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时代城市既有工业空间保护的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城市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其空间结构对于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在一个城市中,不同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城市的整体形态,决定了经济活动的分布和发展的潜力。

本文将讨论城市空间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探讨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以促进经济繁荣。

首先,城市的空间结构影响着产业分布和经济集聚效应。

在传统工业时代,城市常常采取以工厂为中心的集中式布局,以便于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

这种布局形成了明显的区域性经济特征,不同行业和企业相互依存,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转型,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城市更加注重创新、服务和文化产业,以及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因此,城市空间结构需要更多地考虑知识和创意的聚集效应,以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和资源匹配。

其次,城市的空间结构也决定了居民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城市中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功能分工不同,也导致了人们的生活和就业选择的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中心区域往往是商业和办公活动的中心,聚集了高层次人才和重要的经济机构。

而郊区则更适合住宅建设和生活配套设施的发展。

这种分工既有利于城市的交通和资源利用,也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因此,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规划和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此外,城市空间结构还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城市的空间布局直接影响着交通流动和能源消耗等方面的问题。

过于分散化的城市空间结构,会增加人们的交通和出行成本,加剧交通拥堵和能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就意味着要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交通效率,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

例如,发展公共交通和鼓励居住区与工作区的结合,可以减少城市的交通压力,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城市空间结构还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城市品牌的塑造。

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建筑风格,代表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传承。

一些城市以其特色的建筑和街区布局而享有盛誉。

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讲座

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讲座

第二个问题:知识产权
• • 一、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 所谓知识产权指“知识像物质财产一样, 也是财富,同样有所有权的问题”知识 产权是智力成果所有人对创造性活动成 果依法享有的权利。对知识的剽窃和对 物质的盗窃是同样性质的问题。
狭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分类如下:
• 广义概念上的知识产权包括下列客体的权 利: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表演艺术家的 表演以及唱片和广播节目,人类一切领域 的发明,科学发现,工业品外观设计,商 标,服务标记以及商品名称和标志,制止 不正当竞争,以及在工业、科学、文学和 艺术领域内由于智力活动而产生成果的一 切权利。 • 我国的知识产权主要包括著作权(版权)、 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发明权以 及其他科技成果权
• • • • • • • • • • • •
知识经济对人才的素质和技能有特殊要求 1、要掌握本民族语言,世界信息语言和计 算机语言,不能用计算机 交流和管理的理论是 文盲 2、要掌握谋生的专业技能,掌握网络技术,不能 获取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方法就是乞丐 3、要学会学习,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生存,要接受 生存教育,技能教育,终身教育。未来教育和 创新教育以及素质教育,学会做人,学习,合 作,创造 4、要充分开发人的智力资源,包括智能、潜能、 技能和情能
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讲座
秋 晨 2005.3.5
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讲座
•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掌握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 • 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进而更新观念,完善自己 • 的知识结构,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 • 够运用所学的知识理解和解决现实中的相关问题。 • 教学内容:以郑国英编写的《知识经济与知识产权》为主讲线 • 索,在此基础上,增加大量的新材料,一方面使所讲 • 授知识成为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另一方面理论联系 • 实际,便于 理解和操作,从而使讲授内容具有教强的 • 理论性,实践性和趣味性。 • 教学方法:1、对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问题 主要采用 • 讲授法,讲授时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使讲授 • 内容通俗易懂,便于理解。 • 2、采用案例教学法 • 3、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下面主要讲两个问题: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地区复兴的分析与思考

工业遗产保护利用与地区复兴的分析与思考
马 迪
M A Dt
( 江 大 学 建 筑 设 计研 究 院 , 江 杭 州 3 02 ) 浙 浙 107

要: 目前 我 国许 多 城 市 已 经在 向 后工 业 时 期 迈 进 , 将 面 临 工 业 遗产 保 护 利 用 与地 区复 兴 的 问题 。 而 欧 洲 是 全 球 工 业 化 这
启 示
我 国对 工业 遗 产保 护 利 用 的 研 究 大 致 出现 在
3 2 始 终 秉 承 保 护 与 利 用 有机 结 合 的 城 市 更 新 .
理 念
理念 决定思 路 , 路 决定 出路 。与 “ 拆 大建 ” 思 大
第 7期
王育林等 : 从界 画看通感景观设计

( 接 第 4页) 上
在 我 国 , 市 政 府 如 果 对 于 工 业 遗 产 “ 视 不 城 重
该矿 井 在停 产 关 闭后 得 到 了有 效 的保 护 , 而且 在 保 护厂 区整体结 构 和建 筑 外 观 的前 提 下 , 多 建 很 筑空 间经过 更 新 改 造 后 得 到 了再 利用 , 有 “ 矿 设 煤 之路博 物馆 ” “ 、 工业文 化 中心” “ 威 州设计 中心 ” 、北 等重 要 文 化 艺 术设 计 机 构 。2 0 0 1年 1 2月 , 为 人 作 类工 业发 展 史 上 最 出色 的 整 体 保 护 项 目 , 关 税 同 “ 盟 1 2号 ” 联 合 国教 科 文 组织 列入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被
作者简介 : 马
迪 (9 1 ) 男 , 江 东 阳 人 , 18 一 , 浙 助理 工 程 师 , 事 建 筑 设 计 工 作 。 从
第 7期
马迪 : 工业 遗产保护利用与地 区复兴的分析与思考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

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性再利用一、概述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是我国当今城市发展建设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产业布局、类型、结构的重构和转型,大量产业类历史建筑与地段成为城市更新改造的主要对象。

这些建筑和地段正面临着被拆毁废弃和改造再利用两种不同的命运,其中以拆毁废弃的情况较为普遍,导致我国的产业遗产正遭受着严重的破坏和毁灭。

对产业类历史建筑及地段的保护性改造再利用进行研究,提出具有现实技术针对性的改造设计方法、评估原则和技术规范要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后工业时代的背景与特点后工业时代,通常指的是工业化进程完成后,以服务业、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为主导的社会发展阶段。

这一时代的特点在于,经济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生产方式从大规模标准化生产转向灵活多变的小批量生产,社会结构和文化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的后工业时代发展具有其独特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化的深入,中国逐渐从以制造业为主导转向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这一过程中,许多传统工业区逐渐衰退,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

后工业时代对城市空间和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方面,传统工业区的衰退导致了城市空间的重组,许多工业建筑和设施被闲置或废弃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些工业遗产的价值,将其视为城市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后工业时代中国产业类历史建筑遗产的保护性再利用显得尤为重要。

这不仅是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通过合理规划和创新设计,这些工业遗产可以转化为新的文化、商业或居住空间,从而实现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

后工业时代的中国,面对着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挑战和机遇。

这一时期的背景和特点,不仅塑造了中国的城市面貌,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厂的改造

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厂的改造

旧工业建筑的自我更新798工厂的改造一、概述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逐渐成为了城市规划的重要议题。

798工厂,作为中国近现代工业历史的见证者,其独特的建筑风貌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其在城市更新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探讨798工厂如何在保持其原始风貌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更新与改造,实现由废弃工业区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的华丽转身。

我们将深入分析798工厂改造过程中的设计理念、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等方面,以期为类似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798工厂的改造不仅是一次空间与功能的重塑,更是一次文化与艺术的再创造。

它成功地将工业文明与现代创意产业相结合,为城市带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798工厂改造背后的价值与意义,同时也为未来的城市更新与文化传承提供借鉴与指导。

1. 介绍旧工业建筑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旧工业建筑,尤其是那些承载着沉重历史痕迹的厂房和车间,不仅仅是砖石和钢铁的堆砌,更是时代的见证者,是工业文明发展历程中的活化石。

它们的历史背景深厚,社会价值独特,承载着无数劳动者的汗水与智慧,也记录了工业革命的波澜壮阔。

以798工厂为例,这座位于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的旧工业建筑群,始建于20世纪初,是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重要遗产。

作为曾经的电子工业基地,它见证了中国从工业初创到蓬勃发展的历程。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产业结构的调整,798工厂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工业功能,面临着被废弃或拆除的命运。

正是这些看似过时、即将被淘汰的旧工业建筑,蕴含着不可估量的社会价值。

它们不仅是工业历史的见证,更是城市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

这些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创意潜力和社区参与意义,使得它们成为城市更新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资源。

对旧工业建筑进行自我更新和改造,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保护,更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这些旧工业建筑可以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城市文化的新地标,吸引更多的文化创意产业入驻,推动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以河北省秦皇岛港厂区改造为例

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设计研究——以河北省秦皇岛港厂区改造为例

2021·02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的快速成长和发展,一些老旧厂区内的建筑及设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节奏而被逐渐搁置。

合理利用场地不但可以节省场地资源成本,恢复场地的历史记忆,还可以为旧厂区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焕发生机。

城市中的老厂区以独特的建筑语言记录了城市工业文明的辉煌,在续写历史文化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科学重塑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一、老旧厂区更新的概念与要求(一)概念老旧厂区更新是指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将已经落伍、废置的老旧厂房和周边环境进行重新改造的工程。

城市中的老旧厂区重塑是城市发展理念的更新,也是一项长期的、大规模的工程,既要保护原有底蕴,又要允许建设发生,新老巧妙结合成为关键,其有利于提高城市的治理能力,解决老旧厂区的功能与社会高速发展之间不匹配的问题。

(二)要求第一,修复场地功能,改善环境质量。

其目的是要填补和完善景观设施的缺失,使之符合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保护文化,对具有历史记忆的老旧厂区内的建筑和构筑物进行保护和再利用。

第二,重塑形象。

努力打造老旧厂区不同于以往的、具有文化特色、和谐统一的新风貌。

因此在改造设计的过程中应使用特定的方法来保护和延续历史记忆。

第三,注重保护。

加强工业遗产保护、修旧如旧、恢复历史积淀,摒弃推翻重做和割裂历史与记忆的设计思路,使人们在工作休闲之余能够找回遗忘的记忆。

第四,利用科技手段。

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可以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再现历史文化,既可以生动开展教育,又可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旅游的发展。

只有保护利用好老旧厂房,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和再生价值,才能使其发挥在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多个领域的重要价值,为城市发展拓展空间、产出效益。

二、老旧厂区更新的意义(一)历史文化意义从历史和文化角度来看,老旧厂房是城市的工业遗迹和“文化富矿”,见证了我国近现代工业的发展,是传承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更新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宝贵财富。

老厂区寄托着一代人的回忆,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具有历史价值的物质环境常常被忽略,通过引入社会性的机会,普通市民可以感觉到生活在历史的氛围中,这一点在改造中需要被更多关注。

2022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

2022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

2022最新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课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时代。

(1.0分)A.游牧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生态文明我的答案:D √答对2.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的体现包括()。

(2.0分))A.道家的“道法自然”B.佛家的“三世”和“尊重生命”C.墨家的“节用”和“民本技经”D.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与“仁民爱物”我的答案:ABCD √答对3.城市的功能包括()。

(2.0分))A.管理B.服务C.创新D.集散我的答案:ABCD √答对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2.0分))A.源头保护制度B.损害赔偿制度C.责任追究制度我的答案:ABC √答对5.工业文明的产业结构必须转型,工业文明时代的()必须向生态文明转变,必须在生态文明观念的引导下利用迅速发展的信息文明对传统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再生产诸环节的运营方式进行深刻的变革。

(2.0分))A.政治B.经济C.金融D.法律我的答案:ABCD √答对6.生态安全的特点包括()。

(2.0分))A.生态危机影响深远化B.生态危机后果严重化C.生态安全“代际”化D.生态安全全民化我的答案:ABCD √答对7.《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六大原则,包括()。

(2.0分))A.必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坚持自然资源资产的公有性质B.坚持城乡环境治理体系统一;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C.坚持主动作为和国际合作相结合D.坚持鼓励试点先行和整体协调推进相结合我的答案:ABCD √答对8.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11日在南非德班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会议成果包括()。

(2.0分))A.就发展中国家最关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作出了安排B.在资金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动了绿色气候基金C.在《坎昆协议》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适应、技术、能力建设和透明度的机制安排D.深入讨论了2020年后进一步加强公约实施的安排,并明确了相关进程我的答案:ABCD √答对9.近40年来,国际社会制定的生态环境类公约包括()。

后工业景观—当代有关产业遗址、场地改造和景观再生的问题与策略

后工业景观—当代有关产业遗址、场地改造和景观再生的问题与策略

后工业景观—当代有关产业遗址、场地改造和景观再生的问题与策略1 引言随着工厂、制造厂生产活动的结束,出现了很多被废弃的闲置土地。

对很多国家、城市、政府和社区而言,改变城市环境的一种现存形式就是对产业遗址(或称棕地)的改造和振兴。

这些产业遗址由于过去的工业生产的影响,现在已经破败不堪,土壤遭到污染,对周边环境造成干扰和破坏。

棕地改造不仅仅限于场地外观的转变,或针对从前的产业环境进行整合,使能量耗尽、如今使用价值已经降低的土地简单恢复到高水平的生产能力,其实它标志着景观设计师在处理这种有争议的土地时,必须深刻转变方式方法。

这是因为即便生产过程早已结束,棕地仍然是具有高度争议性的国土景观,这与重工业时代的副产品密切相关(如空旷的建筑,闲置的运河、铁轨、沟渠、废料场等基础设施,以及有毒的土壤和地下水)。

这种改造集中在当前既成环境部分,现在城市景观设计的趋势是开放空间、“绿地”和基础设施等规划设计的规模将会大大超过废弃棕地上产业遗址改造和再利用的规模。

总体而言,产业遗址是视觉上令人惊叹、但却被遗忘的景观,是被破坏、荒废、但最终可以补救的场地。

在21世纪,这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显得非常重要。

可以说,棕地是很普遍的一类场地,它存在于任何国家和大洲,在当代政治、生态、文化、经济和美学层面上也最具争议性。

从全球角度来看,1995年²的统计数字表明:全世界325亿公顷土地中有32.2%的土地属于建成用地、被污染的废弃地、铁路、公路或者贫瘠土地。

即使保守估计,假定这32.2%的土地中有1%的面积是被污染的废弃地,在世界范围内这个数字也超过了10亿公顷。

但是,棕地的概念和界定在不同大洲和国家都明显不同。

在美国,2002年1月³颁布的最新棕地法案认定:棕地属于不动产范畴。

这些不动产由于危险品和污染物的存在或潜在威胁而难以进行扩展、振兴和再利用。

在欧洲,棕地是指城市中未被完全开发的地区,无论被污染与否,从时间上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在英国是从1800—1914年,德国1870—1940年,东欧和南欧多为1900—1970年。

从“拾遗”到“拾趣”,探索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共融”之路——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从“拾遗”到“拾趣”,探索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共融”之路——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

工业遗存是城市重要的时代与文化资源。

经过多年的探索,工业遗存已从“被人关注”转变为“被寄予厚望”,其保护和利用也更加重视与城市发展的互融。

本文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结合城市发展机遇,整理工业遗产资源,制定在地保护标准,探寻了一套以“使用即是最好的保护”为原则的保护与利用方法,展示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主动“共融”,为其他城市尤其是“不以重工业见长”的城市的工业遗存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工业遗存,保护与利用,发展共融Industrial heritages are important cultural resources of cities. After years of exploration, industrial heritages have changed from being a concern to a high expectation. More attentions have been paid to its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with urbandevelopment in the ligh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 taking the central urban area of Chengdu City as an example, and combining 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of the city, the author sorts out the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formulates the protection standards of Chengdu City, to explore a set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methods based on "use is the best protection" principle. It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industrial heritage in other cities, especiallythose cities which are not famous for heavy industry.industri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049/j.urp.202006005■ 文章编号:2096-3025(2020) 06-0037-09作者信息杨潇于儒海游添茸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所长,高级工程师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规划师,工程师摘要关键词Abstract Keywords 杨潇 于儒海 游添茸YANG Xiao ;YU Ruhai ;YOU TianrongFrom Resource Protection to Activating Utilization , Exploration on the Integrative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Heritage and Cities: A Case Study on the Central Urban Area of Chengdu City从“拾遗”到“拾趣”,探索工业遗存与城市发展的“共融”之路—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例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在国内外有大量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在2006年我国首届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召开后,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利用更是成为全国性的热点课题。

浅析后工业景观的保护与再生

浅析后工业景观的保护与再生

设计就是 一 门艺术 , 景观设计也包含 其 中, 后工业景观设计 无论是 形式还 是结构都 受到 艺术 的深 刻影响 。美 , 不会 是一成 不变 的, 也不会被局 限在任 何特定形 式中。传 统美 学观 点认 为 , 废 弃地 面上那 些生锈 的机 器 、 零部件 、 败 的厂 房是丑 陋 的, 破 是 没有任何 保 留价 值 的。然而 随着 时代 的发展 , 人们 的观念产 生 了巨大 的变化 , 在他 们 眼中, 旧厂房 、 废 生锈 的机器 设备不再 是 肮 脏 、 陋的 了, 丑 相反 , 它们代 表 了人 类 的智 慧 、 辛勤 的汗水 , 是

要 : 工 业 景 观 设 计 是 一 种 新 的 景 现 形 式 , 工 后 为
厂 _ ]
业废 弃用地 带来了新 的生命 力。文章从后 工业景观 的形
j 【 长
特征、 设计手法 及在我国 发展的 状况等多个角 度进行 要尽 量使 人- 9自然和谐统一 , 也就是 讲求生态平衡。对比传 统 成、
校建筑设计。现有 的高校建 筑设计 中有很 多不合理 的因素, 如
不 可取 的。如何将城 市 中闲置 的工 业空间进行 改 校 园主轴线上最显 眼的建筑是 学校行政楼 , 这种设计方式 - 9各 造和再 利用 , 它们走 向产 业复兴的道路 , 让 成为我 地 区行 政机关 的建筑设计 相仿 , 是对建筑 的教 育功能 的忽视 , 们 的学 术研 究和 设 计 需要 深入 探讨 与 研 究 的课 无法体现教育科研在 学校 中的主导地位 , 不利 于对 学生思想的
研 究和 探 讨 , 并针 对我 国城 市后 工业 景 观 发展 进 程 中存 在
的 问题 提 出解决 办法 。

关 键 词 : 工 业 景观 场 所 精神 生 态 改造 后

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

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

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城市更新理念的演变和我国城市更新的需求陈则明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我们为活着,集聚于城市,我们为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

但是,自从有了城市,贫民窟、拥挤、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高犯罪率等问题就开始困扰人类。

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城市功能和发展水平不同,其面临的城市问题也不相同,城市更新的理念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赋予新的内涵。

一、工业化时代的城市更新18世纪前的前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较慢,到1800年,城市人口不足世界总人口的3%,国民经济以农业为主,城市的功能比较固定,城市手工业基本没有技术进步。

城市老化主要是物质的老化,作为统治阶级的城市管理者,较少顾及陷入衰败的贫民窟。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城市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技术进步使得城市的功能不断增加和扩充。

城市更新主要不再是物质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其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需要调整、优化和提高,并解决工业化带来的工业污染、拥挤等问题。

但是,在整个工业化时代,每一次城市更新的最初美好愿望往往都伴随着严重的负面影响。

11卫生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美化二战之前的城市更新可大致分为两个方面:卫生环境的改善和城市美化。

城市规划的概念出现之前,城市基本奉行放任自由的政策,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威胁着居民的健康,各种疾病蔓延。

因此,以讲卫生为宗旨的新工业环境建设开始对城市社会环境进行改良、更新。

二战前的城市更新受“形体决定论”思想的影响,进行了主要以街道、城市雕塑、公共建筑、公园、娱乐设施、开放空间等手法达到城市美化效果的城市更新,可称之为城市美化运动。

但是,城市并不是一个静止的事物,指望通过整体的形体规划来解脱城市发展困境是不可能的,更大的压力来自功能的需要。

21大规模清理贫民窟与拆旧建新城市更新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贫民窟的重建,城市生态学派对“过滤”作用与“入侵”作用的阐述,表明了城市老化必然伴随着贫民窟的形成。

战后清理贫民窟采用的办法是:将贫民窟全部推倒,并将居民转移走,但给予贫民的补贴并没有使其能够摆脱贫困,贫民最终居住的仍然是贫民窟。

工业遗产保护

工业遗产保护

工业遗产保护:超越物质空间规划的思考2007-11-29 规划评论 2007年1-2期工业遗产指具有历史学、社会学、建筑学和技术、审美启智和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工厂车间、磨坊、矿山和机械,以及相关的加工冶炼场地、仓库、店铺、能源生产和传输及使用场所、交通设施、工艺流程、数据记录、企业档案等等,是工业化早期的开拓者创造并遗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财富和记录一个时代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风貌特征的历史见证。

工业遗产保护是当代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和空间组织形式之一。

从传承历史文脉、彰显城市特色的角度看,保护工业遗产是一种超越功利主义的文化理念;从后工业化时代悄然来临、城市新陈代谢加速的角度看,保护工业遗产是一种超越物质形态规划的挑战。

加强工业遗产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对于传承人类先进文化,保持和彰显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工业遗产保护及开发利用研究综述工业遗产作为人类社会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的价值而受到重视。

工业遗产保护在西方国家司空见惯,而在我们这个工业起步较晚的国家,却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名词。

下面将对国内外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与实践进行综述,以期为今后的工业遗产保护提供借鉴。

1.1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研究综述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源于工业革命最早发端的国家—英国。

19世纪中期,工业遗产保护问题在英国开始引起重视,并出现了有关工业遗产的展览。

但有关工业遗产的研究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正式出现,60年代后取得较快发展。

1991年YaleP在《从旅游吸引物到遗产旅游》中对英国“工业考古”研究进行了回顾,对工业遗产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介绍,并以铁桥峡谷——英国第一个“世界遗产”工业地为案例介绍了其旅游发展历程,是一部系统介绍工业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的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国外工业遗产研究历程中,欧洲理事会及1978年组成的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前者主要关注欧洲,后者则是一个世界性的工业遗产组织。

后工业社会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后工业社会北京建设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

2 0世纪 8 0年代 以来 ,以电子信 息技 术的迅 猛发展 和广泛应 用为主 要标志 ,世界经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于这一阶段 ,西方 学界从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 的描述和分析 ,有的称之为后工业社会 ,有的称之为 后工业时代 ,有的称之为信息社会 ,无论哪一种称谓 ,都表 明该 阶段与 前一阶段有很大不 同。从经济学的角度概况该阶段的特征为 以下 三个方 面 :第一 ,经济结构从商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型经济 。第二 ,职业分布 以技术阶层的崛起为特征 。第三 ,轴心原则是理论知识 日益成 为创新的 源泉和制定社会政策和依据。在后工业社会 ,世界城市 的经 济结构 、城 市发展战略 、市民生活 、城市空间改造 、城市管理等方面都发生 了重大 变化。在这样的世界的背景下 ,全面提升首都j E 京乃至全 国的国际绿色 竞争力 ,特别是北京建设 宜居城市的构想 ,具有全球战略意义。
发生 地。
发展 目标是相互关联 ,互为支撑的。首先 , 作 为国家 首都 ,必须做好 四 个服务 ;其次 ,要处理好作为国际城市同时还是一个特大城 市发展 中面 临的特殊 问题 ;另外 ,应该弘扬历史文化 , 保 护历史 文化名城风貌 ,形 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具 有高度包容性 、多元 化的世界文化 名城 。 抓好人 口调控核心问题。由于人 口 增长 的调控是一个复 杂渐进的过 程 ,北京宜居城市的建设 ,人 口的控制 和引 导既是重 点也 是关键点 。必 须要有效控制人 口规模 ,积极 引导人 口在空 间上 的合理分 布 ,有效缓解 中心城市人 口和功能的过度聚集 ,处 理好外来人 口的增长 、管理和服务 问题 ,不断提高人 口素质 , 关 注老龄化社会 ,同时还要积极有序 做好城 镇化推进工作。 突 出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北京位 于华北平原 的北 端 ,全市山 区 面积 1 0 0 7 2 平方公里 ,占全市面积的 6 1 %。由于各种 因素 的影响 ,面临 生态环境改善难度大 、资源短 缺 的困难 和矛盾 。北 京 的宜居 城市 的建 设 ,首先就要解决好经济建设 、人 口增长与资源利用 、生态环境 保护的 关系 ,正确处理城市化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 的矛盾 ,充分考 虑资源和环 境 的承载能力 ,全面推进土地、水、能源的节约与合理利 用 ,形成有利 于节约资源 、减少污染 的发展模式 ,实行城市可持续发展 。 推动区域合作与产业 结构优化是关键 。北京宜居城市 的提出是基于 我们国家整体发展的趋势 和背景下提 出的。随着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体制 的全面建立 ,劳动力等要素跨地 区流动呈 现出经 常化 、规模化 的特征 。 在人 口聚集压力巨大 ,资源环境相对 紧张的情况下 ,北京不 可能独善其 身 ,区域整体水 平的提 高,将成 为首都城市持续快速发展 、建设 宜居城 市的重要支撑和保 障。因此,北 京必须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基 于区域和 北京市的资源环境特点 。在产业 发展 、城镇建设 、基础设施 以及 环境保 护等方面 ,有效推动区域 协调发展和合 作。 ( 作者 单位 :首都经 济贸易

《2024年后工业时代下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研究》范文

《2024年后工业时代下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研究》范文

《后工业时代下主城区工业遗产的地域性改造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后工业时代已悄然来临。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主城区的工业遗产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这些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和设施,不仅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然而,如何对主城区的工业遗产进行地域性改造,以适应后工业时代的发展需求,是当前城市规划与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针对这一问题展开研究,以期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二、后工业时代主城区工业遗产的现状后工业时代,主城区的工业遗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工业区逐渐被新兴产业所取代,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

这些遗产在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

另一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工业区面临着功能转型的压力。

因此,如何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使其适应后工业时代的发展需求,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地域性改造的必要性地域性改造是指根据地域特色、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需求,对工业遗产进行改造和再利用。

这种改造方式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还能促进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

具体来说,地域性改造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历史文化:工业遗产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对其进行地域性改造可以保护和传承城市的历史文化。

2. 促进经济发展:改造后的工业遗产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

3. 提升城市形象:地域性改造可以使工业遗产与城市环境相协调,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

4. 满足社会需求:改造后的工业遗产可以满足社会对文化、休闲、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地域性改造的策略与方法针对主城区的工业遗产,地域性改造的策略与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的同时,充分利用其空间资源和功能价值,实现保护与利用的有机结合。

后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在后工业时代,我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矛盾:城市化与乡村现代化。

这两者之间有矛盾吗?也许是的。

因为你可能看到农民身上穿了西装、吃着麦当劳、喝着咖啡、戴着眼镜;而另外一边呢,又有几千万农民还住在土房子里,吃草根、啃树皮,用手电筒照亮那些狭窄昏暗的生活空间——所谓发展,仅仅就是这样,并没有让乡村变得更美好。

但实际情况真如此吗?并非如此。

只要对后工业社会做深入的研究,便会发现其中充满了冲突。

首先,文明世界向落后地区流动过程本身便存在内在冲突。

正像哈耶克指出的,财富从较高收入阶层自由地进入落后地区的结果,往往造成经济上严重失衡。

贫穷人口被带离资源丰富、环境优越的城镇,大量乡下青年回归农村后难以适应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只能返回家园。

这种状况造成两个主要后果:第一,许多落后地区连同它们的精神价值观念被排斥在全球范围内获取信息、知识、财富的渠道之外;第二,这些地方将最终沦为贫困国家。

所以城市的发展依赖于许多先决条件,包括完善基础设施、消除腐败政治等,这都使它受制于一定的限度。

另一方面,工业化造成了大批产业工人向城市集聚,大规模的人口移动伴随着剧烈的生态问题。

所以他说“不,把他放回去吧!”我们必须记住工业革命曾给农村留下了什么?新城镇虽然建立起来,却留下了被抛弃的老式建筑,留下了大片垃圾场,以及臭气熏天的污水沟。

农民把自己种植的玉米卖掉后,不得不跑去拾荒、种田或打短工。

更糟糕的是,他们竟然沦为了城市的寄生虫。

他们每日忙碌,却连最简单的服务性行业都找不到。

城市既向他们提供保障,又剥夺了他们改善居住环境的机会。

最终的结果,是造成了无数的无业游民。

城市管理者们则在得意洋洋:他们拥有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专门知识,加上占据了许多人力物力的投入,能够比别人更好地控制这个世界。

然而事实上,城市早已把农村作为了缓冲地带。

城市有权利用廉价的粮食养活自己庞大的市民队伍。

它也承担着教育农民,特别是培养未来公民的责任。

城市想要通过各种不同途径解救农民。

后工业景观浅析

后工业景观浅析

后工业景观浅析后工业景观浅析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物质财富,但同时也由于产业结构的更新迅猛,导致了大量的工业遗址和废弃工厂。

这些废弃工业遗址和工厂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和文化现象,被称为后工业景观。

本文将对后工业景观进行浅析,从其起源、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后工业景观的起源与特点后工业景观源于20世纪末的欧美国家,在那个时期,工业生产步入了后工业时代。

后工业时代的特点是工业生产向信息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大量的传统工业被淘汰和取代。

这导致了大量的工业遗址和废弃工厂。

这些废弃工业遗址和工厂的废墟、破旧建筑以及遗留下的设备等构成了后工业景观的基础。

后工业景观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磅礴的工业氛围:后工业景观所处的环境往往是充满了浓厚的工业氛围,沉迷于机械、钢铁和工程的力量感。

这些景观给人们带来一种壮观和庄严的感受。

2. 破败的景象:后工业景观的废墟和破旧建筑充满了岁月的痕迹和历史的沧桑。

这种破败感给人一种寂寞和压抑的氛围。

3. 艺术与文化融合:后工业景观被艺术家们重新诠释和改造,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

许多摄影师、建筑师、艺术家等通过对后工业景观的捕捉和表现,创作出一些具有独特视角和内涵的艺术作品。

二、后工业景观对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1. 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后工业景观通过其独特的景观和历史背景,激发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它们给人们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和审美体验,对推动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 促进城市发展:许多城市将废弃的工业区改造为创意产业区或文化创意园区,通过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等,促进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复苏和城市更新。

后工业景观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和名片。

3. 艺术与文化产业的新机遇:后工业景观为艺术和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创作空间和创作素材。

在后工业景观的基础上,派生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艺术展览、摄影展、建筑设计等活动,推动了艺术和文化产业的发展。

后工业建筑风格的再生之路

后工业建筑风格的再生之路

后工业建筑风格的再生之路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许多城市经历了工业建筑的兴起和衰落。

这些后工业建筑风格,曾经是工业时代的象征,如今面临着被遗忘或废弃的命运。

然而,随着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城市规划的发展,这些建筑逐渐成为了城市更新和再生的重要元素。

本文将探讨后工业建筑风格的再生之路,阐述其价值、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后工业建筑风格的价值后工业建筑风格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这些建筑通常由钢筋混凝土、砖石和玻璃等材料构成,具有鲜明的几何图形和现代感。

它们见证了工业时代的繁荣和衰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见证。

此外,后工业建筑风格还为城市提供了多元化的空间。

这些建筑既有办公楼、厂房、仓库等公共空间,也有住宅、商店、餐厅等生活空间。

这些多样化的空间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不同的生活体验,丰富了城市的文化内涵。

二、面临的挑战然而,后工业建筑风格在再生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许多建筑由于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

其次,许多建筑由于缺乏维护和管理,已经成为了废弃或被遗忘的对象。

此外,许多建筑由于缺乏投资和规划,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和改造。

三、再生之路为了实现后工业建筑风格的再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后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利用。

其次,需要加强规划和管理,确保建筑改造符合城市规划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此外,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后工业建筑风格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实现后工业建筑的再生:1.保护性修缮:对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确保其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可以利用修缮后的建筑举办展览、文化活动等,发挥其文化价值。

2.创意产业园区:将废弃的厂房、仓库等改造为创意产业园区,吸引艺术家、设计师、创客等入驻。

这些园区可以成为城市的文化地标和创新创业平台,同时也为城市带来了多元化的经济收入。

工业遗产的后工业化模式语言转译及动因研究

工业遗产的后工业化模式语言转译及动因研究

工业遗产的后工业化模式语言转译及动因研究摘要:中国正处于工业社会跨入到后工业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调整产业结构的“退二进三”政策使城市获得工业遗产和旧有工业建筑向非生产功能转化的机会。

本文从模式语言视角,将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的转译特征归纳为布局语言、功能语言、结构语言、表皮语言、景观语言和情感语言六个后工业化建筑模式语言类型,运用类型学理论与归纳法研究实体,运用访谈法调查文化,通过对不同类型的模式语言转译现象进行梳理和分析,比较模式语言在不同项目中的体现。

在此基础上,得出工业遗产后工业化建筑模式语言转译中的动因,讨论动因在内向自发和外在作用两个层面的规律与关联,为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提供理性依据。

关键字:工业遗产,模式语言,后工业化,转译,动因1. Introduction20世纪50年代,一场严重的逆工业化于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展开,工业遗产的保护与保存研究也同期于欧洲开始。

此时,中国刚刚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工业体系。

工业飞速发展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北京、上海、广州多地城市产业转型并逐渐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退二进三”和“退二优三”政策相继出台。

一系列改变使城市空间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旧工业历史地段成为问题和矛盾集中的区域。

难以逾越的客观因素要求中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西方国家花费近半个世纪的调整转型。

大部分主要城市出现一批工业遗产和既有工业遗存,拥有了由生产功能向非生产功能转化的机会。

21世纪初中国开始关注工业遗产保护,几乎同期展开既有工业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的实践。

近20年来,既有工业建筑和工业遗产再生的实践项目逐步增多。

在后工业时代背景下,工业遗产建筑中景观处理方式更易归纳,大多数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研究讨论景观的后工业化语言。

但是,在诸多工业遗产再生的实例中仍呈现出可以归纳的特征。

借助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体系,运用类型学与归纳法分析实际项目,能够初步提取后工业化模式语言类型。

促使工业遗产以后工业化模式语言转译的动因基于内向自发和外在作用两个层面,借助转译实现由机械而功能的工业性生产向有机而整合的系统性关联的转变,使多元时代的工业遗产价值与城市生活重新融合。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分析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分析

后工业时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分析摘要:工业化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城市景观结构和建构理论也发生了改变。

文章主要阐释了城市景观设计的变革与后工业时代的关系,并探讨了城市化进程对工业化发展的影响,进而对中国当代城市景观设计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后工业时代;景观设计;城市化一、后工业时代的定义和特征1973年,在美国纽约举办的一次研讨会中,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第一次提出后工业化的概念与理论,并界定了工业时代的三个阶段:前工业阶段、工业阶段和后工业阶段。

后工业时代最突出的特点是国家经济形式从农业或者重工业向轻工业或者服务业转型,社会上的大多数劳动者从重工业或者农业生产转行到服务性行业;在职业上,社会更紧缺专业型和技术型人才,为整个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是专业性高、综合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从体力劳动过渡到脑力劳动。

前工业文明是在人类第一台蒸汽机产生之前,在第一台蒸汽机被创造之后,人类的工业化发展极其飞速,在历史上,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

在1970至1980年这段时间,社会处于工业文明阶段,电子信息技术逐渐普及,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机器的加工和实际应用,极大地提高了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也得到了飞速突破。

步入21世纪,各种高新技术被广泛推广应用,整个社会进入后工业文明,知识成为企业间的核心竞争力,科技型人才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不竭动力。

二、城市景观设计在不同工业时代的表现特征(一)工业时代对城市景观设计发展的影响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城市是发展工业的最好的载体,工业化的发展又推动了城市化进程,这是一个双向流动的关系。

工业化是城市化的经济内涵,城市化是工业化的空间表现形式,二者相互促进。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日新月异,呈现出以城市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体制逐渐建立健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公共服务功能的完善和增强、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以创新型高新科技作为主导产业结构等多方面特征和优势。

后工业景观浅析共3篇

后工业景观浅析共3篇

后工业景观浅析共3篇后工业景观浅析1后工业景观是指在工业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工业生产的转型和转移,形成的一种新型景观,为当代城市环境中的重要景观类型之一。

后工业景观的形成,既受到历史的进程和人类智慧的创造,也受到城市发展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后工业景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未来性的展望,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和艺术价值。

一、形成背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产阶级和知识精英日益庞大,城市消费观念逐渐转变,对城市景观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同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空心化也使得大量的老工业基地、厂房和工业遗址失去原有的功能。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城市环境的发展,许多城市选择将这些老工业基地、厂房和工业遗址改造成为后工业景观,从而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需求和增加城市形象的塑造。

二、后工业景观的特点1. 表现历史建筑的独特魅力后工业景观的一大特点就是展示了建筑的历史和独特魅力。

这些工业遗址、老厂房已经历了岁月的洗涤,历尽沧桑,沉淀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改造重建的过程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建筑结构、材料、装饰等方面的设计,体现出建筑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美感。

2. 体现文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后工业景观承载着社会文化的转变与时代发展的变迁,是历史的见证和反映。

埋藏在老工业基地、厂房和工业遗址中的文化信息,不仅仅是建筑本身所诉说的工业革命和工业文明,更深刻的是反映了人类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体现城市更新的功能与经济发展后工业景观在城市更新和经济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

通过改造工业遗址、老厂房等场所,可以转变其功能,使其成为融合创意、设计、艺术、文化、商业等功能的综合性场所,成为城市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和经济支柱。

4. 体现人类社会的环保意识后工业景观在城市化进程中,代表着人类社会正在重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将老厂房、工业遗址等改造成后工业景观,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绿化和环保工作的推进,使城市生态更加健康、宜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标志性的 巨大工业构筑物被 闲置或废弃。 在这种背景之下, “ 重建” 、 “ 再生“ 与“ 循环 利用” 等成为人们对工业遗产改造 的基本策略和
时 代 主题 。
Ab s t r a c t :I n he t p r o c e s s o f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e x p a n s i o n ,t he i n d u s t r i a l s p a c e w h i c h wi t n e s s e d t h e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e n t a n d c h a n g e s h a s g r a d u ll a y wi t h d r a w n f r o m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s t a g e .I t w a s t h e i mp o r t a n t p i l l a r o f e c o n o m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t h e p a s t ,b u t n O W,i t b e c o me s a p a r t o f o l d t o w n i n t h e u r b a n .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i n d u s t r y p a t t e r n ma k e t h e i n d u s t r i a l s p a c e a n d i t s o ig r i n l a i n d u s t i r l a f u n c t i o n f a l
吴 桂 宁 WU Gu i — p i n g ; 李超 L I C h a o
( 华 南 理 工 大 学 建筑 学 院 , 广州 5 1 0 6 4 1 ) ( S c h o o l o f A r c h i t e c t u r e , S o u t h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G u a n g z h o u 5 1 0 6 4 1 , C h i n a )
t he me s .
关键词 : 后 工业 时代; 工业空间; 建筑遗产 ; 保 护; 再利用
Ke y wo r d s : p o s t - i n d u s t i r l a a g e ; i n d u s t i r a l s p a c e ;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h e i r ag t e ; p r o t e c i t o n ; r e c y c l i n g
b e h i n d t h e f a s t p a c e o f u r b a n d e v e l o p me n t ,a l rg a e n u mb e r o f f a c t o ie r s nd a i t s i c o n i c h u g e i n d u s t i r a l s t r u c t u r e s a r e i d l e o r a b a n d o n e d . I n t h i s c o n t e x t ,”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 ,” r e n e w a b l e ”a n d” r e c y c l i n g ’ ’b e c o me t h e b a s i c s t r a t e g y o f i n d u s t r i l a h e i r t a g e t r a n s f o r ma t i o n a n d he t e r a
收 稿 日期 : 2 0 1 5年 Nhomakorabea8月 2 8日。 随 着 机器 制造 业 的 出 现 和 机械 化 作者简介 : 吴桂宁( 1 9 6 4 一) , 男, 广西南 宁人 , 教授 , 硕士生导师 ; 李 化 也 取 得 了积 极 的进 展 。
摘要 : 在城市发展 、 扩 张的过程 中, 曾经见证 着城市发展 变革的 工业 空间, 从经济发展 的重要 支柱 , 逐渐退 出历 史舞 台, 并 变成 了 今 日城 市旧城 区的一部分 。产业模 式的改变使得城 市中工业空间和其原有 的工业功能没能跟上城 市发展的快速步伐 , 大量的工厂和
中图分类号 : T U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l ( 2 0 1 5) 2 9 — 0 2 0 4 — 0 3
0 引言 生和工业 革命 ,引发 了人 类社会 生产 方式和生 活方式 的 从1 8世纪 以来 , 世 界工业 化经 历 了蒸汽 革命 、 电气 重大 变革。 革命和信 息技术革命 三个主 要发展 阶段 。近代科 学 的诞 经过三次工业革命 , 从最早实现工业化 的国家英 国开
价值 工 程
后 工 业 时代 城 市 既 有 工 业 空 间保 护 的研 究
On t h e Pr o t e c t i o n o f Ur b a n Ex i s t i n g I n d u s t r i a l S p a c e i n P o s t - i n d u s t r i l a Ag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