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辟归纳的地理图表的判读方法大全
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判读和分析时,需要 把握几个关键:①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 例”。②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须是100%。③构成要素只 有三项。④三项要素在数轴上的比例按由低到高的方向是一致的, 即均按顺时针或逆时针由0%~100%。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D.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 整的反映
尝试自解 (1)________ (2)________
• 解析 第(1)题,与1990年相比,2010年在离市中心2千米和4千米附近人口密度分别减少了约 2.5万人/km2和0.9万人/km2,A、B项错误。而在8 km和10 km附近分别增长了约0.3万人/km2 和0.6万人/km2,故C项错误,D项正确。第(2)题,图中显示距市中心6 km以内地区人口密度 降低,距市中心6 km以外的区域人口密度升高,说明该城市规模扩大,出现了郊区城市化现 象,意味着城市化水平提高了,城市等级并不一定提高,故A项错误,C项错误。城市地租水 平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市中心附近常住人口大幅减少,说明市中心地租水平增长较快, B项错误。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调整,如市中心区住宅的减少、商业功能的强化、城市中心区 绿地面积的增加等,都会导致市中心区人口密度的降低,D项正确。
• (1)下列四地单位面积人口数量,2010年较1990年增长最大的是( ) • A.2千米附近 B.4千米附近 • C.8千米附近 D.10千米附近 • (2)结合城市与城市化知识推断,图中人口密度二十年的变化是( ) • A.城市化水平降低的表现 • B.城市地租水平保持稳定的需要 • C.城市等级提高的结果
• 问题:①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可能带来资源枯竭;②可能造成生态破坏和环 境污染;③产业转型升级难度大。
2020高考地理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大全
2020高考地理地理统计图的判读大全地理统计图是根据地理数据资料绘制成的直观图形,是反映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过程和地理信息量化处理的一种形式。
地理统计图主要有柱状图、扇形图、线状图、曲线图、饼状图、折线图、坐标图、风玫瑰图等。
统计图的一般解题方法与技巧:正确判读各类统计图形的坐标系统,获得有关数值及其变化趋向等信息;根据数值反映出来的变化、构成特征等,与相应知识联系对照,并分析判断,得出结论。
注意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因为统计图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中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可以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一、坐标图坐标图是采用数字坐标形式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
常见的是三角坐标图,由一个等边三角形构成。
对于三角坐标图的判读,应注意:三角坐标反映的是构成现象,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不表示绝对量;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三角坐标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不可以任意增减;三角坐标图中的三个坐标轴上的数值由低到高的递增方向一致,即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分布。
判读步骤:首先找出三个坐标轴的原点,然后过某点分别作平行于和每一个坐标轴的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例1、下图是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的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德国和泰国产业人口构成及其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1937—1999年,泰国第一产业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B.1961—1999年,德国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呈下降趋势C.1999年,两国均以第二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D.1999年,两国均以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为最高(2)1980—1999年,泰国产业人口数量变化最大的是()A.农业B.工业C.商业D.旅游业解析:首先根据第三产业人口所占比重大小,不难看出图上部曲线表示的是泰国从事第一产业人口比重高,第三产业人口比重低,图下部是德国产业构成人口的历史演变曲线。
掌握有效的地理图表解读技巧
掌握有效的地理图表解读技巧地理图表在地理学研究和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地理信息和数据。
然而,理解和解读地理图表并不总是容易的,需要我们掌握一些有效的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用的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地理图表。
地理图表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地图、流程图、柱状图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解读方式。
首先,让我们来讨论地理图表的基本要素。
地理图表通常包括标题、图例、坐标轴和数据呈现方式等。
标题提供了地理图表的主题和目的,读者可以通过标题了解到图表所要表达的信息。
图例是解释图表符号和颜色的关键,读者可以通过图例理解地图或图表上的符号代表的含义。
坐标轴则提供了图表的尺度和范围,读者可以通过坐标轴找到地理图表中的位置和数值。
在解读地理图表时,首先要注意图表的标题。
标题通常是地理图表的核心,它概括了地理图表的主要内容。
通过仔细阅读标题,读者可以了解到地理图表所展示的地理现象、变化趋势或者比较分析等。
接下来,要仔细观察图表中的线条、颜色和符号等特征。
这些特征通常代表着不同的地理要素或者数据变化。
例如,在地图中,颜色的深浅可以表示某一地区的人口密度或者经济发展水平。
在柱状图中,不同高度的柱子则代表不同地区或者国家的数据差异。
其次,在解读地理图表时,要关注图表的比例尺和单位。
比例尺提供了图表尺寸和实际距离的比例关系。
读者可以通过比例尺来判断地图上的距离和面积大小。
单位则是图表中数值的度量标准,读者要注意数值的单位,并进行适当的转换和比较。
例如,在柱状图中,不同柱子的高度代表不同数据,读者可以通过比较不同柱子的高度来理解地理现象或者数据变化。
此外,解读地理图表还需要关注数据间的相互关系和趋势。
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直接比较、对比和计算得出。
例如,在流程图中,不同步骤之间的箭头和线条表示了不同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
趋势则通过观察数据的变化和趋势线来判断。
趋势线可以反映地理要素的变化趋势,读者可以通过趋势线来预测未来的变化。
地理图像图表的判读
(2)①山脉南北绵延约( B )。 A.200千米 B.700千米 C.400千米 D.1400千米
(3)L段(①②两地之间)的实 际距离约为( C )。 A.50千米 B.100千米 C.300千米 D.500千米。 (4)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 的农作物有( A )。 A.春小麦、亚麻、甜菜 B.冬小麦、玉米、水稻 C.棉花、春小麦、大豆 D.油菜、菜叶、春小麦。
例2:
下图中表示的是地形剖面以及对应的气候资料,读图回答:
(1)夏季月均温最小值出现在海拔 4500 m处。
(2)冬季出现大面积逆温的两个地区中,地势起伏较大的位于天山 北麓 侧。 (3)海拔2000米高度上,南北两坡年降水量分别约为250mm、 570 mm。 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北坡受西风带和极地东风的影响,有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 的水汽补给,北坡刚好是迎风坡,多地形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同一坐标系中,横、纵坐标有时并非唯一,要注意各种 图形和对应坐标之间的切换。一般说来、共用坐标轴所表示的地 理要素是其它坐标轴要素相互切换的基础。
例1:
下图是长江口外水域叶绿素含量、水温和盐度垂直分布的某次监测数据合成图, 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到20米之间先升后降。椐此回答(1)--(3)题
(3)海南省成为我国农业产品输出大省, 光热充足 其自然条件具有_______________, 降水丰富 ______________的优势。 (4)近几年,极大地促进海南省发展成 为我国冬季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的经 济技术条件有 交通运输发展 , 和 冷藏保鲜 。
2、结构图的判读技巧
结构图一般用来表现地理事物与现象的内 部组成、比重、变化、演变趋势等,是某一地理 事物局部与整体比例关系的一种形象、直观的地 理图像。 (1)归纳总结地理事物的结构特征。必须 仔细看图例或图中的文字说明,认识结构图的组 成要素,各要素的比例及其大小关系,进而归纳 总结。 (2)对地理事物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评价, 并提出相应对策。 (3)采用对比法对地理事物的结构进行对 比分析。
初中地理图表分析方法总结
初中地理图表分析方法总结地理图表分析是初中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初中地理图表分析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这方面的学习。
首先,对于柱状图和折线图的分析,我们需要关注图表的纵轴和横轴。
纵轴通常表示数量、比例、百分比等,而横轴则表示不同的时间、地点或者变量。
在分析图表时,我们应该首先观察图表的整体趋势和规律。
例如,柱状图通常用于展示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点之间的比较,我们可以观察到哪个地区或时间点的数值最高或最低;而折线图则适用于展示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趋势,我们可以观察到某个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此外,我们还可以根据图表上的标签和标题找出与相关图表有关的信息。
其次,对于地图的分析,我们需要学会读图和理解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编码。
地图通常通过不同的符号和颜色来表示不同的地理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地图上的符号,了解到某个地区的自然特征、人口分布、经济发展等。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地图上的颜色编码来观察某个地区的变化情况,如人口密度、经济状况等。
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地图的比例尺和图例来判断距离和面积的大小,进一步深入理解地理现象。
另外,对于表格的分析,我们需要重点关注表格中的数据和关键词。
在分析表格时,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不同行或不同列的数据来找出规律和趋势。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数据来了解地区之间的差异;或者通过比较不同时间点的数据来观察某个变量的变化情况。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表格中的关键词来找出与表格相关的信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问题。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图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有时,一幅图表可能无法完全展示出所有的信息,但是与其他图表的配合使用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对比柱状图与折线图的数据,找出二者之间的关联;或者通过对比地图与折线图的数据,观察到地理现象与时间的关系等。
最后,我们还应该学会提出问题和进行思考。
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特色专题14突破图表专项6地质图的判读
6.下列四幅剖面图中,与甲—乙剖面相符的是 ( )
√
解析:如图示甲—乙剖面之间经过两次河流,而河流所在河谷地区地势相 对周边地区较低,也就是说该剖面线应有两处较为明显的相邻海拔低值区 域,B、C图中只有一处,错误; 据图示的地质年代表可知P1地层早于P2地层,所以正常的地层应是P2在P1之 上,C2在C1之上,A正确,D错误。
(2021·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地形图,图中断层附近有一条溪流。断 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据此完成(1)~(2)题。
(1)该溪流( )
A.流向为自南向北
B.侵蚀地表,形成断层
√C.晚于白垩纪形成
D.西岸平坦,东岸陡峭
(2)甲、乙两地之间地层剖面示意图最有可能是 ( )
A.① C.③
3.由图可知,柔性地层厚度纵向上有明显变化,造成这一变化的因素及表 现最可能是( ) A.埋藏深度——F层埋深浅,压力小,厚度最大 B.岩性差异——G层岩性最为柔软,厚度最小
√C.沉积环境——C层沉积环境最好,沉积厚度最大
D.外力作用——G层靠近地表,被外力剥蚀,厚度最小
解析:影响沉积岩厚度的因素主要有沉积环境、沉积物的来源、外力剥蚀 等。结合图中可知,三个柔性岩层中C最厚,F居中,G最薄。根据材料中 提到,中构造中的岩层是以海相碳酸盐岩为主的地层,说明在中构造的岩 层形成时,当地应是海洋环境,海拔较低,沉积环境最好,沉积物最厚, C正确; F层不是最厚的,A错误; 三个岩层都是柔性岩层,不能具体判断哪个岩层更软,B错误; G层没有出露地表,因此没有受到外力的侵蚀,D错误。
(2)地壳下沉:地层呈水平状态,且从下至上由老至新连续排列,说明在相 应地质年代,地壳稳定下沉,地理环境没有明显变化。 (3)水平运动:若岩层出现弯曲、倾斜甚至颠倒,或岩层出现不连续,说明 岩层形成后,地壳水平运动使岩层发生褶皱或断层。 (4)垂直运动:如果岩层断裂形成断层而未发生弯曲变形,说明该地经历了 垂直运动。 (5)岩层缺失:某种地层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当时地壳隆起, 地势升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隆起后被外力侵蚀;三是当时气候变化, 没有沉积物来源。
地理学科几种图表的判读方法
地理学科几种图表的判读方法作者:王丽云 王传武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09年第04期地理图表是地理高考命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考查考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
针对不同类型的图表,同学们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判断和解析。
一、经纬网图1.图形特点:由抽象的经纬线构成,在不同的视角下,经纬线有不同的表现。
.识读要点:2通过审题,确定是何种视图(北极俯视、南极俯视、赤道俯视以及其他角度俯视)。
(1)(2)确定视图类型后,识别经纬线。
通过题干所给的条件,计算或推算出图中经纬线的数值。
(3)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回答所提的各种问题,有些情况需要对图像进行变换,如转换为 (4)同时刻的北极俯视图,以便于回答问题。
.例图判读:3读右下图,A、B位于同一纬线上,PA、PB是晨昏线的一部分,A点时间为19时20分。
完成(1)一(3)题。
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可能为(1)().20°,145°WA.20°N.35°EB.20°S,35°E D.20°S.145°WC对这一天图中各点昼夜状况表述不正确的是((2))A.A、B点昼长相等.Q点昼夜可能相等B.P点出现极昼CD.Q点一定出现极夜这一天,下列现象不可信的是(3).非洲好望角阴雨连绵AB.北冰洋考察活动繁忙.北印度洋上的洋流呈顺时针流动C.潘帕斯草原一片嫩绿D判读方法:原图为日照图的局部,需先进行图像转换,即把试题所给图像还原到更为完整、更容易理解的日照图(如右图所示),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如第(2)题通过对右图的分析可知,Q点有可能位于赤道上,也有可能位于南半球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但并不是一定会出现极夜现象。
参考答案:(1)B(2)D(3)D二、区域地理图及假想区域地理图.图形特点:由中国或世界全部范围或局部区域构成,当取局部区域时,如果仅抽象出 1其中的某一特征值的分布图(如等高线、等降水线等),则要求对区域轮廓及经纬位置有较深刻的认识。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在当今信息时代,图表已成为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技巧,提高地理素养。
一、图表的类型及特点初中地理图表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流程图、示意图、漫画等。
(1)地图:展示地理空间分布,表现地理现象的相互关系。
(2)统计图:反映地理数据变化,展示地理现象的分布规律。
(3)流程图:揭示地理过程,展示地理现象的发展变化。
(4)示意图:用图形符号表示地理要素,揭示地理要素的内在联系。
(5)漫画:以艺术手法表现地理现象,增强地理学习的趣味性。
二、解读图表的方法(1)阅读地图标题,了解地图主题。
(2)关注地图要素,包括山川、河流、城市、交通等。
(3)分析地图信息,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
(1)阅读图表标题,了解图表主题。
(2)关注图表轴线,理解坐标轴代表的含义。
(3)分析图表数据,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图表解决实际问题。
(1)阅读流程图标题,了解流程图主题。
(2)关注流程图环节,理解各环节之间的关系。
(3)分析流程图信息,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流程图解决实际问题。
(1)阅读示意图标题,了解示意图主题。
(2)关注示意图符号,理解符号代表的含义。
(3)分析示意图信息,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示意图解决实际问题。
(1)阅读漫画标题,了解漫画主题。
(2)关注漫画情节,理解艺术手法所表现的地理事物。
(3)分析漫画信息,提取地理知识点。
(4)联系实际,运用漫画解决实际问题。
三、实践与拓展1.课堂实践: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地图、图表,讲解地理知识点。
2.课后拓展:学生自主搜集地理图表,分析、总结地理知识点。
3.活动实践:举办地理图表制作、评选等活动,提高学生地理素养。
4.社会调查:结合地理图表,开展社会调查,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总之,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图表的阅读和分析技巧,提高地理素养。
地图的五步读图法
地图的五步读图法第一步:读图名,知图类,圈定思考范围。
首先读图名,弄清所看地图反映什么内容。
大部分图名是紧跟图表的,放在图表的上方、下方或一侧,在读图题中则往往放在或隐藏在题干中。
知道图表属于哪一类型,可准确选择判读思路和方法。
中学地理常见的地图的种类包括日照图、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地质图、景观图、原理示意图、漫画图、数据图、结构图、等值线图等。
第二步:析图例,看点线,全面获取信息。
其次读图例及注释。
弄明白图上每种地理符号的含义。
一般分布图中都有图例,只有阅读图例后再去读图中内容,才会提高阅读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当地图上出现多项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时,首先要从图例中找出各项地理事物的名称,然后分门别类辨识它们的分布特点。
图中没有使用特殊的图例,可以不论,但对于常用图例,还是熟记为好。
需要指出的是,图例是人为规定的,考试题目中,既可能使用常规的习惯图例,也可能根据需求设定新的图例,如“▲”在常规图中是大家都很熟悉的铁矿符号,但在特定题目中则可能表示其它地理事物,如某城市、某观测站、某山峰等。
因此养成及时阅读图例的习惯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步:连题目,抓关键,锁定考察目标。
图上承载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可根据题目要求,提取与题干、设问内容相关的信息,舍弃其他无关信息,缩小读图的范围,有针对性的作答。
一般如特殊的经纬线、方向、重要事物等都是关键信息。
如果是区域图,就要从某种事物或现象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确定区域位置。
最有效的方法是跟踪空间轨迹:寻找一个比较熟悉的或有一定地理意义的地理事物,然后再沿某一方向去判读。
第四步:析原理,找方法,对接教材内容。
读图类问题的解决,一般不会仅仅靠图,除了图中信息外,我们还要应用题干信息和教材原理,将三者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解题任务。
尤其要把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吃透,并研究可能出现的变式,这样就能以不变(基本原理)应万变(图型)。
第五步:组答案,防失误,科学严谨作答。
答案表述要全面简洁,呈现层次化,语言规范明确,突出术语化,科学严密,具有逻辑性。
初中地理概念图表解析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概念图表解析技巧第一篇范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概念图表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清晰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本文将详细解析初中地理概念图表的解析技巧,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1. 理解概念图表的构成概念图表通常由标题、图例、符号、线条、颜色等元素构成。
在解析概念图表时,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这些元素,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地理概念和意义。
2. 阅读图表标题图表标题是对图表内容的简要描述,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图表的主题。
在阅读图表标题时,学生需要关注标题中的关键词,以便更好地理解图表内容。
3. 分析图例图例是概念图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介绍了图表中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所代表的地理概念。
在分析图例时,学生需要仔细观察每个符号、线条和颜色的含义,以便正确解读图表。
4. 关注符号、线条和颜色在概念图表中,符号、线条和颜色都是用来表示地理概念的重要元素。
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这些元素,并根据它们的形状、方向、长度、颜色等特征,理解它们所代表的地理意义。
5. 解读图表内容在理解了图表的构成要素后,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图表内容,将地理概念与符号、线条和颜色等元素相结合,从而正确解读图表。
6. 联系实际地理环境在解析概念图表时,学生需要将其与实际地理环境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
例如,在解析气候类型分布图时,学生需要了解各种气候类型的特征,以及它们在世界各地的分布情况。
7. 总结与归纳在解析完概念图表后,学生需要对其进行总结和归纳,从而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学生可以将其整理成笔记或思维导图,以便于记忆和复习。
8. 练习与巩固最后,学生需要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解析概念图表的能力。
总之,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概念图表解析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通过以上解析技巧的运用,学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学习地理,提高地理素养。
第二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技巧,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
高中地理读图方法
高中地理读图方法高中地理读图方法1.看图看图是读图的第一步。
为了正确读图,首先就要正确观察图像。
(1)要排除看图的“障碍”。
看图时,往往由于一二个关键点没有搞懂,而发生“卡壳”现象。
因此,要及时排除“障碍”,看懂图像。
如:有的学生在读“城市工业布局图”时,觉得很困难。
原来,其中有一个关键:对风向玫瑰图是否看得懂。
如果看得懂,对风向与工业布局的关系就容易理解了。
(2)要考虑看图的有序性。
看图不能杂乱无章,而要根据各种图的实际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一步一步地进行。
高中地理下册有一幅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图,此图内容丰富,在复习中,要分步观察。
第一步:看石油的地理分布是否均匀?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还是南半球?第二步:看世界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与国家?第三步:看哪些地区属于石油输出区,哪些国家是石油输入国家?第四步:看有哪些重要的输油路线?途经哪些主要的边缘海、海湾、海峡、港口、运河、岛屿等等?通过这样有层次、有步骤地看图,学生就能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
还比如看水系图一般循着上游、中游、下游的顺序。
看洋流模式图,通常先看热带、副热带海区的洋流,后看极地、副极地海区的洋流。
然而,看图顺序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有时根据需要及学习情况可以灵活变通。
如看我国山脉分布图,可以按几组走向确定看图顺序,也可以按我国的方位依次看下来。
但无论怎么看图,总要有一定的“序”。
(3)要变换看图的角度。
看图一般总要进行几遍,只看一遍往往是看不透、看不细的。
然而,反复看图,不能老是从原来的角度机械地重复看图,而要适当变换看图的角度。
这样往往能收到很好效果。
比如,在一张世界政区图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复习关于地理位置方面的知识,沿着赤道、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有特殊意义的“线”,去找一找这些线经过了哪些主要国家。
这种变换角度的观察,会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除此之外,还可以沿着环太平洋、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的路线,看地震、火山分布的国家与地区;沿着北半球的中纬度带由东向西找出煤炭分布国,等等。
(完整版)地理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地理示意图的判读技巧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
一方面从整体的角度来建构地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反映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和前瞻性特征。
示意图具有将文字内容图形化、抽象内容具体化、复杂内容简单化、静态内容动态化等功能,同时还具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
地理示意图形形色色,是地理教材和试题中最常见的图形之一。
地理示意图一般包括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关联示意图、地理模式图等,另外各种地理景观图和地理漫画也可看成是示意图。
当然各类示意图并没有明确的界线,如“生物循环示意图”既可看成是过程示意图,也可看成是原理示意图或模式图;再如“大气环流示意图”可看成是原理示意图,也可看成是模式图。
复习地理示意图要能够用地图语言揭示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读图来提高获取新知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读地理示意图的一般步骤是:(1)了解图意,图文转换。
读图名、图例、内容、功能等,从图中获取解题所需的信息。
(2)知识回顾,寻找依据。
在读图基础上,结合题意,回顾与之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3)紧扣题意,准确答题。
问题具体,答案简明,紧扣题意,专业作答。
一•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原理示意图是指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的图形。
常见的如地球公转示意图、大气环流示意图、气旋与反气旋形成示意图、季风成因示意图、台风示意图、地震构造示意图、背斜和向斜示意图、城市工业布局示意图等。
常见地理原理示意图及地理事物的产业转移原理示意图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 国家和地区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和地区, 再由次发达国家和地区转移到发展中 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解读地理原理示意图的方法:①识别所表示的是何种因素的地理事物联系过 程;②注意根据图中箭头方向、线段的纵横关系等提取信息;③弄清事物的形成 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因素之间的因果联系。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第一篇范文: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在当今信息时代,地理图表成为了传递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
对于初中生而言,掌握地理图表的解读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利于培养其地理素养和综合分析能力。
本文将详细阐述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
一、图表类型及特点初中地理图表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表、流程图、示意图等。
各类图表有其独特的形式和功能,掌握其特点有助于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1.地图:地图是地理图表中最常见的一种,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自然地图主要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等,社会经济地图主要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等。
地图的阅读要注意比例尺、图例、坐标轴等要素。
2.统计图表:统计图表主要包括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用于表示地理数据的分布、变化和相互关系。
阅读统计图表时,要注意数据来源、时间范围、计量单位等。
3.流程图:流程图用以表示地理现象或过程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
流程图的阅读要注意环节、步骤、因果关系等。
4.示意图:示意图包括地形剖面图、交通图、人口迁移图等,用以直观展示地理现象或过程。
示意图的阅读要注意图示内容、符号含义、比例关系等。
二、解读方法与技巧1.观察图表标题:图表标题通常概括了图表的主要内容,阅读时要关注标题,以便了解图表所要表达的主题。
2.分析图表要素:图表要素包括图例、坐标轴、标注等,这些要素有助于理解图表内容。
阅读时要关注图表要素,以便正确解读图表。
3.联系实际:地理图表反映的是地理现象或过程,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综合分析:对于复杂的地理图表,要善于运用综合分析方法,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解读图表,以提高阅读效果。
5.实践练习:地理图表的解读需要反复练习,通过不断地实践,可以提高阅读速度和准确性。
三、案例分析以下以一道初中地理试题为例,演示如何运用解读方法分析图表。
【案例】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图表一:某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图表二:某地区气温变化曲线图问题:根据图表,分析该地区气候特点及影响因素。
地球图表判读技2
地球图表判读技巧地理图表是地理高考命题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考查学生观察、判断、分析等综合能力的理想工具。
针对其不同类型的题目,应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巧作出判断和解析。
下面是笔者对地球图表总结的一点判读技巧,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抓关键词语关键词语主要指试题中给出的对图像描述的限制性词语,或者是对变化的描述、对变化过程的界定等。
这些词语是解题的题眼,是解题的突破口。
例1:图1中aob弧线是2011年春节(2月3日)前后地球极点俯视图中的晨昏线,o为中心点,是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ab两点纬度相同,经度相差180°,该线左侧为昼半球,右侧为夜半球,a点的经度为150°E。
完成(1) ~(2)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地理坐标是()A.(10°S,120°W)B.(20°S,120°W)C.( 10°S,60°E)D.(20°S,60°E)(2)此时,北京地区的日影朝向为()A.东北B.西北C.西南D.东南分析:本题要注意的关键词语有春节前后、纬度最高点、左侧、昼半球等。
春节前后意味着南极周围出现极昼现象;o是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意味着该点所在纬线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左侧为昼半球,右侧为夜半球,再结合春节前后可推出图示为南极点俯视图。
a点的经度为150°E, ab两点纬度相同,经度相差180°。
b点经度为30°W,o点经度为120°W,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经度为60°E。
由于时间是2011年春节(2月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不可能位于20°S 。
根据ab两点纬度相同,经度相差180°,判断a点位于赤道,时间为18时,北京时间为1 6时,北京为下午,太阳在西南方位。
答案:(1)C (2)A二、挖隐含条件隐含条件隐含在文字叙述或图表信息中,需要认真分析才能挖掘出来。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范文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图表作为一种直观、形象的信息载体,已经成为地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解读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审美情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读初中地理知识点图表的解读方法。
一、图表的类型及特点初中地理图表主要包括:地图、统计图、流程图、概念图、示意图等。
(1)直观性:图表通过图像、线条、颜色等元素,将地理知识以视觉形式展现出来,使学生一目了然。
(2)简洁性:图表将复杂的地理知识进行提炼、概括,以简洁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记忆。
(3)系统性:图表将地理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二、图表解读方法1.地图解读方法(1)阅读地图标题:了解地图所涉及的主题和范围。
(2)分析图例:掌握地图中的符号、颜色等表示方法。
(3)观察要素: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等,理解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4)寻找关键词:关注地图中的关键词,如河流、山脉、城市等。
(5)联系实际:将地图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统计图解读方法(1)认识图表类型: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分析标题和轴标签:了解图表所表达的主题和数据含义。
(3)观察数据走势:分析数据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4)寻找关键数据:关注图表中的极值、趋势转折点等。
(5)结合文本:阅读图表旁的文字说明,加深对图表的理解。
3.流程图解读方法(1)把握流程:了解流程图所表达的地理现象或过程。
(2)分析步骤:关注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理解其内在联系。
(3)寻找关键词:关注流程图中的关键词,如起点、终点、转折点等。
(4)联系实际:将流程图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概念图解读方法(1)理解概念:掌握概念图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
(2)分析关系:关注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包含关系、并列关系等。
(3)寻找关键词:关注概念图中的关键词,如概念名称、关联词等。
地理图表的判读
地理图表的判读作者:郑岐言闫晓峰秦守美来源:《地理教育》2012年第03期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一看数值范围:①看极值,辨起伏。
读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最高海拔与最低海拔,可估算该区域地势起伏的大小。
②看大小,辨地形。
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呈V字形为山地;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边缘密集,顶部稀疏为高原。
③看重叠,辨陡崖。
陡崖相对高度△H可根据公式(n-1)h≤△HH≥A(A为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大值)估算;崖底处海拔高度H 可根据公式B≥H>B-h(B 为重叠等高线中海拔最小值)估算。
二看延伸方向:根据等高线的走向,可判断某些地形的走向,如山脉走向;与等高线垂直方向为坡度最陡方向,也是坡面上的水流方向;等高线与“示坡线”、“分水线”、“集水线”垂直相交。
三看疏密程度:在同一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
在同—等高线图上,若某坡面等高线高处密、低处疏,则为凹坡,反之为凸坡。
凹坡可通视,凸坡不能通视。
在不同等高线图上,不能直接根据等高线的疏密来判断坡度陡缓,而要先根据不同等高线图的比例尺、等高距的差别计算出各自的相对高度,再根据“坡度=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比较其陡缓。
四看弯曲状况:等高线向数值低处弯曲为山脊,向数值高处弯曲为山谷。
正对的两组山脊或山谷等高线之间为鞍部(鞍部在山脊的最低处或山谷的最高处)。
五看闭合情况: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为山顶或山峰;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从中心向四周逐渐升高为盆地或洼地;介于相邻两条等高线中间的局部闭合等高线,表示其高度不在正常范围,其数值必定等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数值之一,等高线内的高度特点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即根据等温线的疏密、弯曲情况判断气温的变化,根据气温分布的特点分析影响因素。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
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地形图是地理学和相关领域中一种重要的地图类型,用于表达地形特征,如山脉、河流、湖泊、城市及道路等。
这类地图不仅能帮助人们了解某一地区的自然条件与人文环境,更是户外活动、地质勘探和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工具。
掌握地形图的读图技巧,将会使我们在野外行走、科学探测和城市规划等方面更加得心应手。
一、理解地形图的基本元素在开始阅读地形图之前,首先要了解其基本元素。
一般来说,地形图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符号:地图上用来表示不同地物的图例,包括点、线、面符号,例如山峰用三角形表示,河流用蓝色曲线表示等。
这些符号需参考地图的图例说明。
比例尺:显示地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例,通常以数字或分数表示。
例如1:100000表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000厘米(或1千米)。
了解比例尺能够帮助我们计算实际距离。
等高线:表现地面的高程变化,是地形图最重要的元素之一。
等高线之间的距离可以反映地势的陡峭程度,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
方位:通常情况下,地图上会标注北方指向。
在野外行走时掌握方位是非常重要的,以避免迷失方向。
地物标注:包括城镇、道路、桥梁、公共设施等信息,通常会采用特定符号或文字标识,用于帮助使用者识别和定位。
二、使用等高线判断地形特征掌握如何解读等高线是有效利用地形图的一项重要能力。
通过观察等高线,我们可以快速获得地形起伏情况的信息。
判断坡度:等高线密集:两个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较小,这样的区域坡度陡峭。
等高线稀疏:两个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较大,说明此处坡度平缓。
识别山峰与山谷:山峰:在地图上通常呈现为由多个等高线环绕而成的小圈,中心点是该山峰最高点。
山谷:常表现为一系列幅度逐渐减小的等高线,在相邻两个高程圈之间往往有较低的点(即谷底)。
判断河流走向:河流流动方向与等高线交叉时是呈现“V”字型,V字顶部指向水源(上游),而V字底部则指向河口(下游)。
三、识别地物与环境特征除了掌握基本元素和等高线知识外,我们还需要通过地图上的符号和标注来理解周边环境和可直接观察到的地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热带季风气候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地中海气候
三角坐标图判读
零轴
纵轴
三个坐标系的组成:各由两条轴组成(纵轴和零轴)
每个坐标的读取:过A点作零轴的平行线,与该坐标的 交点。
三角坐标图判读
三个坐标系的组成:各由两条轴组成(纵轴和零轴) 每个坐标的读取:过A点作零轴的平行线,与该坐标的 交点。
注意:每条曲线只对应一 个横坐标和一个纵坐标
(1)本图所示区域里,7月份气温最低的地方,海拔高 (2)秦岭南坡海拔1500m处年降水量约为 度约为 A.750mm B.1200mm A.500m B.2700m B C.1550mm D.550mm C.2100m D.3000m
例3:读图,判断气候类型:
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时: 要注意坐标的比例尺是否相同
一个横轴对应多个纵轴时注意: 每条曲线只对应一个横坐标和一个纵坐标
读某轴的坐标值: 作零轴的平行线,与该轴交点的数值
例6:我国东、中、西部自然条件差异明显,经济发展不 平衡。读图甲“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所占比例”图、图 乙“我国1990年东中西部人口密度”图,回答
三、数据表格
判读数据表格的注意点: (1)抓主线要素; (2)对数据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3)对地理事物进行横向类比分析。
例8:读下表我国某地区地貌类型比例以 及土地利用现状图。据此回答问题。
(2)该地平原面积小,但耕地比重高的主要原因是 (3)该地区耕地比重过高,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双选) (1)综合二图表,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A.土地沙漠化 A.开垦历史悠久 A.东北 B.西北 B.酸雨 B.地形平坦,便于开垦 C.西南 C、全球气候变暖 D、东南 C.人多地少,过度垦殖 D.水土流失 D.自然土壤肥沃,便于农耕
例5:读“世界及各 大洲人口增长动态 统计图”,判断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北美 拉美 世界 亚洲
①拉丁美洲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 ②北美洲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没有变化 ③亚洲人口死亡率始终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 ④欧洲的人口出生率始终低于同期大洋洲的人口出生率
什么是横坐标? 什么是纵坐标? 0坐标又在哪里?
坐标图的判读方法
读图步骤一般是: 读图名: 该图反映什么数据 读坐标: 坐标的含义、向哪个方向延伸 读数值:
坐标点数值、最大值、最小值、重要转折点数值
判断规律:
在以上显性信息基础上找出隐性规律及变化趋势
例1:(2004江苏卷)2004年和2008年夏季奥运会分 别在雅典和北京举行,下图是两地的气候资料。读 图回答后面问题。 对比两幅降水柱状图时不能只看柱子 高低,要注意坐标的比例尺是否相同
三角坐标图判读
三个坐标系的组成:各由两条轴组成(纵轴和零轴) 每个坐标的读取:过A点作零轴的平行线,与该坐标的 交点。
例4:读工业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完成下面两小题。 (1)在我国发展甲类工业最 具优势条件的地区是 A.闽南三角地带 B.山东半岛 C.辽东半岛 D.长江三角洲 (2)下列工厂区位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的是 A.在广州建棉纺织厂 B.在舟山建水产品加工厂 C.在南京建石油化工厂 D.在上海建钢铁厂
二、结构图:反映的是同类地理事物的比例关系。
饼状图 扇状图 矩状图 柱状图
结构图判读的一般思路: 先看图例和图中文字说明,了解该图比较的地理项目; 其次看图中各地理项目的比例排序关系;
最后揭示反映的问题,作出科学评价等。
例6:读七个省级行政单位某种植被面积占 全国该种植被面积的比例图,回答问题。
例7:下图为a、b、c、d四种地理要素百分比构成图。
(2)如果图中a、b、c、d分别代表影响工业生产的劳 (1)若图示为理想土壤的成分构成示意图,则a、b、 c、d分别表示 动力、市场、科技和原料四要素所占该工业部门产值 A、矿物质、有机质、空气和水 的份额,那么该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B、有机质、矿物质、水和空气 A、电子装配工业 B、飞机制造业 C、矿物质、空气、水和有机质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D、水、空气、有机质和矿物质
图甲
图乙
(2)读图乙,有关我国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相互关系的叙 11.读图甲,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或市) 述正确的是 的简称是 A.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在日益缩小 A.沪 B.青 C.粤 D.豫 B.人口从内地向东部沿海地区及城市、工矿区迁移 C.能源从中西部地区均以管道输气和输电方式向东部地区输送 D.资金、技术、人才大量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3)有关①、②、③三省农业区位的评价,正确的是 (1)澳大利亚的畜牧业、畜产品的加工、畜产品的销 (2)①、②、③最有可能的省是 A.①省热量充足,一年三熟 售分别属于的产业是 B.②省市场广阔,农产品的商品率高 A.黑龙江、四川、海南 B.海南、浙江、黑龙江 A.a、b、c B.b、a、c C.③省耕地比重高,粮食总量是三省中最高的 C.浙江、四川、黑龙江 D.黑龙江、浙江、海南 C.c、a、b D.c、b、a D.三长的水果是 (2)与雅典8月相比,北京9月的降水与气温特点是 A.柑橘 A.降水较多,气温较高 B.香蕉 B.降水较多,气温较低 B A C.椰子 C.降水较少,气温较高 D.荔枝 D.降水较少,气温较低
例2:下为我国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读图判断下面 各题。(只需用图判断,不做科学性分析)
同一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同一类统计数据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平面直角坐标图 柱状图:如降水柱状图 线状图:如气温曲线或折线图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以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互为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整 体中三个部分各自所占的比重
其他变形坐标图:
斜角坐标图:直角坐标图的变形
其他变形坐标图:
金字塔图
其他变形坐标图:
雷达图
其他变形坐标图:
玫瑰图
专题复习:地理图表与图像
地理统计图表
地理统计图表
概念:
根据地理统计数据绘制而成的图形或表格。
作用:
将深奥的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地理事物的内在联
系数字化、形象化、具体化。
地理统计图表
分类:
坐标图
结构图 数据表格
一、坐标图
坐标图主要有哪 些常见的类型?
常见的坐标图主要有:
平面直角坐标图 平面正三角坐标图 各类变形坐标图
(3)该植被区最普遍的生态问题是: (1)图中七个省级行政单位中,省级行政中心 (2)该植被最有可能是: 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内的有 A.酸雨 B.水土流失 A.草原 B.苔原 A.4个 C.土地荒漠化 D.沙尘暴 C.2个 C.硬叶林B.3个D.针叶林 D.5个
例7:右图显示我 国东部四个省 (市)2005年三大 产业构成及GDP值, 读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