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症地诊断和治疗
眩晕的鉴别诊断和治疗
系统 的代偿平衡 建立 , 长期使用 还会 引起
眩晕是 患者主观空间定 向觉错误 , 能 明确叙述 自身转动 ( 自动性 ) 或环境转 动
药源性 眩晕 。在 恢复期 , 物理康 复科 的平
衡训练 同样在 治疗中 占有重要地位 。
慢 性 眩 晕 长期 的眩晕 、 走路 不稳 感 、 头 部活 动
c Hi NE sE co 酗 凇 uN| TY 00C T ORS
临床 进 展
眩 晕 的 鉴 别 诊 断 和 治 疗
张 宪 军
症( 前庭 神 经元 炎 、 R a m a s a y—H u n t 综合 征、 迷路炎 ) , 这 组 疾 病 往往 有 很 重 的 眩 晕 和呕吐 , 可 以有 前期 的感染 , 及 时 的激 素( 或联合抗 病毒 ) 治疗( 通 常 1—2周 ) 是有效 的。临床 经常使 用 的抗 眩晕 药物 如异丙 嗪和地芬尼多等药物 , 一 般提倡只 使用 3天 , 因为这些药物有可能延迟 前庭
医院大多无眩 晕症诊 疗 中心或 耳 一神 经 功 能 检查 治 疗 中心 , 眩 晕 患 者 散 落 在 不 同
科室, 由各 科 诊 治 , 难 免 有 片 面 及 互 相 推
理疗法 , 使前庭 系统逐步适应 、 改善功能 ,
如鼓励 患者沿直线走路 , 定着 固定 的 目标
诿 现象 , 尚无 深入 研究 及大 宗病 例报 道 , 故疗 效不甚满意 。眩晕 的病理生 理基础 、 分类 、 临床诊断定性 、 定位较 复杂 , 现简单 分 为急性 、 慢性 、 发作性 眩晕 , 以利于基层 医生鉴别 诊断和治疗 , 解 除眩晕患者的痛 苦 。那 么 眩 晕 的 正 确 诊 断 和 治 疗 是 什 么 ,
眩晕症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
眩晕症的临床鉴别诊断和治疗摘要】目的探讨眩晕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 30例患者急性期根据病情给予镇静、扩管、vitb族及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治疗。
结果 30例患者经2~3疗程的治疗基本痊愈。
结论部分眩晕由身体其它器官病变引起,因此眩晕的鉴别与诊断对眩晕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眩晕鉴别诊断治疗眩晕是一种主观性运动幻觉,常有旋转感或感觉摇摆、升降沉浮,倾倒等错觉,眼睛睁开时周围的景物便开始移动,因此它与晕厥症状明显不同。
常伴有眼震、恶心、呕吐、平衡障碍等,一般情况下运动可使眩晕加重。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06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眩晕症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1~68岁,平均46.2岁。
病程2d~5年。
30例患者均有眩晕并有不同程度的头痛、恶心、晕厥、耳鸣、听力下降、视物模糊、颈肩臂疼痛及活动受限。
部分患者伴随有脑动脉硬化、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神经性耳聋及脑梗塞等。
1.2眩晕的典型临床表现自身或周围物像旋转、摇摆、倾倒、上下左右转动等错觉。
眼球震颤。
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平衡不稳,共济失调。
前庭神经功能试验及眼震电图等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异常。
1.3方法30例患者急性期根据病情给予镇静、扩管、vitb族及调节植物神经的药物治疗。
2结果本组30例患者经2~3疗程的治疗,28例在1周内好转,2周达痊愈25例,3周痊愈5例,其中2例症状减轻后又有反复。
3 鉴别诊断3.1晕厥晕厥是突然的、一过性的短暂意识丧失,多有诱因,如长时间站立、排尿、咳嗽等,一般不伴有眼球震颤。
3.2假性眩晕(头晕) 主诉为头昏脑胀、头沉、头重脚轻等不适感,多不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多为眼科、内科疾病、神经症或脑外伤引起,非前庭系统疾病所致。
3.3病毒性迷路炎病毒性迷路炎或称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发作的眩晕和平衡失调,常有持续几天的恶心、呕吐,其后可有数周的平衡失调感和位置性眩晕。
眩晕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眩晕症的最佳治疗方法眩晕症,又称头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常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扰。
眩晕症的发生可能与内耳疾病、颅内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有关,因此治疗眩晕症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眩晕症治疗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眩晕症的困扰。
首先,对于患有眩晕症的患者来说,首要的治疗方法是找到病因。
眩晕症的病因可能有很多种,包括内耳疾病、颅内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因此,患者在出现眩晕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只有找到病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从而更好地控制眩晕症的症状。
其次,针对不同病因的眩晕症,医生会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比如,对于患有梅尼埃病的患者来说,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康复训练等。
药物治疗可以通过调节内耳功能来减轻眩晕症状,手术治疗可以通过手术修复内耳功能来治疗眩晕症,康复训练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身体对眩晕的适应能力。
而对于其他病因的眩晕症,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对于颅内疾病引起的眩晕症,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症,可能需要药物治疗。
因此,针对不同病因的眩晕症,医生会给出相应的治疗方案,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另外,除了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外,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理的方法来缓解眩晕症状。
比如,患者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作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此外,患者还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比如可以进行一些平衡训练和眼球运动训练,从而缓解眩晕症状。
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来改善眩晕症状,比如可以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和饮品,从而减轻眩晕症状。
综上所述,眩晕症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患者在出现眩晕症状时,应该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诊断和治疗。
同时,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理的方法来缓解眩晕症状。
希望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眩晕症的困扰,早日康复。
眩晕综合征诊断标准
眩晕综合征诊断标准眩晕综合征(VertigoSyndrome)是一种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而诊断标准的准确性对病人的治疗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一、诊断标准1.观检查在客观检查阶段,医生首先会和病人沟通,以了解病人病情,之后进行整体检查,其中要包括视力检查、耳鼻咽喉检查、心血管检查、神经肌肉检查和神经检查等。
在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2. 临床检查对于眩晕综合征的临床检查,包括血象检查、血常规检查、电解质检查、内分泌检查、肝脏功能检查、肾脏功能检查、脑影像学检查等。
3.断检查对于眩晕综合征,常用的诊断检查有眩晕试验、视觉脉应激试验、眩晕评分试验、眩晕变化量检查、眩晕潜伏时间测定等。
二、诊断方法1.史通过收集病人的既往病史,获得病人的症状发病时间、发病频率、症状持续时间和其他潜在诱因,以及病人过去治疗经历等等,可以为进一步诊断带来重要参考。
2.学图像学检查如MRI、CT等医学图像学检查可以轻松获得病情信息,进一步判定出病人的病灶部位和病灶扩散范围,并可以清晰显示出眩晕综合征的具体表现和演变规律。
3.他检查另外,应根据病人情况,还可以选择做其他检查,如正常体温检查、电脑化耳聋测试、静脉血液检查等,更加准确地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并制定出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1. 传统治疗眩晕综合征的传统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药治疗和行为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可以用来控制病情。
2.术治疗若以上治疗方案均无效,还可以考虑手术治疗,针对不同的病情,医生会在经过充分诊断和病例评估后,决定采取何种手术方式,以治疗眩晕综合征。
四、预防措施1.强身体锻炼为了预防眩晕综合征,要加强身体锻炼,坚持每天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等,可以有效强化心血管系统,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降低患上眩晕综合征的风险。
2.食调养此外,还应该调整饮食,控制饮食中的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肥腻的食物,多喝水,平时可以适当进行精神放松,以免受到精神刺激。
眩晕症(vertigo)的诊断和
常见眩晕症的特征
1,Meniere病:是内耳病变,为迷路的内淋巴水肿。上呼吸道感染为 常见诱因。临床表现为典型的三联症状:发作性眩晕,波动性、渐进 性、感音性的听力减退和耳鸣。
2,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病:为内耳耳石器病变或脱位,可能与机
体其他部位局部病灶感染或外伤有关,对老年患者与退变相关。
患者于某种头位时出现短暂性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十秒。有短暂的水 平兼旋转性眼球震颤。无听力及其他神经系统障碍。变温试验提示前 庭功能正常。
通常可自行复位,严重者需作复位治疗。
3. 脊 柱 功 能 不 良 (dysfunction of spine , 也 有 称 躯 体 性 功 能 不 良 (somatic dysfunction),从康复医学领域内还有一种解释,是某一节 段可逆性的功能受限。因颈椎功能不良而产生的眩晕,多发生在上颈 段,很少发生在C2-3以下者。
1)耳源性:Miniere综合征、鼓膜炎、中耳炎、耳结石症、急性前庭神经元炎、耳带状 疱疹、迷路炎、中耳或迷路肿瘤、颞骨岩部炎、耳硬化症、外耳道或欧氏耳咽管阻塞;
2)中毒性:酒精、链霉素、阿片制剂; 3)心因性:癔症; 4)环境的:晕动病(晕车、晕船、晕机) ;5)眼科:复视; 6)血液循环的:基底动脉短暂性缺血性发作,除外因椎动脉病变所引起的眩晕; 7)神经科:多发性硬化症、颅骨骨折、颞叶癫痫发作、脑炎; 8)肿瘤:桥脑、小脑桥脑角或第8颅神经肿瘤; 9)血源性:白血病累及迷路部分。
眩晕是极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在欧洲18~79岁的普通人中眩晕的患病 率是4.9%,一年发病率是1.4%.女性多于男性,年发病率之比大约为 2.7:1。老年眩晕的患病率是年轻人的3倍。
眩晕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是机体对于空间关系的定向感觉障碍或平衡感觉 障碍,
是一种运动幻觉(错觉),病人感外境(外物) 或自身在旋转、移动、摇晃、翻滚、浮沉等,常 伴有眼球震颤、平衡失调(站立不稳、指物偏向、 倾倒)、 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及脉搏、 血压的改变,而成为一症候群。
能状态) 头颅颈椎CT、MRI、 MRA、BAEP(脑干诱发
电位--了解听神经传导路功能变化 )等
(四)鉴别诊断
1、首先区别前庭系统性眩晕还是非前 庭系统性眩晕;
2、前庭系统性眩晕应鉴别周围性和中 枢性;
3、进一步诊断应结合各疾病的临床特 点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诊断流程 眩晕(旋转、浮沉、移动)
五、前庭中枢性眩晕
小脑出血或梗死
血管性
脑干梗死或出血
前
后循环缺血
庭
其他
中
枢 性
小脑病变
眩
脑干肿瘤
晕
脑干脑炎
非血管性 多发性硬化
颅颈结合部畸形
前庭阵发症
癫痫
五、前庭中枢性眩晕
前 庭
眩晕
中
枢
瘫痪
性
眩 晕
中枢神经体征
感觉障碍
共济失调
脑神经受损
(一)脑血管疾病性眩晕
血管性
小脑出血或梗死 脑干梗死或出血
本体感觉性如脊髓空洞症、慢性酒精中毒、糙 皮病、恶性贫血、脊髓梅毒等;
全身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低血压、 动脉硬化、心功不全等)、贫血、尿毒症、药 物中毒、内分泌疾病(DM、甲亢、甲减)、 感染性疾病(发热)、缺氧性疾病、肝炎、神 经官能症、恐高症、失眠、焦虑症等。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相 向病 侧 快 相 向健侧 持 续时 间较短 一 般不超过
呕吐
、
,
3
周 自主神 经反应症状 ; 眩 晕 发 作时常 伴有 明 显 的恶 心
, , ,
。
、
面色苍 白等 植物 神经症状 与 中枢性 眩 晕 不 同 肢体偏 斜 ; 眩 晕发作时 表现为 闭 目难立 向前庭功 能
,
。
,
被破坏 一 侧倾倒 与 眼 球震颇慢 相 的方 向相 同
, ,
。
,
,
,
,
使 眩晕加 重
, ,
。
眼球震 颇 ; 眩 晕发作 时伴有 明显的 眼球 震 颇 发作 间歇期 眼 球震颤 消失 眼 球 震 颤 与眩晕 程度 眼 球震颇 的特 点是 幅度 细 小 多为水平性 或水 平 加旋 转性 绝无 垂直 性 眼 球震额 慢
, , , ,
一 致 闭 眼后 并 不 减 轻
稳 定伤 员 情 绪
,
,
减 轻 患者 恐 惧
,
焦虑的心理创伤
,
争 取 较 好 的配合 救 治
,
使 之 能尽 早 的 康 复
,
在 高 速 公 路 院前 急 救 中
,
由于 急 救 环 境 和 条 件 的制 约
、
要 在 短 时 间 内完 成 各 项 急救 操 作
这 就 要 求 急救 人 员 必 须 具 备 清 醒 的头 脑 保持 清 晰 的 思 路 娴 熟 的 急 救 操 作 水 平 和 扎 实 超 前 的急 救 意 识 和 策 略 我 院 将 胸 腹 联 合伤 急 救 流 程 在 高速 公 路 院 前 急救 中实 施 后 时机
,
颈 性 眩晕 椎 动脉起始部 有 动 脉硬 化 斑 致使 该 动 脉 闭塞时 可 施 行 椎动 脉 内膜 切
眩晕症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眩晕症,又称眩晕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头晕、视物旋转、平衡失调等症状。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本实训课程针对眩晕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等内容进行了系统学习和实践。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眩晕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2. 提高临床医生对眩晕症的鉴别诊断能力;3. 掌握眩晕症的诊疗流程,提高诊疗水平;4. 培养临床医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眩晕症的临床表现眩晕症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头晕:患者感到头部发晕,有漂浮感或地面摇晃感;(2)视物旋转:患者感到周围环境或自身在旋转;(3)平衡失调:患者站立不稳,容易跌倒;(4)恶心、呕吐: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症状;(5)听力下降:少数患者伴有听力下降。
2. 眩晕症的诊断方法眩晕症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发病时间、症状、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2)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听力检查、眼震检查等;(3)辅助检查:脑电图、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
3. 眩晕症的治疗方法眩晕症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1)药物治疗:根据病因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抗病毒药物、抗生素、抗眩晕药物等;(2)物理治疗:如平衡训练、前庭康复训练等;(3)手术治疗:对于某些严重病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行手术治疗。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系统学习眩晕症的相关知识,包括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等;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提高对眩晕症的鉴别诊断能力;3. 临床实践:在临床医生指导下,参与眩晕症的诊疗工作,包括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4. 总结与讨论:对实训过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和讨论,分享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五、实训收获1. 提高了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2. 增强了对眩晕症的鉴别诊断能力;3. 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4. 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眩晕症治疗方案
一、引言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旋转、摇晃或上下波动。
眩晕症病因复杂,涉及内耳、前庭神经、大脑、视觉等多个系统。
根据病因不同,眩晕症可分为前庭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和药物性眩晕等类型。
本文将针对眩晕症的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诊断与评估1.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眩晕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伴随症状等。
2. 体检:观察患者是否有眼震、平衡障碍、听力下降等症状。
3. 实验室检查:包括听力检查、前庭功能检查、脑电图、影像学检查等。
4. 诊断分类:根据病因和临床表现,将眩晕症分为前庭性眩晕、中枢性眩晕和药物性眩晕等类型。
三、治疗方案1. 药物治疗(1)前庭性眩晕1)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苯海拉明等,可缓解眩晕症状。
2)前庭抑制剂:如氟桂利嗪、氯丙嗪等,可抑制前庭神经冲动,减轻眩晕。
3)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等,可改善脑部血流量,减轻眩晕。
(2)中枢性眩晕1)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可缓解中枢性眩晕症状。
2)抗抑郁药物:如帕罗西汀、舍曲林等,可改善抑郁情绪,减轻眩晕。
(3)药物性眩晕1)停用或更换致眩晕药物。
2)抗胆碱能药物:如东莨菪碱、苯海拉明等,缓解眩晕症状。
2. 物理治疗(1)前庭康复训练:通过一系列训练,提高前庭系统的稳定性,减轻眩晕症状。
(2)平衡训练:通过平衡训练,提高患者的平衡能力,减少摔倒风险。
(3)眼动训练:通过眼动训练,提高眼动协调性,减轻眩晕症状。
3. 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对眩晕的认知和应对方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
(2)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方法,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4. 生活方式调整(1)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2)合理饮食,保持营养均衡。
(3)适当运动,增强体质。
(4)戒烟限酒,避免刺激性食物。
四、预后与随访1. 预后:眩晕症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可明显改善,但仍需长期随访。
眩晕的鉴别诊断与治疗
眩晕“头晕”是来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最常见主诉之一。
按照患者不同临床特点可将“头晕”分为头昏和眩晕两大类。
头昏(Dizziness):以持续的头脑昏昏沉沉不清晰为主症,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转感,多伴有头重、头闷、头胀、健忘、乏力和其它神经症或慢性躯体性疾病症状, 劳累及紧张时加重, 系由神经衰弱或慢性躯体性疾病所至。
眩晕(vertigo):自身或周围物体空间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错觉, 患者感觉自身或外界物体旋转性、颠簸性、摆动性、浮沉、飘移等错觉。
头位变动和睁眼时加重,根据病变位置的不同,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和定向倾倒等体征。
空间位置觉维持有赖于前庭系统、视觉和本体感觉之间相互协调来完成。
当三者传入冲动不一致,特别是两侧前庭系统传入冲动不一致即可产生眩晕。
前庭神经的传导通路:三个半规管壶腹嵴、椭圆囊和球囊—内耳前庭神经节双极细胞—前庭神经—内听道—内耳孔入颅—脑桥—前庭神经核的上核、内侧核、外侧核、下核—发出纤维投射至小脑(绒球及小结)、皮质前庭代表区、上部颈髓前角细胞、内侧纵束、前庭脊髓束等。
解剖上将病变累及前庭神经传导通路内耳孔以前产生的眩晕称为周围性眩晕,约占所有眩晕的77%,而颅内段的眩晕称为中枢性眩晕,约占23%。
周围性眩晕的特点:①多为旋转性眩晕;②发作时间短(数分、数小时、数天);③前庭表象:植物神经功能障碍重,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一致;④眼球震颤:短暂、细速、多为水平旋转性;⑤常伴耳鸣、耳聋。
中枢性眩晕的特点:①平衡障碍为主,眩晕相对较轻;②发作持续时间长;③前庭不协调现象:眩晕程度与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不一致,平衡障碍与眩晕程度不一致;④眼球震颤:持续、粗大、垂直、斜动、分离性;⑤常伴头痛、颅神经及脑干病变等症状。
第一节眩晕病人的临床评估诊断有眩晕症状的患者最重要的步骤是采集一个好的病史,包括过去史、家族史、过敏史、药物史、饮食和吸烟史。
一.症状特点:(1)眩晕是阵发性或持续性。
眩晕的中医名词解释
眩晕的中医名词解释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许多人在生活中都会经历。
在中医学中,眩晕被称为“眩晕症”或“头晕症”。
眩晕指的是头部感觉不稳,伴随恶心、呕吐或失眠等不适症状。
眩晕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内耳问题、颈椎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中医学将眩晕分为两个主要类别:真性眩晕和假性眩晕。
真性眩晕是由于病理性原因引起的眩晕,如内耳炎、晕厥等。
而假性眩晕则是由于非病理性原因引起的眩晕,如情绪波动、失眠等。
中医学认为,眩晕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或气血运行不畅引起的。
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眩晕可以分为多个亚型,如头晕、目眩、耳鸣、视物模糊等。
每种亚型都有其特定的病机和治疗方法。
在中医的“四诊”中,可以通过望、闻、问、切四个方面来确定眩晕的病因。
望诊主要观察面色是否苍白,目光是否呆滞等。
闻诊则主要依靠医生的嗅觉来判断患者是否有口臭或气味异常等。
问诊则是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率、疼痛程度等。
最后,切诊是医生通过按压患者的穴位来观察反应。
中医学中,眩晕的病因可以归类为不同的证型。
常见的证型有肝阳上亢、肾精亏损、湿热内蕴等。
肝阳上亢证型的症状主要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脾气急躁、面红目赤等。
肾精亏损证型的症状则包括头晕、耳鸣、腰酸腿软、健忘等。
湿热内蕴证型则表现为头晕眩晕、口苦口干、大便黏滞等。
根据不同类型的证型,中医提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
对于肝阳上亢证型,可以使用平肝息风的方剂,如柴胡疏肝散等。
肾精亏损证型可以应用补肾养阳的方剂,如左归丸等。
对于湿热内蕴证型,可以采用清热利湿的方剂,如龙胆泻肝汤等。
在中医学的治疗方法中,除了内服中药外,还包括针灸、推拿、拔罐等。
针灸是一种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气血运行的疗法。
推拿则是通过按摩肌肉和经络来调节脏腑功能。
拔罐则是通过在特定穴位上使用负压来促进血液循环。
中医学在治疗眩晕中也注重饮食调理。
根据中医的理论,可以通过调整饮食来改善眩晕的症状。
一些有益的食物包括黄豆、黑豆、黑芝麻、核桃等滋补品。
眩晕症诊断证明书
眩晕症诊断证明书简介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病症,患者常感到头晕、眼花、站立不稳等症状。
本文将详细探讨眩晕症的诊断证明书,包括病因、症状、诊断方法以及治疗建议等方面。
病因眩晕症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内耳问题:内耳是平衡感觉的主要器官,若内耳出现问题,会导致眩晕症。
常见的内耳问题包括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梅尼埃病等。
2. 中枢神经系统问题: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也可能引起眩晕症。
例如,脑部肿瘤、中风等疾病都可能导致眩晕症。
3. 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头晕、眩晕等症状。
如抗生素、抗抑郁药等。
4. 心血管问题:心血管系统异常也可能导致眩晕症。
例如,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症状眩晕症的症状多种多样,患者常常出现以下症状之一或多个: 1. 头晕:患者感到头晕、眩晕,严重时可能无法站立和行走。
2. 旋转感:患者感觉周围物体在旋转或自己在旋转。
3. 乌云感:患者感觉视野中出现乌云、黑影等干扰视觉的现象。
4. 不稳定感:患者感觉站立不稳,容易摔倒。
诊断方法为了准确诊断眩晕症,医生常常采用以下方法: 1. 病史询问: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信息,以了解病情。
2. 体格检查: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包括神经系统、耳朵等方面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
3. 平衡功能测试:医生可能会进行平衡功能测试,例如眼震测试、姿势平衡测试等,以评估患者的平衡能力。
4. 影像学检查:对于病因不明的眩晕症,医生可能会进行核磁共振(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影像学检查,以帮助确定病因。
治疗建议眩晕症的治疗方法因个体差异而异,根据病因和症状的不同,医生可能会采取以下治疗措施之一或多个: 1.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医生可能会开具相应的药物,例如抗晕动药、镇静剂等。
2. 物理疗法:对于某些病因明确的眩晕症,医生可能会采取物理疗法,例如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重置疗法等。
眩晕症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如控制高血压、调节血糖、改善血脂异常等。
-使用抗眩晕药物,如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等,以缓解急性眩晕症状。
-应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阿司匹林、川穹嗪等,以预防血管性眩晕。
-根据需要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如维生素B群,以支持神经功能恢复。
-结合中医理论,对于适合的患者采用中药治疗,如天麻、钩藤等。
一、引言
眩晕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方案旨在为眩晕症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治疗策略,以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目标
1.实现精确的病因诊断,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治疗方案。
2.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眩晕症状,降低复发率。
3.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自我管理能力,促进康复。
-患者应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治疗过程,以提高治疗效果。
五、结论
本治疗方案针对眩晕症患者的综合治疗需求,提供了严谨、细致的治疗策略。在实施过程中,需关注患者的个体差异,动态调整治疗方案,以确保最佳治疗效果。通过本方案的实施,预期将显著改善眩晕症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助力患者重返正常生活。
4.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五、总结
本方案针对眩晕症的治疗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旨在为患者提供科学、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实施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希望通过本方案的实施,为广大眩晕症患者带来福音。
第2篇
眩晕症治疗方案
三、治疗方案
1.病因诊断
-细致询问病史,记录眩晕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是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耳鼻喉科等方面的检查。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诊断
根据典型症状、听力学检查和 前庭功能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
药物治疗(利尿剂、鼓室内注 射激素等)、鼓室低压脉冲治 疗等,无效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
其他类型眩晕症
01
02
03
突发性聋伴眩晕
突然发生的听力损失伴眩 晕,需及时诊断和治疗以 挽救听力。
前庭阵发症
短暂的旋转性或非旋转性 眩晕发作,与血管压迫前 庭神经有关。
01
病因
内耳中微小的碳酸钙结晶(耳 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内的毛
细胞。
02
症状
短暂的旋转性眩晕,通常在头 位改变时触发,如躺下、起床
或翻身。
03
诊断
通过Dix-Hallpike试验等体位 诱发试验进行诊断。
04
治疗
耳石复位治疗(Epley手法等) 是首选,多数患者经一次或多
次复位后症状可消失。
前庭神经元炎(VN)
如苯海拉明、异丙嗪等,通过抑制前庭 系统神经递质的释放来减轻眩晕。
镇静剂
如地西泮、氯硝西泮等,通过降低前庭 系统兴奋性来缓解症状。
血管扩张剂
如尼莫地平、氟桂利嗪等,通过改善内 耳血液循环来减轻眩晕。
脱水剂
如甘露醇等,通过降低内耳淋巴液压力 来缓解症状。
非药物治疗方法介绍
前庭康复训练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训练动作, 提高前庭系统的适应性和稳定性,
眩晕症的诊断与治疗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1-25
目录
• 眩晕症概述 • 眩晕症诊断方法 • 眩晕症治疗原则及药物选择 • 常见眩晕症类型及特点 •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眩晕症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眩晕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眩晕综合症的诊断标准
1.眩晕为发作性视物或自身旋转感,晃动感,不稳感,多因头位或体位变动而诱发。
2.眩晕同时或伴有其它脑干等一过性缺血的症状,如眼症,内耳疼痛,肢体麻木,或无力,猝倒,昏厥等。
3.有轻微脑干损害体征,如角膜或咽部反射减退或消失,调节和辅助障碍,自发性或转颈压迫一侧椎动脉后诱发的炎症以及阳性的病理反射等。
4.测血压,查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及心电图,电测听,脑干诱发电位,颈椎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有助明确诊断,有条件可做ct检查。
5.肿瘤,肿外伤,脑外伤,血液,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除外。
眩晕症常见症状及治疗
眩晕症眩晕症是最常见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口老龄化,本症发病率日益增高,受到国内外医务界广泛重视。
Smith(1993)报道眩晕是门诊常见症状的第三位。
它涉及多个学科,绝大多数人一生中均经历此症。
据统计,眩晕症占内科门诊病人的5%,占耳鼻喉科门诊的15%。
生活在家中的老人50-60%有眩晕症,占老年门诊的81-91%;其中65岁以上老人眩晕发病率女性占57%,男性占39%。
什么是眩晕?眩晕是目眩和头晕的总称,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因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称眩晕。
眩晕的分类:真性眩晕、假性眩晕1、真性眩晕是指由于眼、本体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有明显的外物或自身旋转感。
根据受损部位不同,可以分为眼性、本体感觉障碍性和前庭性眩晕。
前庭系统疾病引起的眩晕多数症状较重,如美尼尔综合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干梗塞等,常反复发作。
眼性眩晕可以是生理现象,也可以是病理性的。
如在列车上长时间盯住窗外的景色,可以出现眩晕及铁路性眼震;在高桥上俯视脚下急逝的流水,会感到自身反向移动和眩晕。
这些都是视觉和视动刺激诱发的生理性眩晕,脱离环境症状就会消失。
眼睛的疾病,如急性眼肌麻痹可以出现复视和眩晕。
本体感觉障碍引起的眩晕称为姿势感觉性眩晕,见于脊髓空洞症、梅毒患者因深感觉障碍和运动失调而引起的眩晕。
2、假性眩晕是指由于全身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眩晕,如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贫血、尿毒症、药物中毒、内分泌疾病及神经官能症等,几乎都有轻重不等的头晕症状,患者感到“飘飘荡荡”没有明确的转动感。
病史和临床症状体征1、眩晕发作前的情况发病前有无烟酒过度、精神情绪不稳、劳累失眠等因素。
2、眩晕发作情况(1)夜间还是晨起发病,突然发病还是缓慢发病,(2)首次发病还是反复发病;(3)何种情况下发病,体位改变、扭颈,或某种特殊体位发病;(4)眩晕的形式是旋转还是非旋转性的;(5)强度能否忍受,意识是否清楚;(6)睁、闭眼时眩晕是减轻还是加重,声光刺激、变换体位时眩晕是否加重。
眩晕诊疗方案
眩晕诊疗方案一、病名中医诊断:眩晕西医诊断:眩晕症二、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执业标准《中医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眩晕的诊断标准。
(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则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船,甚则仆倒。
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2)多有情志不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扑损伤等病史。
2.西医诊断标准:采用标准血压计,测血压(安静时)必要时侧站立位。
必须在未服降压药物请况下两次以上非同日多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三、辨证论治1.肝阳上亢证:。
症状:眩晕耳鸣头目胀痛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
面时潮红、急躁易怒,少寐多梦。
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2.气血亏虚证症状: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色晄白,爪甲不荣,神疲乏力,心悸少寐,纳差食少,便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补益气血,健运脾胃方药:归脾汤加减3. 肾精不足证症状:眩晕久发不已,听力减退,耳鸣,少寐健忘,神倦乏力,腰酸膝软,舌红,苔薄,脉弦细。
治法:补肾填精,充养脑髓、补阳滋阴方药:补阳滋阴左归丸加减4.痰湿中阻证症状:眩晕而头重如蒙胸闷恶心,食少多眠苔薄白,脉濡滑。
治法:燥湿化痰,健脾和胃。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5. 肝火上炎证症状:头晕且痛,其势较剧,目赤口苦,胸胁胀痛,烦躁易怒,寐少多梦,小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清利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6. 痰瘀阻窍证症状:眩晕、头痛、健忘,精神不振舌质暗有瘀斑,苔薄白脉涩或细涩治法:去瘀生新、活血通窍。
方药:通络活血汤加减。
针刺治疗风池、百会、内关、太冲—平肝化痰、定眩。
四、难点分析1.眩晕的治法不同医师既往掌握的方法技巧也各不同疗效差异也较为明显。
对于病情形似的患者不同的医师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在疗效不统一的同时引起患者对治疗医师的信任度下降。
眩晕症诊断标准
眩晕症诊断标准
眩晕症的诊断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存在空间定位障碍:眩晕症患者通常会感到自身或周围物体在旋转、移动
或晃动,这可能是由于前庭系统功能异常引起的。
2.发作形式和时间:眩晕症的发作形式可以是旋转性眩晕、直线眩晕或移位
性眩晕等,发作时间通常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也可能更长。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可持续数秒至1分钟。
3.伴随症状:部分眩晕症患者可伴有听力下降、耳鸣、肢体麻木、吞咽困
难、运动受限、恶心、呕吐等症状。
4.特定疾病引起:眩晕症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前庭神经炎、椎基底动
脉供血不足、脑缺血发作等。
因此,在诊断时需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眩晕症的诊断和治疗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很多人在一生中都经历过眩晕,真正的眩晕是由于内耳迷路、前庭神经、前庭神经核或中枢神经核相互联系的径路中,发生病变或其它因素刺激而产生的机能紊乱现象。
多因耳病、眼病、脑病引起,也可由于心血管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和药物中毒等诸多原因引起,据统计眩晕患者约占内科患者的5% ;耳鼻喉科患者的15% ;老年门诊的81% —91% ;可见眩晕症多见于成年人,尤以老年人最多,但儿童眩晕也并不少见。
眩晕疾病与前庭系统的功能密切相关(有关前庭系统的解剖和生理请见本项目的专题内容),前庭系统在司理人体平衡功能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的,但前庭系统功能甚为复杂,如前庭代偿作用、前庭习服现象、疲劳现象等等尚未得到准确解释。
本节主要介绍眩晕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一、眩晕的诊断(一)病史眩晕是自我感觉的异常,往往感到外景和自身发生运动,重则感到翻滚、旋转或升降,轻则仅为晃动或不稳定感,要客观地掌握眩晕的症状,必须详细地询问病史,询问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眩晕的性质:眩晕是否是发病的主要症状。
询问中要鉴别出真性眩晕(Vertigo),如“房子转”、“墙要倒”、“我要跌倒”等,从中排除头晕眼花、眼发黑、头沉闷、晕厥等一般头晕的感觉。
末梢性眩晕眩晕感重,呈发作性、持续时间短,常伴有耳鸣、耳聋。
眩晕程度大体可分三级:头晕尚能活动及自持为一级;闭目静卧,头动则引起自身及环境的运动感为二级;亦有剧烈的运动感,并伴有植物神经症状为三级。
(2 )眩晕的时间变化:眩晕发作持续的时间对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前庭末梢的病变多为发作性眩晕,发病突然,持续数秒钟到十几分钟不等,为一过性眩晕,常有反复发作,发作间歇期症状可完全缓解,如梅尼埃病。
中枢性疾患往往起病缓慢且持续时间较长,平衡障碍多不能代偿,症状不易完全缓解。
(3 )眩晕的诱发因素:诱发因素多见于精神和体力过劳。
儿童眩晕多见于早熟的、神经质的及智能发育出色自尊心很强的儿童。
发作前有无感染、发热史、外伤史、用药史、精神紧张、压抑或过于激动等,均应详细询问。
老年人多因心血管病引发,患高血压、动脉硬化时易发生脑干、小脑梗塞或供血不足,眩晕可成为脑中风非常重要的“报警信号”。
(4 )眩晕发作是否伴有平衡功能障碍:一般仅有眩晕症状时,多为耳源性眩晕,为前庭末梢病变。
只有平衡障碍而没有眩晕感时多为前庭中枢病变。
两者同时存在多为前庭末梢和前庭中枢均有病变。
(5 )眩晕是否伴有听力障碍:内耳司听觉和平衡功能,两者关系密切,经常同时或先后出现症状,必须详细询问与记录。
耳源性眩晕居眩晕发病率中首位,多伴有耳聋、耳鸣的症状。
早期耳鸣、耳聋可伴随眩晕发作而波动,日久耳鸣、耳聋会造成永久地损害。
幼儿往往不会诉说,应给予注意向家长仔细询问。
(6 )有无其它神经系统症状:眩晕发作时神智是否清楚,有无眼、口角和四肢的抽搐等小动作,这是与癫痫鉴别的重要依据。
(7 )有无眩晕病的家族史,晕动病、梅尼埃病等有明显家族史。
(二)检查:由于维持身体平衡的前庭迷路系、视觉系及四肢躯干的本体感觉系,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密切,故平衡功能检查极为重要,借此可了解前庭功能的状况,并协助病变定位,一般选择可行的项目进行。
(有关前庭系统检查详见本项目的专题内容)1、一般的平衡功能检查:借助于上、下肢深浅本体感觉系统的反应,利用直立反射,偏斜现象观察。
一般人和3岁能独立行走的儿童均可采用。
常用的检查方法有:静态平衡试验和动态平衡试验。
(1 )闭目直立试验(Romberg Test):即昂白试验(2)Mann 试验(3)单脚直立检查以上三种为静态平衡试验,正常人无倾倒现象,前庭病变时,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
(4)步行试验。
(5)姿势描记法(重心移动描记)。
2、协调试验:测试小脑功能,如指鼻试验、指-鼻-指试验、对指运动、轮替运动等了解是否有小脑病变引起平衡障碍。
3、眼动检查:检查时用手指或玩具在距眼球50cm夕卜,齐眉水平,弓I动眼球向上、下、左、右方向移动各30。
,观察眼球注视及运动情况并予以记录。
检查项目有:(1 )自发性眼震;(2 )位置性眼震;(3)半规管功能试验有:①旋转试验( Rotatory Test ):患儿坐在转椅上,身体固定好后进行旋转,主要是刺激外半规管,是用来鉴定双侧前庭功能是否对称或有无下降的检查法。
②冷热试验(Caloric Test ):用温度刺激前庭诱发眼震,观察每一侧的前庭功能。
一般3岁以上儿童可以接受。
(4)眼震电图:3岁以上小儿如能合作即可进行检查,检查方法与成人相同。
主要记录自发性眼震、位置性眼震、凝视性眼震、温度性眼震、视动性眼震及眼跟踪试验等。
眼震电图能在睁眼或闭眼的情况下描记眼动,获得永久性图象记录,可以对眼震情况做定性或定量的分析。
上述几种平衡功能的检查结果,均要结合病史、听力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4、耳部检查:耳部应常规进行检查,注意鼓膜的形态有无异常。
外耳道耵聍栓塞与异物堵塞均可刺激外耳道内迷走神经分支而引起头晕。
化脓性中耳炎可继发迷路炎、胆脂瘤或迷路痿管形成,会刺激半规管的前庭感受器而致眩晕。
必要时应做痿管试验检查。
近年来文献屡有报告小儿渗出性中耳炎时,因中耳腔积液刺激而诱发眩晕。
5、听力检查:前庭与耳蜗解剖关系极为密切,眩晕时往往伴有耳蜗的症状,如有条件对眩晕患者均应做听力学检查。
任何年龄均可以做声导抗测听、听诱发电位、耳声发射等客观测听检查项目,这些检测方法安全可靠、无痛苦,依据所获得的数据可客观分析由中耳、内耳耳蜗毛细胞、听神经到脑干各级听神经核的听觉通路上有无病理改变,给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3岁以上合作的小儿可做纯音测听, 学龄的儿童及成人可进一步做阈上听力检查或耳 蜗电图。
通过上述检查,有助于鉴别是否存在耳蜗还是蜗后的病变。
6、详尽的全身检查:凡有眩晕主诉之患者,均应尽可能做全面体检。
心、肺、血管系的疾 患如低血压、高血压、动脉硬化、颈椎病、昏厥、贫血,低血糖、肠蛔虫症、胃肠系统慢性 疾病、电解质紊乱及内分泌系疾病等均能诱发眩晕。
眼科应详细检查视力及眼底, 屈光不正 与先天性眼震均可导致眩晕。
神经系统应做重点检查,如角膜反射、面肌运动、面部感觉、 行走步态及共济失调体征等。
小脑病变时可呈鸭步,指鼻或跟胫试验时可有颤抖。
眩晕经治 疗不见好转时应考虑到脑干或颅后窝的病损, 查。
7、其它:对合并中耳炎的患者,应拍摄乳突 颅内占位病变时,可拍摄颅底、颅侧位及内听道 MRI 检查。
根据病情应做相应的生化及血、大便、二、眩晕的鉴别诊断确定眩晕存在后,应进一步考虑病变的定位诊断。
末梢性眩晕为前庭末梢障碍引起,多伴有植物神经症状, 如恶心、呕吐、出冷汗及面部苍白 特别是第四脑室的肿瘤,需进一步做必要的检X 线片,颞骨CT 水平位及冠状位扫描。
怀疑X 线片,必要时做颞骨和脑的CT 扫描及脑脊液等常规检查。
眩晕症以末梢性眩晕多见。
等。
发作时间短,多为一过性,易反复发作。
常伴有耳聋、耳鸣的听力障碍。
不伴意识障碍。
自发眼震为水平性或混合性,无垂直性,振幅可以改变,数小时或数日后眼震可减退或消失。
自发倾倒及静态直立试验多向眼震慢相方向倾倒。
头位诱发眼震多为疲劳性。
温度诱发眼震多有半规管麻痹,可有和自发眼震方向一致的优势偏向。
中枢性眩晕为前庭中枢障碍引起,眩晕一般比较轻,症状持续时间较长,多不伴有听力障碍。
多数眩晕程度和平衡障碍不一致。
眼震可以是单一型的垂直眼震,眼震多可以长期存在而强度不变,一般眼震方向和病灶方向不一致。
自发倾倒和静态直立试验倾倒方向不一致。
温度诱发眼震多无半规管麻痹,优势偏向与患侧不完全一致。
此外,发作时可伴有意识障碍,部分可见到伴有其它颅神经的损害,如复视、面神经麻痹、咽下障碍等等。
常见的眩晕有下列几种:(一)梅尼埃病过去称为美尼尔病,为最典型的内耳病引发的眩晕,其病理改变是内淋巴积水,发病以中年人多见,10岁以下小儿少见,老年以后发作逐渐减少。
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性眩晕、伴有耳聋、耳鸣、耳闷为主要症状,可伴有复听、恶心、呕吐、出冷汗、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耳聋多为单侧,早期有听力波动,可恢复正常,约15-20%患者耳聋可波及对侧耳;耳鸣多在眩晕发作前加重,早期伴随眩晕缓解耳鸣可消失,反复眩晕发作后耳鸣会经久不息。
前庭功能检查温度试验一般为患侧半规管功能低下或消失。
听力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聋,早期典型者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
如做耳蜗电图,典型者应记录到一个基底增宽的负相和电位,发作期患者-SP/AP >40%。
(二)前庭神经元炎此病为末梢神经炎的一种。
病变发生在前庭神经节或前庭通路的向心部分。
病前两周左右多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史。
眩晕症状可突然发生,持续数日或数月,活动时症状加重。
植物神经系的症状一般比梅尼埃病稍轻。
无听力改变,即无耳鸣及耳聋的主诉。
多数患者两三个月后症状完全缓解,仅少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现象。
检查时可见有向健侧的自发眼震,患侧前庭功能低下或半规管麻痹。
无其它颅神经受损症状。
(三)突发性聋伴眩晕30~50岁多见,可能因内耳病毒感染或血管病变或窗膜破裂引起。
患者突发一侧耳鸣、耳聋,其中部分病例伴眩晕呕吐,病情似梅尼埃病,但眩晕持续时间较长,以后无反复发作。
听力检查呈重度感觉神经性聋(多大于60dB ),伴眩晕者前庭功能可有损害。
•(四)迷路炎患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者,感染扩散可波及内耳迷路,发生浆液性或化脓性迷路炎,此时患者除耳漏外,会伴有耳鸣、眩晕、恶心、呕吐及听力下降,可出现向患侧的自发眼震,迷路有痿孔时,外耳道加压可引起眩晕,眼震更加明显,即痿管试验阳性。
当病情进展为化脓性迷路炎时不仅眩晕严重,持续存在,听力可下降为全聋,自发眼震转向健侧,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反应消失。
上述情况发生时,应拍耳乳突X线片,最好做颞骨CT扫描,明确是否存在乳突炎、胆脂瘤、迷路痿管。
病毒性迷路炎多因疱疹病毒、腮腺炎病毒、麻疹病毒感染引起。
继病毒感染后,患者出现眩晕、步态不稳,明显的恶心呕吐,多伴有重度耳聋。
前庭功能检查患侧功能低下或消失。
眩晕症状由于患者健侧前庭功能正常,经1〜3个月左右眩晕症状可逐渐完全消失。
(五)迷路震荡多由于头外伤引起,常与脑震荡同时存在,因爆炸后产生强大的空气气浪冲击,同样可引起内耳迷路震荡。
创伤后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受伤耳听力明显下降。
耳科检查时部分可见伴有鼓膜外伤,鼓膜出现破裂或出血。
听力检查中可见到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单侧或双侧的听阈改变,重者可全聋,有的声导抗测听可提示有听骨链损伤,患侧前庭功能低下。
在诊断脑震荡患者时,特别是伴有听力障碍和眩晕主诉者,应注意到同时可有迷路震荡存在。
(六)前庭系药物中毒多在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或用奎宁、水杨酸类药物,或用苯妥英那过量后,可引起内耳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