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惇:从篆隶书的临摹说开去
【免费下载】黄惇:从篆隶书的临摹说开去
隶书的笔法相对于篆书,主要是多了波挑和掠笔,横竖在运笔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反方向的掠与正方向的波都是取横势的,掠笔在结尾处增加了一个动作,实际上是反方向的波挑,这些笔画都可以用毛而润、涩而畅的中锋来表达。
关于隶书的波挑,是以单字为结束的表现。
为什么雁不双飞?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看有些汉简写得很随意的,也有飞三四下子的,当然它还是有一笔发得最重。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篆书和隶书,除了碑版以外,尤其是书法作品,应该说是以清代和当代为最佳,这要归结于清代人长期不懈的对篆隶的研究。
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篆书和隶书都打上了清代书法家的烙印,正因为这样一个烙印,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间,我们能不能跳出清代人的认识,去认识古代篆书和隶书的遗迹,比如说吴昌硕写出《石鼓文》以后,就有另外一类,常熟的萧蜕庵、苏州的沙曼翁,他们对《石鼓文》的理解,就跟吴昌硕对《石鼓文》的理解不一样,但是我们退远一百步看相差并不多。
比如吴昌硕的篆书扛肩膀,萧蜕庵没有,但用笔的形式差不多。
我们看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的篆书也不同。
我看其中的不同,是结字不同,雅俗不同,用笔一样。
那么,这样一种认识是不是有偏激度?人家书法家忙了半天,风格都给你抹煞掉了?不是的,我要在这里讲一个特别的观点给大家,就是真正研究技法的人,不应该把技法对他的教学对象讲得玄而又玄,应该把非常复杂的东西进行解剖、归纳,找出最简一单、最基本的规律。
我说篆书的笔法是很简单的,有些搞篆书搞了一辈子的人可能会反对说,你这是胡说八道,我如果请他讲,可能最终会和我达成共识,就是中锋用笔。
篆书的笔法是原始状态的,大家不要怀疑,它后来可以发展到非常丰富的阶段。
我将篆、隶、楷的横画画了一张图,然后我们把这些横画的两个端点统统切掉,于是我们立刻发现中问部分没有区别。
我老是打一个比方,南京人喜欢吃咸水鸭,外地人到南京来.摊子!几有小仔鹅卖给你吃,头、脚切掉,中间的脯子一看和咸水鸭有什么区别?差不多!只有会吃的人放在口里细品才知道。
颜柳的障碍
黄惇:颜柳的障碍2013-4-4 10:44|发布者: 书法屋|查看: 325|评论: 7摘要: 黄惇:颜柳的障碍八十年代,全国小孩都在学校写颜、柳,我找了十几个写颜、柳好的学生.让他们临摹王羲之的行书.结果发现他们一个也写不起来。
我小时候也写颜、柳,有一个阶段想写行书了,我看王羲之的《兰亭序》的 ...黄惇:颜柳的障碍八十年代,全国小孩都在学校写颜、柳,我找了十几个写颜、柳好的学生.让他们临摹王羲的行书.结果发现他们一个也写不起来。
我小时候也写颜、柳,有一个阶段想写行书了,我看王羲的《兰亭序》的转折处的形态,就想起颜、柳转折处的顿挫,老是要在这At地方顿一顿.写得糟糕了。
我发现楷书作为朽法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没有像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所谓将楷15写得相当以后.就可以去写行书了,不是那么回事!那么古人有没有谈过这个问题呢?有!比如说和我们有同样历的米带.先写颜真卿、柳公权楷书,再写晋人……尤以褚遂良为多,仔细一读,这里面的人物.我今天都遇得到,他得出一个结论,颜柳挑踢乃丑怪恶札之祖。
根据这种推理判断.这种挑踢就是我天讲的颜、柳楷朽中的华饰现象。
有人要问,就是楷书有华饰现象吗?当然不是!其他也有.但是惟楷朽的华饰现象是最难发现的。
鸟虫篆写一横.画得像鸟,很明显是装饰。
隶朽也有,(熹平石经)很明显,它找到了一个标准化的东西。
隶朽横画先是蚕头.到了西晋一横前面挖掉一块.所谓折刀头每个时代都有一些装饰手法。
如果把你写的楷书定位在一个华饰状态,那么写出来的字是不会运动楷书作为古代实用的书体,我还注意到古代的学习方法和我们今天的学习方法正好相反,就书而言,古人是先学小楷,由小渐大.今天的学书者则往往是先学大楷。
古人写文章要用小楷,实我们玩大楷,不但玩大楷,还要玩有装饰性的大楷,那么装饰性的大楷对我们深人学习行草的障碍非常之大的。
这就是这么多年以来培养了这么多写颜..、柳‘t-的小学生.但会写行书的作常少。
于这样一个动机,我们在南艺的书法教学当中.把楷书定位在可以跟行书相互作用的位置上。
黄惇:谈书法学习之读帖
黄惇:谈书法学习之读帖2013-4-2 21:45|发布者: 书法屋|查看: 213|评论: 0|原作者: 黄惇摘要: 黄惇:谈书法学习之读帖读帖可以归纳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而。
宏观方面,时代气息、风格、流派,还可以读到其他一些信息,读到某一个书法家取法的影子,我们读《石门铭》可能想到康有为,我们读北魏墓志可能想到干右 ...黄惇:谈书法学习之读帖读帖可以归纳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而。
宏观方面,时代气息、风格、流派,还可以读到其他一些信息,读到取法的影子,我们读《石门铭》可能想到康有为,我们读北魏墓志可能想到干右任,我们可能会想这块碑给某位过了,’我们还有没有写头。
比如《石鼓文》,一写就会想到吴吕硕,写《三公山碑》,马上就会先想到齐白石,写过,好像这个模式给这个人搞出一个名堂来了.不敢再去摸它。
宏观方面还可以读更多的东西,读那个时代的历史。
比如我们写宋代刻帖,知道不知道宋代刻帖的历史?知道书家的历史、习性?我们写《定武兰亭》,有没有想到过赵孟M当时临《定武兰亭》?他从杭州坐船到北京去,通,题了十三跋、十六跋。
这次我在台湾见到一个《赵子固落水兰亭》影印本,里面有大量题跋,很厚,但可能作伪技术很厉害。
读某本帖,里而还有许多背景材料、故事,你说这东西有什么意思啊?当然不可忽略,因为这朝历代人对这本帖的信息。
它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譬如说米南宫有句话,说梁武帝评价王羲之“龙跳天门,虎卧凤十年前,《书法报》请李世南画了一批肖像,叫大家写诗,分给我王羲之,我在想这个句子,一个是龙跳,一个是表现动,一个是表现静,我觉得形容《兰亭》动静交融,还是有道理的。
所以这些当然跟我们读帖有关系。
金山庙碑》,对他太重要了,那种解读的形式和方法值得我们去研究,他有可能用生命在解读它。
来源书法屋,法学习网。
我以前有个学生,写米字,他说他写不下去了,我说你可以放一放,退一退,退一步海阔天空,拉开一点距部好的碑帖可以永无止境地读,以往我们对临帖限定在一个像不像的基础上.这当然很重要.但这常常容易把自己形上面。
文徵明山谷体及相关问题
文徵明山谷体及相关问题文徵明(1470-1559)明成化六年生,嘉庆三十八年卒,享年90岁。
原名壁,字徵明,后字改徵仲,号停云,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人称文衡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文徵明书法方面的主要成就在小楷与行书,他的行书可以分两类:一类是常见的取法羲之《圣教》、康里巎巎、东坡、米海岳等,这类多为小行书用笔追求流畅俊秀,代表作为《滕王阁序》和《子西集帖》《赤壁赋》等。
明王世贞曾评这一类的小行书:“书法圆熟,翩翩入晋人。
”;一类是多被世人忽略的仿黄庭坚山谷体的大行书。
而且后人对此评价不一,多有贬义,如清吴德旋在《初月楼论书随笔》中云:“徵仲晚年学山谷,便一步不敢移动,正苦被吴兴笼罩耳。
”黄惇先生也在《中国书法史·元明卷》中对文征明此举不看好,他评价道:“(文征明)欲脱去赵氏的笼罩却又回到沈周老路,所以尽管其行书在继承方面远过同时代人及超过前期甚多,但却因此种选择而未能再有所发展。
”笔者认为对于文征明这样一位诗书画文面面俱到的大师而言,他的眼光是独到的,他的选择自然有他的深意。
本文主要对他山谷体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文徵明62岁时在《黄山谷伏波神祠诗卷》上的题跋:“右黄文节公书《刘宾客伏波神祠》,雄伟绝伦,真得折钗屋漏之妙。
三十年前徵明尝于石田先生家观此贴;今归无锡华中甫,中甫持来求题,漫识如此。
嘉庆辛卯九月晦,长洲文徵明书。
”一从中可看出文徵明对黄庭坚书法的喜爱至极,推崇备至。
二可得知文徵明在32岁左右在沈周的家中,用心的观摩研究过《黄山谷伏波神祠诗卷》,要不然30年之后早已忘却。
三可隐射出文徵明26岁跟随沈周不仅学画,而且在书法方面也受到沈周的感染。
沈周的书法以行书为主,而取法主要为黄庭坚,明代王鏊曾评沈周书法为“书法涪翁,遒劲奇绝”。
根据明都穆在《寓意编》中记载,沈周的家中至少藏有黄庭坚的四件书法作品,其中两件散见于《苏舜钦、蔡襄、苏轼、苏撤、黄庭坚、米芾诸人遗墨—册》和《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书真迹一卷》中。
黄惇教授曾提出书法史上楷书
黄惇教授曾提出书法史上楷书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黄惇教授曾提出中国书法史上楷书、行书的体系问题,他认为,从书法审美的角度看,中国书法史上的楷书可归结为三个系列,即晋楷一系、魏楷一系和中唐楷书一系。
晋楷一系发端于三国时的钟繇,而完成于东晋时的王羲之父子,其后这一系楷书由智永而传至初唐诸家。
这种由文人书家师徒授受,时代相传,在笔法和审美意蕴上与钟、王笔法一脉相承的楷书体系称之为晋楷一系。
再者就是魏楷,即魏碑楷书,是北魏碑版及与北魏前后书风相近的碑志、石刻书法的总称。
最后是唐楷一系,唐楷这里主要指中、晚唐楷书(初唐楷书从笔法上讲,应归入晋楷一系),其代表书家为颜真卿和柳公权。
黄先生将楷书分为上述三个体系,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明晰的学书路子。
这三系楷书,就是三条学习轨道,无论从哪一条轨道上开始学都行,但不能今天写钟王,明天临颜柳,后天学“二爨”,无论在哪一体系上学习,都应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大量临习这一系统内的碑帖,尽量做到搞深搞透,融会贯通,等到某一体系的笔法基本掌握了,巩固了,再考虑学习另一种笔法。
对晋楷印象:晋重韵,唐重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趣。
学书一般从唐碑开始,有法度,有章可循,规矩,之后再上溯魏晋,那晋楷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感,晋楷给人秀美一路,中和之美浓郁,韵是和谐动听的声音,那乐毅则情多怫郁,晋代的精神气候决定其书法艺术特征丰神疏逸与姿致萧朗,达到了一种蕴秀简静自然洒脱的审美境界。
妍美、秀美、韵胜高的晋书格调,运笔丰盈而不锋芒毕露,气势稳健洒脱而安逸平和线条变化。
给人以温文而雅之感,晋书为秀美,魏碑则雄强奇崛为壮美一路。
这就是我对晋楷初步印象。
(晋楷很少写)笔画上含蓄点,锋尽量少露。
漫议楷书
黄惇:漫议楷书2013-4-2 22:01|发布者: 书法屋|查看: 302|评论: 3摘要: 黄惇:漫议楷书楷书这个名称是后来出现的,又称为真书、正书。
严格上讲真书和正书都不能专指楷书,楷书有楷模的意思。
楷书最早出现的时候没有这个词。
我们看南朝的书籍,L面讲某某人擅写隶书.这个隶书都不是讲的八 ...黄惇:漫议楷书楷书这个名称是后来出现的,又称为真书、正书。
严格上讲真书和正书都不能专指楷书,楷有楷模的意思。
楷书最早出现的时候没有这个词。
我们看南朝的书籍,L面讲某某人擅写隶书.这隶书都不是讲的八分书,也不是讲的汉隶.就是讲的楷书。
比如说王羲之(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我们看到唐代的张怀灌、孙过庭在文章里讲的隶书还是指楷书。
从汉代隶书到像王羲之一类的楷书生变化的过程当中,有一个微妙的渐变过程,不是一天当中突然变的。
就像以前的小女孩扎两条辫什么时候变成现在的扎一条辫子啦?不好讲,因为现在还有扎两条辫子的。
由于隶书到楷书形态转的时候.有一种迹象。
举个例子,就像从猿到人的发展,人能够直立,但在直立之前肯定是爬行和立相结合的.在之前可能是爬行,我们就用这个直立来作猿和人的区别。
我们总要找一个界限来证隶书和楷书的变化,隶书主要有横画、竖画、波挑三种基本笔画形态。
而找一个标准型的楷书来讲有“永字八法”。
隶书除了横画、竖画、波挑,其他J,t本没有了.楷书转化为撇、捺、钩、点、这些在汉隶里而有没有呢?有,如“点”.但还没有从“画”中独立出来。
从隶书到楷书,中间有个渡阶段。
一般说《谷朗碑》便是由隶书至楷书过渡期的石刻作品。
比如东开《爨宝子碑》还不是标的楷书,它的点画基本上还是隶书的。
怎么判断它是隶书?怎么判断它是楷书呢?找标准器,如果它“点”还没有与画区分开来.那肯定是隶书,如果它的笔法已经有局部区分了,结构还有隶书的味我叫它楷隶或隶楷。
以量来判断.是三七开还有七三开。
有人看到一个楷书笔画就说是楷书了,这行.这在汉简里就有很多,有很多楷朽点"Hi。
从《山谷题跋》看黄庭坚的篆书修养
从《山谷题跋》看黄庭坚的篆书修养对于黄庭坚书法风格与成就的讨论,我们往往注意到他对前贤法帖的学习和禅修体悟的一面,而比较容易忽略其深厚的篆书修养。
究其原因,一是其传世作品中缺少篆书作品,二是宋代篆书家的总体水平不高,而且黄氏本人除擅长的草书与行楷外,也较少谈到自己的篆书实践问题。
但是,当我们面对他的草书(包括大字行楷)作品时,其线质中鲜明而强烈的篆意却扑面而来,显然,没有相当的篆书实践修养,是很难写出这样高水准的线条质量的。
康有为甚至因此将黄庭坚书法成就排在宋四家第一位,总结其书风特色为“行篆”,认为黄氏书法因为篆意浓郁而高出同时代所有书家①。
那么,黄庭坚是怎样认识篆籀古法的意义,他著名的“字中有笔”说的内涵究竟意指什么,他的书法成就跟他的篆书修养之间有着怎样深层的关系?本文拟就《山谷题跋》中所收录黄氏论篆书题跋语,别其类次,以对上述相关问题进行简要的讨论。
一、黄庭坚对篆籀古法的重视篆书修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篆书理论认识的深度和篆书实践创作的高度。
黄庭坚对于篆书的理性认识散见于题跋类文字,收集整理是颇为方便的;但其实践创作因无传世作品,就只能从其自述以及当时论家评语出发,来作一些比较和推断。
黄庭坚对篆书非常重视。
北宋书家多以真、行书为主攻书体,在此时代氛围中,每每强调真、行、草书中的篆书笔意并终生兼顾其篆书实践的,似以黄庭坚为最杰出代表。
从他所发的一番感慨中也可以看出当时士林的大致情形:“今士大夫不知(篆籀)十室而九夫,不学篆籀书,真行草都难工,今世书家,都不究其理。
”②“都不究其理”一语显示出,他对时代通病有着深刻认识并为当时书家普遍感到遗憾。
而如此强调生活与仕途中均不实用的篆籀书,宗旨只有一个,为了点画的质量与艺术的完美。
曹宝麟先生从书写内容是否抄录别人作品的角度来分析宋四家的艺术态度,指出黄庭坚与书法的实用性离得最远,因此认为,黄氏是宋代书家中“艺术自觉意识最强的一个”③。
而上述鲜明的篆籀意识从另一个角度也映证出他艺术探求的深度。
从篆隶书的临摹说开去
有点 ,有短 画、长画、横 画、竖画 ,用笔方 挑 ,是 以单字 为结束 的表现 。所 谓 “ 雁 不双 飞” ,
一
种 , 方 向 可 以 改 变。 隶 书除 了画 以 外 , 多 就 是 这 个道 理 。 我 们 看 有 些 汉 简写 得很 随 意 , 也 有
“ 飞” 三 四下 的 ,但 只有 一 笔波 挑 发得 最 重 。
蚕 头雁 尾 ,也 就 是 波挑 ,还 有 一 个 反 方 向 的
此 外 ,还 有 一 些 点 的 感觉 ,有 的 “ 点 ” 已有
应 感
我 们 现 在 所 能 看 到 的 篆 书 和 隶 书 ,除 了碑 版
以外 ,尤其是 书法作 品 , 当以清代和 当代 为最佳 ,
这 要 归 结 于 清 代 人 长期 不懈 地 对 篆 隶 的研 究 我 们
向 的 波 鄙 是取 横 势 的 ,掠 笔 在 结 吃 处增 加 J
法 对 他 的 教 学对 象讲 得 玄 而 叉玄 而 应 该把 非 常 疆
作 , 实 际 上 是 反 方 向 的 波 挑 这 些 笔 画郜 可 杂 的 东、 进 行 解 剖 、 归 纳 .找 出扳 询 单 、
昧
原始 甲骨 文的 墨 迹 , 两 头 尖 ,和 彩 陶 上 画得 差 不
篆 书方 面 吴 昌 硕 篆 书 的 收 笔 也 是 很 有 程 式
多, 商 代后 期 的 用 笔 已经 有 一 种 固 定的 程 式 了, 通 的 ,他 形 成 规 律 以 后 . 就好 像 一 出 来 了 ,需 花 费 大 工 夫 .加 不 多。 再 比 如 吴 昌硕 的 篆 书 “ 扛 肩 膀 ” ,萧 蜕 庵 没 研究 .篆隶 的 笔 法 虽 然 简单 ,但 还 有 一 个 质 有 , 但 用 笔 的 形 式 差 不 多。 我 们 看 邓 石 如 、 赵 之 题 .这 个 质量 是 笔 在 纸 上 的 感 觉 ,我 通 常 把 谦 、 关让 之 的 篆 书也 不 同 。 这 其 中 的 不 同 是 结 字 既 毛 叉润 、 既 涩 又畅 。 写 篆 书 时 有 这 种 感 不 同 ,雅 俗 不 同 ,但 用 笔一 样 。那 么 这 样 一 种 认 锋J { ] 笔 的 问题 也 就迎 刀而 解 了
朱天曙 最年轻的书法教授
走
进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校园,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在华留学生进行汉语、曙教授的办公室不大,朱天曙被称为我国书法、绘画、博士后,文史专家,18册,出版有诸多研究著作,学者的好评;篆刻研究所所长,中华文化的使命。
书印画三位一体的艺术世界中,说是“以书入画,有艺术评论家说,现代审美的视角演绎着经典。
道法自然,境由心生。
朱天曙的行书取法古人经典,的理解。
三十五岁前,王铎等名帖一一揣摩临习。
法融通,进而形成赋予个性色彩的艺术语言。
的金文、隶书,朱天曙 最年轻的书法教授
“现在大家都在讲要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具体怎么样来做?文 本刊记者 陈晰
他常常思考:中国书法篆刻等传统艺术如何更好地走向世界?他认为,不要把中国艺术的传播等同于剪纸、舞狮子,“拿着一支笔,行走于江湖,吆喝几声就写,这实际上把书法的文化诗名句,由国家领导人赠送世界各国元首和友人。
现在,朱天曙还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国际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中直机关
这是蛮重要的。
黄惇临书一得
黄惇临书一得临书一得临摹古人碑帖,今人以为只是学习书法之基本功练习,因此所有国展都不会有临摹作品参展。
有解释者谓,书法展所需展示者,必为创作方可。
为了表示临摹在书法中的特殊意义,又出现了专门的“某某临书展”,以此界定展览的属性。
于是创作与临摹在展览中被分家了。
然若纵观古代书法家及其传世之作,常常直接以临摹为作品,以《兰亭序》为例,如褚摹、冯摹或还是以复制为目的,而赵孟頫、董其昌、王铎等人的临本,临后往往加上题跋,并郑重钤印,落笔作千秋之想,这样的临作则与所谓创作实际上是分不开的。
董其昌临《阁帖》,王铎临《阁帖》,不仅有长卷流传,就连巨幅大轴也直以临摹为作品。
对于书家来说,在临摹中不断汰去自己习气或不断强化己意,两方面都非常有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今人将创作与临摹分得如此清楚,正是得不偿失。
学书的过程当伴以终身不辍的临摹,如吴昌硕临《石鼓》,称每临一次皆有新境界。
应该提倡将临摹当作品来写,求其笔法、结字、章法的高度统一性,反对那种以“练”功为单一目的的临摹,临了就扔,计算自己临了多少遍,练了多少年,其实没有实质意义,不求甚解之临百遍,不如用心解读、心摹手追之一遍,故临帖亦当求高质量。
临摹有人主张忠实原作之实临,亦有主张意临。
然意临是有欺骗性的,凡临不像的都可叫“意临”,如此一来,还有什么原则可谈。
故我主张首先是实临,待形神兼备后,其意自得,此时若求意临,则随心所欲而不逾矩了。
实临也要诚实,不可自欺欺人。
临的同时要读,首读笔法,次读结字,读不懂自然就临不好,临不好自然就无所得。
伴随临摹,又必弄清所临对象的许多特征,如用什么性质的纸、用什么性能的笔、写字的速度、落笔的轻重、字的大小、行之距离、墨之浓淡燥润等,都要尽力与所临的对象合,合则近,离则远。
莫以粗糙之纸临精细之字,与莫以光滑之纸临粗糙之碑一样。
曾在评选展览作品时,见一书者以六尺净皮徽州生宣写蝇头小楷,数千字一丝不苟,我叹曰,此人以如此粗糙之纸,书如此精工之字,尺幅又如此之大,笔笔全在控制水分,实在可悲,全为伪功力所害,而何为书法则浑然不知,未入门也。
读史与学书
读史与学书黄惇【摘要】少年的时候,我和同辈人一样,写过柳公权、欧阳询,大抵以唐楷起步。
到了二十几岁,受当时风气影响,也写过魏碑、汉碑、秦篆等等,不过那时我所知道的一点点书法知识,都是从祖父那里得来的,大多是"五指齐力"、"笔笔回锋"、"横平竖直"之类的口诀。
对于书法史和清以前的书论,以及锺繇、王羲之、宋四家、赵孟頫、晚明诸家陌生得很。
文革中这些都被视为粪土,当然距离更是遥远。
老一辈的书家,多从晚清一脉出,所以直到八十年代初叶的书展上,要找地道有家数的行草书,百不见一二,这是时代使然。
今天回忆起来,我青年时目见既少,观念也模糊,尽管热爱书法,却看不懂,更不用说入门了。
【期刊名称】《中华书画家》【年(卷),期】2013(000)004【总页数】2页(P96-97)【作者】黄惇【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沧浪书社【正文语种】中文黄惇,1947年3月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
别署风斋。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陈大羽。
1985年6月获文学硕士,毕业后留校。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理事、沧浪书社成员。
作品曾获曾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
著有《中国书法全集·董其昌卷》、《董其昌书论注》、《中国古代印论史》、《中国书法通史·元明卷》等。
少年的时候,我和同辈人一样,写过柳公权、欧阳询,大抵以唐楷起步。
到了二十几岁,受当时风气影响,也写过魏碑、汉碑、秦篆等等,不过那时我所知道的一点点书法知识,都是从祖父那里得来的,大多是“五指齐力”、“笔笔回锋”、“横平竖直”之类的口诀。
对于书法史和清以前的书论,以及锺繇、王羲之、宋四家、赵孟頫、晚明诸家陌生得很。
文革中这些都被视为粪土,当然距离更是遥远。
连载黄惇——清理与超越(一)
连载黄惇——清理与超越(一)黄惇,1982年9月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1985年6月获文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
从事教学、创作与理论研究。
2003年、2009年连续两届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艺术学)评议组成员。
现为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艺术学、美术学博士生导师,南京艺术学院研究院副院长、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所长、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带头人,《艺术学研究》学刊主编。
•谈观念:清理与超越一关于书法教学观念,我认为有必要对今天所能见到的、听到的教学观念作一番清理。
这绝不意味着对艺术风格多样化的一种否定,而是要了解现状,了解现在存在的问题。
清理的目的有两条,一条是传薪,一条是发展。
我的书法观念首先是跨越清人,突破清人对我们的笼罩。
观念的交叉就在于碑学和帖学的不同。
碑学是清代中期以后才逐渐形成的一种书法理念,大部分今天我们听到的人们口传的书法的观念,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清代碑学的侵染,讲侵染,其实有的是污染。
碑派本身要想获得成功,他最重要的一个手段是什么?就是在观念上和技法上形成自己一整套完整的体系来突破帖学已有的存在。
我们不能否认清代碑学的成功之处,它造就了吴昌硕,造就了赵之谦等优秀书家,郑簠、金农是碑派的开先锋的人物,真正杀了一条血路出来。
到了清末,康有为捡了一个果实,作了一个总结。
我们用他们的观念去看王羲之、颜真卿、苏东坡、米芾、赵孟頫、董其昌,价值标准、审美趣味发生了巨大变化。
今天我们无法将王羲之萧散的行书与金农创造的漆书用同一标准作比较,因为从用笔、结字、章法、审美趣味,一连串的变异在我们面前展开。
如果说王羲之的《丧乱帖》算逸品,那么金农的抄经体算什么呢?《丧乱帖》《金农抄经体》今人的品评标准也极其混乱,往往以彼之立场来评他之美。
清代碑学的出现造成了书法史上的断裂,有人会问,这跟学习书法有什么关系?我想,只有糊里糊涂的人才看不到这些现象。
那么,如何从中清理出清晰的脉络来,施之于教学呢?我们常见的最简单的想法是所谓碑帖融合论,他会说,你的笔力不太强,建议你写写龙门二十品,为什么?不知道。
黄惇优秀书法作品欣赏
黄惇优秀书法作品欣赏黄惇,1947年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惇先生是我国当代知名书法家。
书法作品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与收藏。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黄惇优秀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黄惇个人概述黄惇,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生于江苏太仓,祖籍扬州。
1982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陈大羽教授攻读硕士学位。
1985年6月获文学硕士,毕业后留校。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艺术委员会委员、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评审委员、全国篆刻艺术展评委、江苏省美术馆艺术鉴定顾问。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等。
黄惇教授注重艺术创作与理论研究并重,篆刻作品1983年曾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书法作品1993年曾获《第五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
其作品曾参加历届《全国书展》、历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展》、历届《全国篆刻艺术展》。
并曾多次参加国际展览,如《日本海外总合书展》、《韩国第十一届国际艺术展》等。
作品曾为中南海、毛主席纪念堂及海内外博物馆、美术馆收藏。
十多年来,他曾撰写书法、篆刻史论学术论文六十余篇,刊登于《书法研究》、《中国书法》、《中国篆刻》等多种专业刊物上。
曾多次出席国际书法研讨会,如“国际书法史研讨会”、“韩国汉阳大学96国际学术会议”、“香港中文大学97中国书法国际学术会议”等。
并应邀讲学于中央学院、山东工艺美院、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
著有《中国书法全集--董其昌卷》、《董其昌书论注》、《中国古代印论史》、《中国书法全集--金农、郑燮卷》(与周积寅教授合作)、《中国书法通史--元明卷》等。
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黄惇主编的《书法篆刻》教材,至今已重印逾十万册。
他所著的《中国古代印论史》,填补了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秦汉魏晋南北朝书法史》96年被定为文化部艺术院校重点教材之一。
1983年获“全国篆刻征稿评比”一等奖。
黄惇书法史讲座稿张恨无整理
书法史料解读中的微观与宏观黄惇我之所以讲这个题目,是有感于在书法史研究中时常会碰到这类问题,研究者往往囿于微观的材料,却不知这样的材料如何给以上升。
通常讲深入,不要留于表面,要做微观的研究,做个案分析,但这不是目的。
目的是通过分析找寻规律。
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深入,必然要回到宏观上来。
做书法研究,离不开史料,第一大类是一般意义上的文献史料包括书画著录、史传、文人别集、笔记、谱谍、宗教典籍、地方史志、古籍的检索电子书籍、未出版的古籍、未加以整理的手稿、金石文字史料等,第二类是书法图像史料(墨迹、碑、帖);第三类是口述历史的材料;第四类是考古新发现的材料;第五类是田野调查的材料。
我们在做研究时,对材料的宏观解读包括:对于书法史上的重大问题,涉及时代、书风、流派、思潮,对其进行定位、下判断。
具体研究一位书家,对书家的整体定位、风格判断、阶段分期,当然也应视为宏观的把握。
也就是说,宏观的把握一般都是需要通过综合史料后整体考虑的。
对材料的微观解读包括:一条重要的细节史料,可导致问题的重大突破,比如一个卒年、一件作品、一本佚书、一条题跋、一方印章、一个语词,都可能是整个历史发展线索中的一个重要的链接点,如果这个链接点被我们抓住,就有可能解决悬而未决的历史谜团,从而上升到宏观层面,使我们对规律性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
宏观的思考如果草率从事,不注意微观的支撑,或对微观史料把握不准、或对书法史料解释有误,都能导致宏观判断的失误。
没有微观研究的宏观,是空中楼阁,是在沙滩上建房子,很容易毁于基础的薄弱。
当然有些研究者,不懂得在微观中寻找规律,宏观把握,也就只能就事论事了。
这就是宏观与微观的大致关系。
在处理材料时的具体要求是:一、在解读书法史料中发现微观问题,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要发现问题,一是读前人文献,从中找寻尚未被前人解决的问题。
二是开崛新的史料,发现被前人遗忘、忽略的问题。
三是解决以往前人没有解决或弄错的老问题。
这种寻找和发现,往往是从细节作起的。
从六国文字的笔法继承看楷书萌芽问题
从六国文字的笔法继承看楷书萌芽问题徐舒桐【摘要】学界大都都认为楷书萌芽于汉末,并继承了六国文字笔法.笔法的传承理应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既然楷书笔法与六国古文笔法一脉相承,楷书萌芽应当在六国文字被消灭不久后的西汉出现,这与众多学者的楷书萌芽"汉末说"矛盾.文字学界历来轻视笔法研究,对楷书问题的研究明显不足.从笔法研究的视角切入,汇总学界对于楷书的判断标准,结合近年新出土的简帛资料,可得出楷书萌芽最晚在西汉中期已经出现的结论.【期刊名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16)001【总页数】6页(P132-137)【关键词】西汉;简牍;起笔方式;笔法;楷书萌芽【作者】徐舒桐【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天津3003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92.1许多学者都意识到了楷书与六国文字笔法的关联性。
黄惇先生说:“如果将战国简中的这类横画,与新近出土的西晋彬州简及南朝陈智永《真草千字文》(楷书)比对,即会发现其用笔如出一辙,横画皆出锋起笔,收笔一按,此即古称‘一拓直下’法。
”[1]刘绍刚先生也认为六国文字的笔法被楷书继承了:“像六国文字中早已出现的顿笔顺入,收笔顿出,书写快速的笔法,在秦灭亡后不久又死灰复燃,逐渐融入了日常书写的要求不严格的俗体之中。
在经过多年的演变之后,逐渐在新书体——行书、楷书和草书的用笔中占了主要地位。
”[2]其实不光是起笔、收笔方式,楷书的长横收笔,撇和一些勾连笔画都呈现出了与楚简文字相同的笔画形态,可谓一脉相承。
然而,关于楷书萌芽的时间,文字学界以裘锡圭为代表,普遍认为是在东汉中晚期。
书法学界也普遍认可这个观点,邱振中多次提到过关于楷书形成于汉末三国时期:“楷书肇始于汉末,三国时已见雏形,西晋有些楷书仅略存隶意,东晋时楷书成熟。
”[3]笔法的传承必须是连续性的,既然楷书笔法与六国文字笔法一脉相承,那么整个西汉和东汉前期都应该可以见到这种笔法的存在与发展。
金农诗歌中的书法变革轨迹
金农诗歌中的书法变革轨迹黄惇【期刊名称】《中国书画》【年(卷),期】2003(000)002【摘要】金农作为'扬州八怪'中的代表书画家,其书法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笔者曾撰文,将其作品分为五类:行草书、隶书、写经体楷书、楷隶、漆书。
并根据其创作年代,考证了五类作品出现的时间顺序,分别是:一、早期。
从青年时代至50岁前,金农行草与隶书成熟于这一时期。
其写经体楷书和楷隶在四十七八岁时已出现。
二、中期。
从其50岁至70岁。
漆书、写经体楷书、楷隶皆成熟于此期,这三种书体皆为历代书家旷古未有之创作,故此期是金农书法变革的高潮期。
三、晚期。
金农自言70以后始创'渴笔八分',自认为前无古人,故此期为金农之衰年变法期。
由于他的书法作品面貌多,存世数量多,加上'新'而'怪',故而在其书法师承由来、用笔特征、品类上,长期存在着臆测和混乱。
我们注意到臆测和混乱的来源,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清代以来因无法为这些面貌不同的书作定名,故将其作品类别相混,尤其是写经体楷书、楷隶类混于隶书,又将漆书与楷隶相混,致使今日出版物中金农作品的分类常常张冠李戴。
二是沿用旧说,称他的漆书所用之笔是截【总页数】8页(P28-35)【作者】黄惇【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292.1【相关文献】1.不同轨迹的生命主体的穿越——余光中诗歌与洛夫诗歌之比较2.王阳明的心学发展轨迹在其诗歌中的表现3.同质因素异质血缘──意象在中外诗歌中的发展轨迹与生态考查4.金农书法中的结体、用笔之辩5.先唐诗歌中“山水”的演变轨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谈“印宗秦汉
浅谈“印宗秦汉”马驰骋摘要:秦汉印被誉为我国印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为历代印人提供才思来源和创作依据。
吾丘衍和赵孟頻等人归纳整理前人印学技法和理论,率先提出了“印宗秦汉”的主张,并发展开来。
在吾、赵等人的启导下,加之明代艺坛出现的复古风气,质朴的秦汉印为文人所推许,后来印人纷纷投身其中,以此为审美根柢进行艺术创作,将其奉为圭臬。
“印宗秦汉”论势不可挡,致使其成为印坛的主流思想,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关键词:艺术;印章;篆刻;印宗秦汉中图分类号:J29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8-0126-02一、“秦汉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进而统一文化。
印绶制度规定了臣民印为“印”,皇帝印则为“玺”。
秦印中使用的书体为“摹印篆”,是由小篆变化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古玺自然古朴的风格特征。
在这一基础上又进一步发展,秦印印文方圆结合,灵动活泼,得自然之趣,颇具时代特征。
秦始皇统一印制,将多国不同的印玺混乱的局面进行规整,为汉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汉印以缪篆入印,缪篆以小篆为基础,融入隶书体势,使汉印从总体上呈现出方正平实这一典型特点。
汉印在每个时期也各有其特点:西汉含蓄且平和;新莽严谨却不失和婉:东汉以方为主、浑朴醇厚;魏晋显刚劲雄健之气;南北朝自然灵动又颇有趣味。
汉印自用途上可划分为官印和私印两大类。
官印为王朝权力的象征,呈现出堂正大气,法度严谨的总体风格。
汉官印的笔画厚重中闪现着灵动,结字方整且朴拙大度,章法上虽以平正为其基本格局但变化却十分丰富。
私印属于个人凭信,风格大都追从官印,但其篆法又侧重于装饰化,以至于将笔画填满印面而产生满白文这样的典型范式。
私印较官印更为精巧温雅,用刀亦多温和舒缓,结字平实却又灵活,章法更是追求创新多变的总体格局。
秦印为汉印的辉煌拉开序幕,与汉印合璧成为中国印学史上的第一座高峰。
二“印宗秦汉”的提出元代吾丘衍、赵孟頻等人睹宋元印风之凋蔽与衰败,在对前人印学理论归结后,率先提出“印宗秦汉”这一主张,开文人篆刻之先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惇:从篆隶书的临摹说开去这两天同学们在写篆隶,我先谈谈篆隶书用笔的演变过程。
篆书只有画,没有点,有短画、长画、横画、竖画,用笔方法只有一种,方向可以改变。
隶书除了画以外,多了一个蚕头雁尾,就是波挑,还有一个反方向的掠笔,此外,还有一些点的感觉,有的“点”已有一些呼应感。
篆书的笔法,是中国书法史上最简单的笔法,即最单纯的笔法。
在艺术院校里,篆书的训练只用十天就能达到相当的水平,但这不等于十天以后就不要训练了,剩下来的只是老练问题。
先解决了会还是不会,接下来是高与低、雅与俗、好与坏的问题。
如吴昌硕和齐白石的篆书很高雅,徐三庚也是篆书大家,对日本书坛影响很大,但他的字有点俗。
篆隶由于笔法比较简单,造型问题就凸现出来了,需花费大工夫,认真加以研究。
篆隶的笔法虽然简单,但还有一个质量的问题。
这个质量是笔在纸上的感觉,我通常把它叫做既毛又润,既涩又畅,学生戏称为“毛润之”、“涩畅之”,其实“毛润之”就是对立统一。
写篆书时有这种感觉,中锋用笔也就迎刃而解了。
隶书的笔法相对于篆书,主要是多了波挑和掠笔,横竖在运笔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反方向的掠与正方向的波都是取横势的,掠笔在结尾处增加了一个动作,实际上是反方向的波挑,这些笔画都可以用毛而润、涩而畅的中锋来表达。
关于隶书的波挑,是以单字为结束的表现。
为什么雁不双飞?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看有些汉简写得很随意的,也有飞三四下子的,当然它还是有一笔发得最重。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篆书和隶书,除了碑版以外,尤其是书法作品,应该说是以清代和当代为最佳,这要归结于清代人长期不懈的对篆隶的研究。
我们今天所认识的篆书和隶书都打上了清代书法家的烙印,正因为这样一个烙印,又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间,我们能不能跳出清代人的认识,去认识古代篆书和隶书的遗迹,比如说吴昌硕写出《石鼓文》以后,就有另外一类,常熟的萧蜕庵、苏州的沙曼翁,他们对《石鼓文》的理解,就跟吴昌硕对《石鼓文》的理解不一样,但是我们退远一百步看相差并不多。
比如吴昌硕的篆书扛肩膀,萧蜕庵没有,但用笔的形式差不多。
我们看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的篆书也不同。
我看其中的不同,是结字不同,雅俗不同,用笔一样。
那么,这样一种认识是不是有偏激度?人家书法家忙了半天,风格都给你抹煞掉了?不是的,我要在这里讲一个特别的观点给大家,就是真正研究技法的人,不应该把技法对他的教学对象讲得玄而又玄,应该把非常复杂的东西进行解剖、归纳,找出最简一单、最基本的规律。
我说篆书的笔法是很简单的,有些搞篆书搞了一辈子的人可能会反对说,你这是胡说八道,我如果请他讲,可能最终会和我达成共识,就是中锋用笔。
篆书的笔法是原始状态的,大家不要怀疑,它后来可以发展到非常丰富的阶段。
我将篆、隶、楷的横画画了一张图,然后我们把这些横画的两个端点统统切掉,于是我们立刻发现中问部分没有区别。
我老是打一个比方,南京人喜欢吃咸水鸭,外地人到南京来.摊子!几有小仔鹅卖给你吃,头、脚切掉,中间的脯子一看和咸水鸭有什么区别?差不多!只有会吃的人放在口里细品才知道。
生发各种不同的书体都在端点上,越往后越丰富,越往前越原始。
甲骨文的墨迹,两头尖.和彩陶上画的差不多,商代后期的用笔已经有一种固定的程式了,通常讲的倒a法、悬针法等等,这就是笔法出现了。
我们今天看楚简上的用笔,大体是这种笔法,使用得十分熟练,有时写快了还出现中侧并用的现象。
直到清朝人写出涩感来,字也变大了许多,但是用笔上没有根本的变化。
隶书的笔法,元代的吾丘衍早就描述过,叫“斩钉截铁”,“折刀头”法。
汉代隶书发展到魏、西晋的时候,出现了这个“折刀头现象”,大家可以看当时的作品,横画的起笔处,像被挖去了一块。
清朝以前的书法家喜欢标榜学某一名家的隶书,我曾经读过沈寐雯的《海日楼杂记》,里面有一篇文章专门谈到锤a,隶书的风格,也就是说到清末,还有书家在附会。
清初时郑谷口始学汉碑中的无名之碑,但包括郑谷口在内,他也会在作品后面的题款中,攀附名家,但郑谷口嘴上讲的和手上做的已经是两回事了。
从我们现在的判断,清代改变隶书的这种用笔形式,就是改变不用魏晋法,而用汉代的方法,像朱彝尊临的《曹全碑》比较接近碑版。
到了金农临《西岳华山庙碑》变化非常大,这个人是很有创造性的,他并不是死临一直在变一直都在讲自己临《西岳华山庙碑》,实际上临到后来完全不是《华山庙碑),这与赵孟颊、文微明对隶书的观点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后者对前者的变化.不等于前者的创造就没有任何意义。
比如我们看元朝,今天我们讲邓石如的篆书哪里来的,他是学汉碑额的.我们把今天能见到的汉朝的碑额一起加起来,也不会超过100字,(张迁)碑额、(西狭颂》碑额,而且风格还不一样。
后面还有,店墓志的碑盖,用的也是汉朝的方法,用笔很清楚。
吴让之篆书收尾处的那一个小尖子哪来的,从邓石如来的。
我们看到元代的周伯琦、泰不华,他们当时的篆书已经用这种手法了。
我看过陈道复写的篆书.很精彩,不要因为清朝有过一个篆隶书的高峰.就把前面这些篆书的过程抹煞掉。
再拿印章中的例子来举,清代晚期印章的成就也很高,比如吴让之.赵之谦、徐三庚、黄牧甫,而把其他人的成就忽略掉了。
赵孟VA 提出汉印以后.好像把唐宋忽略了.唐宋当中是不是有很多营养可以吸收了.其实在篆刻界已经相当普遍,早在五t‘年代,上海的钱瘦铁先生拿唐官印的形式来刻印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清人给我们的观念,有很多是很有价值的.但也有很多是不正确的,千万不要给框死,不要绝对化。
初学篆书,我是看中《吴昌硕书石鼓文》这个“新经典”。
建议大家一起摸一摸,但摸的方法可以不一样,大家可以去弄同一件东西,去体验一下清代篆书的特征,也未必不好。
隶书也是如此,当代人也有很多隶书,比如我的朋友华人德的隶书,我觉得不比清朝人差。
北方也有几家写得不错。
篆书方面,吴昌硕篆书的收笔也是很有程式的,他形成规律以后.就好像一个语言符号,不停出现,风格就出现了。
除了这种又像大篆又像小篆的《石鼓》以外.他也有汉篆作品,如《三公山碑》。
齐白石的汉篆也非常有味道,他画和平鸽.写上“和平”两个字.那个味道足得不得了。
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
小篆之前,金文有两个特征,大量运用环状用笔,我不用“圆”字,因为有的不是正圆,再加上斜向的用笔,每个字造成一种开放式,古玺用的文字就是金文,所以章法什么形式都有,因为就字而言,它形成不了方块。
小篆以后出现4印篆、汉篆,是方整形的,方整的结果突出了横竖直线。
行书和草书是先于楷书呢,还是后于楷书?我基本的回答是,楷书的定型肯定后于所有书体,但它成长过程很长,定型的形态往往被大家作为一种基本形态来看的,而忽略它的成长过程。
譬如隶书,定型阶段是西汉中期.但它萌芽的时间很早,而在它生长过程中,出现了小篆的成熟,又出现了隶书的草化,当我们看到汉武帝时期隶书成熟的同时,注意到章草已经有雏形了,所以讲成熟的时候中间发生了变化。
楷书也是一样,楷书有可能是东汉的时候萌芽的,但同时行书也出现了,章草更加成熟,今草也在出现,所以楷书的成熟要到东晋王羲之时代。
一旦楷书成熟,它的基本面貌就跟行书发生区别,它的点画与其它书体完全拉开了距离,我们现在看智永《千字文》,它虽然是南朝的,但我分类为晋楷系统。
昨天看到一本《历代小楷》,他把智永《千字文》放在里面,我倒觉得里面有一个潜意识,编选者显然认为它与王羲之是一路的。
我现在说这个楷书最初大小有两种,我突然有一种灵感,不知对不对,比如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淳化阁帖》中保留下的王羲之同时的东西,有真有假,这些东西都是纸张的,东晋有简,小楷类似《乐毅论》、《黄庭经》,就比较偏近简上的字,当时的抄经体字都不大,因此,由于楷书和行书的分开,造成了对点画要求的不同,楷书在点画相对独立的情况下进行的,而行书是在点画之外要有运动感。
现在有人将写经这一块装进去,实际上我觉得写经的作品,你要看到好的,点画很清晰,看到差的.点画很模糊。
好的我认为靠近文人,因为敦煌出土了写经,就有人认为写经是书法,实际上要大打一个问号,可能有相当一部分连书法的边都靠不上,他就是抄书,跟古代书法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一个要注意大小,一个要注意大小的变化是哪里来的?有的是简的角度发展出来的,有的是纸面上出现的效果。
我一直认为,要找王羲之的楷书,现在还能看到,就在王羲之的那些行书作品中找那些楷书,这个系统楷书的点画是相对独立的,所以到了唐朝,这个独立的法则就完备到了极点.我坚持认为楷书成熟于东晋,而不是唐朝,唐朝就是加工、美化。
如果按照手写的系统,根本不存在方笔、圆笔之说。
所以大凡手写系统进人石刻阶段,包括刻帖,无法界定出一个方和圆的问题来。
到了汉代石刻大量出现以后,凡是比较原始的刻石有个共同特征,就是把这个字给挖出来,如果你们看秦汉刻石,从刻工程式来讲,注意!我经常会谈这个问题.比方我们看一方图章,这是寿山钮、福州工,书法界很少有人去判断古代刻工程式中有哪些系统,当然有人已经做了,我上次介绍大家看一篇文一r,施安昌关于洛阳石刻的剖析。
方笔系统有没有刻工程式的规则,如果有刻工程式的规则,那么就不要叫方笔了,因为这与刀刻关系密切。
我坚持这个看法,不是每一种分类都是有价值的。
等一下我可以写一点《张迁碑》,我不用你们有些人的那种方法,看能不能写出《张迁碑》的味道来,我看华人德先生写《张迁碑》也不像什么方笔嘛,也有《张迁碑》的味道嘛。
那《始平公造像》是什么?这个刻工模式是非常清楚的一个系统,就是《龙门二卜品》,它都要把头铲成方的.你们中间哪位有兴趣,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北朝碑版中的一些问题,突破一下清人的框架,用新的视角去看。
他们没有好好整理。
康有为算是第一次整理,我常常在想这个问题,为什么清人最初推崇出来的一些北朝碑版都是典雅的,一块粗犷的都没有,可以研究。
何义门讲《崔敬邕》有味道,何绍基推崇《张黑女》.赵之谦推崇什么,为什么魏碑后来会朝穷乡儿女造像去转化?任何文化现象发生裂变,这两个变化之间一定有过渡期,我们今天看沈寐雯搞碑帖结合,王邃常搞碑帖结合,康有为到后来也有点草书揉到里面,到后来看黄宾虹的字,再看林散之、沙孟海,你去慢慢找这种轨迹,就会合拢,你从沈寐雯到林散之会觉得是突变,实际上中间都有过渡。
关于方笔和圆笔呢?我认为,如果这种分的方法不是很合理,干脆不用。
用什么替代呢,康有为讲方笔、圆笔,实际上在谈方的势、圆的势,以“势”态来看,就好谈了。
譬如《秦诏版》是方势的篆书,譬如说《袁安碑》、《袁敞碑》是什么?它是汉朝小篆当中圆势一路的代表,就好谈了。
还有《三公山碑》,方势,《天发神A碑》,方势。
楷书当中也好办,颜兽公势偏方。
不是所有都可以用方和圆来谈的,譬如说我以前考证董其昌作品时,董其昌讲徐浩的字,虽方实圆,虽劲实婉,所以他认为徐浩还在唐代初年褚遂良的系统中,到了颜真卿就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