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心理学(最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人际关系: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关系。
包括认知、情感、行为三种成分,情感是人际关系的基础。
*
2人际关系心理学:是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的客观事实和规范的基础上,运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知识探讨人际关系心理方面客观规律的心理学分支。
其学科框架由人际关系理论和人际实践两部分组成。
2人际关系心理学的对象:其主要研究人与人关系的各种社会心理现象,包括魅力、遵从、侵犯和亲社会行为、社会交换、社会比较、社会纠葛和社会的相互作用、协作和竞争、公平和公正等,研究的范围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人际关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人事管理协会提出来的,最早对人际关系更生实验研究的是美国心理学家梅奥。
4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是人们在共同的物质和精神活动过程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包括三个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层次。
即生产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基础;各种具体的社会关系,如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等;心理关系,要受生产关系的制约,并受其他社会关系影响。
5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区别和联系: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人际关系作为角色间的一种社会关系和其他任何一种社会关系一样,必然受生产关系的制约,还有受其他社会关系的影响,因而,应该把人际关系置于社会关系中加以考察。
同时,也应看到,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真正的实在现象。
人际关系和客观社会关系是同时产生的,人际关系一开始就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影响,社会关系存在于人际关系之中。
当然,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是两个级别的概念。
具有不同的理论概括力。
社会关系强调现实关系的整体方面,非个性方面,而人际关系则更多地从个体、个性方面来表现现实方面。
人际关系是在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形成的,但并不是一回事。
社会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它一方面研究人与物的关系,另一方面,社会关系还包括意识形态的关系。
而人际关系则是人与人直接的心理关系,它受社会关系的制约,是社会关系的反映,但却具有某种相对的独立性。
6人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6(1)原因在于:一是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是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二是人际关系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三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四是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7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研究意义。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凝聚力。
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有利于提高人的素质和促进个体的发展。
8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任务、实践任务:1理论任务:全面揭示与阐明人际关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机制,分析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弄清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的交互作用的方式,以及人在人际关系体系中的运作,探讨人际态度、社会知觉、自我知觉、心理控制、人际影响、人际吸引、人际冲突和群体行为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建立人际关系心理学所独有的概念、述语、范畴体系,进一步完善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依据,为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积累素材。
2实践任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有效地调整人际关系、不断地改善人际关系、发展新型人际关系。
9良好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注意阶段(由零接触过渡到单向注意或双向注意的定向阶段)、接触阶段(属一般性的人际接触)、融合阶段(由接触而导致情感联系不断加强,心理卷入程度不断扩大,进入稳定交往阶段。
)
10人际恶化的三个阶段:冷漠阶段(交往一方把交往视为一种负担,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压力,并伴随交往活动而产生一种痛苦情绪体验。
)、疏远(交往者在痛苦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刊而产生一种对交往双方人际关系的厌恶反感情绪。
)、终止(交往双方冷漠、疏远的必然产物和符合逻辑的推论是结束人际关系,双方处于完全失去联系的状态。
)。
1社会关系是精神活动中所结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
错
2群体动力学是由(勒温)提出的。
3简析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产物。
(1)任何一种人际关系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的。
(2)人际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由该社会形态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所决定的。
(3)人际关系的变化是由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决定的。
(4)个人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也是由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决定的。
第二章人际关系的研究、理论与方法1
1人际关系的主要心理实验研究:
1(1)心理学家莱维特提出四种沟通网络模式。
圆形传递(在这个模式中没有核心,信息传递过程中群体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
)、轮式传递(这种沟通模式以一个成员或信息为中心,向四面八方传递。
)、链式传递(在这个模式中信息一个接着一个地传递。
)、y式传递(在这个沟通网络中先是进行链式传递,然后发生变化。
)
1(2)心理学家戴维斯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交往中的四种模式。
他认为在非正式群体的人际关系中存在着四种交往模式:单线型(它是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
)、集中型(它是把信息有选择的告诉自己的朋友或有关的人,这是一种藤式的沟通传递。
)、偶然型(它是按偶然的机会传递信息,有些人未必接受到信息,它与个体的交际面有关。
)、流言型(它是一个主动将信息传递给所有与他交往接触的人。
)1(3)人际关系就其结构组成的分类:生活型(以共同生活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劳动型(以共同工作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休息型(以共同休息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学习型(以共同学习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活动型(以共同活动的标准来组成人际关系。
)
1(4)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人对人际关系交往积极性的经典研究: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和态度调查4个实验组成。
)霍桑实验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具体的结论有:(1)认为人是社会人,影响积极性的有物质条件因素,社会心理因素,人际关系的影响尤其明显。
(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或降低取决于人际活动的积极性。
(3)工人生产量的多少是由社会规范决定的。
(4)企业中除了正式组织外,还存在非正式群体,它与正式群体是相10人际特质反应理论,重视人际关系的需要及其变化的分析,有助于预测人与人之间可能发生的交互作用,采取适当的配合行为,这是建立人际关系的基础。
但该理论忽视了阶级关系、社会关系、政治关系及意识形态关系对人际关系的巨大作用。
10什么是社会测量法?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其目的是从群体的角度,定量地提示整个群体以及各成员在该群体内的好感、反感、冷漠等情感关系。
11社会测量法运用的选择方法有:参数顺序选择法、非参数选择法、非参数简单选择法、参数简单选择法、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
12社会测量法的结果表达方法:矩阵表示法、图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
社会测量法的不足:无法提示出隐藏在情绪倾向性行为背后的行为动机,易受测量者主观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被试有意隐藏人际选择真正动机时,测量的结果就无法反映真实的人际关系状况。
1.口头交际的效果要差于书面交际的效果。
错误
2.霍妮的人际关系类型中的进取型的特征是“疏离他人”。
错误
3. 单线型的优点是传递速度快,容量大,个体的主观影响明显。
正确
4. 霍桑实验的结论认为人是社会人。
正确
5由注意逐渐向轻度心理卷入阶段转向而建立的心理联系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的(接触阶段)。
6一个人主动将信息传播给所有与他接触交往的人是一种(流言型)的人际交往模式。
7通过一连串的人,把信息传播给最终的接受者是一种(单线型)。
8 米德提出了(符号相互作用理论)。
9信息过程中群体各成员间处于平等距离的交往模式是(圆形传递)模式。
10人际关系的归因理论包括海德所倡导的通俗心理学、韦纳提出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
11心理学家霍妮把人际关系分成三种类型,即逊顺型、进取型、分离型
12需要理论中最著名的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奥德弗的ERG理论、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
13奥德弗认为人的需要只有生存需要(E)、相互关系的需要(R)、成员发展需要(G)。
14简述人际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
是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1964年在《工作与激励》一书中提出的。
是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程度,及其所获得的最终奖酬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说明激励过程中人们通过选择合适的行为,从而达到最终奖励目标的理论。
其要点如下:(1)该理论认为,当人们内心有某种需要,又有达到这个需要的明确途径和实现其可能性时,其积极性最高。
(2)激励水平取决于行为的期望与行为的效价的乘积,即:激励水平(M)=期望值(E)×效价(V)。
(3)关联性、报酬、能力等也是影响激励的因素。
第三章态度及其转变1
1、什么是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是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经验性、对象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组织性和结构性。
*
1态度的结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
2态度的特性:社会性(态度是在社会生活中经过一定的体验,积累经验而形成的,因而具有社会性,受到社会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属于个人和外界对象关系范畴。
)、具体性(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或事物的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成分所组成的心理倾向。
)、稳定性(态度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种成分组成,这三种心理成分互相结合、协调一致。
)
3态度的功能:顺应功能、认识功能、防御功能、调节功能
4.态度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学习理论(伯恩·克劳雷和斯台茨)、认知理论、(其中包括平衡理论和一致性理论)、功能主义理论。
4影响态度形成和发展的条件:1人际影响:个体在社会生活活动中,同伴的影响力是不可低估的,人们往往无意识遵循同伴的观点、意见、态度,这在青少年期尤其明显,而父母、教师、成人的影响力在儿童时期较为明显。
因此,态度和人际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人际关系对态度有着一定的制约作用。
2个性心理特征:社会给予的奖励或惩罚对人们态度的形成与发展的影响作用反映在个体心理特征上。
如果一个人个性得到了全面和谐发展,态度的形成与发展就容易;反之,则比较困难。
个性心理特征影响人际吸引与喜欢的程度。
3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个体参与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对态度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许多人面临一个新环境,加入一个新组织与新群体,就建立了新的态度。
而且态度一形成就根受到此群体的共同行为准则的影响和制约,作为群体成员必须共同维护和遵守共同的规章制度,采取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此时群体或组织作为参照系对个体发生作用,个体接受对他来说是新的现汇,必定要有新的态度与此对应。
6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过程,即个体接受社会教化的过程,包括内化与同化两个步骤。
社会化:就是个体学习一系列社会行为,接受社会教化,成为一个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包括两个步骤,即内化和同化。
7社会化的含义:一是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潜能或内在可能性,是社会成员的主观性的东西。
二是社会群体的压力,是个体所面临的客观性东西。
8态度转变的理论:1强化理论(霍夫兰德、贾尼斯、凯莱提出),它的主要观点有:态度就是对环境刺激的一种反应:当个体面对的强化物所要求的态度和其本人的态度不同时,就会产生矛盾。
2认知失调理论的主要观点(费斯汀格)①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有三种:认知无关、认知协调、认知不协调②认知失调程度下列因素影响:认知之间的差异程度;有差异的认知数目,与个体所有协调性认知数目成反比、与认知元素对个体的重要性有关。
③人们会由于失调而体验到一种不愉快的驱力状态,从而产生减少或消除这种压力的动机。
改变的办法有: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
④人们在面临多种可供选择的情况下,会产生认知的不协调的情况,一旦作出决定,不协调就伴随而来,通过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等可获得新的心理平衡。
9转变态度的方法:1参与活动法:人们通过参与活动来改变自己的态度。
人们的态度往往在交往中体现出来,并在交往中得到别人的启发和教育,从而改变。
2登门拜访: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目的的方法。
3团体规定论、全面宣传法、沟通信息法.
10团体规定论:群体的公约、规章、准则等可以有效地改变人们的态度,这是因为个体力求正确,力求安全的需要,也因为个体具有依赖心,自卑自恋。
所以通过利用群体规章、准则来要求各个成员,使他们改变态度与群体保持一致。
10(1)全面宣传法:一般说,通过正反两方面宣传的结合,有助于改变人们态度。
10(2)沟通信息法:在态度转变中,信息沟通是一个重要方面。
信息沟通有两种重要方式,一为对个体进行信息传递,二是对大众进行信息传递。
11态度转变中各沟通要素及其作用:
11(1)沟通者:可信性(沟通者的专长或权威、沟通者的动机或意图)、类似性、睡眠者效应(由低可信性的沟通者传递的信息并没有马上发挥出全部力量,但经过一段实践后会有较大的效果。
沟通的说服力随着时间而增长,这个效应称为“睡眠者效应”(概念))
11(2)沟通内容:利用情感(好感、恶感)、组织沟通、呈现观点的顺序、引出结论的方式等都要会影响沟通效果,从而影响态度的改变。
11(3)沟通对象:听众的态度、与听众态度的差距及可信性、让听众承诺以及听众的处性因素。
1海德认为,平衡的结构必须三角形三边符号相乘为正。
正确
2相似导致人际吸引是态度的一致性理论的例证。
正确
3把正反两方面的宣传结合起来,有利于改变人们的态度。
正确
4态度是个体对特定的人、观念和事物所产生的稳固的心理倾向,这是其具体性特性。
5从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态度改变的方法是登门拜访法6态度的本质属性是指态度的社会性、具体性、协调性
7认知对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大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关于态度的平衡性、一个是关于态度的一致性。
9社会化通过两个步骤实现:内化、同化。
10登门拜访:该方法认为态度转变必须逐步提出要求,从一个小请求然后向大请求过渡,从而达到彻底改变态度的目的。
11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特定的人、观念、情境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中蕴含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12态度形成与发展的心理条件有哪些?(1)个体的需要(2)个体的经验(3)交往的对象、性质(4)个体的自我意识
13态度有哪些功能? (1)顺应功能(2)认识功能(3)防御功能(4)调节功能
第四章行动与态度1
1认知失调理论首先由费斯汀格提出。
这个理论涉及有关认知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所谓认知,是人对于外部世界和对自我的种种认识。
它是态度的一部分,即关于态度对象的任何思想、信念和知识等等。
认知失调理论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应用于任何认知之间的不一致性,但实际上涉及的主要是行动与态度之间的不一致性。
2认知之间的关系:可分为三种:认知无关、认知间协调、认知失调。
3.减少失调的方法:有三种: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
1、认知失调理论的基本研究:①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诱导服从实验:费斯订格和卡尔史密斯(实验结果:行为可以影响态度,与个人的态度相矛盾的行为可以改变态度,提供的诱因与态度改变的程度成反比。
前提条件:愿选择、作承诺有责任感、能预期到消极后果。
)②努力理由研究:我们的努力,是态度改变的关键变量;③不足阻碍研究:
④决策后失调研究:
2、认知失调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一、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心理学家帮助个体克服范围广泛的个人问题的一种方法。
认知失调理论中努力理由研究认为,从事一项活动所付出的努力越多,个体会觉得这些活动越有价值。
而心理治疗中对心理治疗的承诺和对治疗效果的相信是心理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
因此,设计一些治疗程序,使被试相信治疗是需要努力的,就会增加治疗的效果。
二、儿童教育:不足阻碍研究表明,当我们用温和的劝告时,儿童的已有态度同行为产生失调,已有的态度会得到改变,从而使我们所教育儿童应当树立的正确态度得到内化,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儿童时,不能采取粗暴的、严厉威胁,甚至打骂的方式,采用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方法更有利于儿态度的转变。
三诱导服从研究告诉我们,当完成与原有态度相反的一特定行为的诱因较小或较弱时,个体会体会到认各失调,表现出一种与行为相一致的态度。
用认知失调理论的话说,一种小诱因是解释行为的不充分理由,而诱因过大,或得到的奖励过大时,这种诱因便成为行为的过分的充分理由,产生较少的认知失调,不利于原有态度的改变。
四消费行为:认知失调理论指出,与行为有关的过分充分理由具有与希望相反的效果。
在决策后失调部分,由于在两个相近的商品中进行选择,会产生购买后失调,一个方法是主动追求信息,来证明自己的选择是正确。
厂商和商品推销员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在顾客购买这个商品后,随即以各种方式将有关这个商品的资料及时送到顾客手中,使顾客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并发展成对所选择商品的一种更强烈的积极态度。
五决策:当一个人在数个备择方案中选中一个方案,作出了决定。
当实行了这个方案之后,发现它是一个拙劣的方案,但他往往会坚持已作出的决定,并出现“承诺升级”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对决策失调后的“承诺升级”现象,可通过其他方法加以预防。
如让管理人员把一个项目或设计交给一个小组,而把执行交给另一个小组。
1.失调程度与不一致的认知数及重要性成(正比)。
2.“承诺升级”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决策后的认知失调)。
3认知失调研究的经典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卡尔史密斯作的。
4减少失调的办法有三种,即改变认知、增加认知、改变重要性。
2评价霍桑实验:它是由照明实验、福利实验、群体实验、态度调查等四个实验组成,表明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人的社会心理方面的满足和工作中发展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西方主要人际关系理论。
1人际交往理论:符号相互作用论(米德)、自我呈现论(戈夫曼)、社会交换论(霍曼斯)、场合交往论(康波和斯尼格)、T组理论(勒温)。
2人际特质理论:代表人修茨..人际激励理论:需要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弗的E。
R。
G。
理论)、归因理论(海德的通俗心理学和韦纳的成就动机归因理论)、期望理论、公平理论。
3 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社会交换论、人际特质理论和需要层次理论。
4评价符号相互作用论:又称象征性交往理论,是一种强调人类生活和行为意义的社会生活理论观。
它旨在分析社会的多元性和冲突性,社会生活的相对开放性,社会结构的不稳定性,主观解释的重要性,道德和社会规则的文化相对性以及自我的社会结构性。
其主要观点是:(1)米德把个体看作是相互作用的基本分析单元,强调在人类意义上符号和语言的作用,也就是以交往者在人际关系中担当的角色来估计他人的反应。
(2)米德等最感兴趣的是研究个体、群体、社会是如何发出信息、传递信息以及对方对此的反应,符号有两类,一类是具体的自然的符号,另一类是抽象的人为的符号,在人际交往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文字符号。
(3)米德从人的心理特点出发,受行为主义心理学思想的启发,提出了一个公式:即刺激—符号的意义—反应。
反应是以理解语言符号的意义为前提的,交往者需要具有一样的译码系统。
(4)米德认为人与人在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可以用模式图表示。
符号相互作用论重视语言符号在交往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对他人行为倾向的预测、估计,要求人们按照自己在交往活动中所担任的角色行事,并流行行为效果的反馈,认为客观现实是心理反应产生的源泉和内容,这些都要具有积极的意义。
但把整个社会关系和文化简单归结为符号,过分夸大了外部行为的影响力,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在交往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社会中人们复杂的交往关系简单化,有机械主义的倾向。
5评价社会交换论:霍曼斯提出,是一组解释人际交往活动规律的理论。
其思想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强化原则、经济学原则和对策论思想。
特点是以奖赏和代价来考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行为,并以或双方之间的社会交往活动为主。
其主要观点如下:(1)社会交往理论为人际交往活动具有社会性。
人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当作是一种简单的经济交易关系,通过这种交换,可以维持交往双方的一种“公平关系”。
(2)这个理论认为各种交往关系都会涉及谋划者的报酬和代价。
即对方的反应给个体带来的直接的奖赏或惩罚。
交往双方总是希望保持账目平衡,获得利益。
(3)这个理论认为交往中存在着一种“分配上的公平”原则,这是与他人交往活动后的心理体验。
这个理论把人与人的交往降低到动物水平,忽视了人的社会性,把人们之间的复杂的关系简单化,用单一理论来解释复杂的现象,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看成是赤裸裸的交换关系。
6评价人际特质论:心理学家修茨提出。
在个体心理发展过程中,在个体的人格体系形成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人际关系的基本倾向,称之为人际反应特质。
人际反应特质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是心理学家修茨,他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与别人建立人际关系的愿望和需要,这种需要是与别人建立心理相容的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际关系得以建立的内在动力。
人们有三种不同类型的需要,构成了三种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
这三种需要为:(1)包容的需要,表现为希望和别人交往、交际,有与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愿望。
(2)控制需要,表现为在权力上有要求控制别人的愿望。
(3)感情需要,表现为在爱情和友谊上同别人建立并维持良好关系的愿望。
7评价需要层次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
它把人类的生理需要作为需要层次的根本,这是正确的;把社交、尊敬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作为较高层次的需要也是科学的。
同时,它把低层次的需要与高层次的需要区分开来,并且指出,前者是人与动物所共有的,而后者是人所特有,高级需要的实现与人格形成有关联,这与传统心理学中的人兽不分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是难能可贵的。
但是,它仅仅是一个典型的模式而已,只是一种预测行为的手段,绝不能把它看成绝对的模式,人人都有的同一结构,而忽视了个别差异。
马斯洛仅仅指出了需要层次间的相互关系,而忽视了层次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它完全不了解人的需要的真正社会性,而把需要看作一种生物的过程,没有指出人的需要的实质和社会性。
另外,他的研究对象是经过选择的特殊人物,这就使结论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同时过分强调人的价值是先天潜能,对社会生活条件重视不够。
他认为高级需要只有在低级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实现,因而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否定了人的理想、信仰、世界观等需要的重要调节作用。
尤其是把自我实现者的一系列特征过分美化,是一种理想的人性论的表现。
7需要层次理论:七个层次的需要表现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友爱归属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8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又叫社交测量法,美国心理学家莫雷诺创立的一种用来测量群体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一种方法。
它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人际选择,实际上反映了他们心理上的联系,肯定的人际选择意味着接纳,否定的人际选择意味着排斥,人际选择的不同状况,不仅是人们在心理学意义上对对方的一种评价,而且也体现了心理距离或心理上的联系,其实就是人际关系的状况。
首先确定选择内容的标准,接着规定选择数量,再向群体成员提出问题,所运用的方法有:参数顺序选择法、非参数选择法、非参数简单选择法、参数简单选择法、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
它的结果可以用以下方法表达:矩阵表示法、图示法、数学公式表示法。
9三种需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表现为:(1)包容需要强烈,行为主动、积极,喜欢与别人交往,愿意积极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
(2)包容需要强烈,而且感情需要强烈,就会处处关心别人、爱护别人、尊重别人,在人际关系中重视友谊,受人爱戴。
(3)如果只有控制需要,没有感情需要和包容需求,必然争权争利,脱离群众,使人憎恨,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