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网支柱集中修平推检查要求
普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接触网运行维修是通过对设备定期检测、分析诊断、质量评价和鉴定, 并依据结果实施修理,恢复设备正常运行状态的循环管理过程。主要包括运行、 检测、维修等管理工作。 第七条 供电段应设置接触网运行、检测、维修管理机构,配齐相关机具和材料, 建立健全技术资料,实行维修成本预算管理,制定设备抢修预案及相关管理制度, 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管理水平。 第八条 接触网设备应充分利用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 系统)等手段, 定期进行检测,开展即时、定期分析诊断,按照标准值、 警示值、限界值界定 设备状态,划分缺陷等级(两级缺陷),为设备维修提供依据。 铁路供电安全检测监测系统(6C 系统)包括:弓网综合检测装置(1C)、接触 网安全巡检装置(2C)、车载接触网运行状态检测装置(3C)、接触网悬挂状态 检测监测装置(4C)、受电弓滑板监测装置(5C)和接触网及供电设备地面监测 装置(6C)等。
第十七条 接触网设备开通前,资产管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应组织设计、施工、供应商等 相关单位,向供电段提供下列书面和电子版技术资料: (一) 接触网竣工工程数量表。 (二) 接触网竣工图纸。主要包括供电分段示意图,车站、区间接触网平面布置图,供电 线路平面布置图,接触网装配图,设备零件图及安装曲线,接触线磨耗换算表等。 (三) 工程施工记录。主要包括隐蔽工程记录,锚栓拉拔试验记录,轨面标准线记录(主 要包括支柱侧面限界、外轨超高等),不同电压等级附加导线、引线、接触悬挂等线索交叉 时的最小间距及对地距离等。 (四) 每根支柱装配图表(主要包括定位、支持装置、吊弦等)。 (五) 各种线索、零部件、设备安装档案(主要包括生产厂家、批次、安装地点和安装时 间等)。 (六) 设备、零部件、金具、器材的技术规格、合格证、出厂试验记录和试验报告、安装 维护手册(使用说明书), 承力索、接触线、绝缘部件及接触网零部件等抽样检验报告, 电缆相关资料(主要包括电缆及附件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现场试验报告、电缆清册、电 缆路径图等)。 (七) 项目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及其批复文件、 施工设计(含变更设计)、图纸及审核 意见资料。 (八) 设备招标技术规格书、采购的产品供应合同以及施工单位工程质量保证合同。 (九)上跨接触网电线路(主要包括上跨电线路名称、位置、电压等级、 上跨线高度、产 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跨越接触网的构筑物(主要包括构筑物名称、位置、最近的构筑物 墩距线路中心的距离,接触网带电部分距构筑物最小距离、产权单位及联系方式等)有关资 料。 (十) 开通前最后一次接触网几何参数静态测量数据、波形图,动态检测波形图及检测报 告。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
合武线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本标准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及《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进行编制.一、基础1.1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1.2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1.3基础(含拉线基础)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硬横跨两基础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2°.1.4同一组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硬横跨两实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且每个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1.5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100-200㎜,低于相邻轨面200-600㎜,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面应高于站台面100㎜,允许偏差±30.拉线基础高于路肩面100㎜,施工偏差±20㎜.1.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1.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应符合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二、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进入杆2.1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2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灌注应牢固可靠,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任一组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2.3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其粘结剂类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4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的锚固抗拔力应小于设计值。
2.5 桥钢柱预埋螺栓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
2.6 桥钢柱锚栓螺纹完好,拉线和隧道锚栓埋入杆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接触网检修工艺标准
目录一检调拉出值、之字值二接触线接头制作三承力索接头制作四检调定位装置五调正及更换吊弦六检调线岔七检调支持装置八检调锚段关节九检调更换分段绝缘器十检调更换分相绝缘器十一检调电联接器十二更换悬式绝缘子十三更换棒式绝缘子十四检调补偿器十五检调隔离开关十六支柱检修十七检调附加导线十八检调避雷器作业十九检调地线、下锚拉线二十检调软横跨作业二十一检调安全网栅二十二检修标志牌二十三限界门的检调1第一章检调拉出值、之字值一、工作准备人员:12人。
工具:车梯、滑轮组、闭口滑轮、大绳、钢丝套子、测距器或激光测量仪、(线坠、道尺)、钢卷尺、手锤、力矩扳手等。
材料:定位线夹、定位环、Φ4.0不锈钢丝。
二、检调内容1、在每个定位点处,均要根据图纸计算出该定位处的实际值公式如下:m=a-c其中:m——导线距线路中心距离a——设计拉出值c——受电弓中心与线路中心距离计算拉出值m值为:m=a-h³H/L其中:h—线路外轨超高H—导线距轨面高度L—轨距2、确定其所测拉出值是否符合要求将线坠放开,挂于定位点处,在轨面处用钢卷尺进行测量(该测量值为定位点与线路中心距离m测,测量时应将钢卷尺长度为720mm处放于钢轨内侧)然后将测量的结果m测与计算值m计进行比较,△m=±(m标-m实) 其中正负号决定于定位方式,即正定位时取正号,反定位时取负号。
⑴△m在±30mm范围内不需要调整;⑵△m > +30mm,说明应增大实际m值,即将接触线拉向离开线路中心方2向△m值;⑶△m < -30mm,说明应减小实际m值,即将接触线向线路中心方向放|△m|值。
3、拉出值调整(1)根据计算的△m大小和方向,将定位处的定位环或支持器顶丝松开,按方向要求改变△m,然后紧固定位环或支持器顶丝即可。
(2)在曲线侧受力较大处应使用滑轮组。
曲线外侧:将滑轮组的一端挂于定位点接触线上,另一端通过钢丝套子挂于腕臂上。
曲线内侧:先给反定位管装上一个定位环,然后将滑轮组的一端挂于接触线上,另一端通过钢丝套子挂于定位环上。
接触网一次作业标准
接触网专业一次作业标准一、接触网测量、测温作业一次作业标准(一)管理职责1、测量、测温管理由技术科负责,负责对全段测量、测温工作的总体安排和对各车间、班组测量测温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
2、各车间负责对管内各班组测量、测温工作的安排和各班组测量、测温工作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对发现设备问题的具体处理组织。
3、管内各班组负责测量、测温工作的具体落实和对超标设备的具体处理工作。
(二)、测量、测温具体要求1、巡视测温贴片时主要观察测温贴片颜色是否发生变化,粘贴测温贴片处设备达到60度变为黑色,达到70度变为绿色,80度变为红色。
2、每次测温前电话与相应变电所联系,应在单条馈线负荷电流大于450A,以及该供电臂上、下行负荷电流累加超过700A时进行测温,即所有测温必须在负荷电流突出的时段进行。
3、各班组测量、测温的数据必须及时记录,并对所测数据交班组负责人核对、检查、分析,超标值应及时上报,并安排处理。
4、各车间技术员要对每次测量、测温结果进行检查,并与前期测量结果对比分析,检查设备有无变化,判定设备变化情况是否影响运行安全,状态不符规定要求的,应及时拿出处理措施。
5、各车间在每月设备运行分析中,对测量、测温数据的检查、对比情况进行专项分析。
(三)主要设备测量、测温周期要求1、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及跨中偏移值,接触线弛度及悬挂点处、跨中最低点处接触线高度,曲线半径在800mm以下的区段每季测量一次,其它每年测量一次。
2、测量支柱侧面限界,新立支柱每季不少于一次,跟踪测量一年。
既有支柱每年测量一次,同时与工务段对红线、数据标检查完善,在每年的9月底以前须测量完毕。
车间班组可根据管内支柱的运行情况适当增加监测次数。
3、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每半年测量一次。
4、线岔测量,客车通道线岔每半月测量一次;其它与正线相关的线岔每月测量一次,其余线岔每季测量一次。
5、附加悬挂的弛度,每个锚段抽测不少于3处,每年测量两次,测量时间在每年夏季高温与冬季低温时。
接触网全面检查作业指导书
附件:全面检查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指导书按照状态修的管理方法而制定。
1.2 本指导书规定了接触网全面检查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
1.3 本指导书适用于接触网全面检查作业。
2 全面检查目的全面检查具有巡视检查和保养维护的双重职能。
巡视检查内容包括不易通过间接测量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所有项目,如接触悬挂、附加悬挂及支撑装置的内在质量,螺栓是否紧固等。
保养维护内容主要是在巡检过程中必要的防腐处理、注油和零部件的紧固、更换等。
全面检查可以在轨道作业车的作业平台上、车梯或支柱上进行。
3 全面检查安全措施3.1 高空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
作业时必须把安全带扎到可靠位置。
3.2 车梯、安全带、工具应按规定检修、试验,妥善保管,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冰、雪、霜、雨等天气条件下,接触网作业用的车梯、梯子以及检修车应有防滑措施。
3.3 车梯、安全带、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认良好方可使用。
3.4 车梯作业时,应指定车梯负责人,工作台上的人员不得超过2名,所有零件、工具等均不得放置在工作台台面上。
使用的小型工具、材料应放置在工具材料袋内。
作业中应使用专门的用具传递工具、零部件和材料,不得抛掷传递。
3.5 推动车梯要服从工作台上人员的指挥,作业台上有人时,车梯推行速度不得超过5km/h,并不得发生冲击和急剧起、停车。
3.6 车梯在曲线上、坡道上或遇大风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滑移。
人员不得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并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
在曲线区段进行接触网悬挂的调整工作时,要有线索滑跑的后备保护措施。
作业结束后,车梯不得就地存放,须稳固在建筑限界以外不影响了望信号的地方。
3.7 各部螺栓应按标准力矩紧固(见附件)。
3.8 使用接触网作业车进行巡检的要求:3.8.1车辆在运行期间,人员不得飞上飞下。
乘坐轨道车平板时,应坐好扶稳,不得将身体超出平板车以外。
作业平台严禁向未封锁的线路侧旋转。
3.8.2检修作业车移动或作业平台升降、转向时,严禁人员上、下。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2 铁运〔2007〕69号《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运行和管理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接管和运行新产品试运行第三章设备监测和质量鉴定设备监测第四章检修修程检修计划及实施检查验收绝缘部件清扫第五章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接触线及承力索吊弦(索)软(硬)横跨锚段关节及关节式分相中心锚结线岔电联结器定位装置支撑装置受电弓动态包络线补偿装置支柱隔离(负荷)开关吸上线附加导线保安装置及标志设备号码及有关参数零件及其它绝缘、防雷、接地第六章大修技术标准一般规定接触悬挂平面布置线材和零部件绝缘、防雷和其他第七章附则附录1 接触网工区值班日志附录2 接触网巡视检查记录附录3 接触网大修竣工验收报告附录4 接触网线索及绝缘件机械强度安全系数附录5 接触网动态检测项目评定标准附录6 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示意图第一章总则第1条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重要行车设备。
为保证接触网运行安全可靠,特制订本规程。
第2条牵引供电各单位(包括牵引供电设备管理、维修单位和从事既有线电气化牵引供电施工单位,下同)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切实贯彻本规程的规定。
各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业主单位核备。
第3条接触网的运行与维修, 坚持“预防为主、修养并重”的方针,按照“周期检测、状态维修、寿命管理”的原则,遵循精细化、机械化、集约化的检修方式,依靠科技进步,积极采用接触网自动化检测手段和机械化维修手段,提升接触网维修技术参数的精准度,不断提高接触网运行品质和安全可靠性。
第4条本规程的技术标准作为接触网运行与检修的质量验收依据。
第5条本规程适用于既有线工频、单相、25kV交流及提速200—250km/h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第二章运行和管理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第6条接触网运行检修工作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
铁道部:负责全路接触网运行管理工作,统一指导、统一规划,监督、检查;制定有关规章。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摘录)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摘录)接触网是铁路电化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确保接触网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需要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
以下为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的摘录,详细介绍了检修的内容和流程。
一、检修前的准备工作1. 检修人员应熟悉接触网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具备相应的技术资格。
2. 检修前应查阅相关的文件和资料,了解接触网的运行状况和故障情况。
3. 检修前应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确保接触网停电和防护措施的落实。
4. 准备必要的工具和设备,保证检修的顺利进行。
二、接触网的常规检修1. 定期巡视接触网的线路、支柱和组件,检查是否存在松动、损坏和异常情况。
2. 针对常见的故障进行排查和处理,如接触线有断裂、接触器不良接触等。
3. 对接触网的绝缘子和地线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4. 保持接触网的清洁,定期清理杂物和积尘,确保电流的正常传导。
5. 对接触网的断开装置进行检修,确保其可靠性和运行正常。
三、接触网的定期大修1. 根据接触网运行情况和维护计划,制定定期大修的时间和地点。
2. 对接触网的各个部分进行全面检修和维护,包括支柱、导线、绝缘子等。
3. 对接触网的电绝缘性能进行测试,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 对接触网的脱落和变形部分进行修复或更换,确保其结构的稳定和安全性。
5. 对接触网的连接部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修复或更换。
四、接触网的故障处理1. 对接触网发生的故障进行及时排除,确保其对列车运行的影响最小化。
2. 在故障处理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检修人员的安全。
3. 如果故障无法及时解决,应及时向上级汇报,并采取措施保障列车运行。
总结:接触网的运行检修是确保铁路电化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可以保证接触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检修人员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资格和知识,并确保检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的落实。
此外,对于故障的处理需要及时、准确,为列车运行提供稳定的供电环境。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接触网是电气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行车直接相关。
为搞好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工作,加强管理,提高质量,确保运输,特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工频、单相、25千伏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
从事接触网工作的广大职工必须牢固树立为运输服务的思想,贯彻“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方针,在确保安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不断改善接触网的技术状态,保证安全、不间断、质量良好地供电。
各级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的领导,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贯彻落实“三定、四化、记名检修”精神,抓好各项基础工作。
要科学地组织接触网运行和检修的各个环节,建立严密而协调的生产秩序,不断提高供电工作质量。
各铁路局可根据本规程规定的原则和要求,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细则、办法,并报部核备。
第一章运行和管理统一领导和分级管理第1条接触网运行和检修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级组织的作用。
铁道部:统一制定全路接触网运接和检修工作原则,制定有关的规章;调查研究,督促检查,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审批部管的基建、科研、改造计划,并组织验收和鉴定。
铁路局:贯彻执行铁道部有关规章和命令,组织制定本局有关细则、办法和工艺;审批局管的基建、大修和科研、改造计划,并组织验收和鉴定。
铁路分局:贯彻执行部、局有关规章和命令;督促检查管内接触网的运行和检修工作;审批分局管的检修、科研、改造计划,并组织验收和鉴定。
供电段: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的各项规章和命令,制定有关办法、制度和措施;制定接触网小修计划;编制大修、改造和科研计划;全面地质量良好地完成接触网运行和检修任务。
接管和运行第2条接触网工程竣工后,应按规定对工程认真进行检查,经验收合格方可投入运行。
第3条在接触网工程交接的同时,运营和施工单位之间要交接图纸、记录、说明书等开通时必需的竣工资料。
第4条接触网投入运行前,接管部门要做好运行组织准备工作,配齐并训练运行、检修人员,组织学习有关规章制度,熟悉即将接管的设备;备齐维修和抢修用的工具、材料、零部件、交通工具及安全用具、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电气化铁路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
接触网维修技术标准第1条接触线及承力索维修技术标准1.承力索、接触线的张力和弛度应符合安装曲线规定的数值,弛度误差不得大于下列数值:全补偿链形悬挂为10%。
机械强度安全系数符合附录4的规定。
2.承力索在直线地段,应位于线路中心线的正上方,偏差不超过150 mm。
在曲线地段,承力索与接触线之间的连线应垂直于轨面连线,允许向曲线内侧偏差不超过100mm,但不得偏向曲线外侧。
3.接触线距轨面高度应符合规定,误差不超过30mm,测量点在定位两侧吊弦线夹处,其相对高差在20mm之间。
接触线高度变化时,工作支的坡度一般为3‰,困难情况下不超过5‰。
接触导线在最大负驰度下,导高最高不得超过6500mm,在最大正驰度下,最低不得低于5370 mm。
接触线在直线地段要布置成之字形,曲线地段要置成受拉状态,其之字值和拉出值要符合规定,误差不得过30 mm。
4.接触线磨耗或损伤按下列规定整修或更换。
(1)在链形悬挂区段中,当接触线TCG—110局部磨耗和损伤残高为8.5mm时,加补强线,平均磨耗残高为8.7mm时整锚段更换。
(2)在链形悬挂区段中,当接触线TCG-85局部磨耗和损伤残高为7.5-8.3mm时,加补强线,平均磨耗残高为8.3mm 时,整锚段更换。
(3) 承力索、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该线通过的最大电流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电气补强线,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加电气补强线时,要使补强线处于工作状态,即与受电弓接触。
(4) 19 股的铜承力索:断 1 股(或损伤截面达1股)将断股头锉平后,用同材质绑扎线扎紧(不需做接头);断 2 股(或损伤截面达2股)及以上时,截断做接头。
19 股的铝包钢芯承力索:钢绞线断1股(或损伤截面达1股)及以上必须截断做接头。
铝绞线断1股(或损伤截面达1股)将断股头锉平后,用同材质线绑扎;铝绞线断2~6股(或损伤截面达2~6股)将断股头锉平后,用同材质的承力索和并钩线夹进行电气补强;铝绞线断7~12股(或损伤截面达7~12股)截断做接头或进行机械和电气补强; 7股的铝覆钢承力索断1股(或损伤截面达1股)及以上时,必须截断做接头。
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规定
合武线接触网施工质量验收标准本标准依据《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及《客运专线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6]167号)进行编制.一、基础1.1运达现场的水泥、砂、石料、钢筋,应按批次进行检验,质量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应与所配制混凝土的等级相适应.1.2在同条件养护下,基础(含拉线基础)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1.3基础(含拉线基础)的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硬横跨两基础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偏差不应大于2°.1.4同一组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硬横跨两实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且每个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1.5线路两侧和线路中间的基础顶面应高出路肩面100-200㎜,低于相邻轨面200-600㎜,站台及硬化路肩上的基础面应高于站台面100㎜,允许偏差±30.拉线基础高于路肩面100㎜,施工偏差±20㎜.1.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1.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应符合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二、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进入杆2.1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2.2 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灌注应牢固可靠,砂浆强度符合设计要求,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任一组试块的抗压极限强度不得小于设计值。
2.3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其粘结剂类别、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2.4 桥钢柱、拉线及隧道膨胀和粘结式锚栓的锚固抗拔力应小于设计值。
2.5 桥钢柱预埋螺栓与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为+50mm。
2.6 桥钢柱锚栓螺纹完好,拉线和隧道锚栓埋入杆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普速铁路接触网全面检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普速铁路接触网全面检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第1节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速铁路接触网全面检查标准化施工作业。
第2节 全面检查作业项目1.路局下达的接触网大修、更改、安全专项整治项目;2.设备平推检查、综合整治;3.三标线建设的设备专项整治;4.运输繁忙区段、编组站、枢纽等天窗兑现困难地区接触网设备集中整治;5.接触网重点设备的周期检修。
以上项目1.2.3.4为段级集中修,项目5为车间级集中修。
第3节 集中修(全面检查)组织规模1.接触网段级集中修由供电段组织,在一个集中修作业单元组织4台及以上作业车和若干作业梯车,作业人员50人及以上,由供电段指派车间副主任及以上干部担当工作领导人;在一个作业计划内同时在二个以上作业单元开展施工作业时,供电段应指派段领导担当施工总负责人。
2.接触网车间级集中修由供电车间组织,在一个集中修作业单元组织2台以上作业车和若干作业梯车,作业人员30人以上,由供电车间主管副主任或技术员担当工作领导人。
3.集中修天窗要求⑴接触网段级集中修:120—180分钟;⑵接触网车间级集中修:按线路图定天窗实施;⑶工务大修施工区段做到综合天窗修,原则上在供电同一供电臂相邻站场、区间进行。
第4节 全面检查施工标准1.接触网零部件须按标准力矩紧固,设备检修符合《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实施细则》要求,必须坚持干一处达标一处,整治一段达标一段原则。
2.集中修后的设备质量满足《接触网标准化锚段验收标准》。
3.凡是经过集中修的设备,在3年以内不进行较大规模的维修仍能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
第5节 全面检查施工组织1.编制集中修计划。
⑴供电段结合接触网年度检修计划编制年度轮廓计划,于前一年12月31日前上报铁路局供电处审批。
⑵根据供电处审批的集中修计划,段级集中修由供电段负责组织实施。
车间级集中修由供电段以月度生产计划形式向各供电车间下发月度实施计划。
2.集中修天窗要求⑴制定修前调查的项目及要求,确定需集中修的区段。
接触网验收标准
5接触网
5.1一般规定
5.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距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
5.2.11杯形基础外形尺寸应符合表5.2.11的规定。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测量检查。
5.3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
主控项目
5.3.1桥钢柱、拉线锚栓及隧道埋入杆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全部检查隧道下锚埋入杆、拉线锚栓,抽检桥钢柱和隧道定位埋入杆不少于1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5.2.6基础表面平整、棱角完整,无漏浆、露筋等现象。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抽查30%。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5.2.7基础外形尺寸、地脚螺栓外露长度、间距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7的规定。拉线基础排水面的尺寸水面应符合要求,并保证排水面顶点距锚杆环内沿的距离不小于100 m m。
5.2.3基础、拉线基础位置、杯形基础内杯底距基础面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同一组软、硬横跨两基础中心连线应垂直于车站正线,软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3°,硬横跨施工偏差不应大于2°。横跨的杯形基础底面及硬横跨实心基础底面高程应相等,相对误差不超过50 m m。同组硬横跨两杯形基础杯底中心间距允许偏差为±50 m m。硬横跨两实心基础间距应符合横梁跨长的要求,施工偏差±20 m m且每个杯形基础、实心基础的位置符合侧面限界要求。
5.1.8整体吊弦安装位置的测量应从悬挂点向跨中,偏差积累在跨中。承力索、接触线经超拉后吊弦应竖直安装,未经超拉应按计算偏差安装。
接触网验收标准
/thread-553-1-1.html 转贴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5 接触网51一般规定511接触网工程施工前应按设计文件对支柱杆位进行定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纵向测量应以正线钢轨为依据从设计规定的起测点或1号、2号道岔开始。
杆位因地形、地物需调整跨距以避让时跨距调整幅度为设计跨距的-21m调整后的距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最大跨距2 站场横向测量中同组软横跨支柱、硬横梁支柱中心的连线应与正线中心线垂直3 隧道口的起测点为隧道口顶部水平线与线路中心线的交点对隧道悬挂点、定位点测量定位时遇有隧道伸缩缝不同断面接缝石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的地方应避开悬挂点跨距可在1-2m的范围内调整但调整后的跨距不得大于设计允许值。
4 桥支柱垂直线路中心线应吻合墩台中心线。
512基坑开挖前施工单位应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并按其施工。
坑形设计应包含拉线锚板坑。
基坑开挖后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与设计、监理联系共同确认变更施工应严格执行变更设计。
513混凝土搅拌和灌注以及直埋基础的回填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严格掌握水灰比和配合比。
2 在厚大无筋或稀疏配筋的结构中灌注混凝土时填入片石的数量不应大于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5。
3 混凝土各种配料的拌和要均匀灌注混凝土时宜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断对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间歇时间不宜超过2h。
基础的灌注应水平分层进行逐层捣实。
杯形基础应连续浇制一次成形。
4 基础回填土每回填03m厚的土层夯实一次。
5 按设计规定横卧板和底板横卧板应密贴支柱不得有空隙及夹土。
514杯形基础连续浇筑一次成形。
同一组硬横跨的两个基础先浇筑完一个再以该基础基准检查、校核相对应的另一个基坑位置确认无误后再浇筑。
515 承力索、接触线宜采用恒张力架设承力索张力23kN接触线张力34 kN。
新建接触网在架设后应进行超拉或其他措施以克服新线蠕变引起的初伸长。
超拉完毕后方可进行悬挂安装。
516支柱装配计算用原始数据的测量应在附加悬挂架设完成后进行。
接触网设备零部件介绍及验收要求
套管双耳
承力 索座
定位管 支撑
支撑管卡 子
定位管
定位器
平腕臂
绝缘子
腕臂 支撑
斜腕臂
等电 位线
定位环
上底 座
跳线
下底 座
1、平、斜腕臂
平腕臂
斜腕臂
平、斜腕臂规格型号
管外径D
当支柱或吊柱侧面 限界<3.6m时 当支柱或吊柱侧面 限界≥3.6m时
零件代 号
平腕臂1
平腕臂2
参考长度L管 外径D(mm)
(四)支撑装置、定位装置典型缺陷
缺副帽 螺栓紧固 时不对称, 单边过紧
腕臂弯 曲变形
腕臂底 座倾斜
承力索保护条 缺失、承力索 座铜衬垫缺失
施工中踩踏接 触线
双腕臂底座倾 斜
定位钩与 定位管开
裂
三、接触悬挂
正线:JTMH120(15kN)+CTAH150(21.75kN); 联络线: JTMH95(15kN)+CTAH120(15kN); 站线:JTMH70(15kN)+CTAH85(10kN); 供电线采用LBGLJ-185/25,回流线采用LBGLJ-185/25。
承力索的验收
(1)承力索无散股、无接头。 (2)承力索终端锚固线夹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材在楔
形线夹外露长度为500mm,绑扎100mm。
2、接触线
接触线规格
导线类型
线型
额定张力(kN)
接触线 接触线 接触线
截面为150mm2的铜锡合 金电车线
截面为120mm2的铜锡合 金电车线
截面为85mm2的铜锡合金 电车线
单边过紧
4、支撑
支撑的规格型号
φ
2
支柱基础及拉线平推检查(接触网技能培训课件)
7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4 第四部分
作业程序(流程图)
8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支柱基础及拉线平推检查
作业 准备
完成安全 措施
检查 测量
调整
填写记 录
撤除安全措 施,办理收
工手续
参数复测
9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5 第五部分
作业内容即要求
10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支柱基础及拉线平推检查
5 作业内容与要求
5.1 作业前准备工作 5.1.1 人员要求:
15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6 第六部分
重点注意事项
16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支柱基础及拉线平推检查
6 重点控制事项
4.1 严格执行“两纪一化”等基本安全制度; 4.2 严格执行群体作业、专人防护制度,作业人员必须服从行车防护员指 挥,一旦来车能及时撤离线路,防止发生车辆伤害; 4.3 夜间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夜间作业劳动安全规定; 4.4 作业中应做好工具材料保管工作,不得抛掷工具材料,作业完毕必须工 完料清,撤出栅栏外时对工具材料清点一遍;
3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2 第二部分
引用规范
4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支柱基础及拉线平推检查
1.BB公司作业指导书 2.《广州铁路(集团)公司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检修 实施细则(暂行)》
5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3 第三部分
作业目的
6
安全优质 兴路强国
支柱基础及拉线平推检查
1.检查支柱基础,支柱拉线连接是否完好。 2.检查支柱拉线是否受力,角度是否准确。
分工
人数
要求
作业内容
作业人员
接触网支柱集中修平推检查要求
接触网支柱集中修平推检查要求1. 设备分A、B、C区进行检查,如下图:AB 区C 区区2.作业组分工:A区:人工组B、C区:作业车、梯车组3. 作业车、梯车组高空人员细化分工作业车组:高空人员2人、监护人兼任质检员1人。
高空1负责B区的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高空2负责C区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监护人负责工作记录和质量验收、作业平台操作。
拉出值调整、更换受力部件,由本组人员共同完成。
梯车组:高空人员2人、监护人兼任质检员和辅助1人、辅助人员2人。
高空1负责B区的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高空2负责C区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监护人负责工作记录和质量验收。
拉出值调整、更换受力部件,由本组人员共同完成。
4.平推检修作业内容4.1 A区主要负责瓷瓶铁锚压板[悬式绝缘子以带电侧第一片瓷瓶(含)]至支柱的设备平推检查维修。
主要涵盖支柱外观检查、标志牌、上下部腕臂底座、回流线、回流跳线、接地极等部件的平推检查及检修。
4.2 B区主要负责支持装臵处的检修。
主要涵盖套管绞环、调节板+拉杆(压管)、承力索位臵调整、钩头鞍子等部件的平推检查及检修。
4.3 C区主要负责定位处检修。
主要涵盖官帽、定位环、套管双耳、防风支撑、定位管、定位器、定位线夹、斜拉线等部件的检查,拉出值、定位坡度的调整。
5. 检查项目及内容5.1 上下部腕臂底座及瓷瓶铁铆压板的检查:1、上、下部腕臂底座穿钉是否紧固,弹簧垫片是否压平,有无副帽。
2、上、下部腕臂底座棒式绝缘子顶部铁锚压板安装是否正确,弹簧垫片是否压平。
3、瓷瓶是否破损,有无脏污、破损、烧伤痕迹。
5.2 斜撑的检查:1、零部件的外观检查,无裂纹变形,零部件连接状态;2、检查螺母是否按规定力矩紧固,锁片是否安装标准。
5.3 限位定位器座的检查:对限位定位器座的外观整体检查,检查螺栓是否紧固,垫片是否压平,紧固螺帽是否缺失;定位器支座必须垂直大地,不得顺线路偏斜。
接触网软横跨集中修平推检查要求
接触网软横跨集中修平推检查要求1.设备分区图示垂直区AV型区区2.作业停电方式:A区:1、不停电:地面及远离带电体时。
2、V型停电;A区内所有设备检修作业。
V型区:V型天窗停电作业。
垂直区:两馈线间连接设备的检修作业,采用垂直天窗作业模式。
以上区域均可安排人工组、作业车组、梯车组进行作业。
其中,A区以人工组为主;V型区、垂直区的直吊弦更换、瓷瓶清扫以人工组为主;更换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应采取人工、作业车(梯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平推检修作业内容3.1 A区主要负责带电侧第一片瓷瓶至支柱的设备平推检查维修。
主要涵盖支柱外观检查、标志牌、各种肩架、回流线、回流跳线、接地极等部件的平推检查及检修,负责区内瓷瓶检查及清扫工作。
3.2 V型区主要负责上下部固定绳、横向承力索、相关线夹、斜拉线、定位立柱、直吊弦等区内设备的检查整治。
3.3 垂直区主要负责两不同馈线间的设备检查,主要以8b节点的瓷瓶清扫或者更换为主。
4. 检查项目及内容4.1 软横跨支柱号码牌、高压危险牌是否完好,缺失处所应进行补装;4.2 支柱上装配的各部件应齐全完好,连接牢固,支柱上角钢底座应水平,各种肩架上的螺栓、垫片、弹簧垫圈应齐全,螺栓紧固。
各杵头杆螺纹外露长度应为20-80mm,调整螺栓的螺杆外露长度应为50mm 至螺纹全长的1/2。
4.3 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的绝缘子是否有破损、裂纹、闪络烧伤痕迹及污秽;4.4 上、下部固定绳的驰度(5股道及以下者负驰度不得超过100mm,5股道以上者不超过200mm);4.5 横向承力索,及上、下部固定绳不得有接头、断股、散股和补强;4.6 下部固定绳距离接触线工作支的距离不得小于250MM;4.7 定位器、定位环线夹及悬吊滑轮的位置及状态,承力索在悬吊滑轮内是否损伤,各部零件是否有松脱现象;4.8 横向承力索的弛度符合规定,最短直吊弦的长度为400mm,允许误差正50至负200mm;4.9 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及各部零件涂防腐油,各部位螺栓紧固按标准执行。
接触网跨距集中修平推检查要求
接触网跨距集中修平推检查要求1.设备分区图示D 区2.作业组分工D区采用作业车、梯车组进行。
3.作业车、梯车组高空人员细化分工D1区D2区D1区:以承力索至接触线之间中心为界(上图紫色线条),两线间中心至承力索为D1区。
D2区:以承力索至接触线之间中心为界(上图紫色线条),两线间中心至接触线为D1区。
作业车组:高空人员2人、监护人兼任质检员1人。
高空1负责D1区的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高空2负责D2区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监护人负责工作记录和质量验收、作业平台操作。
调整零部件或者更换受力部件,由本组人员共同完成。
梯车组:高空人员2人、监护人兼任质检员和辅助1人、辅助人员2人。
高空1负责D1区的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高空2负责D2区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监护人负责工作记录和质量验收。
调整零部件或者更换受力部件,由本组人员共同完成。
4.平推检修作业内容4.1 检查承力索4.1.1 检查承力索状态,是否状态良好。
4.1.2 检查承力索有无烧伤、断股(如下图)。
4.1.3 检查承力索的偏移程度及与其它线索有无相磨。
4.1.4 检查承力索接头是否松动(如果有接头的话)。
4.2 检查接触线4.2.1 接触线线面不得扭面,偏磨4.2.2 接触线无电弧烧伤痕迹(如下图)。
3.2.3 测量明显磨耗严重处的导线磨耗4.3 检查吊弦4.3.1检查各吊弦(索)的线夹是否紧固到位,线夹是否偏斜打弓;检查吊弦回头是否有打弓的可能。
错误4.3.2检查吊弦磨损是否超标;检查整体吊弦、吊索或辅助绳是否有断股的情况。
4.3.3通过测量,确认相邻吊弦高差是否满足技术要求。
4.3.4通过测量,确认吊弦偏移量是否在技术要求的范围内。
4.3.5检查辅助绳和吊索是否保持一定的张力,两端的长度是否相等。
4.3.6吊弦线夹螺栓:1、检查接触线吊弦线夹的螺栓安装方向,直线地段螺母在田野侧。
曲线地段螺母在低轨侧;2、接触线吊弦线夹与接触线沟槽密贴入槽,接触线线面扭偏造成线夹偏斜不得大于15度。
接触网全面检查作业指导书
接触网全面检查作业指导书附件:全面检查作业指导书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1 本指导书按照状态修的管理方法而制定。
1.2 本指导书规定了接触网全面检查作业程序和质量标准。
1.3 本指导书适用于接触网全面检查作业。
2 全面检查目的全面检查具有巡视检查和保养维护的双重职能。
巡视检查内容包括不易通过间接测量手段掌握设备运行状态的所有项目,如接触悬挂、附加悬挂及支撑装置的内在质量,螺栓是否紧固等。
保养维护内容主要是在巡检过程中必要的防腐处理、注油和零部件的紧固、更换等。
全面检查可以在轨道作业车的作业平台上、车梯或支柱上进行。
3 全面检查安全措施3.1 高空作业必须设专人监护。
作业时必须把安全带扎到可靠位置。
3.2 车梯、安全带、工具应按规定检修、试验,妥善保管,使之经常保持良好状态。
冰、雪、霜、雨等天气条件下,接触网作业用的车梯、梯子以及检修车应有防滑措施。
3.3 车梯、安全带、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认良好方可使用。
3.4 车梯作业时,应指定车梯负责人,工作台上的人员不得超过2名,所有零件、工具等均不得放置在工作台台面上。
使用的小型工具、材料应放置在工具材料袋内。
作业中应使用专门的用具传递工具、零部件和材料,不得抛掷传递。
3.5 推动车梯要服从工作台上人员的指挥,作业台上有人时,车梯推行速度不得超过5km/h,并不得发生冲击和急剧起、停车。
3.6 车梯在曲线上、坡道上或遇大风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倾倒、滑移。
人员不得位于线索受力方向的反侧,并采取防止线索滑脱的措施。
在曲线区段进行接触网悬挂的调整工作时,要有线索滑跑的后备保护措施。
作业结束后,车梯不得就地存放,须稳固在建筑限界以外不影响了望信号的地方。
3.7 各部螺栓应按标准力矩紧固(见附件)。
3.8 使用接触网作业车进行巡检的要求:3.8.1车辆在运行期间,人员不得飞上飞下。
乘坐轨道车平板时,应坐好扶稳,不得将身体超出平板车以外。
作业平台严禁向未封锁的线路侧旋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触网支柱集中修平推检查要求
1. 设备分A、B、C区进行检查,如下图:
A
B 区
C 区
区
2.作业组分工:
A区:人工组
B、C区:作业车、梯车组
3. 作业车、梯车组高空人员细化分工
作业车组:高空人员2人、监护人兼任质检员1人。
高空1负责B区的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高空2负责C区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监护人负责工作记录和质量验收、作业平台操作。
拉出值调整、更换受力部件,由本组人员共同完成。
梯车组:高空人员2人、监护人兼任质检员和辅助1人、
辅助人员2人。
高空1负责B区的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高空2负责C区零部件检查及螺栓紧固力矩校核;监护人负责工作记录和质量验收。
拉出值调整、更换受力部件,由本组人员共同完成。
4.平推检修作业内容
4.1 A区主要负责瓷瓶铁锚压板[悬式绝缘子以带电侧第一片瓷瓶(含)]至支柱的设备平推检查维修。
主要涵盖支柱外观检查、标志牌、上下部腕臂底座、回流线、回流跳线、接地极等部件的平推检查及检修。
4.2 B区主要负责支持装臵处的检修。
主要涵盖套管绞环、调节板+拉杆(压管)、承力索位臵调整、钩头鞍子等部件的平推检查及检修。
4.3 C区主要负责定位处检修。
主要涵盖官帽、定位环、套管双耳、防风支撑、定位管、定位器、定位线夹、斜拉线等部件的检查,拉出值、定位坡度的调整。
5. 检查项目及内容
5.1 上下部腕臂底座及瓷瓶铁铆压板的检查:1、上、下部腕臂底座穿钉是否紧固,弹簧垫片是否压平,有无副帽。
2、上、下部腕臂底座棒式绝缘子顶部铁锚压板安装是否正确,弹簧垫片是否压平。
3、瓷瓶是否破损,有无脏污、破损、烧伤痕迹。
5.2 斜撑的检查:1、零部件的外观检查,无裂纹变形,零部件连接状态;2、检查螺母是否按规定力矩紧固,锁片是否安装标准。
5.3 限位定位器座的检查:对限位定位器座的外观整体检查,检查螺栓是否紧固,垫片是否压平,紧固螺帽是否缺失;定位器支座必须垂直大地,不得顺线路偏斜。
5.4 定位器的状态检查:1、对定位器的外观整体检查,检查定位器是否破损、开裂,是否入槽,有无烧伤痕迹,发现问题则进行更换。
2、对定位器坡度(定位器与水平线夹角的正切值)进行测量,要保持在1/10-1/5范围内。
若坡度大于1/5或小于1/10则进行调整。
3、拉出值调整。
4、定位偏移调整。
5.5 定位线夹检查:1、对定位线夹的外观整体检查,检查定位线夹是否破损、开裂,有无烧伤痕迹,发现问题则进行更换。
2、检查定位线夹是否入槽,受力面安装是否正确,螺栓是否按紧固力矩25N.M紧固到位。
3、螺母在受压侧,纵向位臵与腕臂偏移一致。
5.6 检查悬挂点承力索:1、支撑线夹的检查。
目测检查零部件的外观,无裂纹变形,零部件连接状态;安装好的承力索支撑线夹应竖直向上;铜铝过渡套无缺失;压线盖板螺栓无松动、承力索有无从支座中脱出;2、钩头鞍子(悬吊滑
轮)处检查。
检查钩头鞍子处承力索有无烧伤、断股。
零部件无缺陷。
3、检查承力索的偏移程度及与其它线索有无相磨,调整承力索与线路中心的位臵。
5.7 共同要求:1、所有螺栓都必须使用力矩扳手进行紧固,校核完毕后用专用油漆笔在螺帽及部件上划线(见下图);2、接触网设备信息化录入的要求,对接触网所有设备进行拍照,按照段相关规定进行;3、平推过程中发现设备缺陷,按要求对缺陷进行处理前及处理后的拍照。
支柱平推常用螺栓力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