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民主与法制:(详细)

合集下载

建国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建国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

建国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教训参考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一系列重要文件,特别是党的一五大报告,依据邓小平关于民主与法制的理论和我国近一个时期新的实践经验,正式地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和国家的治国方略和奋斗目标确定下来。

这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决策。

在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久的历史性过程。

建国后,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曾走过一条很曲折的道路,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也有过重大挫折,特别是经历了一年”文革“的浩劫。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同志总结了国内与国际的历史经验,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方针。

二十年来,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在小平同志的著作中没有用过“依法治国”和“法治国家”这样的提法,但是他对如何通过健全法制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作了最全面最深刻的阐述、从而为实行依法治国的方针,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他提出的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整套原则,为我们确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奋斗目标,勾划出了一幅清晰的蓝图。

为什么要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小平同志在总结建国几十年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即使像毛泽东同志这样伟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严重影响,以至对党对国家对他个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

我们今天再不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人们就会说,为什么资本主义制度所能解决的一些问题,社会主义制度反而不能解决呢?这种比较方法虽然不全面,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不加以重视。

斯大林严重破坏社会主义法制,毛泽东同志就说过,这样的事件在英、法、美这样的西方国家不可能发生。

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

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九年级道德与法制复习资料:部编九年级《道德与法治》知识提纲第一单元富强与创新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一、为实现中华民族强国富民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以下实践:1、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大国,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至死不渝的奋斗目标。

2、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3、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的发展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4、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二、改革开放的提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三、改革开放的作用: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2、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人民群众的创造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的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4、我国逐步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5、改革开放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的表现及中国对世界的影响:1、40年来中国人民坚持改革开放,找到了一条使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正确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园、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

民主法制进程

民主法制进程

★步骤一:回顾国外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1)现存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什么? 西方民主制度的源泉与古希腊的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汉谟拉比法典,伯利克里
(2)近代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民主代替专制、以法治 代替人治的渐进过程。请你用英、法、美资产阶级革 命相关法律文件和作用加以说明。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颁布《独立宣言》 法国大革命期间颁布了《人权宣言》,宣扬了民主和自由 拿破仑帝国时代,制定《民法典》,巩固了资产阶级专政 (3)法制建设对资本主义国家度过经济难关,巩固资产 阶级统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请举一典型事例说明? 《全国工业复兴法》
4、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人治是历史的必然。 5、应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维护人民 的合法权益。 6、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新时期如何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1.坚持依法治国原则,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 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做到有法可依,有法 必依,守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完善制约和民主监督机制,健全民主制度, 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 4.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增 强法制观念,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
辛亥革命
(6)民主法制建设是不断巩固、完善的过程。新中国成 立后,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是在哪一时期?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走上了依法治国的道路,请举 出这一时期制定的一部重要法律加以说明。
文化大革命时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步骤三:感悟中外民主法制的真谛
(7)民主法制建设与经济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互依存、相互统一的关系。 民主法制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 经济建设反过来也会促进了民主法制的建设。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经验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经验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进程及主要经验曾令勋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我们党在领导方式、执政方式和治国方略上的重大转变,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新的里程碑,也是总结建国50年来民主法制建设的经验而得出的基本结论。

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5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开创时期,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的基本格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法制建设,先后制定了《工会法》、《婚姻法》、《土地改革法》以及有关劳动保护、民族区域自治和公私企业管理等法律、法令。

所有这些法律、法令,对于维护革命秩序,保护人民利益,巩固民族团结,特别是摧毁一切旧制度,保障各种社会民主改革运动的胜利,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后,在党的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方针指引下,一批重要法律和法令先后出台,这些法律法规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格局。

第二阶段(1957—1966年),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曲折发展的十年,这期间,民主法制建设时伏时起,时弱时强。

第三阶段(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十年。

在此期间,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建设遭到了全面破坏和摧残。

第四阶段,改革开放2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拨乱反正,坚定不移地作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1)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任务。

(2)明确规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基本方针,即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确立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原则。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

高频考点 1 古代中国“家国一体”权力政治的完善与强化 1.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 尤其是西周时期, 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更严密的控制体 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2. 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成熟阶段 (1)秦始皇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 治、集权统治。 (2)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 并重,直至明清废除宰相,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的趋势。 (3)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推动了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 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州郡县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 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4)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 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 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解析】 题干材料中“ 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 然法的 ”,可知自然法的理念是追求公平正义,而罗马法学家推崇自 然法,故 A 项正确,排除 B 项;自然法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排除 C 项;天赋人权是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主张,D 项错误。 【答案】 A
高频考点 3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下的权力分配 1.各具特色的代议制形式 (1)英国:以君主立宪为主要特征,国王 (君主)“统而不治”,只 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议会拥有立法权,行使国家最高权力;内阁是中 央行政机关,内阁首相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2)美国:代议制实行典型的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原则。立法、行 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联邦法院执掌,三个部门行使 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的平衡。但总统权力较为突出, 是总统制共和制国家。 (3)法国:总统执掌行政权,但权力受到议会的限制,议会掌握立 法权。 (4)德国:皇帝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宰相由皇帝任命,只对皇 帝负责,联邦议会是帝国的最高机构。

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几点认识

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几点认识

对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几点认识1.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积极的探索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基本建立、完善了以"人民民主”、“法制建设”、“有效政府”、“政经结合”的四点基本共识的中国民主政治法制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完备了基层政治制度,如在全国各地建立起了村民自治制度,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制建设也因此呈现出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

2.我们应该承认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建设既有基础比较薄弱。

从世界范围看,马克思、恩格斯当年设想的未来社会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取得革命胜利基础之上的,但社会主义的实践并非如此。

就我国而言,我们党是在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各个方面的基础都比较薄弱,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也是如此。

正是由于既有基础比较薄弱,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目前虽然已经取得很大成就,但与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化应有的巨大优越性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也决定了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使我国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

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是没有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我们做出积极的有益的探索,去摸着石头过河,步一个脚印去探索适合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建设的道路。

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法治化,只能靠我们自己的探索和实践。

这个过程必定是艰巨的、长期的。

今天,我们已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道路,但进一步将其完善好、发展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说认为:法治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

纵观当今世界,凡是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不论其是民主政体还是专制体制,依靠法制来治理国家是其共同的特征。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四 中外民主与法制

中考历史 知识专题探究四 中外民主与法制

2.(2021·宾阳县一模)国家的强大离不开法制建设,法制建设是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 6 世纪中叶起,罗马帝国西半部已去而永不复返,东半部却 仿佛是一家营业中的商行,商人们经由海陆两路从世界各地云集于此, 从事着远距离高档奢侈品贸易,他(查士丁尼)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 律文件、补充新法,还附加学习指南。
国成
代时
1954 年 9 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第一部社会主
立后

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③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证了
少数民族地区行使民主权利
“文革”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法制建设举步维 期间 艰,甚至一度陷入瘫痪 中国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 近现 中共十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这三部民法典之间的关系,并谈谈你对法制建设 的认识。
法国民法典师承《查士丁尼法典》,而法国民法典给中国制定民法典提供 了一些启示,后者结合实际问题和时代需求有针对性地借鉴了前者的部 分内容。认识:法治建设是实行政治民主化的根本保证。
《共产 1848 年,马克思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科学社会
党宣 主义的诞生,使国际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工
社会 言》 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主义
1917 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
性质 十月革 主义国家,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1936 年苏联
命 宪法的颁布,使代表工农利益的新生政权有了法律的保
性质
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先后汇编了《查士丁尼法典》《法
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非选择题专练(五)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非选择题专练(五)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

非选择题专练(五) 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法治”即法的统治,是人民当家做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摘编自《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材料二材料三“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很多,其中之一,就是没有重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1979年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重视立法。

截至七届人大共制定了138部法律,对10部法律进行了修改,包括有关国家机构的法律、民法、刑法以及经济方面的法律……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十四大、十五大精神,围绕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制定了104部法律,对57部法律进行了修改。

——摘编自顾昂然《回顾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材料四2020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人介绍,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禁止霸座”“树立优良家风”“敬老爱幼”……草案中许多内容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传统美德的印记。

这就是中国法治建设的鲜明特色。

——摘编自百度新闻(1)材料一中的“法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落实的?(2)分别简述材料二中法律颁布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说说“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效。

(4)材料四中的数字和“禁止霸座”等具体内容的背后体现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哪些特色?(5)综合上述四则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法治建设发展的历程。

2.追溯人类历史,民主与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阶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探民主之源】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称为民主制度,因为政权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

——伯里克利(1)材料一中的民主制度是通过什么事件确立起来的?该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什么?【为王权上锁】材料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4-2-2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4-2-2走向民主的历史步伐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2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考纲 要求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中华民国临时约 、 、 法》 、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辛 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
考点 民主政治文献的内容和评价; 聚焦 民主力量反对专制势力的措施。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2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2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④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 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课标 展示 ⑤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 识中国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 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 ⑥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说 明其对中国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影响。
选考内容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目标定位 基础梳理
典题示例 课堂巩固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2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目标定位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2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①说出《独立宣言》中体现民主思想的主要内 容,认识民主化进程要有一个从思想理论到制 定法律的准备阶段。 课标 ②概述《人权宣言》中有关“自然权利”和 展示 “最高权力属于人民”的基本思想,理解它对 法国和世界民主化进程的意义。 ③知道美国 1787 年宪法中关于国家政治体制 的基本规定。
选考内容
选修二
专题2
走向高考 ·高考一轮总复习 ·人民版 ·历史
【例 2】(2011· 海南省单科历史· 30) 材料 且瑞士为行使直接民权的国家,法国则为间接 民权国家。全世界中行使直接的民权,以瑞士为第一,民 权发达已臻极则,国内的政治及民族的结合与美国大致相 同,真是我们一极好的先例„„我们抱三民主义的革命 党,又与各国的革命党不同„„查美国既离英国独立,完 全是为民权主义,不是民族主义。法国大革命却又是抱民 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他们两国的民权革命业已成功,但 法国的民生主义却是失败,所以他们两国目前完全是要讲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国地图版
知识网络
·中国地图版
考点梳理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专题感悟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是中国历史复习备考 的重要内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就 民族关系内容而言,既有刀光剑影,充满了流血的战争, 更有流传千古的民族和谐相处,如和亲、会盟、册封、经 济贸易往来,直接的行政管辖,其中汉唐元时期民族关系 为其经济繁盛奠定了基础。我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海 纳百川,如汉、隋唐、宋朝、元朝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到明清时期由于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逐渐落伍。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古代政治经济是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握古代 政治、经济的发展特征、演变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王 朝更替、兴衰的规律,用以史为鉴、以人为本的现代眼光来 感悟古代政治、经济文明。从统一多民族国家秦朝的建立到 清朝的2000多年的政治文明来看,国家统一和民族间的和平 相处是主流,分裂是支流。古代历史出现过三次大分裂和四 次大统一时期,真正分裂的时间也不过七、八百年左右。从 朝代来看,秦朝、隋朝虽然短暂,但它们在我国历史上占有 极其重要的地位。汉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时期, 表现为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先后出现了“文景 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的局面,到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日渐没落,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也无 法阻止清王朝走向衰亡。
·中国地图版
知识网络
·中国地图版
要点整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专题感悟
·中国地图版
·中国地图版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工业社 会转化并由此引起的一系列变化。近代化(现代化)包括 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思想上的民主化、社会法制化及人 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全方位变化的过程。我国近代 化(现代化)的历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1840年至1949 年是第一阶段;1949年至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是第 二阶段;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是第三阶段。而我国 近代化(现代化)从开始起步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历经了 曲折发展历程,从近代化的探索到社会主义工业化、民主 法制化是本专题研究和复习的重点。

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

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

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知识梳理一、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1.雅典的民主政治。

以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为特点。

为近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并且仅限于男性公民。

2.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的阶段。

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欧美资本主义的民主法制1.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肯定人性,反对神性;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权主义,主张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法制和三权分立。

2.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1)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内阁制和两党制;1832年议会改革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2)美国:《独立宣言》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阐述独立的理由;《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为总统共和制国家。

(3)法国:《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专制;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4)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三、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四、中国的民主法制1.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民主思想。

反对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要求个性解放,追求平等、民主、自由。

2.中国近代的民主法制进程。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封建的斗争。

《资政新篇》要求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摧毁封建专制,实现民主共和,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论民主与法制

论民主与法制

论民主与法制王惠岩内容提要: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民主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总是把民主和政治统治联系起来。

当今世界的民主政治从性质上可分为社会主义民主和资本主义民主,理论上有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和西方民主理论之别,实质上有广大人民的民主和资产阶级的民主。

民主通常有专制的、三权分立的、议行合一的(即民主集中制)三种形式。

“议行合一”的民主集中制具有既体现高度民主,又具有高效率,并便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点。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制度化、法律化的人民意志是最高意志。

关键词:民主;民主集中制;法制民主是我们很熟悉的词汇。

但在日常生活中,一般从公民个人享有民主权利的角度理解民主,如选举权利、言论自由、游行集会自由、出版自由、新闻自由等;或者从一些方针、政策和具体制度的角度理解民主,如“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民主协商、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作风等。

这些都是从一个侧面、一种角度对民主的认识。

但是,民主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我们应当从整体上来把握。

一、民主的概念民主一词的原意,是指多数人的统治。

它起源于古希腊政治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分类。

古希腊时期的城邦国家很小,一个城市就是一个国家,国家的数量很多。

亚里士多德在对这些城邦国家分类时把执政人数多少作为标准。

他把一个人统治的国家称为君主国,少数人统治的国家称为贵族国,多数人统治的国家称为民主国。

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这种说法,就是从这里来的。

但是,现代社会对民主仅仅这样理解就不够了,因为它没有说明多数人是什么样的人,而这多数人在社会整个居民中占多大范围。

从现代科学意义上怎样认识民主?我认为民主是一种社会政治现象,民主理论就应当说明这种社会政治现象的时间、空间范围和它的性质、形式、运转等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认识民主。

民主理论属于社会科学理论。

社会科学理论就是人们用一定的观点、方法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和系统说明。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脉络与走向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脉络与走向

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脉络与走向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分为两个历史时期。

要实现我国的法治建设,就要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到:坚持依宪治国,依宪依法执政;严格依法行政,构建法治政府;增强法治意识,建设法治社会;完善司法体制,维护司法公正。

标签: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司法公正我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伴随着共和国历史的脚步,在风雨沧桑中已走过了将近七十年。

以法治建设为主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决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重大战略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和系统规划,为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法治建设描绘了一幅新的雄伟蓝图。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前景充满着信心。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脉络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水岭,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可分为两个历史时期。

第一个历史时期为1949至1978年,第二个历史时期始于1978年。

1、第一个历史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即宣布废除国民党“六法全书”,为我国法治建设开辟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然而,由于新生政权对于法治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产生了严重认识错误,致使此后法治建设一波三折,走了很多弯路,也让整个国家和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依据李步云先生的看法,这一时期可分为三个阶段:1949-1956年为法制初创阶段,1957-1966年为徘徊停滞阶段,1966-1976年则因“文革”而遭到严重破坏。

这三个阶段法治建设共有的主流意识形态可概括为法律虚无主义、法学教条主义、法律经验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法律实用主义。

[1]2、第二个历史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法治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近四十年过去,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不断改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中国法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

中国法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

中国法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中国法治的现状及未来走向作者:郭起干时间:2013-01-26 江平(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谈到中国法治的进程,我觉得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核心的目标是四个:第一个是人治和法治的问题,第二个是国家和社会的问题,第三个是公权和私权的问题,第四个问题就是法制和法治。

人治和法治的问题从人治到法治是改革最初的目标,也是一个非常长远的目标。

因为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最初的动机、最早的由来就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所造成的那场灾难,这场灾难对于我们当代的领导人来说是一个沉痛教训。

所以最早的一个目标就是不能够由个人来决定国家的命运,国家命运必须由制度来掌握,依法才能够保障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提出的目标就是十六个字: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这十六个字可以说在这三十多年来,进展还是蛮大的,第一个目标我们大体达到了。

有法可依,原来我们没有多少法,现在法律制度比较完善了,或者说原定的目标到2010 年,我们国家能够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上做到了。

但是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这三个方面,现在离我们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为什么说相差甚远?就是人治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人治之所以不能够彻底解决有三个原因:原因一:执法是在人,是靠人的意志。

有了规则还是要靠人去执行,但在现实环境下,有了法律我们就必然会出现一些潜规则,有了政策就必然有一些土政策。

因为法律太刚性,法律是一个条文,条文是不能够轻易改变的。

所以有的时候就出现法律规定已经过时了,很不合理了,你执行不执行呢?合法,但可能不合理。

我们现在无论法律是合理的或者是不合理的,都面临如何对待的问题。

在美国也好、其它国家也好,也都会有人来教你怎样合理避税,这终究是在不违背法律的前提下。

如果在执法时,可以应用任何一个理由来规避法律,搞的是一个潜规则、一个土政策就比较麻烦了。

现在打击贿赂、打击贪污,但不是给钱,是在牌桌上输钱,你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究竟是合法的还是非法的?所以法律是一个刚性很强的东西,要想找出逃避法律的手段也是很容易的。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认识
民主与法制建设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民主建设是指建立一个公民平等参与政治决策、权力制衡、权利保障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氛围。

民主建设的核心是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包括言论自由、集会结社自由、选举权等。

通过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举,民主制度能够实现民意的表达和转化,保证权力从人民手中来、受人民监督、为人民利益所用。

民主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市民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公民素质的提升。

法制建设是指建立一系列完备的法律体系和法治文化,以法律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以法律为保障,保证社会秩序和人民权益的正当保护。

法制建设的核心是依法治国,即国家行政、司法、立法等各方面的权力都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约束。

法制建设需要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公正性和透明度,保证法律的公正执行和司法的独立性。

同时,法制建设还需要加强法治观念的普及和培养,使每个公民都能自觉遵守法律、守护法律。

民主与法制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民主建设需要法制的保障,只有通过法律的规范和保护,才能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而法制建设也需要民主的监督和参与,只有通过民主的决策和监督,在立法和司法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实现公正和公平。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平等和稳定发展,是现代社会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基础和保障。

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

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

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历程作者:万建云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08年第12期知识梳理一、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罗马法1.雅典的民主政治。

以人民主权、轮番而治为特点。

为近现代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并且仅限于男性公民。

2.罗马法。

《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成文法的诞生;《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发展到完备的阶段。

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成为近代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有力武器,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欧美资本主义的民主法制1.思想基础。

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核心,肯定人性,反对神性;启蒙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权主义,主张自由、民主、平等、博爱、法制和三权分立。

2.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确立。

(1)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确立了内阁制和两党制;1832年议会改革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2)美国:《独立宣言》用天赋人权和民主原则阐述独立的理由;《1787年宪法》确定美国为总统共和制国家。

(3)法国:《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专制;1875年宪法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4)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德国实行联邦制和君主立宪制。

三、社会主义的民主法制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四、中国的民主法制1.明清之际的反封建民主思想。

反对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要求个性解放,追求平等、民主、自由。

2.中国近代的民主法制进程。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840年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封建的斗争。

《资政新篇》要求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摧毁封建专制,实现民主共和,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激进派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中国是一个以政治制度的基础上的专制国家。

从政治传统分析,政体制定了政治体制的运营机制,直接影响了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人民主权是建立在中国民主政治结构以及宪法法律制度之上的。

人民主权是尊重和维护公民权利的基础,中国宪法充分保障了公民基本权利,如选举权、言论自由权和结社和会议讨论自由权,促进了参与与决策的公众参与。

由此,人民民主贯彻了宪法法律的严格规范,国家政治规定由宪法决定、司法制度的独立性,加强了法治的建设,实现了法制国家的发展。

在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中,法制是民主的载体。

法制的实质在于实行制度的规则政治,这些规则不仅是单一系统的约束性原则,而且也充当着强制执行的政治手段,由此提升民主制度,建设法治国家。

同时,坚守包括现行体制在内的民主原则,以公正、有效实施法治,才能建立社会信任,促使民众相信正义。

民主与法制是相辅相成的,但仍有改善空间。

以宪法为根基,充分发挥法制的作用,加强法治的实践,使其产生易被解释、易被执行的功能,以强化法律的权威性;进一步深化民主,发挥民众的监督和参与作用,促进法治国家的建设;加强全社会的公民意识,增强社会认同,实现民主分配与社会公正,从而完善相关民主机制和法制体系,营造一个安全平稳的社会环境。

总之,在实现民族的共同体意识过程中,民主与法制的关系必不可少。

中国的国家政权应当紧密结合法治和公民道德,建立和完善民主机制与法制体系,以满足宪法规定的民主文化,实现公民精神的践行,增强中华民族的社会认同与信任,并加强法制国家的建设。

民主与法制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民主与法制改革工作情况报告

民主与法制改革工作情况报告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代表民主与法制改革工作组,荣幸地向大家汇报我们的工作情况。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紧密围绕着深化民主建设和推进法制改革的目标,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

一、民主建设方面的工作社区治理体系的构建:我们加强了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建设,推动社区自治水平提升。

通过设立居民代表会议、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等措施,实现了居民更多参与社区事务的机会。

基层选举的完善:我们对基层选举制度进行了修订和优化,确保选举程序的公正和透明。

通过广泛宣传和组织选民参与,提高了基层选举的参与度和公信力。

舆论监督的强化:我们积极倡导并支持媒体开展更加深入、客观的报道,建立了健全的舆论监督机制。

借助新媒体平台,加强了政务信息的透明度,促进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沟通。

二、法制改革方面的工作立法体系的优化:我们着手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在经济、社会治理、环境保护等领域,加强了法律的制定和完善,促使法律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进步。

司法体系的提升:我们通过加强司法人才培养、提高司法公正性,不断完善司法体系。

推动建设更加公正、高效、廉洁的司法环境,提高了司法体系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法治宣传教育:我们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途径普及法治知识,提高全民法治观念。

举办法治讲座、开展法治宣传月活动,促使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和参与法制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工作计划社区自治水平不够高:尽管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社区自治水平仍有待提高。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培训,提升社区干部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社区自治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责。

法制建设仍需加强: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法制建设,尤其是在互联网法治、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及时修订法律法规,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

司法公正性问题:在司法体系的建设中,我们发现一些司法公正性不足的问题。

我们将持续进行人才培训,加大监督力度,确保司法环境的公正和透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九) 走向民主与法制
2.民主与法制同专制与人治经历了反复、曲折的较量,最终 确立了现代社会民主与法制的雏形。民主取代专制,法治取代 人治是历史的必然。直至今日,民主与法制仍是许多国家和地 区为之奋斗的目标。因此,通过世界近现代史的学习,不断强 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不但是一种历史进步意识的体现,而且具 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3.一个国家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这样才能为国家的经济 建设保驾护航。法律制度和民主建设要依据各国国情,不能盲 目照搬他国模式。任何国家的民主法制建设都是一个渐进的过 程,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九) 走向民主与法制
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与法制建设 1.思想基础: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以人文主义为 指导思想,提倡以人为本,肯定人性,促进了思想解放。18世 纪,以法国为中心的欧洲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的 思想,确立了资产阶级革命以及民主制度的政治原则和思想原 则。 2.重大事件和法律文献 (1)英国: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 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是世界近代从人治走向法治 的开始。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九) 走向民主与法制 四、中国现代民主与法制建设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了全国人民 代表大会的职权,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以 “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的施政方针。“共同纲领”起了 临时宪法作用。 2.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全国依法进行了土地改革。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 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九) 走向民主与法制 (2)美国:①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宣布一 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 利。同时,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②1787年,制 宪会议制定的美国宪法,规定美国为联邦制国家,确立了“三 权分立”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③美国南北战争中颁布《解放 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宅地法》满足了普通 民众获得土地的愿望。 (3)法国:①1789年,颁布《人权宣言》,提出人生来是自由的, 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它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的思想政治原则。②1804年,拿破仑颁布《法典》,确立了资 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 (4)俄国:1861年改革,沙皇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承认农 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使农奴获得解放。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九) 走向民主与法制
专 题 感 悟
1.西方文明源于古希腊文明,古希腊民主政治奠定了西方民 主政治的基础。建立在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在各国表现不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法国的共和制,其民主政治的核心思想集中表现为自由、平 等、博爱,天赋人权不可侵犯,历史告诉我们:各国国情不 同,使各国民主政体特色各异。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九) 走向民主与法制 三、中国近代民主与法制建设 1.戊戌变法: 维新派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建立民主政治,在 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百日维新的许多措施是以法令 的形式颁布的。 2.辛亥革命: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帝制,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孙中山主持制定和颁布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主权在民”的政治原则。孙 中山任临时大总统的时间很短,在任职期间颁布了涉及国家发 展和国民生活各方面的法令,以法制建设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3.新文化运动: 高举“民主”和“科学”的旗帜,对封建专 制和封建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扫荡,它开启了民智,促进了国人 觉醒。
专题(九)走向民主与ຫໍສະໝຸດ 制专题(九) 走向民主与法制
知 识 网 络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九) 走向民主与法制
要 点 整 合
一、古代西方民主的高峰 古代希腊雅典的伯利克里改革,使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 古代世界的高峰。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决定内政、外 交、和平、战争等重大问题。很多公民担任政府公职,在行 政和司法机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腊雅典民主政治,是近 代西方民主的起源,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基础。
知识网络 要点整合 专题感悟
专题(九) 走向民主与法制
4.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严重 践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时期我国一部比较完善的宪法。以后, 颁布了许多法律法规文件,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领域。依 法治国、依法办事成为人们的共识。现在,我国已基本形成以 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框架,社会主义民主与法 制建设不断得到健全、完善和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