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马克思选择题
扬州大学_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期末试题汇编
扬州大学试题纸(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学院班(年)级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A )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入上方表格。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 分,共30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2、“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3、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B、意识本质问题C、世界本原问题D、实践本质问题4、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5、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地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了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而至,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灾难。
这些人的做法违背了 ( )A、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B、事物永恒发展的观点C、量变和质变统一的观点D、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观点6、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的规律是()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内容与形式相互作用规律7、构成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和特殊性B、绝对性和相对性C、对抗性和非对抗性D、同一性和斗争性8、承认客观真理是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统一,是在真理上坚持了()A、唯物主义B、辩证法C、唯心主义D、可知论9、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的需要B、能否被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最终取得预期的效果10、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A、普遍有用性的优点B、主观能动性的优点C、直接现实性的优点D、客观物质性的优点11、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1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问题D、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持与发展问题13、下列各组社会意识形式中,全部属于意识形态范围的是()A、生物学、道德、宗教B、逻辑学、哲学、道德C、法律思想、艺术、语言学D、政治思想、哲学、宗教14、“任何英雄人物的历史作用都不超出他们所处历史条件所许可的范围”这种看法是()A、宿命论观点B、机械论观点C、历史循环论观点D、历史唯物主义观点15、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劳动者B、劳动对象C、科学技术D、管理方式16、个别资本主义企业改进技术的直接动机是取得 ( )A、绝对剩余价值B、超额剩余价值C、相对剩余价值D、平均剩余价值17、某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按价值出售后,他的劳动耗费就 ( )A、得到部分补偿B、得到完全补偿C、得不到补偿D、得到超额补偿18、准确反映资本家对雇佣工人剥削程度的是 ( )A、剩余价值率B、利润率C、利息率D、平均利润率19、某钢铁厂因铁矿石价格上涨,增加了该厂的预付资本数量,这使得该厂的资本构成发生了变化,所变化的资本构成是()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资本物质构成D、资本有机构成20、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因为 ( )A、劳动力商品也有价值和使用价值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中能生产使用价值D、劳动力能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21、把资本的不同部分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是依据 ( )A、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B、在资本流通过程中的作用不同C、在资本总额中的比重不同D、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22、个别资本增大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资本积累和资本更新B、资本更新和资本积聚C、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D、资本集中和资本积累23、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关系是 ( )A、剩余价值率等于利润率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D、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2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市场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 )A、生产价格B、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C、成本价格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价格25、考察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A、价值如何增值B、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形成C、剩余价值的实现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26、现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实质和重要经济基础是()A、垄断B、剥削C、国家调节D、对外掠夺27、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A、内容B、作用C、作用后果D、表现形式2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是代表和维护()A、极少数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B、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C、中小资本家的经济利益D、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29、垄断资本主义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物质条件,这主要是指()A、生产全面社会化B、产品的商品化C、产品的市场化D、市场的计划化30、社会主义具有不可抗拒的生命力就在于()A、社会主义的优越性B、社会主义的成功和辉煌C、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D、社会主义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二至四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扬州大学马克思考试复习详细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三个直接理论来源。
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3.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哪两方面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4.哲学的基本派别及其历史形态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
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及其基本形式。
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坚持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基本形式:主观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精神)客观的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种超人类超自然的客观精神)5、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物质范畴具有深刻的辩证性质体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
扬州⼤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考试试卷2008-2009学年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卷(A)参考答案⼀、单选题(每⼩题1分)⼆、多选题(每⼩题2分)三、简答题(每⼩题4分)41、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元论,与唯⼼主义⼀元论和⼆元论划清了界限。
(1分)(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1分)(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
(1分)(4)体现了唯物主义⾃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1分)42、如何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绝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限性。
(1分)(2)真理的相对性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
(1分)(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相互包含,相互渗透。
(1分)(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转化。
(1分)43、简述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及其意义(1)依据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产中的作⽤不同,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分)(2)揭⽰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
(1分)(3)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分)44、简述资本循环顺利进⾏的条件(1)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
(2分)(2)产业资本三种循环形式在时间上继起。
(2分)45、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1)在⼀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产⼒的发展。
(1分)(2)在⼀定程度上适应了社会化⼤⽣产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较为协调发展(1分)(3)通过国家的收⼊再分配⼿段,使劳动⼈民⽣活⽔平有所改善和提⾼。
(1分)(4)加快了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进程。
(1分)四、论述题(每⼩题8分)46、运⽤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关系的原理,谈谈你对当前甲型H1N1流感的看法。
(1)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2分)A、⼈对⾃然的过度⼲预,使得⼈类⼤⼤增加了感染在动物界流⾏病毒的机会。
扬州大学马克思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2、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物质可以认识C.物质能为感官感知D.客观实在性3、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这种观点()A.夸大了意识的作用B.是唯意志主义的一种表现C.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D.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一种表现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5、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形式是()A.事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过程B.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事物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事物不断周而复始循环的过程6、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的事物发展的辩证内容是()A.自我发展、自我完善B.事物发展的周期性、曲折性C.既肯定又否定D.既前进又倒退7、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说明的哲学道理是()A.理论高于实践活动B.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是革命工作的出发点D.理论对实践起决定作用8、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9、“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人们先设计图纸,然后根据图纸施工建成大楼,这说明()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D.意识依赖于物质11、“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2022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2、实践的主体是()A.绝对精神B.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人D.人的意识3、“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A.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4、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庸俗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C.奴隶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封建社会时期的唯物主义.资本主义时期的唯物主义。
D.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
5、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6、采用“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方法的是()A.空想社会主义者B.马克思主义C.唯物主义D.唯心主义7、“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A.空间性概念B.物质性概念C.历史性概念D.时间性概念8、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建立无产阶级专政B.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9、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国家政权C.生产资料公有制D.唯物史观10、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A.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生产关系和生产资料两个方面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11、阶级实质上是一个()A.思想范畴B.经济范畴C.政治范畴D.文化范畴12、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的实质是()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D.人民当家作主1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原因在于()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C.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周期性D.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性14、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A.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D.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握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15、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A.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金融风险加大D.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二、多项选择题16、一个正确的思想,往往需要经历由实践到认识.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这是因为( )A.认识主体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B.事物的本质的暴露是一个过程C.人的认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D.认识是一个过程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A.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B.政治组织形式C.选举制度D.政党制度1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体现在()A..社会主义革命中B..社会主义建设中C.改革开放事业中D..自发的群众运动中1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A.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B.解决了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深化与尖锐C.从根本上解决了失业问题D.消除了经济危机频繁的出现20、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是()A.康德B.黑格尔C.费尔巴哈D.笛卡尔三、辨析题21、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职能主要是进行社会管理。
扬州大学马克思A卷
扬州⼤学马克思A卷2010-2011学年第⼀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卷⼀、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上⽅表格。
本⼤题共30⼩题,每⼩题1 分,共30分。
1.哲学基本问题中最为根本的⽅⾯是( A)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有⽭盾的问题 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2.“存在就是被感知”是(D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客观唯⼼主义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D.主观唯⼼主义观点3.物质⽆⾮是各种物的总和,物质范畴就是从这⼀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 A)A.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B.客观唯⼼主义物质观C.形⽽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 D.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4.时间空间是(B )A.物质的两种属性 B.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C.整理认识材料的⼯具 D.感觉系列调整的体系5.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D )A.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或主观感觉的产物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它的内容和源泉是主观的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它的形式是主观的6.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事物发展动⼒和源泉的规律是( B)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统⼀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7.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 B)A.⼈们制定⽽且必须遵守的规则 B.事物本⾝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C.经常出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8.在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指导下,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的路。
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D )A.⽭盾的⽃争性和同⼀性的辩证统⼀ B.主要⽭盾和次要⽭盾的辩证统⼀C.⽭盾的主要⽅⾯和次要⽅⾯的辩证统⼀D.⽭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9.“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C )A.对⽴统⼀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 D.⽭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10.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A.主体对客体的⾃由选择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D.主体对客体的科学评价11.概念、判断、推理是(D )A.社会⼼理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2.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D)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两种各⾃独⽴的真理C.真理发展的两个不同阶段 D.客观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13.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的因素是(D )A.地理环境的优劣 B.⼈⼝增长的快慢C.社会风⽓的好坏 D.物质资料的⽣产⽅式14.⽣产关系范畴反映的是( C)A.⼈与⾃然界之间的关系 B.⼈与⼈之间的政治关系C.⼈与⼈之间的经济关系 D.⼈与⼈之间的思想关系15.⼀定的上层建筑由两部分构成,即(D )A.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B.军队警察等武装⼒量和政府组织部门C.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16.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性表现的是(B )A.阶级性 B.历史继承性 C.社会性 D.主观性17.商品的价值是( C )A.具体劳动的凝结 B.社会劳动的凝结 C.抽象劳动的凝结D.复杂劳动的凝结18.商品的价值量由( B )A.⽣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 B.⽣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C.商品的使⽤价值量决定 D.⽣产商品所耗费的资本决定19.私⼈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 C )A.消灭私有制 B.进⾏社会分⼯ C.商品交换成功 D.进⾏协作20.劳动⼒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 C )A.劳动⼒存在于⼈的⾝体之内 B.劳动⼒在⼀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使⽤价值是价值的源泉 D.劳动⼒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21.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形成(C )A.剩余价值 B.利润 C.超额剩余价值 D.平均利润22.资本主义⽣产过程具有⼆重性,它是(B )A.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 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C.⽣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 D.价值形成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23.( B)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A.资本积聚 B.资本积累 C.资本集中 D.资本周转24.资本的周转速度( D )A.同周转时间成正⽐,与周转次数成反⽐B.同周转时间成正⽐,与周转次数成正⽐C.同周转时间成反⽐,与周转次数成反⽐D.同周转时间成反⽐,与周转次数成正⽐25.社会资本再⽣产的核⼼问题是( D)A.社会资本的周转速度问题 B.社会⽣产两⼤部类的划分问题C.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构成问题 D.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26.按照⽣产资本不同部分价值周转⽅式不同可划分为( D )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 B.⽣产资本与流动资本C.货币资本与商品资本 D.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27.产业资本循环中⽣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 B )A.购买阶段 B.⽣产阶段 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28.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了( D )A.商品的社会价值 B.商品的市场价格 C.超额剩余价值D.平均利润率29.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统治着帝国主义国家的是( D )A.⼯业资本 B.银⾏资本 C.商业资本 D.⾦融资本3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D )A.消灭了私⼈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 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多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五个是符合题⽬要求的答案。
扬州大学81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试题(A)2023年考研真题
扬州大学
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A卷)
科目代码811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满分150
注意:
均无效;③本试题纸须随答题纸一起装入试题袋中交回!
一、简述题(共5题,每小题20分,共100分)
1.简述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大意义。
2.简述剩余价值理论的重大意义。
3.简述恩格斯晚年对唯物史观进一步阐发的基本内容。
4.简述列宁创建无产阶级新型政党的理论观点。
5.简述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二、论述题(共2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试述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基本内容及重要意义。
2.试述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原创性贡献。
第1页共1页。
2023年江苏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A卷
2023年江苏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考研真题及答案A卷一、简答题(共5小题,每小题20分,共100分)1.简述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正确发挥的前提是认识和把握客观规律,而其条件则是实践。
只有对客观规律有深刻的认识,同时积极参与实践,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更好的成果。
2.简述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本质是人类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这种活动既包括物质生产活动,也包括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其他各种活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同时也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3.简述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形态中占主导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而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观念、思想文化等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
两者之间存在辩证统一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种关系表现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对经济基础产生促进或阻碍作用。
4.简述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阶级的和历史的局限性。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具有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
从阶级局限性来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的政治权力被资产阶级掌握,政治体系为资产阶级服务,因而无法真正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
从历史局限性来看,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下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时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也无法克服经济周期性危机和结构性危机,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长期稳定和发展。
5.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下,国家通过各种手段干预经济生活,为企业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创新。
此外,国家还通过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控制货币发行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机会等。
二、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2.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A客观存在的物体 B.一切自然现象C.客观实在性D.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层次3. 《国语·郑语》写道:“先主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
”朱熹提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
”这是: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的观点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的观点C.古代唯物主义中两种不同派别的观点D.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两种不同的观点4.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物质是运动的现象,运动是物质的本质5. “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6. 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农民播种小麦B.运动员参加比赛C.法官审理案件D.教师上课7.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对立统一的观点B.量变和质变的观点C.辩证否定的观点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8.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运动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9.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哲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10. 矛盾范畴所包含的两种基本属性是()A.普遍性与特殊性B.共性与个性C.同一性与斗争性D.绝对性与相对性11. 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
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12. 下列命题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是()A.兼听则明,偏听则暗B.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C.城门失火,殃及池鱼D.长堤溃蚁穴,君子慎其微13.建设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其哲学依据是()A. 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B. 共性与个性关系的原理C. 两点论与重点论统一的原理D. 辩证否定的原理14.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A.冬去春来B.昼夜交替C.摩擦生热D.月晕而风,础晕而雨15.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矛盾的观点B.物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发展的观点16.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和“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A. 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17. 感觉、知觉、表象是()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18.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A.能否满足人们的需要B.能否被大多数人认可C.能否付诸实践D.能否在实践中得到证实19.下列各项中,正确表述社会存在含义的是()A.人类所处的自然界各种要素的总和B.人类社会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C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 D.人类自身的生产及其条件的总和20.生产关系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形式21.社会形态是()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D. 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22.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的社会。
”其含义是 ( )A.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D.社会形态的更替有一定的顺序性23.商品的二因素是()A.使用价值与价值B.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C.交换价值与价值D.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24.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是()A.两种不同的劳动B.两次不同的劳动C.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D.所有劳动的共同属性25.商品的生产者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必须使生产商品的()A.个别劳动时间等于倍加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B. 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C. 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D. 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26. 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与贮藏手段B.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C.流通手段与支付手段D.贮藏手段与支付手段27.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商品与货币的矛盾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D.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28. 相对剩余价值获得的条件是()A. 个别企业技术的改进B.工人工资的普遍提高C. 某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D.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29. 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把资本分为()A. 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B.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C. 商品资本与货币资本D. 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30. 垄断统治形成以后,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A. 垄断消除了竞争B.垄断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剧烈C. 垄断摆脱了竞争D. 垄断改变了竞争的资本主义性质二、多项选择1.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是()A.辩证法B.劳动价值论C.平均利润学说D.唯物史观E.剩余价值学说2.下列命题中包含辩证法思想的有()A.动中有静,静中有动B.物极必反C.凡是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D.一切皆流,一切皆变E.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3.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其主要含义是()A.实践是社会生活的主体B.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客体C.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D.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E.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4.辩证的否定是()A.事物联系的环节B.事物发展的环节C.事物的自我否定D.扬弃E.对旧事物的完全否定5.唯物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指()A.人们主观思维中推想的矛盾B.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矛盾C.人们思维过程中逻辑上的自相矛盾D.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E.任何事物都具有的既同一又斗争的属性6.辩证的认识过程包括两次飞跃,它们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B.从理性认识又回到感性认识C.从实践到新的实践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E.从具体问题到抽象问题7.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其含义是()A.理论就是物质力量B.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C.理论不能代替实践D.理论决定社会的进步E.理论只有为群众掌握才能转变为物质力量8.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是()A.真理原则B.效率原则C.价值原则D.公平原则E.诚信原则9.上层建筑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下列属于上层建筑的是()A.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B.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C.逻辑学、语言学、自然科学D.军队、警察、法院等设施E.文艺、道德、宗教10.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有()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C.阶级斗争D.革命和改革E.科学技术三、简答1. 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表现。
2.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3.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4. 简述商品经济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
四、论述题1. 请运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阐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 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及消极后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1答案一、单项选择二、多项选择题三、简答题1. 简述矛盾的特殊性及其表现。
答:(1)特殊性是指每一矛盾及每一矛盾的每一方面各有其特点。
(2)矛盾特殊性的表现:矛盾性质、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解决方法的特殊性2.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起着决定作用。
表现: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来源、动力、检验标准、目的)3.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答: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4. 简述商品经济的含义及其产生的条件。
答: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
,条件:社会分工的出现;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四、论述题1. 请运用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辩证关系的原理阐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答: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真理绝对性的含义:真理内容、人类认识能力;真理相对性的含义:真理反应的广度、深度。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相互渗透、相互包含、相互转化。
(2)马克思主义是真理,具有绝对性,但同时它又具有相对性,它要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各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不断地发展,要与时俱进。
2. 试述价值规律的内容、作用及消极后果。
答: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其作用: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其消极后果:可能导致垄断的产生;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马原练习题2一、单项选择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物质现象的是( 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B.日食和月食C.宪法和民法D.地震和海啸2. 世界的统一性问题说的是,世界万物( A )A.是否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是否普遍联系C.是否运动发展D.是否有共同的规律3. 下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C )A.万物皆备于我B.存在就是被感知C.生死由命,富贵在天D.心外无物4. “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B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5. 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再依据图纸施工,盖成大楼。
这说明(D )A.意识决定物质B.意识创造物质C.意识离不开物质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6.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的是( A )A. 时间的不可逆性B. 时间的顺序性C.时间的相对性D.时间的间断性7.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 )A.对立统一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8.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包含的哲理是( 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9. “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