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思品八上《做守法的公民》word学案1[教案设计doc]

合集下载

做守法公民说课稿

做守法公民说课稿

做守法公民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做守法公民》。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做守法公民》是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的第三框内容。

本框主要讲述了如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包括了解法律规范、遵守法律规则、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等方面。

通过本框的学习,学生可以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治素养,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他们可能会因为好奇、冲动或者其他原因而违反法律法规,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因此,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法律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三、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法律规范,懂得遵守法律规则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如何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2.教学难点: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五、说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共同学习和进步。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违法犯罪的视频,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做守法公民。

2.新课讲授(1)了解法律规范:通过讲解法律的概念、特征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法律规范。

(2)遵守法律规则:通过分析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及其后果,让学生懂得遵守法律规则的重要性。

(3)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维权途径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完整版)做守法的公民教案及反思

(完整版)做守法的公民教案及反思

做守法的公民一、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初步认识一些违法行为,并认识到它们的危害,从而自觉增强守法意识并能主动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教学重难点: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教学过程(一)知法篇导入: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意思是说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比如在学校我们要遵守校规校纪,在社会要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其中最具有刚性的一种行为规范就是法律了。

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标准或方向.一旦触犯法律,后果就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以我们要学会做一名守法的公民,不违法就成为了人们行为的底线,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什么样的行为是违法行为,接下来进入我们今天的第一篇章----知法篇。

有些违法行为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可由于我们缺乏法律知识,对这些行为却习以为常,司空见惯,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目睹这些行为。

(三个学生自编自演的情境分别上场,老师和学生依次归纳内容并说明其危害)这些事情是不是在我们身边发生过?他们的行为只是一个小小的错误吗?有的人可能只是为了寻求生活的刺激,殊不知他们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法律.这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行政违法行为。

那还有哪些违法行为呢?(课件出示情境四五)通过刚才的情境我们知道了这些违法行为,所以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二篇章--——守法篇.(二)、守法篇课件出示陈某的案例,学生回答: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师总结: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千万不要认为我们年龄小,犯罪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远离犯罪。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的合法权益免不了会受到侵害,这时我们又该怎样做呢?接下来进入我们的第三篇章—--—-护法篇(三)护法篇(课件出示小华案例)学生讨论回答:如何帮小华讨回公道?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运用法律与人打交道,在遇到权益受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北师大版思品八上第8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站认真履行义务教学案

北师大版思品八上第8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站认真履行义务教学案

思品八年级上册珍视公民资格第三单元第八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站认真履行义务守法公民导学图七、(第八课)做守法公民,要了解权利和义务关系①②③P83。

宪法也规定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例①②③...P84;明白做个守法公民我们要承担义务尽好责任,培养守法精神,做到①②③P87-88。

P83①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②享有权利亦要履行义务。

③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P84①劳动②受教育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④服兵役⑤依法纳税。

...P87-88①知法----要学会懂法,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

②守法----要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③护法----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一、公民的义务(1)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这是公民与国家关系的本质体现。

我们不仅应当认真对待我们的权利,而且应当认真履行我们应承担的义务。

受教育的义务抚养子女的义务劳动的义务服兵役的义务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依法纳税的义务维护国家荣誉的义务(2)公民的基本义务包含的内容 P84、笔记● 1.劳动;*(是权利也是义务)● 2.受教育;*(是权利也是义务)● 3.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4.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5.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6.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7.依照法律纳税等。

(3)公民的其他基本义务●鼓励公民植树造林●鼓励公民保护环境●鼓励公民节约自然资源鼓励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推广普通话头脑风暴●小周是一名13岁的八年级学生,成绩优良,很受老师和同学喜欢。

但小周的父亲一直认为,要在社会上混口饭吃,读那么多书没用,只要上了六年小学,会识几千个字,会做四则运算就足够了,于是在小周小学毕业后就让他辍学跟自己学做生意。

【最新】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案教学设计

八上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归纳综合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违法行为的种类,懂得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不要硬拼,要智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犯罪的基本特征,青少年如何预防犯罪。

教学难点:违法行为的种类,如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三、教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复习导入本课采用视频导入,视频内容为此前引起舆论广泛关注的玛莎拉蒂追尾宝马致2死4伤案。

1.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生:法不可违)(一)必答题(填空)梳理基础知识课前分发课堂导航,将全班分成3个小组,第一组在课本中找必答题1—3题,第二组在课本中找必答题4—6题,第三组在课本中找必答题7—9题。

3分钟时间找出后并在课堂导航上标上知识点所在页码,小组派代表回答,3小组回答结束后全班齐读一遍。

1.作为一种,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或,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

2.违法行为是指的、,的行为。

3.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的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的行为;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的行为。

4.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称为。

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

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

5.刑法是、的有力武器。

6.犯罪是、、的行为。

7.犯罪的法律后果是。

刑罚又称为、,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以为主要内容。

刑罚分为和两大类。

8.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是和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

9.我们要积极弘扬,形成、的观念,做到、、,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和。

(二)巩固知识在回顾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选择题进一步巩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做题思维。

初中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初中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初中做守法的公民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法律素养。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树立良好的公民责任感。

教学重点:1. 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守法的重要性。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难点:1. 法律的具体内容和遵守方法。

2.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守法。

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资料。

2.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法律?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是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并板书。

二、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包括法律的定义、种类和制定过程。

2. 讲解法律的作用,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社会发展等。

三、讨论守法的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守法?守法对我们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是什么?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四、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0分钟)1. 教师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和内容。

2.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包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等。

五、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守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守法?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并板书。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提高公民责任感。

2. 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或模拟法庭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讨论守法的重要性以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和习惯,提高法律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8课 做守法的公民教案1 北师大版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8课 做守法的公民教案1 北师大版

《做守法的公民》第1站认真履行义务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在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基本关系,了解我国公民的一些基本义务以及履行自己所承担的义务的必要性,在对本单元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认识到应当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教学重难点教育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从而培养学生自觉履行所承担义务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思想驿站:想一想:有些同学认为:我们是未成年人,有权利享有国家的保护,还没有能力尽义务。

所以,就不必为社会尽义务了。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理由是什么?二、学习新课1、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什么?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国家保障我们充分享有和行使权利,使我们认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更加自觉地履行义务,我们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我们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必然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我们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2、宪法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哪些基本义务?第四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职责。

国有企业和城乡集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

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国家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

第四十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第五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第五十五条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课时)优秀教案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三课时)优秀教案

五课3课时善用法律2.践行法治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视频案例:《教科书式自救:你把我绑架我把你聊哭》。

议一议:从这一案件中,你得出怎样的启示?答案提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归纳:怎样应对违法犯罪。

(1)勇于斗争。

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善于斗争。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3)践行法治。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拓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常见方法。

欣赏视频:《学会自我保护,应对不法分子》。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知道了诉讼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懂得了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为未成年人,在面对违法犯罪时,不仅要勇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这样才能有效地打击犯罪。

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作业设计1. 小强是一名在校学生,一天他骑着新买的自行车上街买文具,从商店出来后发现自行车被盗了。

这时小强应该()A. 自己去偷一辆别人的车,以弥补自己的损失B. 自认倒霉,回家去C. 迅速报警,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D. 为避免父母责骂,到同学家去2. 近来有花季少女惨遭歹徒杀害的报道,青少年要不断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当你意识到牛高马大的不法分子欲绑架你时,正确的做法是()①快速向人群奔跑并呼救②与歹徒拼死搏斗③在保证自身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应对④记住歹徒相貌特征,事后及时拨打110报警.A. ①②④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3.目前社会上还有极少数不法分子向未成年人出售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售卖劣质商品,网络上也有不良信息和游戏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

做守法公民教案

做守法公民教案

做守法公民教案做守法公民教案一、本课相应知识点1、有关依法治国必须掌握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和前提、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在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里要明确依法治国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 依法治国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关于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我想从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 依法治国, 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实行依法治国, 才能促进和谐, 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才能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 从根本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2 、有关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在这一部分要注意的是,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必须在坚持依法治国的同时, 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就是要坚持以德治国。

要搞清楚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思想的重要性。

3、有关树立法制观念知识点。

首先必须搞清树立法治观念的内涵也就是要搞清楚六个字--------------- 守法、用法、学法。

公民树立法治观念的重要性也就是从这三方面来谈。

在用法方面主要强调青少年要学会用法, 要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及如何维权。

在学法方面特别强调国家”五五”普法的对象和” 五五”普法的内容, 作为五五普法的重要对象之一------------------------------ 青少年更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 这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二、本课与考点结合的重点知识1、依法治国作为选择题, 可以考依法治国的本质、根本目的、前提等。

也可以作为简答题可以直接考, 例如10 年前, 依法治国写进党的十五大报告, 成为基本方略。

2007 年9 月14 日, 实施依法治国十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

请问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依法治国的本质和根本目的又是什么?作为材料题可以考。

如给你一段材料, 然后可以问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坚持怎样的治国方略?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上述治国方略?可以考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做守法的公民教案教案主题:如何成为守法的公民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守法公民的重要性;2. 掌握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3. 学会如何以守法公民的行为为榜样;4.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积极参与社会法律事务的能力。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讲述守法公民的重要性,以及法律对社会的作用;2.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认为守法公民应具备的品质和行为。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基本法律知识,如宪法、刑法、民法等;2. 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法规,如交通规则、劳动法等;3. 解释法律对违法行为的惩罚和保护正当权益的功能。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从生活中选取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案例,如偷窃、欺诈等,进行分析和讨论;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这些违法行为;3. 鼓励学生积极提出自己对案例的看法和处理意见。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安排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理解守法公民的含义;2. 要求每个小组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在全班分享;3. 引导学生就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和交流。

五、行为规范练习:(15分钟)1. 指导学生根据所学法律知识,撰写一份自己的行为规范;2. 学生可列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场景,阐述应该如何合法合规地行动;3. 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综合训练与应用:(15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社会问题,研究并提出相关的守法公民解决方案;2. 学生展示小组研究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

七、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课程中所学知识,强调守法公民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拓展延伸:1. 邀请警察、法律工作者或社区服务人员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关于守法公民的经验和案例;2. 邀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士进行实地观察,了解法律在实际中的应用;3.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相关机构,深入理解法治社会的运作。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

教学设计:2024秋季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法不可违,预防犯罪、善用法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知识理解:学生能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则,知道守法的重要性。

2.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使其能够分析违法行为和法律风险。

3.情感态度:树立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价值观,增强法治意识。

4.行为能力:提升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教学重点•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不可违反性。

•学会预防犯罪和善用法律。

教学难点•如何将法律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行动。

•如何培养学生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包含法律案例、图片、视频等。

•相关法律法规的文本或解读。

•道德与法治教材。

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传授法律的基础知识。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法律的应用。

•角色扮演法:模拟法律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法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法律重要性的视频,如法治社会的宣传片。

•问题导入:提问学生为什么法律重要?没有法律会怎样?新课教学1.法不可违2.•讲授:解释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必要条件,不可违反。

•互动:请学生分享自己知道的法律及其作用。

•案例分析:提供违反法律的案例,分析其行为性质和后果。

3.预防犯罪4.•讲授:介绍犯罪的定义、类型及预防措施。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提出具体措施。

•结构图示:预防犯罪→了解法律→增强意识→规范行为5.善用法律6.•讲授:讲解如何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如寻求法律援助、报警等。

•角色扮演:模拟法律求助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

•反思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角色扮演中的行为,如何更好地运用法律。

课堂小结•总结法律的重要性和不可违反性。

•强调预防犯罪和善用法律是每个人的责任。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提供关于法律知识的书籍或文章。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参与法律宣传活动或志愿者活动,体验法律的实际应用。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导学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导学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学习目标:一、法不可违1.法律的内容和特点(what)P462.什么是违法行为(what)P483.违法行为的类别(what)P484.我们为什么要预防违法犯罪(why)补充在P48空白处5.我们如何做到遵章守法,维护社会和谐?(how)P51二、预防犯罪1.刑法的作用(what)P522.犯罪的含义和特征(what)P533.刑罚的定义及种类(what)P544.青少年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how)P55-56三、善用法律1.遇到侵害,如何依法求助?(how)P57-592.诉讼的含义、特点和类型(what)P59-P603.青少年如何应对违法犯罪(how)P60-62预习案(10分钟完成)预习整理P46-P62(填空并用红色签字笔在书上栝出关键词,在书上做好笔记)一、法不可违1.法律的内容和特点(what)P46(1)what法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

P46(2)what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准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P462.什么是违法行为(what)P48what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P483.违法行为的类别(what)P48What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P48What(1)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P48实例:欠债不还、泄露他人隐私、侮辱他人等。

What(2)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

P48实例:谎报险情、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破坏城市公共设施,扰乱社会治安等What(3)刑事违法行为: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P48实例:杀人、抢劫、放火、绑架What(4)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做守法的公民》教案第1课时法不可违【学习目标】1.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

2.认识一般违法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学习重点】认清一般违法行为危害。

【学习难点】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小勤家里生活比较困难,要强的他想通过勤工俭学减轻家里的负担。

看到捡废品能赚钱,小勤决定试试。

他来到建筑工地,捡了固定脚手架用的铁卡子,准备拿到废品收购站去卖。

工地保安发现后,把他送到了派出所。

本来自尊心挺强的他,结果丢了大面子。

为什么要强的小勤会丢了大面子?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学生回答。

师:违法无小事。

法律规定不应当做的,我们就不要做,法不可违,否则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自主预习梳理新知1.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可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4.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

5.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的最普遍的活动是民事活动,它是由民法来规范的。

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探究一违法无小事活动(一) 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制裁学生阅读分享教材P47探究与分享的三个场景,探讨:上述行为分别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小结:(1)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2)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刑事违法行为当受到刑事处罚。

探究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活动(二) 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学生看教材P49探究与分享的三个镜头,探讨:(1)想一想,你自己或者身边有人做过这些事吗?(2)你知道这些行为是违法的吗?小结: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第八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第八课  做守法的公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第八课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站:培养守法精神
教学目标:
主要是对整个单元的内容进行总结,指出每个人都应当树立和培养守法精神,正确对待国家法律赋予的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从而真正实现“珍视公民资格”的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思想驿站:想一想:刘某和宋某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
当你与别人发生纠纷时,你认为应如何处理才好?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法律并不是冷冰冰的条文,而是我们生活中真切的保护。

我们安定的生活环境,就是以法律为保障的。

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守法精神,就应该把法律的外在要求,变成我们的自觉行为。

二、新课学习:
(一)我们该怎样培养守法精神?
1、要学法懂法,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

2、要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

3、要自觉维护法律的尊严,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二)举例说明:
1、高中女生引发校园暴力受伤男生获赔14000元。

2、七xx见死不呼救被判赔两万元。

(三)罪与罚:我国的法律将违法行为分成两类: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1、一般违法行为的处罚:警告、罚款、拘留等。

2、严重违法行为:就是犯罪,危害国家安全、危害公共安全、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或民主权利、侵犯财产、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危害国家利益、贪污贿赂、渎职和军人违反职责等。

处罚:根据犯罪情节,采用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等处罚措施,同时,还可以并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没收财产。

三、小结:
四、作业:我们该怎样培养守法精神?。

北师大版思品八上《做守法的公民》word学案2

北师大版思品八上《做守法的公民》word学案2

北师大版思品八上《做守法的公民》word学案2英华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教师寄语:没有法律的地点,就没有自由。

学习内容:第八课第二站培养守法精神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1、了解国家性质,明白宪法是我国的全然大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2、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提高爱护法律的能力学习重、难点:1、学生应当把法律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2、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利益和公共利益学法指导:(方法得当,事半功倍)通过对法律的剖析,了解法律的差不多要求,明白得法律的差不多精神;通过实例,明白守法是公民的一种态度、一种承诺;了解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把法律的外在要求变为自觉行为。

精题解析:我国公民的差不多权益和差不多义务是由()A、宪法规定的B、民法通则规定的C、刑法规定的D、行政法规定的思路点拨:宪法是我国的全然大法,它规定和爱护公民的差不多权益,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差不多义务。

是我国的全然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答案:A学习指导:一、课前热身1、提高我们的,培养,就应该,变成。

2、要学法明白法,了解,明白得。

3、守法是、。

4、法律的差不多要求。

5、法律的差不多精神。

6、宪法是,。

7、在遵守法律、远离犯罪的同时,关于那些、,我们也要义正词严地。

二、自主学习1、“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守法精神,就应该把法律的外在要求,变成我们的自觉行为。

”该如何明白得?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培养自己的守法精神?3、法律的差不多要求和差不多精神?4、我们什么缘故必须遵守宪法?5、面对不法侵害时,我们应该如何去做?6、你都明白我国哪些法律法规,它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有什么作用?三、合作探究(大胆提出你的困惑)四、展现讲解(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五、课堂小结在日常生活中,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培养守法精神,就应该吧法律的外在要求,变成我们的自觉行为;要学法、明白法,了解法律的差不多要求,明白得法律的差不多精神;自觉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的范畴内活动;自觉爱护法律的威严,敢于并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爱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公共利益。

(教案) 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3课时 善用法律

(教案) 八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3课时 善用法律

第3课时善用法律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依法维护合法权益。

教学难点: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阅读教材P57“运用你的经验”2.你对此事的看法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3.如果你是小华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讨回公道?提示:依据法律,根据事实。

保安的做法是违法行为,侵犯了小华的人身自由和名誉权。

超市的保安不是执法人员,无权搜查他人的身体,其搜身行为损害了小华的人格尊严。

本案中,是由于超市的过错引起报警器鸣叫,保安客观上实施了侵犯小华人身自由和名誉权的行为;主观上明知没有权利搜查而实施搜查行为,因此有过错;保安的行为造成小华人身自由和名誉权受损,且损害和侵权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依照我国民法总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侵犯消费者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教师过渡: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权利不受侵害,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3课时:善用法律。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遇到侵害依法求助(一)依法维权1.阅读教材P58“探究与分享”2.为什么王某受到法律的制裁?村民却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示:镜头一中的王某以暴制暴,采取非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受到了法律的制裁;镜头二中的农民依据合同法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合法权益。

3.讨论:两个案件中的当事人同样遇到了法律问题或权益受到了侵害,同样积极维护权利,却是截然不同的维权结果,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学生讨论回答)提示:没有依法维权,按照法律办事。

教师总结:我们应学会依法维权。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法律救助帮维权1.阅读教材P58—59“阅读感悟”2.想一想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维权?提示: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

北师大版思品八上《做守法的公民》word学案1

北师大版思品八上《做守法的公民》word学案1

第8课《做守法的公民》英华中学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学案教师寄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学习内容:第八课第一站认真履行义务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区别和联系2、了解公民义务的含义,知道宪法规定的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学习重、难点:1 认识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2、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学法指导:(方法得当,事半功倍)正确理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及其内容;通过实例,知道作为公民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精题解析:案例一:小周创作的小说出版后获稿酬3600元,当出版社要为他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他说:“支配稿酬是我的权利,我不想缴税。

”案例二:小芳和本班小玉有矛盾,便造谣说小玉正在谈恋爱。

小玉找她理论,她说:“那是我的言论自由,你管得着吗?”案例三:小明因为拒绝给社会青年王某“保护费”而遭殴打,便找人把王某打成重伤。

小明认为这是维护了自己人身权利。

上述案例中人物是否真正行使了自己的权利?试分别作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解答此题,要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同时应懂得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应按照合法方式进行答案:(1)他们都没有正确行使权利。

因为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只有很好的履行义务,才能充分享受权利,要想充分享受权利,必须很好的履行义务。

(2)小周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损害了国家的、社会的利益。

小芳伤害了他人合法权益,所谓的自由权利超出了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

小明个人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后,没有按照法律程序讨还公道,而是采取了非法方式,超越和违背了法律。

学习指导:一、课前热身1、权利和义务是________________ 。

权利的实现要求 _______________ ,义务的履行要求__________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教案-教学设计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1教学分析【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教师讲述: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尊法守法是我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课第1课时: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一)法律的规范作用1.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及其导致得结果,增强学生用法律的眼光辨识自己行为的能力,增强法治意识,做到不违法。

具有开启下文的作用。

2.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提示:小勤的行为虽然不是主观故意,但客观上其行为已经违法。

4.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提示:可以,了解法律,学习法律,懂法守法就可以避免。

教师总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识,不能违法。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一:认识违法行为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分析三种行为的不同表现、危害程度及所受处罚,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及其特点;了解治安管理处罚法、民法、刑法对相关违法行为的处罚;帮助学生认识到违法的后果及其必然受到的处罚,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1.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2.分组对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讨论:这些行为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触犯了何种法律?怎么才能解决问题?提示: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3单元《珍视公民资格》第8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站《培养守法精神》教案

北师大课标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3单元《珍视公民资格》第8课《做守法的公民》第二站《培养守法精神》教案

做守法的公民教案第二站培养守法精神教学目标: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认识并自学遵守法律,按法律的要求办事,在法律范围内活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守法精神和意识。

教学难点:教育学生把法律的外在要求转化为自身的自觉行为。

教学方法:竞赛法、案例分析法、启发法等。

教学用具:多媒体播放器、课件。

教学过程:思想驿站:6月16日凌晨,小刘、小宋等几名中学生为了报复网吧经营者,用汽油在“蓝极速”网吧门口纵火,造成25人死亡,多人受伤。

案发后,主犯小刘和小宋分别被法院判处无期徒刑。

小刘、小宋均为不满15岁的中学生,经常逃学去网吧玩。

因为与“蓝极速”网吧的服务员发生纠纷,于是起意报复,遂购买汽油纵火,导致了重大的人身舍生伤亡和财产损失。

想一想:(1)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惨剧的发生?(2)当你与别人发生纠纷时,你认为应如何处理才好?教师小结:作为现代公民,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守法精神,能够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也是珍视自身公民资格的具体表现。

作为现代公民,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具有守法精神,能够在法律的范围内活动,这也是珍视自身公民资格的具体表现。

教师小结(1)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我们都是公民,都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受法律保护;也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接受法律的约束,因此,我要珍视自身的公民身份。

一、要学法懂法,了解法律的基本要求,理解法律的基本精神。

快乐分享1、每周了解两条法律规定的内容和两个典型法律案例。

2、每四位同学组成一小组。

每周一课外活动时,每小组内同学相互分享自己所了解到的法律知识和典型案例。

社会观察:1、“在08年研究生考试中利用无线电检测系统共查处18起作弊案例,涉及43名考试作弊人员,查获用于作弊的车辆6部,笔记本12台,对讲机、速传电台等收发设备18台。

其中南京市查获了三起案例,9名作弊人员。

9月份的执业医师考试中查处案例十几起,作弊人员数十个。

八年级上册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教案

八年级上册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教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南充潆溪高级职业 -李卫第1课时法不可违导与学过程探究(二)活动1:知识竞答活动,看哪个同学答复得最快、最准确。

以下案例各属于哪一类违法行为?(见课件)教师小结:我们应该分清楚一些违法行为分别属于哪种违法行为,从而提高法律意识。

活动2:探究课本49页三个场景(结合课件),思考一下,你身边有类似的事吗?这些行为违法吗?引导学生自己答复,像上面的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分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有些人实施了这些行为,自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

教师小结:所以,我们要学法懂法尊法用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探究(三)一般违法行为与严重违法行为(犯罪)的区别、联系通过分析几种违法行为的危害,让学生们理解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也是犯罪。

然后请学生们讨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答案:区别: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情节比拟轻微,对社会的危害性较小;犯罪(刑事违法行为)情节比拟严重,社会危害性特别大。

联系: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属于违法行为,都触犯了法律,都要承当相应的法律后果。

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

教师小结: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一般违法可能开展为犯罪,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当法律责任。

我们青少年学生要树立法律意识,防微杜渐,做懂法、尊法、学法、用法的新一代青少年,将来为祖国的开展作奉献!教师随笔板书设计法不可违课堂练习1.小刚与李明、小群在观看音乐会时大声喧哗、打闹。

他们的行为属于( A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分B.违反了民法,应承当民事责任2.高中男生李某(17岁),平时喜欢上网。

有一天在网吧看到旁边一男生好似很有钱,就尾随其出门,在僻静处拿出水果刀,从该男生处抢得400元。

李某的行为( C )A.违反了行政法,应受行政处分B.违反了民法,应承当民事责任C.违反了刑法,应受刑罚处分D.是不道德行为,应受舆论谴责3.黄某在公园游玩时,掏出小刀,在园内一树上刻下“××到此一游〞几个字,结果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分法》,受到了相应的处分。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精品学案

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精品学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5.1 法不可违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能区分违法行为的种类。

2.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3.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二、自主预习1.法律是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 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3.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和违法行为。

4. 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三、合作探究阅读教材,填写有关违法行为的相关内容。

四、随堂演练1.违法行为是指( )A.被逮捕判刑的 B.违反刑法的行为C.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D.违反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2.家长和学校应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行为中的( )①旷课、夜不归宿②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③谨慎交友④收听、观看淫秽的音像制品、书刊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3.远离不良诱惑最积极的态度和方法是( )A.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B.专时专用法C.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心得体会,筑起心理防御的堤坝D.请人监督4.下列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是( )A.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行为B.违反城市管理法规的行为C.学生未按时交作业的行为D.殴打他人而导致死亡的行为5.八年级(2)班同学学习了“法不可违”的相关知识后,分小组进行了课堂讨论。

同学们的下列发言正确的是( )A.未成年人一旦沾染不良行为,必定会走向违法犯罪道路B.如果违法情节轻微,可以不承担法律责任C.违法不一定犯罪,犯罪一定违法D.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应受刑罚处罚6.生活在现代社会,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坚持底线思维要求,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下列选项符合底线思维要求的是( )A.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B.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答案】二、自主预习1.最刚性2.违法行为3.民事行政刑事4.民法三、合作探究四、随堂演练1.C2.A3.C4.B5.C6.C5.2 预防犯罪一、学习目标1.了解刑法与刑罚,认清犯罪特征,知道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课《做守法的公民》
教师寄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学习内容:第八课第一站认真履行义务
学习目标:(目标明确,行动才有效)
1、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区别和联系
2、了解公民义务的含义,知道宪法规定的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学习重、难点:
1、认识权利和义务的相互关系,了解公民的基本义务
2、正确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学法指导:(方法得当,事半功倍)
正确理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义务及其内容;通过实例,知道作为公民必须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精题解析:
案例一:小周创作的小说出版后获稿酬3600元,当出版社要为他代缴个人所得税时,他说:“支配稿酬是我的权利,我不想缴税。


案例二:小芳和本班小玉有矛盾,便造谣说小玉正在谈恋爱。

小玉找她理论,她说:“那是我的言论自由,你管得着吗?”
案例三:小明因为拒绝给社会青年王某“保护费”而遭殴打,便找人把王某打成重伤。

小明认为这是维护了自己人身权利。

上述案例中人物是否真正行使了自己的权利?试分别作简要分析。

思路点拨:
解答此题,要对案例进行认真分析,同时应懂得行使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能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应按照合法方式进行答案:
(1)他们都没有正确行使权利。

因为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只有很好的履行义务,才能充分享受权利,要想充分享受权利,必须很好的履行义务。

(2)小周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损害了国家的、社会的利益。

小芳伤害了他人合法权益,所谓的自由权利超出了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

小明个人人身权利受到侵害后,没有按照法律程序讨还公道,而是采取了非法方
式,超越和违背了法律。

学习指导:
一、课前热身
1、权利和义务是。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要
求。

2、公民的义务是。

3、规定了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

4、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
、。

5、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使我们。

6、我们未成年人,尽管还处在成长阶段,能力有限,但是,。

二、自主学习
1、什么是公民的义务?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如何理解“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4、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哪些行为是在履行自己的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有哪些
5、作为公民,为什么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作为未成年人,我们是否也应该履行义务?
三、合作探究(大胆提出你的困惑)
四、展示讲解(课堂大舞台,人人展风采)
五、课堂小结
认真履行义务⎪⎪⎩
⎪⎪⎨⎧为什么必须履行义务公民的基本义务: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的义务:
巩固提升:你用才智和学识取得今天的收获,又将以明智和果敢接受明天的挑战,愿你永葆一往无前的精神。

基础篇·我能行
1、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 )
①相辅相成的 ②统一的 ③对立的 ④一致的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2、每个中国公民在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义务。

因为( )
A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区别的
B 、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
C 、履行义务比享有权利更重要
D 、享有权利比履行义务更重要
3、下列说法能体现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关系的是( )
①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②依法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
③我国宪法规定的某些权利和义务是彼此结合的
④每个公民既是享有权利的主体有时履行义务的主体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A、某些权利可以放弃,任何义务则必须履行
B、某些义务可以放弃,任何权利则必须享有
C、任何权利和义务都不能放弃
D、任何权利和义务都能放弃
5、下列这些义务属于我们应履行的是()
①弃学从工以补贴家用②尊老爱幼
③爱护学校的各项设施,维护学校和班级的荣誉
④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同破坏国家主权和安全的行为作斗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能力篇·我真行
6、那种“只想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或想多享有权利而少履行义务”的观点和行为都是错误的,是因为()
①把权利和义务对立起来②正视了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性
③割裂和权利和义务一致性④没有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7、我们每个公民都应正确对待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因为()
①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相互制约的
②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

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③我们自觉履行公民义务,将为我们享有和行使权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④权利不可放弃,义务可以放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初中生小可认为自己还是未成年人,可以不履行义务,对吗?
9、宪法规定公民的义务有哪些?
(1)教育方面,公民有。

(2)劳动方面,公民有。

(3)政治方面,公民有。

(4)经济方面,公民有。

(5)法律方面,公民有。

素养篇·我真棒
10、初中生小文在学校认真上课写作业,爱护学校课桌椅,关心从西藏来的新同学阿拉木,回家排队等候公共汽车,在车上很有礼貌的同外国人打交道。

(1)小文的上述行为履行了哪些义务?
(2)请你探究公民应如何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义务?
11、于江少年丧失父母,成了一名孤儿,家庭生活极其困难,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

随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因表现出色,多次受到上级表扬。

退役后,他当了个体户,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第二年他就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工作者。

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他的举动得到了社会的好评,并当选为县人大代表。

(1)于江享受了宪法赋予的哪些权利?
(2)于江履行了宪法规定的哪些义务?
(3)公民应怎样履行义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