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意识形态分析
群体性事件问题与解决方案
群体性事件问题与解决方案群体性事件是指在某一社会群体中,由于特定因素引起的集体情绪、行为、事件等现象。
这类事件常常涉及众多的个体,具有高度的社会影响力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度。
群体性事件通常是由社会矛盾、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差异、民族、宗教、地域等因素引起的,具有非常强烈的连锁反应和溢出效应。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问题特征群体性事件具有许多特征,其中最突出的是社会影响大、形式多样、深层次矛盾复杂等。
1.社会影响大群体性事件通常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这不仅表现在影响了参与者的安全、生存和发展,也会牵动社会舆论和政治局势的变化。
这些事件往往受到广泛的关注和报道,引起大众的关注和思考。
严重的群体性事件甚至会引发群体性恐慌和社会动荡,甚至可能导致社会治安问题加剧。
2.形式多样群体性事件的形式多样,既有静态的集体示威、集会、罢工等,也有动态的游行、暴动、打砸抢等。
这些事件可能在不同的场所和时间发生,涉及不同的人群和行业。
这使得预防和应对群体性事件的难度加大。
3.深层次矛盾复杂群体性事件的产生通常涉及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利益冲突等问题,这些问题不是一夜之间就能解决的。
比如,许多群体性事件涉及到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环境问题、教育问题等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群体性事件随时会再次发生。
二、问题原因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它背后往往有深层次的原因在作祟。
首先,群体性事件与社会矛盾密切相关。
社会矛盾是群体性事件渐进升级的根源,如果社会的矛盾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就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其次,群体性事件与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有关。
如果政府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民众对政府的不满和失望情绪就不断积聚,如果有爆发的机会,就很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最后,群体性事件与群体意识形态差异有关。
不同的人群和社会派别有不同的利益和意识形态,这会引发矛盾和冲突,如果矛盾升级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群体性事件。
从群体性事件窥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困境
从群体性事件窥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困境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广,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度越来越大。
有人认为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有人归结于社会转型期的必然阵痛。
从社会意识形态的角度去思考群体性事件的本质,找寻它们彼此的联系,从而从群体性事件窥探我国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构建的困境,探寻从根本上解决群体性事件的方法。
标签:群体性事件;意识形态;困境从05年的“池州事件”,到08年“翁安事件”,再到09年的湖北“石首事件”,从贵州、云南,到陕西、安徽,再到广东、上海、江西,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发生的范围越来越广,对社会造成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大,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有人认为这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有人归结于社会的转型期的必然阵痛,那么究竟根源在哪里呢?一、群体性事件在我国发展的现状根据2005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社会蓝皮书》的统计数据,1993年到2003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已由约1万起增加到近6万起,参与人数也由73万人增加到约307万人。
另据最新的统计数据,群体性事件2005年上升到超过8万起,2008年则发展到将近10万起。
而这些只是有据可查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这还严重。
这些群体性事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类:一是群体性事件参与者对自身利益的诉求。
2008年发生在云南孟连的“胶农事件”,则是因为当地胶农因为和胶农企业之间长久的利益矛盾引发的。
受人煽动的当地500多名胶农手持长刀、铁棍、锄头等工具围攻警局,导致41名警察被打伤,9辆警车被毁,15名胶农被打伤,2人死亡。
还有湖南湘西“吉首非法集资事件”和率先发生在重庆继而迅速扩展到甘肃、云南、广东的“出租车罢运事件”等。
二是群体性事件参与者纯粹的泄愤行为。
2008年6月28日发生的“翁安事件”起因只是部分群众对一名女学生死因鉴定结果的不满,发展到大规模人群围堵政府部门,少数不法分子打砸抢烧;还有2008年10月11日哈尔滨发生的“六名警察打死大学生”案和2009年6月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等。
群体性事件深度报道话语分析——以瓮安6·28事件深度报道为例
来 频频 发生 。 由于群 体 性 事件 影 响 社 会 稳定 , 各 级政府 非 常重视 , 作为 一种 引人 注 目的社会 现象 , 学界对 群体 性事 件 的研 究也 呈现 上升态 势 。
根 据 中国期 刊 网检 索 结 果 , 闻 传播 学 界 对 新
四川 广安 事件 、 大竹 事件 等 , 安事件无 论从 参与 瓮 人数 、 持续 时 间 、 冲突剧烈 程度 、 造成 的影 响看 , 都
样 一种关 系 。
一
群 体性 事件 的研 究 主要 集 中在 六个 方 面 : 是 媒 一
体 报道 群体性 事 件 的功 能 研 究 ; 是 媒 体如 何 做 二
好 群体性 事件 报 道研 究 ; 三是 从 群 体 性 事件 考 察 公 民表达 权 、 知情权 ; 四是 对群 体性 事件 中信息 沟 通、 谣言传 播及 舆论 引导 的研究 ; 五是 将 群体性 事
脉 络 中 , 有 一 定 思 想 深 度 , 报 道 更 有 新 闻价 具 其 值, 更值 得信 赖与可 读 。 瓮安 事件 是 2 0 0 8年 6月 2 8日下午 发 生在 中 国贵州省 黔南 布依族 苗族 自治 州瓮安 县 的群体 性 事 件 。县 公安 局 、 政府 和 县 委 大 楼受 到 当地 群 县
被视 为 近 年 来 我 国 群 体 性 事 件 的 “ 本 性 事 标 件 ” 因此 研究 瓮安 事 件 深度 报道 能 窥 一斑 而 ¨。 见全 豹 , 因为瓮 安事 件直 接惊 动 了中央高层 , 还 几 乎 国内主要 新 闻周 刊都 对此 进行 了深度 报道 。 我们希 望通 过本 研 究 回答 : 群体 性 事 件 深 在 度 报 道 中 , 体 说 了些 什 么 , 媒 怎样 说 的 , 又在 为 谁 说; 媒体 报道 群体性 事件 的深 度框架 体现 在哪里 ; 在 群体性 事件 深 度报 道 中 , 体 与 官方 之 间是 怎 媒
新形势下群体性事件的几点思考
生 活环 境 , 更是 人 民 群 众 对 政 府 执 政 能 力 的 认 可 和 评 判 标 准 。 各 项改 革 目标 顺利 实 现 和 各 项 改 革 措 施 有 序 进 行 , 民群 众 的 人 安 居乐 业 , 离不 开一 个 “ 定 ” 都 稳 的社 会环 境 。 所 谓 群体 性事 件 , 指 以满 足 某 种 需要 为 目的 , 是 以社会 矛 盾
。 定” 稳 压倒 一 切 , 既是 一 个 地 区 的形象 , 它 给经 济 建设 提 供
一
个 重 要环 境 , 也是 广 大 人 民群 众 所 期 盼 和必 须 的安 居 乐 业 的
2 11 改 革使 利 益 格 局 发 生 变 化 。 当前 我 国 正 处 在 体 制 ..
转 型时 期 , 随着 原 来 的利 益 格 局逐 步 打 破 , 的 格局 不 断 形成 , 新 这种 原 来利 益 格 局 的打 破必 然 会 在社会 成 员 的思 想观 念 和 意识 形态 中有所 反 应 , 们 的价 值 观 念 、 维 方 式 等也 将 趋 于 多 元 人 思 化 , 些 与 主流 意 识 形态 不 同甚 至 相反 的 价值 观念 会 大量 涌 现 . 一 从 而导 致人 们 价 值 体 系 、 值 观紊 乱 , 价 诱发 一 系列 社会 问题 。有 些 带有 普遍 性 , 理 难 度较 大 , 决这 些 问题 和矛 盾需 要 一定 的 处 解 过程 , 而一 些 群 众要 求 解 决 问题 的心 情迫 切 , 要求 过 高 。 2 12 群 众 的 民主意 识 在不 断 增强 , .. 但法 治 观念 淡 薄 。多 年 来 , 过 一 系 列 的 普法 和 民主 法 制教 育 , 众 的 民 主意 识 , 通 群 法 制 意识 , 与 意识 逐 步增 强 , 民主 的要求 越 来 越 高 , 涉及 一 参 对 但 些 复 杂 的实 际 问题 , 致 自身 的利益 和权 益受 到 损 害和 侵 害时 , 导 依 法维 护 自身权 益 的 能力 又 相对 较 弱 .一些 群众 便 错误 认 为 聚 众 闹事 可 以 对领 导 造 成压 力 , 较快 解决 问题 , 本来 能 在法 律 能 使 框 架 下解 决 的 问题 演 化 成突 发性 群 体事 件 。 2 13 政 府 的职 能 转变 滞 后 。政府 直 接组 织 土地 征用 、 .. 房 屋拆 迁 、 业改 制 等 工 作 , 企 利用 行 政 手 段 调 节 当事 人 的 民事 关 系, 已不 适 应 依 法 治 国 、 法 行 政 、 变政 府 职 能 和市 场 经 济 的 依 转 客观 要 求 。对 可 以通 过 市 场 调 节 、 社会 中介 服 务 机 构 解 决 以 及 民事 法 律关 系 调 整 的事 项 都 应 当 从 行 政管 理 职 能 中 剥 离 出来 . 例 如政 府及 征 地 拆迁 、 业 改 制 等 主管 部 门 主要 职 责 应 该 是 制 企 定 评估 规则 、 布市 场 信息 、 解 纠纷 等 。而拆 迁 征用 补偿 价 格 公 调 的确定 , 属 于拆 迁 人 或 征用 人 与 被 拆 迁人 或被 征 用 人 之 间 的 本 民事行 为 , 政府 一 旦 介入 如 遇 到被 征用 和拆 迁 人不 满 意时 , 有 所 的 责任 都 推 到政 府 身上 , 成 政府 与 群众 的矛 盾激 化 。 造 2 1 4 是 一 些 基 层 干 部 工作 方 法 简 单 。首 先 表 现 为 群 众 .. 观 念淡 薄 , 想工 作 不 到位 , 党 和政 府 的 旨意得 不 到群众 的接 思 使 受 , 起 群 众 不 满 ; 者 超 前 意识 不 强 , 有通 过 排 查及 时掌 握 引 再 没 信 息 ; 还 有 少数 干部 存 有 侥 幸 心理 , 也 即使 提 前 掌握 了信 息 , 但 未 能 引起 足 够重 视 , 取 切实 措施 有 效化 解 。 采 22 群 体 性事 件 所 带 来 的危 害 : 体性 事 件 频 发 , 仅 影 . 群 不 响社会 政 治 稳定 , 而且 在 一 定 程 度 上对 整 个 社 会 经 济 发展 也 带 来 负 面影 响 , 果放 任 自流 , 如 必将 对 全 面建 设 小康 社会 和 构建 社 会 主 义 和谐 社会 的伟 大 进 程 造 成 巨 大 阻碍 .如 果处 置不 当 , 必 将 引 发一 系 列难 以预 料 的社 会 问题 。如何 积 极预 防和依 法处 置
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意识形态分析
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意识形态分析作者:北梦原来源:《新闻世界》2012年第07期【摘要】本文用意识形态分析方法考察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结构与内容,分析了不同群体性事件中话语的对立与共享及在事件过程中的话语建构与意识形态生产。
通过对话语的分析,揭示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结构存在于社会的功能,认为它通过一种明确集中的方式再现了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关系,能够在具体的事件过程中呈现社会各个阶层对于现实的态度与看法。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话语意识形态结构与功能近年来,群体性事件成为社会日益频发的社会现象,随之产生了大量有关群体性事件的研究。
有的学者对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以公共管理和心理学视角为主,分析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信息传播机制,如谣言的传播、群体的感染与暗示等心理特征。
①这些研究多从具体的群体性事件情景出发,针对在群体性事件中出现或潜在的特殊群体,表现出一种应急性、技术性的倾向。
尽管许多研究中讨论了群体性事件背后深层的社会原因,并就如何解决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来的困扰提出了一些宏观上的对策与建议,但是这种以群体性事件过程为立足点的研究往往容易忽略或者说淡化了群体性事件这一社会现象本身作为一种结构存在于社会系统中的现实。
特别是在分析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时,这些研究强调了信息的组织和传播过程,尽管也承认这一过程的社会性,但其研究焦点侧重于信息的产生和接受,更多从心理角度进行解释。
而从结构角度去分析群体性事件,首先需要承认群体性事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结构,即便是一种非常态的、有危害的结构,但是它对于整个社会系统而言仍然具有特定的功能。
今天,社会已经抛弃了过去对于群体性事件的“骚乱”认知,逐渐认识到它的“预警”、“排气阀”等功能。
其次,结构的本质不在于结构自身,而在于它与周围环境的关系,问题的关键从事件的发生、扩散、结束及影响转移到事件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上。
②结构:话语的对立与共享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从传统的体制内走向一个更加自主的、开放的社会里,个人的利益被强调,而责任和义务却逐渐淡化。
社会心理调研中的群体认同与意识形态分析
社会心理调研中的群体认同与意识形态分析社会心理调研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旨在深入了解人们在社会群体中的行为、观念和态度,以及他们与特定群体之间的关系。
群体认同和意识形态是社会心理调研中两个重要的概念,本文将围绕这两个概念展开分析。
群体认同是指个体与集体之间相互认同的心理状态。
在社会心理调研中,群体认同往往是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进行测量和分析的。
群体认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文化、价值观、社会互动等。
群体认同可以分为各种类型,例如国家认同、社会认同、职业认同等。
群体认同的研究可以揭示人们在不同群体中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并深入了解人们在社会互动中的态度和行为。
群体认同与意识形态密不可分。
意识形态是一套观念、信仰、价值观等的集合,通过影响个体和群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从而构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系统。
社会心理调研中,研究人员常常关注群体认同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群体认同可以被意识形态的影响所塑造,例如政治意识形态对于一个国家的公民的认同感具有重要影响。
另一方面,群体认同也可以影响个体对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同程度。
在社会心理调研中,研究人员常常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来探究群体认同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测量群体认同和意识形态观念的水平,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
研究人员还可以采用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通过个别案例的详细剖析,揭示群体认同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微妙关系。
群体认同和意识形态的研究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对群体认同和意识形态的深入研究可以揭示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冲突。
了解群体认同和意识形态的匹配程度,有助于理解社会中不同群体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方式。
群体认同和意识形态对个体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影响也值得研究人员的深入关注。
当个体的群体认同与意识形态相契合时,他们往往会感到归属感和满足感,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然而,当个体的群体认同与意识形态出现冲突时,会带来心理压力和不适感。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当代中国的群体性事件往往是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产物。
我认为,这些事件的发生与中国社会的特殊历史、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以下是对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的分析。
中国社会的历史经验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代以来,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对民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都与民众长期积累的不满情绪和对社会公正、正义的追求有关。
2011年的温州房产纠纷事件,参与者抗议的主要原因是对政府的不满和对房产市场的不公正现象的不满。
这种历史积累的不满情绪是群体性事件的触发点。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环境也对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道路,这限制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决策的渠道。
这种制度性的约束使得许多民众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因而选择采取集体行动来争取自身权益。
《南方周末》在2013年报道的南京气爆事件中,爆炸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信息封锁,民众对真相的不满和对政府处理方式的质疑,引发了大规模的群体抗议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中国群体性事件也与社会中存在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有关。
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念在多元化、个性化的进程中不断碰撞和重塑,存在着普遍认可的共识,也存在着多样化的观点和立场。
在群体性事件中,不同的群体和个体表达了自己的诉求和利益,往往涉及到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的冲突。
2015年的南京中山陵抗议事件,抗议者主要是希望保护中山陵历史文化价值的民间组织,他们与政府对于如何保护中山陵的方式和范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
全球化和新媒体的发展也对中国的群体性事件产生了冲击。
全球化带来了各种不同的思想和观念,使得中国的社会矛盾更加复杂和多元化。
新媒体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播更加便捷和广泛,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和交流信息。
这种信息的自由流动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组织起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意见。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我国政务微博的话语建构——基于“@深圳交警”的批评性话语分析
湖南大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 M A S S M E D I A V O C A  ̄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随着研 究 的不 断深 入 , 这 两种 研究 渐趋 融合 , 并 最终 冠 之 以 “ 批 评 的话 语 分 析 ( C r i t i c a l D i s ・ c o u r s e A n a l y s i s , 简称 C D A) ” 。 它 融 合 了福 柯 、
学以及言语传播学等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 中同 时 发 轫且 独 立 发 展 , 并在 随后 的 十几 年 内相 互 影响 , 相互融合 , 最终使话语分析研究作为一 门 独立学科 得 以产生… 。但 由于话语 分析来 源
【 关键词 】 话语分析 ; 政务微博 ; 网络 群体性 事件
[ 中图分类号 ] G 2 0 6 .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1 — 5 4 5 4 ( 2 0 1 3 ) 0 3— 0 0 5 6— 0 4
2 0世纪 6 0年 代 末 至 7 0年 代初 , 话 语 分 析 在语 言学 、 文学、 人类学、 符号学 、 社会学 、 心理
合 的结 晶 , C D A不 仅 研 究 语 言 是 什 么 , 而 且 研 究语 言 为什 么是这 样 ; 它不 仅关 注意 义 的产生 ; 更 关 注意 义 产 生 的权 力 渗 透 ; 它 旨在 透 过 表 面 的话 语形 式 , 从跨 学科 角度 揭示 语言 、 权力 和 意 识 形态 的关 系 。在 众 多 的研 究 者 中 , 英 国 语 言 学 家诺 曼 ・ 费尔 克拉夫 ( N o r m a n .F a i r c l o u g h ) 因著述 颇 丰被 称 为 C D A研 究 的百 科 全 书 式 的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目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群体性事件,这些事件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事件涉及到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某些事件还会引起政府的反应。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事件显然与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价值观、公民道德等方面有着密切关联,因此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当代中国,群体性事件主要分为几类。
其中一类是劳动纠纷事件,涉及到工人对于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抗议或维权。
近年来,中国工人阶级的觉醒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他们通过集体抗议、罢工等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这些工人们的声音证明了在市场经济中劳动权益维护的重要性,同时也凸显出贫富分化、社会不公等问题的存在。
另一类群体性事件是反腐败事件。
腐败是当代中国所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在中国,腐败事件时有发生,经常涉及到公务员、企业高管、官员等人员。
这些事件不仅影响到国家行政效率,还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和愤慨。
反腐斗争居然成为当前中国社会的主题问题之一,反腐方面加大力度,既可消除腐败现象的影响,又能够向全社会传递出反腐稳定的信号,这样可以获得群众的响应和支持。
第三类群体性事件是民族矛盾事件。
中国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
然而,由于地域、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民族之间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
这些事件往往体现出异族间的歧视、排斥,严重的还会引起民族冲突。
因此,政府应该注重保障各族平等、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第四类群体性事件是环保事件。
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些成果是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
环保事件不仅牵涉到人民群众的健康问题,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态环境,例如北京雾霾、南方严重的“白霾”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政府应采取更为有力的手段来推进环境保护、资源回收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
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2篇)
意识形态分析研判报告(2篇)一、引言意识形态是社会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
当前,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意识形态领域呈现出复杂多变的态势。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当前意识形态状况的分析,研判其发展趋势,为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
二、当前意识形态的基本状况1. 主流意识形态的巩固与发展我国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形态在全社会占据主导地位。
通过各类宣传教育活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感显著增强。
2. 多元意识形态的并存与竞争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形成了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竞争态势。
这些非主流意识形态包括西方自由主义、民粹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等,它们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对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定冲击。
3. 网络意识形态的复杂多变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意识形态传播更加便捷和隐蔽。
网络空间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新战场,各种思想观点交织碰撞,信息真假难辨,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三、意识形态领域的主要问题1. 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西方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和文化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向我国渗透其意识形态,试图动摇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基础。
特别是在青年群体中,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不容忽视。
2. 社会转型期的思想困惑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结构、利益格局和社会阶层发生深刻变化,部分人群出现思想困惑和价值迷茫,容易受到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
3. 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泛滥网络空间充斥着大量谣言和虚假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倾向,误导公众,破坏社会稳定。
四、意识形态发展趋势研判1. 主流意识形态将进一步巩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
通过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和宣传教育,主流意识形态将更加深入人心。
2. 意识形态斗争将更加复杂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使得意识形态斗争更加隐蔽和复杂。
社会意识形态与群体行为
社会意识形态与群体行为社会意识形态是指在社会中形成并广泛接受的关于价值观、信仰体系和思想观念的集合。
它对个体和群体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塑造了社会的文化、制度和组织。
本文将探讨社会意识形态与群体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讨论其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首先,社会意识形态对群体行为具有引导作用。
不同的意识形态会指导群体形成特定的行为准则,并塑造一定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念。
例如,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公有制经济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行为的重要指导原则,群体的行为倾向于追求共同利益和社会公益。
而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市场经济和个人利益至上是社会行为的主导因素,群体的行为更注重个体竞争和利益最大化。
因此,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传播对于塑造社会行为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群体行为也会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反馈和变革。
人们的行为和经历会对其价值观和信仰产生影响,从而改变个体和群体对社会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塑造。
例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逐渐增加,这对传统的经济增长导向的意识形态提出了挑战,推动了对新的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的形成。
此外,群体行为也会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兴媒介的传播,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
网络群体的集体行动和观念扩散,能够迅速改变社会舆论和行为规范,引发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
然而,社会意识形态和群体行为之间的关系并非一成不变。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充满复杂性和多样性。
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和接受往往受到不同群体的不同背景、经验和利益诉求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阶层、地域和文化背景可能导致不同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而影响群体行为的表现。
同时,群体行为也会受到社会结构和制度的制约和引导,进一步塑造社会意识形态。
因此,理解社会意识形态和群体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需要考虑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最后,社会意识形态和群体行为的相互关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意识形态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基础,它引导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社会心理学:群体行为与集体意识形态
社会心理学:群体行为与集体意识形态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以群体形式生活和行动。
群体的行为和群体意识形态是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社会心理学探究了群体行为背后的心理过程和群体对集体意识形态的塑造力量。
理解群体行为和集体意识形态对于我们揭示社会规律,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群体行为的心理过程群体动力学:危险性和吸引力群体行为中有两个重要因素:危险性和吸引力。
当一个群体具有吸引力时,人们更容易加入其中,并遵从群体行为。
然而,当群体行为具有危险性时,人们也会倾向于遵从,抑制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
这种心理现象被称为“群体动力学”。
社会认同:从个体到群体群体行为中的另一个心理过程是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是指一个人将自己的身份和价值与一个或多个群体联系起来的心理现象。
社会认同的强度会影响人们对群体行为的态度和行为。
当一个人强烈认同一个群体时,他们更有可能投身于群体行为中,甚至为了维护群体利益而牺牲个体利益。
观看者行为:个体在群体中的被动表现除了主动参与群体行为外,还有观看者行为。
观看者行为指的是个体在群体中被动观察和观看,但未参与其中的现象。
观看者行为通常发生在群体行为中存在风险或危险性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观看而非参与。
观看者行为在群体行为中起到了调节作用,它可以减少冲突和混乱。
集体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塑造集体认知:共享信念和价值观集体意识形态是指一个群体共同持有的信念、价值观和思维方式。
它是群体心理过程的结果,通过集体认知的形成与塑造而产生。
群体中的成员的相互交流和互动会形成集体认知,这种集体认知的共享使群体形成共同的意识形态。
集体行动:群体力量的表现集体意识形态对群体行为产生了重大影响。
当群体成员共享相同的意识形态时,他们更倾向于进行集体行动,共同推动实现集体目标。
集体行动的力量大于个体行动,可以通过集体行动来改变社会现实。
例如,社会运动和革命往往是由一群共享相同意识形态的人们所发起和推动的。
舆论引导和操控集体意识形态有时也受到舆论引导和操控的影响。
意识形态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意识形态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一、意识形态的定义及作用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群体中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形成的总和。
它能够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世界观。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无论是国家、政党、组织还是个人,都离不开一定的意识形态。
然而,由于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和主观性,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问题一:意识形态的片面性和狭隘性意识形态往往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受到一定条件下的利益、立场和主张的影响。
这导致了意识形态的片面性和狭隘性。
例如,在政治领域中,不同的政党往往持有不同的意识形态,他们推崇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常常是相互对立的。
这使得人们对于真理的认同产生偏差,导致社会群体的对立和冲突加剧。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在推崇自己意识形态的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意识形态。
通过多元化的对话和交流,我们可以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减少片面性和狭隘性。
此外,政府和社会公众也应该加强对意识形态多样性的宣传和教育,让人们了解不同的观点,并培养辨别和评判的能力。
三、问题二:意识形态的极端化和煽动性意识形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被部分人利用来进行煽动和控制。
某些极端的意识形态常常以短期利益和个人偏见为导向,忽视事实和科学的分析。
这种极端化和煽动性的意识形态容易导致社会的紧张和对立,甚至引发暴力事件。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教育和宣传工作。
在教育中注重培养人们的批判思维和辨别能力,让人们能够分辨真假、辨别是非。
在宣传中,加强事实和科学的传播,避免片面和虚假信息的传播,减少对人们的误导。
四、问题三:意识形态的僵化和官僚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意识形态往往会变得僵化和官僚化。
它们成为一种权力和利益的工具,无法进行适应和改变。
这种僵化和官僚化会导致意识形态脱离社会实际,使人们迷失方向,无法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时刻保持对意识形态的审视和反思。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该不断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意识形态,确保它们与社会实际相适应。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引言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研究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群体性事件指的是集体性的社会行为,可能是暴力事件、抗议示威、运动游行等。
这些事件通常涉及人数众多,情感激烈,极易引发公众对于社会标准与价值的讨论和反思。
在这些事件中,个体行为处于群体中的环境下,因此集体的文化、社会心理、个人认知等因素均对其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展开讨论。
群体心理群体心理指的是集体中个体的行为、情感和思维特征。
研究表明,群体中的个体行为往往与个人行为不同,集体中个体易受到群体中其他成员影响,具有“从众”现象。
个体往往会调整其行为来适应集体中其余成员,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套利。
另外,在群体中,个体的行为可能由于群体中的情感激动、集体心态、愤怒、愤慨等因素而变得暴力化。
群体心理还包括身份认同,即个体对自己所处的集体的认同,这对于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形成和变化至关重要。
身份认同既可能是群体中某种群体文化的意识形态,也可能是群体情感的共鸣。
群体心理对于群体性事件的发展和演化至关重要。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当群体成员被刺激、情感激动时,群体中其他成员往往会跟随情感,进而形成类似于“情感传染”的现象。
一旦情感传染发生,群体中的个体可以很快形成一种情感共鸣和情感认同,形成统一的集体文化和价值。
群体行为与思维群体行为指的是群体中集体行为动态和演化。
研究表明,群体行为往往具有变化性,呈现出强烈的动态变化特征。
群体行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群体行为的激烈程度,往往随着事件的发展而增强。
群体中的个体很可能在某段时期内仅表达个体愤怒和不满,但是当群体规模不断扩大,警方对抗等因素的影响发生时,针对某种社会事件的抗议可能会转化为更为激烈的集体行为,如破坏、暴力等。
群体行为还可能产生集体谴责和群体惩罚的现象。
在某种情况下,个体行为可能会受到集体严厉谴责,此时个体会面临严重的群体压力,从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另外,群体行为还可能引起群体内的问责和评估。
从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受众话语权的表达
NEWS WORLD2011年第1期近几年来,网络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有的甚至引发了街头群体暴力事件,如何正确看待及规范这类事件,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焦点。
本文试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受众表达的关系入手,从理论上对这类事件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规范与引导措施。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无论是在学术界还是法律界都没有统一的概念,只是将其纳入“群体性事件”范畴,将其定义为: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利用网络进行串联和组织,公开干扰网中网外秩序,干扰网络正常运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乃至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集群事件①。
很明显,这样的定义是建立在这类事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基础上的,要想正确认识网络群体性事件,除了要分析其影响,还要寻找产生的原因。
网络群体性事件依附于网络舆论,而网络舆论又因网络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其是否有转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可能性,其转化的因素就在于该事件在网民间有没有产生较大的共鸣。
回顾2007年至今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在国内问题上,大都集中在负面信息方面,如官员腐败、社会弱势群体等极为敏感的话题。
在国际问题上,更是有强烈的民族主义渗透其中,像与奥运火炬传递有关话题,反对CNN 、抵制家乐福等,一旦出现这类重大事件,互联网就成为了网民发泄不满情绪的平台,甚至会引发到网下,形成网上与网下联动的趋势。
今年的香港游客在菲律宾被劫持事件,以及钓鱼岛撞船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当现实与网络产生互动,网络群体的意见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现实的意见,并且无形中使这种意见的影响力扩大化,反过来引导现实的意见,再加上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联系的日益密切,从网上转到网下的抗议就变得很自然了。
另一个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的重要原因是,主流媒体的失语,导致小道消息趁虚而入。
主流媒体作为舆论导向的风向标,如若没有及时准确的把握消息,就会让各种小道消息趁虚而入,并迅速被公众接受。
再加上网络具有快速便捷的特点,一旦消息在网络上传开,即使主流媒体发布信息进行补救,必定收效甚微,甚至可能会被好事者利用,给社会造成不好的影响。
群体性事件中煽动性言论及谣言应对研究
规模 已达 51 亿 。互 联 网给 了普通 民众 更 多 的话 语 .3
权。而群体性事件 中, 但凡影响稍大一点 , 就总会有
一
在群 体 性事 件 中 , 动性 言 论往 往 先 于谣 言 , 煽 在
些 唯恐 天下 不乱 或别 有用 心 的人 ,利 用互 联 网进
关键词 : 群体性事件 ; 煽动性言论 ; 谣言; 应对 中图 分类 号 : 6 1 3 D3. 4 (0 )3 0 7 - 5 2 9 — 0 2 1 0 - 0 2 0 1 4 2
处于转型中的中国社会矛盾聚集 ,群体性事件
( ) 二 有形介 质 煽动和传 谣
事 件 现 场 出现 , 且多 以 E头煽 动 为 主 。谣 言 是“ 并 l 最 行煽 动 和传谣 , 们或 上挂 煽 动性 言论 , 跟 帖煽 动 他 或 古老 的大众媒介”] 【 在文字媒介 出现之前 , 1 , 人类通过 传谣 ,或在 Q Q群 中互相煽动。除 了传播速度快 以
1头传播信息。 : 3 在群体性事件中, 谣言也借 口E相传 外 , l 由于网络的匿名性 , 互联网煽动和传谣还具有超 的重要途径广泛流传 。E头形式是群体性事件中煽 地域的社会覆盖、 l 重复强化的显著特点。
7 2
第3 期
湖南警察学 院学报
21 年 6 02 月
在群体性事件 中,煽动性言论及谣言宛如一对 到推卸 自身责任从政府得到补偿的 目的。 孪生兄弟 , 相影相随 , 尽管两者的作用力最终会统一 4曲解 政策 、 律 , . 法 谋求利 益 最大化 表现在事件现场 , 但两者之间也有所 区别。 研究两者 在我 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 ,利益 的 目的性 , 必要 区别 对待 。 有 受 损 群体 为 了最 大 限度减 少 自己的损 失 ,有 意 曲解
以广东增城6.11事件为例探究媒体在群体性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以广东增城6.11事件为例探究媒体在群体性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摘要:本文以发生在中国广东增城的群体事件为例,以内容分析及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我国媒体在群体性事件报道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媒体报道石首事件一、媒体对于该事件报道的分析2.1事件概况2011年6月10日21时许,四川籍孕妇王联梅在增城市新塘镇大敦村农家福超市门口违章占道经营摆摊档,阻塞通道,该村治保会工作人员要求其不要再此处乱摆乱卖,双方因此发生争执。
11日11时30分许至当日晚,现场又有约上百名人员再次聚集在大敦派出所周边,围观群众一度达到一千多人。
部分不法分子损坏车辆、银行柜员机,袭击公安民警。
2.2报道分析增城“6.11”事件发生后所有媒体的报道都有严重的政府倾向,都是站在政府的立场或至少是站在与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群众的相反的立场上。
如中新广东网报道中有这样的语句:“部分不法分子损坏车辆、银行柜员机,袭击公安民警。
经增城市有关部门及时处置,事态得到有效控制。
”网络媒体和当地主流的报纸媒体在写到现场群众时都使用“部分不法分子”,“蓄意滋事”等十分消极的词汇,当在报道政府行为的时候态度明显的不同都是用“维护好现场秩序”、“有关部门及时处置”、“事态得到有效控制”等积极的词汇。
而且绝大多数都报道都是政府在所采取的态度以及对相关人员的处罚。
在所有的报道中没有一则报道有对当时围观的群众或者是所谓“滋事者”的采访,没有人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我们发现媒体对于该事件的报道大多只是一味的强化政府的处理态度和做法,并对于政府的工作持十分肯定的态度。
对于事件的经过及其受害者则是采用弱化的方式,对于群众这一主体则是采用概念化的方式。
这完全与应当客观、公正的报道事实的新闻报道最起码遵循的准则不符。
二、群体性事件报道中的问题2.1 政府对报道的干预媒体的报道从来都不可能是绝对自由的,不管是在西方还是中国其实都是如此。
大众传播介入政治活动中去,而且它潜在的影响了政治的发展,因此政府势必对媒体施加一定的影响和控制。
偏见的意识形态强化与群体性
偏见的意识形态强化与群体性
偏见是一种主观的看法,通常基于个人或群体的经验、文化、信仰等因素。
它可以是基于事实的,也可以是基于无根据的猜测和推测。
偏见可以影响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一个群体或一个事物的看法,并可能导致歧视和不公正的行为。
意识形态强化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和媒体等手段来加强某种思想或信仰的影响力。
这种强化可以通过政治、宗教、文化等不同的方式实现。
当某些特定的意识形态被强化时,它们可能会导致人们对其他不同意识形态的人或事物产生偏见。
群体性是指人们在某些情况下会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从而改变他们的看法和行为。
群体性可以是正面的,例如团队合作和互助,也可以是负面的,例如种族主义和仇恨言论。
当群体性与偏见相结合时,它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歧视和不公正行为。
总之,偏见的意识形态强化和群体性都是导致歧视和不公正行为的重要因素。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我们需要保持开放的心态,尊重不同的观点和信仰,并努力消除偏见和歧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信息传播 机制 , 如谣 言的传播 、 群体 的 走 向一个更加 自主的 、开放 的社会里 , 个
种影 响表 现为个体 意识 和集体意识 。 过去 这些 意识 与国家意识在很大程度上重合 。 公与私长期重叠 , 使得 “ 国家和社会 在我 国都 属于过于凝 固化 了的超 大概念 , 以 难
性 事 件 这 一 社 会 现 象 本 身 作 为 一 种 结 构 存 在 于社 会 系 统 中 的 现 实 。 别 是 在 分 析 特
千差万别 。 ③ ” 整个 国家共享版 图内所拥 有的有限的资源 , 包括物质资源和精神资
源 。 随 着 改 革 开 放 的深 入 , 同地 区 、 但 不 不
一
身, 而在 于它与周 围环境 的关系 , 问题 的 关键 从事件 的发生 、 扩散 、 结束 及影 响转 移到事件与社会环境 的关系上 。 ②
结构 : 语 的对 立 与共 享 话
识 和集体 意识 浓缩 为狭 隘的 、 消极 的 自由
主义 。
今天所发 生的部分 群体性 事件 , 际 实 上是个体 意识及 集体意识 与 国家意识分 离后发生矛盾的结果。 代表 国家意识 的政 府或市场 组织 以经济发展 为诉 求的行 为 与代表个 人意识 、 集体意识 的个人或群体 产生矛盾 , 群体用 自身所构成 的小社会 为 武器与政府或组织相抗衡 , 或是 因为移 民 补偿标准 、 是 因为环境污染 、 或 或是 因为
用来 分 析 中 央 与地 方 、 区与 地 区之 间 的 地
种应急性 、 术性 的倾 向 。 技 尽管许 多研
究 中讨论 了群体性 事件背 后深层 的社会 原因 , 并就如何解决群体性事件给社会带
来 的 困扰 提 出 了一 些 宏 观 上 的 对 策 与建
议, 但是这种 以群体性事件过程为立足点 的研 究往 往容易 忽略或者说 淡化 了群体
进P X项 目作为提振经 济的重要 环节 , 完 全按照经济逻辑编织话语体系 , 是厦门 但
市 民 却 从 环 境 保 护 角 度 提 出 ,X 化 工 项 P 目严 重 威 胁 城 市 的 环 境 质 量 。 在一 系 列 因 征 地 拆 迁 引 起 的群 体 性 事 件 中 , 府 或 市 政
特定 的经济或其他利益 引起 , 实际上是个
而从 结构角度去分析群体性 事件 , 首
先需要 承认群体 性事件是 一种普遍 存在 的社会结 构 , 即便是一 种非常态 的 、 有危
害 的 结 构 , 是 它对 于整 个 社 会 系 统 而 言 但
体意识 、 集体意识与 国家意识 的矛盾对立
同群 体的面貌 发生了不 同程 度的改变 , 越
来越 多 的 资 源 不 能 被全 社 会 所共 享 , 国家
群体性事件的信息传播 时 , 这些研究强调
了信 息的组织和传播 过程 , 尽管也承认这
一
意识 与集体意识 、个人意识 逐渐分离 。 国
家 意 识 与 集体 意识 、 人 意 识 分 别 代 表 公 个
仍然具有 特定的功 能 。 今天 , 社会 已经抛 弃 了过 去对于群 体性事件 的 “ 乱 ” 骚 认 知, 逐渐认识 到它 的 “ 预警 ”、 排气 阀” “ 等功能 。 次 , 构 的本 质不在 于结构 自 其 结
场组织也是从经济建设立场 出发 , 而市 民
或 村 民 则 站 在 自身 生 存 利 益 角 度 进 行 抵 制 。 述 这 种对 抗 行 为 表 面 上 是 因 为 某 种 上
过程的社会 性 , 但其研究焦点侧重于信
息 的 产 生 和 接 受 , 多 从 心 理 角 度 进 行 解 更
释。
权与私权 , 虽然公私之 间的对立早 已成为 社会生活最重要的事实 , 但人们长期浸淫 于国家意识中 , 使得改革开放后重新审视 这一问题时 , 从公优 于私 的立场断裂地 飞 跃至一个对立的认知上 ; 私生活领域在现 代时期 才呈现 出的多样 性和复 杂性加速
并 加 剧 了这 个 过 程 。 由于 缺 少 过 渡 阶 段 , ④
医疗 责任 等 。 在 厦 门 P 事 件 中 , 门 市 政 府 考 虑 X 厦 到 特 区经 济 的 发 展 需 要 新 的推 动 力 , 引 把
改革开放 以来 , 人们从传统的体制 内
人 的利 益 被 强 调 , 责 任 和 义 务 却 逐 渐 淡 而 化 。 随着 城 市 化 和城 镇 化 步 伐 的加 快 , 这
N事件 中话 语 的意识形 态分析
。北 梦原
【 摘
要】 本丈用意识 形态分析 方法考察群体性 事件 中话语 的结构 与内容 , 分析 了不同群 体性事件 中话语 的对 立与共享及在 事
件 过程 中的话语建构与意识形态生产。 通过对话语 的分析 , 揭示群体 性事件作 为一种结构存 在于社会 的功能, 认为它通过一种 明确 集 中的方式再现 了复杂的社会现 象与社会关 系, 能够在具体 的事件过程 中呈现社会各个 阶层对于现实的态度与看法。 【 关键词 】 群体性事件 话语 意识形态 结构 与功能
近年来 , 群体性事件成为社 会 日益频 发的社会 现象 , 随之产生 了大量有关群体 性事件 的研究 。 有的学者对研究进行综述 发现 , 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以公共管理和 心理学视 角为主 , 分析群体性事件过程 中 感染 与暗示 等心理特征 。q 些研究多从 这 具体 的群体性 事件情景 出发 , 针对在群体 性事件 中出现或潜 在的特殊群体 , 表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