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小石潭记
(完整版)小石潭记(原文)
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1]小丘:在小石潭东面。
[2]篁竹:竹林。
[3]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发出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
[4]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
清,清澈。
冽,凉。
[5]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以为:把...当做...[6]近岸,卷石底以出:靠近岸边,石头从水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
以:连词,相当于“而”,不译。
[7]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坻、屿、嵁、岩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高低不平的岩石。
岩,岩石。
[8]翠蔓:碧绿的藤蔓。
[9]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10]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1]皆若空游无所依:(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1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13]佁然不动:(鱼)呆呆地一动不动。
佁然,呆呆的样子。
[14]俶尔远逝:忽然间向远处游去了。
俶尔,忽然。
[15]往来翕忽: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6]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斗折,像北斗七星的排列那样曲折。
蛇行,像蛇爬行那样蜿蜒。
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中考文言文详细注解系列26:小石潭记
二十六、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1小丘2西行3百二十步,隔篁4竹,闻水声,如鸣珮环5,心乐之6。
伐7竹取8道,下见小潭9,水尤清冽10。
全石以为底11,近岸12,卷石底以出,为坻13,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14,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5。
(珮通:佩)[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
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
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16,皆若空游无所依17,日光下澈18,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19,俶尔远逝20,往来翕忽21,似与游者相乐。
(下澈一作:下彻)[译文]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2。
其岸势犬牙差互23,不可知其源。
[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24,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25,不可久居26,乃记之而去。
[译文]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
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同游者:吴武陵27,龚古28,余弟宗玄29。
隶而从者30,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词及注释翻译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和xx6《小石潭记》xx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词句注释:1.从:自,由。
2.xx:小xx(在小石潭东边)。
3.xx: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xx: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鸣,使……发出声音。
佩与环都是玉质装饰物。
7.xx: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10.下见小潭:向下看就看见一个小潭。
见,看见。
下,向下。
11.水尤清冽:水格外(特别)清澈。
尤,格外,特别。
冽,凉。
清冽,清凉。
12.全石以为底:即以全石为底(潭)把整块石头当作底部。
以,把。
为,当作。
岸,岸边。
卷,弯曲。
以,相当于“而”,表修饰,不译。
14.为坻(chí),为屿,为嵁(kān),为岩:成为坻、屿、嵁、xx各种不同的形状。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岩,悬崖。
15.翠蔓:xx的藤蔓。
16.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17.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文中指小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18.皆若空游无所依: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托也没有。
空:在空中,名词作状语。
皆:全,都。
19.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小石潭记课件1 4F高效课件
其:这里
之:代指小石潭
去:离开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 寥落,空无一人,不觉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
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
题字离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
山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 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皆:都 若:好像 似:好像 相:一同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好像都在空中游
动,周围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 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的一动也不动, 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非常轻快敏捷 ,好像在和游人一同欢乐。
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以及我的弟弟宗玄。
跟着一同去的 ,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一个叫
恕己 ,一个叫奉壹。跟随
谈一谈
文章结构
第一段: 写小石潭的出现﹑潭的结构特点及 周围景物. 第二段: 写潭中的游鱼。 第三段:写潭水的源流。 第四段:写作者对小石潭的印象和游览的 感受。 第五段:记下同游小石潭的人。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小溪曲曲折折,
忽明忽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 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像北斗星那样曲折 像蛇那样蜿蜒前行 或隐或现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 为屿,为嵁,为岩。
中考语文总复习八年级下册第19篇 小石潭记(唐柳宗元)文言文阅读梳理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⑫幽邃(suì)⑬。以其境过清⑭,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⑫悄怆:凄凉。⑬邃:深。⑭清:凄清。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它的源泉在哪里。 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游览经历就离开了。
续表
原文
课下注释
参考译文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续表
【思维导图】_
续表
【文章主旨】
本文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角度 二 写景特点
4.(教参“问题探究”1)作为一篇游记,本文的写景具有哪些特点? ①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使读者眼前逐一出现不同景物: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水声,由水声寻到小潭,犹如跟随导游边移步,边观景,边听讲解,富有画面感和动态感。到小石潭以后,又采用定点观察的方式,由近及远,写出小石潭及周围景物的特点。
变式提问1:作者游览小石潭过程中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简析其变化原因。 心情变化:由游览之初的“乐”到离去之时的“忧”或“悲”。 变化原因:当时的柳宗元遭到贬谪,心情是悲苦的。游览山水本是为了排遣心中抑郁之情,但这种山水之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变式提问2:文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由“乐”到“忧”的变化,“乐”和“忧”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2022河南) ①小石潭水声悦耳,游鱼灵动、可爱,让作者感到快乐。②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触发了作者内心被贬谪的悲凉,让作者感到忧伤。
小石潭记带点字注释
小石潭记一、字词解释1、篁竹:成林的竹子2、清洌:清澈3、蒙络摇缀:覆盖、缠绕、摇动、连结4、日光下彻:彻,透过5、翕忽:迅速6、俶尔:忽然7、佁然:愣住的样子8、翠蔓:翠绿的藤蔓9、蒙络摇缀:蒙,覆盖。
络,缠绕。
缀,连结。
10、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许,表示数目不确定。
11、影布石上:布,映现。
12、斗折蛇行: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
13、犬牙差互:(岸势)像狗的牙齿一样互相交错。
14、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全,整个,完整。
15、小生:年轻人16、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
去,离开。
17、凄神寒骨:凄,使……感到凄凉。
寒,使……感到寒冷18、以其境过清:以,因为,由于。
清,冷清。
19、不可久居:居,停留。
20、悄怆幽邃:悄怆: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
邃:深。
21、隶,作随从。
从,跟从。
二、赏析(1)段落大意概括:第一节:发现小潭过程,小潭概貌第二节:潭中游鱼,作者心情第三节:曲折的小溪,小潭的源头第四节:四周环境,作者感受第五节:介绍同游人(2)写作手法:1、动静结合:描写鱼2、比喻:描写岸势、小溪走势3、移步换景:发现小潭的经过4、借景抒情:全文5、侧面烘托:借潭中游鱼来衬托出水的清澈(3)本文通过描绘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渲染了它作者寂寞、凄寒、幽怆的气氛,抒发了作者在因贬官而悲伤凄凉、失意孤寂的情感。
《小石潭记》中,从发现小潭时的“心乐之”到观鱼时的“似与游者相乐”,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感情。
而观鱼后坐潭上,感到风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也是作者抑郁忧伤心情的反映。
听到“如鸣佩环”的流水声就“心乐之”,看到“往来翕忽”的游鱼便以为“似与游者相乐”。
但好景不长,很快便感到这些“青树翠蔓”、“凄神寒骨”了,心里觉得“其境过清”,就匆匆离开了。
这一乐一忧,耐人寻味。
这是由于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此凄苦是他感情的基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小石潭记》
《小石潭记》
标题:《小石潭记》——唐代柳宗元的山水田园诗篇
一、引言
《小石潭记》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选自他的《永州八记》。
这篇文章以描绘自然景观为主,通过对小石潭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热爱。
二、主要内容与分析
1. 小石潭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点
柳宗元在文章中详细描绘了小石潭的位置,它位于深山之中,四周环绕着竹林和石头,水清澈见底,鱼儿游弋其中,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丽。
2. 作者的情感表达
柳宗元通过描绘小石潭的美景,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他欣赏这种静谧而自然的美,但同时也在感叹人生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这既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3. 语言艺术特色
《小石潭记》的语言优美,句式灵活,形象生动。
柳宗元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文章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三、结语
总的来说,《小石潭记》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它不仅展现了柳宗元卓越的文笔和深厚的艺术功底,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深沉的情感。
通过阅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柳宗元的文学风格和思想感情,也可以从中得到许多关于生活和人生的启示。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及译文参考
《小石潭记》原文注释及译文参考《小石潭记》原文注释及译文参考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阅读,这样才能提高阅读水平,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石潭记》原文注释及译文参考,欢迎阅读参考!小石潭记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è)。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án)石底以出,为坻(chí),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àn),蒙络(luò)摇缀(zhuì),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ù)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é)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á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古,余弟宗玄。
隶(lì)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小石潭记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在小石潭东面。
3.西:(名词作状语)向西4.行:走。
5.篁(huáng)竹:竹林。
篁,竹林,泛指竹子。
6.如鸣佩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相碰发出的声音。
佩、环:都是玉质装饰品。
鸣:发出声响。
7.乐:以为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8.伐竹取道,伐:砍伐。
取:这里指开辟。
9下:(名词作状语)向下,往下。
10.见:看见。
11.水尤清冽(liè):潭水格外清凉,清澈。
尤:格外,特别。
清冽:清凉。
清,清澈。
冽:凉。
小石潭记
④绘影
“日光千彻,影布石上”, 是绘鱼影。石底光洁完整,水体清澈, 日光艳丽明朗,鱼影越发鲜灵滋润。
⑤绘神
“似与游者相乐”,
绘出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
①点面结合
由面到点,有序 “全石以为底”(面) 体现作者感知 “为坻、 为屿、为堪、为岩”(点)
②远近交错
“闻水声”(远) “坐潭上”(近) 远远近近,多层次展现了小 潭的景致
③动静互衬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静) 静中有动,更 显环境的雅静 “俶尔远近,往来翕忽”(动)
④虚实相生
“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表面纯粹写鱼,其实也在写水,鱼历历在 目,则水澄澈透明,鱼为实,水为虚,以实写 虚,虚实相映成趣。
文章行文的照应,既使全文结构紧凑,又 令景物特征鲜明。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
围绕
使……凄
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 之而去。 离开
忧伤的 幽静深远 因为 样子 凄清 停留
感到心情凄凉, 寒气透骨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
跟从
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 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 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 令人感到悲哀。因为这里的环 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 字离去。同游的人有吴武陵、 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来 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一个叫 恕己,一个叫奉壹。
• 开头的心情是快乐的,这从作者“闻 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以及对游 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可 知;最后的心情又是凄凉忧伤的,这 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可 知。
2.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 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021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重点字词解释
2021中考文言文:《小石潭记》重点字词解释一、词语:1.水尤清冽尤:格外。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道:道路。
见:出现。
3.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4.潭中鱼可百许头可:大约。
5.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6.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凄清。
居:停留。
7.隶而从者隶:跟从。
8.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9.下见小潭下:在下面。
10.日光下澈下:往下。
11.皆若空游无所依空:在空中。
1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像蛇那样。
13.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14.似与游者相乐乐:逗乐。
1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使-----凄凉。
寒:使-----寒冷。
16.记之而去去:离开。
二、句子翻译。
1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珮、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
18.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
19.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
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2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2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2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2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小石潭记所写之景
小石潭记所写之景小石潭记所描写的景物如下:1. 水声与石潭景色水声。
文中首先描述了作者听到的水声,清脆悦耳,引人好奇。
石潭景色。
石潭四周环绕着苍翠的树木,显得幽静而神秘。
潭石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给人以奇特的美感。
2. 潭水清澈与游鱼潭水清澈。
作者细致地描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可以看到潭底的石头和游动的鱼儿。
游鱼。
潭中的鱼儿在水中游动,姿态优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 岸边的景致与氛围营造岸边景致。
描述了石潭周围的竹林、树木等植物景观,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氛围营造。
通过描写石潭环境的幽静,表现出一种孤独、凄清的情感氛围。
《小石潭记》是唐朝诗人柳宗元的作品。
全名《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全文对小石潭的整体感觉是: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作品原文小石潭记从1小丘2西3行4百二十步,隔篁竹5,闻水声,如鸣珮环6,心乐7之。
伐8竹取9道,下见小潭10,水尤清冽11。
全石以为底12,近岸,卷石底以出13,为坻,为屿,为嵁,为岩14。
青树翠蔓15,蒙络摇缀,参差披拂16。
潭中鱼可百许头17,皆若空游无所依18。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19,佁然不动20,俶尔远逝21,往来翕忽22。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23。
其岸势犬牙差互24,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5。
以其境过清26,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7。
同游者:吴武陵28,龚古29,余弟宗玄30。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31:曰恕己,曰奉壹。
注释1.从:自,由。
2.小丘:小山丘(在小石潭东边)。
3.西:向西,名词作状语。
4.行:走。
5.篁(huán g)竹:成林的竹子。
6.如鸣珮环:好像珮环碰撞的声音。
珮、环都是玉饰。
[6]7.乐:以……为乐,对……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8.伐:砍伐。
9.取:这里指开辟。
小石潭记习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
(10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记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3.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小石潭记习题附答案
《小石潭记》试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一4题。
(10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记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B.见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以其境过清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D.许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3分)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3.选文第一段“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作者在画面中给我们展示的是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情感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初二古诗下册
初二下册古诗1.《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2.《小石潭记》唐·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3.《诗经》二首《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小石潭记》知识点问答
《小石潭记》知识点问答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本文是按游踪的先后顺序来写景抒情的。
文中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全石为底、潭水清澈、游鱼活泼、源流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
本文按游踪的顺序来写: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发现小潭—“心乐之”(愉悦的心情) 观鱼时——“似与游者相乐” (愉悦的心情) 观鱼后——“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抑郁忧伤的心情) 可以看出作者借山水求解脱而又最终无法解脱的的痛苦。
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
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
2、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通过描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写出潭水的清澈,写鱼动静皆宜,看到了其行踪,鱼像在空中游动一样。
则体现出水的透明,再进一步用太阳的照射,一起突出清澈。
3、潭上有什么景物?竹林,水声,奇石,青树4、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到“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能说出作者观鱼时是怎样的心情?浏览最后又是怎样的心情?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境?(一‘乐’一‘忧’怎么解释?)作者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寻求短暂的快乐。
他喜欢清脆悦耳的水声,因而“心乐之”,观鱼时他觉得鱼似与游者相乐,心情是愉悦的;但这种快乐毕竟是暂时的,看到小石潭凄清环境,不禁触景伤怀,忧伤、凄凉的心境便会自然流露出来,心中无比悲痛。
这从“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可以看出。
5、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什么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成什么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有什么辞格?第一段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第二段变换成动静结合的写法。
辞格:比喻。
第三段作者面对这种原始的悄怆之景,感到难受,或许激起作者凄凉的联想。
强调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怆的心绪.。
6、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闻水声,如鸣佩环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① 全石以为底②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③皆若空游无所依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拼音
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拼音(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小石潭记原文及翻译拼音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闻水声,如鸣佩(pèi)环,心乐(lè)之。
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知识点汇总
2020 年春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小石潭记》一览表项目《小石潭记》相关内容题目解说“小石潭”点明地点,也是“记”的对象。
题目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现山西永济西)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
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有《柳河东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参加永贞元年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
写作背景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 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柳宗元贬官之后,为排解内心的愤懑之情,常常不避幽远,伐竹取道,探山访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此间共写了八篇山水游记,后称《永州八记》。
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这样记述当时的心情:“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
”文章即在此背景下写成。
《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教科书简作《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原文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白话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
《小石潭记》2023-2023年中考真题文言文阅读题含答案
空谈误人子弟,实干提高成绩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2)伐竹取道伐:(3)佁然不动佁然:(4)其岸势犬牙差互差互: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心乐之(之:指代篁竹)B、不可知其源(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D、乃记之而去(乃:于是,就)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17.(1)向西(2)砍伐(3)呆呆的样子(4)参差不齐18.A19.(1)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2)(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0.孤独忧伤(凄凉)18、(2023·上海市)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呜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答案:9.柳宗元《江雪》、《捕蛇者说》等10.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11.B19、(2023·湛江市)阅读《小石潭记》完成24-28题10分空谈误人子弟,实干提高成绩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坎,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指。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石潭记》阅读训练题一、阅读《小石谭记》后答题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怡然不动,俶尔远逝。
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8分)(1)悄怆幽邃()(2)斗折蛇行( )(3)乃记之而去( ) (4)潭中鱼可百许头()(5)以其境过清() (6)不可名状()(7)伐竹取道()(8)佁然不动()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的意思。
(14分)(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4)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5)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6)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7)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乃记之而去岳阳楼记 B.明灭可见才美不外见C.以其境过清不能以游堕事D.潭中鱼可百许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与“以其境过清”中的“以”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B.卷石底以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不以物喜5、下列句子的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其岸势犬牙差互: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
B.下见小潭,水尤清洌:下去见到一个小潭,水特别清澈透明。
C.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D.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使人心神凄楚,寒透骨节,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
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
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
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
7、用“/”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2分)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8、请用第④段中的两个四字短语,完成填空。
(2分)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9、作者抓住小石潭的特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
(2分)10、选文第四段的景物描写十分精当,请结合作者的经历谈谈你的理解。
(2分)11、读了第2自然段文字,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2分)12、本文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不同心情。
(3分)13、理解填空。
(4分)课文多角度描写景物,其艺术手法主要有:①点面结合。
如写石:“”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
②远近交错。
如写潭:“闻水声”是远,“下见小潭”是近。
③动静结合。
如写鱼:“影布石上”是静,“”是动。
④虚实相生。
如“潭中鱼可百许头”表面写,实为写,以实写虚,虚实相应成趣。
14、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3分)15、古诗词中,有许多像本文一样将思想情感融入自然景物描绘中的名句,请写出你最喜欢的相连的两句,并简要赏析。
(4分)16、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相关名句。
(限在40字以内)(2分)17、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
(4分)二、对比阅读(62分)(一)阅读《记承天寺夜游》与《小石谭记》后答题(10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夜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坐潭上,四面付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在文中的意义。
(2分)庭下如积水空明()悄怆幽邃()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2分)A.乃记之而去而伯乐不常有B.盖竹柏影也盖一癞蛤蟆也C.以其境过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D.乃记之而去相冷光之乍出与匣也3、乙文中与甲文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句话修辞手法相同的一句是“”。
(2分)4、从选文中分别摘抄出最能反映作者心境的语句。
结合两文的写作背景,试归纳一下选文甲、乙中两者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的共同点。
(4分)甲文:乙文:共同情感:(二)2008年安徽试题(14分)【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乙】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晌。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贝《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2分)(1)以其境过清()(2)窥谷忘反()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三)2006年海南调研试题(16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A.不见曦月(xī) B.素湍绿潭(tuān) c.其岸势犬牙差互(chā) D.佁然不动(yí)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①略无阙处()②良多趣味()③俶尔远逝()④斗折蛇行()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甲段中描写春冬之水的句子是:“,。
” 乙段中对潭中鱼作了细致的描写,其作用是衬托潭水的特点。
乙段中体现溪流曲折这一特点的句子是:“,,。
”(6分)(四)2006年湖北荆州试题(10分)(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百[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3)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1、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2分)A.如镜之新开学而时习之B.不可知其源其真不知马邪C.似与游者相乐负者歌于途D.山峦为睛雪所洗全石以为底2、解释加点的词的词义。
(4分)①负势竞上()②潭中鱼可百许头()③皆若空游无所依()④于时冰皮始解()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急洏甚箭,猛浪若奔。
4、选出下面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A.泠泠作响:写泉水发出哗哗的很大的声响。
B.波色乍明:写水波一闪一闪的动态之美。
C.往来翕忽:写游鱼往来轻快敏捷的样子。
D.娟然如拭:写雪水洗过的山峦就像美丽的少女。
(五)2006年湖北仙桃试题(12分)(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子城①西北隅,雉堞圮毁②,榛莽③荒秽。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④通。
远吞山光,平挹江濑⑤,幽阒辽⑥,不可具状⑦。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
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⑧然;宜投壶⑨,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⑩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节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12分)【注】①子城:城门之外的套城,也叫瓮城、月城。
②雉堞(zhìdié):城墙上矮而短的墙。
圮(pǐ):毁坏。
③榛:丛生的杂树。
莽:深密的荒草。
④月波楼:在湖北省黄冈县城上。
⑤平挹(yì)江濑(lài):意思是平视沙滩清流似乎伸手可汲。
挹:汲取。
濑:沙滩上的流水。
⑥阒(qù):静。
(xiònɡ):远。
⑦状:描述。
⑧丁丁(zhēnɡ zhēnɡ):棋子敲击声。
⑨投壶:古代宴饮时举行的一种娱乐游戏,用箭往壶里投,以投中次数决定胜负。
⑩公退:办公归来。
被:同“披”。
华阳巾:道士戴的头巾。
第:只。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2分)(1)水尤清冽()(2)不可具状()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乃记之而去公退之暇B. 其岸势犬牙差互待其酒力醒C. 潭西南而望野芳发而幽香D. 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