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_第三章_道路平面设计
道路平面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道路平面设计工作总结报告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增加,道路平面设计工作变得愈
发重要。
作为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平面设计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
因此,对道路平面设计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对于提高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道路平面设计工作中,首先需要充分了解道路的使用需求和交通流量情况。
根据道路的功能定位和使用要求,合理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和参数,从而确保道路设计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对交通流量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为道路设计提供合理的交通容量和通行能力。
其次,道路平面设计工作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地理环境和地形地貌特征。
根据
道路所处地区的地质条件和气候特点,合理选择道路材料和结构形式,确保道路在各种自然环境下都能够保持稳定和安全。
同时,对道路的地形地貌进行详细测量和分析,为道路设计提供合理的纵、横断面和坡度参数,从而确保道路的平顺和舒适性。
此外,道路平面设计工作还需要充分考虑交通安全和环保要求。
在道路设计中,需要合理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设施,确保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
同时,需要合理设置雨水排放系统和绿化带,确保道路在雨水天气下能够有效排水和保持环境卫生。
总的来说,道路平面设计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道路的
使用需求、地理环境和交通安全等多方面因素。
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得到合理考虑和充分保障的情况下,才能够设计出满足实际需求、安全稳定、环保高效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
希望未来在道路平面设计工作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设计水平和质量,为城市交通发展和交通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道路勘测设计 要点归纳
道路勘测设计要点归纳道路勘测设计要点归纳第一章绪论公路运输的优势:(1)机动灵活,适应性强能满足各种运输的需要;(2)能深入各处直达运输,受国家交通设施的限制较小,中转环节少,时间快,货损少,铁路只能在固定的线上运输,铁路在整个运输网起“线”的作用,而公路运输可深入偏远山区,是“面”的运输,是运输网中的血脉;(3)公路运输是发展生产,为国防及人民生活服务的重要环节;(4)公路运输投资少,周转快,社会效益显著;(5)和铁路、水运相比,单位运量小,运输成本偏高是其缺点,但随着汽车的改进,公路标准的提高,组织管理的改善,这些缺点会逐渐克服而更能显示出公路的优点。
技术标准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线形标准、载重标准、净空标准。
设计速度(计算行车速度):在天气良好,交通密度小的情况下,一般驾驶员能够保持安全而舒适行驶的最大速度。
交通量: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处的实际汽车数。
设计交通量:指拟建道路到预测年限时所能达到的年平均日交通量。
通行能力:通行能力亦称道路的交通容量,是指以正常可以接受的运行速度,并保证行车舒适,车流无阻碍的条件下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上某一断面处的最大车辆数。
交通密度:某一单位时间在单位路段上的车辆数。
第二章汽车行驶理论汽车行驶对道路的要求:安全,迅速,经济与舒适道路线性设计的保证措施:1.稳定性:即保证安全行车①不翻车,②倒溜或侧滑。
2.快速:评价运输效率的指标是汽车运输生产率(吨公里/小时)和运输成本(元/吨公里),车速是影响的主要因素,因此,为提高车速,就需要充分发挥汽车行驶的动力性能。
3.舒适:线性设计时需要平纵线形的合宜组合,采用符合视觉舒顺要求的曲线半径,注意线形与景观的协调,沿线的植树绿化等。
4.经济:线型需便捷,车速的起伏要较少,耗油省。
5.畅通:行车不受或少受干扰,足够的视距和路面宽度,合理的设置竖曲线,以及减少道路交叉等。
汽车行驶稳定性: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在外部因素作用下,尚能保持或者很快自行恢复原行驶状态和方向,而不致发生丧失控制产生侧滑,倾覆等现象的能力。
道路勘测设计第三章平面设计
3.1 概述 3.1.1 路线
(1)路线
(2)路线的平面
(3)路线的纵断面
(4)路线的横断面
图3-1 公路的平面、纵断面示意图
3.1.2 平面线形设计的基本要求 (1)汽车行驶轨迹
轨迹在几何性质上有以下特征: 1) 轨迹连续圆滑,即在任何一点上不出现错头、折点。
3-2 不连续的路线
120
100 80
60
40
30
20
0.10
0.12 0.13 0.15 0.15 0.16 0.17
6
6
6
6
6
6
6
8
8
8
8
8
8
8
10
10
10
10
10
10
10
2)一般最小半径
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它是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 值。
表3-5 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的横向力系数和超高值
3)道路两侧过于空旷时,宜采取措施,以改善单调的景观。 4)长直线下坡方向尽头的平曲线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3-5 道路图片
(3) 直线的最小长度 1)同向圆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
当设计速度≥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设计速度的6倍为宜。
3-6 同向曲线
3-7 同向曲线间插入短直线
80 400 250 2500 3350
60 200 125 1500 1900
40 30 20 100 65 30 60 30 15 600 350 150 800 450 200
表3-8 城市道路圆曲线最小半径
设计速度(km/h)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 设超高推荐半径/m
道路勘测设计课后习题复习题参考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2. 城市道路分为几类?答: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3. 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一般采用几阶段设计?答:一阶段设计:即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简单、方案明确的小型建设项目。
两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一般建设项目。
三阶段设计:即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适用于技术复杂、基础资料缺乏和不足的建设项目或建设项目中的个别路段、特大桥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等。
4. 道路勘测设计的研究方法答:先对平、纵、横三个基本几何构成分别进行讨论,然后以汽车行驶特性和自然条件为基础,把他们组合成整体综合研究,以实现空间实体的几何设计。
5. 设计车辆设计速度.答:设计车辆:指道路设计所采用的具有代表性车辆。
设计速度:指当天气条件良好、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中等驾驶技术的驾驶员能保持安全顺适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
6.自然条件对道路设计有哪些影响?答:主要影响道路等级和设计速度的选用、路线方案的确定、路线平纵横的几何形状、桥隧等构造物的位置和规模、工程数量和造价等。
第二章:平面设计1. 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
答: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2. 为何要限制直线长度?答:在地形起伏较大地区,直线难与地形相适应,产生高填深挖,破坏自然景观,运用不当会影响线形的连续性,过长会使驾驶员感到单调、疲惫急躁,不利于安全行驶。
3. 汽车的行驶轨迹特征。
答:轨迹是连续的,曲率是连续的饿,曲率变化率是连续的。
4. 公路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有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
答:极限最小半径,特殊困难情况下使用,一般不轻易使用;一般最小半径,通常情况下使用;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在不必设置超高就能满足行驶稳定性的圆曲线使用。
5. 平面线形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
答: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公路曲线设计说明
第三章曲线平面设计第3-1节概述道路是一条三维空间的实体,它是由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和沿线设施所组成的线形构造物。
一般所说的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
路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曲线构成。
路线设计是指确定路线空间位置和各部分几何尺寸的工作。
为方便设计,路线设计分解为路线平面设计、路线纵断面设计和路线横断面设计,三者既相互配合,同时更要与地形、地物、环境、景观相协调。
直线具有距离短、方向明确、线形易于布的优点,可作为平原区的主要线形要素。
但过长的直线又易引起驾驶员的单调和疲劳,出现过高的车速,因此有必要避免使用过长的直线,并注意与地形、地物、环境相适应。
在平面线形上,圆曲线是使用最多的基本线形。
圆曲线在现场容易设置,可以自然地表明方向的变化。
采用平缓而适当的圆曲线,即可引起司机的注意,又起到诱导视线的作用。
圆曲线具有一定的半径,在透视图中的形状为椭圆(如图7.4-1)。
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或在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采用曲率半径不断变化的缓和曲线以适应汽车驶轨迹。
缓和曲线的作用是缓和人体感到的离心加速度的急剧变化,且使驾驶员容易做到均匀的操作方向盘,提高视觉的平顺度及线形的连续性。
缓和曲线的曲率从为零渐渐地向某一定值变化,使圆曲线与直线平顺地衔接(如图7.4-2)。
第3-2节线路总体设计和选线原则与要点一、选线原则路线设计应在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选定的路线走向和主要控制点的基础上进行。
首先,要作出总体设计,这主要包括;确定地形类别和计算行车的速度,确定车道数以及城镇或其他路线连接线交叉的地点、方式等。
总体设计为具体选线提出了要求、基本方向和规模,选线是总体设计的具体化,在选线时要注意掌握以下原则。
1.比选原则选线是一项技术性、综合性强,且复杂的工作,即使设计者主观上有完美的设想,也难免使实际线路存在不足,发现优劣的最佳途径,就是比较选择。
在路线设计的各个阶段,应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路线最优方案。
城市道路设计第三章 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
会车视距是在同一车道上两对向汽车相遇,从相互发现 时起,至同时采取制动措施使两车安全停止,所需的最短距 离。会车视距为停车视距2倍。 3、超车视距
超车视距是指汽车安全超越前车所需的最小通视距离。 城市道路不允许车辆越过中线超车,因此不存在超车视距。
4、路测带的组成及其宽度
组成:人行道、绿化带、公用设施带等。 (1)人行道
人行道最小宽度如下表所示: (2)绿化带
人行道树株距一般为4~6m,树池采用1.5m方形或1. 2*1.8m矩形。
21
22
(3)设施带 设施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杆柱、信号灯杆柱等的宽度。红线宽度
较窄及条件困难时,设施带可与绿化带合并,但应避免设施带与绿化带的干扰,常用 宽度为:护栏0.25m~0.5m,杆柱1.0~1.5m. ( 4 ) 路缘石 是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俗称道牙。其形状有平式、立式、斜式等几 种,如下图所示:
规定机动车车行道宽度如下表。
6
7
3、平曲线加宽值及其过渡段
8
9
10
11
12
13
(2)加宽值的过度方式:直线过度、高次抛物线过度、回旋线过度、改进直线过度等。 (3)加宽缓和段长度设置的三种情况: 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长度。 对于不设置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的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
土路肩:横坡度较路面宜增大1.0%~2.0%;
硬路肩:一般情况下横坡度与行车道横坡度相同,也可以稍 大于路拱横坡。
5.人行道横坡宜采用单面坡形式,坡度为1.5%~3%.
(三)超高
1.超高:是指为了减小行驶车辆在曲线路段产生的离心力,将路 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的单向横坡形式。
道路勘测第三章 平面设计
长直线对人员心里的影响
• (1)位于城市附近的道路,作为城市干道的一部 分,由于路旁高大建筑和多彩的城市风光,无 论路基高低均被纳入视线范围,驾驶员和乘客 无直线过长希望驶出的不良反应。
• (2)位于乡间平原区的公路,随季节和地区不同, 驾乘人员有不同反应。北方的冬季,景色单调, 太长的直线使人情绪受到影响。夏天稍许改善 一些,但驾驶入员加速行驶希望尽快驶完直线 的心理普遍存在。
第三节 圆曲线
一、圆曲线的特点 1.圆曲线上任一点曲率半径为常数R,故测设和计算 简单; 2.圆曲线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对地形、地 物、和环境有更强的适应能力; 3.汽车在圆曲线上行使受到离心力的作用,往往比 直线上行使多占用道路宽度; 4.汽车在小半径圆曲线内侧行使,视距条件差,视 距受到路堑边坡或其他障碍物的影响较大,易发生行 车事故。
t
d kωr
l vd vd .1 kωr kω r
C
vd kω
l C r
汽车匀速从直线进入圆曲线(或相反)其行驶轨迹 的弧长与曲线的曲率半径之乘积为一常数,这一性质 与数学上的回旋线正好相符。
二、缓和曲线的形式
(一)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回旋线是公路路线设计中最常用的一种缓和曲线。 我国《标准》规定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
《标准及规范》对最小半径的规定
1.极限最小半径
▪是各级公路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安全行车 的最小允许半径。
▪极限最小半径是路线设计的极限值,是在特殊困难
条件下不得已才使用的,一般不轻易采用。
R
V2 127(μ
ih
)
2.一般最小半径
▪ 一般最小半径是指各级公路按设计速度行驶的车辆 能保证安全、舒适行车的最小半径。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版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版内容概要孙家驷主编的《道路勘测设计》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主要介绍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全书共11章,包括:概论,道路设计管理及控制要素,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规划设计,道路选线与总体设计,道路交叉设计,道路排水及道路设施设计,道路勘测,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主要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用书,可供道路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用作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专业课教材。
书籍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交通与道路运输第二节我国道路发展概况第三节道路的分类、等级及组成第四节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二章道路设计管理及控制要素第一节道路勘测设计管理第二节道路设计控制要素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三章道路平面设计第一节平面线形设计原理第二节直线设计第三节圆曲线设计第四节缓和曲线设计第五节平面线形设计与计算第六节视距第七节平面设计成果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四章道路纵断面设计第一节纵断面设计原理第二节纵断面设计标准第三节纵断面设计与计算第四节纵断面设计成果第五节道路线形综合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五章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一节横断面组成第二节横断面各组成部分设计第三节超高及加宽第四节横断面视距的保证第五节横断面设计第六节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六章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道路规划概要第二节公路网规划第三节城市道路网规划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七章道路选线与总体设计第一节选线概要第二节平原区选线第三节山区及丘陵区选线第四节道路定线第五节公路总体设计第六节城市快速路、高架路、环形路的总体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八章道路交叉设计第一节道路交叉概要第二节道路平面交叉第三节道路立体交叉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九章道路排水及道路设施设计第一节道路排水系统及组成第二节公路排水设计第三节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第四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十章道路勘测第一节道路勘测的要求第二节道路初测第三节道路定测第四节道路勘测验收及核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十一章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第一节道路环境工程设计第二节道路景观设计第三节公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文件编制。
《道路工程》第3章-道路平面设计
4、关于城市道路
与公路不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提供了设超 高最小半径,设超高推荐半径,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以及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当受地形条件限 制时,可采用设超高推荐半径值;当地形条件特 别困难时,可采用设超高最小半径值。
②同向曲线间最小长度:
在同向曲线间插入短直线容易产生把直线和两端的 曲线看成为反向曲线的错觉,当直线过短时甚至可能把 两个曲线看成一个曲线,容易造成司机的判断错误。
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km/h的公路,同向曲线 之间直线的最小长度(以m计)以不小于设计速度(以 km/h 计)的6倍为宜。
③反向曲线间最小长度:
计算行车速度Km/h
80
60
50
40
30
20
设超高最小半径
250
150
100
70
40
20
设超高推荐半径
400
300
200
150
85
40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1000
600
400
300
150
70
不设缓和曲线最小半径
2000
1000
700
500
四、缓和曲线
1、概述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要素之一,它是设 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 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除四级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 都应设置缓和曲线。 在现代高速公路上,有时缓和曲线所占的比 例超过了直线和圆曲线,成为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 部分。 在城市道路上,缓和曲线也被广泛地使用。
C型曲线 CC R1 d1 R2 d2 2 b1 b2 2
道路几何设计知识点总结
第三章道路几何设计一.道路平面设计(重点:圆曲线、缓和曲线、视距)1.平面线性三要素: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2.直线的特点:a)优点:i.两点之间距离最短。
ii.具有短捷、直达的印象。
iii.行驶受力简单,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易。
iv.测设简单方便(用简单的方法就可以精确量距、放样等)。
v.在直线上设构造物更具经济性。
b)缺点:i.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难以与地形相适应,易产生高填深挖路基。
ii.过长的直线在交通量不大且景观缺乏变化时,易使驾驶人员感到单调、疲倦。
iii.在直线纵坡路段,易错误估计车间距离、行车速度及上坡坡度。
iv.易产生急躁情绪,超速行驶。
3.直线布置原则:a)最大长度i.设置纵坡(不易大于3%)ii.与大半径凹形竖曲线结合iii.种植树木iv.校核超高和停车视距b)同向曲线:指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中间用直线或缓和曲线衔接,或两曲线径向连接而成的平面曲线i.断背曲线(同向曲线用较短直线连接):破坏了线性的连续性,易造成驾驶失误;可以插入较长的直线段解决c)反向曲线:指两个转向相反的圆曲线中间用直线或缓和曲线衔接,或两曲线径向连接而成的平面曲线d)最小长度i.同向曲线最短长度(m)不易小于设计车速(km/h)的六倍(设计速度大于60km/h时)ii.反向曲线不小于两倍(条件同上)4.长直线适用a)路线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宽阔河谷地带;b)城镇及其近郊道路,或以直线为主体进行规划的地区;c)一般长大桥(包括高架桥)、隧道及其接线路段,考虑到施工的方便、经济合理等因素,线形以直线为好。
d)路线交叉点及其附近;e)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5.圆曲线的特点:a)曲率1/R=常数,测设和计算简单;b)比直线更能适应地形的变化;c)在圆曲线上行驶要受到离心力的作用;d)要比在直线上行驶多占用道路宽度;e)在小半径的圆曲线内侧行驶时,视距条件较差。
6. 横向力系数:为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即单位车重受到的横向力a) 横向力系数越大,危机行车安全b) 增加驾驶操作的难度c) 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d) 行旅不舒适7. 曲线超高:为了减少离心力的作用,保证汽车在平曲线上稳定行驶,必须使平曲线上的路面做成外侧高、内侧低呈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横向超高。
道路勘测设计各章习题及答案
-可编辑修改-第一章 绪论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 )、( )、(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
其中“7918”是指( )、( )、( )。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 )、( )、( )、( )、( )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 )的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 )、( )行驶并应( )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 )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 )和( )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 )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 )级。
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 )和(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 )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 )、( )和( )三种。
二、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
混合交通行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A 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驶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
03(08)第三章 平面设计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道路曲线半径较大、离心力较小时,汽车驶 安全稳定采用的最小半径。 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置超高而允许设置等于直线路 段路拱的反超高,从行驶的舒适性考虑必须把横向力系数控制到最 小值。
当路拱横坡为1.5%时横向力系数采用0.035,当路拱横坡为2.5%时 横向力系数采用0.040, 当路拱横坡为3.0%时横向力系数采用 0.045 ,当路拱横坡为3.5%时横向力系数采用0.050 。
(3) 圆曲线运用
曲线最小半径应符合上表的规定。直线与小于上表 所列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相衔接处应设置回 旋线,参数及其长度应根据线形设计以及对安全视 觉景观等的要求选用较大的数值。
四级公路的直线与小于不设超高的圆曲线最小半径 相衔接处可不设置回旋线,用超高加宽缓和段径相 连接。
EN
练习
3-4(1) P 67
rl C A
(二)缓和曲线基本形式
1、回旋线的数学表达式
rl=A
2
r----回旋线上某点的曲率半径(m) l----回旋线上某点到原点的曲线(m) A---回旋线的参数。
A2 dl Rd d l
l
2
2A
2
dx dl cos
dy dl sin
dx A cos d 2
3、缓和曲线的省略 1.在直线与圆曲线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 3-1所列“不设 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2.半径不同的同向圆曲线间,当小圆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 超高的最小半径”时; 3.小圆半径大于表3-5中所列半径,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
(1)、小圆曲线按规定设置相当于最小回旋线长的回旋线时,其 大圆与小圆的内移值之差不超过0.10m。
铁路选线设计第三章 线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
取5.2‰
12
第三节 区间线路纵断面设计
ix=6‰,LL=660m,用足限制坡度上坡设计。 , ,用足限制坡度上坡设计。
6 250
250
a-20°30' R-2000 K y-715.58
取11.5‰ 取11.0‰
7
11.5
11.0 600 550 11.0 700 450 12 850 450
③
11.3
② ①
12 300
11.0
比较三种设计方法,可以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 比较三种设计方法,可以找出较好的设计方案,由 于是用足坡度设计,从争取高程的角度来看: 于是用足坡度设计,从争取高程的角度来看: ①12×0.3+11×0.85=12.95m × × ②11.3×0.7+11×0.45=12.86m × × ③11.5×0.6+11×0.55=12.95m × ×
= 11.33
取11.3‰ 取11.0‰
6
11.5 600 11.3 700 12 300 300 11.0
11.0 550 11.0 450 12 850 1150 450 1600 11.0 300 1900 12 500 2400 11.4 300 2700 11.1 250 2950
② ③ ① ④
302.01 1145 1617.34 1893.8 2418.05 2734.44 2931.23 2572.44
④
(7)将第 步骤进行合并折减,坡段长度取 将第(6)步骤进行合并折减 坡段长度取550m,设 将第 步骤进行合并折减, , 计坡度为: 计坡度为:
第3章-城市主、次干路及支路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2. 四种典型横断面形式的比较
交通安全 行车速度
照明 绿化 噪音减少 造价
单幅路 最差 最慢 较好
最低
双幅路 较差 较慢
较低
三幅路 较好 较快 较好 较好 较好 较高
四幅路 最好 最快
较好 较好 最高
一、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1) 中间带 • 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Wmc和中央分隔带Wdm
组成,
作用:
① 将上、下行机动车流分开,防止车祸,减少道路中心 线附近的交通阻力,提高通行能力。
② 作为设置交通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 ③ 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 ④ 引导驾驶员视线,增加行车所需的侧向余宽。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p—超高渐变率,超高旋转轴与路面边缘之间 相对升降的比率。(超高过渡段的纵向渐变率不 得小于1/330)
二、车行道宽度
2. 平曲线车道加宽及其过渡
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4) 超高的纵向过渡
• 超高缓和段的纵向过渡形式通常采用超高设计图 来表示。
• 超高缓和段纵向过渡形式主要有“直线过渡式”、” 改进直线过渡段”、“曲线过渡式”。
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四、路拱及超高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5) 超高缓和段长度
Lc
i
p
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度(m) β—旋转轴至路面边缘的宽度(m)
三、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石
第一节 横断面设计
[交通运输]第三章平面设计断背曲线
§2.4缓和曲线
• 缓和曲线是道路平面线形三要素之一。 •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和圆曲线之间
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 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 《规范》规定:除四级公路外的其它各 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另外,当圆曲 线半径大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可 省略缓和曲线。
2.当不得已采用了长直线时,应注意其对应的纵坡不 宜过大;如果两侧地形过于空旷时,适宜种植不同树 种或设置一定建筑物等技术措施予以改善;定线时应 注意把自然风景或建筑物纳入驾驶员的视线范围内;
在长直线尽头设置的平曲线,除曲线半径、 超高、视距等必须符合规定要求外,还必 须采取设置标志、增大路面抗滑能力等安 全保障措施。
ih 6% ~ 8% h 0.05 ~ 0.06
• 适用:一般最小半径是在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 小半径。
• 一方面考虑了汽车在这种曲线上以设计速度或以 接近设计速度行驶时,旅客有充分的舒适感;
• 另一方面考虑到在地形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不会过 多增加工程量。
③.圆曲线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指道路曲线半径较大、 离心力较小时,汽车沿双向路拱(不设超高)外侧 行驶的路面摩擦力足以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稳定所采 用的最小半径。
(3)这个轨迹的曲率变化是连续的,即轨迹上任意一 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值。
三、道路平面线形
1.平面线形三要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2 .路线平面设计的内容 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的选用和相互间的组合; 线形与地形、地物、环境和景观的协调; 考虑线形设计对驾驶员视觉与心理的影响。
§2.2 直线
4.横向稳定性的保证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横向力系 数μ值的大小。
现代汽车在设计制造时重心较低,一般b≈2hg,而 h<0.5,
平面设计管理规章制度
平面设计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提高平面设计工作质量,提高平面设计管理水平,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平面设计管理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单位内所有从事或涉及平面设计工作的人员。
第三条平面设计管理规章制度内容包括平面设计部门设置、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等方面的规定。
第四条平面设计管理规章制度由平面设计部门负责制定并经单位主管部门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平面设计管理规章制度应在全体员工中进行宣传并定期进行必要的培训。
第六条平面设计管理规章制度不得与国家法律、法规及单位其他规章制度相抵触。
第七条平面设计管理规章制度应定期进行检查评估,不断完善和完备。
第八条对于违反平面设计管理规章制度的人员,将依据单位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平面设计部门设置第九条平面设计部门应按照单位规模和业务需求进行合理设置,确保平面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十条平面设计部门应明确部门设置和人员职责,做到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第十一条平面设计部门应定期进行组织机构调整,适应单位业务发展的需要。
第十二条平面设计部门应配置合适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以保障平面设计工作的顺利展开。
第十三条平面设计部门应建立健全的档案管理制度,保护设计作品的知识产权。
第三章平面设计工作流程第十四条平面设计工作应根据项目需求进行详细的计划制定,确保工作进度和质量。
第十五条平面设计工作应严格遵循设计流程,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初稿制作、修改意见汇总和最终稿完成等环节。
第十六条平面设计部门应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和手段,确保设计作品满足客户需求。
第十七条平面设计部门应定期召开设计评审会议,对设计作品进行评估和修改,提高设计质量。
第十八条平面设计部门应建立设计作品的备份和归档制度,以便随时查阅和修改。
第四章平面设计师职责第十九条平面设计师应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能够独立完成设计任务。
第二十条平面设计师应将客户需求放在首位,善于沟通,及时解决问题。
第二十一条平面设计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