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理念先行“十三五”宁波城镇化的新思考

合集下载

关于宁波市“绿色发展”的调研

关于宁波市“绿色发展”的调研

实践题目关于建设宁波市绿色发展的调研院 (系) 工商管理学院所在班级 2014级人力资源0班姓名孙云飞学号 ********日期 2016年2月20日目录一、“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 (1)(一)、坚持创新发展 (1)(二)、坚持协调发展 (1)(三)、坚持绿色发展 (1)(四)、坚持开放发展 (2)(五)、坚持共享发展 (2)二、关于宁波市绿色发展的方案 (2)(一)、大力推进低碳循环发展 (3)(二)、加强资源节约高效利用 (3)(三)、持续推进环境治理 (3)(四)、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4)(五)、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保障 (4)关于建设宁波市绿色发展的调研一、“十三五”的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如何贯彻这五大发展理念,难点和重点在哪里?我们请专家进行解读。

(一)、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实现创新发展,就要引导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要素围绕创新发展优化配置,引导创新资源向创新活动集聚。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通过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创造新供给,释放新的市场需求,从而形成发展新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二)、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协调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理念,也是我们要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汪同三(三)、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以新的理念谋划“十三五” 以新的姿态迈入“十三五”

以新的理念谋划“十三五” 以新的姿态迈入“十三五”

以新的理念谋划“十三五” 以新的姿态迈入“十三五”
佚名
【期刊名称】《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卷),期】2015(000)022
【摘要】<正>近日,市委市政府就我市\"十三五\"发展总体思路分别召开多层次座谈会,围绕宁波如何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抢抓机遇、放大特色,大力推进五大发展理
念的实践,全面增加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等重大问题,征求社会各界和专家意
见建议。

\"十三五\"是宁波发展的关键五年,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
新篇\"的
【总页数】1页(P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3.3
【相关文献】
1.以新的理念谋划“十三五”以新的姿态迈人“十三五” [J], ;
2.把握新趋势主攻新难点谋划新发展"十三五"时期中国出版业三大关键问题 [J],
柳斌杰
3.“十三五”规划新看点——“十三五”规划新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
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J], 高文生;厉飞
4.回眸"十三五",谋划"十四五",密封助力智造新征程 [J], 梁彬
5.深刻把握新要义科学谋划“十四五”——“十三五”财政工作回顾与“十四五”规划部署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

绿色城镇化发展若干重要问题思考

之 乡 ”和 “ 鱼 米 之 乡” 美称 ,但 随 着城 镇 化 的 推 进 .这 些 优 美 生
态 、特 有 风 貌 日浙 消 逝 ( 图1 、 图2)。 此外 ,从 要 素 角度 而 言 ,
地 面沉 降作 为城 市 自然要 素 受 到 破 坏 的标 志 之 一 ,其 带 来 的负 面 效应 也 不容 忽 视 ( 表1 、表2) 。
1 .城 市 自然要素 受 到破坏 ,并 产生 较严 重的 负面 影响

表3 世 界若 干大城 市生物 量 比较
城 市 人口 生物量 ( a ) 吨/ 1 O 0 0 k m 6 l 0 9 7 6 l 0 8 0 4 1 0 8 5 9 5 2 5 7 2 0 3 8 0 1 0 5 0 植物生物量 ( b ) 吨/ l O 0 0 k m 6 0 l 3 O l 2 O 2 5 0 l 0 O l 3 9 l 1 8 l 4 0 1 0 9 a / b 1 O 7 . 5 9 . 0 1 . 6 8 . 6 3 . 8 6 . 1 2 . 7 9 . 6
城 市化 率 ( %)
图3上 海市 区河流长 度与城 市化 率相关 关系 来源 陈德超 .等 上海城市 化进程中的河 网水 系演化 . 城市 问题 2 0 0 2( 5
来源 :侯 青 ,赵艳 霞 2 0 0 7 年 中国 区域 性酸 雨 的若 干特 征. 气 候 变化研 究 进
展 ,2 0 0 9 ( 1)
些 城 镇 的 发 展 一 味 地 追 求 经 济 快 速 增 长 、 规 模 不 断扩 张
的 发展 思 路 ,忽 视 或放 弃 了 自身 的特 色 生 态 资 源 的保 护 ,从 而 导
致 特 色 生态 资 源 条 件 的破 坏 。如 南 方某 县 水 系 发 达 ,素有 榕 树

对宁波“十三五”规划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对宁波“十三五”规划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

步决 定着 区域经 济科 技进 步 、 劳 动 力 等 要 素 资 行 质 量 波 动 相 对 较 大 , 也 一 定 程 度 上 折 射 出 总 体
源流 动 、 经 济 绩 效 实 现 与 产 业 发 展 走 向 。 产 业 经 宁 波 经 济 的 脆 弱 性 。 以规 上 工 业 为 例 , 2 0 1 2年 一 济学 又告诉 我们 : 产 业 结 构 涉 及 各 方 是 普 遍 联 系 季 度 利 润 、 利税 同 比分 别 下 降 了 4 6 . 7 %和 2 7 . 8 %, 而 的过 程 , 必须 以全面地 、 系 统 地 和 辩 证 地 把 控 产 业 亏 损 企 业 亏 损 额 同 比却 上 升 7 4 . 5 %, 这 样 态 势 一 直 结构涉及各方 进退增减 ; 产业经 济学还告诉我们 : 维持 到 2 0 1 2年 底 , 经过 2 0 1 3 年 效 益 短 暂 回升 , 进 入 产业 结构 优化调 整是 动态 过程 , 随 着 科 技 创 新 突 2 0 1 4年 后 , 盈利能力 又出现持续下探 , 2 0 1 2年 景 象 破、 环境 容量约束 、 消 费理念 提升 ,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再 次 重 现 ; 又以交通 运输业 为例 , 无论 能效水 平 , 将 持续深化 。下面就 “ 十 三 五 ”编 制 中 , 涉 及 区域 还 是 盈 利 能 力 , 与 成 品 油 价 格 走 势 形 成 过 分 敏 感 产 业 结 构 优 化 调 整 问题 , 主要建议如下 : 的对应关 系 , 企 业 自我 调 节 机 制 并 不 十 分 成 熟 ; 再
业① 具 有 以下 三 方 面 特 征 : ( 1 ) 战 略 性 新 兴 产 业 是 分 艰 巨 。 因 而 , 提升科技 含量 、 改进 工艺技 术 、 细

宁波发改委与世行专家探讨新型城市化的宁波路径

宁波发改委与世行专家探讨新型城市化的宁波路径

宁波发改委与世行专家探讨新型城市化的宁波路径原标题:寻求新型城市化的宁波路径9月22日,宁波市发改委和世界银行中国局联合举办了城镇化专题研讨会。

这是市发改委借用外智、开门搞规划的举措之一。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市发改委乐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主动转变工作作风,坚持开门搞规划、开门抓项目、开门办实事。

召开部门座谈会、组织专家询问会、首次就规划开展民主党派专题协商会……在去年推出“阳光发改”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规划编制工作,开门纳谏,广开言路,为推动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供应了依据。

作为全球性智库,世界银行近年来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开展了大量前瞻性和战略性的讨论。

世行专家们对宁波进展新型城市化有什么看法和评价?有哪些阅历可供宁波借鉴和汲取?将来,宁波怎样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镇化新路子?会上,围绕“高效、包涵和可持续的城镇化”这一主题,来自世行的专家从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城镇化投融资等方面,乐观为宁波新型城市化建言献策,市发改委和市发规院代表则介绍了我市城市化进展的过程、现状和正在编制的新型城市化规划。

声音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统筹谋划打好新型城市化“组合拳”市发改委主任柴利能改革开放以来,宁波城市化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市化率从1980年的18.2%提高到2023年的69.8%,常住人口从2000年的596万人增加到2023年的766万人。

特殊是2023年浙江省提出实施新型城市化战略以来,宁波城市化进展更加注意质量,城市服务功能日益增加,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乡统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当前,宁波城市化进展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比如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如何有效解决交通拥堵、雾霾污染等城市“通病”,如何破解城市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如何爱护好生态空间、推动绿色进展等等。

今年7月24日,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推动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打算》,明确提出要坚持走以人为本、科学进展、绿色才智、人文共性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宁波的绿色发展趋势

宁波的绿色发展趋势

宁波的绿色发展趋势宁波作为浙江省重要的沿海城市,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绿色发展,致力于建设绿色生态城市。

下面将从宁波的绿色发展理念、绿色产业、城市绿化、节能减排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宁波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宁波市政府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宁波还通过出台一系列绿色发展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其次,宁波积极推动绿色产业的发展。

宁波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特别是在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宁波先后建设了多个绿色产业园区,如慈溪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奉化绿色食品产业园等,吸引了一大批企业投资兴业。

此外,宁波还鼓励企业推行绿色生产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和节能减排水平,推动绿色供应链的建立。

再次,宁波积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

宁波市将城市绿化作为提升城市品质和居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举措,加大了绿地面积的建设。

宁波市政府还加大了对植被的保护力度,建立了城市绿化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城市绿化管理和维护机制。

同时,宁波还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将绿地、湖泊等生态要素纳入规划,实现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最后,宁波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宁波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企业推行节能技术和装备更新,加强节能宣传和培训,提高市民节能意识。

宁波市还加大了污染物治理力度,推动排污企业实施治理,减少大气、水和土壤污染。

此外,宁波还加强了对能源资源的合理利用,推进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推动能源结构调整,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总的来说,宁波的绿色发展趋势明显,不仅体现在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上,也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宁波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迈进。

希望未来宁波能够进一步加大绿色发展的力度,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为全国的绿色转型发展树立示范和榜样。

循环经济成“十三五”绿色城镇化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成“十三五”绿色城镇化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成“十三五”绿色城镇化必由之路2015-11-07 04:27:39来源: 中国经营报(北京)分享到:原标题:“十三五”定调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成绿色城镇化必由之路11月3日,李克强总理在中法气候与绿色经济论坛闭幕式致辞中表示,走绿色发展之路是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必然要求。

中国将按照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部署,包括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等,继续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和促进经济提质增效,拓宽经济增长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开拓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绿色发展”被多次强调,在有关城镇化建设的相关表述中,“绿色发展”的理念贯穿始终。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在“2015中国循环经济发展论坛”上指出,要着重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先决条件,在空间布局上坚定不移地实施主体战略,健全规划体系,科学合理布局和整治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向比较优势的地区集中,对不同项目实现差别化市场准入政策。

“在城镇化过程中要构建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推动城镇化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式转变,建设绿色生态城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使生态文明建设向农村延伸,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张勇指出,“绿色化本质上要求提高布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理念等绿色化程度。

”业内专家对《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环保受到高度重视的形势下,发展循环经济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新型城镇化突出“绿”刚刚结束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以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为主要议程,生态文明建设首次被写进五年规划的任务目标。

李克强总理指出,要把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在大规模、高速度的城镇化背后,中国的城乡发展遭遇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

“十三五”规划建议针对城镇化提出了多项重点要求,与“十二五”相比这些要求更具体,也更重落实。

例如,提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调解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功能;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加大对资源枯竭、生态严重退化等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等等。

柴利能谈城镇化总体思路

柴利能谈城镇化总体思路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如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如何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这些都成为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日前,本报记者就此专程走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宁波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柴利能。

记者:您对城镇化是怎么理解的?宁波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有哪些好的做法和经验?柴利能: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这里涉及到体制、机制、法制等问题。

人的城镇化要建立在人的自身发展规律和条件的基础上,在这方面各级政府应该有所作为。

比如,宁波从“十一五”开始,就开始对失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现在已经做到“应保尽保”。

宁波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乡社保一体化,到目前为止,宁波的低保是统一的,平均每月每人465元。

城镇化率由2000年的51.2%提高到2011年的69%,城镇人口由200多万增加到523万,城镇就业人口与收入翻了两番多,城镇化规模基本达到了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目前,宁波城镇化已经进入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宁波城镇结构更加合理,城市服务功能更加完善,城镇化体制机制相对健全。

这些条件、基础和经验使宁波拥有成长成为全国城镇化发展示范区的信心。

记者:在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在哪些领域进行积极探索,以激发城镇化的潜力?柴利能:目前,全国城镇化普遍存在人口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市资源环境矛盾加剧、城市管理服务水平滞后等一系列问题。

究其根本,是受制于我国传统的“二元体制”。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要实现城镇化健康发展,关键点和突破口,就是要把城镇化最大潜力和改革最大红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推进户籍制度、土地管理、社会管理、投融资体制四大改革创新,激发城镇化发展潜力。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让所有人更加公平地享受社会公共资源。

重点是要实现城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计划生育等服务的均等化。

就当前来说,推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

地方政府可以按照“自愿、有序、分类、统筹”的原则,从两个方面给予推进:一是通过城乡统筹综合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制度,继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宁波十三五规划

宁波十三五规划

宁波十三五规划宁波十三五规划是指宁波市制定的“十三五”期间(2016-2020年)的发展规划。

该规划旨在进一步推动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竞争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宁波市作为浙江省重要的沿海城市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资源禀赋。

根据宁波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水平,制定该规划,旨在推动宁波市实现经济现代化、民主法治、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全面发展目标。

首先,宁波市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

通过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大力培育创新人才,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宁波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提升宁波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其次,宁波市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

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城际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宁波市的交通便捷度。

同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智慧城市等新兴产业,提升城市的环境品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三,宁波市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建美丽宁波。

宁波市将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水、土壤、大气等环境污染治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加强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发展,提升宁波市的生态效益。

第四,宁波市将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宁波市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降低企业成本,加快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等改革步伐。

同时,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吸引外资,扩大出口贸易,推动宁波市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

最后,宁波市将加强社会事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的福祉。

宁波市将加大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同时,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全民共享发展成果。

总的来说,宁波市的十三五规划旨在全面推动宁波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和品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通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护生态环境、深化改革开放等措施,宁波市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身的优势,不断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

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十三五规划心得体会(一)“十三五”规划是一项系统而重要的工程,各地、各部门和条线都在如火如荼地调研、准备中,再加上此类“接地气”的征求民意,相信一定可以科学、圆满地完成编制。

本人先后有幸在基层法院、基策调研占了基层党建工作的主要方面,建议可以利用党组织的全覆盖,广泛开展诸如”寻找遗失婴儿“等百姓关注、期盼的实在事情,增强党组织凝聚力;人才工作建议要将对基层的考核指标从单纯的“招引”数量、层次转向“留住”人才和人才利用程度上来,避免人才资源浪费、流于形式。

社会保障事业目前存在险种不全、保障体系之间关系的不够衔接、信息系统支撑不够、经办力量跟不上等诸多问题,尤其是由于上级经办机构对下级机构无约束力,很多地方的经办机构出于地方利益考虑不能严格执行上级经办机构的政策和要求(如最基本的最低缴费基数,各地都自行其是),极大地损害了全省社保政策统筹的公信力,本人认为这些问题关键要从体制上解决,社会保障是较为重要的民生事业,与税务、工商等一样事关民生与稳定大局,且相对较为专业,建议可以逐步考虑垂直管理,即便条件不成熟也可以参照市、县的做法,对省社保中心进行升格为二级局(省社保中心现有49名工作人员,下含设10个科室,却和其他3、4个人的普通部门同等级别,而地方社保中心均已升格)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做好“三农”新文章,为实现“三全”目标打好基础。

二、“十三五”农业发展规划要符合合肥市城郊型农业定位和肥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五大功能分区总体规划要求,做到上下相通、左右相融。

根据合肥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和我县“主城融合、中间突破、两翼保护、西北控制”发展空间布局,未来5年,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行点面结合的结构调整计划,依托肥西县的自然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着力打造沿湖环山生态型、近城都市服务型、远郊农产品保障型的农业板块,推行一产、二产、三产高度融合发展,走一条高效、环保、安全、现代化的农业发展道路。

如何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如何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如何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如何理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核心观点新的发展理念,是“十三五”的灵魂●五大发展理念的基点是共同利益和整体利益,是实现个体与整体的共赢。

这样一个发展理念,真正树立起来,是革命性的,是一场深刻的变革。

●五大发展理念将会形成中国特有的发展文化,长期影响国人的价值观和是非标准;五大发展理念将催生一个更加成熟、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创新发展放在五大发展理念之首,就有着统领发展全局的意义。

创新发展,包括着发展本身的创新、改革方式的创新、宏观调控的创新,意味着动力机制的转换。

●协调发展新理念,强调的是全局下和整体中多方面、各层次、全方位的动态平衡和结构优化;同时,必须着眼于整体实力的提升,包括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深入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战略机遇、叠加矛盾、风险隐患和严峻挑战后,郑重宣示:我们要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同时,重申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求各级党委必须深化对发展规律的认识。

新的发展理念,是五中全会赋予“十三五”的灵魂。

全会提出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号召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理念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内嵌指南针,共同的事业需要共同的理念所谓理念,我认为有两层内涵:其一,是理想+信念;其二,是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础上、有理论依据和学理支持的正确观念。

两个层次内涵的理念可以各自独立使用,但发展理念必须是两层内涵的有机统一。

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理念,在两层内涵上都有明确的论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及很多具体目标的表述,就是第一层“理想+信念”发展理念的内涵。

学习绿色发展理念的思考

学习绿色发展理念的思考

学习绿色发展理念的思考作者:单尚志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15年第12期编者按:“十三五”规划,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指导和引领的全新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

谋划和推进“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应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为“十三五”规划的科学编制建言献策。

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短腿在农业,短板在农村,难点在农民。

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问计‘十三五’”板块,将重点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民增收、改善人居环境、搞好扶贫攻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社会管理等“三农”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重点工作,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涉农工作者、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广泛征集意见建议,为各地“三农”发展出谋划策。

———全面开启新疆耕地腐质值建设单尚志时下,中央和地方正在调查研究,广泛征询党内外意见,吸纳民智民意,集思广益,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是编制“十三五”规划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在农业生产中,在绿色发展上,笔者认为是短板和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在“十三五”期间,耕地绿色建设能够升级,把短板补齐。

一、土壤有机质退化,化肥污染严重化肥的功过。

我国用世界1/10 的耕地,生产了世界1/4 的粮食,养活了世界1/5 的人口,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52%以上。

笔者认为,化肥对农业发展的贡献应属首位。

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

化肥对我国农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什么物质都有边际效益,化肥施用也一样。

现在我国单位化肥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 倍。

有些地方每公顷耕地化肥用量,超过合理用量近1 倍。

化肥用量不是越多越好,用量过度,不仅产出效益递减,而且也会引起耕地退化。

耕地退化程度。

我国耕地退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40%以上,东北耕地的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100厘米,下降至20~30 厘米;华北平原耕作层厚度,比适宜的22 厘米少3~7厘米;南方耕地酸化,没有得到根本遏制;西北耕地盐渍化依然突出。

如何看待“十三五”时期的绿色发展

如何看待“十三五”时期的绿色发展

如何看待“十三五”时期的绿色发展作者:薄海胡春立来源:《大观》2017年第08期摘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

其中,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意识,是我们党直面现实问题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经验理论的进一步提升,是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前瞻性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方法论指向。

关键词:“十三五”;绿色发展;五大发展一、“十三五”为何要提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面对我们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世界各国在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难题,我们党提出绿色发展这一理念。

“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五年,在此期间,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阶段。

要长期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经济指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

我国经济经历了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过后,已经具备基本完善的经济基础,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发展模式带来的负面问题也逐步暴露:资源枯竭、能源利用率不高、污染排放过多,这些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转型迫在眉睫。

此外,环境问题也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世界范围内也正在酝酿、进行着一种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趋势。

无论从我国自身的经济发展需要,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都要进行一种由传统、粗放、黑色、不可持续的发展向着生态、集约、绿色、可持续的发展的转型。

因此,就经济方面来看,“十三五”这次提出的绿色发展是不可回避的。

“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很关键”。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之一。

扭转环境恶化、提高环境质量,是事关全面小康、事关发展全局的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

“十三五”时期,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承受力脆弱、生态系统退化的形势日益十分严峻,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成为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矛盾、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重大障碍、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重大隐患。

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

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

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之一,就是首次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绿色发展将成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并将其纳入“十三五”规划建议之中。

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从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加深理解和把握:一是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念的新飞跃;二是绿色发展理念是从根源上解决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思路;三是绿色发展理念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的价值导向。

标签:践行;新理念;绿色发展绿色发展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一道,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指导我国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的新理念。

在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过程中,全面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有以下三个方面需要我们深入把握和重点关注。

一、绿色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关于发展理念的新飞跃绿色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

发展理念是直接关乎发展成败的思维,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的特点。

绿色发展理念的形成,既是对过去发展理念的反思,也是对发展理念的提升。

近一二百年来,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新科技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资源环境负担。

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大量消耗了地球亿万年形成的资源储备,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进入20世纪30年代以后,人类开始思考发展的理念问题。

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

从1972年6月联合国第一次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只有一个地球”口号并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到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从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直到2012年“里约+20”峰会,联合国先后四次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由此看出,联合国对世界环境与发展的重视程度。

先后提出了循环经济、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等理念,并达成了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等共识,并转化为各国的行动。

宁波高质量发展心得

宁波高质量发展心得

宁波高质量发展心得我们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用绿色行动、绿色产业、绿色乡村“三支画笔”擦亮“三色”,绘就生态“新画卷”。

绿色行动为先,擦亮生态文明的“原色”。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绿色行动,政府有职责、公众需参与,才能塑造“绿色”形象,让生态环境更美好。

政府层面,要实施山林保护、护水、护土、草地保护、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重点工程,推出草长制、湖长制、土长制、“树保姆”等制度,确保每片林地、每片草地、每片土地、每坐山脉都有制度管、有人管;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问题的监督检查力度,注重日常监督管理,推行常态化执法,落实严格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和保护制度,以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惩罚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公众层面,要树立绿色环保理念,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一个人带动一个家庭和一群朋友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环保生活。

绿色产业为要,打造生态经济的“特色”。

塞罕坝林场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绿色银行”、安吉茶农因茶致富、义乌靠着小商品发家致富、亳州素有“世界中医药之都”的美誉等实践证明,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向绿色、向生态要红利,能够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

要发展绿色产业,需要立足本地实际,挖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符合本地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绿色工业、绿色能源、绿色食品、绿色建筑、绿色金融、现代服务业等特色产业、增收产业,提升产业的“含绿量”、扩大产业的范畴,让绿色成为经济发展的底色。

需要加大对绿色产业在资金、人才、土地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绿色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力度,全力构建绿色现代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

绿色乡村为靓,厚植生态家园的“底色”。

打造美丽乡村,第一步要打造绿色乡村,因为“生态绿”是乡村振兴的“主打色”,只有做好“生态绿”,才能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要做好“生态绿”,需要加快推进村庄规划,抓好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宜居乡村。

绿色为底绘甬城

绿色为底绘甬城

绿色为底绘甬城作者:毛思洁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21年第03期这是宁波越来越美的五年——蓝天越来越多,江河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好……“十三五”期间,宁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构筑绿色低碳发展体系,打造生态环境绿水青山,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强。

拥抱碧水蓝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宁波因水而生,临水而建,倚水而兴,如碎玉般点缀在山野间的湖泊,是城市的幸运,也是人们的幸福。

月湖是宁波人的后花园,绿意盎然、优美的生态环境让人流连忘返。

但在几年前,月湖也遭遇过水质危机——夏天湖水泛黑,常弥漫臭气。

为了让千年月湖续写风雅,海曙打了场高科技的治水综合战——抽干整湖水全面清淤,然后在湖底铺上一层生态除磷剂,让水体磷含量大幅下降,有效抑制藻类生长,显著减轻水体富营养化。

清淤后,还在湖底种植了沉水植物以及浮叶植物,打造阶梯式的水下森林。

同时,在月湖中建立了一个内循环系统,该系统净化流量达到每天1.6万立方米,20多天就能将月湖净化一遍,让水质稳定维持在Ⅳ类标准。

这是宁波治水的一个缩影。

“十三五”期间,宁波全面发力打好治水提升战,持续攻坚“五水共治”,劣V类水质断面全面消除,成功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

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开展“千吨万人”以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升、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地下水保护等工作,水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全市市控以上断面水质优良率、功能达标率分别达83.8%和92.5%,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十三五”时期,宁波在蓝天保卫战方面交出漂亮答卷:2020年,宁波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2.9%,比“十二五”末的2015年上升10.2个百分点,PM2.5浓度年均值比2015年下降49%;环境空气质量连续3年达到国家二级标准。

对宁波2035年远景目标的理解和畅想

对宁波2035年远景目标的理解和畅想

对宁波2035年远景目标的理解和畅想作者:何竹明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21年第01期宁波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通过的《中共宁波市委关于制定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既明确了宁波“十四五”时期发展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也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勾勒了到2035年的美好愿景。

届时,宁波将基本實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模范生。

个人理解,市委提出“基本实现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有基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扎实基础的求是态度,更体现了要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继续走在前列的使命担当,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一是共同富裕走在前列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宁波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且比例缩小至2019年的1.77∶1,区域协调、城乡融合、共同富裕走在前列。

到2035年,作为一个城市,宁波有条件在全体市民共同富裕方面率先取得实质性进展、走在全国前列,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建成现代化公共服务体系。

二是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

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这个美好生活需要既包括物质生活,也包括精神文化,两者不可偏废。

宁波已经连续11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六连冠”。

宁波将持续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建成文化强市,实现生产总值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基础上再翻一番,市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

三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

“十三五”期间,通过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宁波生态环境得到了系统性改善,但作为全国重要能源基地和绿色石化基地,绿色转型和生态保护任务依然艰巨。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难点及建议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难点及建议

“十三五”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难点及建议作者:易信来源:《全球化》 2017年第11期摘要:根据国际发展经验,“十三五”时期,我国的城镇化将呈现重心从劳动力城镇化为主向消费者城镇化为主转变、动力从产业驱动为主向产业与消费双轮驱动转变、模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人口向大城市加快集中以及形态从大城市主导向城市群主导转变等五大趋势特征。

同时,我国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也面临城镇综合承载力较弱、发展理念有偏误、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和传统城市管理体制有不足之处等突出问题和难点。

“十三五”时期,应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走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布局合理、绿色低碳和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关键词:城镇化趋势城镇化难点新型城镇化作者简介:易信,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城镇化是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释放有效需求、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及减少贫困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影响人类发展的一件大事。

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过去一个时期以数量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城镇化道路已越来越难以持续。

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任务,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绘制了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蓝图。

创新城镇化发展模式,着力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走以人为本、城乡统筹、布局合理、绿色低碳和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时期,前瞻性地研判我国城镇化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难点,对于更好把握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学界对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和难点的判断对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趋势的判断离不开对城镇化发展现状的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绿色理念先行“十三五”宁波城镇化的新思考作者:温家鹏冯舒
来源:《宁波通讯·综合版》2016年第01期
经过“十二五”的共同建设,宁波城镇化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但随着人口向城市快速集中,“城市病”问题不断增多,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事故灾害、食品安全等问题凸显。

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必须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期待,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

适应资源环境约束新常态,迫切需要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过程,“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之路。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提出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的理念,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走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将成为今后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的重要标志及特征。

“十二五”宁波的绿色城镇化探索之路
总体谋划城镇化绿色发展。

为了能够让宁波走上绿色发展道路,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中共宁波市委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乡治理水平的决定》《宁波市新型城市化规划(报批稿)》《宁波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修改》等文件,明晰了宁波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径和方向,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新型城市化,并对绿色城市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

生态示范创建结出累累硕果。

2012年宁波市顺利通过了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5个、省级生态县(市)区8个;累计获命名国家级生态乡镇25个、国家级生态村2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96个。

镇海区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宁海县、象山县通过国家级生态县创建验收,北仑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区技术评估,慈溪市、鄞州区通过省级生态市、区考核验收,余姚市通过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

低碳城市试点建设蹄疾步稳。

宁波是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城市,按照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编制完成《2005-2013年宁波温室气体排放清单》《低碳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在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支撑能力等重点领域探索宁波低碳发展新模式。

实施国家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试点。

并成为第一批通过国家验收的循环经济示范试点城市。

直面绿色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问题。

宁波市绿色城镇化发展还处于初期阶段,绿色城镇化发展尚处于谋划阶段或决策的初始阶段,政策落地及实施效果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土地、水、环境等资源承载能力已经接近或达到上限,空间利用尚不合理,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需要进一
步加大力度,临港工业依然大而重、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基础尚未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尚未形成,绿色发展的制度建设有待完善,区域核心竞争优势有待提升。

“十三五”宁波的绿色城镇化前进道路思考
面对新时期,宁波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到更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优先、改革创新、市场驱动、协同发展,以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生产方式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朝着打造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美丽中国先行区的目标大步前进。

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

一是形成城镇化格局和生态格局。

根据主体功能区战略要求,合理确定城镇空间、生态空间,形成空间开发与保护融为一体的总体布局框架。

强化生态平衡和生态自我修复功能,确保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区域、重要生态系统以及主要物种得到有效保护。

二是推动临港工业功能区块转型升级。

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采取适当策略实施产业功能区与城市功能区有机分离。

在产业功能区和城市功能区之间进行留白,控制开发建设,设置较大的绿化隔离带,防止两者互相蔓延、相互渗透。

三是放大海洋对宁波的生态补益作用。

利用宁波独特东南沿海地理条件放大海洋对宁波的生态补益作用。

在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建设通风廊道,建设形成有利于空气污染物扩散和新鲜空气导入城市空间的人工环境。

促进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

一是推进能源清洁发展。

推进煤电机组综合升级改造,对现役30万千瓦及以上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和有条件的30万千瓦以下公用燃煤发电机组实施环保改造,使大气污染物排放达到或优于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促进节能减排。

加快推进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供气管网、LNG卫星站、分布式能源供应站。

探索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的建设运营模式,鼓励在负荷集中的功能区块发展冷、热、电三联供。

合理有序推进我市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是构建绿色生产方式。

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建立产业发展与污染减排绩效、环境质量等指标相挂钩的项目准入机制。

实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腾笼换鸟”专项行动,加大对高污染、高耗能区域和行业的整治提升力度。

深化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推进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建设“绿色示范区”。

推进城市建设绿色化。

一是推进绿色建筑发展。

抓好绿色建筑全过程实施,强化绿色建筑设计,培育绿色建筑文化,使绿色建筑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达到领先水平。

完善绿色建筑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工作水平,减少资源消耗。

应用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推进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建设“零能耗”建筑示范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绿色建筑示范项目。

二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建设以轨道交通、公用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体的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快中慢相结合的智能交通系统。

完善交通网络,推动轨道交通与城市内外交通、公共汽车顺畅衔接,实现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

统筹衔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实现“零距离换乘”和“无缝化衔接”。

推广节能环保型交通工具,鼓励购买使用电动汽车,建设充电站和充电桩等电动汽车充电设施。

三是提高城市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开展城市适应气候变化行动,全面评估气候变化对宁波城市影响和损害,按照科学决策、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着力提升城市生命线系
统、能源系统、交通系统、给水系统等安全运行水平,增强建筑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加大公共健康保障,强化规划引领和适应嵌入机制建设,实现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治理水平的全面提高。

建立绿色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考核评价机制。

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其配套政策,探索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绿色城镇化综合考评机制。

建立包括经济发展、空间利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定期对绿色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评价,发布评价报告,逐步形成城镇绿色发展评价机制,建立起以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的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资源空间使用机制。

探索区域性生态补偿,创新“五水共治”综合机制,研究市域江河干流跨流域县市生态补偿方式,探索实行流域跨界断面水质考核扣缴生态补偿金制度。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环境、环境容量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实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制度,把环境容量与区域总量、环境质量、项目环评紧密挂钩。

三是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机制。

依托我市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人才集聚机制,打造绿色发展人才高地。

鼓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绿色建筑、水处理、新能源利用等研究;依托绿色建筑、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利用、水环境治理、生态修复等领域的技术需求,鼓励普通本科高校、职业院校、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培育绿色发展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加快形成适应绿色发展的技能人才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作者单位:宁波市发展规划研究院)
链接
Link
2014年3月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发展目标中提到: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

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成为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

2015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推进城镇化,要更加注重以人为核心。

促进区域发展,要更加注重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空间均衡。

保护生态环境,要更加注重促进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责任编辑:陈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