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活动课

合集下载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优秀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优秀5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优秀5篇】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篇一教材分析:(1)知识体系:(2)本册教材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但是难点集中,教学中要适当进行分割、补充。

真正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材简析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

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难点:探索和理解加法的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教学策略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促进学习的迁移。

2.加强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促进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3.注意体现算法多样化、个性化的数学课程改革精神,培养学生灵活、合理选择算法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例1,例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2.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3.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 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多媒体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操练运算定律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操练运算定律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操练运算定律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教案数学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学科,它不仅是知识的体系,也是思维的训练。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操练运算定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此时,我们需要给孩子们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使他们能熟悉运算定律的不同变化情况,掌握运算定律的运用方法,实现基础数学思维和知识的系统化,提高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下面就是我为你们提供的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教学目标:1、能够知道四则运算的基本目的和意义。

2、能够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法则。

3、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及其应用。

4、掌握用分配律简算数的技巧,并学会巧算。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四则运算的基本目的和意义。

2、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法则。

3、让学生知道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掌握用分配律简算数的技巧。

2、如何让学生学会巧算。

四、教学方法:1、通过具体例子来讲解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法则,并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2、通过图表及简单的数学游戏,在趣味性中领会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法则和三个律。

3、通过练习,巩固学习的结果。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课1、教师分发习题,让学生自己尝试回答一下。

2、然后请学生把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反馈。

3、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引导学生领会数学运算法则是由数学实际问题提出来的。

第二步:学习新知1、学习四则运算的基本目的和意义。

2、介绍四则运算的基本运算法则。

3、教授加减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

4、介绍用分配律简算数的技巧。

5、讲解巧算。

第三步:练习巩固1、通过赛马比赛游戏,让学生在趣味中熟悉数学中的规律。

2、通过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基本运算法则和三个律。

3、让学生自主完成一些例题,并相互检查和纠正。

第四步:作业布置1、回家后,同学们可以继续练习相应的习题。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7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7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7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并掌握运算定律的相关概念。

2.能够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数学运算技能。

二、教学重点1.运算定律的概念和具体应用。

2.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1.运算定律的灵活运用。

2.结合实际问题进行简便计算。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板书。

2.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起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和关注。

2. 学习运算定律的相关概念1.介绍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

2.介绍减法的应用法则和余数定理。

3.通过例题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运算定律的含义和作用。

3. 进行简便计算1.练习运用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

2.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 拓展练习1.小组合作讨论解决运算定律相关问题。

2.师生互动,互相分享答案和思路。

5. 总结1.教师对本节课的核心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2.引导学生发现运算定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强调数学在实际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思考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与感悟。

七、教学反思1.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估,总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2.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表现,调整下节课的教学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深入理解运算定律的原理和应用,提高数学思维和计算能力,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9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熟练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例如凑整十、估算等。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简便计算方法的掌握。

三、教学内容1.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例如,3+4和4+3的和都是7。

•加法结合律:改变加法的顺序,和不变。

例如,(2+3)+4=2+(3+4)。

2. 简便计算方法•凑整十法:以9为基数,通过凑整十使计算更简便,例如9+7可以理解为9+1+6,先将7补足成10,再减去多出来的1,得到10+6=16。

•估算法:快速估算出运算的结果,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节省时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应用。

2. 讲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分别通过具体例子和抽象符号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两个运算定律的概念。

3. 实际练习•让学生通过计算题目来练习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引导他们灵活运用这两个定律解决问题。

4. 简便计算方法的介绍和练习•通过凑整十法和估算法的简便计算方法,让学生学会在实际计算中选择合适的策略,提高计算效率。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运用。

2.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简便计算方法得出结果。

六、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重要性,以及简便计算方法的实用性。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希望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在实际生活中灵活应用。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2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第2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乘法的交换律”和“乘法的结合律”的概念。

2.能够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

3.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二、教学重点
1.掌握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及运用。

2.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

三、教学难点
1.灵活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问题。

2.进行多步计算时的策略运用。

四、教学准备
1.课件:包括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讲解及例题。

2.习题册:准备练习题供学生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二)讲解
1.介绍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概念,提供简单例子进行解释。

2.讲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三)练习
1.让学生针对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做练习题。

2.给学生时间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简便计算练习。

(四)应用
布置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问题。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
1.完成习题册上与本课内容相关的习题。

2.思考如何应用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是否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并能够熟练进行简便计算。

大小与顺序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大小与顺序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大小与顺序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一、教案背景四年级下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孩子们学习了一些基本的计算规律和算法,如加减乘除的口诀和算术性质等。

这些知识的掌握为他们今后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时的教学目标是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数学中各种算法的原理及其特点,并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算数题目中去。

其中,本教案所涉及的“大小与顺序”算法是孩子们数学学习中的关键知识点。

因此,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得孩子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一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能够正确理解“大小”和“顺序”的概念。

2.让孩子们能够正确运用“大小与顺序”算法,解决相应的算数题目。

3.提高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逻辑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策略1.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自己去发现“大小与顺序”算法的运用场景,比如在比较大小、找规律、简便计算中的应用等。

2.通过游戏来加深孩子们的理解: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来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大小与顺序”算法的应用,比如比赛、排队、分组等。

3.提供具体的实例:教师可以利用实例来告诉孩子们如何应用“大小与顺序”算法,比如一些数学题目,或者是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等。

四、教学内容1.认识和应用“大小”概念: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 10 个圆,写上不同的数字,然后请学生比较圆中数字的大小关系,将其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认识和应用“顺序”概念:教师可以用相同的数字,让学生在不同的顺序下进行排列,比如 456,按照顺序可以排列为456、465、546、564、645、654。

3.运用“大小与顺序”算法求和: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求和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大小与顺序”算法来简便计算,比如89+35+46+27+68。

4.运用“大小与顺序”算法比大小: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比大小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大小与顺序”算法来比较大小,比如:589,873和456,谁最大?五、教学评价1.评价孩子们对“大小”和“顺序”概念的理解水平。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等基本的运算定律。

2. 学生能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运算效率。

3. 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运算定律的学习和理解
2. 简便计算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
1. 引入新课:
- 教师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如购物时的找零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运算顺序的重要性。

2. 新知学习:
- 分别讲解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并通过实例演示。

- 让学生自己尝试推导和证明这些运算定律,加深理解。

3. 实践操作:
- 出示一些简单的算式,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 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要及时反馈和指导,鼓励他们积极思考。

4. 总结归纳:
-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强调运算定律在简便计算中的重要作用。

-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应用运算定律。

四、作业布置:
1. 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加强对运算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2. 观察生活中的例子,找出运算定律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
通过对运算定律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更是实际生活的工具。

同时,通过简便计算的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加减乘除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加减乘除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加减乘除教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一、加法教学1.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目标: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在不超过10以内完成加法计算,知道两数相加的结果与两数调换位置相加的结果相等。

重点:加法的基本概念与计算,两数相加的交换律。

2.教学内容(1)引导学生学习加法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利用具体事例先让学生感受一下加法的运算规律,再给予语言解释和概念概括:-什么是加法?(即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所得到的总和。

)-如何进行加法运算?(竖式计算)-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及名称。

(3)教师结合例题,让学生掌握交换律:a+b=b+a。

3. 教学方法展示方式、体验式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等。

4. 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想象将沙发搬进家中,把它和另一个沙发相加,共有多少沙发等生活实例,引入加法内容。

(2)讲解:教师讲解加法的基本概念,操作技巧与计算符号(+),并且演示基本加法算式。

(3)练习:教师用图表示每个数字,允许学生借助结构来理解加法,完成接下来的计算,例如:4+1=?(4)总结:老师利用5-10分钟对加法运算进行总结,让学生对加法运算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减法教学1.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减法的概念和含义,掌握数字计算,练习减法的算式求解。

重点:基本减法算式,高大上的计算方法,思维扩展。

2.教学内容(1)详细讲解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让学生领会到通过减去一个数由一个数得到另一个数的概念。

(2)按照教材中的算式,用具体的数字让学生算出答案,理解减法运算方法的基本概念。

(3)让学生实践减法,并探索出减法运算中的变化规律和思考。

3.教学方法展示式教学,活动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

4.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搬家的活力,让他们想象减去一件物品后,他们移动了多少观念笔记。

(2)讲解:教师通过具体例子和图案,详细讲解减法的基本概念,学生在一个由5张纸牌组成的牌堆中减去1张纸牌时,数字减1,牌堆中只剩下几张牌?(3)练习:让学生在每行区域内填写正确的答案,例如:8-2=2;6-2=4;4-2=?(4)总结:教师总结减法的思想,强调减法的概述和运算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减法。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人教新课标

四年级下数学教案-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_人教新课标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教学内容:P28/例1(加法交换律)P29/例2(加法结合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明白得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培养学生依照具体情形,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进展思维的灵活性。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看主题图,依照条件提出问题(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引导学生观看主题图教师依照学生提出的问题板书。

二、新授练习本上用自己的方法列出综合算式,解答黑板上问题。

教师巡视,找出课堂上需要的答案,找学生板演。

学生观看第一组算式,发觉特点。

引导学生观看第一组算式,总结出:40+56=56+40试着再举出几个如此的例子。

依照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通过这几组算式,你们发觉了什么?学生发觉规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教师依照学生的小结,板书。

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出加法交换律吗?引导学生观看第二组算式,总结出:(88+104+96)=88+(104+96)学生观看第二组算式,发觉特点。

学生连续观看几组算式。

出示:(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通过上面的几组算式,你们发觉了什么?学生总结观看到的规律。

教师板书: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叫法结合律。

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加法结合律。

学生依照这两个运算定律,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

三、巩固练习:P28/做一做、P31/4、1四、小结学生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加法的运算定律。

今天这节课你们都有什么收成?你能把这些运用于以后的学习中吗?五、作业:P31/3板书设计:加法的运算定律(1)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2)李叔叔三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40+56=96(千米)56+40=96(千米)88+104+96 1 04+96+88=192+96 =2 00+88=288(千米)=28 8(千米)40+56=56+40 (88+104)+96=88+(104+96)┆(学生举例)(69+172)+28=69+(172+28)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第二单元第2课《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第二单元第2课《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教案-四年级数学下册(西师大版)

2.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第1课时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学习内容:教科书第12-13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四第1-2题。

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规律,能用字母表示规律。

2. 体验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并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学习难点:理解并掌握乘法结合律。

课前准备:实物展示平台导学过程:一、复习引入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加法的交换律和加法的结合律,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加法的运算律来填空。

1.利用加法运算律填空。

45+56=56 + □ (25+49)+51= 25 + (□ +□)甲数 + 乙数= 乙数 + □ (10+ △ )+ c=□+ (□+ □)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一生反馈结果。

2.这两组算式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谁来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这两个运算律用字母该怎样表示?a+b=b+a (a+b)+c=a+(b+c)3.设疑激趣。

看来同学们对于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都掌握得非常好,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想一下,在乘法运算中有这样的运算律吗?同学们都很有胆量,敢于猜想,那乘法中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运算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吧。

(板书课题:乘法运算律)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活动一:1.教学例1,乘法交换律(1)解答例1(出示例1)请你仔细观察例1的鸡蛋图,要求一共有多少个鸡蛋,请列式解答在草稿本上。

反馈:9×4=36(个)4×9=36(个)为什么要用9×4呢?(横着看,一排有9个鸡蛋,有4排,就是有4个9。

)为什么要用4×9呢?(竖着看,一列有4个鸡蛋,有9列,就是有9个4。

)无论是横着观察有4个9,还是竖着观察有9个4,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都得到一共有多少个鸡蛋?(36)(2)观察算式特点仔细观察:9×4=36,4×9=36,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两个算式中的因数位置交换了,但结果相同,我们就可以用等号把它们连接起来。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学校四班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1教学目标:1、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能依据详细状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力量,进展思维的敏捷性3、能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探究和理解结合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一、激趣定标、激趣导入主题图引入(观看主题图,依据条件提出问题。

二、揭示课题,展现学习目标。

自学互动适时点拨活动一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针对上面的问题1列出算式,有几种列法。

2、为什么列的式子不同,它们的计算结果是怎样的。

3、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吗?4、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5、乘法结合律有什么作用。

6、依据前面的加法结合律的方法,你们能试着自己学习乘法中的另一个规律吗?7、1这组算式发觉了什么?2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

3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

4字母表示。

三、活动一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任务1、小组商量乘法的结合律、结合律用字母怎样表示。

2、各小组展现自己小组记定律的方法。

3、分别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运算定律的。

4、商量为什么要学习运算定律。

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四、稳固应用在什么时候使用乘法结合律。

使用这个运算定律的结果是什么。

使用它们的优点是什么。

怎样用乘法的结合律计算2532125五、测评训练1、下面的算式用了什么定律〔6025〕8=60(258)2、P37/24 P35/做一做2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3067 = 30〔□□〕125840 =〔□□〕□学校四班级数学下册教案《运算定律》2备教材内容1.本节课学习的是教材79页的内容。

2.本节课教材分两个层次进行编排:第一个层次:呈现几组有特点的算式,让同学通过观看、计算发觉每组算式的特点,进而引发同学的数学思索,并通过举例验证探究得到的规律,从而明确: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加法同样适用;其次个层次: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中的运用,例4直接呈现了1个有特点的小数连续相加的算式,并呈现了不同的计算方法,通过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使同学体会到小数计算中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使计算简便,从而使同学学会依据数据特点自觉应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加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说课稿

加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说课稿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加法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说课稿加法的运算定律一、说教材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9页,练习五的第1~4题。

主要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地位作用:在前三年的学习中,学生对加法的交换律已有了一些感性认识。

例如:在10以内的加法中,学生看一个图可以列出两道加法算式;在万以内的加法中,通过验算方法的教学,学生已经知道调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加得的结果不变。

在以前的教学中,教材对加法结合律也作了一些于孕伏。

例如:学生通过0以内进位加法的凑10思路的学习,通过100以内加法中出现小括号的学习,对加法结合律也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

这些都是学习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的基础。

本册教材的安排是先教学加法的运算律,再教学乘法的运算律;先教学交换律,再教学结合律;先教学运算律的含义,再教学运算律的应用。

这样安排有三个好处:首先是由易到难,便于教学。

交换律的内容比结合律简单,学生对交换律的感性认识比结合律丰富,先教学比较容易的交换律,有利于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

其次是能提高教学效率。

交换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结合律,加法运算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活动可以迁移到乘法运算律,迁移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再次是符合认识规律。

先理解运算律的含义,再应用运算律使一些计算简便,体现了发现规律是为了掌握和利用规律。

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主题图二、说教法学法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知识,还要发挥教学内容的育人功能,使学生在多方面有所发展。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_____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_____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一、教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初步感知加法运算律的价值,发展应用意识.2,使学生在学习用符号,字母表示自己发现的运算律的过程中,初步发展符号感,初步培养归纳,推理的能力,逐步提高抽象思维能力.3,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三、知识基础:学生在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能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过程,发现并概括出运算律.四、教学重,难点: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五、采取的措施:1,有关运算定律的知识相对集中,有利于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2,从现实的问题情境中抽象概括出运算定律,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3,重视简便计算在现实生活中的灵活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书第27-28页例1及练习五1-3题,教参第53-54页。

教学目标1. 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 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进一步培养观察、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2. 教学难点: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主题图教学时间:学情分析:教学过程:(一)基础训练【口算】48+36=75-29=21×3=52÷6=88÷4=60+70=150-90=4000÷5=3000+140=60×8×0=【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学校里原有77棵梨树,12棵杏树,又栽了23棵桃树。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第1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应用方法。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总结、归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和操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了解数学是一门实用的学科,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及运用。

–灵活应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进行简便计算。

2.教学难点–综合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三单元。

2.教具:小黑板、彩色粉笔、课件等。

3.教学环境:整洁、安静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通过口算练习,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加法和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为本节课的主题做铺垫。

二、新课讲解1.引入新知识:介绍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概念,通过实例让学生初步理解这两个定律的作用及意义。

2.示范运算:在小黑板上演示几个简单的运算例题,引导学生熟悉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方法。

3.练习巩固:让学生自主完成几道练习题,检验他们对于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掌握程度。

三、课堂互动•开展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经验和方法。

•学生展示:请一些学生到黑板前展示自己解题的思路,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解题技巧。

四、作业布置•布置当堂作业:让学生完成本节课留给的作业,巩固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意到学生在理解加法换序律和乘法交换律时存在一定困难,部分学生在运用定律解决问题时还有些犹豫。

下节课我将通过更多的实例练习和生活应用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两条定律的应用方法。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篇一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加法交换律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27----28页。

教学目标:1.通过尝试解决实际问题,观察,比较发现并概括加法交换律。

2.初步学习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观察、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谈话导入,孩子们今天今天好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他们有一个问题想问你们,你们想知道是什么问题吗?(生:想)他们想知道我们班上有多少小女孩?多少小男孩?谁能告诉他们?那么我们班上一共有多少个孩子?学生列式,师板书(二)呈现事实,形成问题1.出示准备题:(1)27+73 (2)37+5873 +27 58+372.学生计算得数。

3、请学生观察两组算式,说说有什么发现?是否任意一?黾臃ㄋ闶街械骰涣礁黾邮奈恢茫蓟岢鱿趾筒槐涞南窒螅?br投影书上的主题图,你搜集到了什么信息?今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40+56=96千米56+40=96千米和前面的两个例子比较你发现了什么?、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猜想——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

既然和不变,每组算式可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5.问题:这个猜想正确吗?(三)验证猜想,形成结论1,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我们可以举更多的例子,符合猜想的例子越多,猜想将被认为越可靠。

让学生举例,如35+20 =20+35等等让学生多说同桌互说学生汇报答案。

加数相同,调换位置,得数也相同,符合猜想。

2、同学自己设计一组式题验证,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论。

3、这种猜想看起来比较可靠,但我们不可能把符合猜想的例子全部举完过就给我们的证明留下了遗憾,有没有其他的办法呢?我们来看生活实例。

例:一家电影院,走廊的左边是476个座位,走廊的右边有518个座位,一共有几个座位,(用两种方法计算)(1)口答列式:476+518 518+476为什么这样列式?(2)判断:得数会相同吗?(3)计算结果,得出结论:476+518=518+476在加法中,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六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先说明题目要求。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进行个别辅导。 567+98
2 5 1 1 7 6 6
7 21 7 8
系列训练
提醒学生:有的算式可能存在几种不同的算法,所 以,在运算前要认真审题,看清算式中各个数的特 点、选用—种比较简便的算法,使计算又对又快。 三、四则混合运算 “什么叫做第一级运算?什么叫做第—级运算?” 学生标明运算顺序。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含有同—级运算、运算顺序 是怎样的?”
板书设计: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 (4.3+2.5)×4=4.3×4×2.5×4 (700+1)×68=700×68+68 153×(220+57)=153×220+57 63×8+37×8=(63+37)×(8+8) 567+98
2 5 1 1 7 6 6
7 21 7 8
布置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业
“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含有第—级和第二级两级运 先让学生认真审题,想一 算。应该先算什么?” 想运算顺序。然后让学生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时, 么?” 出示教科书第 94 页中间的算式。 “在计算混合运算的式题时,首先要认真审题,看 清题中有哪些运算符号,确定运算的顺序。 ” 出示教科书第 94 页的例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 握的情况、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同时,还要注意 强调书写的格式。 做练习二十的第 9 题。 做练习二十的第 7、10 题。 指名说一说运算的顺序。 学生独立计算, 集体订正。
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 93—94 页,练习二十的第 7--10 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2.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掌握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重点 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 比较熟练地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复习整理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 设计说明 一、运算定律 “我们在学习四则运算时.学过哪些运算定律?” 指名回答。 指名用自己的话说出运算定律,并举例说明。然后 用字母表示出来: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成教 科书第 93 页的表。 如果学生只举整数的例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 想:运算定律除了对整数加法和乘法适用以外,对 系列训练 小数和分数的加法、乘法适用吗?让学生再举几个 有关小数、分数加法和乘法的例子。 指名板演。 下面的式子有没有错误?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 (4.3+2.5)×4=4.3×4×2.5×4 (700+1)×68=700×68+68 153×(220+57)=153×220+57 复习整理 63×8+37×8=(63+37)×(8+8) 做练习二十的第 8 题。 “在我 们学 过的知 识里 哪些 地方应 用了 运算定 律?”可以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如果学生掌握得 比较好,还可以让学生用运算定律解释一下积、商 的变化规律:如:在乘法里。如果一个因数扩大 10 倍,另一个因数不变,那么积就扩大 10 倍:可以 用下面的式子说明: (a×10)×b=a×10×b=a×b×10=(a×b)×10 这里应用了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指名发言。 先让学生观察题目中的数 有什么特点。然后让学生 全体在堂上本练习。

简便计算说课稿

简便计算说课稿

简便计算说课稿简便计算说课稿1一、说教材运算定律与简便算法这一小节是对学过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是小学数学中简便计算的根据,也是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

因此,我制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律和乘法运算律及减法的性质,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

2、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4、在数学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进一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习惯。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算式特点选择算法,熟练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说教法、学法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以学生自主探究整理为主线,辅以讨论、交流等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能在一个开放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可分为六个教学环节。

(一)、复述回顾。

在这个环节,我以游戏复习了能“凑整”的几种运算,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简便运算定律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接下来,又复习整理了认识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为这节课的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做一个充分的准备。

只有熟悉了运算定律和性质,才能更好的运用。

(二)、设问导读在这个环节,我首先用85_82+82_15的分析数字特点和选择运算定律做了思路引导,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几个有特点的简便运算,让学生简便运算。

有了简便运算的过程,对于下面几个问题如何选择合理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总结就很容易获得。

(三)、自学检测这一环节主要用于检验学生的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的情况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复习课上题目的具体设计是值得教师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节课练习题的设计,我力求少而精,对学生有一定的挑战性。

这些题,学生只有边做边审题,运用整体思维观察算式,寻找特点,并综合各法,才能算得又对又快又合理,进而形成娴熟的运算技能。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   西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三课时乘法运算律及简便运算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乘法运算律,能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乘法运算律: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2. 简便运算:利用乘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律的理解与应用。

2. 教学难点:分配律的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乘法运算律。

2.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乘法运算律。

3.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乘法的基本概念,如乘数、被乘数、积等。

(2)引导学生观察乘法算式,提出问题:如何进行简便计算?2. 探究新知(1)乘法交换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2 ×3 = 3 × 24 ×5 = 5 × 4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交换律,即 a × b = b × a。

(2)乘法结合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2 ×(3 × 4)=(2 × 3)× 45 ×(2 × 4)=(5 × 2)× 4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先乘前两个数,或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教师总结:这就是乘法结合律,即 a ×(b × c)=(a × b)× c。

(3)乘法分配律引导学生观察以下算式:(3 4)× 2 = 3 × 2 4 × 2(5 6)× 3 = 5 × 3 6 × 3提问:观察这些算式,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一个数乘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这两个加数,然后把乘得的积相加。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2)

四年级下册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2)
4)教师提问这样做的理由。既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小结这节课你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定律?运用我们所学的运算定律,可以使我们的计算简便?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教材第30页的“做一做”
2、练习五的第4、5题。
板书设计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课题: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例题1和例题2
2、做练习六的第2题,
3、练习六的第3题,
学生独立分析完后,教师讲评。讲评时要鼓励学生多种的想法,每一种的想法都要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板书设计
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课题:乘法分配律第(2)课时
教学内容
乘法分配律教材第36页的例题3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容。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应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的例子,特别是对于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知基础。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学生对加法、乘法运算的理解,提高学生选择计算方法的灵活性。同时,这五条运算定律在今后的进一步的教学学习中,还会继续不断地发挥不可或缺的基础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让学生学会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3、运用观察对比的方法进行乘法运算定律的教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
难点:会运用这些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教法:讲授法、动手操作法
学法:自主交流与小组合作的方式
教具
主题图
学具
第三单元
教学内容
本单元包括加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简便计算、营养午餐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教案

天辅培训中心一对一个性化教案教师姓名张宇学生姓名邓恒杰学生签名学科数学年级四年级下册教材版本人教版阶段第(3 )周观察期:□维护期:□上课时间10:00-12:00课题名称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1)课时计划第()课时共()课时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并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学会拆数与凑数来做简便计算;灵活运用几种算法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加法交换律例子1:今天是植树节,这次参加植树活动的男生有36名,女生有22名。

男生要植树60课,女生要植树44棵。

你能算出有多少名同学参加植树活动,一共要植多少棵树吗?①36+22=58(名) 22+36=58(名)②60+44=104(棵) 44+60=104(棵)加法交换律的表示方法。

(1)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我们猜想的这个规律吗?可以用符号、字母、文字等等表示,试试看。

(2)观察不同的表示方法:等式中的符号表示什么。

如:○+□=□+○中,“□”和“○”代表什么?(代表任意不同的数)○+□=□+○又表示什么呢?……(3)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一规律在数学中称为加法交换律.通常用字母表示:a+b=b+a。

应用,巩固新知1、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在○里填上运算符号。

①()+675=675+35② 1783+214=()+()③ 80○50=50○80④ 48+29+52=48+()+()⑤()+()=()+()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a+b=b+a第二课时:加法结合律例2、比较大小33+34+35 33+(34+35)比较两个式子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5

(3)12000÷125÷8=12000÷(
99
(4)87×99+87=87×(
+
8
) × 8 我在给数字找家呢! ) 1 )
(5)13×125×8=13×(125×
你们真棒,我愿意和你们成为朋友!
下面各题,怎么 简便就怎样计算
• (1)125×88
• (2)97×12 + 36 • (3)1250 ÷25÷5
你பைடு நூலகம்认识它们吗?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
数学活动课
芝麻开门
认识朋友
智慧宫殿
快乐挑战
口算,看谁做得又快又对


25×4= 100
800 ÷40= 20 15×4= 60 850+0= 850
125×8= 1000
280+320= 600 120÷20= 60 100—46= 54
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 律 加法结合 律 乘法交换 律 乘法结合 律 乘法分配 律
• • • • • • • • •
(2) 剩余的票按每张15元售出,这场音乐会一共可以收款多少元? 综合算式:先求剩余的票可以收的钱数,再加上已售票的钱数。 (36-24)×25+600 =12×25+600 = 3×(4×25) +600 = 3×100 +600 =300+600 =900(元) 答:这场音乐会一共可以收款900元。
课堂小结
• 运算定律有五条, • 我们大家要牢记; • 简便计算应细心, • 看清符号是关键 。
a + b= b+ a (a+b)+c= a+(b+c) a × b= b × a (a × b)×c= a ×(b×c)
(a+b)×c= a×c+b×c
很高兴认识 你们,我愿意成 为你们的朋友!
(1)632-36625
34
=632-(
22
366
+
34)
4
(2)(22+
)×4=(
× 4)+(25 ×
聪明的孩子,我愿意和 你们成为朋友!
1+2+ 3 +4+5+…+50的和是多少?
1+2+ 3 +4+5+…+50 • =(1+50)+(2+49)+(3+48)+(4+47)+…… • =51×25 • =1275

勇敢的孩子,我也愿意 和你们成为朋友!
• • • • • • •
有36个座位的森林音乐厅将举办音乐会,每张票25元。 (1) 已售出24张票,可以收款多少元? 24×25 =6×(4×25) =6 ×100 =600(元) 答:收款6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