试重点考点

生产运作复习考试重点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概论1、生产运作管理的含义是什么(思考题):是对生产与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维护、评价和改进过程的管理,包括(基本职能)对运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其核心是实现价值增值。

2、生产运作的流程/生产运作活动的过程:把输入资源按照社会需要转化为有用输出,实现价值增值的过程。

3、运作活动的特征:(1)需要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某种转换过程,实现价值增值(2)包括有形产品的生产,也包括无形服务的提供(3)产出可以满足一定社会需要,具有一定使用价值4、(思考题)企业运行的三大职能:运作、理财、营销(1)运作就是创造社会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把运作活动组织好,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很大作用。

(2)理财就是为企业筹措资金并合理运用资金。

(3)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4)关系:三项基本职能是一切社会组织都有的,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5、运作管理的目标是什么(思考题):高效、低耗、灵活、清洁、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6、生产管理者需要哪些技能(思考):(1)技术技能:专业技术与管理技术(2)行为技能:处理人际关系、协调众人7、生产运作的分类/企业生产运作是如何进行分类的?(思考)(按管理的角度)(1)制造性生产①按工业特点分:连续性生产(流程式)与离散性生产(加工装配式)Eg:连续性:化工(塑料、药品、肥皂等)、冶炼、食品和造纸等。

离散性:轧钢、汽车制造、机床、锅炉、家具、电子设备、服装等②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分:订货型生产MTO与备货型生产MTS与按订单装配式生产ATO(2)服务性运作(服务业是如何进行分类的?思考)①纯劳务运作/一般劳务运作②顾客参与的服务运作/顾客不参与的服务运作8、(思考)举例说明流程式生产和加工装配式有什么不同?(1)流程式生产是将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的工艺顺序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1. 什么是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MIS)是应用信息和计算机技术来支持管理决策制定和业务运营的系统。

MIS可以帮助企业实现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管理以及传递,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2. MIS的组成MIS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组成:2.1 硬件设备硬件设备是MIS的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和存储设备等。

2.2 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是MIS的核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等。

2.3 数据库数据库是MIS的关键,负责存储企业的各种信息。

2.4 人员人员是MIS的运营者,包括业务人员、系统管理员和开发人员等。

2.5 数据通信网络数据通信网络是MIS的基础设施,负责信息的传递和交换。

3. MIS的分类MIS根据应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生产制造MIS生产制造MIS主要应用于制造业,包括物料控制、生产计划、零部件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3.2 销售分销MIS销售分销MIS主要应用于零售和批发行业,包括订单管理、库存管理、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3.3 金融MIS金融MIS主要应用于银行和证券业,包括交易处理、客户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

3.4 人力资源MIS人力资源MIS主要应用于人事部门,包括招聘管理、薪酬管理、培训管理等方面。

4. MIS的优点和缺点4.1 优点4.1.1 提高效率和准确性MIS可以自动化处理信息、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信息处理效率和准确性。

4.1.2 辅助管理决策MIS提供迅速可靠的数据分析和报告,帮助管理层做出更好的决策。

4.1.3 促进企业文化和知识管理MIS可以促进企业文化和知识的流动与共享,提高企业的协作和创新能力。

4.2 缺点4.2.1 高成本MIS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维护和更新成本也很高。

4.2.2 安全问题MIS存在安全问题,需要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避免信息泄露和黑客攻击。

4.2.3 技术和培训成本MIS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培训成本,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具有相关的技术能力和培训。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一、理论部分:1、生产的概念:是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PPT第一章)2、生产管理的概念:生产管理是对生产系统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

(PPT第一章)生产管理的内容:(1)生产系统的设计(2)产品和服务设计(3)厂址选择(4)设施布置(5)岗位与工作设计生产管理的目标: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高效:能够迅速满足用户的需求低耗:低成本灵活: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生产不同的品种和数量以及新品种(高柔性)准时:在用户需要的时间,按用户需要的数量,提供其所需要的合格产品和服务合格产品和满意服务:指质量3、制造性生产含义:是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制造型生产分类及各类别的概念和特点(教材P10):(1)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为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连续性生产:加工对象工艺过程连续的生产,如炼油、化工、冶金、食品和造纸等特点:地理位置集中;生产过程自动化程度高;协作与协调任务少离散性生产:加工对象工艺过程离散的生产,如机床、家电、计算机、汽车等特点:地理位置分散;协作关系复杂;生产管理任务重(2)按组织生产的特点分为备货型生产(MTS)和订货型生产(MTO)备货型生产: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补充库存,通过成品库存随时满足用户需求。

特点:由生产者进行产品的功能开发与设计产品,一般为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且品种不多;产品生产批量很大,生产过程比较稳定,生产计划、组织和控制相对简单。

订货型生产:按用户订单进行生产。

订单反映了用户的需求,包括产品的性能、数量、价格、交货期等,然后按照订单组织设计和生产特点:产品品种多,生产技术工作量大,很难做出标准化生产流程,资金占用大,生产周期长和各种消耗高。

(3)按生产的重复程度分为大量大批生产、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和单件小批生产。

大量大批生产:指产品品种单一,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的一种重复性生产。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基本概念1、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高满意服务。

(通过构造一个高效率、适应能力强的生产运作系统,为企业制造有竞争力的产品。

)2、生产运作基本内容:对生产系统设计的管理、对生产系统运作过程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改进过程的管理。

3、连续性生产和离散性生产(基本概念,可不背)(1)连续性生产是指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产品的生存。

连续性生产又称作流程式生产,如化工(塑料、药品、肥皂和肥料等)、炼油、冶金、食品和造纸等。

(2)离散性生产:是指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4、备货型生产和订货型生产(1)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2)订货型生产是指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

5、大量大批生产给企业带来的好处:(1)从设计到产出的整个生产周期短,因此加快资金周转;(2)大量大批生产一般是备货型生产,生产周期短使得用户的订货提前期短,从而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3)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4)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5)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6、单件小批生产的缺点:(1)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单提前期长;(2)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3)成本高;(4)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7、流程的分类P20 图1-7 V形、A形和T形企业按照物流的特征,制造企业可以分成V形、A形和T形三种或它们的混合型。

V形:水库式,由一种原材料经过基本相同的加工过程转换成种类繁多的最终产品。

如钢材的轧制,原油提炼。

A形:由许多原材料和零部件转换成少数几种产品。

飞机、汽车制造。

T形:最终产品是由相似零部件以不同方式组装成不同的产品,加工零部件大体是平行进行的,装配时不同的产品会用到许多相同或相似的零部件,如家用电器的生产。

生产运作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生产运作管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生产运作管理1、运营:一切社会组织将投入转换为产出的活动。

2、产品决策:3、运营流程:一系列将投入与产出联系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转换活动的处理过程4、供给链:通过增值过程与分销渠道控制从供给商的供给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给链,它开场于供给的源点,完毕于消费的终点。

5、库存:从客观上讲:是企业用于今后销售或使用的储藏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不同形态.按管理学上定义:库存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任何物品的停滞及储藏.而在企业财务报表上,库存表现为给定时间内企业的有形资产.6、制造性运营:将有形的投入转换成有形的产出的运营活动7、学习曲线:学习曲线是学习效应的一种描述方式。

学习效应是指当一个人或一个组织重复地做某一产品时,做单位产品所需的时间会随着产品生产数量的增加而逐步减少,然后才趋于稳定的现象。

8、节拍:连续完成一样的两个或两批产品或两次效劳之间的时间间隔。

9、牛鞭效应:订货的波动在从零售商到批发商、批发商到制造商,直至制造商又到零部件供给商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大的一种现象。

10、相关需求:及其它物流需求相关的需求。

11、效劳性运营:不制造有形产品的运营活动。

13、批量:消耗一次准备完毕时间所生产/提供的一样产品/效劳的数量14、工作设计:是要决定一项工作任务如何完成,要决定如何将生产任务或业务进展分解,把适当的工作内容分配给适当的工作者,然后以适当的形式将他们组织起来,以实现工作的协调与总任务的完成.15、关键作业:在网络图中作业时差为零的作业。

16、流程图:以图形方式描述业务流程的一种工具。

17、运营战略:在企业经营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营活动来到达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决策活动。

18、工作研究: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消除现有工作方法中不合理、不经济、混乱的因素,寻求更好、更经济、更容易的工作方法,以提高生产率。

19、分销配送:分销配送是指产品制造完成之后,从制造商至经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客户手中的一系列活动。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生产运作:是一个“投入—转化—产出”的过程,即投入一定的资源,经过一系列多种形式的转化,使其增值,最后以某种形式的产出提供给社会。

2.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3.企业经营的基本职能:财务、技术、生产运作、营销和人力资源管理4.独特的竞争力:指的是使一个组织与其他竞争对手相区别的一套知识、技能、组织的惯行与业务流程。

5.竞争力的含义: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

6.竞争要素:成本、质量、时间、柔性7.生产运作战略:质量、成本、时间和柔性8.规模经济的含义:是指在生产能力扩张的初期阶段,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单位成本可以通过扩大产出规模而降低。

9.规模不经济:指随着企业生产规模扩大,而边际效益却渐渐下降,甚至跌破零、成为负值。

10.瓶颈环节:一个系统的生产流程往往包含多个作业环节,而且这些作业环节的能力通常是不相等的,其中能力最小的作业环节就是系统或流程的瓶颈,系统的生产能力由瓶颈环节的生产能力决定,它限制了整个系统的产出。

11.能力缓冲:就是为了使生产系统能够应对需求突然增加或者生产能力临时丧失而保留的能力数量。

12.独立需求:是指来自用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需求。

13.相关需求:也称非独立需求,它与其他需求有内在的相关性,可以根据对最终产品的独立需求精确地计算出来,一种确定性的需求。

14.主生产进度计划:是MRP运行的驱动力量,它所列的是最终产品项。

15.物料清单:产品项目的结构以及制成最终产品各个阶段的先后顺序。

16.库存记录文件:库存文件随时统计、记录着每项物料的实际存储状况,以及一系列有关存储的信息资料,如计划到货量、需求计划、订货计划、存储控制信息等。

17.生产运作分为两大类:制造性生产和服务性生产,制造性生产分为MTS备货型生产和MTO订货型生产。

18.订单资格要素:是指即使只是让人考虑或只是运转起来也必须具有的那些产品或服务的特性。

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复习资料重点

生产与运作管理系统复习资料重点

二,运营系统第二讲运营系统[教学内容]1.运营系统构成及其作用2.生产过程旳组织3.运营管理发展史一、运营系统旳构成及其作用1.运营系统旳构成①运营系统旳设施构成②运营系统旳物流构成③运营系统旳信息流构成2.运营管理旳作用公司是一种有机旳整体,公司管理就是一种完整旳系统,它是有许多子系统构成旳。

运营管理作为一种子系统,在公司管理系统中处在什么地位,重要从它和其他子系统之间旳关系上来考察。

运营管理与其他子系统旳关系①运营管理与经营决策旳关系经营决策—决策性地位、处在公司旳上层、拟定公司旳目旳、方针、战略、计划。

运营管理—执行性地位、处在公司旳中层、根据经营决策下达旳具体任务、组织多种投入要素进行产出活动并保证明现。

它们之间是决策和执行旳关系②运营管理与产品研发管理产品研发是公司实现经营决策旳根基,同步是运营管理产出是紧密结合旳。

产品研发与运营管理在公司管理系统中同处在执行性地位,保持着密切旳协作关系。

③运营管理与营销管理旳关系运营管理为营销部门提供满足市场消费、适销对路旳产品,搞好运营管理对开展营销管理工作、提高产品旳市场占有率和增长公司活力有重要旳意义。

运营管理对营销管理起保障作用。

同步营销管理为运营部门提供市场信息,是运营管理旳产品旳价值实现旳保证。

两者有着十分紧密旳协作关系。

⑵运营战略是公司经营战略旳重要构成公司战略是总体战略和各分战略旳集合体。

它形成一种战略体系,运营战略是其中重要旳构成部分。

运营战略是公司根据所选定旳目旳市场和产品特点来构造其运营系统时所遵循旳指引思想,以及在这种指引思想下旳一系列决策计划、内容和程序。

⑶生产管理与公司竞争优势关系新产品开发、成本、质量、交货期四大竞争优势都与运营管理状况密切有关。

这四个基本要素无不取决于运营管理旳方式和效率。

3.运营管理旳任务⑴生产运作系统运动规律运营管理作为一种子系统,有它自身旳运动规律。

运营系统旳运动规律就是输入生产要素,通过生产过程,输出产品和服务,并且在生产过程旳进行中不断地进行信息反馈。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

一、基本概念1、生产运作系统⏹概念●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和机器构成、能将一定输入转化为特定输出的有机整体。

●生产运作系统是人的组织、物的配置和资金运筹的协调运作的统一体。

●输入是由输出决定的,生产运作系统也是由输出决定的●生产运作系统是由人设计建造的,它可以按照需要进行构造和重构,使它能够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三项基本职能:生产运作、财务和营销2、生产运作管理⏹概念(内容)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是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3、生产运作类型按照品种多少、批量大小、生产重复程度划分:大量生产单件生产成批生产大量大批生产运作类型⏹特征:●设计方面大大减少了设计工作量(重复生产时,图纸只需作小的修改),节省了设计阶段所需的时间,而且保证了设计质量,也节省了设计人员。

●工艺方面由于设计图纸变化小,产品结构相对稳定,可以编制标准制造工艺,标准工艺经过反复生产验证,其质量可不断提高。

由于减少以至消除了重复编制工艺的工作,不仅大大减少了工艺编制的工作量,缩短了工艺准备周期。

而且节省了工艺人员。

由于产量大,生产重复程度高,可设计专用、高效的工艺装备,便于且宜于精确制定材料消耗定额,减少原材料消耗。

●生产组织方面可进行精细分工,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工人操作简化,可推行标准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

宜于购置专用高效设备,采用流水线、自动线等高效的组织生产的形式。

●生产管理方面便于且宜于制定准确的工时定额。

由于产品品种及产量稳定,原材料、毛坯变化小,易与供应厂家和协作厂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质量与交货期容易得到保证。

例行管理多,例外管理少,计划、调度工作简单,生产管理人员易熟悉产品和工艺,易掌握生产进度。

⏹好处:●从设计到出产的整个生产周期短,因此加快资金周转。

大量大批生产一般是备货型生产,生产周期短使得用户的订货提前期短,从而加快了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资料

1、请说明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的设计运行分别包括哪些内容?书上:(1)设计:产品/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生产/ 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2)运行:需求预测,生产计划,库存管理,物料需求计划,供应链管理,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服务业的作业计划,项目计划管理笔记:(1)战略制定(设计):战略决策:产品决策系统设计:产品开发,系统布局,工作研究(2)战略实施(运行):计划:生产总体计划与主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控制:控制进度、控制现场管理:项目计划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生产质量管理、生产成本管理设计:1、产品/ 服务设计和技术选择产品设计过程包括新产品的需求分析、产品构思、可行性讨论过程,结构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技术设计、详细设计等)过程,以及工艺设计过程(包括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查、拟定工艺方案、编制工艺规程、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2、生产/ 服务设施选址与布置选址一般步骤:选择某一地区;在同一地区选择若干适当的地点;比较不同地点,做出决定。

3、工作设计与作业组织工作设计:明确生产任务的作业过程;通过分工确定工作内容;明确每个操作者的工作责任;以阻止形式规定分工后的协调,保证任务的完成,运行:1、需求预测定性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预测误差与监控2、生产计划能力计划、生产大纲的制定、产品出产计划的编制、收入管理3、库存管理库存、库存问题的基本魔心、单周期库存模型4、物料需求计划MRP 系统5、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系统设计、物流管理、酷讯控制方法、采购管理、供应商管理6、制造业生产作业计划与控制流水车间作业计划问题、单间车间作业计划问题、生产作业控制7、服务业的作业计划服务企业的运作、随即服务系统、人员班次安排8、项目管理计划项目管理、网络计划方法、网络时间参数的计算、网络计划优化2、什么是并行工程?其主要特点是什么?并行工程的产品设计方法,它能够并行地集成设计、制造、市场、服务等资源。

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工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资料整理

生产运营管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Operations广义生产(现代生产、运营)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其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

◆OM(operation management)生产运营管理对生产系统(为公司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设计、运作和改进活动。

◆BPR(业务流程重组)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通过对企业各个生产流程的重新审视,消除非增值的步骤,并对其余步骤进行计算优化,已达到预期的结果。

◆MTO(订货型生产)指按用户订单进行的生产。

用户可能对产品提出各种各样的要求,经过协商和谈判,以协议或合同的形式确认对产品性能、质量、数量和交货期的要求,然后组织设计和制造。

例如,锅炉、船舶等产品的生产,属于订货型生产。

◆MTS/MTI(备货型生产)备货型生产是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根据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

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来满足用户的需要。

例如,轴承、紧固件、小型电动机等产品的生产,属于备货型生产。

◆重型项目组织(heavyweight project organization)包含了很强的项目联系,项目经理拥有完全的预算权,会很深程度地参与项目成员的业绩评估并制定大多数主要资源的分配策。

◆轻型项目组织(lightweight project organization)包含了较弱的项目联系,项目经理是一个协调员,协调项目时间表、会议;职能经理负责预算、招聘和解雇以及项目成员的业绩评估。

◆OS (operation strategy) 运营策略指利用企业资源所制订的各项企业政策和计划,它最大限度地支持了企业的长期竞争战略。

◆PWP(厂中厂)在同一个公司建立不同得工厂,每一个工厂有自己得产品线,实施不同的生产战略,形成不同的竞争重点◆order winner(订单赢得要素)订单赢得要素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标准,根据不同情况,订单赢得要素标准可能是产品价格、质量和保证、或者其他发展较早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1.成组技术P85揭示和利用事物间的相似性,按照一定的准则分类成组,同组事物能够采用同一方法进行处理,以便提高效益的技术。

2.并行工程P82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集成化处理的系统方法和综合技术。

3.库存管理意义P205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需求的前提下,使库存量经常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掌握库存量动态,适时,适量提出订货,避免超储或缺货;减少库存空间占用,降低库存总费用;控制库存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

4.全面质量管理P406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5.JIT的特点:在需要的时间,需要的地点,生产必要数量和完美质量的产品。

6.工艺原则与对象原则P99工艺专业化原则又称“工艺导向型原则”,是指按照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将完成相同工艺的设备和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这样构成诸如铸造厂、锻造厂、热处理厂、铸造车间、锻造车间、机械加工车间、热处理车间、车工工段、铣刨工段等生产单位。

对象专业化原则又称“产品导向型原则”,是指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将加工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这样构成诸如汽车制造厂、发动机分厂(车间)、电机车间、齿轮工段、曲轴工段等生产单位。

7.滚动式计划P181滚动计划法是按照“近细远粗”的原则制定一定时期内的计划,然后按照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环境变化,调整和修订未来的计划,并逐期向后移动,把短期计划和中期计划结合起来的一种计划方法。

其编制方法是:在已编制出的计划的基础上,每经过一段固定的时期(例如一年或一个季度,这段固定的时期被称为滚动期)便根据变化了的环境条件和计划的实际执行情况,从确保实现计划目标出发对原计划进行调整。

每次调整时,保持原计划期限不变,而将计划期顺序向前推进一个滚动期。

8.BPR的含义P365为在反映企业绩效的关键因素,如成本、质量、服务和交货速度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而对企业整个活动过程所进行的根本性重新设计。

9.生产运作管理竞争优势的基础P51职能策略为增进企业内职能性操作效果的策略,通过职能策略的实施,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创新和良好的顾客回应,以取得低成本并实现差异化,从而赢得竞争优势。

如51页图2-9.二、计算题1、库存管理模型 2、MRP 3、排队论三、论述题1、考查从MRP到ERP的发展过程,说明管理思想的演变P226-246进销存--->MRP--->闭环MRP--->MRPII-->ERP-->DEMMRP(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MRPⅡ(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

初期的MRP、闭环MRP、MRPⅡ和ERP,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不同阶段:A.初期的MPR可以将产品出产计划变成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和外购件、原材料的需求计划;B.闭环MPR在此基础上考虑了生产能力,包括内部的车间层的管理,和外部采购;C.而MRPⅡ则集成了物流和资金流,将人、财、物,时间等各种资源进行周密计划,合理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D.ERP的概念则由Garter Group率先提出,它将供应链、企业业务流程和信息流程都囊括其中。

由于ERP的概念流传最广,现在已经成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代名词。

相对于标准MRP Ⅱ系统来说,ERP的扩展功能包括质量管理、试验室管理、流程作业管理、配方管理、产品数据管理、维护管理、管制报告和仓库管理。

ERP其实仍然是以MRPⅡ为核心的,只不过把这些功能同供应链集成到了一起,重点是决策支持和客户关系的处理。

近代又发展出DEM(动态企业建模)。

2、试比较MRP与JIT的异同点,并给出两者结合应用的方式P451相同点:MRPⅡ和JIT是两种现代化的生产计划与作业控制系统,它们服务于共同的管理目标即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费用和改善用户服务。

不同点:a管理思想的差异:JIT起源于日本,它与在美国发展起来的MRPⅡ系统的不同体现了两国不同的管理思想,对待库存、批量、质量和提前期不同的处理方式。

b.管理的范围不同:MRP管理的范围比JIT广,它除了用于计划工具、维修等活动,还能辅助财务计划,并能作为一个经营战略计划系统,而JIT一般仅作为生产控制系统。

c.适用于不同生产环境:1)JIT适用于生产高度重复性产品的生产环境;MRP则适用于批量生产、按用户订单生产、产品多变的生产环境。

2)MRPⅡ以计算机为工具,需要一定的硬件、软件,投资费用高;而JIT可以由人工系统完成,不一定需要计算机系统。

结合应用的方式:见P4483、试比较物资型生产与劳动服务型生产的异同点P35产品资金绩效制造性生产可存储资本密集质量、成本、交货期可计量服务性生产不可存储劳动密集顾客满意度难以计量(信息、知识)4、什么是工作设计行为理论?我国大量生产方式,生产系统应如何扩展其工人的工作P126-127+图5-4。

行为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是研究人的工作动机(包括经济需要、社会需求以及特殊的个人需要等),人的工作动机对人如何进行工作以及对工作结果又很大的影响。

专业化程度高、重复性很强的工作往往容易使人产生单调感,导致对工作变得淡漠,从而影响工作结果,因此需要在工作设计中考虑以下三种方法:1.工作扩大化;2.工作职务轮换;3.工作丰富化。

5、试比较MRP与DRP的异同点P245(1)相同点1)都是按时段的订货点(TPOP)方法。

TPOP的准时性比一般订货点方法好得多。

2)都采用固定提前期。

3)都假设能力无限。

(2)不同点1)MRP处理的是生产过程的物料流问题,其形态在不断变化。

如若干不同零件装配成一台产品,计划的对象不断发生变化。

DRP处理的是流通领域的物料流,其形态并不改变,计划对象无论是在最低层的服务网点,还是最高层地批发部门,都是不变的。

2)MRP是从总体(产品)出发,按产品结构文件,自上而下地处理到部分(零部件、原材料);DRP是从局部(最低层服务网点)出发,按分配网络,自下而上地处理到全局(如全国服务中心)。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信息:指加工以后对人们的活动产生影响的数据。

数据:是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以及相互关系等进行记载的符号。

物流:物品从供给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资金流:是以货币的形式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形式。

事物流:是指企业在处理内部或外部活动中产生各种经营管理行为,这些行为的过程构成了事物流。

信息流:是指除去物流、资金流和事物流的物理内容外的信息的流动过程。

管理信息: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原始数据经过加工处理、分析解释、明确意义后所产生的对管理决策产生影响的信息。

企业外部信息:又称外源信息,是从企业外部环境传输到企业的各种信息。

企业内部信息:又称内源信息,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各种信息。

常规性信息:又称固定信息,指反映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状况,在一定时期内按统一程序或格式重复出现和使用,而不发生根本性变化的信息。

偶然性信息:又称突发性信息,是反映企业非正常事件的无统一规定或格式的非定期信息。

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活动各领域普遍采用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使得人们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各种媒体,使用和传递所需信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增强国力的过程。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为了某些目标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分解方法:把被研究的对象和问题分解成许多人们可以容易处理和理解的细小部分,并通过对这些被分解的部分进行研究来获得对整体的了解和把握,这种处理方法就是分解方法。

系统方法:考虑系统的整体性,考虑系统组成部分的内部关系和协同关系,这样的方法叫系统方法。

信息系统:是以计算机、网络及其它信息技术为核心,为实现某些系统目标,对信息资源进行处理的信息。

自底向上分析方法:指通过调查等方式,将业务的具体功能汇总、归纳成宏观的功能。

自顶向下,逐步求精:是从宏观入手,按照事物的性质和规律,分解到微观具体的事物。

管理信息系统(MIS):是以人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信息流联系起来,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更新和维护,产生管理者所需要的信息,改善协同合作、效率与决策制定,协助企业管理资源并获利的信息处理系统。

办公自动化系统(OAS):是将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系统科学及行为科学应用于传统的数据处理,以及现代的办公事务处理的一项综合技术。

决策支持系统(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以及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支持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决策的信息系统。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与组织变革管理:管理者或管理机构,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计划、组织、控制、领导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虚拟组织:是由若干独立实在的企业组成的临时性、动态的“虚拟”的企业。

组织扁平化:是指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消减中间管理层数量的工作过程。

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企业流程所进行的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使企业的速度、质量、服务和成本等关键业绩指标获得根本性的改善。

企业流程:是指生产或服务过程中的一连串活动的工作流程。

企业资源规划(ERP):是一个集合企业内部的所有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和控制,以期达到最有效的计划和控制,达到最大效益的集成系统。

第三章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系统软件:是用来管理中央处理器、存储器、通信连接以及各种外部设备等所有硬件资源的程序。

应用软件:是用于完成用户所要求的数据处理任务或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

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组成部分,他的主要任务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调度用户作业程序和处理各种中断,从而保证计算机各部分协调有效地工作。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对计算机中所存放的大量数据进行组织、管理、查询并提供一定处理功能的大型系统软件。

网络:将地理位置不同、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利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网络协议:是一种用于网络之间相互通信的技术标准,是一门大家都公认并必须遵守执行的“共同语言”。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网络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反映了网络中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数据库系统(DBS):是指数据库及其管理、维护和使用所需要的计算机硬件、软件和使用人员的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